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球科技2016年关联方交易表什么问题

谁掌控慧球科技?公司不懂投资者不懂交易所也不懂
作者:王志福 谢振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王志福 谢振宇  最近多次公开“叫板”上证所的,怪象频出。除了不愿公布举牌方,最新还上演了实控人“罗生门”的戏码――一方是咬定已退出的“实控人”顾国平;一方是坚称实控人未发生变动的上市公司,到底谁在掌控慧球科技?  不可否认的是,顾国平的淡出,将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带来一些影响,公司未来走向何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拨开迷雾。  原本股权就极度分散的慧球科技(600556,SH),在遭遇“入侵者”举牌后,又在近日上演了一出实控人陷“罗生门”的戏码。  直到昨日(8月15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慧球科技董秘陆俊安都坚称,原第一大股东、实控人顾国平是公司实控人,并表示“在公司没有公告发生变更之前,还是跟之前一样。”  但顾国平近日多次对外宣称自己已退出慧球科技,已非实控人。  另一方面,(原名多伦股份)原实控人鲜言宣布出任慧球科技证代一职,也引发市场一片惊呼。有媒体报道称,鲜言目前已实际控制公司。  实控人成谜,举牌方、目前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瑞莱嘉誉)又有着怎样背景?慧球科技董事会不愿公告举牌方进入、并在董事会否决相应议案试图阻击举牌方的背后,目前是谁在掌控上市公司?不光投资者直呼看不懂,监管层也多次发函问询。  “鲜言不是公司高管,也不参与经营和决策,只是负责信息披露。”陆俊安昨日向记者表示,其否认了鲜言控制公司的说法。  ●公司实控人是谁?  自今年初慧球科技实控人顾国平的持股出现爆仓后,这家公司就开始成为市场焦点。近日,因多伦股份原实控人鲜言出任公司证代,慧球科技再次被舆论广泛关注。但亦有媒体报道指出,慧球科技一位离职高管称,鲜言目前已实际控制公司。  从慧球科技的股东构成来看,顾国平今年初还持有公司8.69%股权,为实控人。到目前,顾仅持有1.8%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当慧球科技一再强调公司实际控制人仍是顾国平时,顾国平本人却对外否认。  据《国际金融报》8月10日报道,顾国平强调,其已退出慧球科技,且已向交易所澄清。顾国平还透露,手中还有600万股慧球科技的股权,目前不能出售,他本人已经完全不能控制慧球科技。实际上,近日多家媒体都报道称,顾国平坦承自己已非慧球科技实控人。令人意外的是,慧球科技在8月9日的公告中依然坚称,“顾国平先生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董事会具有重大影响。”  昨日,陆俊安回应记者时,其表述为“你跟相关媒体核实,我这里没有这些信息。”他随后表示,在公司未公告实控人变更之前,还是跟之前一样。  从慧球科技公告意思来看,顾国平仍然通过董事会控制公司。但记者梳理发现,原本与顾国平关联、由上海斐讯高管出任慧球科技的董事们今年来已相继离职――今年1月,公司董事、斐讯通信CEO郑敏离职;5月,张凌兴和王忠华两位董事也离职;7月,顾国平宣布离职,卸任董事、董事长等职。  目前,慧球科技董事会5席,分别为董文亮、温利华、刘光如、李占国、刘士林。其中,两位非独立董事分别为新董事长董文亮、董事温利华,两人均为“85后”,此前并无斐信通讯相应工作背景。而李占国和刘士林在当年尚未更名为慧球科技的“北生药业”时期就已经为公司的独立董事。  屋漏偏逢连夜雨。瑞莱嘉誉今年7月底以十分接近5%的持股比例晋身慧球科技第一大股东,但慧球科技此前却一直拒绝瑞莱嘉誉要其披露股权变动的请求,直至上证所介入。  ●举牌方代表着谁?  在顾国平丢掉大股东位置后,“入侵者”瑞莱嘉誉引起了多方关注。  8月15日,在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荣超大厦4楼,《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瑞莱嘉誉和深圳市财富理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家嘴财富)共同租用一套办公室,前台的墙面上标有两家公司的名称,但是前台只有一名接待人员。记者表明身份后询问两家公司是什么关系?该接待人员表示“就是在一起办公”。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神秘举牌方瑞莱嘉誉疑与丰煜系刘峰等关联,监管层也因此问询,要求补充说明二者是否存在关联。  8月14日晚间,瑞莱嘉誉回复问询函称,公司无实际控制人,也没有一致行动人,与丰煜系、刘峰、陆家嘴财富、鲜言之间不存任何关联和利益关系,且所持慧球科技股票6个月内不减持和转让。  为何与陆家嘴财富同用办公前台?瑞莱嘉誉在回复函中表示,瑞莱嘉誉的普通合伙人暨执行事务合伙人深圳市前海瑞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莱基金),与陆家嘴财富的办公场所相邻、共享前台办公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15日,瑞莱嘉誉分别向北京州际田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州际田野)等合计借款6亿元。8月11日,瑞莱嘉誉与州际田野又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书》,约定由张i向州际田野转让其持有的瑞莱嘉誉认缴出资份额,并将瑞莱嘉誉的认缴出资额增加至6.05亿元,而州际田野不参与瑞莱嘉誉的任何投资和经营决策。  与此同时,按照瑞莱嘉誉的回复,其所持慧球科技的1900万股是州际田野分两次通过大宗交易转让给瑞莱嘉誉的。而1900万股占慧球科技总股本的3.85%,超过一季报中第一大股东吴鸣霄,但州际田野并未出现在慧球科技一季报十大股东之列。如此看来,州际田野有可能是慧球科技7月7日复牌之后买入,并于7月21日、22日卖给自己的借款方,中间做一个短线操作。  瑞莱嘉誉并未披露州际田野与其买卖慧球科技股权的缘由。  昨日,瑞莱基金董事长张i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上证所还要求我们补充一些公告,最新的回复要等公告,需要大约一周时间吧。”  ●董秘否认鲜言控制公司  对于举牌方,慧球科技的态度已然十分明确。瑞莱嘉誉持股后,曾要求上市公司予以公告,却遭拒绝。随后,慧球科技董事会会议,也否决了披露瑞莱嘉誉持股变动的相应议案。  谈及目前公司管理层对举牌方的态度,陆俊安称,“你从我们的公告里和给上证所的回函态度应该可以看出来吧。”陆俊安还称,公司董监高和瑞莱嘉誉之间是没有关联关系的,其完全是一个外来股东。“我们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  日前,原多伦股份实控人鲜言成为慧球科技的证代,有报道援引原慧球科技高管的话称,上市公司已被鲜言控制。  相应“巧合”还包括,慧球科技最新成立的子公司,有名称、注册地与鲜言旗下公司类似,与瑞莱基金还在同一栋大楼。  今年7月29日,慧球科技发布公告称,拟投资设立科赛威供应链(湖北)有限公司、科赛威智能(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赛威智能)等5家全资子公司。  其中,科赛威智能的注册地址为深圳市荣超大厦,就在瑞莱基金楼上。记者在荣超大厦5楼走访发现,该楼层并不存在名为科赛威智能的公司办公,且大部分房间都在闲置或装修之中。记者询问保安和物业人员得知,5楼目前不存在名为科赛威智能的公司,但是不确定后续是否有这家公司搬入。  上述“重合”点自然遭到监管层关注,慧球科技连抛两个“纯属巧合”回应上证所。公司表示,科赛威智能与瑞莱嘉誉注册地同在一栋办公楼纯属巧合,两者并无关联关系;而新设立的多家子公司与匹凸匹原董事长鲜言控制的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音译相同也是纯属巧合。  对于鲜言,慧球科技曾披露,看重其有抵御“野蛮人”经验。昨日,陆俊安表示,确实与此相关。他同时否认鲜言目前控制公司的说法,“鲜言不是公司高管,也不参与经营和决策,只是负责信息披露。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new Date().getHours();您所在的位置:
慧球科技实际控制人认定乱象
证券时报记者 张醒
弄清慧球科技(600556)的实际控制人,恐怕是不少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近期最想达成的小目标之一。细看慧球科技近两年来实际控制人的变化路径,多次前后矛盾、颠倒是非,让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感受到异样的洪荒之力。
慧球科技的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始于日。慧球科技(当时名为北生药业)公告称,因涉合同纠纷,公司原实际控制方持有的公司股权被司法划扣。这导致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比例较为接近且均占比较小,无法对上市公司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慧球科技判定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此前,顾国平已经宣布筹划慧球科技非公开发行事宜。根据该方案,发行完成后顾国平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几乎与此同时,从2014年底开始,慧球科技7人董事会中4个非独立董事席位已经被顾国平旗下的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高管全部占据。彼时,慧球科技的董、监、高团队可以说完全是顾国平的班底。到了2015年一季度末,顾国平凭借收益互换交易协议和其他股东的减持,以微弱优势成为了慧球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从2015年11月开始,顾国平继续通过加杠杆等方式增持慧球科技股份,此后虽然增发方案被否,但到了当年年底,顾国平直接和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数已达到8.79%。此时,顾国平早已掌控慧球科技高管团队,同时第一大股东身份已经相对稳固。但直到此时,慧球科技无论是在公告中,还是在给上交所的函件中还是坚决否认顾国平的实际控制人身份。
不过,戏剧性的变化正在临近。日,慧球科技公告称,截至12月4日,顾国平持股比例达到8.79%,但上市公司仍无实际控制人。仅仅一个月之后的日,慧球科技突然宣布顾国平成为实际控制人。实际上,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顾国平持有慧球科技的股权数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同时,慧球科技高管团队在此期间基本稳定,只有一名有上海斐讯背景的监事辞职。
对于这种前后矛盾的认定,慧球科技在在回复上交所的询问时表示,虽然董事会稳定,但顾国平通过增持,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不过,对于日和日,公司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作出两种完全相反认定的原因,慧球科技没有给予任何有说服力的解释。
直到今天,顾国平持有的慧球科技的股票所剩无几,失去第一大股东地位;慧球科技董事会中,表面上看已经完全没有上海斐讯背景的人员;顾国平本人也多次对媒体公开表示不在和慧球科技有任何关联的情况下,慧球科技却仍然在坚持顾国平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一如当初它坚称,顾国平不是实际控制人的做法。
慧球科技现在面对的实际情况是,在持股数量方面,截至8月17日,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企业(有限合伙)通过二级市场举牌,持有慧球科技7.5%的股权。这个持股比例和顾国平被认定实际控制人时的8.79%已经相差不远。而在公司决策权方面,不少公开报道和市场传闻都称慧球科技高管团队中多人与鲜言有直接关联。
此前,在给上交所的多次回复中,慧球科技曾经明确承认,&公司股权结构分散,公司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均在5%以下&、&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支配公司董事会经营决策的能力&都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认定的标准。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顾国平显然已经完全不符和慧球科技自己划定的实际控制人认定标准。反倒是瑞莱嘉誉和鲜言方面部分具备这些认定条件。
显然,慧球科技当初不承认顾国平是实际控制人的做法就存在瑕疵;此后,公司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根据相同的事实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更是让人难以理解;而到了现在,慧球科技又再度推翻自己的标准,走回坚决不承认实际控制人变更的老路。
应该说控制权乱局只是慧球科技众多深层次问题的表象,但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做法在同一家上市公司中接二连三得出现,恐怕不仅是对监管,同时也是对投资者的挑战了。
APP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新闻APP,是证券时报社提供的官方新闻客户端。主要包括新闻资讯、个股行情公告、热点话题关注等,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财经资讯。
微信证券时报网
扫描二维码添加《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wwwstcncom)。追求重磅、独家、原创、有用。财经资讯、政策解读、股市情报、投资机会……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时报财经微信群
创业资本汇
欢迎登录证券时报网
没有账号?慧球科技“失控” 交易所以ST“相胁”_凤凰财经
慧球科技“失控” 交易所以ST“相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慧球科技(600556.SH)“屡教不改”,交易所被迫以ST相胁。若慧球科技因为”其他风险警示“被ST,而非因为”退市风险警示“被ST,那么被ST之后是否直接导致退市风险还很难评判。
图慧球科技(600556.SH)&屡教不改&,交易所被迫以ST相胁。进入8月份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证所&)向慧球科技连续出手,下发监管函、公开表达不满甚至要求股票停牌,但上市公司方面不但置之不理,还无视法规公然泄露重大信息。上证所8月19日在回应记者提问时直言&极为罕见&。交易所同时表示,慧球科技信息披露已处于失控状态,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存在重大缺陷。如果公司长期不能落实整改要求,上证所将研究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即予以ST处理的必要性。&交易所的处分威慑力有限,不过慧球科技涉嫌违法情节比较严重,未来被证监会处罚可能性极大。交易所目前已经提请证券监管部门查处,预计几天之内证监会将对慧球科技立案调查。&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厉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如果慧球科技被ST,是否会退市,还取决于证监会和交易所进一步调查的结果。据本报记者观察,在以往被处以ST的上市公司多是因为业绩指标不合格等问题,因经营管理规范性存在问题而被ST的情况比较少见。在这场多回合的监管与反监管背后,可以看到中国证券市场一直以来的&业绩导向型&监管,正呈现出向&规范导向型&转变的趋势。公然对抗监管从监管角度来看,慧球科技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信息披露存重大缺陷,二是公司治理机制失控。无论是哪一个问题,在交易所下达监管命令之后,慧球科技几乎都置之不理。慧球科技最开始受到市场关注,是因为原董事长顾国平在去年股市异动期间股权遭遇强制平仓。这一事件也是后来上市公司出现&内忧外患&的直接导火索,公司控制权一度陷入迷局,至今仍未理清。慧球科技与上证所的首次对抗是之前的&5%&争议。今年7月底,&外来入侵者&瑞莱嘉誉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慧球科技股份达到4.999978%,根据相关规则,已经达到披露线。但是上市公司以持股未达5%等为由,一直拒绝披露。此后,慧球科技多次未按规定和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董事会聘任的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均不具备任职资格,公司董事长也不与交易所保持有效联系,上证所公司监管部门已失去关于公司的有效信息来源。对于市场广泛质疑的公司实际控制人情况,交易所也多次进行监管督促,但公司依然拒不披露。对于慧球科技的挑战,上证所也只好出手应对。8月8日,因信息披露违规,上证所公司管理部暂停了慧球科技的&信息披露直通业务&,对公司公告由事后审核,变为事前审核。但是慧球科技再次做出了公然对抗的举动,在将重要信息提交上证所审核、尚未对外发布时先行向市场进行泄露。据上证所的调查,8月17日收盘后,慧球科技通过信息披露业务系统向上证所提交了拟对外发布的公告,交易所人员审核存在问题,随即要求慧球科技核实相关事项是否涉及关联交易以及是否须履行股东大会决策程序。但公司未按监管要求进行修改,公告也未对外发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日晚间,前述公告的主要内容在网股吧全文出现。《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东方财富网股吧发现发现了这份&关于全资子公司购买荆门汉通置业有限公司房屋资产的公告&的文件截图。而荆门汉通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目前饱受争议的慧球科技证代、原匹凸匹(600696.SH)董事长鲜言。发现信息泄露之后,上证所在8月18日开市之前拨打公司董事长董文亮电话,竟然无法取得有效联系,此前要求其接受监管谈话,对方也置之不理。一而再,再而三。上证所发现暂停直通车业务、进行事前审核已经无法保障正常合规的信息披露,于是立即对慧球科技实施了停牌,希望慧球科技再停牌期间积极整改。为了督促公司整改,上证所不得不以ST&相胁&。上证所19日再次公开督促慧球科技各方落实监管要求、以实现早日复牌。而如果公司长期不能落实整改要求,上证所将研究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即予以&ST&处理的必要性。或遭立案调查被处以ST,慧球科技会&怕&么?查阅上证所相关规则可以发现,被实施ST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办法》,风险警示包括四种类型,即:(一)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二)因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三)因退市后重新上市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四)因其他情形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其中,出现前款第(一)项情形的,股票简称前冠以&*ST&标识,出现前款规定的其他情形的,股票简称前冠以&ST&标识。作为退市制度的配套措施,ST最大的威慑力在于可能导致股票退市。根据上交所的《股票上市规则》,风险警示分为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符合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有12种,包括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审计缺失、财务虚假、年报、股权分布、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解散、破产以及其他方面。可以看出,财务指标依然是主要考虑因素。符合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有6种,包括未发年报、无法经营、账户被限、董事会失控、非法占用以及其他情形。对照暂停上市的触发因素可以看到,业绩、股本、审计、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等方面的问题是退市机制的主要触发点。换言之,被处以&退市风险警示&可能直接导致退市,而&其他风险警示&的股票并没有非常直接的退市触发条件。因此,若慧球科技因为&其他风险警示&被ST,而非因为&退市风险警示&被ST,那么被ST之后是否直接导致退市风险还很难评判。不过,目前上证所对慧球科技已经启动&死磕&模式,预计很快将有进一步监管措施。据上证所透露,对于慧球科技涉嫌的信披违规行为,已启动纪律处分程序,将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追责。同时,也已经提请证券监管部门进一步查处。厉健告诉本报记者,从公开信息来看,慧球科技不仅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相关责任人还可能涉嫌泄露内幕信息、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未来被证监会处罚可能性极大。事实上,在A股2000多家上市公司当中,内部打架、治理失控的现象并不少见。但是由于监管导向长期以来都是重业绩指标、轻治理规范,且&壳价值&高企,只要通过一定的资本运作,就能防止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这也让上市公司肆无忌惮。但是慧球科技与交易所的&交手&,撕开了最后的这块遮羞布,让上市公司治理之乱象呈现于亿万投资者面前。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慧球科技相关责任人的肆意妄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就是当前的政策趋势&&监管层工作重心不仅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转移,监管导向也在从&业绩导向&向&规范导向&转移。&根据当前公开信息,慧球科技明显涉嫌多项信息披露违规,上证所启动纪律处分程序、提请证券监管部门查处、拟对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法律依据充分、完全符合法定程序。&厉健告诉本报记者,交易所已经提请证券监管部门查处,预计证监会很可能会对慧球科技立案调查。
[责任编辑:杨波 PF060]
责任编辑:杨波 PF06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315959
播放数:5808920600556慧球科技9个交易日成交69亿元 还会变成ST慧球吗
从被要求限期整改开始,截至昨日,慧球科技已经交易了9个交易日,而上交所让投资者自己做选择的情况下,9个交易日,慧球科技共成交了69.4亿元。今天是上交要求限期整改的最后一天,对外没有信息披露,周二慧球科技会变成ST慧球吗?
  原标题:69亿资金入场博弈慧球科技
  今日是上交所给慧球科技(600556)限期整改的最后一天,如果慧球科技能完成整改,则对于近日入场参与买入的投资者来说是个利好。但是如果无法落实整改要求,慧球科技将于下周一开始停牌一天,周二起变成ST慧球,同时也意味着慧球科技和监管层的争斗还将继续下去,目前慧球科技仍处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状态。
  69亿资金入场博弈
  上交所在8月26日发布拟对慧球科技进行ST处理的公告,要求公司在今日前落实整改要求,消除风险。
  从被要求限期整改开始,截至昨日,慧球科技已经交易了9个交易日,而上交所让投资者自己做选择的情况下,9个交易日,慧球科技共成交了69.4亿元,也就是说,仍有69.4亿元资金无视被ST的风险选择买入慧球科技参与博弈,期间换手率达到107.75%。
  而买入最多的是慧球科技的第一大股东瑞莱嘉誉,其在首次举牌后就表示将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不少于5%。近9个交易日,瑞莱嘉誉从8月30日到9月5日,合计花费1.53亿元买入了慧球科技股票987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2.5%,完成了第二次举牌,并表示未来还将继续买入不少于5000万元。
  昨日慧球科技股价冲高回落,而慧球科技近9个交易日也只上涨了0.4%,如此表明,入场的69.4亿元资金目前赚钱的较少。显然大部分入场的资金都主要看重的是瑞莱嘉誉的举牌,以及其后续的改组公司董事会的动作。
  慧球科技已失联
  9月7日晚间,顾国平直接通过上交所发出了一份声明公告,声明公告的大致内容为,其在持股爆仓后,持股比例已经只有1.8%,远低于其他股东。同时自己已经辞去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一切职务,对公司董事会无任何影响力,已经不是慧球科技实际控制人。顾国平还表示,其目前无法和慧球科技取得联系,所以选择直接通过上交所发布该声明。
  顾国平此前很早就通过媒体对外表示自己已经不是慧球科技实际控制人的事实,但是公司却仍旧坚定认为顾国平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存在争议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应进行事实认定。如没有证据证明顾国平继续实际控制公司的,慧球科技错误披露实际控制人的行为涉嫌构成虚假陈述。&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也尝试联系慧球科技,但是公司此前一直畅通的座机显示关机,慧球科技对外没有信息披露。
  被ST的可能性增大
  目前上交所要求慧球科技整改的几个重点是,在实际控制人状态方面,市场对顾国平是否不再控制公司、鲜言是否已实际控制公司已有广泛质疑和关注,公司仍旧未做出回应。
  在信息披露来源方面,慧球科技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董文亮作为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一直没有就信息披露与上交所保持正常的联系,也一直拒不执行对其进行监管谈话等要求。
  在日常信息披露方面,上交所已有规则解释和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公司一直拒绝披露相关权益变动报告书;在暂停公司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的情况下,上交所对公司提交的购买房产公告提出审核意见后,公司不仅不按要求核实并披露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是否需要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等事关投资者权益之事项,公告还在股吧全文泄露。
  业内人士表示,显然自慧球科技最开始坚持认为顾国平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那刻起就对市场和监管层撒了一个谎,而为了把谎言继续说下去,只能编制另一个谎言或者保持缄默。上交所要求慧球科技整改的目的就是要公司自己主动认错,董事长站出来为市场解释疑惑,一旦认错,公司就涉嫌构成虚假陈述。
责任编辑:赵新燕
齐鲁财富网移动客户端
24小时热点
2016法国欧洲杯于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开战
济南市弓客射箭俱乐部成立于2011年9月,目
要将齐鲁财富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要将齐鲁财富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齐鲁财富网,
门户( ) 服务于大众的财经信息网,部分资讯引用互联网金融信息,如有侵权,我们将立即删除!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 鲁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联方交易舞弊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