如何处理党的要求与青年与党的关系的需求关系

浅谈国企基层党支部如何做好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国企基层党支部如何做好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青年员工是国有企业工作中最活跃的分子,是国企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有企业的未来和希望。国企基层党支部如何准确把握青年员工的心态,加强和改进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针对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正视青年员工需求的变化,引入需求理念以创新工作方法,从而最大效能地激发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生活中富有创造性的群体,进入企业,青年更是不可被忽视的一支力量。在国有企业中,如何有效地发挥青年员工的积极作用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作为国企基层党支部如何探索新时期青年员工队伍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员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热情&,已经是很多国企党组织在积极探索实践的一项大工程。
  一、新形势下国企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1、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掌握了青年,就掌握了主动,就掌握了未来。如何统一广大青年的思想,把青年人的智力、优势,集中到促进国企改革发展上来,这需要有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对于基层党支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2、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历来坚持以党的思想为指导,以党的纲领为奋斗目标。基层党支部必须紧抓思想政治工作这条主线,结合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把握青年的思想脉搏,有效地教育,正确地引导,才能发挥出团组织应有的作用。
  二、青年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青年是国有企业的新生力量,其良好的状态与面貌新生力量使企业一直充满生机和活力;青年人无所畏惧、不断超越的精神,能为企业不断赢得发展的新机会;青年是企业发展重要的有形和无形资源,更是企业中促进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一支生力军;从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观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总体价值取向及发展趋势。可以这样说,青年的成长决定企业的成长,青年的发展决定企业的发展,青年的未来决定企业的未来,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企业的未来;谁把握青年,谁就把握企业的命运!
  三、基层党支部如何有效发挥青年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
  一方面要做好青工思想政治工作,正视青年员工需求的变化,引入需求理念以创新工作方法和建立新的激励机制,从而最大效能地激发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就如何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粗略探讨。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员工是最具活力最积极的因素,因此要对他们从思想上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年员工的思想意识、政治立场、法律法规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辨证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
  2、完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员工的工作热情
  只有具备饱满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会产生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充分调动青年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思想政治工作应满足青年员工的现实需求强化正当的利益观念。青年员工除了关心自己的收入与待遇外,更关心国有企业给予他们的个人职业发展空间。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把自我实现需求作为诸多需求中最高层次的需求。可见实现自我价值是青年员工实现自我超越的最高愿望。国有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去留住人、激励人、发展人。
  3、加大培训力度,优化青年员工的发展环境
  市场竞争也就是人才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面临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岗位的激烈竞争,青年员工都有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愿望,竞争能力的提升则源自于自身的努力和有组织的培训。国有企业要加大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使青年员工的学识水平、岗位技能和收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4、关心青年员工思想进步的需要,在政治上积极创造必要条件
  青年员工大部分思想进步,渴望加入党组织,基层党支部要为他们在政治上积极进取创造必要条件。基层党支部承担着培养、教育和考察一线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职责。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成为青年员工学习的表率,使他们主动的向党组织靠拢。在日常工作中,党支部要不失时机地为青年员工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考察的主渠道,让他们在重要工作、关键岗位和艰苦环境中接受锻炼,也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进一步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5、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和谐国有企业
  人是社会的最基本的要素,建设和谐国有企业,人是根本是关键,而&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因此,做好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构建和谐国有企业的关键。要联系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和青年员工的思想实际,帮助青年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改革意识,谋求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6、正确对待青年员工的需求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过去哪种&绝对服从组织安排&的依赖性已在逐渐淡化。员工敢于表现实现自我需求的各种要求,这种现象体现在青年员工中更为强烈。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对这种表现视为正常,更不能&打棍子、扣帽子&。要通过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找到青年员工需求的动机和原因,求得满足其需求的有效方法。
  7、积极引导青年员工树立合理需求观念
  员工的正常的而不是&超常&的需求,都是合理需求。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要一味地去满足员工不断提升的&合理需求&,而是要根据&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这一总体目标和企业发展环境的承受能力,甑别合理需求中的&有效需求&成分并努力满足,同时向员工解释合理需求中为什么还有部分不能实现的原因,从而取得他们对企业的关心和谅解,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要使青年员工坚定一个信心:随着企业的发展个人条件必定会得到改善。
  8、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满足青年员工的&有效需求&
  实践证明,以满足&有效需求&为出发点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激励机制会给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情绪带来一系列变化, 尤其是在青年员工中效果更明显。具体表现为:牢骚减少了,主人翁意识更加强烈;进取精神大为增强;比业绩、比创新成为思想主流;&人心思走&的现象基本根除,效益意识更加浓厚。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发现需求DD满足需求DD激发更高层次的需求DD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样一个需求的上升过程中产生的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巨大的内在动力。
  总而言之,基层党支部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不断地创新工作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切实解决&有效需求&问题,才能抓出实实在在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工作实际和青年员工的思想变化情况,注重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适应国有企业的发展形势,服务国有企业业务发展需要,促进青年员工健康成长。
  [1]魏先革: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3年10期.
  [2]李少兰:《浅谈沟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电力教育,2008,4.
  [3]郝凌:浅谈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8期.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浅谈国企基层党支部如何做好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推荐
[浅谈国企基层党支部如何做好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600476" data-title="浅谈国企基层党支部如何做好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data-image="">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国家机关青年党员的要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国家机关青年党员的要求
|0|0|暂无简介
总评分3.8|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当前位置:
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研究(2):现阶段执政党的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探讨
发表日期:作者:作者:沈涛
邹宇编辑:system出处:
【摘要】现阶段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基本矛盾及其具体表现是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的客观依据。执政党和共青团的青年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青年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与青年双向乃至多向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关系的基础上,促进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青年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青年政策;青年工作;共产党;共青团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当代中国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执政党及政府、共青团组织如何认识和处理青年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当代中国的青年政策属于内隐式青年政策类型,没有集中、统一的文本形式。本文从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政策科学的视野,重点探讨现阶段青年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青年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青年工作的基本任务,以及执政党及政府、共青团的青年功能问题,以便促进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对于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的客观依据
一般而言,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的依据有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具体而言,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历史依据是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年、教育引导青年、关心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权益的历史经验。现实依据是当代青年运动和青年问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从宏观层面看,这三个方面的依据实际上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和青年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具体地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与青年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制定青年发展政策以及青年工作方针、原则和具体措施。那么,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的客观依据或客观规律是什么?我们认为新时期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的客观依据是&一个基本矛盾&和&两个具体矛盾&。
1.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基本矛盾
从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来看,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的客观的基本依据是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可以具体表述为:社会对青年的吸纳、整合能力与青年自主发展需求和对社会的疏离(倾向)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非常丰富,其要点包括:
其一,社会对青年的吸纳能力和整合能力。社会吸纳能力包括承载、容纳和吸引、凝聚能力,是指社会调配、动员、组织可供青年享有的社会资源的本领,以及吸纳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本领【1】。社会吸收、接纳、包容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社会只有不断地吸收、接纳青年(包括青年中蕴藏的巨大创造力、青年人力资源等),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以及当代人力资本理论,证明了社会吸纳青年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人类社会、中国社会、城市社会都必须不断提高社会对青年的吸纳能力。社会整合能力是指社会对青年的包容、整序、组合、动员能力,包括对青年疏离倾向的包容能力和控制能力。社会整合青年的主要内容是将青年自主发展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标整合起来,达成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社会对青年的整合能力是衡量社会制度、体制和机制健全程度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影响社会对青年的吸纳能力和整合能力的因素包括物质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其二,青年自主发展的需求。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青年发展过程中凸现出来的主导性需求。当代青年日益自主、理性、务实,维权需求日益高涨等都表明了青年自主发展需求日益提高的特点。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青年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这个总体特点符合社会学和青年学所揭示的青年社会化过程的基本规律。
其三,青年对社会的疏离倾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的历史进程中,青年思想行为对社会主导文化和原有社会秩序的疏离倾向,被历次&失范&、&失序&现象乃至学潮、动乱所证实,其中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犯罪在刑事犯罪中比例的上升就是明显的例证。青年对社会疏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也非常复杂。但是从理论上看,社会学和青年学中青年问题和问题青年理论也证明了青年发展过程必然出现的这种疏离倾向。青年对社会的疏离,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既具有积极的功能,又具有消极的功能,必须具体历史地分析。
青年与社会的基本矛盾,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和青年发展的历史所证实【2】,具有理论上的依据,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与青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实际状况。这就是说,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当社会对青年的吸纳能力和整合能力比较强时,青年自主发展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青年的发展程度也比较高,青年对社会的疏离就得以正确引导而发挥积极功能;当社会对青年的吸纳能力和整合能力比较弱时,青年自主发展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青年对社会的疏离的消极功能就显现出来。因此,社会的吸纳能力和整合能力与青年自主发展需求和疏离倾向之间就形成了矛盾。这个矛盾是社会与青年之间关系中的客观矛盾,是对立的统一。
同时,国际社会的青年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是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理论。例如,联合国大会1995 年12 月14 日通过50/81 号决议《到2000 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通观和解析这个《行动纲领》的理论基础仍然是青年与社会的关系理论。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青年是社会重大变革的推动者、受益者和受害者;青年是寻求融入现有社会秩序,或成为改变现有社会秩序的一种力量;尽管世界各地的青年人生活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世界青年的共同愿望是渴望参与社会生活,社会也有赖于青年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青年对社会的疏离倾向,其原因有社会和国家用于青年活动的资源减少,社会不公平,饥饿和疾病,难以受到家庭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机会不足,青年失业,青年无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并由此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全球环境恶化,以及青年妇女受到歧视,复员军人难以融入社会等十二个方面的原因。要把人置于发展的核心,确保青年是发展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各国的青年人既是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又是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的主要推动者【3】。从这些主要观点来看,当现有社会具备充分吸纳青年参与的能力时,青年就会寻求融入现有社会秩序,成为社会发展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时,青年是社会重大变革的推动者。而当现有社会不具备充分吸纳青年参与的能力时,青年就是现有社会秩序的受害者,青年就有可能形成对社会的疏离倾向,这时青年就可能成为改变现有社会秩序的一种力量,这时青年也是社会重大变革的推动者。这是联合国大会对世纪之交世界青年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趋势的基本判断。这个判断对于我们观察和分析当代中国青年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以及各个地区青年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上的启示。
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基本矛盾规定了中国现阶段青年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青年工作的基本任务。即按照这个基本矛盾,现阶段,执政党及其政府、共青团的青年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青年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与青年双向乃至多向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关系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对青年的吸纳和整合能力,满足青年自主发展的需求,调控和整合青年发展的疏离倾向,促进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青年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青年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青年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基本矛盾在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上的体现。
2.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具体矛盾
新时期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基本矛盾规定了青年与社会之间的两个具体矛盾。青年与社会之间的两个具体矛盾是:一是,从社会方面看,提高社会对青年的吸纳和整合能力,关键是解决青年日益提高的自主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不能满足青年这种自主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青年与社会关系方面的体现。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从青年方面看,解决青年对社会发展的疏离倾向,关键是解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青年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与青年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在这个具体矛盾中,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势,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及其趋势,对青年的发展提出了必然性的要求。而青年自身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是由青年学所揭示了的。在现实生活中,青年发展的现实状况不能适合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就构成了这个具体矛盾。这两个具体矛盾均被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所证实。
那么,如何解决这两个具体矛盾?这两个具体矛盾对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提出了什么要求?首先,如何解决青年日益提高的自主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制约或不能满足青年自主发展的需求。因此,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通过实施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社会发展。也就是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硬道理。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对青年政策的必然要求是在现有经济社会条件下,社会必须努力为青年的自主发展创造必要的、可能的条件,并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青少年提供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具体而言,要求执政党及其政府制定青年健康服务政策&&提供保持青少年身体心理健康条件和闲暇活动的时间和场所;青年教育政策&&为青年提供接受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条件;青年就业政策&&为青年提供自主就业和创业的条件和环境;青年基本权利维护与司法保护政策&&合法维护青少年的基本权利;青年社会保障政策&&为青年提供失业保险、劳动报酬和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企业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青年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激励政策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或实质性的青年政策来促进青年的自主发展,而青年自主的、充分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社会发展。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对青年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以及从社会中产生的执政党和政治组织、政治团体必须关心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的合理利益和合法权利。也就是说,青年自主发展的需求对社会(包括社会中产生的先进政党和政治团体)提出了两个基本任务:关心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任务。
其次,如何解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青年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与青年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这里,青年发展状况包括青年发展的方向和青年发展的水平或程度两个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青年发展的现实状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或制约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所以,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不断促进青年的发展。这个矛盾对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也提出了必然的要求。从这个矛盾对青年政策提出的必然要求看,主要表现为如何按照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来制定和执行正确的青年政策,以便改善青年的发展状况。例如,这个矛盾要求执政党及其政府、共青团制定和执行对青年的教育政策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对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政策&&结婚、独立的家庭生活,自主加入和参与社会生活条件;对青年参与社会实践的政策;对青年参与社会职业生活的政策;青年参与小康社会建设的政策;青年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等。同时,由于青年的思想行为对社会发展的疏离,主要是因为青年的实际发展状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青年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社会自然要求社会及其代表者&&执政党及其政府必须承担教育引导青年和组织动员青年的任务,这就是这个矛盾对青年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党政、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发展的作用
青年与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青年与社会的两个具体矛盾要求,执政党及其政府、共青团必须发挥关心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教育引导青年、组织动员青年的功能。
1.关心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功能
从青年对社会的要求方面看,解决青年日益提高的自主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关键是社会不断满足青年自主发展的需求。青年的自主发展需求必然要求社会关心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社会的代表者&&执政党及其政府必须担当青年合法权益的维护者,青年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关心者的角色。执政党及其政府、共青团必须承担社会的两项任务&&共青团具体承接,转化为共青团的两项作用青年功能,这就是关心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执政党及其政府如果不能担当青年权益的维护者,不能承担青年发展的服务者角色,执政党就会失去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就会失去合法性。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政治助手,其根本职责就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阶级基础和青年群众基础。共青团如果不能完成这个根本职责,就不能成为执政党的政治助手,也就不能发挥党的后备军的作用。
2.教育引导青年和组织动员青年的功能
从社会对青年的要求方面看,解决青年对社会发展的疏离倾向,关键是解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青年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与青年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社会对执政党及其政府和共青团提出的要求是,执政党及其政府和共青团必须承担青年的教育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动员者的角色;执政党及其政府和共青团承担两项任务,这就是教育引导青年和组织动员青年的任务。这两项任务转化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和共青团的两项青年功能。执政党及其政府和共青团如果不能充当青年的引导者和教育者、组织者和动员者的角色,青年发展就会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青年发展的程度就会受到限制,青年的发展就会游离于或者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由轨道,最终损害青年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3.维护与动员的内在关系功能
如前所述,关心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是青年的自主发展需求对社会及其代表者&&执政党及其政府、共青团提出的必然要求,而教育引导青年、组织动员青年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执政党及其政府和共青团提出的必然要求。然而,这两个方面的功能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青年是社会的青年,社会强则青年强;未来的社会是青年人的社会,青年兴则社会兴。这里强调了现实社会中的青年群体的利益和需求必须被社会所关注和尊重,社会的兴旺发达为青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未来的社会是青年的社会,青年兴则社会兴&强调了未来的社会是由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青年们所构成的社会,青年自由而全面发展将促进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发展就是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长起来、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社会,在将来就是由现在的青年构成的社会。所以,组织动员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实际上就是组织动员青年为青年的未来理想社会做贡献,完全符合青年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未来的全面小康社会又是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社会,是逐步走向和谐的社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主导和凝聚社会的发展,所以,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的发展。组织动员青年与教育引导青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在组织动员青年参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实践,才能教育引导青年认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教育引导青年认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组织动员青年发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现代化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只有持之以恒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不断地组织动员青年参与全面小康社会、现代化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为不断满足青年自主发展的需求创造物质资源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从根本上维护和发展青少年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反过来,只有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关心服务青年,不断满足青年的自主发展需求,教育引导青年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才能调动青年参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更好地组织动员青年。
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实质上就是要求在不断满足青年自主发展需求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社会现代化与社会和谐;在逐步实现社会现代化与社会和谐的过程中不断满足青年自主发展的需求。这是由利益实现要求的自我性与利益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规律所决定的【4】。因此,组织动员青年、教育引导青年与关心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是辩证统一的。
【1】单光鼐,陆建华.中国青年发展报告【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
【2】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M】.1992.
【3】联合国大会1995 年12 月14 日通过50/ 81 号决议:到2000 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J】.青年研究,2001:(2-3).
【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
注:本文为武汉共青团2008年重点研究课题《武汉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创新研究》的成果。
原文载《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5期
沈涛: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职博士生
李斌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邹宇: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职硕士生
责任编辑:李华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工作研究所供稿)
有读者读过此文章
地 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 25 号
邮政编码:100089
电 话:010-
传 真:01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年与党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