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大跌 是为了遏制俄罗斯油价吗

油价猛跌 俄罗斯经济陷入深渊_凤凰财经
油价猛跌 俄罗斯经济陷入深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面对油价的下跌以及欧美的制裁,“硬汉”俄罗斯总统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政府并不是毫无应对的招数。,
&虽然货币贬值带来通胀和资本外逃的风险,但相信考虑到原油和天然气占到俄政府收入50%这一重要性,只要油价不能明显回升,弱势卢布将是未来核心政策。& 今年以来,西方国家轮番制裁、卢布大幅贬值、高通货膨胀、低,所有的不利因素已经压得俄罗斯经济难有喘息机会。 但与这些不利因素相比,俄罗斯眼下面临着更大的威胁。全球石油与天然气价格的持续下跌,可能成为将俄罗斯经济推向衰退深渊最重的一击。 &目前石油的供需平衡已经被打破,短期内如果石油的供给方没有减产的意向,同时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话,石油价格仍面临继续下跌的趋势,由于俄罗斯对于能源出口依赖过大,长此以往俄罗斯经济必垮无疑。&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油价直击俄经济命脉 三季度以来,市场利空消息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也在诸多负面因素影响下持续走低。对于能源出口收入占()一半以上的俄罗斯来说,如果油价继续维持当前下跌势头,无疑将加速把俄罗斯推向经济衰退的深渊。 今年6月底,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基准原油-布伦特原油(Brent)和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曾达到年内高点,分别为114.81/桶和107.26美元/桶。而至10月初,Brent和WTI已经分别大幅下挫24.37%和19.52%,Brent跌至近两年来的低点,WTI也一度跌破90美元/桶。三季度Brent和WTI均价分别为103.46美元/桶和97.24美元/桶,较上季度分别下跌5.74%和5.57%。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油价的下跌预示着原油市场已经进入新的下跌周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虽已基本走出危机的影响,但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尤其是主要石油进口国-中国以及区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导致石油需求下降,同时石油的产量不降反升,导致石油市场供大于求,进而拖累国际油价进入下行通道。 &现在油价的下跌不禁让人想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油价从150多美元快速下降到40多美元,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最后OPEC减产才挽回危机的局面。如今俄罗斯经济虽然承受能力增强,但对于能源的依赖并没有改变,如果油价下降到60美元/桶左右并且维持一段时间,对俄罗斯又将是一次重大的考验。&林伯强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油价一反常态的暴跌现象,并非单纯由经济因素造成,与俄罗斯处于紧张局势的美国正在利用其与沙特的战略合作关系,展开一场石油攻势来强化与俄罗斯对峙阶段的话语权以及加速俄罗斯风险的爆发。 对于这一说法,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石油问题涉及到复杂的经济、政治因素,虽然美国对于中东的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这不是石油价格下跌的决定性因素。& 林伯强也指出:&原油市场十分敏感,负面因素会被放大,目前油价的下跌可能受到一定炒作因素的影响,所以现在急需出现一些利好消息,能够抑制住油价下跌的势头。美国与沙特联手打击俄罗斯这一说法并不可靠。& 此外,10月初以来,俄罗斯央行大手笔进行外汇干预,10天内投入60亿美元但最终仍未能阻止卢布的下跌势头。 10月16日,俄罗斯央行在结束公开市场操作后,卢布对美元、欧元一揽子继续下跌1.3%至46.1342,刷历史新低。自今年6月份以来,卢布汇率一直面临严峻下行压力,目前卢布对美元汇率累计下跌14%,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货币。 今年以来俄罗斯政府外汇储备已经大幅减少550亿美元,其中约400亿美元用来扶持卢布汇率,目前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仅剩4520亿美元。 此外,由于二季度欧美对俄采取迄今为止最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关键经济领域的企业难以在国际市场融资。据俄央行预计,俄罗斯企业未来三个月需要偿还547亿美元外债,为了避免经济进一步陷入困境,俄央行不得不继续大规模使用外汇储备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林伯强认为,俄罗斯解决这一系列经济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抑制油价的进一步下跌。&油价下跌对俄罗斯带来双重打击,一方面出口收入减少,同时恶化了国内的经济现状,卢布贬值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但油价下跌对俄罗斯的影响完全是负面的,因此俄罗斯应该集中精力解决油价下跌的风险。& 普京还有什么招儿 面对油价的下跌以及欧美的制裁,&硬汉&俄罗斯总统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政府并不是毫无应对的招数。 美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弗拉基米尔(VladimirOsakovskiy)指出,弱势卢布是俄罗斯政府为了缓解油价下跌导致出口收入减少而做出的应对措施。 弗拉基米尔指出,卢布今年的贬值幅度和油价大致相同,这意味着在美元计价情况下,俄罗斯原油销售所带来的卢布收益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油价继续下跌的话,俄央行将继续放任卢布贬值。从维护财政平衡的角度而言,俄罗斯可能会让卢布进一步下跌15%。 &虽然货币贬值带来和资本外逃的风险,但相信考虑到原油和天然气占到俄政府收入50%这一重要性,只要油价不能明显回升,弱势卢布将是未来的核心政策。& 对于影响俄罗斯经济命脉的石油价格,虽然短期来看,石油供应超过需求的局面尚未结束,国际油价仍可能有下行的空间。但市场人士认为,从中长期来看,OPEC各成员国出于对本国财政收入的考虑,作出减产决定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冬季作为原油需求的旺季,将有利于提振油价。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欧美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方面也在积极展开反击。一些受到制裁被挡在西方市场之外无法募集资金的俄罗斯企业近期正式起诉欧盟,要求其废除在7月份作出的制裁决定。而欧盟将在2015年第一季度讨论是否延长对俄制裁。 但林伯强指出,诉诸法律行动因为持续时间较长对解决俄罗斯短期内面临的问题无法起到很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shuf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035405
播放数:212875
播放数:241154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最新播报:
国际油价连跌 俄罗斯卢布告急 年内卢布跌幅已达五成
  卢布两个交易日累计贬值约25%;分析称国际油价下跌为首要原因;俄罗斯居民疯狂囤货
俄罗斯卢布近日上演连续暴跌行情,震动全球。在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15日暴跌13%后,俄罗斯央行16日凌晨放出“大招”,紧急宣布将基准利率由10.5%直接提升至17%。俄央行希望,这一自1998年俄罗斯债务违约以来最大幅度的加息举措能够阻止卢布崩盘。
  然而,加息效果昙花一现后,美元兑卢布盘中一度突破80,截至16日收盘,美元兑卢布报72.197。卢布两个交易日累计贬值约25%。
  花旗银行分析师表示,俄罗斯实施资本管制或许将成为卢布保卫战的下一步。
  年内卢布跌幅已达五成
  今年上半年,1美元兑卢布维持在33左右。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局势紧张及国际油价下跌,卢布进入连续贬值行情。12月3日以来,卢布跌破50关口,直至12月15日首次跌破60,盘中一度触及65。
  据统计,今年以来,俄罗斯卢布跌幅已达五成,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货币。鉴于油价下跌趋势难改,俄国际储备目前又处于5年低位,分析认为,从基本面来看,卢布的确难以扭转下跌势头。
  为了遏制卢布贬值和通货膨胀风险,俄央行16日凌晨紧急加息6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由之前的10.5%上调至17%。加息无用后,俄罗斯央行16日又进行了3.1万亿卢布7天正回购操作。昨日晚间,俄罗斯央行再进行7.326亿美元7天期正回购操作。
  昨日,俄罗斯股指RTS指数大跌19%,创1995年以来最大跌幅。与此同时,国际资本避险情绪增强,黄金期货价格强势上涨至每盎司1213美元
  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俄罗斯央行加息并不能遏制卢布下跌势头。“历史经验表明,当一国货币面临贬值压力的时候,央行通过加息来捍卫本国货币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张明表示,因为加息是一把双刃剑,目前俄罗斯经济处于比较疲弱的态势,虽然短期内能提高本国货币的吸引力,但是,此时加息会进一步打压俄罗斯经济。
  油价暴跌为贬值首因
  “普京、卢布、油价都将在明年奔向63”。这是近期俄罗斯正在流行的一个冷笑话。不过,现在看来,这个笑话远远低估了卢布和油价跳崖式下跌的势头以及普京遭遇的难题。
  张明分析称,卢布暴跌首先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有关。俄罗斯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油气出口为主,国际原油价格暴跌恶化了俄罗斯贸易条件,导致俄罗斯贸易顺差显著收窄;同时,今年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导致美元进一步升值。
  数据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1月主力原油合约截至昨日21时,跌破54美元,报53.9元,跌幅3.58%。这是主力合约2009年5月以来最低收盘价位。今年纽约油价已经累计暴跌43%。
  中宇资讯分析师孙晓飞表示,受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影响,OPEC无减产意愿,后期原油或将继续震荡下行。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胡慧春也表示,目前仍然没有看到支撑国际原油价格止跌的因素。
  此外,尽管美元升值以来,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国货币都在下跌,唯独卢布下跌势头最猛。原因在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冲突。北约国家通过各种措施打压俄罗斯经济,不排除通过金融市场进一步压低油价,进一步打压俄罗斯。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看来,卢布暴跌的重要原因还有国际市场对俄罗斯经济未来前景的担忧、对俄罗斯公司和俄罗斯国家外债表示担忧。
  当地居民抢购生活物资
  在莫斯科工作生活多年的鲁先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近日来俄罗斯当地人和生活在俄罗斯的外国人都在疯狂扫货。
  鲁先生说,目前肉类、鸡蛋、牛奶、蔬菜等生活物资价格都在上涨,近一周来涨幅约20%。趁现在物价上涨速度尚未赶上卢布暴跌的速度时,俄罗斯当地人赶快把卢布花出去变成具有实用价值的商品,而对于商家来说,则尽快回笼资金。“俄罗斯人所在的企业目前还没有提及涨工资一事”。
  据鲁先生介绍,对于卢布连续大跌,目前莫斯科街头尚未发生骚乱,因为用俄罗斯当地居民的说法,就是“习惯了”。
  1998年以来,俄罗斯已经历多次卢布暴跌。
  2008年8月,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战争后,外资纷纷逃离。之后的全球金融风暴直接引发了卢布持续贬值,一直持续到2009年下半年。今年初,莫斯科对乌克兰的军事介入再次导致俄罗斯卢布暴跌。
  “卢布贬值后,学费相对便宜了。不过,在莫斯科的生活仍是以卢布结算,物价上涨,每一天心都在滴血”。昨日,一位在俄罗斯留学的付女士对新京报记者说,微信朋友圈中抱怨卢布不给力或要求用美元结算工资或涨工资的呼声此起彼伏。
  华商抱怨利润损失
  俄罗斯卢布持续贬值,不仅给当地百姓带来大面积恐慌,对于在俄罗斯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华商来说,也笼罩了一层阴影。
  对来自北京的华商李先生来说,卢布的贬值使本身就“利薄”的生意雪上加霜。成本上升、货物积压、面临亏损,都让他苦不堪言。
  据称,目前部分中小型商店已经关门歇业。尤其是经营进口商品的商店,汇率变化让国外供货商无法发货。
  “不涨价没有利润甚至赔钱,可是,如果涨价的话,销售受阻”。昨日,李先生对新京报记者说。
  据称在圣彼得堡经营渔具的赵先生告诉记者,卢布贬值趋势发展下去,不仅对华商,甚至对整个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爆炸性危机”。
  据介绍,商品一般以美金定价购入到俄罗斯的,其定价必然与美金息息相关,美元升值后,同样的商品,较年中时期的利润相比,在无形之中已经损失了40%。
  昨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建议,华商应积极采取自保措施。对于贸易规模较大的华商,必须采取汇率风险对冲,如掉期交易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如果贸易规模较小,华商则可选择抱团经营。 新京报记者 金彧
  【分析1】俄罗斯是否会走向危机?
  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明认为,卢布继续下跌将造成俄罗斯进口成本显著上升,对俄罗斯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本来俄罗斯增长萎靡,通胀压力加大时,会有滞胀的风险。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俄罗斯外债负担,降低国际投资者对俄罗斯经济的信心,会导致外国在俄罗斯的资本进一步撤离。
  “在此期间,将不可避免出现资金外逃、套利做空等,加速了俄罗斯卢布进一步下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
  张明表示,对全球来说,更多是负面冲击。会导致全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降低,风险规避指数加剧,也会导致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同样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的考验。
  那么,俄罗斯该如何正确面对本轮卢布暴跌呢?
  “伤口在,总会痛”。昨日,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表示,仅凭加息与汇市干预治标不治本。来自占比俄罗斯对外贸易40%的欧盟的制裁,油价下跌引起的出口和经济衰退,超过外汇储备的外债规模,以及美联储加息推动美元走强的四把盐,可能让俄罗斯经济陷入长期泥潭。
  管清友表示,据统计,俄罗斯今年内七次加息。年初至今,俄罗斯共计上调关键利率7次,从5.5%调到17%,并配合汇市干预,但年中以来油价暴跌再次引发恐慌性外逃,只要油价能稳住,继续贬值的空间就不大。
  【分析2】会对中国带来何种影响?
  管清友认为,油价下跌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推动微观企业盈利改善,但是,卢布贬值、美元升值将加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而且油价下跌意味着全球经济需求疲弱,不利于中国的出口和经济复苏。
  刘元春认为,目前中俄双边传统结算依然使用美元,从俄罗斯进口商品的价格将更低,可是不利于出口。目前,中俄两国之间出口大于进口。不过,由于俄罗斯与中国经济贸易体量并不是太大,影响并不剧烈。
  “如果卢布持续大跌,并导致俄罗斯经济急剧下滑和崩溃,那么,对于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平衡关系会被打破。这对于中国来说,战略上会有损失。这一方面的影响会大于短期实际损失”。刘元春说。
  张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卢布的暴跌不仅对俄罗斯是伤害,对于中国来说负面意义大于正面意义。从进口方面来说,从俄罗斯进口商品价格更低,不过,卢布暴跌还将引起全球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国家信心降低,也会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的考验。(金彧)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让油价跌吧&看谁顶不住
&&&&来源:&&&&
&&&&&&字号
原标题:让油价跌吧 看谁顶不住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沙特阿拉伯26日说,预计国际石油市场“最终会实现自我稳定”。这一表态似乎暗示这一全球主要产油国不打算采取减产措施以遏制油价下跌。
  同时,作为非欧佩克成员的产油大户俄罗斯说,即便油价跌到每桶60美元,俄罗斯也不打算减产。
  沙特希望油价稳定
  欧佩克27日在维也纳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近期油价下跌问题。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25日飞赴维也纳,在会前会晤沙特、委内瑞拉等多个产油国的能源官员。
  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在26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石油市场的自我稳定功能,但对与俄方会谈只字未提。
  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说,欧佩克成员已经做好迎接国际石油市场份额变动的战斗,坚持认为“非欧佩克成员应该参与到欧佩克主导的任何减产行动中”。
  欧佩克成员石油产量约占全球产量三分之一。自6月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下跌30%,低于每桶79美元。27日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是这一组织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俄罗斯无意减产
  俄罗斯日产石油1050万桶,占全球产量的11%。俄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24日表示,低油价致俄罗斯损失1000亿美元。
  之前,不少西方媒体猜测,俄罗斯可能同意减少石油产量,以稳定油价,缓解西方制裁对其国民经济的严重打压。
  不过,谢钦会面沙特、委内瑞拉等欧佩克成员国官员和墨西哥等非欧佩克成员国官员后作出惊人表态:就算油价跌到60美元,俄罗斯也不减产。
  谢钦预计,低油价将对生产成本较高的产油国造成更大损失。这显然把矛头指向美国。美页岩油增产是拉低国际油价的原因之一,不过,美国开采页岩油成本为每桶65美元至83美元,高于国际油价,使其无法获利。
  俄总统普京先前说,国际市场能源价格不稳的局面不会持久。不排除一些国家操纵国际能源市场打压俄罗斯经济的可能性,不过,这是一把双刃剑,不仅伤及俄罗斯,同时也会影响制裁实施者、油价操纵者和俄罗斯的经济伙伴。
  油价大跌催生阴谋论
  美国沙特联手教训俄罗斯
  近期油价跌跌不休,各种阴谋论随之出现。有人认为,这是沙特与美国联手打击伊朗和俄罗斯经济的行动。
  这可是有先例的。苏联为何解体,迄今仍众说纷纭,但美国精心策划的石油战可谓“功不可没”。
  当年,苏联能够称雄于世与美国平起平坐,石油因素相当重要。苏联2/3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纠集沙特等国一举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最终在1991年分裂解体。
  苏联解体后,石油再次助俄罗斯崛起。2000年以后,石油价格从每桶不足50美元猛涨到100美元以上,甚至一度高达150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叶利钦时代陷入绝境的俄罗斯重获生机,普京成为俄罗斯英雄,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
  如今,很多俄罗斯人感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幕或许正在再一次上演。
  沙特借机侵吞伊朗的“蛋糕”
  油价下跌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美国和沙特联手打压油价对俄罗斯可能产生一定压力,但是美国、沙特是油气大国,所以油价下跌对他们其实也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油价暴跌后,沙特的财政收支从盈余变成了赤字,日子也不是很好过。沙特为何会采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呢?据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沙特希望借低油价侵吞其他产油国尤其是老对手伊朗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油价下跌后最难受的国家并不是俄罗斯,而是伊朗。”有分析称,伊朗和俄罗斯两国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而阿萨德是沙特的死对头。
  沙特“排挤”美国页岩油
  不过,也出现了沙特“排挤”美国页岩油的“阴谋论”。
  分析称,由于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高于沙特采油成本,需要更高的油价方能维持竞争力,所以沙特希望通过压低油价迫使页岩油生产商退出市场。一名消息人士称:“他们紧盯着美国页岩油不放!”
  以往,美国一直大量进口沙特原油,但现在出现“页岩油革命”,美国从沙特的大客户变成了主要竞争对手。(据新华社、《华商报》等)
(责编:杜燕飞、王静)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欧时经济茶座
2016年,国际油价“翻身难”?
发布时间:
10:34:02&&来源:欧洲时报&&作者:
周锐浏览次数:
在2015年创下“惊人”跌幅后,国际油价在2016年伊始似乎也并没有看到“底”在何方。
纽约油价1月12日盘中跌破每桶30美元大关,再次搅动了国际原油市场。在2015年下跌超过35%后,国际油价新年又下跌18%。
做客本期“欧时经济茶座”的专家认为,目前,在国际石油市场供给过剩、需求低迷而主要供给方难以联手减产的情况下,国际油价2016年料将难以翻身。在这种情况下,产油国的经济将面临重大挑战,而低油价对非产油国的红利似乎也并不是那么明显。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 高健
金银岛资讯副总裁& 钟健
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总会计& 胡炳军
卓创资讯分析师& 孟鹏
自2015年以来,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大幅下降。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减少20座至516座,为过去8周内第7周减少,触及2010年4月以来最低。图为美国洛杉矶一处油田。(图片来源:新华社)
缘何暴跌: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周锐北京报道】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高健表示,国际油价在2016年初的大跌可以被视为2014年大跌的延续,如果要分析原因,可以追溯到2011年甚至是2008年。最根本的原因是全球石油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导致这一变化最为核心的因素就是美国的页岩油。
页岩油革命令美国的原油产量大为增加。高健分析说,2008年时,美国原油产量只有500万吨。当时全球石油市场的格局是欧佩克的产量占比为42%,美国仅为9%。但是到2015年的时候,美国在全球石油产量中的占比已经上升到15%,欧佩克(OPEC)的占比则出现大幅度缩水。
问题在于,占比的缩水并不意味着产量的减少。高健表示,从2011年开始,美国原油产量增速连续4年超过10%。
与此同时,欧佩克的产量也在不断上涨以争夺市场份额。当国际油价在100美元到120美元高位的时候,各方增产自然是顺势而为。但是在油价连续回落的情况下,欧佩克也没有通过减产的方式来支撑价格。数据显示,目前欧佩克的实际日均产量约为3150万桶,处于多年高位。
高健分析说,如果欧佩克减产,肯定会对石油价格提供一定的支撑,但是这种支撑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因为在石油不再紧俏的情况下,一旦欧佩克减产,俄罗斯、美国页岩油会很快填补其让出的份额,从而让油价重回低迷态势。
正是这种高度竞争的态势,让各方都很难做出减产的决定。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日均原油产量约为922万桶,处于多年高位。尽管原油价格已低于很多原油生产商的生产成本,大多数原油生产商仍在顶着亏损压力继续生产。
在供给持续扩张的同时,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也在减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的不景气。高健分析说,全球经济从2011年开始放缓,市场对石油需求持续减弱,这加剧了供需失衡状态。
更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对石油需求的替代。高健引述英国石油公司(BP)报告称,石油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已经连续十五年受挫,这意味着其他可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效应已经在显现。
虽然有分析人士认为,当低油价成为新常态会让替代能源的发展受到毁灭性打击,但高健表示,目前新能源发展处在初级阶段,其发展的命脉是政府的支持或者是一些非商业性的推动,尚未进入市场化阶段,因此低油价的持续并不会扼杀新能源的发展,相反,新能源的发展将持续增加油价复苏难度。
在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外,阴谋论也是研究国际油价本轮大跌的一个视角。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美国如果需要从经济层面遏制俄罗斯,把油价打到低位并长期保持在低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高健表示,谈油价的时候,政治一定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因为石油不仅仅是纯粹的商品,更应该算是战略资源。虽然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本轮油价的下跌是美国在打压,但从结果来看,本轮油价顺应了阴谋论的趋势发展。
变化趋势:每桶30美元甚至更低是大概率
在金银岛资讯副总裁钟健看来,起始于2015年11月上旬的这一轮油价下行周期,可能在2016年1月中旬前后结束。不过,由于投机商的平仓回吐以及高位做空力量可能的进一步发力,这一轮油价下行的触底价位将是难以估量的。30美元甚至更低价位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钟健指出,目前,全球需求持续低迷的状况并未改变,更重要是,供求平衡状态也没有进一步的恶化,2016年的全球石油供需平衡仍保持着供应仅过剩1~2%的常态局面。当前这种极低的油价只能进一步表明,在当今的国际石油市场中,不完全是因供求因素问题促成了低油价,而是有了影响油价的新变量注入了市场,逐步正确认识这个新变量,是今后判断油价大趋势的基本出发点。
在他看来,从油价的短期走势看,投机持仓者的态度仍然是决定油价波动的主导力量。
无论当期供需关系中的诸多因素怎样风云变幻,油价仍然执著地演绎着周期性的升降波动现象,作为油价的短期运行形态,一波上升之后必有一波下跌,这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颠扑不破的油价波动规律。
他强调,当今的国际石油市场上,能够在短短的一年内,驱使油价从大约110美元的相对高位急挫到近30美元左右,其驱动下行的主要能量不是来自供求关系,因为供求并没有强烈失衡到足以将油价拦腰横斩的程度,对油价形成强烈冲击的新变量是美国强化了金融监管的政策所致。
随着2015年一系列监管措施到位,曾在石油市场上叱咤风云的金融机构,在退出石油期货自营业务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油价的运行态势与油价的形成规则。
2014年底时,美联储为了稳定金融衍生品市场,延长了金融机构退出自营业务的时间,本应在2016年7月前全部清出包括石油期货市场的金融机构,在2015年1月之后,重新开始了恢复性入资。油价一度从跌至40余美元又反弹到60美元就是在这种情景下发生的。
钟健强调,随着2015下半年一些金融监管措施的推出,迫使石油金融资金的流动性及油价的波动性进一步趋弱。非商业持仓量从140万手恢复增仓至170万手之后就失去了继续增仓的动力,在空头创历史性高位,净多头却不断走弱的情景下,新一轮油价下跌趋势实际上从美元的位置上已经重新形成,并在持续下跌中寻求着新的价格谷底。尤其是进入12月中旬之后,投机气氛再创年内新高,35美元价位附近蕴藏着极大的空头清仓压力,当这一轮空头清仓结束之后,国际油价将被打压到一个新的低位。
至此,由于投机交易者的一轮平仓回吐的操作周期即将结束,又到了一个周期性“挤尽”油价中投机泡沫的时刻了。从持仓变化对油价的波动规律看,仅仅凭投机商的这轮平仓操作,油价就有可能被打压到30美元左右。
钟健强调,这轮油价下行的谷底并不会仅仅在30美元就触底停跌。进入2015年11月份后,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做空力量已达到历史最高位的28万手,当前空头投机力量己进入了前所未有做空油价最强盛的时期。油价是否会被空头力量进一步扰动?至此,需要的仅是一些“坏消息”。而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恰好是“坏消息”的盛产时期。
当前,国际石油市场中已经充斥着许多利空油价的因素。例如,加息后的美元、美国废除原油出口禁令、仍在持续不断高涨的美国原油库等,这些因素层面上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将是空头发力的借口。
如果说,仅从投机交易者平仓回吐就可能使油价跌至30美元左右的话,那么,当诸多利空因素一旦在今后的2~3周内发力,在以上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一轮油价下行期的触底价位将是难以估量的。至少30美元甚至跌破30美元将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钟健认为,以投机资金变动与油价波动的协整关系判断,2016年上半年期间,国际油价(WTI)波动的中轴线大约在35美元上下,波动幅度大约在28美元至42美元范围内。其间,如果一些利空性质的事件发力,油价波动的中轴线会进一步跌至35美元之下。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不降低。图为1月13日,山西太原,一加油站工作人员正在给车辆加油。(图片来源:中新社)
持续低迷:生产国遭遇大麻烦
在高健看来,当国际油价持续在低估徘徊,受影响最大的是产油国。这一点在俄罗斯、沙特、委内瑞拉等国的近况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1月13日表示,鉴于石油未减产,近期油价将继续下跌,这令俄经济持续承压。他表示,俄罗斯能够实现预算平衡的油价为每桶82美元。今年预算是根据每桶50美元制定的,而目前油价仅每桶31美元。他透露,2015年俄财赤率约为2.6%。在油价下跌严重影响财政收入的情况下,俄将考虑削减10%的财政支出来渡过难关。
作为原油出口大国,由于油价大幅下跌,沙特去年出现史上最高财政赤字980亿美元,沙特政府不得不动用8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并发行200亿美元债券以应对财政困难。
有媒体也分析说,对于委内瑞拉、伊朗、阿尔及利亚等国,油价更是要保持在每桶约140美元的水平才能实现预算平衡。目前,委内瑞拉国内“恐怖“的通胀正是国际油价徘徊在低谷的“恶果”。
面对低油价的冲击,产油国也作出了一些应对。高健介绍说,伴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回调,俄罗斯的卢布也在持续贬值。考虑到俄罗斯原油出口多以卢布结算,因此从其国内看,油价回落的负面影响被卢布的贬值部分抵消。但全球贸易体系毕竟是以美元结算为主,因此,伴随着石油收入的减少,俄罗斯外汇增量放缓。
至于联合减产托市,在高健看来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分析说,首先美国并没有国家石油公司概念,其石油生产纯粹是市场行为,因此,只要市场有利可图,美国就会继续扩大石油生产,而不会主动减产。除非价格大幅低于成本,才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关井或停产,从而出现被动减产。
因此,如果联合减产真的出现,也只能发生在俄罗斯、墨西哥和欧佩克之间。但高健并不看好这些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他表示,首先,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之间就很难达成一致,其次,对于是否减产,欧佩克内部也是矛盾重重。高健介绍说,此前传出消息,如果油价长期低迷,欧佩克可能会召开紧急会议,或出台相应政策还需进一步观察。
微弱利好:石油消费国也有隐忧
虽然从逻辑上看,当油价下跌,石油消费国的生产生活成本会明显降低,人们可以拿出更多的钱去消费,从而利好经济,但高健表示,从实际情况来看,低油价对全球的利好非常微弱,对一些消费国还带来麻烦。
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总会计胡炳军强调,油价持续下降对继续在勘探环节增加投入是不利的。他表示,目前低效资源在中国石油行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致密油等开采成本比较高的特殊油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如果现在因为油价持续下降而影响投入,未来一旦国际油价反弹,中国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为中国如此大的消费量,如果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提升,本身就会推高国际油价。
中国国家发改委近日推出了石油价格涨跌的上限和下限,该机制表示,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中国国内油价将不会继续下调。此举针对的正是低油价对中国石油生产、加工体系的冲击。
卓创资讯分析师孟鹏也强调了低油价对于中国能源安全的冲击。他分析说,海外能源开采成本远低于中国自产成本。以中东为代表的石油储量丰富、油源埋藏浅等优质油田开采成本可低至每桶10美元附近,而中国自产原油平均开采成本则高达每桶50美元,海上开采成本更甚。原油自产成本高,减产关井后重启难度大,在低油价成为常态的现在,油井若继续保产,不断下跌的油价令消费者或将更无节制,由此难免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环境质量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若陆续减产停产,中国60%的原油对外依存度有可能将继续增大。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设置地板价,是给石油勘探和炼制企业“一丝喘息的机会”,有益于防止能源对外依存的继续增长,从而有利于国家能源结构稳定。
(编辑:天天)
Copyright (C) 2008 Nouvelles d'Europ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油价 俄罗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