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阿里并购uc案例分析

阿里巴巴并购UC浏览器背后的逻辑 - 简书
阿里巴巴并购UC浏览器背后的逻辑
阿里巴巴重金收购uc,传闻高达50亿美元。我认为阿里巴巴是在为互联网的存量信息投资,是在投资过往。但阿里巴巴肯定坚信自己是在为未来投资。他们的逻辑很简单:虽然很多人坚信手机app会取代浏览器,但稍微想想就知道这绝不可能。一般情况下,人们手机里安装的形形色色的app,也就一百来个。而人们常常使用的,则仅有十来个。这意味着绝大多数app,最终都将归于沉寂——英雄不会死去,只会慢慢老去。而那常用的十来个app,自有其信息的边界和内容的范畴,又怎么可能容纳下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当年百度兴起的原因,就是无边界的内容聚合,满足了用户的长尾需求。所以阿里巴巴们认为,即使人们手机里装满了各种app,但互联网海量的信息,最终还得靠浏览器送达用户。所以他们坚持认为,手机浏览器将会是承载一切的超级app。而也正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更加容易的发现长尾信息,uc还自己做了神马搜索。这让百度对之忍无可忍,于是多次封杀。这就像当初自媒体的崛起道路一样。从古至今,不乏自媒体的存在,但真正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群体,还得等到微信的出现。原因就在于,信息需求和信息发现不对等,使得虽然人们的信息需要一直存在,需求一直摆在那里,但却因有效用户量少,成不了气候。直到微信横空出世,海量的用户随时随地的长尾,终于满足了自媒体生长的土壤。而手机app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用户有需求,但却会因有效用户少,而使得绝大多数app坚持不了多久。人们都在说要做好垂直领域的内容和服务,这条路是没有错,但很多人只怕都走偏了。做好垂直领域的内容与服务是未来,而很多人的重点却都指向了开发好的app去了,这就是本末倒置了。正是因为看到这种本末倒置对于开发者的伤害,所以百度和uc都清楚的指出,未来属于附着于超级app之上的轻应用,而不属于app。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应该就是所有坚信浏览器的价值的人的信心所在了。而支撑这种信心的,则是数据。因为目前很多用户,确实在用浏览器获取各种信息。uc可是号称用户数几个亿。但我之所以说这仅是存量信息,则是因为这些用手机浏览器查找信息的用户,也是在pc端用浏览器的用户。而其所查找的信息,也是互联网已有的信息范畴。所以用户是存量用户,信息是存量信息。而未来,人类信息全面的数字化所包含的内容,显然会极大的超越目前互联网已有的信息范畴的。而这一部分信息,很遗憾的是,传统互联网将无法获取,这意味着浏览器也将无法获取它们。
微信:birdthought阿里收购和投资的那些企业--百度百家
阿里收购和投资的那些企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中国电商巨人阿里明天即将在纽交所上市,在过去的两个周当中,美国资本群潮涌动。据说,阿里路演的酒店,上演了一出投资者版本的山路十八弯,等电梯需要40分钟,挤得水泄不通。相比之下,刚刚发布了新iPhone的苹果零售店门前简直有些冷清。
中国电商巨人阿里明天即将在纽交所上市,在过去的两个周当中,美国资本群潮涌动。据说,阿里路演的酒店,上演了一出投资者版本的山路十八弯,等电梯需要40分钟,挤得水泄不通。相比之下,刚刚发布了新iPhone的苹果零售店门前简直有些冷清。
投资者们的热情源于对这家电商巨头未来发展的信心。这种信心,一方面是源于其超越eBay和亚马逊总和的营收额;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并购动作所展现出来的无限可能,以及打造生态帝国的决心。
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阿里历史上做出的重磅收购以及投资。
一、搜索引擎,典型案例:雅虎中国、搜狗
马云曾表示:“今后的电子商务绝对离不开搜索引擎。”因此,阿里曾两次在搜索引擎领域做出重磅投资。
图1 阿里收购的搜索引擎相关企业
两次投资均不成功,阿里如何破搜索引擎的局,还需要我们耐心的去等待。
二、本地生活领域,典型案例:口碑网、美团、快的打车、高德地图
从2006年收购口碑网之后,阿里多次在本地生活领域进行收购投资。阿里希望能够以本地生活服务为切入点,紧密围绕本地化的发展方向,以餐饮娱乐、房产交易为重点,立足全国数十家大中城市,以提高的用户体验为宗旨,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本地化生活社区平台,并最终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各类服务带来更好的用户黏性和口碑。
因此,该领域的布局对于阿里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本地生活领域阿里的主要投资。
图2 阿里收购的本地生活相关企业
除了上述提到的,在本地生活领域,阿里的动作还有投资3500万美金,成为易图通公司控股股东,以及与花旗共同投资千万美元,入股丁丁网等。
三、电商服务,典型案例:中国万网、宝尊电商、深圳一达通
电子商务是阿里的主营业务,而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阿里在电商服务领域也进行了多次投资。下图为阿里在电商服务领域的相关投资。
图3 阿里收购的电商服务领域相关企业
通过这几次收购,阿里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淘宝店主以及立足阿里巴巴的中小企业。
四、社交与移动互联网,典型案例:微博、陌陌、UC浏览器
社交流量入口可谓是一块肥肉,腾讯凭借多年积累的QQ用户群+神级应用微信在社交流量入口这块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而百度凭借其一家独大的搜索及周边产品优势同样获得了相当大的用户数据,而阿里依然没有一款有力的产品能抗衡百度、腾讯,所以阿里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即使自行推出来往,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情况下根本无法打开市场,来往成了阿里的鸡肋。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只能通过收购来打开局面,一下是阿里在相关领域的收购情况。
图4 阿里收购的社交移动端相关企业
五、文化领域,典型案例:虾米网、优酷土豆,华数传媒
在文化娱乐产业的布局不仅能带来巨额的利润,更能通过广告等手段,实现电商平台导流。此外文化娱乐产业的“粉丝经济”,将是未来移动电商、移动支付等发展到后期的争夺焦点。再加上十八大政策红利鼓励企业推行文化产业发展。阿里在音乐、影视、平媒、体育等文化领域频频出手。
图5 阿里收购的文化领域相关企业
在这一系列的收购与投资完成后,阿里在文化领域的布局已然明朗:产业上游由阿里影业负责生产内容,同华数合作,可以借助其播控牌照、内容资源和渠道,助力自家的阿里TV系统和硬件终端,而在下游则由优土、虾米网等形成播放平台,21世纪传媒及原文化中国旗下的媒体作为宣传,自此形成一个贯穿上下游的生态圈,而作为补充,恒大淘宝足球队很好的做到了品牌效应扩大化的作用。
六、金融领域,典型案例:恒生电子、天弘基金
为了打造真正的生活娱乐帝国,在金融领域布局是必须的。因此在这个领域,阿里也做了重磅投资。
图6 阿里收购的金融类相关企业
阿里完成对天弘基金的投资后,对支付宝来讲,由渠道角色深入基金业务,阿里小微金融生态也会进一步完善,对天弘基金来讲,背靠财大气粗的阿里巴巴,一夜之间跃升国内基金注资额之最,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容小觑。
后一桩交易意义也十分深远。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几乎最大的IT供应商,恒生电子给未来阿里金融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七、物流,典型案例:百世物流、星辰急便、日日顺物流、新加坡邮政
现代电商,物流可能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但肯定是关键因素之一。在这一方面,做的最好的当属京东,马云也曾经说过“物流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问题”,因此,阿里在这一领域的动作也十分频繁。
图7 阿里收购的物流领域相关企业
目前,阿里在国内国际的物流都已经布局,而其联合银泰、复兴、顺丰等企业发起的“菜鸟物流计划”也已经于去年5月启动。相信这些投资,能够为阿里带来巨额的收益。
至此,对于阿里整个收购投资的盘点算是告一段落。当然,对于阿里这个巨人的投资动作,上文的盘点并不全面,也不详尽。笔者只能感叹,如此大的生态布局,也只有马云这样的商业奇才才能够把控。
阅读:17416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这就像杨浩涌在过去十几年的赶集创业生涯中所经历的那样:跟58打...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为何被阿里收购的企业发展都不好
发布时间:
首先,我们来看看被阿里巴巴收购或投资的企业有哪些。1、2011年7月,5000万美元领头美团网,占股约10%,目前美团网是团购领域的老大,估值超过百亿美金。2、投资快的打车,砸了几亿美金,最终在日发布与滴滴打车合并的消息,成为打车行业的巨头,估值超过百亿美金。3、高德地图,2014年02月,阿里巴巴斥资11亿美元完成对高德地图的全资收购,为布局O2O打下基础。4、苏宁,日,阿里巴巴283亿入股苏宁,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看中其旗下1600家线下门店。5、Lyft,2014 年4月初,阿里巴巴参与了Lyft公司2.5亿美元的D轮融资。6、宝尊电商,是一家为品牌企业和零售商提供包括营销服务、IT服务、客户服务和物流服务等在内的专业的整合式电子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持有宝尊18.2%的股份,是其最大的股东。日已在美国上市。7、淘淘搜,创立于2010年,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独立购物搜索、电商大数据应用公司!目前已经接受阿里2000万美金投资。8、深圳一达通,2011年被阿里巴巴收购,服务用户几万家,年进出口总额超过百亿美金。9、UC,优视科技。它成立于2004年,市场份额40%以上,并且在海外拥有超高1亿的用户。据业内传闻阿里巴巴收购uc花费43.5亿美金。10、墨迹天气,它是一个工具类的app,它的用户超过3.3亿。可以为阿里的电商导入充足的流量。11、友盟,专业的移动数据分析网站,国内主流开发者大多是友盟的用户,已有超34万计的移动应用从友盟服务中获益。据传阿里巴巴8000万美金收购友盟。12、魅族,中国知名手机品牌,2015年2月阿里5.9亿美金投资魅族。而魅族借助阿里的资金和渠道迅速发展,成为国产手机的黑马。13、LBE安全大师,一款手机安全软件,它以简洁好用著称,拥有众多用户。14、微博,国内知名的社交平台,在美国上市,目前活跃用户超过2亿,是仅次于微信和QQ的社交平台,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阿里巴巴以5.86亿收购了微博18%的股份。15、陌陌,已在美国上市,注册用户超过1亿,依靠会员和增值服务盈利,目前正在探索O2O服务。阿里巴巴为对抗微信4000万美金投资陌陌。16、遛遛,专注于移动宠物服务与宠物社交,针对宠物爱好者开发的移动应用。通过地理位置,帮助发现身边萌宠和宠物主人;更精准迅速地解决宠物主人实际的配种、领养与寄养等需求;创建有爱平台,满足宠物主人之间养宠分享和互助交流等社交愿望。17、摩漫相机,是全球第一款原创将真人拍成幽默漫画的手机应用。魔漫相机表示自己有1.6亿用户,而且60%生活在中国大陆之外。18、天天动听,知名的音乐app,用户数量超过2亿。被阿里巴巴圈子收购,并入阿里音乐。19、虾米,阿里巴巴前员工创立的音乐网站,主打原创,是音乐节的淘宝,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20、优酷土豆,国内最大的视频在线网站,美国上市公司。2014年,阿里巴巴以12.2亿美元收购了它16.5的股份。21、文化中国,现在改名为阿里影业,在香港上市,市值超过600亿。22、华谊兄弟,中国最大的影视集团,旗下拥有众多艺人,并且投资众多电影大片,目前市值350亿,阿里占股8.8%。23、恒大足球,中国著名的足球俱乐部,阿里巴巴以12亿收购其50%股份。24、第一财经传媒,它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广播、电视、日报、网站、杂志于一体的中国专业财经媒体品牌,阿里以12亿人民币入股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占股36.74%并成为第二大股东。25、虎嗅,科技媒体,2012年上线,2014年获得阿里巴巴巨额投资。26、文化中国传播集团,2014 年3月,阿里巴巴花了8.04亿美元成为了香港ChinaVision公司的最大股东。该公司制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语电视节目和电影,其业务还设计平面 媒体,移动媒体,以及移动游戏运营。ChinaVision公司制作的电影包括《让子弹飞》,《西游降魔篇》,还有《功夫》。27、芭乐,芭乐网是中国权威的原创影视内容发行和运营平台,它还运营一个编剧和艺术家人才平台和一款视频App。2014年8月,阿里巴巴对芭乐投资了1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约合1600万美元。28、汇通,中国最大的快递集团之一,曾在2007年获得阿里巴巴1500万美元投资。29、圆通,2015年5元,阿里投资圆通。占股20%。据说投资额度不到100亿。30、菜鸟物流,出资21.5亿,占有43%股份。31、海尔集团,2013年12月,阿里巴巴22亿投资海尔集团,与旗下物流日日顺达成战略协议。32、天弘基金,目前是最大的货币基金,大名鼎鼎的余额宝就出自其名下。阿里出资11.8亿元认购天弘基金51%的股份。33、拍拍贷,中国最早的p2p公司,据传获得了阿里亿元级别的投资。34、恒生电子,它是中国领先的金融软件和网络服务供应商,阿里33亿收购恒生电子。35、众安保险,是国内最早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主要股东还有腾讯和平安,两家各占15%的股份,阿里巴巴占股19.9%;目前公司估值超过500亿。以上名单引用自贴吧-中华城市吧-也许、淡然所发帖子《看看浙江阿里巴巴收购投资了多少企业,占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半壁江山》今年,阿里又收购了大麦网,我们可以看到,阿里收购的企业非常多,类别也非常广,但是我们也能发现,被阿里收购的企业并没有想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得到快速发展,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举个例子,名单的第18,19个,天天动听和虾米音乐,之前都是非常好用的音乐播放软件,天天动听更是很多人从Java时期,诺基亚时代就一直在用的软件,但是被阿里收购后,并没有获得更多的资源,反而改名阿里星球转型做粉丝经济,但是并没有成功,一个好好的音乐软件就这么废了。还有优酷土豆本来是市场份额第一的视频网站,被收购后广告又长又硬,要知道以前优酷电脑端看视频是没有广告的,这就导致公户的严重流逝。广告问题严重的还有新浪微博,微博还没被阿里全资收购呢,就全是淘宝的广告,阿里就这么需要导流吗。和天天动听一样在功能机时代就用户量特别多的软件就是UC浏览器了,当年那个松鼠标志是多么亲切,被阿里收购后,为什么要做新闻,做头条,就不能安心做一个浏览器吗,以至于现在UC的份额逐年减少,被360和搜狗等蚕食。文化中国,被阿里收购后改名阿里影业,但是2014年,阿里影业亏损4.17亿元;2015年盈利4.66亿元,到了2016年,则又预计净亏损达9.5亿至10亿元纵观阿里的收购,好像除了金融类企业,发展的都不如意。究其原因,在于:盲目投资,没有长期的战略规划,很多投资都是从短期利益考虑只想补足自身的短板,阿里想通过收购获得这些企业的精华,弥补自身的不足被收购企业的创始人离职,悲哀的是很多企业被收购后,创始人都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企业,新来的管理者对这个企业或许并不熟悉,没有创始人的一腔热血,或许这是发展不好的一个原因当然也不排除是阿里的布局问题,现在的亏损只是暂时的,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不管如何,祝福阿里,也祝愿所有创业公司发展更好
热门加盟项目俞永福为何拒绝百度收购却接受阿里合伙?_网易财经
俞永福为何拒绝百度收购却接受阿里合伙?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融入大盘之中,将之称为“合聚变”。4月初将整合方案提给了俞永福,毫无疑问,这是一份难以抗拒的诱惑。5月初,俞永福对马云伸出的橄榄枝做了深度思考,决定接受阿里的整合,在更高的起点上重新出发。如今,在阿里的总部已经有了俞永福的OFF。6月11日上午,在UC的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小型的会议,集团与UC的部分高管和员工代表见面,将UC整合进入阿里集团的消息正式宣布。除了少数高管,大多数员工此前并不知情。一句话在UC办公室里流传起来:“一夜醒来成了里皮的同事。”随着消息的扩散,UC的员工不断接到来自朋友的祝福:恭喜晋升为白富美、高富帅。至少40亿美元以上的估值,在UC内部完成了一次造富运动。如今阿里收购某个企业已经算不上新闻了,但在阿里近乎疯狂的一系列收购中,UC完全是另类。UC优视全资融入阿里巴巴集团,并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UC优视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将担任UC移动事业群总裁,进入阿里集团最高决策团队——阿里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阿里集团有三大事业群,一是电商,二是云计算和大数据,三是UC整合后的移动业务,俞永福掌控三大业务之一。阿里战略决策委员会共有八人,俞永福成为八分之一。阿里的“人制度”闻名业界,可以肯定的是俞永福很快就可以成为合伙人之一。此前阿里持有UC 66%股份,剩余的34%股份以阿里的股份置换,一直盼着独立上市的UC员工很快就可以享受到阿里上市带来的福利。阿里对UC的估值并无法精准确定,还要看阿里上市的数字,但俞永福肯定地说:“至少是两倍于对91的19亿美元估值。”这也间接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整合案。记者曾多次采访过俞永福,他和他的创业团队一直希望能够创造一份更大的事业,所以他也多次强调过“独立发展”,UC是“非卖品”的理念。独立做大,完成创业的初心,这几乎是每一个创业者的梦想。但不可否认,创业过程中不仅要面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更要面临是否独立发展的选择题。一方面因为创业回报。因为公司的赢利和现金流状况都不错,俞永福经常被内部、外部的人追问上市的问题。俞永福和他的创业团队希望公司再做大一些再考虑上市,同时外部的资本环境、竞争环境不断变化,很难把握上市时机。如何使员工得到最好的回报,是俞永福的一大压力,也是这次接受阿里“整编”的一个重要原因,“总算给员工一个交代。”这一个压力的释放,可以让俞永福团队放下包袱,回归创业初心,继续将精力全部放回到业务上。另一方面因为创业环境快速变化。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的巨头圈地战中,创业企业不得不面对站队和被收购的选择题。UC在过往的发展中几轮融资,阿里分别于2013年3月和12月两次战略投资UC,总金额是6.86亿美元,持有UC 66%的股份。此次整合后UC全资归阿里集团,而俞永福个人则成为阿里集团的重要个人股东之一。同时,UC将获得阿里的资源面对未来的事业。据悉,俞永福负责的阿里UC事业群除了现有UC集团业务团队,未来还将整合阿里集团浏览器业务、搜索业务、LBS业务、九游移动游戏平台业务、PP移动应用分发业务、爱书旗移动阅读业务等建设和发展。
一年前百度向UC报出20亿美元的收购方案,俞永福拒绝。一年后他接受了阿里高于40亿美元估值的整合方案。俞永福告诉记者,不是金额的问题,百度是要收购,而阿里是要合伙,性质不同。在阿里的方案下,俞永福和他的团队还可以继续他们当初的创业梦想,或许可以参与到更大的事业当中去。独立不独立,对于创业者是梦想与现实之间艰难的选择。在对俞永福的多次采访中,他曾多次提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八个字。虽然他强调是整合不是收购,但UC还是纳入到阿里的体系中,不再是过去的独立体。摄影师要给俞永福拍照。会议室硕大的背板,一头是阿里巴巴的LOGO,一头是UC的LOGO。摄影师问道:“在哪个LOGO前拍呢?” 俞永福不假思索:“当然是跟UC的LOGO合影。”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并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