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现率和通胀率的综合影响率怎么如何计算通胀率

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答题 假设某方案的实际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名义折现率为12%,预计一年内的通货膨胀率为4%。 单位:万元 &
要求:计算该方案的净现值。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特有风险
B.财务风险
C.公司风险
D.市场风险
A.唯一影响股东预期收益的是项目的系统风险
B.衡量项目特有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模拟分析
C.项目的特有风险是指项目本身的风险,不可以被资产多样化组合分散掉
D.在项目评估时要考虑项目的特有风险和公司风险全额贷款投资的内部收益率怎么计算?_商业百科_知晓总结百科
全额贷款投资的内部收益率怎么计算?
编辑: 知晓总结百科 &&&来源:用户发表&&&发布时间:&&&点击次数:22
全额贷款投资的内部收益率怎么计算啊哟?
【知识探讨】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是什么啊?计算公式是怎么的,例如:工程总投资为4...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计算公式为: ∑CI-CotX1+FIRR-t=0 t=1―n 式中 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反映项目实际收益率的...
贷款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综合对以上诸因素的分析,在按时价计算项目支出和收入的情况下,基准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可归纳如下: ic = (1 + i1)(1 + i2)(1 + i3) ? 1 式中,ic为基准收益率;i1为年资金费用率与机会成本之高者;i2为年风险贴补率;i3为年通货膨胀率。 在i1、i...
内部收益率IRR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
书上有~~我看了,不明白!谢谢大家的帮助!财务内部收益率(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计算期内累计财务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即: 令:Σ(CI-CO)t /(1+ IC)t=0, 求:IC。 --------(式2) 此时,IC被IRR替换,概念变了,实质没变。 从(式2)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解t次方程的过程...
财务内部收益率与银行贷款利率的关系是什么?比如...
贷款利率可以作为参考的折现率。贷款利率是给定的,内部收益率是项目自生的。 项目是否可行,要看项目的性质。如果是经营性的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小于银行贷款利率一般不可行;如果是公益性项目还是可行的,因为不是单纯的考虑财务指标。
如何计算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与全投资内部收益率
在计算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和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时,它们的现金流入...全投资的期初流出是全部投资额,不分资金来源。经营期现金流出不考虑财务费用,视同无贷款。主要用于评价项目的可行性;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期初投资为资本金,经营期现金流出要考虑还本付息的资金流出,另者在计算所得税时因为前者不考虑财务费...
商业百科相关
更多相关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网友发布,本站无法保证其部分内容的正确性,请用户一定仔细辨别。
[] &&[联系QQ:885&971&98] &
沪ICP备号&博客名称:金融界博客
个人简介:万宗归一道法自然
基本分析:通胀、利率、汇率对股市的影响&
[ 16:36:41]&
标签: &&&
&&&&&&& 说明:本文精选网络论文观点集合而成,但都有所提炼,观点基本上是我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是我非常认同的。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文章呢?除了因为他们的文字比我写得好以外,主要是我认同这些观点。象周洛华先生的长篇论述“通胀无牛市”,虽然影响很大,但观点有所偏颇,我就不选择,因为我不认同他的观点,我认为他的观点,没有搞清楚股市运行与通货膨胀、利率、汇率的本质关系。
通货膨胀,这个既直接牵动着宏观调控政策,直接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还直接影响投资者预期和股价估值的重要指标,可以成为判断股市趋势的一个基本关注点。那么通货膨胀及其预期对股市又有哪些影响呢?请看下面分析: 
 & 其一,通胀直接触发中央银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反应,会对股市的资金面产生收缩性影响。明显通胀所触发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反应,在紧缩银根、减缓货币信贷投放的同时,也会提高利率,进而对股市行情产生系统性的不利影响。历史上很多大股灾来临之前,都有明显、持续性的货币政策紧缩现象。
  其二,通胀所释放的宏观经济失衡信号,会加大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使其对股市行情的预期可能发生逆转。
  其三,通胀会直接降低投资者的实际收益。通胀实际上等同于向所有货币性收益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减少了股票投资的未来实际收益。在明显的通胀及其预期背景下,投资者预期未来收益的下降、估值折现率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导致股票重估价值的降低,使股价下跌。
历史地考察通胀与股市兴衰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西方主要国家的通胀对股市行情产了显著性的不利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战时遗留的通胀得到治理时,美国、英国和德国的股市随之出现了趋势性的上涨。由于德国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恶性通胀,股市的复苏回升也较英、美大为滞后。二战后的60-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和英国经济的“滞胀”问题突出,通胀长期居高不下,股市低迷不振,而德国的通胀水平较低,股市表现则好得多。以美国为例,在
年间消费物价指数年均增长6.1%,而同期道·琼斯30种工业平均指数年均名义增长率只有2.6%。显然,股指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的实际增长值是负数。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的20多年中,曾经长期困扰世界经济的通胀问题逐步得到了有效控制,美、英、德三国的股市均出现了长期的趋势性上涨。特别是美国,90年代初进入了所谓的“新经济”时代,经济曾经出现了长达10年的“低通货、高增长”黄金期。
 股市的趋势终究是由经济基本面决定的。2007年作为中国经济的“拐点年”是不争的事实,明显通胀的突然出现及其加剧趋势是2007年宏观经济出现拐点的最重要标志。中国股市行情是预示宏观经济运行的有效先行指标,宏观经济状况日益成为决定其行情演变的基础。因此,研究通胀走势及其所蕴含的宏观经济信息,在判断股市未来趋势时远比关注一个具体点位更为重要。2008年4月份以来,我国通胀呈逐月明显回落趋势。这说明经济运行正在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良好方向发展。结构性的供给约束和总体性的需求膨胀正在得到缓解,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已明显改善。近期国际石油等资源性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经过一段时滞后将会使我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进一步减轻。然而,伴随着通胀的明显回落,经济增长也已明显减速。这似乎对股市构成了新的不利压力。根据菲利普斯的理论,控制通胀的政策其实是在以经济增长减速换取价格水平的稳定。因此,当过快的增长超出了经济的承受能力而出现通胀使这种高增长不可持续时,通过物价稳定政策让它降下来又有什么不好呢?中国经济增长的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以及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即使国际化由于次贷风暴的影响而失去其力量,也无大碍。目前阶段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来看,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前景并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的改变。
**********************************************************************************************************
通胀对股市的影响今天向发起一个话题,讨论一下通胀会股市的影响,包括可以衍生开来谈一下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先看一下不同通胀情况下对股市不同的影响:
&&&&&& 在通胀的初期,适度的通胀对股市具有很强的助涨作用。
因为:(1)由于温和的通胀刺激了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又推动了股市的上涨;(2)由于通胀是流通中的货币增多,因此必然有一部分货币会流入股市,引起股市资金增加,需求扩大,从而推动了股市上涨;(3)在物价全面上涨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资产也相应增值,必然引起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
&&&&&& 在通胀的高涨阶段,过度的通胀对股市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因为:(1)高通胀造成企业高成本,从而使上市公司经营困难,公司股票下跌;(2)高通胀必然引起宏观调控政策发生逆转,管理层不断推出治理通胀的从紧政策,从而制约了经济发展,造成股市的下跌;(3)高通胀造成实际的负利率,会促使银行利率不断上调,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和股市资金困难,从而引起股市下跌。
在通胀下滑的初期阶段,由于通胀仍处于较高的位置,其对股市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同时,由于管理层担心通胀出现反弹,因此继续实施从紧的治理通胀的政策,这也会引起股市继续下中。
在通胀连续下滑触底回升阶段,股市上涨。这是由于通胀率较低甚至出现负通胀现象,一方面因市场疲软,促使宏观调控政策发生由紧向松的转变;另一方面,由于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出现较大的空间,促使银行利率不断下调。
1.从1990年至1993年初,在通货膨胀初期,股市出现两轮暴涨行情(上海股市最高炒至1558点),通货膨与股市周期同向运行;
2.从1993年至1994年,处于高通胀阶段(1994年全国通胀率高达21.7%),股市周期一路下行(1994年7月底,沪市跌至325点,通货膨胀与股市周期反向运行;
3.从1994年至1996年初,通胀率处于初期的下滑阶段,股市也处于反弹后的下滑之中,通货膨胀与股市周期同向运行;
4.从1996年至1999年,通胀率处于连续下滑探底的阶段,股市开始连续高涨(在1999年"5·19"行情中,沪市创出1756点历史新高),通货膨胀与股市周期反向运行;
5.2000年至2001年6月,通胀率处于从底部回升阶段,股市又出现了一轮屡创新高的上涨行情(2001年6月,沪市又创出2245点历史新高),通货膨胀与股市周期同向运行;
&&& 6.2001年7月至2003年,通货膨胀仍处于从底部回升阶段,同期股市出现大幅回调,通胀率与股市周期反向运行。
&&&&***********************************************************************************************
通胀对股市的影响
在通胀的初期,适度的通胀对股市具有很强的助涨作用。
&&&&(1)由于温和的通胀刺激了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又推动了股市的上涨;
(2)由于通胀是流通中的货币增多,因此必然有一部分货币会流入股市,引起股市资金增加,需求扩大,从而推动了股市上涨;
(3)在物价全面上涨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资产也相应增值,必然引起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
在通胀的高涨阶段,过度的通胀对股市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高通胀造成企业高成本,从而使上市公司经营困难,公司股票下跌;
(2)高通胀必然引起宏观调控政策发生逆转,管理层不断推出治理通胀的从紧政策,从而制约了经济发展,造成股市的下跌;
(3)高通胀造成实际的负利率,会促使银行利率不断上调,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和股市资金困难,从而引起股市下跌。
在通胀下滑的初期阶段,由于通胀仍处于较高的位置,其对股市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同时,由于管理层担心通胀出现反弹,因此继续实施从紧的治理通胀的政策,这也会引起股市继续下中。
在通胀连续下滑触底回升阶段,股市上涨。这是由于通胀率较低甚至出现负通胀现象,一方面因市场疲软,促使宏观调控政策发生由紧向松的转变;另一方面,由于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出现较大的空间,促使银行利率不断下调。&
过度的通胀对股市的不利影响
(1)通胀直接触发中央银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反应,会对股市的资金面产生收缩性影响。明显通胀所触发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反应,在紧缩银根、减缓货币信贷投放的同时,也会提高利率,进而对股市行情产生系统性的不利影响。历史上很多大股灾来临之前,都有明显、持续性的货币政策紧缩现象。
(2)通胀所释放的宏观经济失衡信号,会加大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使其对股市行情的预期可能发生逆转。
(3)通胀会直接降低投资者的实际收益。通胀实际上等同于向所有货币性收益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减少了股票投资的未来实际收益。在明显的通胀及其预期背景下,投资者预期未来收益的下降、估值折现率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导致股票重估价值的降低,使股价下跌。
&&& 二、通胀期受益的行业
通货膨胀有利于哪些行业应遵循这样的逻辑来寻找受益于通货膨胀的行业:最上游的行业可以将成本上升的压力转嫁给下游,从而可以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中受益;受到成本上升挤压的中下游行业很难从通货膨胀中获益,但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因为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也会将成本转嫁出去,从而受益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资源性非贸易品等受益于生产率差异性通货膨胀的行业;有较大需求增量的行业会受益于需求结构转型通货膨胀;资产价值重估物品和具有投资价值的奢侈品。
煤炭、有色、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类产品处于产业的上中游,下游产业对其需求较大,相关上市公司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垄断力,因此其定价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这些公司都会从涨价中获益。从外部经济看,国际能源、有色价格处于涨势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价格上涨也会通过进口的方式传导到国内。另外,这些资源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产品涨价的背景下,单位生产成本不会增加很多,这必然会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利润空间。银行业:所提供的资本是诸多行业的投入要素,也就构成其他行业的上游。在通货膨胀不断走高的背景下,央行为抑制通货膨胀今年已经5次加息,其结果是一年期存贷款利差稍微有所收窄,一年期贷款与活期存款利差呈现不断扩大态势,而活期存款占到上市银行存款的近50%,这样在利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银行自然受益。另一方面,在存贷款利差扩大的情况下,银行也有扩大放贷的动机,放贷规模的扩大也使得银行从中受益。&
原材料: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背景下,原材料的上游和石油化工类产品涨价明显,也致使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但原材料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明显高于其上游和下游,这样原材料生产企业就可以将成本上涨的压力向上下游转嫁,从而受益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高端白酒和葡萄酒: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是作为最终消费品,虽然其面对终端消费者具有成本转嫁能力,但因为多数产品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结果是产品涨价幅度往往不及成本上涨幅度。但高端白酒的市场竞争结构是寡头市场,他们对市场具有较强的垄断力,葡萄酒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比较高,这样他们也就具有产品定价能力,从而在农产品等原材料大幅涨价的情况下仍可获得超额收益。
&酒店、旅游: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从而决定生产率差异性通货膨胀会长期存在。而生产率差异性通货膨胀会发生在不能规模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资源约束型产业、带有服务性特征,不可贸易和转移的行业。基于此,酒店和旅游业将会受益于生产率差异性通货膨胀。酒店和旅游作为最终服务消费一旦建成开始提供服务后,其主要的成本是人力成本,受上游价格涨价的影响较小,而在强大需求的支持下,其成本转嫁能力较强。
&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教育:作为最终服务消费,对上游的价格依赖较小,其价格上涨主要来源于工业化成熟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出现短缺趋势从而人口结构变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引发的需求增加所致。因为有大量的需求存在,这些行业可以将劳动力等成本上涨通过价格上涨的方式转嫁出去,从而在通胀中获益。未来10年左右,新的消费需求将更多集中在文化娱乐、水电气燃料、宾馆、酒店等行业,因此,这些行业会获得发展,从而在消费中的比重上升,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房地产:虽然多数人买房是用来居住消费的,但因为其消费周期长,一般将其视为投资品。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大量资产价格面临重估,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的价值更得以凸显。日本和韩国的工业化进程表明,与通货膨胀伴随的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近期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也与通货膨胀走高相一致。房地产对上游产品的价格依赖性较强,但在中国目前需求强大而供给有限的背景下,其价格转嫁能较强,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完全可以通过房价的上涨转嫁出去。
&奢侈品:被认为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奢侈品可以存在于各种高端最终消费品行业。国内奢侈品消费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人们对珠宝、金银饰品、名表、古董字画等高档艺术品需求大幅增加。在通货膨胀背景下,奢侈品更充当了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从而使得其价格不断走高。
&&&& 本币升值与股市趋势的关系  从2005年汇改以来,中国人普遍有了一个概念,就是本币升值,股市就会走牛,在2005年以来,确实我们看到了这个事实。历史上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等在货币升值的过程中都出现过股市大幅上升的过程,但是货币升值的背后主题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而不是货币的升值造成的,只能说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周期当中经济的不断成长和货币升值产生了同方向运动时,货币的升值与股市的上扬形成了同趋势现象,但是货币升值和股市上扬不是必然的关系,有时候关系恰恰是相反的,货币升值反而会加速股市的下跌。
  1985年以来,美元指数从历史高点165点,持续震荡走低,2001年产生第二个高点121点,到现在处在70点稍多。但是美国股市,从1985年起都是一轮长达二十多年的大牛市。所以货币贬值,并不一定会使得股市下降,反而美国股市是在不断上涨。
  2001年之后由于美元持续贬值造成日元汇率长达10余年的长期震荡走高,日元不断升值,按我们的货币升值股市必然上涨的关系来说,日本股市就应该走出大幅上扬的总体趋势,但是事实恰恰相反自2000年以后日本股市整体一直处于大的下跌趋势之中,即使是世界股市泡沫时期,日本股市上涨势头依然是疲惫的,涨幅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股市。
  2009年的日本股市也可以说是亚洲乃至世界股市中反弹幅度较小的股市,而且最近在周边股市上扬中也是连连受挫,率先调整,而日元却在美元贬值推动下不断升值,这说明日元的升值给日本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出口等受到打击,所以在日元近10年周期的升值中,日本的经济一直难以提振,经济难有起色,日本股市相对就比较疲软,而货币升值与股市上涨没有存在必然的关系,而是与经济起伏的周期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
  去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元大幅度贬值,大大推动了世界资本市场总体形成泡沫,美元汇率指数最低时跌倒71美元附近,2008年3月-2009年3月初,美元从最低点71美元附近升值到将近90美元,结局是什么呢?资本市场疯狂下跌,商品价格暴跌,美元升值恰恰带来了世界资本市场的大跌。
  目前的世界资本市场依然如此,一旦美元反弹依然要产生下跌的局面,这是由美元作为世界基本货币造成的结果,因为大宗商品是以美元计价的。
  而中国呢,其实2009年以来,人民币绑定美元的策略使得人民币实质上对世界其它货币是贬值的,但中国股市在2009年是大幅上涨的,这除了因为信贷政策外,还有个货币贬值能促进出口,提振经济。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货币升值与股市上涨不是必然的正相关的关系,股市的上涨的推力不是货币升值,真正的,根本性的原因是一个国家经济是不是在增长。要分析货币升值与资本市场涨跌的关系,就要正确分析货币升值是促进经济发展还是扯经济的后腿。一个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国家,货币升值是容易扯经济发展的后腿,会让股市下跌,98年一些人担心中国货币贬值让股市下跌,其实货币贬值可以让经济发展,增加出口,因此股市基本是盘整向上的趋势;一个出口进口平衡的国家,货币升值影响就要具体而论,但综合来看也是平衡的;2005年中国本币升值,恰逢全球资产泡沫,中国房地产大发展,因此经济大发展,虽然中国是出口导向型,但货币升值对出口影响不大,股市是大牛市。
  我们的市场最近几年非理论性的东西太多,假说的东西太多,很多人不注重对资本市场深刻的研究,造就了诸多假性理论,给广大投资者的思维带来巨大的困扰,因此投资者应该努力要寻找股市上涨内在的真实原因与各种因素的作用机制、原理,而不是人云亦云想当然。
阅读(1611) ┊ (0) ┊
500/500回复
的发言提交
博客等级:4
博客积分:4860
总访问量:112972
文章总数:113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美国评估界常用的折现率计算方法评析--《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12期
美国评估界常用的折现率计算方法评析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33【正文快照】:
述关于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的计算方法,国际上有很多研究和讨论,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从美国的经验看,在价值评估中确定股权回报率即折现率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为代表的风险收益模型,包括CAPM、Ibbotson扩展方法(IbbotsonBuildup Method)、套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位志宇;[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永辉;[D];河北大学;2004年
王存菊;[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振宇,江伟,黄文杰;[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9期
罗凤,向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周运祥,曹国华;[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李明顺;陈贇;;[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1期
何伯森,万彩芸;[J];中国港湾建设;2001年05期
范小军;赵一;钟根元;;[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谢忠辉;;[J];中外公路;2007年02期
胥善林,傅鸿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孙海虹;叶晓甦;;[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吴艳霞;王雷;殷仲民;;[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卫华;[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汪平;[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李延喜;[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钟锦;[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李梅;[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赵山;[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王彬;[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凡;[D];清华大学;2004年
兰嘉庆;[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任珍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颜蕾;[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王惠昕;[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王毅;[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丁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王玲;[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袁尧;[D];重庆大学;2007年
张慧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彦肖;[D];浙江大学;2006年
杨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绍萍;;[J];财会通讯;2011年19期
言实;;[J];中国资产评估;2011年07期
谭文伟;;[J];商业会计;2011年23期
宫雪琦;;[J];齐鲁珠坛;2011年03期
卿馨予;;[J];商场现代化;2011年16期
朱坚;;[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1年02期
何文晶;蔡飞;;[J];上海金融;2011年06期
陈永忠;;[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5期
薛艳;;[J];财会月刊;2011年15期
黄喜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利霞 林连霞;[N];财会信报;2007年
;[N];财会信报;2007年
钟爱军;[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财政部会计司;[N];财会信报;2007年
李刚;[N];财会信报;2006年
赵银芬;[N];财会信报;2006年
高志谦;[N];中国财经报;2007年
林连霞;[N];财会信报;2007年
山西机器制造公司
梁帅;[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N];财会信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武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瑛;[D];厦门大学;2001年
蒋德忠;[D];中南大学;2008年
黄振胜;[D];厦门大学;2008年
童璘珏;[D];苏州大学;2008年
王希应;[D];兰州大学;2007年
李建;[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陈芳;[D];湖南大学;2008年
刘帅;[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袁焱黄;[D];暨南大学;2007年
包喜军;[D];兰州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折现率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