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是什么意思是增长核算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本期增加额是20元
本期增减比率=(本期金额-上期金额)/上期金额 * 100%
=(100-80)/80*100%
用后期增长后的数值减去前期增长前的数值,除以前期数值,再乘以100%,就是增长率
计算方法为()÷%=300%
则此企业的...
=(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50+200)/200*100%=125%
=(当期数-去年同期数)/去年同期数*100%
=[1000-(-500)]/500*100%
答:  首先,确定建账基准日。建账基准日应以股份合作制企业成立日即营业执照签发日或营业执照变更日为准。由于会计核算以年度、月度进行分期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撤村完成年...
大家还关注罗思义:中国经济增长核算法要与时俱进
观察者网特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关键字: 中国经济投资科技进步TFP经济增长GDP
除了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TFP重要外,资本投资与GDP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也远高于TFP。对20大经济体而言,资本投资可拉动GDP年均增长3.2%,其相关性为0.78 ,在7大经济体则相关性0.86;相比之下,TFP仅拉动GDP年均增长0.4%,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只有0.18。
因此,增加资本投资要比提高TFP对经济发展更有效,也更容易转化为经济增长。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与GDP增长的相关性较低,让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几乎不可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相反,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非常高,因而增加资本投资可实现经济增长。
新的经济增长测算方法被国际机构所采纳
现代国际官方采用的经济增长测算方法,推翻了上世纪50年代的错误结论——TFP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索洛(Solow)因创造旧的经济增长核算法而闻名,但该公式是错误的。原因显而易见,因而国际经济机构以现代经济核算方法取代之。
旧的经济核算中,TFP测算的是剩余残差,即不能被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投入解释的经济增长部分。因此,用美国经济学家阿布拉莫维茨(Abramovitz)的话讲,就是“TFP衡量的是我们的无知”。因此,当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投入低估时,TFP就被放大;相反,两者测算得更准确而更高时,TFP就会降低。
这些决定性的突破,让哈佛大学教授戴尔o乔根森(Dale W. Jorgenson )得以对经济增长贡献作出更准确的分析,并创建了资本和劳动力质量指数等其它统计方法。他还在一篇文章单独阐明了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变更的原因。但正如乔根森总结道:“增长核算方法现已被经合组织确认为国际标准。”(该文章已经有中文版翻译,。)
一个类比可能更容易阐明新的经济核算方法带来的深远影响,它就像更先进的宇宙观察仪器,解决了哥白尼和非哥白尼天文体系之间的争议。当伽利略将新发明的望远镜对准木星,观察到月亮围绕其旋转的时候,“地球中心论”体系自然就崩溃了。同样,新改进的经济核算方法,也解决了经济增长成因问题的争议。
新的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影响意义
新的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影响意义显而易见。到目前为止,资本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劳动分工,因为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抑制。资本投资需要等量的储蓄作为融资,因此,维持经济总体储蓄水平是确保资本投资的必要前提条件。资本投资、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极不相等,资本投资在大经济体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TFP的近7倍。因而TFP即使增加了,也不能刺激经济大幅增长。
相反,增加资本投资可以显著提高经济发展。但新增加的资本投资不是现有技术水平上的简单扩张,而是在更高技术水平上的投资。我将以全球创新行业前沿——美国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对美国经济效率影响的例子,说明创新与资本投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美国ICT行业的例子
ICT 行业是现代经济的关键,已经无数研究探讨了美国 ICT 发展对其经济影响。研究显示,ICT创新与资本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组成部分。
研究结果从基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说明了互联网与ICT技术本身不能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罗伯特o索洛(Robert Solow )在1987年——即个人计算机在经济中大规模使用的第6年,美国生产率并没有提高,他曾有一句名言:“你看,计算机无处不在,只是生产率统计中找不到它。”
这种状况并没有改变。正如图3所示,1980年,即现代计算机出现的前一年,以能消除短期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5年移动平均线计算,美国生产率年增长率为1.2%。但2014年,美国生产率年增长率仍仅为1.2%。也即是说,34年的互联网与ICT技术发展并未提高美国生产率。这表明,互联网与ICT 技术本身并不能提高生产率。
但也可以看出,从34年前的互联网与ICT技术创新,到2003年期间,美国生产率大幅提高,使其年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达到半个世纪来的最高水平——3.6%。这是因为用于ICT的固定投资大幅上升。美国投资占GDP比重从1991年的19.8%升至2000年的23.1%,“互联网泡沫”崩溃后则略有下降,然后在2005年达到22.9%,其中绝大部分投资是用于ICT。美国投资水平下降后,劳动生产率增速随之大幅放缓。
从图表可以看出,美国劳动生产率与资本投资的关系一目了然:三年后,资本投资增长与劳动率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为0.86,四年后则高达0.89 。但当资本投资下降,劳动生产率亦随之下降。这清楚地说明,并不是互联网理念和信息技术提高了生产率。
因此,从美国大多数先进创新技术行业的经验来看,这与我上文的分析完全一致:互联网理念和技术本身不会提高经济效率,而是包含ICT生产技术的资本投资。
因此,一个国家向创新型经济发展,不是让TFP取代资本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主素,而是基于技术创新的资本投资。不是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增加资本投资,而是在更高技术水平上增加资本投资。因而,创新有了新的解释意义,这也是新的经济增长测算方法获胜的原因。
“投资造成产能过剩”犯了基本错误
当然,中国和其它任何国家一样,经济发展并没有违背经济规律。鉴于资本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方面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中国人均投资落后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最新的国际可比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人均固定投资额为3199美元,美国则为10017 美元,即美国人均固定投资额是中国的3倍。不管中国单个工人多么努力工作,他们的生产率不可能等同于美国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因为后者的人均年投资额是前者的3倍。再举一个2012年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人均铁路里程为15公里,中国则仅为1公里。显然,美国人均铁路物流网络密度是中国的15倍——这确保美国物流体系生产率和效率远高于中国。
通过美国ICT 行业的分析,我们看到有时中国媒体上出现的“投资将造成中国产能过剩”的观点令人困惑,是犯了基本的经济学错误。固定资本投资并不意味着在现有技术与生产率水平上增量投资,而完全可以在创新和升级技术之后的更高生产率上增加投资。
错误和过时的经济观念既不会带来经济改革,也不会带来经济稳定。如果认为TFP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就意味着依赖撬动能力很弱的TFP杠杆,而这会导致经济增长不稳定。
同样的,低估资本投资则意味着,创新不会被体现在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中。与时俱进的经济观念如被采用,则经济的改革与稳定有望同时实现——通过增加更高创新和技术水平上的资本投资。
如果要实现经济改革与稳定的有机统一,中国需要与时俱进的经济增长核算方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扫描二维码关注观察者网财经公众号 羽扇观经 (ID:guanchacaijing)。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苏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2增长意味着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