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民自己修好的饮水井项目可行性报告国家可以报销吗

饮水井为什么打在耕地上
中国检察日报社出版
第3620期&&&&&&&今日4版
统一刊号 CN11-0178 邮发代号
请选择……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
法制新闻传播
新闻检索――SEARCH
>>>>>>本页
饮水井为什么打在耕地上
时间:03-24&&09:36&&&作者: 张君&&&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村民说他们为了省钱局长说不太了解股长说宅基地紧张
&&& 本网讯(张君)日前,有群众反映,河北省大名县王村乡店西村村干部,挪用国家重点扶贫项目――人畜引水工程国债资金,将饮水井打在了耕地上。闻讯后,笔者就此事进行了采访。
3月21日,笔者来到了大名县王村乡店西村,在该村西北耕地见到了一眼机井,这眼机井四周还特意建了个小院子,与周围农田里的机井相比显得极为奢侈。正冲小院大门的几行小字非常引人注目,上面写着“2001年度国债资金项目――人畜饮水工程”,落款时间是2002年。
据了解,该机井打成于2003年,当时申请的是国债资金中的国家重点扶贫项目――人畜饮水工程,国家一次性投入国债资金9万多元,为店西村打饮水井一眼,令人不解的是,该村村西有大片土地空闲,不知是何原因,这眼饮水井却打在耕地里,离村中心有数千米之遥。
采访中,一位姓李的村民告诉笔者,打饮水井需要铺设管道,又要给村民安装水管,成本太高。如果像现在这样把饮水井打成灌溉井,几万元钱就够了。打井时除了上级给的国债资金9万多元外,在没打井之前,该村五队包队干部申某开始向村民要钱,每亩地收取100多元,总共又收了1万多元,这么多钱究竟做什么用了?究竟用了多少钱?谁也不清楚,村财务公开栏更是没有任何显示。
就此事,笔者采访了大名县水利局张局长,张局长表示,有关人畜引水工程政策性的东西,他不是太了解。店西村的情况他也不知道,因为他没有包那片。张局长还讲,他是抓全面工作的,具体工作水利局基金股董股长清楚,当时她包的店西村。
笔者电话采访了大名县水利局基金股董股长,她告诉笔者,按理说,饮水井应该打在村子里,可能是村里宅基比较紧张,才打到了耕地里。
为解决饮水困难,国家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然而,大名县王村乡把饮水井打在耕地上的做法令人费解。据了解该工程有几个部门主管,可谓是层层把关,如此一项民心工程,为何却走了样呢?
&&& & && &&
中国检察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饮水井旁填埋垃圾
村民投诉无效【运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2,685贴子:
饮水井旁填埋垃圾
村民投诉无效收藏
山西省新绛县横桥乡在村民饮水井(行云庄村的饮水井,全村都在喝着这里的水)旁边填埋各种垃圾,置村民生命于不顾,村民投诉无效。。。。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海南军区捐建“爱民井” 6100村民告别饮水难
海南军区捐建“爱民井” 6100村民告别饮水难
  新华网海南频道3月17日消息
水声、笑声奏出动人的交响曲,前来提水、挑水的人们络绎不绝。16日上午,一股清甜的泉水从海南军区捐建的“爱民井”汩汩流出,困挠了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儒林村、美东村和龙华区永藏村6100多村民多年的饮水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儒林村、美东村和永藏村都是革命老区。据当地村民讲,这3个村庄的地质均属玄武岩结构,地表水奇缺,地下水位又较低,原有的水井由于深度不够经常干涸,村民饮水要到1公里外的邻村去挑,生活、生产十分困难。
  老区人民的饮水难题时刻牵动着海南军区官兵职工的心。今年1月份以来,海南军区发动全区官兵和职工捐款50多万元,用于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其中,拿出
35万元在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儒林村、美东村和龙华区永藏村各打一口深水井,解决老区22个自然村、1200多户、6100多村民生活用水难题;另外的15万多元将用于开展五指山贫困地区技术扶贫活动。此外,海南军区捐献的5000多棉被、毛毡、衣物件,已通过民政部门送到困难群众手中。(完)(编辑:苏婧)
来源:海南日报/记者高虹通讯员陈森
推荐给朋友:
版权声明:
新华网海南频道所刊登的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办公电话:6
电子信箱: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海南分社网络中心为山区小朋友饮水及贫困老人及学生修理房屋募集!
1:随喜支付宝帐号:&&徐银&&
&&&(此支付宝帐号仅供本次随喜修井及修房使用,请付款时备注:修井修房款)
此次需要募集的金额为:4530(引水到校)+1600(修屋)+1660(修屋)+1200(修屋)=8990元
红康小学,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新洲乡的深山,从竹溪县上开车进去需要将近四个小时,蜿蜒崎岖的山路,让这里几乎与外界隔离,也是附近村落里唯一一个小学,小学里有二十多个学生和一个老师。学校里没有水源,没有自来水,也没有井,所以这里的学生在学校没办法喝上水,学校的李老师每天骑摩托从家里用油壶装两桶水作为日常用水,但这两桶水满足不了学生的饮水,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五六年了。。。。
慈银同样也在关注农村的孤寡老人以及贫困学生家庭,竹溪的孤寡老人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生活费,没有子女的照顾,也没能得到社会很好的照顾,大多数生活在山里,住着几十年的老屋,或着别人废弃的房屋,多数身体还经历着病痛的折磨。他们的房屋还存在着腐朽、漏雨、有的甚至有部分房间己垮塌的情况,想想马上就要进入到今年的夏季暴雨期了,这样的房屋确实非常危险,他们或许时刻都要提心吊胆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
这次的募集,慈银作为一个平台,希望能汇集身边人点滴的力量,去帮助和温暖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关于红康小学引水相关情况:
关于解决红康小学的饮水问题,由慈银和红康小学李老师以及志愿者共同商议的结果是:寻求学校最近的水源,进行引水到校,以解决学校学生和老师的饮水问题。水源就找了离学校200米左右的一户村民家的水井作为学校饮水水源。
红康小学李老师(左),在村民家商量关于引水的相关事宜。村民同意学校方付1000元水费,作为学校永久用水的水费。
工程方案是:请工人徒手挖管道,将水管埋于地下,将水从村民家接到学校里。在老师办公室建一个小型蓄水池,在操场建一个洗手池,方便洗手洗脸。
引水到校,工程图纸
去年洪水过后的校园,学校周边都是山,所以大雨后造成了滑坡,就是这样的景象。
这是李老师的办公室,学校和村委会在一个院子里,村委建新办公室给分了学校两间屋,以前的校舍因为是危房,不能使用了,这才得到了两间稍微像样的房间作为学校,不过这里面的成旧家具可能更能说明真实的情况。
后面的两个油壶就是李老师每天骑摩托车带水的装备,由于长期的使用,底部已经变黑了。
预算为6530元,村民收水费1000元,总共7530元。红康小学向上级学校申请到补助资金为2000元,竹溪的志愿者为了红康小学的学生和老师能够早日喝到水,也愿意捐1000元水费,这样慈银在水井这块需要帮助募集4530元。
红康学校关于引水到校的申请报告。
这是去年十一去红康小学发放文具的照片,这里的学生都以4-7岁的为主,有的每天要走一两个小时的路来上学,由于学校没水,也没食堂,没饭吃,所以下午放学比较早,两三点就放了。。。
后右二就是红康的李老师,一个人教全科,很多人因为条件艰苦都离开了,上级学校见李老师年纪大了,想把他调作后勤,工作会轻松很多,可李老师依然选择坚持在教学一线上。学校开始只有几个学生,慢慢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有二十个左右了,听说下学期还会增加。周围的村民都觉得李老师书教得好,认真负责,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太好管理,属于幼儿园级别,需要足够的耐心,所以这点上还是很佩服李老师。
关于修房的相关情况:
此次修房定为三户:两户贫困老人,一户贫困学生。主要为屋顶的检修及添置新瓦,安全渡过汛期。
第一家需要修房资料:
老人今年66岁,因为患有先天性风湿性心脏病,老人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孤寡无依。老人没有文化,一生务农,孤独一生的老人因患颈椎管狭窄,长期病苦缠绕,腰背佝偻,“两头一把弓”。老人的住房几乎快要坍塌,不知道能不能熬过今年的暴雨期。看到郭承财老人痛苦的面容和佝偻的背影,还有张嘴无法叙述的苦楚,令人内心感慨万千!身体患有先天性风湿性心脏病、颈椎管狭窄等多种疾病,常年忍受病痛的折磨,没有钱医治,老人常年独自一人居住屋子里,伴随他度过几十年艰苦岁月的只有两三间破房,几件破旧的衣裳和一床被子,老人已66岁了,腿不太好使,眼睛看不清东西。
散乱的瓦片,漏光的屋面。
老人的床。
老人的简易厕所,下雨估计无法使用。旁边的房都靠木头支撑,听说有一间已经倒塌了,需要推到,把垃圾运到其它地方,不然今年汛期非常危险。
沧桑的面容和无助的眼神,不知道后来的日子该如何过?慈银已经将老人纳入“慈银助老”的帮扶里,每月提供100元生活费,作为生活上的补贴,现目前老人的房屋整修也破在眉捷。
房屋修理预算为1600元。
第二家需要修房资料:
一位85岁的老母亲,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炎炎酷暑,她都外出拾荒赚取生活费用,以舐犊之爱默默照顾两个智障儿子30多年,不离不弃。只要天气好,老太太一早准会出去拾破烂,一般中午12点左右才回来。厕所边的草棚里住着老大,猪圈旁的草棚里住着老二,老太太住在那间破屋里。”床上了堆满了烂衣服、破被子,异味扑鼻而来。
老人的二儿子还能勉强出去帮忙捡些垃圾补贴家用,每天都会看见老太太背着一蛇皮袋破烂从布满荆棘灌木的山路上往上爬,走走停停,不时向四周张望,好像在寻找着什么。30多年了,老人一直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着两个儿子。老人说:“他们没睡着,我不敢睡,连被子都要我帮他们盖。”每天早上,婆婆叫他们起床,然后做好早饭,亲自端到他们手上。吃了饭,大儿子经常跑得不见踪影,也不知道回家,她就满山四处寻找。老人说:“他们都是来考验我的,考验我这个做娘的合格不合格。”说到30多年的艰辛,老太没有一丝抱怨。老人“我能活到80多岁,这一口气就是为他们留的,有我在就有人给他们洗洗补补,给他们弄点吃的,我没啥想法,只要我活一天,就照顾他们一天,等我不在了,我就管不了了。”真的是一位伟大的老人。
老人曾经上过当地的报纸,不过因为小地方的媒体影响力小,报道发出后,老人家的生活也没什么改善。
这是每天老人回家的路
这张照片是十堰义工队义工“瓶子”近期去看望婆婆时拍摄的
“瓶子”和她的朋友帮婆婆挖地种花生
这就是他们现在所居住别人废弃的地方。杂乱不堪,环境很差。
老人这们大年龄了,还要下地干活。依然乐观。
婆婆的大儿子。
房屋修理预算为1660元整。
第三家需要修理房屋资料:
张坦的父亲去年因为意外造成下身瘫痪,弟弟因为眼睛患病,为此家里已经负债累累,现在居住的房子是租来的,一年房租两千,因为房东觉得房租太便宜,即使房子出了问题,也不愿修理,不闻不问。但张坦家连房租都基本上交不上,更别说修理房屋。张坦妈妈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和孩子爸爸,靠种在菜,偶尔去街上卖点补贴家用,以及邻居的救济这样撑过来。由于他们家的人户口都不是竹溪的,所以在竹溪也不能申请补贴和求助,户口当地又未能申请到,所以他们家常年处于十分贫困的状态。甚至我有时都不知道打电话该说什么,毕竟他们家的情况我都了解,基本上没有一点改善的余地。。上次意外接到张坦给我打的电话,说她有点想我。我知道我不能再去问他们家的近况,只能努力的把话题叉到其他地方,问了她最近有没有什么小心愿?她说想得到一双凉鞋。
去年觉林去张坦家时所拍摄的照片,其实觉林从竹溪回来以后就有跟我说起张坦家需要帮助的情况。
同样透光的屋顶。
去年十一第一次去她家的时候,我记得张坦很有礼貌,第一次见到我们叫了声“阿姨好!”
上次资助人“许愿”走访她家时,己临近天黑,但她家连灯都没有开,听说因为交不上电费了。
房屋修理预算为1200元。
以上工程都是“慈银公益基金”同有经验的志愿者,经过慎重商议确定的方案,并且在现有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经费。
我们无法做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我们可以怀抱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特蕾莎修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广东村民挖8口井饮水 靠泡茶来鉴别水质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编辑:杉杉
169952关注
& & 广东农村2230万人用水靠井水 村民判断水质靠泡茶  博罗县横河镇卢屋村,2009年,村里引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并在2011年3月通过验收。不过,工程建好近三年,除了陂下小组部分村民去年通了自来水外,其他村民均像卢海盛一样,自己打井吃水。 &&&饮水安全,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重要性无需赘言,南方农村报的两篇报道触动了各方神经,梅县和东源政府部门都快速作出回应。但饮水不安全的村庄不仅限于这两地。日前,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邱德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广东全省农村人口共有6805万,其中60%的人口已经用上合格的自来水,还有2709万人未能用上合格的自来水,这其中的2230万人以井水为主,剩下的449万人的用水确实很简易,原来的农村饮水工程,没有完全按照自来水的指标。政府正在推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争取2018年前村村都通上自来水。  这些农村饮水工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可有现行的解决办法?南方农村报派出记者分赴惠州博罗、茂名高州、湛江吴川等地,探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现状及解决之道。  广东博罗县卢屋村卢屋小组村民卢海盛为了能够吃上干净的水,总共挖了8口井。当地村民没有把水送检的习惯,&把井水打上来,泡上铁观音,茶水比较混浊,呈深褐色,那水就不能喝。&3月26日,卢海盛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他们判断水质的办法。  卢屋村是博罗县横河镇一个行政村,2009年,村里引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并在2011年3月通过验收。村里的卢屋小组、陂下小组、坪山小组均设立一个饮水点。不过,工程建好近三年,除了陂下小组部分村民去年通了自来水外,其他村民均像卢海盛一样,自己打井吃水。  据横河镇政府提供的资料,整个横河镇30个饮水工程点,仅有8个正常运行并供水到户,受益人群约0.6万人,约占总人口三成。从整个博罗县来看,&全县实现供水入户的工程点达到七成。&博罗县水务局工管股副股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负责人之一覃超江称。  现状可用井水渐少  卢海盛住在卢屋村的西边。记者在村里走访时,多名村民反映西边的水质很差,&那边的水不能喝的&。不过,对于水质差的原因,村民并不确定。卢屋村支书卢友根认为,西边的地势稍低,现在村里的化粪池较多,以前还有猪场污染,污水往西边渗透。村民卢水旺则认为,可能是因为附近的河流被污染。  &东边的村民,每家每户都有一口井,西边的村民好几家共用一口井。&卢海盛说,找到可以饮用的井水不容易。记者在卢屋村西边走访时发现,当地很多井已经荒废,水面上漂浮着各种杂物,正在使用的井往往连接着多条水管,通往周边村民家中。  村民认为,随着环境变化,水质受污染,可使用的水源在逐渐减少,即使现在能用上安全的井水,也不能保证可长久使用。位于卢屋村、沙上村和石湖村交界点的横河中心小学石湖教学点,曾经使用的水井已废弃。校长谭伟魁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在这所学校读书,后来又到这里教书,一直以来,井水质量都非常好,&但大约是在2006年,我们就发现这水不能吃了,把水装在桶里会有很多黑色沉淀物&. 2010年,学校本来想借安全饮水工程从村里引水进校,&但是村里一直没有通水。我们申请专项资金,从坪山引水下来。&谭伟魁说,他们认为,学校及附近的井水是被旁边一家养鳖、养鱼的工厂污染了。  原因一水入户要缴费  卢屋村并非孤例,横河镇东角村也未通水。东角村小布小组村民邹国强就住在小布饮水工程点附近,他告诉记者,小布点刚做好的时候通过一次水,流出来的水是黄色的,此后就没有再通水。  横河镇水利所资料显示,整个横河镇30个工程点中,仅有8个点实现自来水入户,9个点具备通水条件但尚未实现入户,还有13个点不具备通水条件,全镇七成村民吃水还是依靠自家打井。  横河镇水利所所长朱志冲告诉记者,很多村子之所以没法通水,是因为村民不愿意支付自来水入户的费用。按照工程方案,政府资金只负责从取水点铺设管道将水引到村中心点,村民要将自来水从村中心点接到家里,就需要自己掏钱。&自来水入户的分水管、每家每户的水表费用,都应该是村民自费,每户需要几百上千元,很多村民不愿意掏这笔钱,所以工程建好了不用,就荒废了。&朱志冲告诉记者,横河镇没有工业污染,水质较好,很多村民对于掏钱通自来水的积极性不够,情愿自己打井水。  东角村松元咀村民朱培新的说法部分印证了朱志冲的观点:&我们自家的井水水质好,能通自来水最好,防止以后水质变差,但目前没有也不影响我们生活。&对于是否愿意支付一定费用引自来水入户,朱培新说,得看需要多少钱,但他并不愿透露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  卢屋村、东角村部分村民表示愿意支付一定费用引自来水入户,&如果是几百元的话,多数人应该可以接受吧。&邹国强说。  在朱志冲看来,一些已经通水并全村供水到户的村庄,最关键的是解决了入户费用。西群村、嶂背村等村是采用政府和村集体补贴的方式,帮村民垫付了这部分费用。&当时博罗县搞全省示范点,我们就帮几个村庄垫付了入户费用,让一些村子先通水。&朱志冲坦承。而像何家村坳巷工程点,因为仅供应150人饮水,因此不要求装水表,也可以实现供水入户。  &如果一个村子只有少部分人愿意出钱,用水量太少,收取的水费不足以支付管理开支,管理跟不上的话,供水也很难维持。&朱志冲说。  此外,朱志冲还告诉记者,道路施工对供水管道的破坏,也是很多村子无法通水的重要原因,&有的是村道改建、拓宽,把原来埋在地下的管道破坏了。比如东角村的小布坑、河肚村横光岭。&最严重的是,博罗县交通局升级改造横河至路溪的公路,破坏了沿路几个村的供水主管,&直径村和何家村的主管总共被破坏了7公里,石湖村、卢屋村也有少量管道被损&。目前,这些被损坏的主管大多没有修复。  原因二村委疏于管理  在覃超江看来,导致饮水工程荒废最重要原因,是村委会缺乏管理和运营饮水工程的费用和能力。覃超江告诉记者,在饮水工程中,县水务局是主管部门,镇政府才是业主单位,工程建好后就要移交给村委会运营管理。&但是,村委会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和资金。在农村,小型集中供水水费每立方仅几毛钱,但是,管道维修的成本却很高,村里普遍疏于管理。&横河镇西群村的引水工程已经通水并供水入户。记者在该村学龙供水点看到,水塔的下方安装了净水装置,不过,由于管理不到位,&下雨天自来水就成黄色的,有很多泥沙&,塘坑小组村民洪旭光告诉记者,&这时自来水就不能吃了,只能吃自家井水。&学龙村民洪阿兰家没有挖井,她告诉记者,如果下雨,自来水不能吃,就吃附近河里的水,&下雨还会把一些水管冲破,就直接停水了。&覃超江称,接下来县里准备成立基金,筹集一定资金补贴村集体运营管理饮水工程。&不过,我们补贴的钱肯定也是不够的,主要还是依靠村集体自己筹资。&  原因三铺设管道太细  事实上,就算是西群村也并非每家每户都能吃上自来水。由于铺设的管道太细,离供水点较远的农户长期无法用到自来水,&去年就已经接通入户了,不过很少有水能够到我们这边来。&村民张神光告诉记者。  西群村饮水工程的出水管是4寸管,卢屋村的是2寸管,&水管太细了,就算通水也不够用。&卢友根说。  朱志冲告诉记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按照最初饮水工程的规划,全镇仅需解决9000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并没有普及每家每户。按照规划,铺设的管道是够用的。但是,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村民提出,他们也应该享有这样的权利,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是尽量普及每家每户。可是施工单位是严格按照最初的规划来做的,铺设的管道还是按原来的尺寸。  朱志冲的说法得到覃超江的印证。覃超江称:&当时我们上报解决18.48万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上级政府拨款数额是按这个人口数来定的,但在实施中,有的地方人口有增加。&针对当前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的各种问题,覃超江表示,博罗县水务局对全县引水工程摸底排查之后,向财政申报了500多万预算,如果审议通过的话,就可以对各个镇引水工程改造、维护管理进行补贴。  解决水厂扩网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分两种,一种是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也就是从山上引山泉或者打深水井取水;另一种是通过水厂扩网将自来水引入农村家庭。&水厂扩网是个趋势,以后小型集中供水会慢慢淘汰掉。&覃超江说。他认为,让村民喝上水厂的自来水,有助于解决上述村委会缺乏能力和资金管理运营引水工程的问题。&水厂可以集中管理、规模经营,保障维修管理费用。另外,水厂的管理相对专业,更能保障村民喝上安全的水。&博罗县龙华镇在全镇推行水厂扩网,该镇水利所所长李文厚称,目前全镇村村都通自来水,惠及1.6万人口。  3月28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龙华镇宁和村随机走访村民,多数村民称,现在家里主要饮用水是自来水。&除了有时候水厂停水,我们就吃自家的井水过渡一下。&宁和村村民杨振华说,自来水偶尔会浑浊,但大部分时候都没有问题。  龙华镇在实施工程之初,也遭遇村民不愿意安装分管和水表的问题。&刚开始报价900多元,多数村民都觉得太贵了。&宁和村副主任杨秀枝说,&后来,政府跟水厂谈,并跟村集体一起补贴,将费用降至500-550元/户。&但水厂扩网也有相当难度。现在农村用水量小,&而且,农村地区偷水情况比较严重,压缩了水厂的收入。&农村自来水管道管理成本比城市高。&自来水管道在农村更容易被破坏,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农村居住分散,铺设的管道更长,这都会加大水厂的成本。&如果是偏远农村,水厂还要增加加压设备,铺设更长、更粗的水管,高成本、低收益会挫伤水厂的积极性。&不过,水厂扩网肯定是未来解决农村用水的方向。&覃超江说。
猜你感兴趣
看了还想看
本站图片仅为设计美化,与文章无关。如认为影响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下拉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饮水井项目可行性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