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从共享单车看分享经济济在中国已经落地,中国现在都有哪些

最近CCTV财经频道制作了一期共享经济的节目,节目提到&共享经济正在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新时代被开启了&。共享经济的话题在中国又热起来了。这一次,可能不再是虚火。当影响人类社会变迁的两股推动力&&技术&文化逐渐成熟后,它必将推动共享经济的成熟。文化方面,事实上21世纪我们正在回到一个更加具有亲密感,具有普适信任,社会资源更加频繁流动的交易文明。这似乎是绕一个大圈,将回到人类交易文明最初的状态。技术方面,实名社交网络、移动设备普及、移动支付、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五项技术的成熟,使得一个随时随地、有高度信任基础和支付便利性的创新基础架构被搭建起来。也使得我们在现代都市里极大的扩大的&自己人&的范畴成为可能。那么,共享经济在中国该如何落地?首先,共享经济在美国是个环保问题,但在中国却是个再就业和挣外快的问题。那么发源自美国的共享经济成功模式迁移到中国来适用吗?我们先来看下面两张图。第一张是《经济学人》杂志某一期专门探讨共享经济主题的封面:从这张图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是怎么理解共享经济的。总结起来,我们看到了两样东西。第一:人不多,第二:东西很多。第三:天!很!蓝!!(冒着被批评数学不好的风险也要说出来)所以美国共享经济的关键在于:不要增加更多东西了,让多余的东西流转起来吧。好了,接下来第二张图回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什么最多?没错,就是人!跟人比起来,中国的汽车,房子都是配角。当美国群众一直在发愁自己家的东西、房间、车怎么这么多,如何利用起来的时候,中国群众在发愁的是自己挣的不够多,工作不够好,没时间旅行,地铁太挤,吃饭太贵!所以:共享经济在美国是个环保问题,其实在中国就是一个再就业和挣外快的问题!关于再就业和挣外快,我们来看看去年两家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大家可能并不了解的公司。一个是达达快递,一个是回家吃饭。这两家公司对应的共享经济模式在美国并没有特别成功,但是放在中国却显得前途无量。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都成功的应用了移动互联网蓬勃带来的新技术能力,解决了以前无法解决的特定人群劳动力的碎片剩余价值释放的问题。坦率的说,中国共享经济的创业者如果不了解中国的人口特征,没有最起码的社会学素养。恐怕在的判断上,要吃很大的亏。第二,在中国落地就要抓住中国特色的机会。那么,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到底有什么主要特征呢?如果你是一个共享经济的创业者,那么这里有三个维度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中国的独特性。城市维度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城市抽象成:乡镇、四线城市、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一线城市,五个层次。学历维度中国的劳动人口的学历维度可以分为:小学学历,初中学历,高中学历,大专与普通大学学历,211/985大学学历。年龄维度年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信息文明高速发展推动的年龄代际更迭使得每个年龄层的互联网使用者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所以,我们先粗略的把用户分为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把这三个维度组织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三维的劳动力人群划分图:上图,实际上就是我们理解中国人口国情的一张藏宝图,三个维度分别切分成五个类别,5的三次方,可以划分125个区间,每个区间的劳动力激活都可能产生机会。比如,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达达快递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能力,成功的激活了在一二三线城市居住的,80、90后,中专及以下的劳动力的碎片化时间挣外快问题。回家吃饭便是满足了一二线城市居住的,50、60后,中专及以下的劳动力再就业需求。厅客则是满足了一二线城市居住的,80、90后,大专及以上劳动力的探索人生另一种工作方式的需求。第三,分清你的产品是需求场景,还是需求品类。做共享经济到底是&选择品类&重要,还是&锁定场景&更加重要。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就是引力。&重资产品类&引力强,围绕自身形成场景;&轻资产品类&引力弱,需要围绕场景构建品类。比如,我们可以说 uber 捕捉的是打车需求产生的前后5分钟的场景。Airbnb捕捉的是在旅行中最关键的住宿选购的场景。他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使用者的视角看问题,后者是从被使用的物品为视角看问题。两种不同的视角取决于品类的轻重。 比如,房子非常重,车子非常重,孩子非常重,所以围绕他们就容易形成围绕场景。但是,灯泡很轻,凳子很轻,电钻很轻,吃个便饭很轻,所以这些往往会融入到其他的场景中。当你切入共享经济类别相对轻的时候,品类自身的引力不够形成周边场景,这个时候你就要转化思路,主动融入其他场景考虑问题。比如&Enjoy&从高体验餐饮场景切入,构建了一个体验经济的核心场景,从而逐渐切入其他零食,甚至手工艺品就显得顺理成章。而&&选择了覆盖所有饮食场景的全品类切入方式,反而有可能让用户觉得无所适从,最终只使用其最核心的一到两个场景,使得其他场景枯萎。或者,如果你是做个人手艺的共享经济,那么你提供的共享服务层次和类别差异可能非常大。比如你提供主要是按摩、美甲、身体护理类的服务共享经济,这就是一个轻品类,它其实隶属于多个完全不同的场景,比如办公室场景、家庭上门服务场景、周末姐妹聚会场景。服务于不同的产品完全可以形成彻底不同的产品形态。第四,看清打开频次与传播率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交易平台,高频打低频的理论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不过,到底为什么高频产品可以侵蚀低频产品呢?这个可以看成是一个进化生物学问题,不过最终还是一个数学问题。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里面对于原始海洋中基因间如何竞争有过精彩的描述。进一步用数学来解释就是,如果有AB两个产品:A产品非常好,用户满意度极高,每次使用都能产生200%的传播,但它一个月的时间只有5次用户打开。B产品用户体验做的一般,用户满意度一般,每次使用只能产生5%的传播,但是它用户打开频率很高,一个月能打开200次。那么一个月后,A产品传播结果为243,而B产品的传播结果则是惊人的17292。所以,一个自我复制频率高但是每次复制能力低的产品,会胜过一个自我复制频率低但是每次复制能力强的产品。以上四点即是我对于&共享经济如何在中国落地&的一些看法。正如央视财经频道所说,共享经济在中国已不是新鲜话题,它将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经济共享时代。本文作者:厅客App联合创始人&CEO林超,连续创业者。成功创办过三家高科技和互联网消费类公司。中山大学数学和金融双学位。在厅客的第二职业是:人类学家。厅客目前获得PreA 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本文由作者授权创业邦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24小时报不停
少儿英语品牌VIPKID宣布单日营收突破6500万元,赞助《爸爸去哪儿5》
华为宣布Mate 10旗舰:正式推出麒麟970
小米6亮银探索版京东拍卖:出价已至88988元
猫眼合并微影落定,在线票务平台变为两强争霸
武汉将为共享单车提供“专用道”
阿里要开自家线下购物中心猫茂,预计明年4月开业
芬兰最大百货商场引入支付宝
工作人员发明共享单车“助推器” 提升管理效率
商务部:金砖国家网购超7亿美元,电商合作带来新机遇
天猫推出“汽车自动贩售机” 双11期间上线
抖音VV破十亿,推出全球最大的新世代网红节
李亚、陈彤辞任凤凰网行政职位,专心投入一点资讯
腾讯音乐想在IPO前再融资数亿美元
工行设立网络金融部,加码互联网金融
富士康曝光iPhone 8首批产量:只有500万
乔布斯剧院内部照曝光,iPhone 8就在这儿登场
微博股价屡创新高 里昂证券提升目标股价至122美元
腾讯音乐想在IPO前再融资数亿美元
李亚、陈彤辞任凤凰网行政职位 专心投入一点资讯
苹果更新官网:大中华区负责人葛越出现在管理层页面
Roku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 融资1亿美元
北京24座地铁站线上购票线下取 明年全线可扫码进出
外媒爆料苹果十周年纪念机名为iPhone Edition共享经济如何在中国落地?
(原标题:在美国如火如荼的共享经济如何在中国落地?)
文/林超最近CCTV财经频道制作了一期共享经济的节目,节目提到“共享经济正在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新时代被开启了”。共享经济的话题在中国又热起来了。这一次,可能不再是虚火。当影响人类社会变迁的两股推动力——技术&文化逐渐成熟后,它必将推动共享经济的成熟。文化方面,事实上21世纪我们正在回到一个更加具有亲密感,具有普适信任,社会资源更加频繁流动的交易文明。这似乎是绕一个大圈,将回到人类交易文明最初的状态。技术方面,实名社交网络、移动设备普及、移动支付、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五项技术的成熟,使得一个随时随地、有高度信任基础和支付便利性的创新基础架构被搭建起来。也使得我们在现代都市里极大的扩大的“自己人”的范畴成为可能。那么,共享经济在中国该如何落地?首先,共享经济在美国是个环保问题,但在中国却是个再就业和挣外快的问题。那么发源自美国的共享经济成功模式迁移到中国来适用吗?我们先来看下面两张图。第一张是《经济学人》杂志某一期专门探讨共享经济主题的封面:从这张图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是怎么理解共享经济的。总结起来,我们看到了两样东西。第一:人不多,第二:东西很多。第三:天!很!蓝!!(冒着被批评数学不好的风险也要说出来)所以美国共享经济的关键在于:不要增加更多东西了,让多余的东西流转起来吧。好了,接下来第二张图回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什么最多?没错,就是人!跟人比起来,中国的汽车,房子都是配角。当美国群众一直在发愁自己家的东西、房间、车怎么这么多,如何利用起来的时候,中国群众在发愁的是自己挣的不够多,工作不够好,没时间旅行,地铁太挤,吃饭太贵!所以,共享经济在美国是个环保问题,其实在中国就是一个再就业和挣外快的问题!关于再就业和挣外快,我们来看看去年两家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大家可能并不了解的公司。一个是达达快递,一个是回家吃饭。这两家公司对应的共享经济模式在美国并没有特别成功,但是放在中国却显得前途无量。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都成功的应用了移动互联网蓬勃带来的新技术能力,解决了以前无法解决的特定人群劳动力的碎片剩余价值释放的问题。坦率的说,中国共享经济的创业者如果不了解中国的人口特征,没有最起码的社会学素养。恐怕在创业方向的判断上,要吃很大的亏。第二,在中国落地就要抓住中国特色的机会。那么,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到底有什么主要特征呢?如果你是一个共享经济的创业者,那么这里有三个维度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中国的独特性。城市维度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城市抽象成:乡镇、四线城市、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一线城市,五个层次。学历维度中国的劳动人口的学历维度可以分为:小学学历,初中学历,高中学历,大专与普通大学学历,211/985大学学历。年龄维度年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信息文明高速发展推动的年龄代际更迭使得每个年龄层的互联网使用者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所以,我们先粗略的把用户分为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把这三个维度组织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三维的劳动力人群划分图:上图,实际上就是我们理解中国人口国情的一张藏宝图,三个维度分别切分成五个类别,5的三次方,可以划分125个区间,每个区间的劳动力激活都可能产生机会。比如,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达达快递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能力,成功的激活了在一二三线城市居住的,80、90后,中专及以下的劳动力的碎片化时间挣外快问题。回家吃饭便是满足了一二线城市居住的,50、60后,中专及以下的劳动力再就业需求。厅客则是满足了一二线城市居住的,80、90后,大专及以上劳动力的探索人生另一种工作方式的需求。第三,分清你的产品是需求场景,还是需求品类。做共享经济到底是“选择品类”重要,还是“锁定场景”更加重要。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就是引力。“重资产品类”引力强,围绕自身形成场景;“轻资产品类”引力弱,需要围绕场景构建品类。比如,我们可以说 uber 捕捉的是打车需求产生的前后5分钟的场景。Airbnb捕捉的是在旅行中最关键的住宿选购的场景。他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使用者的视角看问题,后者是从被使用的物品为视角看问题。两种不同的视角取决于品类的轻重。 比如,房子非常重,车子非常重,孩子非常重,所以围绕他们就容易形成围绕场景。但是,灯泡很轻,凳子很轻,电钻很轻,吃个便饭很轻,所以这些往往会融入到其他的场景中。当你切入共享经济类别相对轻的时候,品类自身的引力不够形成周边场景,这个时候你就要转化思路,主动融入其他场景考虑问题。比如“Enjoy”从高体验餐饮场景切入,构建了一个体验经济的核心场景,从而逐渐切入其他零食,甚至手工艺品就显得顺理成章。而“觅食”选择了覆盖所有饮食场景的全品类切入方式,反而有可能让用户觉得无所适从,最终只使用其最核心的一到两个场景,使得其他场景枯萎。或者,如果你是做个人手艺的共享经济,那么你提供的共享服务层次和类别差异可能非常大。比如你提供主要是按摩、美甲、身体护理类的服务共享经济,这就是一个轻品类,它其实隶属于多个完全不同的场景,比如办公室场景、家庭上门服务场景、周末姐妹聚会场景。服务于不同的产品完全可以形成彻底不同的产品形态。第四,看清打开频次与传播率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交易平台,高频打低频的理论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不过,到底为什么高频产品可以侵蚀低频产品呢?这个可以看成是一个进化生物学问题,不过最终还是一个数学问题。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里面对于原始海洋中基因间如何竞争有过精彩的描述。进一步用数学来解释就是,如果有AB两个产品:A产品用户体验非常好,用户满意度极高,每次使用都能产生200%的传播,但它一个月的时间只有5次用户打开。B产品用户体验做的一般,用户满意度一般,每次使用只能产生5%的传播,但是它用户打开频率很高,一个月能打开200次。
那么一个月后,A产品传播结果为243,而B产品的传播结果则是惊人的17292。所以,一个自我复制频率高但是每次复制能力低的产品,会胜过一个自我复制频率低但是每次复制能力强的产品。以上四点即是我对于“共享经济如何在中国落地”的一些看法。正如央视财经频道所说,共享经济在中国已不是新鲜话题,它将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经济共享时代。(本文作者:厅客app联合创始人&CEO林超,连续创业者。成功创办过三家高科技和互联网消费类公司。中山大学数学和金融双学位。在厅客的第二职业是:人类学家。)
本文来源:i黑马
责任编辑:王先_NT4913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4738条
评论2986条
评论2599条
评论2130条
评论1644条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共享经济正在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未来将走向何方呢? - 信息化_CIO时代网 - CIO时代—新IT知识与资源库
共享经济正在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未来将走向何方呢?
共享经济正在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未来将走向何方呢?
10:19:52&&来源:亿欧网
10:19:52&&来源:亿欧网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消费升级的产业发展,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当下的潮流趋势。在共享经济的带动下,未来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一。共享经济的两个驱动力: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
  驱动力一:技术进步
  以技术为划分,共享经济可以分为1.0、2.0和3.0时代。
  共享经济的三个时代划分
  1.0时代:移动互联网
  2015年,中国活跃手机网民数量达7.8 亿,占总人口的56.9%,为互联网出行服务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同时,近年来移动网络速度和智能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智能终端应用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移动的LBS(Location Base Service)功能得到大规模应用,解决了外出住宿、餐饮、社交、乘车、导航等问题,为人们的出行带来的巨大的变化。
  以移动网络和定位技术为基础,辅以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加之人们对人们对生活、娱乐的需求和习惯的改变,都为互联网出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时代:移动支付、物联网
  移动支付、物联网和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推动行业进一步向2C端发展,服务更细致,更长尾。
  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6.2万亿元,同比增长202.6%。Paypal、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逐渐成熟,使收款方和付款方的实时货币交易成为可能,为互联网出行小额、高频的支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移动支付类别和使用基础
  可见支付的便利性是推动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近场支付无疑将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支付方式,这也将是推动近场支付发展的内生动力。在2013 年用户期待使用的手机支付方式调查当中,近场刷手机支付的用户占比最高,达到了23.5%,而其他远程支付方式用户分布则相对均衡。
  而中国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则使得预付费乙方的利益能受到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保障,在一些预付费的场景下,这也为互联网出行市场提供良好的支付环境,极大推动了行业发展。
  同时,物联网产业飞速发展,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物联网产业的变化:
  从技术层面来看:
  1、终端方面:年初的CES消费电子展上,智能车和智能家居成为通信新终端。
  2、网络方面:NB-IoT(窄带物联网)全面加速落地,5G运营商规划逐步清晰。
  3、云计算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加速成熟,云服务全面落地。
  共享单车则正好是这次物联网大戏的开场。此次物联网的落地相比之前以RFID、WIFI等连接方式为主的物联网时代更具规模性和广泛性。而且,共享单车这类新的物联网终端也反过来对网络和后端产生了推动,端和管逐步相互促进。
  3.0时代:大数据、智能化生产
  1、流量共享,云储存空间共享:随着云储存空间(私有云、公有云等)、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共享带宽、共享云储存空间等2B服务将有可能渗透到上游。
  2、数据共享: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借由移动服务带来的大量数据为基础,未来数据的共享对于B端而言,价值巨大。通过长尾企业获得的用户大数据,经过分析、评估后将产生一系列用户画像,而这部分数据则可以进入到一个大数据管理平台,在同一个体系下的上游公司可以直接获取这些数据,从而制定不同的生产策略,对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进行微调。
  驱动力二:消费升级
  我国有三次消费升级,同样在这里称之为消费1.0、2.0和3.0时代。
  1.0时代:衣食
  第一次是改革开放之初。粮食消费占比下降、轻工产品消费占比上升,可归结为向衣食阶段升级。
  2.0时代:住行
  第二次消费升级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出现了&老三件&(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新三件&(冰箱、彩电、洗衣机),分别是达到温饱和小康的标志性消费品。这一阶段可归结为衣食向住行阶段发展。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
  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看,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和衣着支出占比从67.61%下降到45.58%;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和衣着的支出占比从66.58%下降到44.28%。
  3.0时代:康乐
  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按发达国家消费升级套路,属&衣食住行&向&康乐&升级。
  以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三项支出的变化为例。不考虑价格因素,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分别为12.46%和11.46%,其中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三项支出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47%和16.62%,超出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速4~5个百分点。
  与美国70年代相比,我国当前消费升级的特殊性主要包括:
  1、技术红利差异。70年代,成熟新科技以原子能与技术工程为代表;而今天,互联网化、智能物流、电子供应链和全渠道数字化开始反哺消费市场。因此消费升级的具体表现形式可能不同。
  2、人口红利差异。美国70年代坐享50 、60年代婴儿潮的人口红利反哺,而我国则正在经历人口红利的消失、老龄化的到来、GDP增速的持续下降。我国本轮消费升级应主要以&消费结构调整&、&消费类目升级&为主。
  3、&城乡经济差距&问题正在得到缓解。基尼指数持续减小,意味着本轮消费升级不仅是&一线城市对国际水平的追赶&,更是&二三线城市对一线城市的追赶&。中低收入群体迅猛增长的消费需求值得关注。
  我国共享经济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已有较成熟且发展良好平台,未来更多关注&康乐&即医疗保健、娱乐、保险服务行业,教育服务和家庭服务也预计出现快速增长。
  二。案例分析
  技术1.0时代+消费2.0时代,这一时代的最大代表是Uber和滴滴
  中国移动用车用户规模预测,及中国移动用车用户占手机网民比例
  移动互联网时代,Uber和滴滴是最成功的共享经济案例。出行是标准品,平台价值不是简单的链接,而是其对大数据的掌握和运用。Maggie谈婧在5月份的知乎Live共享经济CEO对话中解释了数据在共享出行行业的具体应用案例:
  真正能让共享经济平台(双边市场或多边市场)产生价值的是数据,以及针对数据产生的一系列算法、壁垒,数据是共享经济最终可以产生壁垒的应用。一个共享经济平台,如果是纯运营驱动的,壁垒不会高;但如果能够积累很多的数据,并且很好地应用数据,才能长期产生壁垒。
  Uber和滴滴所代表的车共享和其他共享不一样,车是一种标准品,容易用数据的方法进行运营。Uber最重要的一个应用就是它的动态加价(surge pricing),就是运用了经济学原理里面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在每个蜂窝里,根据当时的供给需求情况实时模拟供给需求曲线,找到适合当时蜂窝的均衡价格,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供给需求。
  这一点是Uber强大的数据能力的体现,一方面有能力去收集数据,另一方面有能力建立模型,成功地把经济学原理应用到现实中,并且它的系统可以处理如此高并发的数据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都说数据有价值,但是数据如果躺在那里,不能够结合企业的需求,进行最大化的运用,则数据并不能发挥其价值。怎样用数据,怎样用合理的平台规则让数据调控供给需求、用户体验,才是让数据产生价值的方式。
  Uber的数据基建和数据能力很强大,大数据应用非常复杂与精密。比如动态加价,在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派单范围、规则,每个城市可以设置400多条规则;有的城市有好几条河,Uber可以选择这个车是派过河还是不派过,根据运营经理对河的宽度、用户出行的理解进行调控。
  与追逐效率的出行不同,小猪的平台价值在于链接&人情&,陈驰坚持了这一点,没有简单做信息的链接。
  小猪作为C2C短租双边平台,创造了一种颠覆性的连接。区别于O2O模式,后者只是把存量的公寓式酒店连接到线上,是连接渠道改变了但并没有做任何本质上的改变,这是一般的OTA(在线旅行社)的商业模式。
  而小猪所创造的连接并非简单地将供给方和需求方连接在一起,而是有效地将房东的闲置资源,包括沙发、单间、整套房源,连接到平台里面,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任的问题,并不断进化增强用户体验,使得闲置资源分享充分利用并发挥最大价值,这就是颠覆性的住宿方式、颠覆性的连接。同时,加强房东和房客间的社交关系及交互,这更是人情的连接。
  VIPKID技术1.0时代+消费3.0时代
  VIPKID平台价值体现在精准找出了客户需求的痛点,并降低了K12学生课后学习国际知识的成本。
  消费3.0时代的平台价值,内容是要点。VIPKID创始人米雯娟在知乎live中和我们分享了VIPKID成功的原因:
  在在线英语教育中,VIPKID成功突围与其独特的优势和切入点是分不开的。
  在VIPKID创始之前,英语教材一般很陈旧,很多使用新概念英语、朗文少儿英语这样多年前就有的教材。这让米雯娟抓住了市场的需要。此外,她认为用科技能改变学习的效率本身,并基于此打造产品。
  2014一整年及2015年的前三个月VIPKID都在打磨产品。一开始家长和投资人并不相信,但团队的初心一直没有变,他们相信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所以坚持去打磨产品。首先用一年半的时间找到200个学生,去验证学习体验、粘性、家长反馈、续费率、怎么找老师、改教材等等问题。最初VIPKID做了三版教材内容、两款互联网产品的体验,到了15年3月份的时候,才正式推向市场。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对产品更加信任,孩子也更愿意去尝试了。
  谈及未来发展,米雯娟也着眼于好的课程内容标准化,她认为:在这个时代教孩子不仅是教语言的语调,更要教他语言背后的文化,让孩子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他们设定了适合中国小朋友和线上学习的这种完全浸入式的课程体系。VIPKID有一个非常大的教研团队,以周为单位在迭代课程产品,以往的课程都会成为依据,用以调整教课和内容铺建的方式,这种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是测评的基础,也是老师上课的基础。这对于VIPKID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投入,但米雯娟觉得对于线上教育,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点。
  摩拜:技术2.0时代+消费2.0时代
  实际上,摩拜是第一个移动物联网平台,单车车锁都是联网的,锁可以实时上报位置和一些信息,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只是物联网的开始,只是先结合了一些非常高频的出行场景,摩拜单车产品负责人杨毓杰相信这种模式很快会在很多场景推广,例如最近非常火的移动充电宝。
  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开始呢,因为虽然摩拜现在已经是一个增长非常大的场景了。实际上摩拜的很多需求也在推动着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改进,比如说摩拜跟中国移动和爱立信合作的窄带IOT和NBLT的测试和落地。整个物联网行业都会随着出行和其他一些模式来得到提高。
  三。趋势展望
  现有产业向头部聚集
  目前的共享需求中,出行、住宿、文化教育需求比例总和超过60%,共享经济体态的需求向头部聚集,其中特别地,共享产品集中在出行和住宿两方面,因此,未来发展的趋势势必是更多企业聚集在这些有着大量市场需求的领域。
  技术向应用端渗透将带来更多模式创新
  从1.0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带来打车、租房的共享经济独角兽,到移动支付和物联网浅层运用带来的共享单车独角兽,此时此刻,伴随技术不断向应用端渗透,共享经济将在2C端出现更多创新,具体案例在此不赘述。
  向产业链上游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与智能制造的成熟,我们将迎来共享制造的时代。
  共享制造这个概念15年被提出过,是生产资料的租赁,然而这个技术壁垒太低,未来伴随大数据、智能化生产等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成熟,智能化生产使得碎片化分工成为可能。
  制造企业普遍存在能力不足和资源闲置情况
  大数据
  未来,下游共享经济企业可以很直接地获得大量用户数据,从而进一步分析、处理后形成用户画像,按不同地区、年龄等进行划分,这些数据拥有巨大价值。如能形成一个大数据平台,接入相关联的上游制造公司,使得这些制造公司可以根据大数据调整产品结构和服务类型,那么生产环节将更加有效。
  智能化生产与碎片化分工
  碎片化分工在信息共享和物流体系越加成熟的今天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碎片化生产的整合,另一方面则是平台经济+互联网的服务整合。
  生产方面,企业生产经营在互联网络背景下不再一味追逐自身规模的强大,更多会采取非一体化(外包、合作、联盟等)的方式,自己控制核心环节,其余环节剥离出本企业,采取碎片化分工生产,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专业化经济和规模经济。
责编:liuha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享经济与共享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