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沙特阿拉伯卖石油的石油总值和中国稀土的总值,哪个更贵

无竞争对手开采又不赚钱 中国放开稀土出口限制(组图)_网易新闻
无竞争对手开采又不赚钱 中国放开稀土出口限制(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参考消息网1月7日报道
  外媒称,多家中国媒体5日报道称,中国政府撤销稀土出口配额制度。这可能是被WTO认定违规后采取的应对措施。
  据日本《朝日新闻》1月6日报道,中国商务部网站去年12月31日公布的出口许可目录中包含有稀土一项。
  在高科技产品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稀土大部分产自中国。中国长期以来通过设置出口配额、征收出口税等方式对稀土出口数量进行限制。2010年的撞船事件导致日中关系恶化后,中国对日稀土出口急速下降,稀土也成为对日施压的一种工具。
  WTO去年裁定中国的限制措施违规,支持了日美欧等国的主张。
  日方在2010年后加紧寻找中国以外的稀土供应方,并着力开展替代产品的研发。据日本政府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包括各家公司库存的稀土在内,供应量仍旧充足”,预计中方此次采取的措施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
  据俄新社1月5日报道,中国商务部日前调整了出口许可目录,取消了对稀土的配额管理,但这一切来得太迟。正如瑞士《新苏黎世报》所评论的,北京在全球稀土行业中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
  《新苏黎世报》指出,近年来,美国、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恢复了对旧有稀土矿的开采,新产能相继涌现。如今,中国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已从95%跌至85%,且仍在继续滑落。
  此外,在某些国家尤其是日本,众多高科技企业已找到稀土的替代品,或是掌握了从电池、电机磁体中回收稀土的技术。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月5日报道称,中国近日初出人意料地放开了对稀土的出口限制。分析师弗兰克·唐(音)推测,这种改变“或许是WTO裁决所带来的压力促成的”。但中国媒体宣称,这是因为国家有意减少对经济施加的影响。有分析师称,中国现在可能会引入“稀土税”,以更好地调控出口。
  不过,真正的原因很简单:人们当初对稀土的价值期待过高。
  尽管中国每年可出口约3.1万吨稀土,但这一配额在过去几年都没有用完。
  此外,中国已经实现了重要的战略目标,即吸引更多业内技术企业来本国建厂。
  此外,许多中国以外的稀土企业都失算了,例如澳大利亚莱纳斯矿业公司。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开采稀土,并将其送到马来西亚冶炼。但该公司股价已从2.6澳元跌至6澳分,缩水97%以上。中国以外最大的稀土开采企业美国钼矿公司更惨。该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重启了在上世纪50年代运营的稀土矿,其股价从2011年的78美元跌至目前的86美分,缩水99%。
  其他项目现在也被划归无利可图之列,尤其是西方最大的稀土矿。专家估算,格陵兰岛克瓦讷湾周边稀土蕴藏量超过600万吨。气候变暖令该岛南部目前无冰。但开采成本将高达23亿美元,因为必须先建设公路和发电站,架设电线并铺设管道。
  由于现在情况表明开采稀土并不赚钱,而且市场上也没有大的竞争对手,因此中国可以放开出口限制。
  一旦情况有变,中国在稀土市场上肯定会采取与沙特阿拉伯在石油市场上相似的策略:为保持垄断地位,中国人或许会让稀土充斥市场。
  延伸阅读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配额管理 外媒:松了一口气
中国拥有稀土生产的国际垄断地位。  参考消息网1月5日报道
  外媒称,多年的争议终于有了结果: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北京不再实施稀土出口限制,从而满足了世贸组织的一项要求。
  据德国之声电台1月5日援引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已放开对稀土的限制。这样,中国方面履行了世贸组织的相关仲裁。根据该项仲裁,稀土出口限制违反自贸原则。
  报道称,取消限制让西方国家松一口气,多年相关争议暂告结束。
  稀土属于稀有工业原料,为军工以及电脑、手机、风力发电装置、电池等众多技术产品 所必需。
  中国的稀土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从而具有事实上的垄断地位。
  2010年,中国突然宣布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理由是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资源。北京指出,美国等国家也从生态角度出发关闭了众多稀土矿。中国实施出口限制后,世界市场上,稀土价格陡增,尤其引发工业发达国家的忧虑。
  生产稀土需投入大量酸,并产生轻放射性废料。延续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给中国带来巨大环境问题。
  在美国、欧盟及日本提出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起诉后,去年3月,世贸组织仲裁法庭在一项仲裁决定中指出,中方的做法给本国企业提供了不公平竞争优势,从而违反自贸准则。
  一般预期,中国将通过提高原料税取代出口配额。北京当局曾试图减少国内产能,并强化打击走私和非法生产。
  ( 16:12:41)
  延伸阅读英报: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配额 或用资源税代替
  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已取消稀土出口配额政策,此前该政策导致中国与贸易伙伴发生摩擦,并使各方更加认识到稀土作为战略资产的重要性。中国很可能会用资源税取代出口配额。
  据英国《金融时报》1月6日报道,世界上有17种被定义为稀土的矿物,中国拥有其全球储量的大部分和几乎全部加工产能。稀土被应用于从仪表板到特种钢的多种产品。
  10年前出台的出口限制政策在2010年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当时中国收紧配额,导致贸易商争先恐后寻觅货源,并引发华盛顿和东京的战略关切。去年早些时候,美国针对中国稀土出口配额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发起的挑战获得胜诉。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15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稀土和其它一些产品(包括钨和焦炭)的配额将被一套出口许可证制度取代。
  金属分析师们表示,那很可能会包括资源税。北京咨询公司亚洲金属网(Asian Metal)的彭韦韦(音)表示,市场上的价格影响将是有限的,而且尚不清楚哪些公司将获得出口许可。
  更广义地说,中国已转向实行资源税制度,这将使国家以更简单的方式从采矿和能源生产活动获得财政收入。
  这些资源税被用于取代配额制度,后者通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之间制造一个有利可图的价格差距,让背景深厚的企业或个人获利。
  报道称,在某些方面,中国的配额政策取得了成功。出台该政策时,中国廉价出口稀土,加工主要在日本进行,配额带来的价差激发许多日本企业把工厂迁至内蒙古包头周边地区,那里是中国稀土开采中心之一。
  报道认为,配额制度的其他目标没有成功:稀土开采和加工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几乎没有任何改观,稀土开采的步伐也未放缓。收紧出口配额所导致的价格上涨,也刺激了海外对稀土开采的资金投入;此前该项业务是无法盈利的。
  价格波动,特别是2011年中国收紧配额后出现的飙涨,也导致制造商针对具体应用寻找其他材料,包括磁铁。这缓解了中国的贸易伙伴的一部分战略关切,此类关切集中于稀土对于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资料图片:稀土生产  ( 11:56:00)
  延伸阅读欧洲军工业严重依赖中国稀土 急于研发可替代材料
  参考消息网11月24日报道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11月18日发表题为《欧洲防务局开展原材料研究》的报道称,据欧洲防务局说,欧洲需要共同确定哪些原材料对其国防领域至关重要,并确保这些材料的供应不会中断。
  欧洲防务局正计划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新的研究,其表示这一行动的主旨应该是“缓解、减少甚至消除”对提供这些关键材料的非欧盟供应方的依赖。
  欧洲防务局在为定于2015年展开的这项研究而发布的招标文件序言中说:“用于国防技术领域的原材料如果出现供应中断的情况,有可能危及国防实力,其中包括可能影响到国防业研发并支持国防技术和设备的能力。”
  欧洲国防工业所需的关键原材料的类型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外界对于这些材料在各成员国的使用数量和分配情况却了解得不够精确,特别是对于相关的材料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名熟悉内情的国防工业负责人说:“有些大的成员国已经自行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研究,而多数国家既没有财力,也缺乏专业知识来完成这项工作。欧洲防务局的研究将提供一个全球化视野,以便给所有成员国的国防部提供一些选项。”
  目前,除丹麦以外,所有欧盟成员国都是欧洲防务局的成员。
  军需材料很稀缺
  欧洲防务局的招标文件题为《用于国防技术的原材料:欧盟供应链的关键性》,该文件在11月12日发布,招标截止日期为12月17日。
  欧洲防务局将为这项为期一年的研究划拨20万欧元经费。
  按照欧洲防务局的说法,用于国防用途和装备的原材料与民用原材料非常类似。比如,铜、钨、钼可同时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飞机的喷管喉道和喷气舵上。
  招标文件说:“不过,(军事领域的)使用数量可能要少得多,但纯度等级却高很多。这就需要确定欧洲国防工业所用原材料的数量和等级。”
  进入国防工业的稀土元素包括镝、铒、铕、钆、钕、钇和镨。欧洲防务局说,这些元素是“军需品、航天、军事监控系统以及军用发动机催化转化器、永磁体、电池、同位素电池、激光以及X射线管所不可或缺的”。
  全球近90%的稀土来自一个国家:中国。欧洲防务局说,欧洲国家大多缺乏这种自然资源,而且大规模地回收利用稀土元素“在欧洲并不太发达”。
  20种关键原材料
  欧洲防务局的招标文件会要求竞标成功者从欧洲公司或驻欧盟国家的公司搜集覆盖整个供应链条的数据。它还要求将该研究得出的针对关键原材料的评估结果与欧盟委员会的《欧盟关键原材料报告》中所确定的原材料加以对比。
  欧盟委员会的这份报告发表于2014年5月,其中列举了20种被认为对欧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材料,它们是锑、铍、硼酸盐、铬、钴、炼焦煤、氟石、镓、锗、铟、菱镁矿、镁、天然石墨、铌、铂族金属、磷钙土、重稀土元素、轻稀土元素、结晶硅以及钨。
  欧洲防务局打算在2015年底前掌握了研究得出的结论后,就发展可替代的技术或材料,并针对关键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及为寻找新资源而开矿或重启旧有矿井而向27个成员国提供建议。
  欧洲防务局说,最终的报告是公开的,但其中涉及关键原材料的技术和子系统的名单及种类的内容将会保密。该机构说,虽然不会对外公布从业内获得的大量数据,但是对这些数据进行评估后得出的结论会用在公共政策文件中。
  延伸阅读中国难再主导全球稀土市场
  英国《金融时报》 艾德·克鲁克斯 纽约报道
  美国国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的一名前顾问表示,中国不太可能保持对全球稀土市场的控制权,因为用户提高了稀土利用效率并找到了一些替代供应来源。
  2010年,中国加入贸易战出台了出口限制措施并限制稀土供应后,稀土价格出现飙升。稀土矿商的股价也大幅上涨。
  镧、镝等稀土在很多先进技术中都会应用到,包括巡航导弹等武器系统,而当时中国控制着全球约97%的稀土供应。
  然而,此后稀土价格大幅下跌,美国Molycorp和澳大利亚Lynas等生产商的股价也随之下滑。
  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经济学家尤金·霍尔茨(Eugene Gholz)表示,价格高企鼓励了非中国供应商的投资。霍尔茨曾在2010年至2012年间为美国国防部研究稀土问题。
  Molycorp恢复了加州某稀土矿场的生产,而Lynas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在马来西亚开设了一家加工厂。
  来自中国以外地区的供应以镧、镨等轻稀土为主,镝、铕等重稀土较少。然而,对于这些更为稀有的原料,中国的出口限制并不完全起效,尽管存在官方限制,但一些小型生产商继续将这些材料出售给其他国家。
  中国以外地区的加工产能也有所扩大。法国的罗地亚(Rhodia)能够从Molycorp和Lynas供应的矿石中提炼出重稀土。
  如果经济效益更好的话,中国以外地区的重稀土产量可能会增加。
  稀土用户还找到了减少需求的方法。
  例如,镝被用作先进磁铁的一种添加剂,生产电动汽车需要相对大量的镝,但在其他用途上,镝的使用量可以大大减少。
  霍尔茨表示,日立(Hitachi),还有一家由三菱(Mitsubishi)、大同钢铁(Daido Steel)和Molycorp三方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目前都在建造生产低镝磁铁的工厂。
  商业用途的减少可以释放更多用于关键战略用途的供应。稀土在军事设备中的使用比例因元素不同而不同,但在美国,其使用比例一般不到市场的10%。
  霍尔茨表示,过去几年的教训告诉我们,客户无需恐慌。
  他表示:“事实证明,政府担心的很多事情会被行业视为赚钱机遇。”
  随着市场对全球供应的担忧消退,稀土价格大幅下跌。例如,Lynas的数据显示,氧化镧的每公斤价格已从2011年的16.26美元降至2014年第二季度的3.24美元。
  为此,Molycorp在2012年亏损4.5亿美元,2013年亏损3.86亿美元。Lynas同样状况不佳。
  然而,如果中国再次收紧稀土出口,这些企业也能够改善盈利。
  译者/梁艳裳
  ( 13:21:04)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沙特阿拉伯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特阿拉伯的石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