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好处组织对中国来说有什么好处,用直白的话来说

中国经济出现重大问题&美国要求中国兑现承诺
近日,美国财政部长卢宣称,一旦中国经济出现重大问题,就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全球性后果。美国也不能为此独善其身,为此中国必须兑现相关承诺。中国要进一步提升自己作为全球舞台上负责任领导者的名誉,这是非常重要的。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c4d000f89ce6914c73a" IMG_WIDTH="992" IMG_HEIGHT="457" ALT="美国要求中国兑现承诺,自己又做了什么?" STYLE="margin: 1 padding: 0 font-style: font-variant: font-weight: font-stretch: font-size: line-height: font-family: vertical-align: max-width: 100%; display:"
TITLE="中国经济出现重大问题&美国要求中国兑现承诺" />
不得不说,美国永远有在万双重标准,仅仅在于兑现承诺这一点来讲,美国是最没有讲话资格的。中国加入WTO时与美国欧洲签署的协议里里面明确列出了15年之后无条件自动获得市场地位,而现在美国及西方做了什么?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c4e000f83a67cc7e1c5" IMG_WIDTH="549" IMG_HEIGHT="319" ALT="美国要求中国兑现承诺,自己又做了什么?" STYLE="margin: 1 padding: 0 font-style: font-variant: font-weight: font-stretch: font-size: line-height: font-family: vertical-align: max-width: 100%; display:"
TITLE="中国经济出现重大问题&美国要求中国兑现承诺" />
在6月初来华出席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期间,美国财长雅各布&卢在清华大学的一场论坛上,被问及是否他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可以“自动获得”时,他回答:“市场经济地位并不是一种自动认可的地位,这将取决于美国商务部进行的分析和评估。”
而在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会议上,美国更是直白的表示,中国仍未符合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条件,仍需要致力解决钢和铝的产能过剩问题,故不会在今年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周年,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cb0b3a9f" IMG_WIDTH="561" IMG_HEIGHT="372" ALT="美国要求中国兑现承诺,自己又做了什么?" STYLE="margin: 1 padding: 0 font-style: font-variant: font-weight: font-stretch: font-size: line-height: font-family: vertical-align: max-width: 100%; display:"
TITLE="中国经济出现重大问题&美国要求中国兑现承诺" />
笔者观点,过去20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向市场经济低位努力,并且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因为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将有利于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发展。而反观美国房地产泡沫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对世界承诺了什么?中国扭转了美国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灾难美国应该知道感恩!美国对中国人民用双手创造的贸易顺差眼红,打白条压低价格,养着一大堆懒人,美国不感到羞愧还要中国为你们承诺什么?
文/吴老论金(现货指导微信crkp02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股市涨就是反补经济__这就是直白的说来吧,我要减持,套现。
买创业板的人不多,拿基金接盘,呵呵,亏他们能想出来。
现在银行股下跌就是为大盘一但下跌不至于跌倒千点以下做准备。
经济一直下跌,倒闭潮广州等企业借的帐都还不了,银行能骗多久?所以银行股会跌的很惨。证券股马上熊市,他们也是靠牛市过日子,也会跌的很惨。
楼主如何看今天尾盘跳水?
小白一个,看到这个贴,冷静许多,希望楼主会一直更下去
还好楼主时刻警醒着我…不然要坐过山车啦。
可怕的是,没有利空,跌了。就像上涨没有理由。一切都是冷冷的,你的对手看着你的牌。我们还不知道。
@北美大棕熊-20 20:33:01可怕的是,没有利空,跌了。就像上涨没有理由。一切都是冷冷的,你的对手看着你的牌。我们还不知道。-----------------------------那么说对手还是很有力量啊,上午尾盘和下午尾盘都一样,尤其是下午尾盘,慢拉快打,散户跟不上他节奏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代。当上一轮改革开放的红利释放殆尽,该拿走的都被拿走了。而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以互联网+为工具,以大众创业为形式,正在塑造崭新的经济结构!而具备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的人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首先,2001年中国就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当时中国就应该跟世界接轨,国门向全世界打开,可是当时我们国家的国情不合适,电脑普及不了,中国领导人就向世贸组织申请了15年的保护期,用这15年的时间来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那么15的保护期,就在今年的7月份(公元2015年),保护期已经到了,国门必须打开,这是铁的事实,这个勿容置疑。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意义和影响,他们会问国门打开跟我们有关系吗?而事实上,它甚至可以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存问题,因为国门打开以后,至少会发生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允许外资企业进入到中国的所有行业,包括我们国家管制的金融、证券、交通、钢铁厂等等等等,都允许外资的进入,以后投标项目都不允许国家参与,只允许个人财团参加;中国加入世界WTO申请了15年的保护期第二件事情,那就是更关系到我们的生存问题了,海关的关税减免或者为零,也就是说从今年(公元2015年)的7月份开始,所有进出口的商品将全部免除海关的关税。因为以前我们国家的海关的关税很高,所有进口商品,将全部加上海关的关税,最低的也是100%,最高的420%,也就是说100元的商品进入到中国,就有200元!那么将从今年的7月份开始,全世界的商品将会陆续的进入中国不仅仅如此,所有的进出口商品还都存在着代理费,也就是代理商的费用,比如说一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然后才能进入到经销商的手中,经销商再加上自己的店面费、人工费、装修费最后还有加价费,所以它的价格非常非常高的,老百姓一般是接受不起的。那么将从今年的7月份开始,全世界的商品将会陆续的进入中国,免除所有的费用在中国的市场上,以很低廉的价格上市,直接会进入到老百姓的家庭,那它对中国所有的行业,都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为什么国家在号召大众创业呢?因为按照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未来三年,所有的商业逻辑都将摧毁重建,所有的传统企业都将重头再来!必须有一个归零的过程!即:所有的传统企业必须另起一盘,按照崭新的商业逻辑在开始,这个开始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业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传统创业的思路,传统创业的思路是“市场思维”,而现在每一家创业型企业必须按照“资本思维“去发展企业!那么什么叫资本思维呢?比如,国家为什么会实行IPO注册制?因为国家就在要求每一家崭新的企业必须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去发展,只要你有好的想法和创意,只要敢于创新,就可以第一时间拿到资本市场进行大众融资、发行股票!然后时刻对接投资方、投行等金融市场,利用资本增长方式去发展,这就是”资本思维“。这里有个鲜活的例子:这里有个鲜活的例子:小米手机其实是典型的”资本思维“成长起来的企业。首先,他会找到投资方,告诉投资方我将用崭新的方式做手机,然后大家一起来玩,在还没有开工之前就拿到了投资。然后它会先告诉大家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手机,配置是多少、价格是多少,找到了自己的消费者,拿到了订单,这时再去找工厂生产。小米这种就是轻资产、高增长的资本思维方式。你会发现,小米背后形成了一条生态链,价值巨大,却又不需要工厂和设备。因此,”资本思维“背后的杠杆作用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如果小米手机按照”市场思维“去运作,那么他要需要先自己准备好一笔启动资金,用于购买设备、建设厂房、研发设计,当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再去找渠道商,再去砸钱做广告,努力卖给消费者。这时如果资金不够了就去银行贷款,进行扩大生产。而传统企业之所以难以为继,症结就在这种运作思路上,最后资不抵债、或者利润率赶不上银行的贷款利息!因此,现在的企业的问题不再是如何优化产品、如何做营销的问题,而是必须重头开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头彻尾的调整运作思路!创业潮基于此,中国将涌现一大批初创的企业,他们的思维是全新的,他们对传统企业的冲击是巨大的,这将导致中国将无工可打,无商可做,2015年的下半年,中国的经济将下滑到历史最低点,零界点,因为传统生意都不行了,就没有了商机,传统生意都不好了,也就没有地方可以打工,未来三年,中国将会有天文数字的人员下岗,这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而互联网将给中国注入新的活力,未来三年中国还会有30%---45%的人从事电子商务,如果抛去老人和儿童,或者在抛去职能部门的公务员以外,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家庭当中,都会有80%以上的人,会从事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将直接冲击中国的个体经商户,将在5年之内陆续的退出历史舞台,取代他们的就是电子商务,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我们国家不能总停留在落后的传统经营模式上,所以随着2015年国门的打开,一批新产品和新模式将大行其道!因此,这场变化却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到了今年7月会爆发,中国所有的行业都会大洗牌,中国又是必须从传统经营模式,转型到互联网+的模式上来,这也是我们国家必经的一段路程,现在留给我们还有2个月的时间,能读懂这2个月时间的人,它就可以改变中国任何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而中国在100年内都不可能再产生这样的机会!
这个国家什么都藏着噎着,到了这时候才告诉我们。还有什么?接轨,没办法了。大跌即将到来,国外都是牛市15--18倍左右。我们呢?几百倍,太牛掰了。硬扛,股市可是60万亿,能扛动?呵呵屠杀即将来临。
每看一次,说的有道理
@北美大棕熊-20 21:22:24这个国家什么都藏着噎着,到了这时候才告诉我们。还有什么?接轨,没办法了。大跌即将到来,国外都是牛市15--18倍左右。我们呢?几百倍,太牛掰了。硬扛,股市可是60万亿,能扛动?呵呵屠杀即将来临。-----------------------------楼主,60万亿,只要不发生像踩踏事件那样的情况,每天一万多亿资金就可以维持股市了。好比中国全部房子加起来按市场价格算值得一两百万亿(随便说的不准确),但是市场只要有每年几万亿十几万亿去买房,房地产就不会崩溃。
如果是慢牛,对于国家来说是好的,可以维持现状套住一些钱,也可以缓解上市企业的压力。同时很多散户疯牛没赚,对于散户来说,慢牛是鸡肋。股市的未来,我觉得还是看国家的能量,手中有法律,印钞机,媒体,行政手段,。。。。已经长期被愚弄的百姓。所以,真不知道这局会如何发展下去。
至于您说的,消灭货币,除非关起国门,不然钱会外逃,货币疯狂贬值,股市狂泻,大家谨慎消费,谨慎投资,人心惶惶。也许副作用就是多年的泥潭甚至十年,更有甚者政权危机。所以,我觉得,这股市泡沫(楼市同理),政府只会把弄大,而不会去彻底戳破(故意假摔也有可能)。权贵既得利益者贪婪以及普通大众的懦弱,使得他们做事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回头阻力太大,甚至是悲壮的结局,所以一般都是装了南墙再回头。
大陆首富,20分钟身价减半,踩踏事件的典型。成交额才十亿多美元,但是市值蒸发千亿。20分钟,。。。下手太快,太狠,突袭。
跳水队的晶晶已经站上4.5米台。
@北美大棕熊-21 08:29:44跳水队的晶晶已经站上4.5米台。-----------------------------这么快??
现在有些股票突然宣布停牌,停牌也是他们的手段之一吧
没有利空,也没有利好。很安静。这就是跳水前的征兆。停止买,卖空手里的股票。等待……
A股加杠杆: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 10:54 21世纪经济报道 0 收藏融资融券余额,正式步入2万亿时代。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止5月20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达2.01万亿元,正式突破2万亿大关。而伴随着两融数据突破历史新高,5月20日的单日成交量,亦达15个交易日以来的新高。当日上证指数收于4446.29点,单日涨幅为0.65%。而截至4月底,沪深两市信用交易账户的数量亦达到月度最高值,达341.1万户。分析人士认为,若以去年底的证券业净资本计算,两融余额正在逼近券商净资本的理论极值,但随着近期券商融资补充资本金活动的增加,不排除两融余额再创历史新高的可能。“近期,券商正在做大资本、资产规模,因此,未来两融余额还有增长可能。”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研究员指出。
大家还在看散文吧网站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中国企业欠缺什么文化氛围相关话题当前的形势,不管是中国经济的转型也好,还是当前国际经济关系发生的重大调整也好,确实形式了一些倒逼的机制,使我们中国企业应该更加国际化,而我认为,企业国际化首先必须是企业市场化,如果中国的企业不能很好做到市场化,那就不可能在国际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中国企业怎样才能经受住国际化考验呢?我借用习近平同志的一句话:打铁还须自己硬!中国企业走出去首先自己要硬,硬就硬在自己是市场化的企业,硬就硬在自己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这样的话,成功的概率就比较高。
但在这些硬实力的背后,往往需要打造一种适应国际化、能够支持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我认为,这方面有几个重要元素值得关注,到底中国企业欠缺什么文化氛围
第一,中国企业文化当中还相当缺乏务实的文化。
中华民族本来是一个很务实的民族,中国几十年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务实的过程,但是,最近一些年来,很多企业常常受一些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出现了很多不务实的态度。比如,中国企业走出去,一旦受到一些困难,马上就说这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企业,是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我觉得没必要这样过分政治化解读。实际上,像日本当初走到美国去的时候一样,他们也碰到过很多障碍,没有必要把我们受到的任何一次挫折都归于政治因素,而应该从自己市场化的程度和竞争力来考虑问题。所以,怎么样克服那种似是而非、表面看着很正确的政治式惯性思维方式,对整个企业和企业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务实的文化现在对我们来讲是越来越重要。在这样一个竞争非常激烈世界里面,谁不务实谁就要吃亏,谁夸夸其谈谁就要吃亏,其实有很多问题是很简单的。有一次我和日本、德国一些专家讨论,为什么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会长期领先于全球制造业。他们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德国人就说我们就是几个词:认真、严谨、讲卫生;日本专家讲的更直白,他说一个不讲卫生的国家是不可能成为高端制造业国家。如果我们不解决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只空谈所谓&中国创造&和&高端化&,我觉得是做不到的。
第二点就是法制的问题。
中国企业一定要养成遵守国际规则,适应国际规则,按照国际规则办事的习惯。中国当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重大反响,而且极大地改善了中国投资环境和商务环境,核心的问题就是,中国当时作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承诺,表示会遵守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贸易和经济的规则。这个承诺对于全世界是重要的。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迅速崛起,这种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对于扭转全球对中国形象的看法,在中国和全球创造一个更好的、有利的发展环境,具有绝对正面的意义。所以,现在看来,我们当年承诺遵守国际规则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最近有很多人都质疑,全世界大部分规则都是西方国家制定的,我们为什么要去遵守,我们要设法增加我们的话语权,改变这些规则。
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看,我们不应该原则上提出来改变全球规则。当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承诺了遵守全球规则,这个规则是规范全球市场运作的游戏规则,不可能因为我们中国变得强大起来了,也不可能因为中国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而改变,因为遵守全球市场经济的规则和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目标是一致的。比如说,中国当初提出遵守国民待遇的原则,国民待遇的原则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必须要完全平等地对待在它的国土上所有不同类型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现在还没有完全做到,所以才出现大家不断呼吁解决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受到不同待遇的问题。所以,遵守规则的问题并不是要颠覆这些规则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学习和适应这些规则,才能使得中国真正建立一个市场经济的体制。很多全球市场经济的规则是现成的,我们无非是拿来再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某些修正以后,使中国经济体制和法规纳入全球市场经济体制和法规大的框架当中,这才能够使得我们中国在一个相同的法律框架之下,和全世界搞经济贸易合作,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所以不存在从整体上颠覆和修改全球经济规则的问题。
第三,要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
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如果不能够创新,就很难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曾经有美国媒体做过一次讨论,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也就是说中国为什么没有很多创新型企业。我当时看了材料,归纳有那么几条原因:
1、中国企业普遍盈利水平很低,拿不出钱搞创新。这需要在今后改革当中为企业减轻负担、降低成本,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创新的问题我们喊了多年,为什么不能落到实处,就是因为我们企业的盈利能力差,企业拿不出大批的钱来投入到创新这样的领域,第一个结论对我们来讲是适应的。
2、中国的教育不鼓励创新,只鼓励模仿。这种教育观念使受教育的人、特别是精英人才难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企业发展因此也受到很大限制。
3、中国的创新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虽然政府在鼓励,媒体在不断鼓吹创新,但是企业没有一个真正内在的动力来进行创新,这样就使创新变成口号。
4、中国缺少一个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这一点我们在讨论金融问题的时候也多次提及,就是怎么样打造中国金融体系的时候,能够使中国金融体系更支持创新,特别是个人的创新问题。
此外,我还注意到华为任正非的观点,他表示中国缺乏创新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产权保护制度,加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是中国企业创新的一个核心问题。
当然,中国企业的创新必须在一个开放的范围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里面进行创新。现在我们讲自主创新的时候涉及到三种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觉得,对中国大多数的领域来讲,主要还是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问题。当然,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我们确实还需要用更多经历来解决一些现实的创新问题,如果能够真正进行自主创新,也就是原始创新,那就更好,但这种原始创新毕竟成功概很低、成本高。对于这一点,任正非说,在创新过程当中,华为只强调做有优势的部分,没有优势的部分,就应该更多地加强开放合作,让别人去搞。我举得这个观点很有道理,所以创新也必须在一种开放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相关文章最新文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十大好处
第一,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 第二,有利于中国扩大出口。在与该组织的134个成员进行贸易交往时,都将享受到最惠国的待遇。 第三,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环境。还将给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第四,有利于中国的国企改革,增强国企竞争动力。 第五,有利于扩大内需。进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各行业的复苏,将有效地刺激内需。 第六,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关资料显示,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个国家的GDP将提高3个百分点。而每一个百分点,将创造400万个就业机会。 第七,有利于...&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1.削减关税。全面削减关税,平均税率 由22 .1%减至17%;取消所有出口补贴。 2‘开放农产品市场。对小麦、栗米、稻 米及棉花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以开雄市 场,逐渐撤销由国家控制的豆油贸易。 3‘限制对美出口急增。控制对美出口 品在配额取消后急增的特别条款有效期12 年;禁止中国向海外其他国家倾消的条款 有效期巧年。 4.开放零售市场及售后服务。 5.开放包括法律、会计、医疗等专业服 务...&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纵观近代世界贸易曳,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是真正主动实行自由贸易的;另一方面,在比较自由的贸易阶段,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就比较快,各国的得益也比较大;而在出现世界性贸易保护时,各国的发展就比较慢,各国都得益较小,甚至受到损失。为什么没有国家愿意单方面实行自由贸易?为什么许多国家又都愿意通过谈判,在某个国际性贸易组织的安排下实行多边的关税和非关税减让,实现自由贸易?这就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世界为什么需要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的间题。如果我们对国际性贸易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认识清楚了,那么对中国要不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就可以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了。在下面的讨论中,为了简单起见。我们有三个基本的假定。一是假定各国家内部的不同集团没有不同的利益,这也就是说,我们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进行讨论的;二是假定各国只进行一种产品的贸易,即我们主要只进行局部均衡分析;三是假定世界各国可以分成大国和小国两...&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中国自1986年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以来,至今已有13年,其间进行了26次多边工作组会议和数百场双边谈判。在这13年里,中国为加入WTO,在关税、非关税措施、服务贸易、贸易体制和规则、技术壁垒、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极大努力。对于国际社会而言,中国毫无疑问应该成为WTO的成员。问题是应该以怎样一种对中国和WTO现有成员都有利的方式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评价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做出的承诺,无论对中国政府的决策者,还是对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基于中国目前关于市场准入方面的出价,相对综合和全面地分析中国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响。它给出对这些承诺的收益和成本的定量估计,可以使相关各方深刻理解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一、中国的市场准入承诺(一)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货物关税及非关税措施的谈判,是过去几年中国加入WTO谈判的核心内容...&
(本文共12页)
权威出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妆品工业发展迅速,年销售额达275亿元,品种达25000余种,质量普遍提高,目前化妆品生产企业达3500余家,其中“三资”企业约570家,其销售额约占总销售额40%以上,国际上著名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基本上都在中国国土上投资建厂生产国内外知名品牌。中国化妆品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品牌与国内民族品牌共分天下,各占半边,基本上适应了当前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在国际地位的加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已是世界瞩目的问题,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中国参加的世界贸易组织将成不了一个整体。同时,加入WTO也是中国加快改革开放的需要,是使中国产品平等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由于化妆品行业曾以高关税阻挡进口,以促进民族产品发展。现在要加入WTO,对化妆品业带来的是喜是忧,将受到领导部门和业内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纵观国内外化妆品行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展望未来,中国化妆品工业加入W...&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1国外同行业水平及我国的差距1 1国际上生产集中度高 ,我国生产度相对分散据报道 ,1995年全球洗涤用品的消费量约4300万t,其中 ,合成洗涤剂的消费量为3400万t。洗涤用品市场将近80 %的产量集中在几家大的跨国公司手里。如美国的宝洁公司 ,英、荷的利华公司 ,德国的汉高公司 ,日本的花王、狮子公司。我国1998年洗涤用品产量为357万t,生产工厂300多家。可以看出 ,我国的生产集中度比较低 ,在规模经济及全球市场竞争力方面 ,难以与跨国公司抗衡。1 2人均洗涤用品占有量比较低如果按照1995年的世界总产量测算 ,洗涤用品人均用量为7 8kg/a,其中合成洗涤剂为6 1kg/a。同期 ,我国人均用量洗涤用品为2 59kg/a,洗涤剂为1 96kg/a ;日本为8 6kg/a、韩国为6 0kg/a。根据预测 ,2000年 ,我国的人均用量仅仅达到3 0kg/a,2015年4 2kg/a。再过15年人均用量还赶不上韩国19...&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入民建党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