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了a股情结之后,嘉善永安里未来规划行未来之路可以怎么走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永安行上市遇波折&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日13:02&&来源: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正当摩拜单车和ofo捉对厮杀的时候,另外一家具有共享单车概念的公司永安行却正在冲击上市。上个月,永安行提交了IPO材料,计划在上交所上市,募集将近6亿元的资金。目前永安行的IPO已经过会。
  但是,冲击上市的永安行却遭遇了各种波折,最新的一起事件是:“无固定取还点的自行车租赁运营系统及其方法”这项专利持有人起诉永安行专利侵权。在此之前,还有同行举报永安行涉嫌串通投标。
  永安行被一些媒体称为共享单车第一股。不过今天我们联系到了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安平。陶安平却告诉我们,“共享单车第一股的说法”其实并不确切,共享单车在公司的业务版图其实比重比较小。
  陶安平:“所谓共享单车第一股只是媒体的一种说法,不是我们自己的定位。共享单车在我们公司的业务范围内占比非常小,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公共自行车。”
  截止到2016年底,共享单车的业务收入只占公司总业务收入的0.05%,未来,公司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谨慎试点投放。如果运营项目能够盈利,会根据财务状况适度增加投放。
  永安行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6年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3.81亿元、6.2亿元和7.74亿元,复合增长率1.26倍;同期净利润分别是0.68亿、0.93亿元和1.17亿元,复合增长率72.06%。
  相比烧钱占领市场的摩拜和ofo,永安行的脚步看起来更加稳健。不过陶安平却觉得,不应该把永安行和摩拜、ofo进行对比。
  陶安平:“很多媒体拿我们和摩拜以及ofo对比,其实我们公司和它们的经营模式是不同的。如果专门说共享单车的问题,我认为,共享单车现在最大的痛点就是管理和安全问题。各地都反映乱停乱放比较突出。我们抱着对投资者有所回报的心态,避免盲目投资。在这一领域,我们的心得是:要投资,而且要解决乱停乱放的问题。我们要做定点停放。而且我们在全国范围率先提出了共享单车2.0。为了让共享单车回到有序管理的状态,我们也会提供线下服务,按照投放情况,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网格化管理。”
  东方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阮军认为,从共享单车的业务来看,永安行的业务有稳定的盈利能力,这是资本市场非常看重的。
  阮军:“永安本身是做系统集成的,同时又有桩共享单车的业务,而且它的盈利情况是比较稳健的。这样它也躲开了贡献单车目前疯狂烧钱的竞争态势。”
  永安有稳健的盈利能力,这符合A股IPO的先决条件。反观摩拜和ofo,它们虽然有庞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在烧钱之后如何找到一种盈利的模型,就要看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不过,永安行的盈利能力虽然很稳定,最近出现的两次纠纷却给这家企业的上市之路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对于这两起事件,陶安平今天回应,永安行的做法,都是合法合规的。
  阮军称,虽然这两起事件的确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只要能保证盈利能力,永安行依然会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阮军:“如果仅靠传闻来给公司定性,显然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公司才有进行回复的必要。”
  从目前来看,目前这些传闻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很小。对上市公司不算是很大的问题。只要它的财务状况真实,盈利状况稳健,目前存在的不确定性,市场还是能够接受的。
(责编:孙阳、夏晓伦)
连接东西南北,跨越万水千山的中欧班列上,除了满载的商品货物,就只剩下两名开火车的司机了,他们夙兴夜寐,拉着沉甸甸的货物奔跑在新时期的“丝绸之路”上,他们是现代的“丝路”人,更是中欧经济文化的使者。本期《财景》,走近中欧班列的80后“老司机”。
2016年下半年,几乎所有互联网从业者都意识到“互联网下半场”的到来,“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世界”、“拒绝互联网必死”……类似的言论不绝于耳。传统实体企业遭遇“互联网下半场”会发生怎样的火花,又会遭遇哪些痛苦,本期《财景》,带你走进一家户外品牌的互联网“进化”历程。永安行IPO,讲述励志故事!摩拜、OFO很危险?
内容来源:IPO头条
  来源:ipo观察(ID:ipo2012)综合自国际金融报、华夏时报(北京),投中网,并购优塾(ID:moneyC2C)  共享单车市场上,巨头ofo、摩拜正为了争夺市场资源拼命“砸钱”,永安行却已经递交IPO申请,欲上A股。  日前,永安行母公司——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悄然更新招股说明书,计划在上交所发行不超过24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5.98亿元。  永安行早在2015年就曾提交IPO申请,那一份招股书中只字未提眼下火热的无桩共享单车。时隔一年多之后,永安行再次申报IPO,共享单车则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共享单车烧钱战中的异类招股书显示,公司成立于2010年,2013年完成股份改制,主营业务是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发、销售、建设、运营。其中引人瞩目的是,招股书显示,年,永安行的总营收分别为3.8亿元、6.2亿元、7.7亿元,复合增长率1.26倍;净利润分别为6831万元、9336万元和1.16亿元,复合增长率72.06%。  也就是说,在同行的其他企业还在苦苦探索商业模式,为了拼市场份额努力找投资人要钱的时候,永安行的招股书展现出上市的底气:其实,我已盈利很多年。永安行是唯一盈利的共享单车公司,粗略计算,其近两年净利润率保持在15%左右。  平均一辆单车价值175元单月创收9元以上从2016年12月开始投放,到报告期末的12月31日,投放总数约为4万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永安行的共享单车业务贡献了36.8万元的收入。也就是说,平均一辆共享单车一个月产生的收入在9.2元以上。  永安行将共享单车列为固定资产,到2016年12月底,该项资产价值为698.71万元,没有折旧。也就是说,平均一辆共享单车的价值在175元以下,这与各共享单车公司宣称的动则300以上的采购成本相比有很大差距。  永安行目前主要有四项业务,分别为销售公共自行车系统业务、提供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服务、用户付费的共享单车业务和骑旅业务。  其中系统运营服务收入最多,2014年-2016年实现2.36亿元、3.96亿元和5.3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62.08%、63.92%和68.92%;其次为销售公共自行车系统业务,近三年收入金额分别为1.44亿、2.23亿和2.39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7.92%、36.08%和30.9%。  与摩拜、ofo等用户付费的无桩共享单车不同,永安行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政府付费投资的有桩公共自行车领域。也就是说,永安行盈利不是靠着如今的共享单车,而是有桩公共自行车,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85%-90%。  上市背后的资本推手永安行成立于2010年,目前注册资本为72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孙继胜。  如今永安行的股东有孙继胜(46.44%)、富弘(上海)投资合伙企业(9.6444%)、陶安平(6.84%)、黄得云(6.44%)、上海云鑫(11.1111%)、索军(6.04%)、苏州冠新创业投资中心(3.3333%)、常州远为投资中心(1.73%)、常州青企联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1.5333%)、常州青年创业投资中心(1.5333%)、常州创尔立投资中心(1.2000%)、常州红土创投(1.1111%)、深创投(3.3333%)。  当然,想上市,资本的助力也必不可少。  2012年9月,机构投资人上海福弘投资2,000万元,持有10%的股份。投后估值2亿元,对应2012年预计净利润14倍左右。  2013年7月,上海福弘、青企联合、青年创业三家机构投资人投资2000万元,投后估值4亿元,对应2013年预计净利润11倍左右。  2013年8月,机构投资人苏州冠新投资1,800万元,投后估值4.5亿元,对应2013年预计净利润13倍左右。  2014年8月,深创投、常州红土创投、上海福弘、青企联合、青年创业投资5,000万元。投后估值8亿元,对应2014年预计净利润12倍左右。  2014年12月,上海云鑫对公司增资10,000万元,投后估值9亿元,对应2014年预计净利润13倍左右,上海云鑫为蚂蚁金服的全资子公司。  不过,在永安行的最新招股说明书中显示,永安行将终止与蚂蚁金服、深创投等机构的增资协议。  预警无桩模式风险永安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由于无桩共享单车这一新兴模式出现时间尚短,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且社会各界对无桩共享单车无序竞争、 投放过度等问题出现一定的争议,因此其未来持续性和发展方向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不排除共享单车业务发展将陷入停滞的局面。  此外,服务监管标准,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给该模式的发展前景带来了一定风险,这也给整个无桩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警示”。  有桩将成趋势?“面对无桩车的乱停乱放现象,在政府最终规范之后,有桩单车未来或成为最终的发展趋势。”有业内人士分析说,不过这还是要看政策。由于多家共享单车企业采取的是无桩单车的运营模式,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有的将车停在路中间、有的将车停在路口影响交通等,在报道中也多次出现城管将车辆没收的现象,这无疑会对无桩单车未来的发展带来隐患。  而永安行近期与蚂蚁金服等多家投资机构签署《终止协议》,也从侧面反映了对无桩车市场未来不看好。  日前北京市交通委正在加紧制定共享单车规范发展指导意见,以治理乱停乱放问题。此前,西城区交通委还约谈了摩拜、ofo,并划定了禁停区。另外,广州交通委也约谈了摩拜、ofo、小鸣、小蓝等公司。此外,上海、深圳、福建等地都已出台共享单车征求意见稿。  “烧钱”模式,摩拜、OFO很危险!以上海为例,上周,摩拜、OFO已经开启了“烧钱”模式——全城免费骑单车。  这一幕大家应该不会陌生。这种“烧钱补贴”的戏法,020平台、打车软件早已经用过。  补贴车费白热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争抢用户,培养用户习惯,占领市场份额。  哪里来的资本支持?  摩拜单车的背后是腾讯,OFO的背后是滴滴,永安行怎么办?  永安行作为公共自行车领域的老大哥,选择直接IPO!  但是从未来长远发展角度看,受到资本追捧的无桩共享单车自然会经历洗牌、淘汰、整合,最终回归到一种安全稳定的发展模式。可以说,现在是资本市场花了几十亿,来给国内进行了一场出行‘革命’。  如果永安行IPO成功,那么将会成为A股第一个专门做公共自行车业务的企业,同时,将获得无与伦比的融资优势,那么,摩拜、OFO又会如何?  摩拜单车、OFO、永安行,正在上演滴滴和优步、美团和点评、优酷和土豆的结局。  先激烈的干一仗,然后就突然结婚了。  值班编辑:黄
稀投诉反馈:一生当中,暴富的机会抓住一次就够了!  万事万物都有周期,经济有周期,人生也有周期。房地产暴利周期结束之后,下一个行业暴利周期在哪里?关注暴财经,帮助你抓住一生中难得一次的暴富机会!  暴财经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微信原文地址#$$#http://mp./s?__biz=MjM5NDQxNDk1NQ==&idx=4&mid=&sn=c253bebcd9c7#$$#
[精彩推荐]永安行放弃机遇拥抱危险,落户A股即面临选择_智能派
永安行放弃机遇拥抱危险,落户A股即面临选择
&&&/&&&来源:蓝鲸TMT&&&杨亚茹&&&/&&&点击数:所谓共享单车界的隐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永安行率先IPO,是意外的意外。在共享单车领域,永安行不是话题度最高的,也不是营销手段最溜的,更不是大多数用户们在街头常见的,但人家年纪大。2010年8月,永安行成立,法人为孙继胜,注册资本7200万元,彼时,大大小小的运营商们管着全国超50万辆的公共自行车,永安行规模最大。2013年,永安行改制成为股份公司,为上市打下基础。2015年6月,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闯关失败。日,永安行再次递交IPO申请,在经过证监会一次的意见反馈后,通过审核准许上市。一码归一码,过会的永安行不是无敌要分门别类,永安行的业务条线不得不说。根据其提交的IPO招股说明书,在过去的7年里,永安行的重推业务是有桩公共自行车,现在永安行的业务细致划分下来有四部分——销售公共自行车系统业务、提供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服务、用户付费的共享单车、骑旅业务,其中,前两项业务是永安行98%收入的来源。此外,永安行的运营与时下“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还有很大的不同,它的主要阵地不在繁华的大城市,而在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及周边区域,当然主打有桩自行车。2016年11月,永安行加入了无桩共享单车大军,但因为公司收入来源几乎不涉及共享单车业务,有不少观点认为永安行不是“共享单车第一股”。不管是声势浩大推出“红包车”的摩拜,还是在投放量上下足功夫的ofo,还都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这是共享单车乱摆滥停等管理问题外最被诟病的一点。永安行不一样,它有自己的盈利模式——通过与地方政府签约,垫资建设并运行当地的市政自行车租赁服务。虽然这样的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永安行也是可以自己负担的,从IPO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14年到2016年,永安行营业收入、净利润都在稳步增长。部分营收数据多年来跟政府合作,有自己的经营模式,积极进入A股市场,切入共享单车的永安行浑身散发着与众不同的前卫与实力,也吸引了杰克马的目光,豪掷上亿元助力其在共享单车这个烧钱的领域开疆扩土。喜讯很快,转折也不慢。孙继胜刚豪言要做不用交押金的共享单车,一转眼就终止了合作,扔下一句散发着公关味儿的回应——“待条件和时机成熟重启投资谈判和合作。”这一终止,意味着永安行在近期内都不会在共享单车领域有什么大动作,在日日变动一个新行业内,一旦暂停就很难再追上同行,为了安全去A股,永安行放弃的是某行业人士口中共享单车危险的未来,也是资本汇聚且能迅速收拢用户的流量池。并且,共享单车的发展势必会对永安行主营业务有桩自行车带去冲击。艾瑞报告就指出,目前集中着共享单车的一二线城市总会达到饱和点,向三四线城市拓展会是必然,即使永安行明天就落地A股,危险依旧萦绕周围。圆了A股情结,永安行的未来还有哪些可能?想要入驻A股,3年连续盈利3000万以上,永安行具备也成功过会,圆了两年前的资本梦,招股书显示,永安行欲公开发行2400万股新股,占中股本25%,每股面值1元,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计划募资约5.98亿元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补充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偿还银行贷款等等。当然,弥补了两年前闯关失败的遗憾,但也失去了在共享单车领域争抢地盘的时间筹码。依托政府的庇佑,永安行的有桩自行车做的有声有色,盈利可观,用户量也并不小,数据显示,永安行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覆盖全国29个省市的210个市县,累计建设约3.2万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投放约89万套公共自行车锁车器设备,2016年完成7.5亿次的出行服务。此前,永安行实际控股份孙继胜在接受《国际金融界》采访时曾表示,希望以快速通过IPO的资本方式,支持到永安行在公共自行车领域的发展。虽未提及共享单车,但依然瞄准公共自行车的永安行有经验丰富又成熟的运营系统,这对共享单车回归理性的正常运营来说大有裨益,届时,不在是攀比投放量、抢占用户的阶段,而是比较精细化运作的赛点。或许完全丢下共享单车的负重,只专注于重销售、运营的永安行会走的更好。又或许,永安行做定了“共享单车第一股”。虽然没有参与酣战,但坐收渔利也不是不可。共享单车这一服务类的商业模式,涉及到公共资源的使用,就缺不了运营商与政府的合作无间,在这方面,永安行有一定优势。等待时机,从有桩平稳过渡到无桩,永安行也可以扮演资本市场的鲨鱼,进行一次吞并。虽没经历烧钱大战,但也可以通过合并一家市场份额不小、政府资源稍有弱势的运营商,分食共享单车市场的蛋糕。毕竟目前大行其道的共享单车运营商们短期内都无法达到IPO目标。长远来看,落户A股,永安行可以就其主营业务优势向共享单车大后方转移,也可以利用其身份的便利再次入局共享单车竞争。
标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之路 比尔盖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