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 教教怎么创业 黑斑马教会收费

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创业差别_创业理财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创业差别
  北方人与南方人相比,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在南方人看来,别人富了,我羡慕,我敬佩;别人能做到的,我想办法也一定能做到。而在北方人眼里,你富你的,我穷我的,能过得去就行。这种随遇而安、封闭保守的精神状态,已经严重阻碍吉林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全民创业热潮的形成。
  长期以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田园牧歌的生活方式,使吉林人固守着靠天吃饭、听天由命的无为意识,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在人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欠缺的创业意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实,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思想观念、思想意识始终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与深圳速度、浙江奇迹相比,我们落后了。从我们自身实际的角度讲,观念不新、创业精神不足,尤其是全社会的自主创业意识不强,是我们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许多人到过温州,被温州人敢于开拓、敢于冒险、千方百计做生意的精神所感染。温州人肯于吃苦、勤于创业,把生意做遍神州、做到海外,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自主创业意识。应该看到,当这种自主创业意识成为一种社会氛围、一种社会风尚的时候,也就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兴起全民创业热潮中,培养和树立全社会的自主创业意识,显得尤其重要。
  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挺进,应该是树立自主创业意识的开始。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但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面前,知足就是停步,知足就是落后,就会被淘汰。知足何乐之有?况且,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很大。为了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为了使我们的能得到更好的改善,任务十分艰巨,可以说任重而道远,我们有何知足的理由呢?
  勇于创新、敢冒风险、大胆进取、不怕艰险,既要有坚定的必胜信念,又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这是自主创业最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也是许许多多创业者成功的经验所在。凡是称得上伟大、壮丽的事业,都是在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拼搏之后才得以成功的。同样,安逸、慵懒和舒适,造就不出令人敬佩的成功者。
  勤劳致富、守法致富光荣,是自主创业意识所倡导的社会风尚。那些敢于向命运挑战,敢于向艰苦恶劣的条件抗争,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创业者,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赞扬。可以肯定,当自主创业意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浓厚氛围的时候,离实现振兴目标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
【】【】【】【】
不支持Flash
创业理财栏目
新浪博客其他文章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创业大家谈:大学生“创客”如何炼成?
来源:作者:刘茜
当创业的号角一再被吹响,国家层面第一次系统性,对高校创业教育画出具体路线图: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客观地说,大学生创新创业要面对的困难更多,“怕失败、没兜底”自然是许多打算创新创业学子的首要顾虑。
  当创业的号角一再被吹响,国家层面第一次系统性,对高校创业教育画出具体路线图: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然而近日的一份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创业成功率3%,这一数字仅为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1/7,而我省长期以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有1%,低于江浙。因此创业学院作为创业人才的储备库、智囊团,如何培养“创客”被提上日程。
  “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动权”。如今各大高校之间比拼的不再仅仅是创业人数、创业竞赛、创业项目……我们需要不仅仅是一些样板式的人物和项目,更需要大批创客的涌现。大学生“创客”如何炼成?社会上也有不同的声音。
  南方日报记者 刘茜 实习生 曾雯 陈勉宏
  ■对话
  创业教育着眼点在“人”
  暨大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互联网创新研究所所长,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商业智能、信息化、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作为中国互联网早期从业者,从2000年前后就参与互联网(即时通讯)创业。从业十余年来,实现了从软件工程师到科技专家和电子商务专家的转型。作为一个曾经的成功创业者,如何培养大学生“创客”?南方日报与他进行了对话。
  高校创业学院有必要也有价值
  南方日报:大学生创业热潮袭来,但在创业教育的推行过程中你们遇到不少阻碍吧?
  汤胤:主要的困难和挑战仍然来自受教育者的心态。鉴于整体大环境,学生和家长普遍指望就业,而大多数学生参与创业学院的活动,只是想多一些体验,功利点的甚至只是希望简历上好看一点。
  创业教育不容易,甄选项目的过程花费了我们很多精力。且创业教育投入实践,物理场地必不可少,这也成为我们发展的一大瓶颈。多数同学只是希望有所体验,真正需要有所行动的时候大多都退缩了,导致很多项目执行不落地,到毕业之前无法成型或获得一定的现金流,多数只能放弃,更不用说与天使投资对接。
  南方日报:你认为创业学院在转型期的中国有存在的必要吗?
  汤胤:高校创业学院有必要也有价值。我国进入创新创业引擎驱动的社会,客观上要求在校学生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说,起码在符号层面上有创业这件事情存在,若他能够或多或少参与创业学院的活动,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对于他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或者主导创业都会有非凡的引领作用。然而一说到鼓励创新创业,有关部门的第一反应是开一门创新创业课程,把创业教育沦落成创业教学,这并不合理。
  当然从学生对创业的理解程度来看,有些内容有必要开设创业课程,也有必要以创业学院、创业教育部等形式来主导。很多同学以为有个想法就可以创业,事实上有很多商事注册、税务法务,以及商业模式的推敲,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集中传授。但这当中大多数不适宜以课程的方式进行,讲座或者实验课形式或许会更好。
  视野狭窄和执行力差是创业成功率低主因
  南方日报: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的现象你如何看?
  汤胤:我认为视野狭窄和执行力差是主要原因。学生项目的确非常需要辅导,但视野问题不是大学教育就能解决,这跟创业者之前的经历、阅历和积累息息相关。大学阶段应当将学分制落到实处,鼓励学生休学创业或就业。
  南方日报: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汤胤:高校想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必须从学制上改起,给出相当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由思考和实践。在一个模仿和山寨文化没有生存空间的市场里,自然每个人都会选择创新。
  但创业是一个极其烦琐、周期长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创业者要具备各方面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他们有一颗坚定的心,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很多学生不具备这种素质。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其优势在于培育了硅谷这个创业之都,创业生态十分完善,同时美国的大学生很早就接触社会,在进入校园时就已有独立的人格和开阔的视野。加上教育制度的鼓励,例如休学、延期毕业的措施,其创业项目很容易受到天使投资关注并推进到做强做大。
  南方日报:人们很容易用项目成功与否衡量大学生创业成功。
  汤胤:现代社会太讲究创业的成功率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功利的想法,脸萌类的创业项目虽然未能获得持久发展,但其证明了团队和创始人的能力。最后他们也获得天使投资,说明投资人看重的是团队而非项目。更深层次地,不管是创业教育还是天使投资,着眼点都在于“人”,而非项目。
  南方日报:现在大学生创业热潮高涨,也有人甚至不惜放弃学业而去创业。
  汤胤:创业教育是“教育”过程,实质上和社会功利的思想有一定的冲突。学生寄希望于创业学院能提供很好的商业机会和平台,这与教育的初衷有一定脱离。创业教育是埋下种子,至于种子一年之后发芽,还是十年之后,要看种子本身,创业能否成功还要回归学生本身情况,不能完全寄托于教育本身。
  商业模式的构建是大学生创业的短板
  南方日报:你认为大学生创业的短板在哪里?
  汤胤:商业模式的构建是大学生创业的短板。如果一个不太好的项目,大家给他使劲儿堆资源,在这一块太快速导入资源和人脉,有时候反而害了他们。实际上,他的成长没有真正走好,需要反思这个问题。
  大学生创业跟其他创业一样,得找对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有创新,创业是特别接地气的。不能单纯为了鼓励开办而做。学院教育应注重创业个案处理,为每一个创业者建立他的需求,更有效务实。公共资源配套上还要更务实。
  公共资源提供方与大学生创业需求上的对接匹配有差距。通常,公共资源提供方关注营造一个宏观政策,整体氛围,再塑造树立一些典型,但创业更多需要的是具体的细节帮助。当需要启动资金时,你引导高大上的资金意义不大。
  ■观点
  对大学生创业尺度可再大点
  广州阳普湾创新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立新认为,对大学生创业尺度可以再大一点。现在很多机构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太过于苛求。比如很多人都在质疑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实操性,但大学生这个阶段就应该敢想。
  他表示,懂互联网的只可能是当代大学生,懂当下这个时代的也只可能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才更懂将来的市场,因为他们才是将来的市场。未来注定是互联网的时代。大学生创业其实失败成本很低,所以即便是项目不切实际,也可以大胆尝试。试验多了,创业的素质也就炼出来了。在校项目不成功,不代表以后的项目不行。“美国硅谷里面有很多公司,最开始别人都以为是异想天开,可最后,成功的就是它们。这些项目很多都是大学生创业的项目”。
  他还建议,尽量创造条件让创业大赛的项目落地。他认为,大赛项目的转化无论成功与否,都是锻炼创业素质的好机会。
  中大靳祥鹏老师也认为,很多人质疑创业大赛项目没有实操性,以至于很多项目白白浪费掉。据介绍,每一年中大创院的学子均会投身各种创业大赛,在“昆山杯”、“挑战杯”和“创青春”等竞赛的最高颁奖台上,总能看到中大创院学子的身影。
  靳老师表示:“竞赛是实践的一部分,应当作为检验学生知识盲点、创业计划完备程度、市场适应程度的一种手段,不能作为一种目的而存在。”“其实每年各个高校指导参与竞赛的项目很多,但能够脱颖而出、真正落地的却很少。很多人认为项目异想天开,其实只要得到一定的扶持,其中有不少项目是可转化的。”靳老师如是说。
  大学生创业者吐槽,项目转化社会和学校支持不够,但“口袋兼职”创始人张议云却认为,创业的能力包括去争取资金,而不是坐等人来扶持,他自己从来没借助过官方的任何资助,无论是政府的还是学校的。“主要是程序太慢。比如我有段时间很缺资金,但如果按一些程序去申请,官方资金总是下来太慢了。等资金到位,要不我的项目就已融到资金,不需要它了;要不我的项目早就死了。”
  张议云认为,现有的社会资源已极其丰富,自己想要找的资源基本都能找到。“实际上,不是我找资金,是资金找我。只要是项目够好,资金不是问题。大学生要主动到社会上去争取。”
  ■成功案例
  中山大学
  创业黄埔班三期学员2009级本科生黎展说:“创业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商业基础知识,避免了许多创业道路上的弯路。”毕业两年的他创始的APP“佳学”数次冲上苹果APP STORE教育榜单前十。日前,他也被评入“2015中国商业年度最具创意人物100”。
  中大黄埔二期学院计算机科学专科本科生马朔早已是创院名谱录上的一员,大学期间带领团队参赛时早已是常胜将军,大三时便已拿下50万美元的投资,而今作为火烈鸟网络技术公司的CEO,他仍在移动网络技术的创业大路上前进不止。
  同为黄埔二期学员的2007级管理学院本科生陈满谊与她的瀚潮也逐年为绿色事业作出贡献,早在2010年“昆山杯”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上,便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总决赛的冠军,拿下了第一笔创业启动资金,而今她的企业已逐步开发出一系列生态产品,获得不俗口碑。
  广东财经大学
  该校利用包括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MBA创业基地和创业模拟室等,孵化创业项目。
  位于三水校区的商业城面积达到2250平方米,不仅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培训,而且协助创业企业争取补助、贷款、减免、奖励等有关优惠政策,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创业大赛项目成功转化。广东财经大学艾晨斯咖啡创始人吴志伟表示,当年他以大学生的身份参加了教育部的第一期华图教育大学生创业基金大赛,并获得银华奖,赢得15万元的种子基金。后来在老师帮助下在学生创业园成功创业。
  目前,学生创业园区共有包括艾晨斯咖啡、明轩书店、不二社等12个创业项目。其中,2012年开业的艾晨斯咖啡,第二年就成功将分店开回了学校总部,第三年就在大学城校区再开一家分店。
  ■创业评论
  培养大学生“创客”
  不能急于求成刘茜
  “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格外引人关注,也被寄予无限希望。
  我们看到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大学生创业”就成为高等教育的热门词汇,当时各类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风起云涌,在一帮网络英雄的造势下,很多大学生都做起了创业梦,那时,撰写创业计划说明书很是时髦。此后的10年间,无论是政府部门、高校,还是社会舆论,都对大学生创业寄予厚望,可是现实是无情的:大学生创业率极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更低。前者不到大学毕业生数的1%,后者也只有整个创业数的1%不到,结合两者计算,每年600万之众的大学生,仅有几百人能成功创业。
  近年来,我省已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其中,就包括已正式下发到各高校,总计2000万元的“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但是,大学生创业仍旧没有太大起色。给大学生创业泼冷水的企业家倒越来越多。
  其实如果希望大学生一出校门就能有个项目,拿到风投,是非常大的误区,不是很现实。创业需要一个生态环境,并非一蹴而就。但是现在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期望,类似在做拔苗助长,没有耐心,期望短期产生绩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有些大学生在创业大赛中拿到好名次,就急切地希望它立即转化,最好是上市成功。有的获奖学生们也是急功近利,拿完后去保研的不少,并未真的去创业。
  客观地说,大学生创新创业要面对的困难更多,“怕失败、没兜底”自然是许多打算创新创业学子的首要顾虑。
  因此更多的专家则认为,学生创业最大的问题是真正有行动哲学的人太少。不管怎么样都要走出第一步。学生总觉得要设想完美,但第一步都走不出去就根本没用。现在我们学院很多资源、资金、投资人都帮学生聚拢好了,就等学生项目,可学生反而不敢干。
  另外,学生创业的一个毛病就是坚持不下来,还有团队不成熟的问题。很多团队人员的组成也没有互补优势,项目一开始设计得过于理想,做着做着,时间一长,碰到一些波折,或是涉及到利益,就发生一些矛盾,最后就觉得没意思了。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有专家建议,组建团队不一定总是找同学,找些师兄师姐,不同年龄阶层的会好点。
  有企业家曾说,创业过程中,团队远比点子重要。如果大学生在学校时成功地组建了团队,即使他们创业项目不成功,以后走到社会上懂得团队合作,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伐。
  大学生创业素质较差原因何在?有不少教育人士将这归因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太过薄弱。教育部也开始意识到了此问题且强调,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纳入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内容,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笔者也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是为降低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风险。在大学创业并非是“以创业促就业”,更大意义上,是锻炼创业者本人的能力,培养一批新型高素质现代的创业管理人才。
  因此我们对高校创业学院衡量的标准应该以短期内有多少大学生创业,创业项目融了多少钱。有可能是几年以后才创业,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创业精神和能力,近或远,敢于做一些创新性、创业型活动,都算成功。
  在笔者接触的众多大学生创业项目中,计算机、建筑建工类专业相对容易出创业者。大学生创业项目多是解决社会某个需求而诞生,基于技术性的创业并不多。而学校的资源投入也是有限的。因此高校创业学院可以尝试走出课堂,走到广东经济实际环境里,注重和粤商结合。这样能更好地打造“创客”素质。
  “创院是学校提供的平台,学生容易对接到资源与帮助,同时也能系统地学习创业的知识和管理的能力”,中大黄埔七期学员方学宇表示,仅仅看到创院的优势是不够的,“真正的创业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知行合一很重要,要自己驱动自己,通过更加科学的方法和便捷的渠道更高效地挖掘自信、资源,让自己的项目或公司达到一定的层次。”
  因此我们看到,高校培养“创客”的可喜变化,各级各类高校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更是不计其数,暨南大学筑起大学生“众创”平台,各个学校的创业学院平台的搭建,旨在建成集创意培育、创业实训、创新孵化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基地,并由此形成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长效机制。据统计,2014年广东省高校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比2013年同期增加6.35%。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仍未完全形成,创业比例仍然比较低,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因此,不仅需要支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码,而且要从学校开始形成创业文化。
  因此许多专家呼吁,一定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设创业课程,创新学分认定制度,允许“学生创新有成果,可申请免修课程”;鼓励高校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等校外人士兼职创业导师,对创业学生实行一对一指导;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学院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模式实战演练机会,多利用孵化基地和平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客观上说,虽然大学生创业教育已开始起步,但确实在高校中很薄弱,存在师资缺乏、教育理念陈旧、内容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创客”培养任重而道远。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编辑:邹长森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国内外科技动态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创业容易成功不易 他们如何把自己的公司开垮?
来源: 南方网作者:
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红利引导下,创业潮一波接着一波,但是能够成功者十不足一。他们是如何开垮自己的创业公司的?如何成为十分之一的成功创业者?
南方网综合 今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各界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是其中的重要力量。而在广东的大学校园里,创新创业风潮近年越发强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省内已有近10所高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几乎成了各校的“标配”。
就在上周举行的广东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日,广东高校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比2013年同期增加6.35%。省教育厅鼓励和支持高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并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现有的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以及成功的创业故事点燃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创业梦。可在波涛汹涌的商海里,能够乘风破浪的只是少数,综合诸多失败案例,可以看到失败多源于企业内部矛盾或者创业者个人素质。
据新华社2013年报道,在政策的鼓励和就业形势的倒逼下,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近年不断增加。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近五年来不断上升,已经从2008届的1%上升到2012届的2%,翻了一番。
浙江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介绍,综合中国社科院等机构的调研数据,近年浙江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为5%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和国际平均水平和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犹如鸿沟;横向比较,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低于社会创业平均成功率。大部分“大创牌”企业夭折于初创期,熬不过三年。
创业失败,在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非常普遍。即使是坚持下来的企业,也大多面临多重困难。2011年,杭州市对4000余家大学生创办的企业走访后发现,75%左右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规模小,大多只有两三人,组织机构不健全,盈利甚少。
不仅是大学生,整个青年创业人群的创业现状都不容乐观,失败率很高。根据公益组织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统计,目前我国青年首次创业的成功率不足百分之十。新民晚报2014年年底的一篇报道指出,我国年轻人创业的现状不容乐观。
去年年底,一篇名为“一位广东创业者口述——我在12年里如何开垮5家公司”的帖子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其创业涉及多个行业数个省市,帖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发帖人叫袁瀚,是一家网络传播外包服务公司的创始人。据作者自述,他在大三时就开始了首次创业,“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原因简单说是‘嫩’:要钱没钱,要人脉没人脉,要经验没经验,典型的‘三无’创业者。”而在随后4次失败的创业经历中,袁瀚总结出了4个失败的关键词:乱、急、盲、重。
对于创业群体,成功创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失败者的教训似乎更加重要。正如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在《创业小败局》一书的推荐序里写到:
在《创业小败局》中,我们看到各个创业公司不同的“死法”。失败的理由有千万种,而通往成功的道路却艰辛而狭窄。因为创业就像是一个十项全能比赛,它是对领导者智力、情商、体能、人格魅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大考验,有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我们研究失败,一方面能够学习到一家公司在“技术”层面可能遇到的难题,比如怎么找合伙人,如何融资;另一方面,尽可能多地从反面了解到让一家公司掉进的深渊、陷进去的“坑”都有哪些,能避免重蹈覆辙。
如今,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红利引导下,创业潮一波接着一波,但是能够成功者十不足一。他们是如何开垮自己的创业公司的?如何成为十分之一的成功创业者?在打算创业之前,吸取前人的经验是非常有效的一种策略。
下一页:《一位广东创业者口述——我在12年里如何开垮5家公司》帖子原文
1&& && && && && &&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朱景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如果大家把创业当玩一样,这会很麻烦”|课程|学生_凤凰评论
“如果大家把创业当玩一样,这会很麻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李大西从1997年力推创新创业教育,并为之努力至今。2015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大学聘请他为校长,正是源于他长期致力创新创业推广,与这所新型大学的诉求不谋而合。而在中国办一所职业教育大学,一直是成思危的愿望。据李大西介绍,成思危的这一愿望一度无限接近实现,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办起来。
李大西,现任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美国利曼兄弟公司助理副总裁、美国凯思比海外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美国东方银行董事、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大学校长。 (陈露/图)北京时间日,李大西像往常一样给“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写邮件。除汇报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的工作内容、关心成思危病情之外,远在美国的李大西还想告诉成自己有“一个重要的决定”,“已经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大学的聘请,出任他们的校长”。作为新任校长,李大西想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杰出大学”,邮件最后,李大西问成思危“觉得可不可行”?但李大西没有如往常般等到回复。就在邮件发出去的约九小时前,成思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从美国归来、送老友成思危最后一程的李大西,在广州一家酒店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这位国家首批公派留学生代表、“李政道项目”的受益者,在经历从研究物理到去华尔街搞的转变之后,落脚到了教育。李大西从1997年力推创新创业教育,并为之努力至今。2015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大学聘请他为校长,正是源于他长期致力创新创业推广,与这所新型大学的诉求不谋而合。而在中国办一所职业教育大学,一直是成思危的愿望。据李大西介绍,成思危的这一愿望一度无限接近实现,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办起来。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因此成为李大西与20年老友成思危共同关注、不断讨论深入的话题。“鼓励全民创业, 要循序渐进”1980年,李大西通过“李政道项目”(又称中美联合招考赴美国留学物理研究生项目,由李政道教授主持)公派至美国留学。如今,他有多重身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全国政协海外特邀代表等,前不久,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大学校长。1997年,李大西即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此后数十年至今,他一直在鼓励呼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初期,李大西在美国成立了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协会将在“华尔街听到的不同声音”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建议,呈交给时任总理,建言“做中流砥柱,坚决支持香港”。南方周末:你对国内的创新、创业环境和现状了解吗?如何评价?李大西:我们国内现在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我觉得鼓励创新、创业是必要的,但要循序渐进。南方周末:是指现在在大力倡导的“全民创业”吗?李大西:我跟你说一句实在话,我一直在鼓吹大家来创业,那是因为很多人不愿意创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合适来创业。而且创业的成功率其实是很低的,10%的成功已经是不错的了。南方周末:但是2014年你在广东省实验学校作讲座时鼓励每个人做“创客”?李大西:是,这个题目是我定的。南方周末:坦白说,中国的孩子,普遍被要求好好读书、好好高考,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当有人把创新能力、艺术、科学放到一块,好像都是生存之外的东西。李大西:这个肯定是生存之外的东西,我为什么要跟他们讲,就是让孩子们想一些要紧的东西。你不能光想着高考,对不对?南方周末:所以你鼓励大家做创客?李大西:对,创客是其中一个。你先要明白,创客跟创业不是一码事。现在中国有些人把创客和创业当成一码事了。创客是什么呢,创客是从美国过来的,maker,就是自己做东西。因为美国是一个很喜欢动手的国家,大家都可以自己做这个,做那个。所以,这个maker,就是鼓励大家来做东西。有的maker就变成一个创业者,像乔布斯,他就是一个maker,就做计算机,拿去卖,后来又做苹果手机。所以说,这个创客和创业是有关联的,有的创客可以变成创业者,但是有的创客只是自己的一个爱好。我是鼓励他们做创客,不等于一定要去创业。失败了,你才会有进步2015年6月,李大西正式加入了高校教育校长之列。在注重创新、创业的哥伦比亚国际大学担任校长的李大西,其主要任务就是“找到杰出的老师和杰出的课程”。李大西观察美国鼓励创业、创新的学校,学校氛围和相关课程往往都做得很到位。李大西在打造自己学校的“金牌教材”,也希望中国高校的相关课程能早日达标。南方周末: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李大西:大学生去创业,成功率更低,因为他连工作经验都没有。我不是说他不能创业,他们中也有人创业很成功,但对大量的人来说,这会是有一定的问题。我最担心的是开始创业的时候,他也不懂得这个钱来得不容易。如果大家把创业当玩一样,这会很麻烦。有的父母也不是很宽裕,把积蓄拿来给你烧掉的话,也是挺可惜的。你失败了,你得有失败很痛苦的感觉,你才会有进步。南方周末:所以你很看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你写给成思危的邮件中,提到了要寻找优秀的老师,创“金牌教材”。什么是金牌教材?李大西:我给你举个例子,像我们有一个老师,他是教创新课程的,是人工智能方向很有名的专家,跟现在国家工程院的院长周济是同学,他们还一起出过一本书。这个老师先后在中国、加拿大创业过。只有这样,他体会到了创业中的酸甜苦辣,通过他讲出来的话,就会很心动。所以这些案例会成为我们的金牌教材。南方周末:那么在您的观察里,国内有无这样的金牌教材?其创新、创业教育做得如何?李大西: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如大学,我知道他们也有一个创新学院。但是,我并没有看到他们开出一个创新、创业的课,而他们只是办一些培训班而已,没有系统的课,只是培训班。我觉得其他学校可能也有类似的问题。南方周末:为什么那么在意学校的创新、创业课?李大西:因为学生在接受系统教育的过程中,会慢慢明白自己合不合适去创业。不一定你聪明你就能够创业,不是说你很豪爽、很爽快,你就行。比如股票市场的交易员,他们经常在培训,实际上就是在淘汰。我跟一些有经验的交易员聊,他们说有的人是教不会的,有的人教了以后就会。这个过程,实际上把这些交易员淘汰掉之后,就剩下比较懂行的人了。创业人员可能也有点类似。“大家有点歧视职业学校”2013年,在纽约创新与合作峰会上,成思危上台发言,聊到教育的重要性,成思危说,“经济只能解决今日问题,科技保证明天,只有教育能确保后天”。李大西坐在台下,频频点头。教育是他与成思危之间,经常讨论的重要议题。成思危做过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理事长,这是一家成立近百年的机构。李大西知道,老友成思危一直有一个愿望,“做一个中国职业教育大学”。南方周末:你和成思危讨论办一所新的职业教育大学,是源于对现有的大学不满意吗?李大西:我觉得两个方面吧,一是职业教育不够广泛,现在很多一线上的工人,都没什么培训。中国人有个很麻烦的事情,就是很多人是能糊弄个事情就糊弄。像德国人他当个技工,会为自己从事的这个职业而骄傲。他把它看得很重。这个看重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态度上,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第二,当做一门技术,会扎扎实实地学。南方周末:德国的职业教育,历来被推崇。李大西:确实,德国的制造业水平和质量为什么高?我跟德国朋友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德国的工人都经过职业学校的系统培养,职业学校培养两个东西,一个是敬业精神,一个是实际操作的技能。南方周末:刚才说中国的职业教育有两个问题,那么还有一个是什么?李大西:就是大家有点歧视职业学校一样的,就觉得好像是低等的人才去,你看什么一本、二本、三本,然后才是职业学校什么什么的。我觉得这也是不应该的,很聪明的人也可以去念职业学校,你喜欢就行了。南方周末:是不是因为现在中国职业学校里上升空间一定程度受限?李大西:对,我是觉得应该给他这么一个空间,你不一定想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只要你想,总还有一些机会给你的。一个社会要稳定,就要使得下一层的人有机会往上升,所以咱们一定要提供很多上升的通道。南方周末:在我国,大家普遍的观点是以找工作,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能否成功的指标。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李大西:我觉得不能够绝对这么看。一个职业学校如果教出来的学生都找不到工作,当然会有问题,但是你不能单把找工作,也就是把就业率作为唯一的标准,那就不应该。南方周末:还应该有哪些衡量标准呢?李大西:教学成果。很重要的就是到了这个岗位以后,这些学生有没有用,我觉得还是得往后看。你看中国很多事情都是急功近利,这不行的。培养的学生要看到他们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就要看在单位里面起何种作用。所以,我主张用人单位跟职业学校合作。前两年在学校,最后一年主要由用人单位来派人教。当然不等于说这些人毕业了就全去这个用人单位。而且因为实践的人来教他,对这个学生去找别的工作也有好处。本科转职校“一刀切”,要慎重近年来,不断有人大代表提出将三本院校适当转化为职业学校的提案。褒之者有之;贬之者亦不少。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六百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高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南方周末:在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中,政府应该怎么去理清这里面的权责呢?可能它是一个很关键的角色。李大西:应该热情支持,增强大家的这种光荣感、荣誉感,其实行行出状元。我跟你说,也是给大家一种纵向、横向流动的机会。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还可以做得更好,你要转换,要上升,都要给一个机会。这样就比较容易做到人尽其才嘛。南方周末:政府目前给出了“热情支持”,2014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要将七百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为职业教育学校。李大西:我说句实在话,我历来不是很同意这种叫做一刀切的做法。我觉得是可以鼓励他们去调整、转向。当生源越来越少的话,他们自己本身就有这个危机感,招不到人。但是我觉得一定一刀切也不行。像在美国,美国教育的精锐的部分是私立学校,你看像哈佛这些名校,其实都是私立的。我们中国私立学校刚开了一点,当然这个水平总的比公立还是差一点。但是你一定给他留下空间往上发展,不要一刀切,我很不主张这个做法。而且应该培养一些民办学校,让他们往上升。你想把它办成一个一流学校,你还要努力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觉得给人家个机会,给人家个空间。南方周末:美国的大学的职业教育是怎么一个样子?李大西:美国有比较专门的职业学校,还有社区学校。他们有一个好处,他给你一个流动的空间,这个社区学校过了两年以后你就要有一个选择,你就要继续去做你的工作,或者你还可以升大学,还可以申请,就是职业学校也是类似的。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给你一个很大的空间,让你可以向上向左向右这样去发展,中国也应该这样子。李大西 1948年出生于广东普宁,1975年毕业于华南师院。现任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美国利曼兄弟公司助理副总裁、美国凯思比海外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美国东方银行董事、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大学校长。 1980年,李大西参加中美物理研究生入学考试(CUSPEA)获全国第二名,考取“李政道项目”,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学习物理,并取得博士学位。此后,转入博士后阶段的研究,主要研究当时物理理论界最热门的“超弦理论”。 他于1997年发起组织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CASB),为科技与工商搭桥,为中国和世界搭桥。1999年,李大西与80名协会的核心成员成立“工商协会海外创业投资公司”,主要目的是为希望回国创业的留学生和科技创业者提供援助。 网络编辑:better责任编辑:吕宗恕 实习生 章成之职业教育:最好都让产业部门来办最有效的培养模式,是采取类似自学考试的弹性模块制度:产业部门负责技能培训,可自招学徒工或由...非主流的主流教育【职教篇】职业教育扩...俞敏洪谈大学生休学创业:“不反对、不...日,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谈及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表示,大学生创业...36氪创始人刘成城:互联网创业就是走...过去十年的互联网史,在历史长河里只相当于几秒钟。这十年里互联网行业的历史变迁,就是从那“几...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评论官方微信
播放数:1482528
播放数:160266
播放数:1012998
播放数:1677933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教你没钱如何创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