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盈利现金比率时,净利润现金比率为负值怎么办

净利润_百度百科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净利润取决因素
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25%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25%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中国人寿200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46亿
举例说明:如一家电器商店,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总共进了2万台家用电器,平均每台家用电器的平均进价为1500元,员工一年的工资100万元,房屋租赁等开支为400万元,率为3%,则这家电器商店一年的为:
总成本=家用电器的总进价+员工工资+房屋租赁费用=2×=3500(万元)
营业税=×营业税率=0(万元)
则这家电器商店的利润总额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120=380(万元) 当所得为25%时,其净利润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1]
所得税费用=380×25%=95(万元)
净利润=380-95=285(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所得税是应纳税所得乘以税率,但应纳税所得有时候并不等于会计利润有调整项目
净利润增长率
=(本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100%
=(本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1)×100%
净利润重要性
税后利润(即净利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净利润是获得投资回报大小的基本因素,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净利润是进行的基础。同时,净利润也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管理绩效以至偿债能力的一个基本工具,是一个反映和分析企业多方面情况的综合指标。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净利润现金含量
是指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该指标也越大越好,表明销售能力较强,成本费用低,财务压力小。
净现金流量是根据现金流量计算的,净利润是根据计算的,比如一家公司收到大量预付款,没有确认收入,不计算利润,但是收到现金,所以这个比例会非常高。
净利润现金比率
该指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与净利润之比。提供的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以及币值不变为前提确认的,由于受判断和估计的准确度影响,加之通货膨胀和一定、速度以及商业信用的存在,使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不同水平的“净收益品质”。现金流量高,净利润很低,说明企业经营保守,没能把握好投资机会,企业现金流量品质较差;如果净利润高,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很低,企业会因现金不足而面临困境,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这说明企业净收益品质很差。2.销售净现率。该指标是本期与本期销售收入之比。计算分析该指标,可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销售收入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越强。但是,这并不是说销售净现率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销售净现率可能是由于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苛刻所致,这样会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评价企业销售净现率的合理水平,应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水平、各地商业往来惯例和企业进行综合考虑。
净利润现金流量
1、净利润(收益)是预计未来的基础。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是通过的编制进行的,现金预算是保证的重要工具。其中调整法是现金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预计中按确定的净收益作为现金编制的出发点,通过逐笔调整处理各项影响损益和现金的,把本期的净收益调整为现金净流量的方法。
2、现金流量与的差异,可揭示净收益品质的好坏。所谓收益品质,是指对企业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程度予以反映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表明企业的净收益品质越好;即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上,时间分布)越小,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收益品质越好,企业的和财务适应性就越强。
综上所述,净收益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而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差异程度又可揭示净收益的品质好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将不断增加。这些都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外部集团和个人,日益关注企业现金流量信息及创收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净利润流量差异
净利润(收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分期确认,依据于费用同收入的配比和因果关系而形成的。而现金流量是反映企业现金的实际进出。净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在对评价时所具有的作用也不相同。
在企业的整个存续期间,其和现金流量在金额上是完全相同的,但在某一个会计期间,在金额上完全相同则是一种巧合。这两者之间之所以会有差别,是因为采用不同和而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支出。在付款时是一种现金流出,但以后以折旧形式在其估计的使用年限内作为利润的冲销。因此,在任何一个会计时期,如果资本支出超过折旧,超过数额就是现金流量低于的数额;反之,则相反。
2、的周转。存货的增加,在购入付款时是一种现金流出,只有以后在售出而取得净收益时才能冲销。因此,在一个会计时期,如果库存增加,现金流量就低于净收益,其所低的金额就是这一增加额;当然,如果库存或减少,则正好相反。
3、应收、的存在。应收帐款反映的赊销收入和相对应的赊购支出在开出发票阶段就以利润计算,只有在以后用现金结算时才是现金流量的增减。因此,如果在一个会计时期应收款增加,现金流量就会低于净收益;而如果应付款增加,现金流量就高于净收益。反之,情况就相反。
4、其他额外资金的流动。有额外资金进入企业,或企业偿还借款,这些都是现金流量,但只对有某些影响,而对并无影响。
正是以上四个方面的相互制约,才形成了净收益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不幸事实是:当企业在扩展时,资本性支出将超过折旧,各种存货周转量也会增加,同时和也将增加,因此,有利可图的扩展必然伴之以过高的负现金流量,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超过的经营”,即扩展时没有适当地控制负现金流量和随之投入所需增加的资本,这是造成企业破产的常见原因,也是企业经营亏损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正数,或经营获利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却为负数的原因。
净利润上市公司
一般国内企业会在季报、中报、年报的利润分配表中公布净利润相关信息。一般分为单季度的净利润以及本年度期初到截止日期的净利润。对于上市公司一般查看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引用日期]【盈利现金比率】近两年盈利说明_牛宝宝文章网【盈利现金比率】近两年盈利说明专题:篇一:《2013年万科集团盈利能力分析》万科集团盈利能力分析第一节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略)第二节 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因素分析1.资本经营能力因素分析表据上表对万科公司资本经营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如下: 分析对象=19.51%-20.89%=-1.38% 连环替代分析:2012年:[6.47%+(6.47%-0.26%)*3.96]*(1-32.72%)=20.90%第一次替代(总资产报酬率):[5.87%+(5.87%-0.26%)*3.96]*(1-32.72%)=18.90% 第二次替代(负债利息率):[5.87%+(5.87%-0.24%)*3.96]*(1-32.72%)=18.95% 第三次替代(杠杆比率):[5.87%+(5.87%-0.24%)*3.99]*(1-32.72%)=19.06% 2013年:[5.87%+(5.87%-0.24%)*3.99]*(1-31.09%)=19.51% 总资产报酬率变动的影响为:18.90%-20.90%= -2% 负债利息率变动的影响为:18.95%-18.90%=+0.05% 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为:19.06%-18.95%=+0.11%税率变动的影响为:19.51%-19.06%=+0.45%可见,万科公司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比2012年降低1.38%,主要是由于总资产报酬率的降低引起的,总资产报酬率的贡献为-2%;其次,企业负债筹资成本降低对净资产收益率带来正面影响,使得其提高0.05%;负债与净资产比率的上升发挥了一定的财务杠杆作用,但由于比率变化较小,故作用不是很明显,使得净资产收益率仅上升0.11%;所得税税率的降低带来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提高了0.45%。“WWW.nIUbB.NeT)2.现金流量指标对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补充由上表分析可知,万科公司的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同时,盈利质量也有所下降。万科公司近两年盈利现金比率均小于1,说明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的现金收入。2013年较2012年相比,盈利现金比率有所下降。从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万科的存货是比较多的,应收帐款的相对比率不是很多,在当今房地产行业,存货实际变现能力还是很强的,所以万科的现金比率逐年下滑是企业用于建造房产,开发土地,在一定的程度上淡薄了偿债风险。3.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行业分析万科公司属于房地产行业,取2013年全国房地产综合排名前五名的公司,根据年报数据制得上表。由上表可以看出,万科公司总资产规模位于第一位,但其净资产收益率并不是最高,说明其盈利能力与同行业大规模公司相比,优势不明显。第三节 资产经营能力分析注:利息支出按照财务费用计算。平均总资产为当年年末和上年年末数值的平均值。1. 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因素分析 分析对象=5.87%-6.47%=-0.60% 因素分析:(1)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0.5)*21.18%=0.22% (2)销售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18.60%-21.18%)*0.%分析结果表明,万科2013年全部资产报酬率比上年降低了0.60%,主要是受销售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使总资产报酬率下降2.58%,而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较小,仅有0.0101.所以接下来的分析重点为销售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营业总收入万科13年的营业总收入增幅为31.33%,息税前利润率增幅为15.33%。因为息税前利润率的增幅小于营业收入增幅将近一半,导致销售前利润率出现减少情况。经查2013年万科合并利润表,我们发现主要是因为万科在13年的成本费用由大幅增加,进而影响利润总额引起的。虽然利息支出也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因为占比较小,并不算重要项目。成本我们从分地区看,万科收入和成本较12年都有增加,但是成本收入增加的幅度赶不上成本增加的幅度,这些对利润是不利的影响。其中以北京地区的销售情况最不乐观。而从分行业来看,万科房地产业也并不是很理想,唯有物业管理的经营状况表现乐观,再次验证万科的物业管理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虽然现在物业管理的营业收入占比不算很大,但是我们可以预期未来万科一定会在物业管理上下工夫。此外,从利润表的水平分析中,万科13年的销售费用增加幅度达到26.45%。而销售费用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品牌宣传推广费用有较大增长,较上年增长35.04%;销售代理费用及佣金也有大幅增长,较上年增长34.39%。这是因为,2013年房地产宏观环境虽较2012年有所缓解但仍为严峻,所以为取得利润的增长,万科选择继续加大宣传推广并且加强销售的战略。此内容我们在利润表分析中有做详细说明,这里简要说明。总的来说,万科成本的大幅增加在于它投资在宣传上和扩大规模所引起的。虽然目前来看,销售率润率不理想。但是从长远看,所带来的是好是坏并不能确定。2.现金流量指标对资产经营盈利能力的补充{近两年盈利说明}.万科的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2013年相比于2012年有显著地下降,尤其相对于总资产报酬率,其下降的趋势很明显。说明万科的盈利质量有待怀疑。为此,我们将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进行了比较。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万科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趋势完全是相反的状态。净利润持续攀升,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再下降。说明近期房地产也并不景气。万科的利润质量并不是很好。3.资产经营能力的行业分析根据公司规模选取两家房地产开放商和万科作为比较,公司规模的参考数据来自于东方财富的测评排名。将这三家公司进行总资产报酬率的对比。注:这里为了和前面保持一致,总资产收益率依然是采用的平均总资产进行的计算。所有计算都是根据公司年报的数据整理得出。从行业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万科是出于非常靠前的位置,其盈利能力优势是很明显的。虽然中央一直在调控房价,经济环境也不有利于房地产发展,人们持观望态度,部分地区出现房价跳水。但是万科在行业中相对优秀的表现,表明它对资产的运作还是较好的。第四节 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1.收入利润率分析万科集团收入利润率分析表单位:元篇二:《盈利能力分析案例》篇三:《中国企业利润趋于稳定说明什么》研究中国工业企业过去十几年的数据,会发现在中国工业企业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当整体经济形势下行时,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下降速度往往更加明显。比如,2001年、2005年、2008年以及2011年/2012年,伴随中国企业收入增长放缓的,是更加激烈的利润增速下滑。但是,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当前低迷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并未有预期中明显放缓的迹象,相反却仍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近两年盈利说明}.采用简化的杜邦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工业企业的税前资产回报率,发现从2002年起,资产周转率便成为资产回报率增长的惟一动力。资产周转率是一个衡量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它往往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相比之下,在过去20年间,企业毛利润率几乎一直在下降,其对盈利增长只起到负面的作用,这同时反映了中国企业较弱的定价能力。随着2011年经济形势恶化,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率急速下滑。但是自2012年以后,利润和收入增长的走势变得趋于一致,有几个季度的利润增长率甚至超过收入的增长。笔者认为,中国工业企业利润率趋于稳定,反映了中国企业行为上的变化。{近两年盈利说明}.过去,中国企业往往对宏观经济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即使在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大幅削减资本投入。因此,当经济形势下行时,产能过剩便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一大问题。即使在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企业对经济形势的信心仍没有明显减弱。2010年至2011年政府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此举成功地将中国经济增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令企业相信中国经济能幸免于全球经济放缓。只有在2011年以后,这种经济增长模式逐渐暴露其问题,中国企业才开始更加谨慎地看待中国经济结构性放缓的情况。企业的态度转变,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个双刃剑。一方面,随着企业对经济前景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对待资本投入也变得更加小心,这导致过去几年间工业投资逐渐下降,从而阻碍了GDP进一步增长。但另一方面,企业谨慎的投资态度使其在经济形势转坏时免于遭受明显的利润下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工业企业净资本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明显下降,虽然在年间,政府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促使其出现反弹迹象,自2011年后,这一比例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慢逐渐下降。截止到2014年第一季度,净资本投入只占营业收入的4.4%, 大约相当于2003年至2008年间水平的一半。除了资本支出,另外一个影响盈利的非经营性因素是SG&A(销售、管理及行政费用)。同样的,SG&A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自2001年开始明显下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国企改革提高了国企的管理水平。但是,从绝对数量上来看,中国企业的SG&A仍然很高。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工业企业SG&A占营业收入比例的下降主要是源于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但从2012年开始,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SG&A的实际年增长率维持在10% 左右水平,低于此前2个-3个百分点。实际上,中国政府近期大刀阔斧式的反腐措施也对国企进一步降低SG&A造成了一定影响,促使国企对非经营性支出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从两方面来分析中国企业削减资本投入和SG&A的影响。坦白讲,并不确定这种趋势是否会持续下去。但至少这将会反映在中国企业最近的季度报告里,笔者相信,在近几个季度里,中国企业有望取得较好的的盈利水平。就长期而言,这种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会对中国市场造成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往往为外界所诟病,其利润增长主要源于行业的飞速增长,因此经济形势一旦转坏,利润增长便不容乐观,当然这要除去互联网、澳门股和消费行业。而在发达国家,宏观环境差的时候,仍有一部分企业凭借高效的管理水平能够维持较好的盈利。如果中国企业能够达到这种管理水平,那么这将很大程度并且持续地提高外界对中国市场的估值。篇四:《盈利影响因素》在华外资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源:国际金融研究 共计 84家,其中银行类73家,非银行类11家。上海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80.97亿美元,占上海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2.82%;负债总额358.66亿美元,占上海银行业负债总额的12.34%。各项贷,一批中小港资银行开始在深圳登陆,深圳成为了港资银行向内地渗透的桥头堡。三是外国中央银行开始在北京设立机构,以充分利用北京作为经济金融调控中心的区位优势,促进本国银行在华的发展,目前在京外资银行分行数居全国第三位。(三)盈利能力增强:外资银行经营渐入佳境外资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力量,其盈利状况备受各方关注。有数据表明,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水土不服&之后,近两年外资银行的经营业绩在规模和地域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已率先进入盈利期。2002年在沪外资银行普遍盈利,年末账面利润可达近亿美元;天津外资银行已于2001年扭转前几年整体亏损的局面,实现整体盈利1786万美元。另据收集的数据分析得出,目前外资银行盈利状况较佳的城市几乎全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如上海、深圳、厦门、大连等,并且盈利外资银行的国别与这些国家和当地对外经贸往来的紧密程度高度相关,以深圳为例,2003年深圳市外资银行实现纯利润4086.1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其中港资银行的表现尤为抢眼,仅驻深港资银行就实现盈利2369万美元,约占整个深圳外资银行利润的近六成,资产收益率达到7.6‰,盈利能力明显高于驻深外资银行5.58%o的平均水平。(四)人民币业务:未来外资银行盈利的主渠道转载请保留本文连接:1分享到:相关文章声明:《【盈利现金比率】近两年盈利说明》由“奢饰品”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TA的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