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究竟有哪些企业从事ngs测序相关ngs服务器

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展望
来源:ebiotrade / 作者:koo /
自从哈佛大学遗传学家 George Church 和 454 Life Sciences 公司 Jonathan Rothberg 掀起下一代测序 NGS
的革命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毫不夸张地说,这段时间以来 NGS 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测序通量突飞猛进的同时,测序成本直线下降。
想当年 454 Life Sciences 公司测序 580-kb 的细菌基因组,需要四小时的工作循环。而今年一月份 Illumina 公司发布的
HiSeq X(TM) Ten 测序系统,能够以千元成本测序完整的人类基因组,最多每天能测序 600 billion bp。
如今,下一代测序技术给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彻底的改变。而 NGS 领域本身也在经历着某种意义上的变革。正因如此,基因组学 Archon X 奖(Archon
Genomics X Prize)不得不于 2013 年 8 月宣布取消,因为测序成本的直线下降已经使竞赛变得毫无意义。Church
的团队是该竞赛仅有的两只报名队伍之一,他认为参赛者们是否能够完成竞赛任务还很难预料。但无论如何,既然竞赛已经启动,总得让人家比完吧。
言归正传,下一代测序领域的 2013 年既忙碌又喧嚣,在开年之际让我们对这一领域发生的最新进展做个小结吧。
454 Life Sciences
2013 年 10 月, 454 Life Sciences 宣布将于 2016 年中旬逐步淘汰其焦磷酸测序仪器,GS Junior 和 GS
FLX+。据该公司介绍,从扩展性和成本角度看,454 平台作为首个商业化的 NGS 系统已经基本上走到尽头,很难再对其进行升级和改良。Roche 的 Beth
Button 指出,公司正在寻求新的测序合作伙伴。2013 年 9 月,该公司宣布与昔日的竞争对手 Pacific Biosciences 合作,拟基于
PacBio 公司的SMRT技术进行诊断产品的开发。
2014 年 1 月 Illumina 公司发布了两个以 Solexa 测序技术为基础的新测序平台,HiSeq X Ten 和 NextSeq(TM) 500。
据该公司介绍,定 价$250,000 的台式 NextSeq 500
兼具了样品制备和测序功能。“它按钮式的操作,可以在许多常见测序应用之间切换。该系统能够在一天内测序整个人类基因组和多达 16 个外显子组。”NextSeq
500 运行 75 个测序循环只需 12 小时。
HiSeqX Ten 系统以 10 台仪器为单位销售,据称可以实现千元成本的人类基因组测序。该系统现定价 1000 万美元,能够在三天时间内生成 1.8
terabases 的数据,相当于每天约 600 Gb,比 HiSeq 2500 强十倍。
华盛顿大学的 Elaine Mardis 表示,HiSeqX Ten
系统针对的应该是提供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服务产业,因为很少有研究机构能用到如此高的通量。“要想实现千元成本,就需要正确的样本量,”她说。当然,高通量还意味着更为复杂的数据分析。
Mardis 的团队曾作过计算,为了跟上 HiSeqX Ten 他们可能需要花费 800 万美元在信息学设施上。此外,实现千元成本意味着每年需要测序
18,000 到 20,000 个基因组。“我要测序许多肿瘤基因组,”她说。“但数量还远远不够。”
Life Technologies
已被 Thermo Fisher 收购的 Life Technologies 拥有两款 NGS 平台, SOLiD 和 Ion Torrent 。据
Thermo 的 Andy Felton 介绍,公司已经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后者身上。“绝大多数研发工作已经转移到 Ion 上,”他说。
目前的 Ion PGM 系统可使用最新的 Ion 318 芯片,产出多达 6 million 400bp 的读取,也就是说 4 小时运行的产量能达到 2
Gb。而新 Ion Proton(TM) 使用 Ion PI(TM) 芯片,能够产出 80 million 200 bp 的读取,即每次运行产量达到 10 Gb 至 14
据介绍,今年公司将会推出用于转录组测序的新 Ion PII 芯片,每张这样的芯片可产出 300 million 100bp
的读取,随着系统改良甚至可能达到 200bp。
此外, Life Technologies 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的聚合酶,Hi-Q。据 Felton 介绍,Hi-Q 能“显著提高精确性”,减少 90%
的插入/缺失误差。这种酶将于今年的中旬实现全面商业化。
Pacific Biosciences
Pacific Biosciences 公司以长读取的下一代测序技术著称。据该公司的创始人 Steve Turner 介绍,在新测序化学 P5-C3
的帮助下,如今 PacificBio 的测序读长已经达到了
8.5kb。P5-C3“提供了一个保护性的支架”,可以阻止酶和荧光团之间发生身体接触,避免酶受到潜在的光学损伤。
“我们已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系统中的光学损伤,我们相信现在测序读长受到的限制,只来自于样品本身,” Turner 说。
样品本身的限制是指,读长越长就越难生成不含损伤位点或缺口的测序模板,而这样的缺口会导致测序过早中止。
目前 PacBio (R) RS II 和 SMRT Cell 系统,每次运行可产出 50,000 个读取(约 400 million
bp)。这一数字会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继续增涨, Turner 说。“我们预计在 2014 年内,令测序读长再增加50%,并于 2015 年达到
20,000bp。”
最近研究人员发表文章向人们展示,在新装配方法 HGAP 的帮助下(hierarchical genome-assembly
process),可以实现只利用 PacBio 化学法对真核基因组进行从头装配。一月份,该公司公布了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进行的完整二倍体基因组装配,生成了长达 24.6 Mb 的重叠群(contigs), N50 值为 15.2 Mb( N50
值反映了重叠群的长度)。就在上周, PacBio 公司又公布了一个 54x 覆盖度的单倍体人类基因组装配,生成了“3.25 Gb 的基因组装配,重叠群 N50
值为 4.38 Mb,其中最长的重叠群达到 44 Mb。”
Oxford Nanopore
Oxford Nanopore 公司无疑是纳米孔测序的领导者,这一技术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该公司 2013 年 10 月份宣布,将在 2014 年年初推出
USB 大小的 MinION (TM) 测序仪,为客户提供先期体验(early-access)。
与其他类似先期体验项目不同的是, Oxford Nanopore
公司不会局限于传统的测序中心,而是向广大的个人用户敞开大门。该公司准备在接下来的一周发出邀请。
Oxford Nanopore 公司强调,不是每个 MinION Access Program(MAP)申请者都会在第一轮受到邀请,而且公司提供的
MinION 数量也可能少于申请者的要求。这些仪器将在六周内进行发送。
2012 年, Oxford Nanopore 公司在 AGBT 大会上描述了两个测序系统, MinION 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产品是
GridION(TM)。据公司发言人称, MinION 的大小使其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灵活性和测序能力将推动 NGS 进一步迈向普罗大众。
Oxford Nanopore 公司希望通过 MinION Access Program
评估测序系统的实用性、对不同应用的适应性、数据分析、以及公司的物流运输和试剂分配等。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未来开展的 GridION
先期体验项目,不过该公司还未公布这一项目的具体启动时间。
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下一代测序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据 Mardis 介绍,下一代测序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快速增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下一代测序的多基因
panel 对肿瘤进行研究,或者通过外显子测序鉴定潜在的药物靶点。在诊断儿童遗传学疾病时,人们也逐渐抛开了传统的诊断方法,转而使用全外显子组测序。
Mardis 补充到, NGS 检测有两大优势,它既可以帮助人们确定治疗方案,也可以为患儿父母评估他们未来子女患同样疾病的风险。实际上 Church
认为,用下一代测序进行(致病基因)携带者筛查,是 NGS 的“杀手锏”。
“任何考虑使用辅助生殖手段的人…都应当知道精子捐献者是否携带与严重疾病有关的隐性等位基因,”他说。“人们已经发现了数百个能够预测疾病的基因,现在也有不少服务可以对它们进行准确的检测。”
最近, Church 作为共同作者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据他介绍,这是首次发表用 NGS
进行携带者筛查的文章,他们的方法“充分提高了质量并且降低了成本”。研究团队使用padlock探针,在194个细胞系中抽出并测序了15个有临床意义的基因,其中55个细胞系来自于携带上述基因突变的个体。
下一代测序的另一个新兴的应用领域是单细胞 RNA 测序。“单细胞 RNA 测序能向我们展示,相同细胞中 RNA 表达的天然随机性,这一点非常吸引人。”
Mardis 说。
Church 介绍到,他即将发表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种新的测序方案,称为荧光原位测序(fluorescent in situ
sequencing)。这一技术将荧光原位杂交和 RNA -Seq结合起来,能够计数并确定不同转录本在组织切片中的空间定位。
Church 的团队通过荧光原位测序证实,转录本会依据伤口的愈合情况在成纤维细胞中呈不对称分布。
这样的数据在十年前简直难以想象。同样,我们也很难想象 NGS 在未来十年又会发生怎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延伸阅读:
了解更多:
关注微信公众号(bio360),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她,。1一?很快,人必-.com是就,不,。就脱离,
好水啊!没有什么实质的结果
天天有发现,运用到临床才是真
有原文链接吗?表格盘点:全国NGS测序企业全集_NGS,测序_国内新闻_中国化工仪器网
表格盘点:全国NGS测序企业全集
  无论是个性化医疗还是&精准医学&,所有以预防疾病为宗旨的新型模式的变革和颠覆都离不开革命性的技术: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目前在中国,究竟有哪些企业从事NGS测序相关服务呢?以下是根据不完全统计所得的数据(排名不分先后),后续还会继续完善新的公司。    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北京49家,上海46家,广州16家,深圳15家,杭州15家,武汉7家,苏州8家。
派森诺生物
百迈客生物
基研生物(烈冰信息科技)
爱普益医学
迈基诺基因
汇龙森生物
新培晶医学
汇龙森生物
尤尼曼诊断
派利来生物
思路迪埃提斯
路思达生物
吉拓思生物
智云捷生物
海克维尔基因
英木和生物
奥维森基因
布斯坦科技
所罗门兄弟
赛洛新生物
北京市计算中心(生物计算事业部)
比特基因(曼因生物)
Illumina&中国
赛默飞世尔(Life)
精赛恩科技
早知道科技
基准医疗AnchorDx
英马诺生物
基迪奥生物
安必平医药
华因康基因
艾迪康医学
帕诺米克生物
金维智生物
贝斯派生物
苏州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来源:生物探索)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化工仪器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化工仪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欧巴涅,日讯——作为生物制药行业的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日,伴着人间四月的草长莺飞、柳绿花红,
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17)在北京?国家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有
由中国化工仪器网发起主办的&仪器新品秀&将在2016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China2016延续
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历经20余年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 领域举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专业品牌最新调查显示NGS市场需求强劲,外包服务将愈发普遍
作者:白云
日前,美国金融机构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和GenomeWeb联合对NGS市场做了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NGS市场需求依然强劲,除了传统核心的学术和政府市场之外,NGS的市场正在进一步扩大。此项调查于今年3月份进行,共调查了300多位来自学术机构和政府支持的实验室、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CRO企业以及医院和医疗中心的相关人员。在285位受访者中,60%的受访者所在的实验室或机构拥有NGS系统,另有7%的受访者表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购买NGS仪器。值得注意的是,182个现有用户中有将近一半的用户计划在明年再次购买NGS系统,这表明测序需求在持续增长。大多数受访者计划购买大型高通量测序仪或台式NGS平台,同时,少数人对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公司的纳米孔测序仪较为感兴趣。受访者最常提到的是Illumina的测序系统,他们最想购买的是HiSeq 00仪器,其次是NovaSeq 和HiSeq X。分析师Derik de Bruin表示,受访者对NovaSeq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测序仪也尤为热衷,这也表明NovaSeq未来并不会完全接管高通量测序市场。调查还发现,三分之一计划购买NovaSeq的用户也希望保留现有的测序仪器。另外,虽然大多数计划购买NGS仪器的人员都在学术界或政府相关机构,但其他行业的实验室对高通量测序仪同样具有需求,包括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实验室、CRO公司和基因组服务提供商以及医院和医疗中心。分析师认为,这种向非学术和政府终端市场的扩张是一个积极的指标,表明市场的建设正在取得进展,有助于整个测序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除了购买新的测序系统外,大多数实验室还计划在生物信息学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在140个受访者中,近60%的受访者表示预计未来12个月内将增加生物信息学支出。这些受访者中有很大一部分表示,这一额外支出将用于招聘生物信息学人员。调查还发现,与过去的分析结果恰恰相反,测序市场的产能过剩并不严重。166名受访者中只有35%的受访者以40%以下的运行能力使用其测序仪。约2/3的用户期望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测序仪的产能。同时,报告显示,测序的外包服务变得越来越普遍。258位受访者中有41%表示,由于项目类型不同等种种原因,他们目前已经或计划明年将测序的工作进行外包。目前已经将测序工作外包的92名用户中,一半受访者表示其大部分或所有的NGS工作被外包。此外,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明年将提高他们的外包量。分析师de Bruin总结道,“我们认为,整个测序市场的增长部分受限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个别实验室的测序能力,测序外包服务的持续增长正在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和规模,并使更多的项目得以开展。”
医谷,分享创业的艰辛与喜悦,如果您是创业者,期望被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请猛点这里&&
扫一扫,关注医谷微信
每天下午 6 点,为您奉上有深度的医学资讯;同时,通过医谷微信,您还可以直接访问医谷手机版,随时随地,获取更多更全面新鲜医学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谷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gs测序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