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污水处理设备zcs9工艺有哪些?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删除理由:
&广告/SPAM
还可以输入&120&字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
[方案]屠宰废水处理工艺方案分析
发表于&&1条回复&&1845次阅读&&&&筑龙币+50&&&&&&
其它省市&&
文件格式:ppt
文件大小:5.70MB
会员下载:1000筑龙币
VIP下载 :1次免币下载特权&0次免币下载特权
目录:水质水量工艺选择主要设备及材料辅助工程设计运行费用方案报价内容简介:每日产生的屠宰废水总水量计算可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 & & & & &Q=q×SQ:每日产生的屠宰废水总水量,单位:m3/日;q:屠宰单位动物废水产生量,单位:m3/头或百只;S:每日屠宰动物总数量,单位:头或百只。& & &屠宰废水处理应采用生化处理为主、物化处理为辅的组合处理工艺,考虑尾水深度处理及再用。方案共43页。方案展示:水处理工艺流程图竖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示意图厌氧机理
其它省市&&
Xixmy为【[分享]展柜】增加了20热度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发表于&&|&
&& &&筑龙币+50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案例展示,可供参考
资料下载后才能评论,评论超过10个字可获得筑龙币奖励!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最新回复网友
:&400-900-8066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 9:30:46&&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摘要:屠宰废水来自于圈栏冲洗、淋洗、屠宰及其它厂房地坪冲洗、烫毛、剖解、副食加工、洗油等,它具有水量大、排水不均匀、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等特点。另外它与其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NH3-N浓度较高(约120mg/l),因此在工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NH3-N对废水处理造成的影响。
屠宰废水水质的分析
屠宰废水来自于圈栏冲洗、淋洗、屠宰及其它厂房地坪冲洗、烫毛、剖解、副食加工、洗油等,它具有水量大、排水不均匀、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等特点。另外它与其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NH3-N浓度较高(约120mg/l),因此在工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NH3-N对废水处理造成的影响。
屠宰废水的预处理
屠宰废水的预处理是整个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屠宰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S)高达1000mg/l,该类悬浮物属易腐化的有机物,必须及时拦截,一方面可防止后续管道设备的堵塞,另一方面即时清理可避免悬浮固体有机质腐化溶入废水中而成为溶解性有机质,导致废水CODCr、BOD5浓度提高。屠宰废水包括含有大量猪粪、未消化饲料的圈栏冲洗水和一般屠宰废水两大类。
圈栏冲洗水经一化粪池预处理后再与一般屠宰废水废水合并后进入废水处理站,化粪池内沉积的猪粪和未消化饲料通过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抽提并干燥后(含水率可达70%以下)作为鱼类饲料。
一般屠宰废水预处理的两种主要方法:气浮和筛滤(过滤孔径1~5mm),其中气浮主要应用于废水量较小的处理站,其缺点主要是设备复杂、不易管理、运行成本高、卫生条件差;筛滤则主要应用于废水量较大的屠宰废水的预处理,管理方便,运行稳定。
另外在筛滤机前需依次设置清捞池、粗格网(50×5mm)、粗格栅(20mm)等保护措施。
酸化水解或厌氧
屠宰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蛋白质和脂肪,该类物质属大分子长链有机物,难以被一般的好氧菌直接利用,在其生物降解过程中,一般先通过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小分子有机物后方可被好氧菌直接利用,因此酸化水解工序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本废水的浓度较高(CODCr:2200mg/l),直接用好氧工艺去除全部的有机物将消耗大量的电能,因此用无需消耗电能的酸化水解工艺来去除部分有机物可节省运行成本。
完整厌氧过程分为酸化水解和产甲烷两个阶段,酸化水解工艺只利用厌氧过程中的酸化水解阶段,所以厌氧工艺的去除率高于酸化水解工艺,设计停留时间较长(约12~48小时),其与酸化水解最主要的差别是厌氧除了包含酸化水解阶段外,还包含产气阶段(此阶段同时产生臭气)。对于屠宰废水来说,产甲烷意味着同时也产生了大量臭气,卫生条件差。另外,厌氧工艺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如废水需达到一定温度,必须有有效的三相分离器、调试时间长等。即使如此,部分单位为了达到不耗电就能去除更多的有机物的目的,仍选择了厌氧工艺作为处理站的主要工艺,因此在已建成的屠宰 处理站中选用厌氧工艺的较少,成功案例几乎没有。
活性污泥或接触氧化
有机废水要达到一级排放标准,选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是最常用、最有效、运行成本最低廉的工艺。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两大类。其中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传统且技术成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接触氧化是国内部分公司自行开发的工艺,属生物膜法的一种,其具体设计参数尚未完善,在经济发达国家很少使用。两种方法在工艺上的最大差别是前者的微生物处于悬浮状态,后者的微生物为固定状态。后者曝气池内需要安装生物填料以作为生物的载体,投资较高,主要应用于小型的废水处理站;前者则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废水处理厂。
在一些接触氧化工艺的工程中,发现其主要问题是挂膜比较困难,安装于填料下面的曝气装置维修不易、曝气池面泡沫多、处理效率低(有机负荷低)、二沉池沉淀效果差、投资高等缺点,但由于无需污泥回流,管理方便,所以对于小型的废水处理站应用还是可行的,对于本工程则不太适合。
有机负荷、氨氮、一级排放标准
本工程废水的排放既要满足《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又要满足《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DB35/322-1999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其中BOD5小于20mg/l,CODCr小于80mg/l,这两个数值决定了在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中,出水前的最后一级生化工艺必须采用低负荷设计(即有机负荷小于0.15kgBOD/kgMLSS),否则出水的BOD、COD值根本无法达标。
另外,本处理站的出水水质氨氮需小于15mg/l,原水的氨氮为120mg/l,氨氮的在处理系统中除了部分合成生物细胞外(以总氮计,约占剩余污泥的11.4%),大部分需通过硝化菌去除,考虑到废水的总氮大于氨氮,所以剩余污泥11.4%的氨氮量去除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故需硝化的氨氮仍以120mg/l计。参考国内外资料[日高桥俊三《活性污泥生物学》]当BOD负荷需在0.10~0.20kgBOD/kgMLSS范围,通过4~6小时的曝气可完成硝化阶段,但如果将BOD负荷提高,曝气时间再长,硝化阶段也不可能完成。由此得出如果出水氨氮要达标,则BOD负荷要低。有屠宰废水需要处理的单位,也可以到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的污水宝项目服务平台咨询具备类似污水处理经验的企业。
为满足高标准的排放标准的要求,本设计中,出水前的最后一级活性污泥工艺有机负荷确定为0.10kgBOD/kgMLSS;同时在低负荷活性污泥池前设一段高负荷(0.50kgBOD/kgMLSS)的活性污泥池,以期望能在较短的停留时间内,去除部分有机物,减少低负荷活性污泥池的处理BOD总量,尽可能减少曝气池的总池容。
DAT-IAT工艺为本设计选用的废水处理主体工艺,它是活性污泥工艺的一种变形,具体技术说明如下:
DAT-IAT工艺包括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的高负荷(0.50kgBOD/kgMLSS)活性污泥池DemandAerationTank(DAT)池和以连续进水、间歇曝气、接歇排水低负荷(0.10kgBOD/kgMLSS)活性污泥池IntermittentAerationTank(IAT)两部分。酸化水解池的出水和间歇曝气池尾端的活性污泥同步进入DAT池,并进行连续的高强度曝气,强化了活性污泥的生物吸附作用,“初期降减”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60%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被去除。
在IAT池中,由于DAT池的调节、均衡作用,进水水质稳定、负荷低,提高了对水质变化的适应性。由于C/N较低,有利于硝化菌的繁育,能够产生硝化反应。又由于进行间歇曝气和沉淀,能够形成缺氧-好氧-厌氧-好氧的交替环境,在去除BOD的同时,取得脱氮除磷的效果。此外由于DAT池的高负荷高强度曝气,强化了生物吸附作用,在微生物的细菌中,贮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在IAT池内可利用这些物质提高内源呼吸的反硝化作用,即所谓的存储性反硝化作用。本池在沉淀和排水阶段也连续进水,这样能够综合利用进水中的碳源和前述的贮存性反硝化作用,具有很强的除磷脱氮功能。
即使是在IAT池的沉淀阶段和滗水阶段,废水进水也是连续的,所以连续的进水是否会对沉淀和排水造成扰动和影响、来不及处理的废水是否会直接从滗水器出水口排出而影响出水效果也是业主通常担心的问题。在设计DAT-IAT池时对其几何尺寸、两池隔墙开孔的数量、面积和布置方式均进行了精心设计,当系统停止曝气后整个反应池成为近乎理想的推流式反应器,污水以极小流速运动,推进速度为2m/h。按沉淀和排水时间2小时计算,总推进距离仅为4m。在沉淀阶段和滗水阶段进入主反应区的污水先经过反应池底部的污泥层,然后沿池子对角线方向前进,池子长宽比的合理设计可保证在排水结束时未处理的水与滗水器还有一段安全距离。另外在沉淀过程中,按其表面负荷计算,仅为0.25m3/m2.h,该值远远低于一般的沉淀池(约为0.85m3/m2.h),所以沉淀效果非常好。
DAT-IAT工艺优点还体现在SVI值较低、污泥易沉淀、不易发生污泥膨胀、仅通过时间的控制就可实现自动运行、剩余污泥量低、污泥龄长、无二沉淀池等。
3.7曝气系统
曝气系统为生物好氧提供必须的氧气,是处理站设计的核心之一,许多废水处理站无法正常运行均由该系统的故障造成。设计的关键是需氧量的计算,许多公司采用经验值计算往往会造成设计容量过大或不足。活性污泥池的需氧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去除BOD5所消耗的氧(0.5kgO2/kgBOD)、维持曝气池内污泥好氧所需要的氧(0.11kgO2/kg污泥)、氨氮硝化所需要的氧(4.7kgO2/kgNH3-N),其中氨氮硝化所需的氧接近于其他部分所需氧的总和。许多设计人员在计算需氧量过程中会故意忽略氨氮硝化所需要的氧,以减少曝气量,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增加项目在投标阶段的竞争力,故总是无法达标。
确定需氧量后,选择供氧系统成为关键,目前主要的供氧系统有射流曝气和鼓风曝气两大类。与鼓风曝气相比,射流曝气的优点是噪音小,安装维护简易;其缺点是能耗大,以目前行业内较为常用的水下曝气机和射流器为例,一千瓦的电耗所提供的溶解氧仅为0.9kg;而鼓风机+球冠型微孔曝气器的曝气系统,一千瓦的电耗所能提供的溶解氧为6.5~8.85kg。小型废水处理站可选用射流曝气,对于规模较大的废水处理站则选择鼓风曝气为宜。另外微孔曝气器的性能和参数则是曝气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溶解氧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废水处理运行费用的高低。
总磷的去除有两个途径:通过剩余污泥排磷或通过化学除磷。DAT-IAT工艺在具有除磷功能,但考虑到污泥龄较长,日排放的剩余污泥较少,需在处理站的出水口增设一化学除磷措施以确保达标,化学除磷药剂选用CaCl2或Ca(OH)2。
屠宰废水的剩余污泥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不易脱水。根据本司过去在处理肉联厂废水时对产生剩余污泥的分析,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7%~28%,而且油性大、粘稠,使用板框压滤无法脱水,本设计从四面解决好剩余污泥的处理问题:减少污泥量并改变污泥性能、设污泥浓缩池、选用污泥带式压滤机脱水、选用特定污泥调理药剂。
将IAT池的部分污泥回流到酸化水解池进行水解消化,以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提高污泥的可压缩性;所有的剩余污泥均从酸化水解池底部排出;污泥的浓缩时间超过24小时。污泥经过脱水后的含水率约为80%,可直接外运处置。
混凝过滤、中水回用、水质把关
对废水处理站生化处理系统(二级处理)出水进一步进行物化处理(三级处理)是十分常见的,它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出水水质,对于那些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且需要回用的项目则是必须的。物化处理的工艺包括混凝、砂滤、消毒、气浮、生物碳过滤等等,以混凝、过滤、消毒(屠宰废水)最为常见,在本项目需回用400吨/天处理后出水做为生活杂用水,故选择成本最低、运行最为稳定的混凝反应+砂滤工艺对废水进行三级处理,砂滤则选用技术成熟的V型砂滤池。
在设计砂滤的过程中放大设计参数,以确保既能满足400吨/天回用水的需要,又能满足1800吨/天规模的一般废水三级处理的需要。当进水水量为400吨/天时,混凝反应时间较长、过滤速度较慢,去除率约为60%,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回用标准;当进水水质为1800吨/天时,则混凝反应时间较短、滤速较高,去除率约为40%,可为最后的出水进行水质把关。在以后处理站正式运行中,业主可根据出水水质、运行状况、政府政策改变等具体情况来灵活的运用本处理系统。
臭味与噪音
屠宰废水处理站的臭味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工艺设计者来说,保持废水在各个构筑的经常性流动,避免构筑物内废水形成死区而导致局部废水厌氧产生臭味是很重要的;另外,在废水工艺的设计中,不选用厌氧处理工艺、不使废水产气,是减少处理站臭味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生产初期,可能由于废水排放量较少而导致酸化水解池的停留时间增加,工艺自动由酸化转变为厌氧而产生的沼气,只能通过收集后高空排放,本措施较为复杂,且涉及投资问题,除非业主特别要求,否则我司将予以忽略;在管理方面,即时处理清捞出的固体废弃物则是消除臭味的重要手段。
处理站的噪声来自于鼓风机,消除其影响有以下措施:鼓风机房位置尽量不要直接靠近行人多的地方;选择鼓风机时尽量选用转速低的风机;鼓风机的进出口安装消音器;在鼓风机房内部的墙面上安装隔音板、使用双层隔音玻璃、专门的进风口等可消除噪音的影响,该措施涉及投资问题,除非业主特别要求,否则将予以忽略。动物屠宰血液废水处理工艺_环保_中国百科网
动物屠宰血液废水处理工艺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肉类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人们不仅仅局限于猪、牛、羊、鱼肉,还有鸡鸭鹅肉等,因而各种屠宰场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动物血液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动物血液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废水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些废水主要来自于冲洗、冲洗加工场地等,废水中主要含有血细胞、糖蛋白、血浆蛋白、抗凝剂、悬浮物等。废水呈现酱红色,SS超过800mg/L,氨氮超过800mg/L,COD超过10000mg/L,其中基本不存在有害物质。有些厂家用方法处理废水,但是不仅处理废水成本较高而且处理效果也不甚理想,这就使其成为了企业生产的一道难题。当前,有些企业偷偷把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江河湖泊,甚至直接把废水排入农田,由于血液成分破坏,而使得江河湖泊发出难闻的尸臭味,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以及给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所以,对废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已经刻不容缓。[1]    为了探究一种简单、低成本的将血液废水处理成中水的方法,既解决动物屠宰血液废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循环使用如冲洗血液制品加工车间地面、冲厕和浇灌农田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2005标准中水的主要指标项目,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血液废水的处理方法,就是将血液废水处理成中水。[2]    1、具体实验    实验1:对100kg猪血液废水的处理    把100kg新鲜猪血液废水放入蓄池里,放入100g石灰乳(氢氧化钙)然后将之搅拌至均匀,测定pH9&10,把温度控制在50℃误差为1,待其反应3分钟,加入50硫酸24ml,调节pH7.5待其反应3分钟,使其静止分层,60&70分钟然后用泵抽出上清液即为中水。此中水透明,其中COD为470mg/L,SS为10mg/L,氨氮为3.4mg/L,pH7.2。[3]    实验2:对100kg牛血液废水的处理    把100kg新鲜牛血液废水放入蓄池里,放入90g氢氧化钙然后将之搅拌至均匀,测定pH9--9.5,把温度控制在70℃误差为1,待其反应1分钟,用磷酸调节pH8.5&9待其反应2分钟,使其静止分层,60&70分钟然后用泵抽出上清液即为中水,其中COD为438mg/L,SS为12mg/L,氨氮为4.4mg/L,pH8.2。    实验3:对100kg猪血液废水的处理    把100kg新鲜猪血液废水放入蓄池里,放入100g氢氧化钙然后将之搅拌至均匀,测定pH9&10,把温度控制在60℃误差为1,待其反应3分钟,加入磷酸20ml,调节pH8.5待其反应3分钟,使其静止分层,60&70分钟然后用泵抽出上清液即为中水,其中COD为450mg/L,SS为14mg/L,氨氮为6.5mg/L,pH8.2。    实验4:对100kg猪血液废水的处理    把100kg新鲜猪血液废水放入蓄池里,放入100g氢氧化钙并且调节pH9.0&9.5,然后将之搅拌至均匀,把温度控制在80℃误差为1,待其反应3分钟,使其静止分层,60&70分钟然后用泵抽出上清液即为中水。其中COD为470mg/L,SS为12mg/L,氨氮为4.8mg/L,pH9.0。    实验5:对100kg牛血液废水的处理    把100kg新鲜牛血液废水放入蓄池里,放入90g氢氧化钙然后将之搅拌至均匀,测定pH9--9.5,把温度控制在70℃误差为1,待其反应1分钟,用草酸液调节pH8.5待其反应2分钟,使其静止分层,60&70分钟然后用泵抽出上清液即为中水。此中水为透明,其中COD为440mg/L,SS为12mg/L,氨氮为4.5mg/L,pH8.1。    2、实验总结    通过以上五组实验得出以下的结论:    把动物血液废水放到反应装置内,加入石灰乳(或者是碳酸钠和氨水可溶性碱),调节pH在8&11,加热至45℃-85℃,加入磷酸(或者是硫酸和草酸等),调节pH7-9.5,然后将之搅拌至均匀,使其静止分层,然后用泵抽出上清液即为中水。下层沉淀物主要为蛋白与盐的螯合物,可将其作为动物饲料。    处理以后得到的中水,COD不超过480mg/L,SS不超过20mg/L,氨氮不超过10mg/L,pH6-9,并且可以循环使用如冲洗血液制品加工车间地面等。    3、本处理法的实际意义    通过以上五组实验可以总结出本处理法的实际意义    (1)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本处理法成本低、工艺过程快捷而且工艺技术、设备简单。    (2)符合循环经济战略    本处理法开发出了动物血液废水的新用途,既节约用水,又使工业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    (3)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处理法解决了动物血液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处理成本高等问题,使企业生产做到&清洁生产&。    本处理方法涉及动物屠宰工业废水的治理和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即涉及动物血液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水治污处理领域。虽然本处理方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COD指标与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2005标准相比还偏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完善。但是本处理方法探究了一种动物血液废水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中水的方法,开拓出动物血液废水循环利用的暂新途径,其现实意义还是显而易见的。
收录时间:日 04:17:41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屠宰及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 17:05:38&&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某大型食品集团以肉类加工为主,是一家集生猪饲养、生猪屠宰加工、低温冷藏、熟食加工为一体的肉食品加工企业。企业总投资人民币20 303 万元,计划年屠宰加工200 万头生猪,产生废水6 000 m3/d。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屠宰前冲洗活性牲畜产生的废水、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冲淋废水、热烫废水以及清洗废水;炼油加工废水;肉制品加工车间排出的原料肉解冻水、杀菌水、车间、设备冲洗水、消毒水。根据该企业加工废水的性质特点及处理要求,采用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1 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废水产生有明显的不连续性,每个季节以及每天的不同时段都不相同,节假日产生量较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血污、猪毛、骨屑、肉屑、内脏、肠容物以及粪便等污染物,固体悬浮物含量较高,有机物浓度高,油脂含量大,废水呈红褐色并有腥臭味,属于较典型的有机,可生化性好。废水处理设计最大进水量为6 000 m3/d,平均水量为250 m3/h。处理后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中畜类屠宰加工一级排放标准。具体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如表1 所示。
2 工艺流程及特点
2.1 工艺流程
对于易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是最有效和经济的处理方法之一,也是肉类加工废水处理采用最普遍的主体工艺。本项目废水有机物含量高,易生物降解,B/C 比达到0.5,可生化性好,因此采用生物工艺处理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4]。同时废水采取必要的预处理及物化处理,尽量降低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悬浮物和油脂含量,确保生化处理的正常运行。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表1 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废水首先经过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设在进水口处,以去除废水中较大漂浮物,细格栅设置在提升泵房后,用以拦截废水中的碎毛发和部分悬浮物,格栅出水经提升泵提升进入平流隔油沉淀池,一方面可以除掉漂浮的油脂、油块,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大部分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杂质沉淀下来。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曝气调节池内,调节水量,通过曝气充分混合均匀水质,同时进行预曝气。废水随后进入气浮池内,通过投加适当的药剂混凝和加压溶气气浮,使水中的分散油、溶解油及其他部分杂质、SS 得到很好的去除。气浮池出水进入UASB 厌氧池进行生化处理,通过微生物作用将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降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废水经UASB 后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有效去除COD 和NH3-N。气浮池、UASB 厌氧池、接触氧化池剩余污泥进入储泥池浓缩后,在污泥脱水车间用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进行压滤脱水,干污泥定期外运处置,储泥池上清液和压滤液回流到厂区污水系统进行再处理。
2.2 工艺特点
UASB 反应器配水采用脉冲布水器进水布水,具有以下优点:(1)加大进液管的瞬时流量,防止管道堵塞,提高孔口出流速度,消除污泥层沟流的发生,使废水与厌氧污泥充分混合传质;(2)在脉冲进水时,可使UASB 反应器内反应物CH4和CO2迅速移出反应器;(3)能加快颗粒污泥的形成,特别是在前期调试阶段甲烷产生量较少时更加适用。
本工程在UASB 反应器后加设沉淀池,其中设置污泥回流设施,其主要优点为:(1)污泥回流可加速污泥的积累,缩短启动周期;(2)去除悬浮物,改善出水水质;(3)当偶尔发生大量飘泥时,提高了可见性,能够及时回收污泥保持工艺的稳定性;(4)回流污泥可作进一步分解,可减少剩余污泥量。
接触氧化法与其它生物处理方法比较,具有如下特点:(1)BOD 容积负荷高,污泥生物量大,相对而言处理效率较高,而且对进水冲击负荷(水力冲击负荷及有机浓度冲击负荷)的适应力强;(2)处理时间短,因此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所需设备较小,因而占地面积小;(3)能够克服污泥膨胀问题。生物接触氧化法同其它生物膜法一样,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容易在活性污泥法中产生膨胀的菌种(如球衣细菌等),在接触氧化法中,不仅不产生膨胀,而且能充分发挥其分解氧化能力强的优点;(4)可以间歇运转。当停电或发生其它突然事故导致长时间的停车后,微生物为适应环境的不利条件,它和原生动物一样都可进入休眠状态,一旦环境条件好转,微生物又重新开始生长代谢;(5)维护管理方便,不需要回流污泥。由于微生物是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剥落与增长可以自动保持平衡,所以无需回流污泥,运转十分方便。
3 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
3.1 预处理工艺
3.1.1 格栅
在进水口处设两道人工清渣格栅,每道分别设置2 台格栅互为备用,以去除废水中的较大漂浮物,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粗格栅采用循环齿耙清污机,栅条间隙为3 mm,栅前水深1 m,格栅倾角75°,格栅宽度0.8 m。细格栅采用转鼓式格栅除污机,栅条间隙为1 mm,栅前水深0.9 m,格栅倾角35°,转鼓直径1 200 mm,功率1.5 kW。
3.1.2 隔油沉淀池及污泥池
因本工程废水中含动物油、SS 质量浓度分别高达600、4 000 mg/L,很难利用生物的方法直接去除,经过隔油沉淀池的初步分离作用,能去除大量颗粒油,同时去除部分悬浮物。隔油沉淀池有效水深3.5m,设计流量400 m3/h,总表面积372 m2,水力停留时间为3.2 h。污泥池平面尺寸为4.0 m×10.0 m,配备2台污泥螺杆泵,1 用1 备。
3.1.3 预曝气调节池
屠宰加工废水水质和水量在各个时间段变化相差很大,为使后续生化处理系统平稳正常运行,设置调节池控制水量和水质的波动。调节池尺寸为23.7m×17 m,有效水深7 m,有效容积为2 700 m3,水力停留时间为9 h。池内设有曝气设备,起到搅拌作用,同时进行预曝气,防止夏季池内产生臭味。
3.1.4 气浮池
对于粒径小于60 μm 的油粒及细小的悬浮固体,很难在隔油池中上浮出来或下沉到水底,设计采用高效浅层气浮装置,集凝聚、气浮、撇渣、沉淀、刮泥为一体,池子较浅,整体呈圆柱形,结构紧凑。气浮池采用圆形钢制一体化设备,设计流量300 m3/h,池径7.0 m,最大处理能力160 m3/h,功率1.5 kW,撇渣功率1.1 kW。投加PAC、PAM 混凝剂,进行混凝气浮,设计PAC 加药量为60 mg/L,PAM加药量为5 mg/L。
3.2 生化处理工艺
3.2.1 UASB 反应器
UASB 反应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配水、反应、三相分离过程,使水中的有机物与颗粒污泥充分接触,产生剧烈反应,从而去除水中COD、BOD5同时增强废水的可生化性。设计2 座并列池子,每座设计3 格,单格平面尺寸9.25 m×9.25 m,设计流量300 m3/h,有效容积3 291.4 m3,实际水力停留时间16.5 h,有效水深8.0 m,设计采用脉冲进水。设计使用脉冲布水器6 个,水量1 200 m3/d,三相分离器Ⅰ型18 个,Ⅱ型24 个,Ⅲ型12 个,集水罐18 个(长11.2 m),水封罐6 个(型号Φ1 500mm×3 000mm),气水分离器2 个。
3.2.2 接触氧化池
废水经过UASB 处理后,BOD5、COD 已大大降低,但还达不到排放标准,在接触氧化段对原水中的BOD5、COD 进一步降解,同时去除废水中的氨氮。设计接触氧化池1 座,分为4 格,有效容积3 695 m3,流量300 m3/h,停留时间17.8 h,池内采用组合填料2 145 m3,Φ150 mm×80 mm,微孔盘式曝气池2 530个,Φ260 mm,处理能力2.5 m3/h。
3.3 深度处理
废水经二沉池加药沉淀后进入消毒接触池,使用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装置,通过精密计量泵自动控制,在消毒池入水口处投加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消毒池有效容积200 m3,出水检测大肠杆菌小于5 000 个/L。
3.4 污泥处理
3.4.1 储泥池
污水处理系统中产生的浮渣和生物污泥通过自流或用污泥泵打入储泥池,混合后的污泥通过污泥处理间的螺杆泵抽吸至脱水机房进行压滤脱水。储泥池平面尺寸为10.0 m×12.0 m,有效容积580 m3。采用间歇排泥,污泥停留时间24 h。
3.4.2 污泥脱水
本工程污泥选用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BSD-PD1500S7)对污泥进行脱水,数量1 台,带宽2 000 mm,生产能力40~60 m3/h,脱水前加入PAM 絮凝剂沉降污泥,改进污泥脱水性能。进泥平均含水率≤97.8%,脱水后泥饼含水率≤80%,PAM加药量3~8 kg/t。
4 调试和运行效果
本工艺调试内容主要是UASB 池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和接触氧化池生物膜的培养驯化,其目的是选择、培养适应实际水质的微生物;确定符合进水水质水量的运行控制参数。
考虑到培菌费用的节省和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计划整个培菌过程分3 个阶段进行。第1 阶段:先对1 组UASB 池和1#、2# 组接触氧化池进行活性污泥培养;第2 阶段:第1 组UASB 池厌氧污泥颗粒污泥形成后,以及1#、2# 组接触氧化池生物膜挂膜成功后,进行第2 组UASB 池,3#、4# 组接触氧化池的培菌工作;第3 阶段:稳定运行调试;最后进入连续生产运行。
4.1 UASB 反应器调试
UASB 反应器采用附近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厌氧脱水污泥,在中温条件下(33~41 ℃)启动,启动浓度不低于10 kg/m3,启动1 组(3 格)UASB 池使用厌氧污泥120 t,另一组使用第1 组驯化成熟的厌氧污泥。UASB 反应器接种厌氧污泥之后先用清水浸泡接种污泥2~3 d,再用稀释的处理废水活化接种污泥7~10 d,再开始向反应器中进料,进行厌氧反应器的初次启动。
厌氧反应器启动初期进水采用间歇脉冲进水,pH 控制在6.8~7.2 之间,初始的COD 污泥负荷率选用0.10 kg/(kg?d),当观察到气体产量增加并正常运行后,每周增加约16%,但不大于0.6 kg/(kg?d),初期保持较高的水力负荷(q&0.5 m3/(m2?h))。
4.2 接触氧化池调试
接触氧化池采用附近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好氧脱水污泥,投加活性污泥14 t,投加浓度约为1 000mg/L,投加完毕后,静态闷曝24 h,每班排除部分上清液,开进水泵1 台1 h,即每班150 m3,一天3 班,共进水450 m3/d,此阶段不排泥,此后逐步加大处理负荷,同时进行进、出水水质及反映活性污泥性能指标的测定,包括SV、MLSS、SVI、COD、BOD5等。随着微生物培养时间的增加,检测到污泥中有大量活跃的原生动物和少量的后生动物,此时SVI=80~100 mL/g,SV=18%~20%,ρ(MLSS)=1 200~1 800mg/L,表明活性污泥培养基本成功。此过程大概持续30~40 d 左右。
4.3 运行效果
采用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该肉类加工企业的屠宰生产废水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OD、BOD5、SS 及NH3-N,排放废水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中畜类屠宰加工一级排放标准。处理效果如表2 所示。
5 经济效益分析
废水处理工程占地面积7 582m2,总投资为2 000万元,其中构筑土建费用和设备等直接投资费用为1 260 万元,设计费、调试费、运输费等间接投资740万元。电费为0.71 元/ m3,药剂费为0.45 元/m3;废水处理站定员7 人,人工费每人按50 元/d 计,则人工费为0.06 元/ m3;污泥处置费用为0.5 元/ m3,不计折旧及维修费用,则运行费用为1.72 元/m3。具体参见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表2 污水处理主要单元出水水质及去除率
工艺中设有曝气调节池对废水水质水量进行调节,从而避免了水质水量的变化对后续生物处理单元造成较大的冲击,可以保证处理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UASB 及接触氧化池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可以随时正常运行而菌种不受影响,整个工艺运行稳定,操作简单。
采用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该企业屠宰及肉类加工废水是可行的,最终出水水质可完全达到肉类加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中畜类屠宰加工一级排放标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屠宰场污水处理设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