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理财靠谱到底靠谱吗有没有知道的呢?

告诉你什么样的p2p理财平台才靠谱
打开一个平台官网,总是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投资项目,什么“彩虹计划”、“优选计划”、“散标投资”等等,除了看看预期年化收益率以外,拿到项目我们还应该看些什么?
先说说最常见的“散标投资”类产品吧。这类产品也是P2P(个人对个人或小微企业主)最经典的模式阐释。说白了,就是投资人和借款人一一对应嘛,而这类借款项目又可以大致分为信用类和抵押类两种。顾名思义,信用类借款就是平台对借款人做个人信用评估,从而确定借给他多少钱,而抵押类则是借款的同时要留下抵押物,一般是房子和车子,如果借款项目出现坏账,那么借款人就拿抵押物来抵债了。
根据2016年8月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你要关心项目中以下一些信息:借款人基本信息、融资项目基本信息、风险评估及可能产生的风险结果、已撮合未到期融资项目资金运用情况等有关信息。
咱们还得再说说细节,有抵押物的抵押物的信息一般会披露,而小微企业主还要披露其营业执照、工商注册情况等企业信息。
来,下面我们还是来用图说话,下图是一个用车辆抵押贷款的项目披露。
细心的你可能发现,这些信息并不是完全暴露的,实际上根据信息披露的规则,鉴于对借款人身份信息的保护,部分信息平台做了脱敏处理。有些平台还会上传借款人的部分证件的复印件,细心的你可以仔细对照检查下这些信息有没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以及相关证件传图是否有很粗制滥造的质感。可以说骗子平台在细节上很容易暴露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想做好产品来吸引更多的人。
不过,一个硬币分两面,也有些违规平台故意利用这一点造假借款人信息,实则“自融”,钱跑到了老板自己的口袋里。虽然这种情况则是比较难于察觉的,但也有些降低风险的小技巧。多观察一些平台发的标的,如果你幸运的发现该平台的多个标的都是同一个的借款人,那么恭喜你又发现了“新大陆”:该平台可能出现伪造借款项目或者拆标的情况。如果是伪造借款项目,那么由于没有那么多虚假借款人信息,就会一个信息反复使用,对骗子平台而言这样最方便嘛。如果是拆标(即同一个借款项目拆成几个项目),那么这也是违反政策对网络借贷的规范,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平台都值得警惕。
还有一个小技巧来帮你判断,那就是该项目筹集总金额是多少。按照四部门发布的新规,个人在同一平台上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20万人民币,而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则不能超过100万。如果远远超过这个上限,那么这个平台就是在刀尖上起舞了。说个题外话,这项规定让那些做大标融资的平台痛苦不堪,以发大标著称的红岭创投就在艰难转型中。
再说说那些“一揽子标的”吧。现在各大平台都或多或少推出了各种计划、各种定存宝等等,打开项目一看,具体借钱给谁平台并没有披露,而是说投资的是平台风控筛选出的一些优质债权组成的债权包,美其名曰帮你筛选、懒人理财。这就好比去饭馆吃饭来个套餐,也不用你点菜了,什么鸡鸭鱼肉都来一点,保你不亏就行了。
以下是某平台“月月涨”项目的产品属性和债权明细。
实际上这类产品披露的信息更加模糊,产品属性中并没有一一列出其中的债权,而债权明细中可以查出你资金的具体流向。而这种模式游走在合规的边缘,新规中并没有解释这种多个投资人对多个借款人的多对多模式,但这种模式潜在风险是存在资金池,而且这种模式显然让投资人更加放松了警惕,很多人并不一定会一一去核查借款项目和借款人的信息,也并不知道自己的钱是如何分配给这些借款人的。但这款懒人产品确实“经久不衰”,因为对投资人而言,不用一个个筛选和甄别借款项目确实很便利。
最后,不管是何种投资项目,通过“投资记录”、“已购记录”等这个项目可以间接看出平台上投资人的活跃度状况。显然平台标的的平均满标时间越短,该平台上投资人活跃度越高,平台越是良性发展,一般而言“好标难求”,大部分情况下平台发布一个新标都是当天满标的,最不济的两天内也该满标了,如果一直没人愿意投资这个平台的借款标的,我只能用一个大写的“不信任”来表达此刻的心情了。
文章来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热门推荐:
  经过这两年出事跑路的 P2P 网贷平台的努力,很多人都对这一概念不再陌生,也对 P2P 网贷平台保持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P2P 网贷即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它是互联网金融(ITFIN)行业中的子类。
  投资人通过投资获得收益,并承担一定风险,作为P2P(网络信贷)平台会向借款人收取部分中介服务费用,并承担一部分的风险控制工作。
  可随着余额宝等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日益下降,很多人又开始重新考虑收益率更高的 P2P 网贷平台投资,但是要如何判断一家你并不熟悉的 P2P 网贷平台是否可信是个大问题,或许可以采取尝试这样的人肉方法。
  我们以一家新的 P2P 网贷公司为例,。首先去百度上搜页面看一遍百度知道有没有人提问。
  一般百度知道都是广大被骗群众抱团的重灾区,所以可以看看,同理还可以关键词搜索新浪微博。
  打开公司,找寻有效信息:
  拉到页面最下方,找到相关的信息,首先把对方留下的联系方式,微信公众号和 QQ 群先加了。浏览一下公众号文章都发了什么,以及观察 QQ 群内的讨论内容。
  点开“关于我们”,查找团队介绍,并用企信宝或者天眼查查询该公司的工商局注册信息。
  再通过 IT 桔子查看这家公司目前的融资状况和相关报道。
  信息比较有限
  由于我们可以清楚查到这家公司的手机号,地址,注册时间和资本等有效信息。所以,拨打该号码或者通过运营商查询该号码来确认是否信用状态良好,这家公司留的是 QQ 邮箱,我们则可以通过留下的这串 QQ 号码人肉。
  账号信息显示 16 年,并非刚注册的
  在团队介绍的页面里的首席执行官叫杨,和查到的工商备案信息中的人物吻合,再去搜索引擎中搜索杨的人名,会在搜索结果前几条中找到相关信息。比如北大官方网站中曾经提到杨和同学一同创业的项目,靠谱鸟。
  我们继续按照天眼查+ IT 桔子的思路进行常规检查,毕竟之前的创业项目,看是否留下过“污点”记录。
  可以清楚查询到由联想之星投资的天使轮 1000 万人民币,点击联想之星超链接则可以查看这家投资机构过往的投资经历。同样可以查询工商注册资料中是否有异常,此处不复述操作方法。
  同理,可以把官网上列出的几个重要合伙人和高管统统放在搜索引擎、微博、LindedIn 上人肉一遍,查清各自背景。并且与工商注册资料中提供的人员相对应,证明确有此人。
  这些基础审查完毕后,开始对照官网提供的标的可靠程度。(收益率超过 15 % 的一般需要警惕)
  自行判断
  网贷平台一般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资金存管合作。如汇付天下、易宝支付,这两家机构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只有少数有条件的平台选择进行银行资金存管,大部分依然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存管,甚至无资金存管。)
  资金存管可以保证 P2P 网贷平台不真正接触到资金,防止了卷钱跑路的情况。注册后在账户里才能查询是否有相应的存管合作。银行资金存管可以帮忙兜底,即使平台垮掉。需要注意。
  最后还是想说,即使你做完了这么多调查觉得可信,也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做好资产配置才是最好的。
  相关阅读: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有品好玩的科技,一切与你有关
3860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客服热线:400-788-5888 ( 工作日9:00-18:00 )
P2P理财安全吗?靠谱吗?
P2P理财安全吗?靠谱吗?
发布者:联金所|
来源:www.|
浏览次数: |
发表日期: 00:00:00
安全、稳健,是现在很多P2P平台给出投资人的承诺。然而,接连跑路的平台又让众多投资人心存疑惑,P2P平台真的安全吗?
先来看看什么是P2P投资理财平台?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P2P借贷与网络借贷相结合的金融服务网站。P2P借贷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即由具有资质的网站(第三方公司)作为中介平台,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的行为。 & 从风险的角度看,任何理财产品都不能保证100%安全。所谓的安全都是相对的,P2P理财亦是如此。要判断一个P2P平台是否安全可靠,建议参考以下几点:
1、利息透露P2P理财平台安全性。一般利息在20%的平台都伴随着较大的风险,一般来说,年利益在10%左右的平台安全度最高。 & 2、收益变化较大的P2P平台,一般都是为了刺激投资者, 有很大可能是高息钓鱼,非法集资的; & 3、在网站上查看平台的营业执照,办公地点,法人等信息,如果近的可以上门去考察,可以网上找一些人,大家一起看,当然资金少的就算了,路费都不合算,让大户上;网上也有些专门打新的人,成立不久的平台一般利息都比较高,有些人就专门找这些平台投资,当然都是短线投资,赚了点就撤了,这个就要看眼光和运气了;
其实P2P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资金风险
资金最大的风险来在于方面。在选择P2P平台的时候,要先看公司的运营管理方式是不是具备以下几点:1、严控信用审核环节---专业的信审部门应在借款前对借款人进行全方面的信用调查;2、资金打散后进行分散出借---无论出借的资金是多少,都按风险比例分投给多位借款人,以而降低风险;3、充足抵押物担保、还款风险金先行垫付机制、独立第三方担保公司承担风险损失是必不可少的三重保障!
虽然选择正规的P2P投资平台会很安全,但是投资人必须明白,就是只要是投资就一定会伴随这风险。投资之前必须了解平台是否可靠。所有网贷人都在这里
五花八门的话题与观点,尽在交流区
什么样的p2p公司才比较靠谱
文章标签:
大树一个好朋友最近辞职了,这哥们原来是在某大银行最经理的,专业能力很强。
前天和他一起喝酒,我问他辞职后准备去哪?他说很快会入职一家P2P公司。
我说:「你为啥要放弃安稳的银行工作去这么一间P2P公司呢?」
他回答到:「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大银行现在工作压力也很大,而且收入越来越低,这间P2P公司虽然小,但是产品收益高好营销,最重要的是销售提成非常高,明码标价,做多少拿多少」
Me:「恭喜你,按照你的能力肯定可以赚到不少钱实现心中理想了」
他接着说:「其实我还是很担心的,虽然到这个公司收入会高不少,但是P2P你也知道,经常出事,我真的看不清楚这公司未来会咋样,虽然他们自己吹的很NB。短期来看能赚点钱,但是对于职业来说,长期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大树说实话,我都不知道P2P这行业还能火几年,他们真的能革了现在银行的命吗?我怎么看着不是那么回事呢?」
Me:「兄弟你感觉到不对劲那就对了,因为现在市面上的那些所谓P2P的公司基本上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他们根本都不是P2P。在互联网上卖卖产品就P2P,就互联网金融了吗?如果真这么简单的话,那中农工建就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了。如果真这么算,难道12306真的是全球最大电商?在那抢票就成了全球最大页游?」
P2P、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有啥区别?
个人与个人之间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一直都有,这个需求很传统。毕竟社会上总是有资金盈余和资金短缺的人嘛。
只不过以前两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互相之间是无法评估信用风险的,所以也就无法直接完成借贷。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中介,一般就是银行,他的价值就是提供和,这是个人与个人借贷的传统模式。
P2P区别于传统模式的是要通过互联网金融来实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去中介化。
因为其去中介化的属性,所以被很多人认为互联网金融会革了传统银行的命,连比尔盖茨都说,多少多少年后银行都将消失。
真正的P2P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在可预见的未来银行会消失」这件事大树是不信的,不过就银行就算真会消失也和现在的这些我们看到的P2P、互联网金融没多少关系。
想想你如何能够放心借钱给一个陌生人?
起码你要能够准确的知道这个人的信用情况吧。这件事在线下是做不到的,但是在互联网的世界却是可以的,只是门槛很高,不是什么人都做得到。
我们回顾下互联网金融、P2P概念的由来,就比较容易想清楚这事了。
在PC时代有这个概念吗?可能有,但估计你肯定不知道,想想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知道这个概念的?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吧。
在PC时代,电脑只是作为工具而存在,到了移动互联的时代,手机成为了我们的器官。这个器官无时无刻不在记录着我们的行为,然后将这些行为变成数字传到网络上,这就为在网络世界里还原和评价一个人的真实信用水平提供了数据基础。
因为无时无刻,所以这些数据很全面,因为全面所以产生了巨大的数据量,于是大数据概念出现了。
注意,大数据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全,而大只是变现出来的现象,所以那些把以前一直干的数据分析拿出来当做大数据概念只是糊弄事罢了。
数据如此之大,要想存储这些数据并且通过数据分析还原一个人的行为特征,搞出有价值的信用状况这就给存储和运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云计算开始普及。
说的有点抽象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明白。讲这些就是要说清楚一个问题,互联网金融、P2P要想实现去中介化,那么他必须要拥有大数据及云计算能力,没有这些是做不到的。
这样的话能做互联网金融、P2P这些的公司就屈指可数了。阿里、腾讯、百度这些是可以做的,虽然他们的数据不完整,但是也足够说明白部分人的信用情况了。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这几家公司目前都没有做真正意义上的P2P,在金融领域稍微领先的阿里搞出了,但是让人费解的是,为啥马云坐拥如此大数据资源还要去干「」这么low的生意,完全没必要整这么高风险的玩意儿啊。
现在的P2P公司本质上是什么?
现在大部分的P2P公司虽然都是在网上搞借贷,但是却并不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互联网仅仅是被当做销售的工具而已,这与传统的四大行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中介罢了。
想想你们去买P2P或是时考虑的是什么?考虑的还是这个平台是不是有实力吧,投了什么估计你也搞不清楚。
所以,本质上,现在大部分的P2P只是挂着这个概念搞起来的小型银行罢了。
这些所谓的P2P公司靠谱吗?
现在的P2P公司你去看,基本上都会包装的华丽无比。秀大股东的、秀老板很NB的,秀高管很帅的,秀多少多少天正常兑付的,秀老爸是国企的等等。彰显信用和实力无可厚非,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套路,和你判断这个P2P是否靠谱没什么太大关系。
现在的P2P依然是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靠谱靠谱取决于这家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如果风险管理能力不行,那么基本这个公司背景都NB都没用,因为金融业务都是高杠杆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行,不要说你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了,一家银行也照样说倒就倒,而且越大搞不好还倒的越快,资金缺口大嘛,谁都救不了你。
还有那个多少多少天正常兑付这事不要太当回事,金融业从来都是收益和风险在时间错配的,业务发生时产生收益,但是风险确实要在一定时间后才会暴露的,经济好时皆大欢喜,经济不好时那就要的干活了。要是遇上这种,银行都不一定受得了就更不用说P2P了。
什么样的P2P公司靠谱、有前途?
既然我们不能靠宣传来判断哪些P2P公司靠谱有前途,那靠什么呢?说实话,这个很难,不要说你一个在网上买产品的普通人,就是一些在这些公司里工作的销售人员都不一定能了解到真实的风险管理情况。
精准的去判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站在商业和竞争的角度来看,大树到是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模糊的角度。
从商业竞争来看,既然现在的P2P本质上还是和传统银行一样是金融中介,那么他凭什么和传统银行竞争呢?
他们产品收益高不假,但是也同样意味着负债成本高啊,资产收益高同时也意味着资产风险高,论风险管理能力,那更不能和专研风险管理之道上百年,已经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的银行可比,那他凭什么在竞争中能胜出,凭什么能够在退潮时幸存呢?
大树觉得,有前途的P2P、互联网金融公司既然不能摆脱中介的身份,那么可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专业化,做深度垂直的金融服务。
银行虽然整体强大,但是他的形态更像超市,什么产品都有,这就给小公司留下了空间。银行做他的超市,互联网金融做专卖店就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专注做好一个行业或是一种服务,把这个行业做深钻透,在互联网这个无边界的市场里,那是可能做的好并且持续发展的。
大树有个朋友,原来是某国有大大大大行公司部的,N多年前辞职做P2P,现在已经是这家公司的CEO了,年入过亿据说。她们公司就是走这个路子,始终专注于做二手车借贷,连一手都不涉足。还有个朋友也一样,他用自己的名字开了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专注涉农借贷,经营的也很稳健。
未来能够给银行带来压力的应该会是这些专业的借贷公司吧,这些专卖店赚的虽然不多,但也是银行身上掉下来的肉啊,蚂蚁多了也是会咬死大象的吧我想。
所以选择P2P,看完那些套路后最后要重点关注下他们在做哪些东西,如果做的很专业很垂直,那有可能靠谱一些,要是什么都做那就直接pass吧,没有超越传统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在经济下行和系统性风险发生时,银行都会栽,就别说那些P2P了。
大爷给个赏钱吧~~您的激励是楼主前进的动力!
共13人打赏
(2135积分)
TA最近的文章
相关推荐: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网贷之家官方App
投资人QQ群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理财靠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