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香港十大保险公司重疾险产品是最值得推荐的?


导读:
重大疾病保险有哪几种?哪种重大疾病险比较好?一般人适合买哪种重疾险产品,小编会逐步分析给大家详细介绍如何分辨重疾险,以及2022最值得购买的重疾险。
一、根据保障期限,重疾险分为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1)定期重疾险:一般是保障到一个固定的年龄,如30年、50岁、60岁等,现在大部分是保障到70岁。2)终身重疾险:顾名思义就是保终身,只要被保人多生存一天,保险就多保障一天。二、根据不同功能、重疾险分为消费型重疾险、返还型重疾险和储蓄型重疾险1)消费型重疾险:纯重疾,保障内容为几十或上百种的轻症、重疾,不含身故责任。保障期结束,保障责任就终止。2)返还型重疾险:保重疾,同时带有保费返还责任和赔付保额的身故责任。被保险人生存至某一年龄(比如70岁或80岁),返还所交保费,保障继续有效。3)储蓄型重疾险:保重疾,同时含有赔付保额的身故责任。保障期间内被保人未患重疾,自然身故,受益人也能获得保额。具有财富传承的功用。三、重疾险怎么选呢?1、选择足够的保额购买重疾险,选择保额的额度很重要!充足的保额才能起到保障作用。目前治疗一场大病的医疗费用大概在30万左右,重疾治愈后的营养费以及生活补贴也需要考虑,所以推荐购买的保额不低于50万。2、合理预估保费购买重疾险的保费一般建议年收入的10%作为保险预算!这个预算是比较科学的。因为保费太低,保额相对也少,起不到抵御风险的作用。保费太高则造成交费太大,这样会加重经济压力,也没有必要。四、有好的重疾险产品推荐吗?和泰超级玛丽6号重疾险1、重大疾病保险金保障110种重疾,赔1次100%基本保额。2、中症疾病保险金针对25种中症,每次赔付60%保额,最多能赔2次。3、轻症疾病保险金针对50种轻症,每次赔付30%保额,最多能赔3次;4、疾病关爱金(可选)①重疾60岁前额外赔付100%;②中症60岁前额外赔付20%;如果买50万保额,附加之后,60岁前患重疾直接翻倍赔付,能拿到100万的理赔款!中症能多赔10万,能拿到40万的理赔款!5、重疾复原保险金(可选)超级玛丽6号这次将重疾复原保险金设定成了可选,灵活度非常高!60岁前患重疾,满足间隔期3年后,再次确诊不同种/同种重疾(复发、新发、转移)都能额外赔80%保额。6、癌症津贴保险金(可选)自首次确诊恶性肿瘤-重度的1年后,仍处于恶性肿瘤状态的,每年可以获赔40%的保额,一共能赔3年,也就是最多一共能获赔120%的保额。其中包含癌症的新发、复发、持续、转移,保障的癌症范围非常全面!7、身故/全残保险金(可选)附加之后,18周岁前身故的,赔付已交保费;18周岁后身故的赔付100%基本保额。超级玛丽6号重疾险好不好?产品优势1、价格创新低-灵活不捆绑,保费更便宜重疾复原保障解绑后,升级为可选责任:60岁前确诊首次重疾,间隔3年后,再次罹患同种(持续状态除外)或不同种重疾,赔付80%保额。2、疾病关爱保障足-60岁前额外赔60岁前确诊重疾,额外赔付提升到100%保额;确诊中症,额外赔付20%保额。这项是对重疾和中症的60岁前加保,预算充足可以考虑。3、癌症津贴价更低-间隔1年就能赔确诊癌症1年后,癌症状态持续,赔40%基础保额,最多赔3次,每次的间隔期1年。4、 投保门槛低-核保宽松超级玛丽6号和老版本一样,健康告知、智能核保宽松。比如体检异常,超级玛丽6号只问1年内的,多数产品都问2年内的。超级玛丽6号重疾险保费多少钱一年?超级玛丽6号重疾险基础保障责任包含重疾、中轻症,其余责任均设为可选责任,那么自然,产品的价格也就更便宜实惠,只选基础责任的情况下,30岁,买30万保额,30年交,保终身,男性保费仅需3180元,女性则是2961元,相比超级玛丽5号更加优惠。消费者可以用更少的钱配置上较高保额的疾病保障。超级玛丽6号重疾险值得买吗?在哪里买?超级玛丽6号重疾险,保障依旧抗打,重疾、轻症、中症都能赔,还可选重疾复原金、癌症津贴等责任,基础保障踏实,额外赔灵活度高。不管是作为纯重疾险,还是作为保障全面的重疾险,都可以信赖。如果您对超级玛丽6号重疾险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更多其他,可以直接点击“免费咨询”,会有客服小姐姐为您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沃保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沃保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先阅读《内容转载授权说明》,按照相关规定获得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如有涉及信息准确性偏差,请联系沃保官方客服。
随着疫情的影响,香港封关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去香港买保险的热度也随之下降。但是,最近学姐在后台看粉丝的私信时,发现很多人都提到说后悔买了香港的重疾险,现在想重新在内地投保一份重疾险,但又不知道哪款产品值得入手?别愁,贴心的学姐已经把答案都放在下文了,快去查看吧!本文重点:为什么会后悔买香港重疾险?在内地,哪一款重疾险值得入手?一、为什么会后悔买香港重疾险?当初大家去香港投保重疾险时满心欢喜,可没过多久,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后悔了呢?原因无非就这两个:1. 就诊医院少大家都知道,重疾险的合同里规定了被保人要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检查确诊才能获得理赔。香港重疾险规定的医院机构远远要比内地少得多,被保人看病前还得查看哪家医院是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极其麻烦。内地重疾险只需要去到任何一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即可,如果确诊且符合合同所约定的理赔条件,就可以拿着相关证明去保险公司进行理赔。2. 汇率不稳定香港保险用的是港币,港币与人民币之间存在着汇率的关系。而汇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上下波动。如果在出险后,香港汇率下跌,那获得的理赔金价值就减少了,兑换成人民币的金额也会变少,如此一来,可能连治疗的费用都不足够了。重疾险的本质是收入损失险,如果保险起不到转移经济风险的作用,那当初投保的意义何在呢?所以,很多人在投保香港重疾险之后才慢慢意识到这两个问题,感觉自己入坑了,导致产生了后悔的情绪,于是把目光放回到了内地重疾险身上,可内地重疾险种类也不少,究竟该如何选择才能避免再次踩雷呢?学姐先给大家奉上一份优秀重疾险的标准指南,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好的重疾险是长什么样子的:二、在内地,哪一款重疾险值得入手?重点来了,在偌大的内地重疾险市场里,哪一款产品才值得入手呢?学姐苦苦搜寻了一番后发现,达尔文5号焕新版重疾险着实不错,是不可多得的宝藏产品。学姐可没有骗你们,不信的话往下看就知道了。先让达尔文5号焕新版重疾险的产品保障图率先出场:估计有很多朋友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知道达尔文5号焕新版重疾险有哪些亮眼的地方了,那学姐也就不卖关子了,马上来为大家一一分析这款产品的优点:1.60岁前,额外赔付贯穿了三大保障达尔文5号焕新版重疾险在轻症、中症、重疾上均设置了额外赔付,且年龄限制都是在60岁前,加大了被保人的保障力度。6

豆瓣社区
搜索:
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人...
快速注册
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买保险的重要性的?
230.5万次浏览
查看话题 >
本文分别在2019年12月4日和2020年7月14日进行两次更新。更新在文末。从我28岁被相继查出桥本氏甲状腺炎、高血压、甲亢、胆囊息肉开始。我妈应该是中国第一批接受商业保险概念的人,我家最早的保单是1995年的,当年平安在帝都的蓝岛大厦门口摆摊,我妈认识了我家第一个保险代理人,给我上了一份“少儿幸福险”。我记得最清楚的是20岁的时候我领到了一笔1万多的婚嫁金。那时候我都没有关注保险,并不是不认可,而是根本没往那想。27岁开始,我的工作开始忙起来了,一般晚上9/10点到家,全天精神处于紧绷状态,经常觉得很累,早上一上班就开始累,使用各种提神醒脑的风油精清凉油也只能缓解一时。终于有一天,在我挤地铁上班的路上,车上人太多,我差点晕过去,晚上8点在单位加班的时候心跳的厉害,跳的影响写字,手开始不自觉的抖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可能甲亢了,因为最近半年莫名其妙瘦了10斤,加上之前确诊了桥本氏甲状腺炎,我才有了这种判断。因为着急看病,我随便挂了一家帝都三甲医院的专家号,这家医院的内分泌科并不是重点科室,按说看甲亢应该去协和医院最好,所以说是随便挂的。这位专家老眼昏花,诊断我是结节性甲亢,给我开了一大堆治疗甲亢的西药,知道我之前查出高血压,还给我换了一种强力降压药。第二天我去医院检查甲状腺,确认没有结节。我回家看用药说明,发现治疗甲亢的药物有降压作用,担心甲亢药物和降压药一起吃会发生血压过低,所以只吃了治疗甲亢的药,服药几天后我发现血压正常了,以此怀疑之前的高血压与我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只不过去看病的时候所有大夫(2位副主任)都没有问过我甲状腺的问题,问的都是肾和心有没有问题,做的也是相关检查。服用治疗甲亢药物1个月后,我变成了甲减。继“糊涂专家”之后,我又看过3位医生,其中2位副主任,都明示或暗示我之前的诊断有误。最初,我的血液检测甲功确实有异常,但很可能是一过性甲亢,也就是假性的,一般是疲劳导致,休息一段时间很可能自行恢复正常,但一但服药就会病情固化下来,发展成甲减,按西医的说法:桥本氏甲状腺炎,如果甲功正常不用服药不用忌口,但如果乱用药物干涉,最终会发展成甲减,患者终身服药。于是直到现在,我还是四处求医问药治疗我的甲减。当然,也看见了曙光,西医没办法,中医还是可以依靠的,中医有临床治疗成功的案例,让甲减恢复正常。我还在继续接受治疗中。患病经历说完了,回来说保险。我因为自己患病开始感到害怕,对自己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很惜命,怕死。也怕家里人得病。于是我想到了保险,还好我妈之前就给我上过保险,自己也上过,我俩的保单加起来有10张,虽然很早买的,保额很低,但有总比没有强。因为一场病,让我也想要去了解保险。通过朋友,我去了保险经纪公司学习,开始做起了保险生意。了解了保险这池水有多深,保司的套路、骗保人的套路、被保人的懵懂等等。很多人一看我做保险都很惊讶,毕竟保险行业在大多数人眼里并不光鲜,甚至多数人对他带有偏见。当年我上大学也是拿过奖学金的,在同学和朋友眼里我是一个上进、三观正、有主见的好青年。当然也正因为这样,很多朋友知道我干了保险也都来向我咨询问题,今天在这我把很常见的问题梳理一下,给大家一个参考:问题1:我现在年轻身体好不需要保险,以后再说吧保险公司最喜欢2类人:一是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二是有钱的中年人。我们知道的与疾病相关的医疗险和重疾险是对被保人身体健康状况要求严格的两种保险。医疗险用来报销看病医药费;重疾险用来填补因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不会在明知道被保人有很大患病风险的时候还去保你,所以想要有保障就要趁身体好的时候投保。行业内有句话:“投保的最佳时候有两个,一个是刚出生时,一个是现在”。这句话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身体情况,二是保费问题。刚才已经说了保险公司只承保健康人,还有保费问题,年龄每增加1岁,保费会上涨3—5%。像重疾险这种要交10年20年保费的保险,每年交5000和每年交1万,连续交20年保费会差很多。问题2:我想买保险,我需要买哪种保险呢?这个问题对不同需求的人是有不同答案的。保险本质是一种管理风险的金融产品。你需要买什么类型的保险,要看你想覆盖哪些风险。我们说说最简单的,就想得了大病能保的,那就是医疗险和重疾险。很多国人只关注重疾险,以为重疾险赔的钱是拿来做医药费的。实际上我刚才已经说了,负责报销医药费的是医疗险,重疾险是用来填补因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了解重疾险要知道:重疾险病种按理赔条件分三类:一是确诊即赔,比如恶性肿瘤;二是实施合同约定的治疗或手术才赔,如冠状动脉搭桥术;三是达到某种特定状态才赔,如急性心肌梗塞等。上图是:中国保险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2007年共同出台的《重大疾病保险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定义的25种重疾理赔条件分类凡是告诉你重疾险所有病确诊即赔的不是自己搞错了,就是出来骗人的。所以医疗险变得同样重要起来。但医疗险有个问题就是,市面上所有的医疗险都是1年期,个别产品会在合同中约定5年或6年保证续保。凡是没有在合同中保证,只有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一概不要相信。毕竟能保护你的只有合同,而不是销售人员的嘴。除医疗险外,如果担心发生意外造成医疗花费或者身故残疾,可以购买意外医疗险;如果担心自己身故家人没人照顾也可以购买寿险;如果担心老了养老金太少可以购买养老年金,为自己养老开始存钱;如果想建立子女专项教育金可以购买子女教育年金。以上,举例简单的让大家了解人身保险的分类: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寿险、年金5种。最后说说我,很多人问我在哪家保险公司我不在保险公司,我在保险经纪公司,《保险法》第118条:“保险经纪人基于投保人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保险法》中的保险经纪人指的就是日常我们所说的保险经纪公司。而我们日常所说的保险经纪人指的是与保险经纪公司订立合同,为客户提供保险经纪服务的职业。相对于庞大的代理人大军,保险经纪人数量虽然正在壮大,但仍属小众群体,更多专业的保险经纪人集中于大中城市之中。经纪人的优点是:不隶属于保险公司,专业的经纪人可以站在中立客观角度分析对比保险产品、提供建议。所合作保险公司较多,产品选择面广,可以利用多种保险组合和规划满足投保人个性化需求。如遇理赔纠纷,保险经纪人所在公司会以机构名义与保险公司协商,为客户争取利益。如遇销售误导,可向其所在公司投诉,经纪公司将根据规定对经纪人做出处罚。缺点是既然由人来解读产品和条款,那么专业和良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找到1名靠谱的保险经纪人需要擦亮眼睛。我心中理想的保险经纪人是集法律、医学、保险等专业知识为一身,能够真正客观公正提供建议的职业。而专业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客观公正却要能够抵制诱惑,守护初心。保险经纪人vs保险代理人,区别到底在哪?关注保险,关注未来,愿你拥有适合自己的保险。2019年12月4日,更新跟甲状腺疾病缠斗了11个月,终于在上个月的甲功检查显示甲功五项恢复正常了,但依然是桥本氏甲状腺炎(两个抗体指标高)。期间我经历了糊涂三甲专家——三家中医院副主任(中西结合治疗)——高端私立中医诊所,三位医生。每个月去三甲医院查甲功的时候跟西医大夫说我在喝中药治疗,大夫都会告诉我“中药治不了甲状腺”。在喝中药的期间,我去二级医院抄方,也有资历更老的中医大夫告诉我“你这个药不治你的病”。这些话我当然仔细思考过,但是我还是决定相信我现在的这位大夫,给她时间。甲功正常以后我特别开心,将近1年我不敢吃我爱吃的日料和海鲜,正常以后我跑去狂吃几顿解馋。跟甲亢甲减缠斗的这几个月,大夫我自己找,病情我自己琢磨,没有麻烦家里,不想给家里添麻烦,毕竟我妈知道我生病以后也不太开心,而且跟家人解释病情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我还觉得自己挺坚强的,给自己鼓掌。有豆油私信问我两个问题:1.你的甲状腺哪治好的?公众场合我就不做广告了,想知道具体医院还是私信我把,但要告诉大家,坐标北京,挂号费很贵,1次570,多次就诊可能非一般家庭可以承受。但可以保证这家中医诊所的大夫都是中医行业专家级别的人物。很多人,包括很多西医大夫不认可中医,觉得中医骗人,很大原因是因为中医是经验医学,而且因人因病制宜,不同人不同病不同治法,这就导致了很多骗子假冒中医大师,甚至有些电视节目请的所谓中医大师都是骗子。如果大家要找中医治疗,一个是靠熟人介绍把,不看广告看疗效,一个是找正规的中医诊所或医院。看病找到对口、能治好的医院和大夫真的挺难的,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有时间我想写个我的病情和治疗经过,希望能帮助到更多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人。但是最近都会比较忙,希望病友理解我的拖延。2.桥本氏甲状腺炎/甲减/甲亢还能买保险吗这个问题没办法给一个确定的答案,具体要看你的病情和投保保险公司的核保政策。大致说一下把,桥本氏甲状腺炎/甲亢/甲减如果无并发症、无症状,仅药物治疗且甲功正常的情况下是有机会承保的,有的公司还会要求病史半年以上。什么叫并发症呢?比如:血压升高、血脂升高、甲亢眼突症什么叫症状呢?比如心慌、心悸。如果有并发症,像我这样,那买保险太困难了,我现在就为这个很头疼,能买的就是意外险和年金险了。以上只是按经验来给一个大致判断,具体结果要看保险公司,我说了不算以下是常见问题再梳理:问题1:小保险公司的产品你也敢买?不怕倒闭赔不了吗?这句话是一些保险营销员用来吓唬客户的,对于小白客户,一吓一个准儿。这话涉及两个问题:1.保险公司安全性如果读过《保险法》,那我们就会对我国的保险安全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保险法》解读保险公司安全性,我之前写过文章,有兴趣可以去看,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保险公司真的保险,至于我为什么说确实安全,请移步这里
通过《保险法》解读保险公司安全性 (点击阅读)2.保险公司“大小”普通消费者判断保险公司大小都是根据是否听说过,但没听说过的就是小公司吗?这不是一个科学的判断标准。保险公司在宣传上大致分两个派系:一种是做广告,铺天盖地,并且组建庞大的代理人队伍;另一种是低调,不做广告,代理人队伍小,甚至没有自己的代理人团队。而成立时间较早的保险公司走的是第一种路线,比较年轻的保险公司第二种较多。但无论成立时间早晚,每家保险公司无论在注册资金还是股东背景上都是非常强大的,很多从来不做广告的保险公司股东背景都强大到令人瞠目。中国的保险牌照并不好拿,相比同是金融业三驾马车的银行,截至2017年末,我国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4549家。而截至2019年9月,我国共有财产保险公司86家,人身保险公司89家(另有保险控股集团13家、再保险公司10家、资产管理公司14家)(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协会官网)问题2:那些没名气的保险公司理赔慢解决了保险公司都很大的问题,又会有人开始说了“哪些没名气的保险公司理赔慢”,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首先,在《保险法》里有对理赔时间的明确规定:30天,这个时间是保险法定的,无论哪家公司都不能超过这个时间。那些一两天就快速理赔的重疾险是怎么回事呢?保险理赔大致顺序:消费者打电话报案理赔——准备理赔资料——提交理赔资料——保险公司回复是否理赔(保险法规定30日内回复)保险公司在收到理赔资料之前就会接到消费者的理赔报案,然后保险公司就会迅速去调查情况,每家保险公司的系统不同,有的公司记录理赔时间是从“ 收到理赔资料—确认理赔 ” 这一段来算时间,那么如果保险公司在 “ 接到报案——收到理赔资料 ” 这期间去调查清楚后,然后在收到理赔资料的时候录入系统,第二天确定理赔结果,那么理赔时间自然很快。(当然并不是每家公司都这样,我们讲的是一部分情况,非全部如此)那么那些不能赔的也给赔了的故事是怎么来的呢?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我们行内人都听过某保险公司的宣传说“这个客户200万的重疾,本身他是不符合理赔条件的,但是我们公司也给他赔了” 。消费者一听:哇 这么好啊
就买你家了。(为了避免战争,哪个公司我就不说了)真实情况是:这家公司没有在30天之内给出理赔结果。根据《保险法》,凡是超过30天没有给出理赔结果的,那么无论是否符合理赔标准,保险公司都必须赔。本身是漠视法条付出的代价,变换口径一宣传到成了优势了???可怜消费者被蒙在鼓里凡是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所有保险公司都不会赔,凡是符合合同约定的,无论有名气没名气,保险公司都会赔。保险公司本身也不是靠拒赔赚钱,名声也是赔出来的,无理由拒赔属于作死行为,任何一个毫无道德、不遵守契约精神的保险公司无论在行业内、外都会被鄙视。而理赔的速度,每个案件都不一样,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如果这个人刚买保险1年就重疾出险,那么保险公司必然会去仔细调查,因为这样的骗保情况真的很多。媒体经常报道的是拒赔的故事,其实上还有很多骗保的故事没有被爆出来,当然拒赔的故事也总是比骗保的故事更吸引买保险的人。下面这篇文章写的比较详细, 想知道细节的朋友可以看看真的有个别保险公司理赔快吗?理赔快慢到底取决于什么?世界知名保险公司介绍问题3:保险经纪人就是“二道贩子”,找你们买保险贵,不如直接找保险公司我选择经纪公司是因为我不想被洗脑,也不用为哪家保险公司站台。就靠产品说话,谁家产品好,保障责任多且保费合理,我就根据客户需要做规划,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我有,我不需要生产商告诉我我的产品好。而在发生理赔纠纷的时候,经纪公司还会帮助客户去跟保险公司协商解决。试想如果我们去医院开药,医院里没有医生,只有药厂的医药代表,会发生什么呢?大概率吃错药吧,因为医药代表都会告诉你:我家药能治你的病。但在保险这个问题上,吃错药的人不在少数,就说那些买了xx福的人,他们知道自己的主险是一款终身寿险吗?绝大多数都以为自己买的重疾险。但是现在一些人认为:找经纪公司买保险就好比我不找种西瓜的人买保险,而去找水果批发商买,这样不是被中间商赚差价了吗???首先,保险不是西瓜,而银保监会规定:“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能擅自抬高或降低保险费率,也不能以任何形式返佣”。保险产品在上市前都必须经过审批备案,价格一旦确定保险公司都不能擅自修改,保险经纪公司作为中介更不可能去抬高价格。保险真不是随便的玩意儿,它虽然没有多深奥,但好歹也是历史悠久的系统性学科。以下是2020.7.14的更新看到一些朋友认可我的内容还是挺高兴的。前一阵在这个话题下看到一个回答,这个回答推荐了一个网站,说普通消费者可以注册,买保险后可以拿到返佣。这个回答居然有几百个收藏,下面第一条评论就是感谢作者的。这让我这种专心码字科普保险的行业人士感到既可笑又失望。在这个行业里,如果不是对保险又喜爱又认可,不仅难以专业,更难以生存。而专业并不代表就能生存。专业更要求消费者有识别专业的能力。推荐普通消费者去注册平台拿返佣,从行业规则来讲,本身就是扰乱市场经济的行为。当每个人都能领取到专业人士的劳动报酬,谁还会找那些有着专业技能的人去买保险呢?天长地久,那些有着专业知识的保险人“死去”,这个市场将再次沦为欠专业人士的角斗场,行业的专业水平可能会持续下滑,行格永远无法提高,需要专业人士协助的那部分消费者继续难以得到专业的协助,从而出现更多的理赔纠纷,然后保险进一步受不到认可。无专业人士协助自行投保,本身就是风险极高的操作购买保险,首先要知道保险规划的的相关知识。比如一个家庭应该先给谁买保险?花多少钱买保险?保险分几类?每个险种都覆盖哪些风险?重疾险确诊就赔吗?一个险种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应该如何选择公司?保险公司安全吗?你适合高端医疗还是百万医疗?保险合同里到底写了什么?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产品都什么样子?什么情况下保险不能赔?等等大概了解完基础的内容,才谈得上投保的那步。在基础知识和投保之前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整理自己的健康情况,包括就医记录、体检报告,是否拿自己医保卡给别人开过药,开了些什么药。如果说保险基础知识涉及专业的保险领域,那么投保健康告知这一步就涉及保险核保领域。怀孕的时候被确认妊娠糖尿病,产后恢复正常了要不要告知?孩子病理性黄疸、卵圆孔未闭能不能买保险?体检的时候医生说我有肺结节,但肿瘤医院大夫看片子说没有,这又怎么买保险?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结节、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等等等等到底要不要告知?能不能买保险?要怎么告知?网上平台都是智能核保,没有相对应的选项怎么办?医生说的没问题到底影不影响买保险?业务员说我这个问题不影响买保险,真的不影响吗?你做的健康告知有没有在合同里体现?等等等等与保险基础知识、保险产品相比,健康告知更具有难度因为基础知识他摆在那里,几乎不变,只不过不同群体适合不同的规划方案。但健康告知涉及核保医学,更涉及理赔是否顺利,而人的身体状况有各种问题,医生们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与保险核保是两个领域,有时候随意往病历上写了一些不确定的病情描述,甚至是不存在的既往病史都会对买保险、理赔产生影响。根据行业数据,85%以上的理赔纠纷都是因为健康告知出了问题,即便是从业过一段时间的保险人,也一样要经过持续的,甚至是刻苦的学习才能很好的把握健康告知。何况是没有任何保险常识的消费者?更何况投保之后才是保险服务的真正开始。理赔纠纷之所以频发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人类的实际疾病情况与病情描述可能存在偏差,而病情描述又可能与合同约定存在偏差。一个真正专业的保险人就是来解决这些偏差的,让一些回归正位,维护客户合法的利益,争取到最好的理赔结果。买保险这样一个专业又复杂的过程,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可以完成的吗?如果可以又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呢?所以注册平台拿返佣,难道不是一件占小便宜吃大亏的事吗?恕我无法理解。时代发展到现在,有一个共识应该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而我们更应该训练自己:如何识别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以下是我的部分文章链接:小白买保险指南(基础知识篇)※必看小保险公司的产品你也敢买?不怕倒闭了不赔吗?※必看 我想买保险,保险公司不卖我?※必看 小白买保险指南(重疾险篇)小白买保险指南(寿险篇)小白买保险指南(医疗险篇)小白买保险指南(意外险篇)年金知识大全如何理解保险合同里的不可抗辩条款?关于怎么给爸妈买保险的问题(总结帖) 保险
金融
财经
社会热点
疾病回应
转发

收藏
赞赏燕处危巢
(北京)
公众号:燕处危巢。 vx:xingrui17 《保险法118条》: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十大保险公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