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物控系统的建立及运作角度描述企业生产运作的活动

基于CRM理念的ERP订单管理信息系统简介_机械行业_中国百科网
基于CRM理念的ERP订单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1 引 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模式的改变,企业面临机遇的同时也经历着更多的挑战。ERP(企业资源计划)与CRM(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为适应这一过程而兴起的管理理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传统经济模式下,ERP与CRM各自独立,造成企业内、外部之间信息流、价值流和物流相互交换的脱节,使企业前后端成为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ERP强调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整体而有效管理,其中也包括客户资源,但对于这种灵活资源,企业没办法像控制原材料、资金那样控制和操纵,传统的ERP系统没有特别突出对客户的管理这一功能。从CRM的角度来看,CRM通过与客户间的互动,努力减少销售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发现新市场和渠道,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实现最终效果的提高。但对于企业后台资源的调配不能很好地胜任,ERP恰好可以在这方面弥补CRM的缺陷。实现ERP与CRM的整合,是将企业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进行融合,依据“突出强项”原则进行功能覆盖和重新组合,这样将形成具有更强大功能的新系统,最大化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大大减少系统的实现成本,相应的技术难度和复杂度也能得到降低。2 基于CRM理念的ERP订单模块开发的可行性单纯的ERP与CRM系统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前者以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为中心,后者以提高客户忠诚度为目标,同时两者的联系也引人注目。两者在实现时都是以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处理集成化、整体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所采用的具体实现手段,如企业网络硬件环境、软件模块设计方式、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等都是的,实现企业扩展ERP有其可行性。在实现基于CRM理念的ERP系统时最先考虑的通常是订单模块。在ERP和CRM中的订单模块具有如下区别:1)在订单的实现过程中,ERP侧重于和企业内部资源相关的生产、库存、财务等管理,而CRM则侧重于和客户相关的客户订单填制、客户订单跟踪和客户维护等管理。2)在订单的生成前期,ERP系统需要向客户提供产品信息和报价,客户发来订单才能生成初始订单,而CRM系统中客户可以通过网络注册查看企业产品信息及报价,并可直接通过网络填写订单,相比之下,CRM更切近客户,对订单的反应也更为及时。3)在对订单的处理过程中,ERP的处理就是企业资源的调配,包括初步订单、订单审核、库存查询、建立正式订单、订单编辑和开出发货单等功能,正式发放的订单提供给生产部门建立生产计划,而CRM系统则不参与订单中涉及生产、库存、财务等业务的处理,只是跟踪订单的处理过程,将订单的进展状态及时反馈给客户。4)在订单实现后期,ERP系统要结合订单进行销售统计分析,但客户分析不够全面,而CRM系统在客户成功通过订单采购后,会继续与客户保持互动,对客户相关需求进行意向分析、预测,提高客户满意度,并进行潜在客户的发掘,相比之下,CRM的分析更具优势。基于CRM理念的ERP订单模型如图1所示。若把ERP和cRM中的订单管理整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则突破了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地域边界和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的组织边界,建立起企业的网络营销模式,真正解决企业供应链中的下游管理,将客户、经销商、企业营销全部整合到一起,实现企业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响应,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打通营销体系中的中间环节,实现新的扁平化营销体系。企业可以在ERP的基础上将CRM整合进来,形成扩展的ERP。 3 UML建模语言的特点及表达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建模方法通过对象对问题域进行完整的映射,在模拟现实世界、构造系统模型和分解子系统方面都具有优势,很好地解决了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问题和软件的可维护问题。UML是面向对象方法的分析设计语言,是统一建模语言的缩写,随着面向对象思想和方法的推广,成为建模标准的主流,它不仅被接纳为国际标准,而且也是事实上的业界标准”。面向对象建模将是今后ERP系统分析和设计领域的主流方向。从用户方来看,它强调了捕获需求的重要性,使设计出的ERP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为用户带来经济效益;从设计者来看,它强调用例驱动,使设计过程有据可依,保证了设计的有的放矢;从开发者来看,它提高了程序代码的重用性和开放性,使编程效率大大提高;从测试者来看,前期的设计工作都能作为测试的依据,而不会造成理解的差异。UML是一种标准的软件建模语言,是一种用于对软件系统的模型绘制可视化的标准蓝图或者以图表的方式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可视化描述的工具。它的核心是一系列的图,这些图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整个系统。UML中定义了九种图,即:用例图、类图、对象图、状态图、顺序图、协作图、活动图、组件图和部署图。从应用的角度看,当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系统时,首先是描述需求,其次根据需求建立系统的静态模型,以构造系统的结构,第三步是描述系统的行为。UML可以归纳为需求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三大类,如表1所示。4 基于CRM理念的ERP订单模块分析与设计4.1 新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订单模块是销售系统的一个子模块,与其他系统信息交流比较密切,与订单模块相关的系统有:销售系统、库存系统、财务系统和生产系统。根据各相关子系统业务的需求,订单管理模块应提供如下主要功能:①信息提供,包括:产品信息,产品报价,库存信息,付款信息;②信息录入和转换,包括:客户信息,订单信息,订单状态信息。4.2 CRM和ERP中订单系统集成的基本思想和过程根据上述关于CRM和ERP两个系统中订单模块的特点分析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将CRM和ERP两个系统中的订单管理模块进行集成和整合,其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如下:1)订单管理前期,发挥CRM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展示企业的产品信息和报价,客户可通过信息注册进行查看,并可直接填写订单,使企业更贴近客户,客户更了解企业,双方形成良好的互动。2)订单管理中期,为实现对企业后台资源的有效调配,采用ERP系统管理部分完成从库存查询、制订生产计划、入库、发货、收款到订单执行全过程,与生产和库存等部门进行信息有效共享,实现库存的最优化管理,完成企业内部资源合理调配,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3)订单跟踪过程,可根据ERP系统的过程化管理更新订单状态,并通过网络展示给客户,方便客户查询。4)订单管理后期,充分展现CRM系统的客户管理优势,通过已实现订单,进行销售统计分析,订单信息挖掘分析,提炼客户潜在需求,完成客户需求预测和销售预测,并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价。根据订单管理模块的设计思想和实现过程,采用用例图、类图、顺序图和协作图对新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并对系统进行描述,此4图互相配合,简捷明确地表达了系统中大部分需求的图示信息。4.3 建立订单模块Use case图软件系统的开发就是从需求的分析开始的,其成果如果使用UML描述,就是用例图,它描述了软件系统的功能和需求,使用用例图的优点在于:简单、明确、易于理解;描述需求之间关系,有效提示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如何更好地进行系统设计和功能实现的设计。用例显示业务用例与业务角色之间的交互,业务用例表示执行过程,而业务角色表示业务要交互的角色,本系统用例分析如下:1)角色:客户,销售系统,库存系统,财务系统,生产系统。2)业务:产品信息查询,产品报价查询,客户信息注册,订单填写,订单状态跟踪,销售付款,销售出库,库存信息查询,更新订单状态,销售开票。4.4 订单模块类图静态视图是对应用领域中的概念以及与系统实现有关的内部概念进行建模。这种视图之所以被称之为是静态,是因为它不描述与时间有关的系统行为。静态视图用类图来实现,类图是用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描述系统的一种图,它是构建其他图的基础。静态类图不涉及业务行为,多为系统支持类。本系统中主要用于对系统角色和数据库建模。静态类可视作数据库表的架构,可根据静态类图实现基本数据库的表结构。订单管理模块类图:此静态类图显示了各个静态类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各个类的属性。客户和销售发票是一对多的关系,客户和产品信息表单是多对多的关系,订单和库存信息是一对一的关系等,多数信息库是来自于其他系统,因此没有列出它们的属性,本图中主要列出了客户与订单的属性和操作。4.5 订单模块顺序图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功能是由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对象类图仅能反映对象间的静态关系,而不能反映对象的动态相互作用关系。在建立用例模型和静态结构模型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动态行为建模,从而来刻画用例的实现过程,反映对象间的动态行为,本系统选择了顺序图,在顺序图中对象之间相互协作,收发消息,完成系统的功能。4.6 订单模块协作图为更好地反映对象之间的交互,本系统还选择了协作图,将对象间传递的消息映射为对象的操作。协作图是交互图的一种,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组织结构。图5是订单管理的协作图,表示订单管理活动中各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发送的消息。客户可以通过注册登录产品相关信息查询界面,有购买意向后打开销售订单管理界面填写订单信息表,并同时打开付款方式信息界面进行付款方式确认。从销售工作人员角度看,销售工作人员负责更新产品相关信息,确认客户订单后,通过库存工作人员提供的库存信息确定发货时间,并打开应收款界面发送应收款通知给财务工作人员,财务工作人员收款确认后,发送已收款界面给销售工作人员和库存工作人员,库存人员确认后实现出库,生成出库单信息表,销售人员确认出库信息后更新订单状态界面,同时客户可以进入订单状态界面,以便查询所购买产品的出库情况,订单实现后,销售人员可进入分析和预测界面完成后期工作。4.7 订单模块小结从整个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来看,基于CRM理念的ERP订单管理模块具有其优越性,整个过程充分将CRM的优势融于ERP系统之中,实现了前后台的完美结合。UML的使用过程中,用例图刻画了订单系统的功能需求,指出了各个功能的操作者;类图定义了订单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描述各个类之间的关系及类的内部结构;顺序图刻画出了订单管理的逻辑流程,以及这个逻辑流程中涉及到的对象;协作图着重描述系统成分如何协同工作,并将对象间传递的消息映射为对象的操作。整个设计清晰规范描述了从系统需求到系统界面的开发过程。5 结 语ERP与CRM都各自经历了其漫长的发展阶段,但也都因其各自的研究侧重点而存在相应的不足,本文在分析二者的优势与缺点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CRM的扩展ERP系统思想,将CRM优势部分有效融入ERP系统,形成更完善的新系统,将企业内外部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并针对订单模块进行整合分析,整个分析过程采用UML标准建模语言,使开发过程更为规范,这种建模方法正在被普遍接受,它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软件系统项目,能促进软件复用,方便集成,在此主要进行了订单模块的UML研究。本论文从系统资源的整合角度和系统开发建模语言选择角度为企业新系统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收录时间:日 21:03:15 来源:佳工机电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生产与运作管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_百度文库
生产与运作管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社会组织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理财,营销。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生产运作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提供满意服务。
技术技能:包括专业技术、管理技术。
生产运作分为两大类: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制造性生产分为MTS备货型生产和MTO订货型生产。
MTS:满足共性化需求,生产效率高,订货提前期短,产品标准化程度高,需经分销。 生产类型:大量(品种单一,产量大,重复程度高),单件,成批
(大量大批优缺:自动化水平高,用人少,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高而稳定;市场制约程度大,不利于提高生产运作管理水平、人的技术,生产运作柔性差。
单件小批优缺:生存发展能力强,符合社会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慢,订货提前期长,生产效率低,用人多,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保证。)
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效率途径:减少零件变化、提高生产运作
系统的柔性。
减少零件变化:推行产品系列化及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推行成组技术,推行变化减少方法 提高系统柔性:硬办法是提高机床柔性,软办法是采用成组技术(采用CT,可使FMS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
企业环境:对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外在因素。
现代企业在产品竞争方面的特点:产品生命周期明显缩短,产品品种日益增多,产品成本结构发生变化,产品交货期缩短。
决定制造企业竞争力的五大要素:价格、质量、品种、服务、时间。TCT的目的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
战略选择:公司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策略的选择。
当价格是竞争的主要因素,“基于成本的竞争”,典型生产方式是大量生产(MP);当质量是主要因素,“基于质量的竞争”,典型是精细生产(LP);当品种和服务,“柔性”,典型是计算机集成制造;当时间,典型是敏捷制造。
战略分析包括:分析外部环境以找出机会和威胁,分析内部条件以找出优势与劣势。 生产运作战略: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与设计策略;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策略。
21世纪设计背景特征:新产品/服务开发是事先企业竞争战略的需要;技术进步越来越快;用户要求越来越苛刻,用户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产品研制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产品开发重要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需要,产品更新换代需要。新产品开发面临费用高,成功率低,风险大,回报下降等压力;动力可分为技术推动,市场牵引和同行竞争。
产品开发过程由产品构思、结构设计(总体,技术,详细)、工艺设计构成。影响生产流程设计因素:产品/服务需求性质,自制一外购决策,生产柔性,产/服质量水平,接触顾客的程度。
设施选址:确定在何处建厂或建立服务设施。
选址的重要性:投资,成本,职工,改变困难作用深远。
选址难度:因素互相矛盾,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很难确定和度量,不同的决策部门利益不同,判别标准随时间变化。
评价选址方法:量本利分析法,评分法,线性规划运输问题算法,仿真方法。
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产品的结构与工艺特点,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企业
贡献者:阳小阳8023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企业】企业_牛宝宝文章网【企业】企业专题:该条目对应的页面分类是企业。(WwW.NiubB.NeT。企业(Enterprise)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与服务等经济活动的营利性组织,企业通过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物质财富,提供满足社会公众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产品服务,在市场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企”表示企图,“业”表示事业,企业顾名思义是企图事业,但专用于商业领域,表示企图冒险从事某项获取利润的事业,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指“应用资本赚取利润的经济组织实体”。在英语中为"enterprise"。企业概念反映了两层意思,一是经营性,即根据投入产出进行经济核算,获得超出投入的资金和财物的盈余,企业的经营的目的一般是追求营利性;二是反映企业是具有一定经营性质的实体。由此可见,企业基本上是属于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企业概念本身并没有反映出参与企业活动当事人之间的某种法律关系,在我国,长期以来将企业看作为从事产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等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从法律的角度看,凡是经合法登记注册、拥有固定地址而相对稳定的经营组织,都属于企业。对企业概念的基本理解:(1) 企业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存在的,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物。(2)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与服务等基本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3) 就企业的本质而言,它属于追求盈利的营利性组织。公司与企业的区别企业是指把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的、自主地从事经济活动的、具有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这一定义的基本含义是:企业是经济组织;企业是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结合;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企业具有营利性。根据实践的需要,可以按照不同的属性对企业进行多种不同的划分。例如:按照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按照企业法律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法人企业、非法人企业;按照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邮电企业、商业企业、外贸企业等。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公司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企业的所有属性,因此公司是企业。但是企业与公司又不是同一概念,公司与企业是种属关系,凡公司均为企业,但企业未必都是公司。公司只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态。企业的作用企业是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要承担着,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企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的基本职能企业的基本职能就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向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社会需要。工业企业的基本职能:通过工业性生产活动,即利用科学技术与设备,改变原材料的形状与性能,为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商业企业的基本职能:通过商品实体转移或价值交换,为社会提供所需产品或服务。企业的构成企业是生态有机体。企业作为一个由人组成的、发挥特定功能的系统,是一个能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自我运作与发展,具有诞生、成长、成熟与衰亡寿命周期的生命有机体。企业生态系统模型。下面通过一个系统模型,对企业生态有机体进行简要描述(见下图)。图 企业生态系统模型企业的特征1.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2.企业的技术和组织特征企业具有两重性。企业首先是生产力组织形式,同时又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企业的技术和组织特征是:第一,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的经济组织。第二,通过交换生产经营的成果(产品与劳务)与消费者或其他生产单位发生经济联系,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同时获得盈利。第三,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四,企业要依法设立。第五,企业是社会经济力量的基础,企业生产力的总和构成社会生产力。3.企业的发展状态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水平(1)在生产领域,企业是生产的现场。(2)在交换领域,企业是实现交换的基本环节。(3)在分配领域,职工要从企业得到工资、奖金、津贴等,每个职工的最终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果。国家要从企业得到税金,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企业经营活动成果的影响。企业的基本属性科学的企业理论源于坚实的经验基础。所谓经验基础就是对“企业”进行直观判断,以现实的企业为标志,进行企业性质的描述、抽象、归类、定位和判断,由此得到企业本质的单称陈述。接着将饱含经验特征的单称陈述放到更加广泛的对象集合中进行验证、检验和综合,在此基础上给出企业本质的全称陈述。——这是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提示我们——企业研究优先关注客观对象,将对象进行精确定位,从感性层次上将“企业的基本属性、企业与周围事物的边界以及相互关系等问题搞清楚,这是企业理论研究的第一步。企业研究只要被看作是一种科学研究,也就必须遵循上述基本的规范和路线。观察现实中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直观地发现企业最少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性:特征A ——生产性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生产性是其压倒一切的重要属性,也是企业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之一。所谓生产性是指企业具有“将资源组织起来,依据特定需求转化成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的过程”。人力、土地、资源、资本这些生产要素,依靠自身都不具有单独产出产品的属性。而要生产出产品,必须由一个企业将这些不俱生产性的单独要素组织起来从事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具有的资源组织性是生产的必要前提,也是企业行为与要素行为的主要区别。这一点在它们参与市场的过程中就已经表达的也非常充分——企业出卖的是产品,而要素所有者出卖的是自身。企业出卖产品之后,企业依然存在。而要素出卖之后,要素就不复存在。这种区别就可以理解为——要素只有参与生产的职能,而不具有产出产品的职能”。比如一块土地放在那里永远不可能造出任何汽车。只有由企业组织资源、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才能生产出产品。这个生产过程中要素发挥的作用是参与作用,而不是直接的生产作用,生产职能只能由企业来完成。从生产要素所能发挥的功能上看,其不仅可以参与生产,同时也可以参与消费。比如人力可以直接从事服务业,为消费者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这些服务不是由企业生产提供的,而是要素直接投入消费的结果。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存在区别本身就说明,由要素直接参与消费与生产提供的产品消费是不同的。这也就是说——要素功能的多样性不能证明要素自身具有生产性。这里强调了要素参与生产过程与企业从事生产之间的细微区别——要素参与生产过程是因为企业对要素功用的选择,被选择的要素参与生产不是生产本身。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系统论的角度描述——单独要素参与生产和企业的生产行为之间,属于系统与子项的关系。特征B——封闭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企业的自身结构与社会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这个界限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人员边界——企业配属的人员数量是着明确的。二是具有经济核算边界——企业作为税收对象和经济统计对象,具有法律认定的边界,在这个边界内部可以给出完整的经济核算。三是具有产品边界——作为产品提供者,可以满足社会的一个方面的需求。在需求主导的市场上,消费需求具有个量化(量子化)的特性,这种个量化表现在产品形式上就是每个产品都具有相对消费需求而言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往往成为企业投资规模、组织结构、物资供应、管理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决定因素,由此导致了企业是一个要素结构齐备的独立组织(自觉力量下的小岛)。由于存在上面三个方面的界限,相对于社会背景而言,企业无疑就是一个封闭的孤立体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企业的内部定义企业的封闭性——企业是一个资金、资源、装备、管理、技术、市场六要素俱全的独立系统。要素组合不成系统,或者不俱独立性的生产组织,就不是现代市场经济概念下的企业,或者说其不具有企业属性。分析企业构成的六个要素可以发现——资源和市场属于企业的外在系统,分别是企业的输入和输出接口,企业通过这两个接口与外界交换物质与信息。这里需要分辨清楚的问题是——企业构成要素中的“市场”是产品进入外部市场前的产品与市场的衔接点,是企业封闭性的边界。而管理、技术、劳动、资本是企业的内在系统,是一个可以有效管理的稳定结构。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引申一个结论——企业的封闭属性同时也就是“单个要素不具有生产性”的同义语。要素交易与产品交易存在显著的不同,比如交易目的不同—— 分别用于生产与消费。比如交易数量的不同——要素交易量较大,产品交易量分散。交易的性质不同——要素面对少数人购买的市场与产品面对多数人购买的市场。这两种交易大概除了形式上的不同外,存在着本质上的明显区别。混淆这种区别的经济学,就会产生错误。而马克思一开始就将生产资料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的生产严格地分开了。特征C——客观性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劳动组织管理、技术体系构建、生产流程安排、市场营销策略都是按照客观规律运行的强自然逻辑体系。因而由这些强自然逻辑体系组织的企业运作系统就具有充分的客观属性。运行良好的企业,也就是企业拥有的各类专业人才认识和用运这些客观规律水平和能力的体现。由于企业的生产是对已知规律的运用,所以企业的效率就体现在它是一个可以计划控制的体系。特征D——高效性通过科学的规划、组织和设计,针对任何一种产品而言,都能够建立具有最佳经济效益的一套生产体系。这个体系之所以有效率,就是其内在的六要素结构进行了符合自然规律的优化。比如,将人的劳动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得复杂劳动变为简单重复劳动,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将人的劳动用机器替代,由此使得生产效率高级化,将人的自然属性对生产效率的限制解除。比如,投资规模可以通过对产品市场、产品技术结构要求进行研究给出合适的封闭边界,由此形成合理分工体系,从而获得最高的生产效率和投资收益。现代企业也正因为有了一定的规模、其内部配置了齐备的六要素结构,作为一个系统才有了对六要素进行系统优化的可能,所以,现代企业所能达到的生产效率就比其它组织模式要高得多。企业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进步的结果,企业是为完成特定生产目标,由劳动、资本、装备、技术、管理、资源和市场六个要素结构而成的社会组织。这也就是说,企业是由“生产目的”——“要素结构”——“社会组织”这样三个关键词组描述的一个系统的客观结构。这个客观结构最少具有上述四个固有属性,任何一种企业理论如果不能涵盖、包容、衔接、融通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属性,那么,这种理论的可信程度就会大打折扣。科斯在其《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曾经引述罗宾逊夫人的话说——任何经济理论必须具有“易处理和现实性”两个特征。这是评价研究结果的一种方法性的标准。易处理要求理论的描述具有符合一般语言思维的特征,应该是一种贴近事实真相的、鲜明的理性认识,就是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表述清晰简洁,这也是一般科学研究的要求,比如万有引力定理可以揭示天体间复杂的作用关系,但是只有几个字母代表的几个作用量。现实性就是成形的理论必须能够科学、有效地描述客观事物。企业的四个属性就是一种对企业特征的系统描述。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一)、企业的产生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的组织形式。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成果,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物。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在经历了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庄园、封建社会的家庭和手工作坊等形式的演进后,在资本主义社会诞生了企业这种现代形式。(二)、企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形式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的演进主要经历三个阶段1、工场手工业时期这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至17世纪,一些西文国家的封建社会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快,大规模地剥夺夺农民的土地,使家庭手工业急剧瓦解,开始向资本主义工场制转变。工场手工业是企业的雏形。2、工厂制时期转载请保留本文连接:1分享到:相关文章声明:《【企业】企业》由“戒不掉的爱”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TA的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系统集成运作资源需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