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哪位朋友知道翠微路附近医院卖猪蹄的大爷现在在哪开店?店叫什么名字?据说现在是他孙女在店里卖猪蹄。

北京做猪蹄最牛的大爷,从每天摆摊只卖4盆到现在陆续开店
东方网 10-25 08:47:45
这个大爷不一般,曾为大厨的他烧得一手好肉,退休后邻居总来讨肉吃,他索性摆摊满足大家口福。
他最早是每天下午3点多到4点出摊,只卖四盆,风雨无阻。后来是每天中午12点到12点半之间出摊,还是四大盆。
如今有了自己的两家店铺,生意依旧红火人来人往,可不变的还是那炖猪蹄儿、酱肘子的手艺和曾经的记忆。
从最初到如今,这份猪蹄儿里有一份是情怀。
十几年前店铺还没有开起来的时候,有多少人来这里只为买上一份猪蹄儿,又有多少人从中午等到下午结果两手空空而归。
不管烈日炎炎,还是秋风瑟瑟,很多人从没有停止过前往的脚步。作为吃货,尤其是资深的,吃到属于你的那份美食之前的每一分钟都要努力忍耐。
不清楚的人走到队尾总会问一句这是买债券,还是超市打折?有的人会很认真地告诉他:&我是在等一个&咸猪手&的到来。&
总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后面那句应该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毅力是坚持不到最后吃得这口儿美食。而开始卖的时候也是一种煎熬,看着一个接一个的猪蹄儿在减少,一盆一盆肘子在消失,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无比焦急的。
有网友说终于等到自己的时候,内心无比欣喜,口水回荡在嘴里,虽然常来这里,可每次都表现得像个初次来吃的人。怪只能怪自己在这里等了一个多小时,又足足闻了30多分钟的香味儿,早就抑制不住自己的馋虫了。
大家之所以愿意在这里等候,不仅仅是这猪蹄儿的香、肘子的烂。
对于北京人,有一份情怀叫&吃惯了&,无论是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也无论你是走街串巷还是搬家换地,大家都会寻着味儿找来这里,只要咬下去的时候还是那一口满嘴肉香,就不会改变初心。
猪蹄儿和肘子香不香看的是糖色炒的颜色如何,酱汁小料调配的好不好,还有焖制的手法,掌握的火候。
吃起来的时候讲究口感软烂,肉味香醇,里外都入味儿,盛上一大碗米饭,弄点老汤拌上,边啃肉边吃饭,这么大个的猪蹄儿,真是过足了嘴瘾。
从最初到如今,这份猪蹄儿里有一份是传承。一份手艺代表的不仅仅是口味儿,还有传承,少了它,就称不上是&老&。
现在这里成立了一个&帮派&叫猪蹄帮。这里的&帮主&是我们熟悉的老大爷,而&帮派&下的民众是广大吃货。
见证了这个当年的神摊儿改头换面,如今老爷子迎来自己的第一家店铺,随后又开到第二家,估计第三家第四家也不远了。
当年一家子老、中、青三代在五棵松西翠路口西推车摆摊儿。
如今时过境迁,老爷子有了店面,有了更多新主顾,不用吃街头上的苦,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研究改进食物的味道,还可以用来传承他那份独一无二的手艺,好让这门店永远生意兴隆。
(原标题:北京做猪蹄最牛逼的大爷,每天只卖4盆!)
新闻排行TOP ARTICLES
扫描二维码下载上游新闻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二维码 下载新闻客户端匠心之道,少有人走的路|猪蹄帮:“翠微大爷”的酱香流年
我的图书馆
匠心之道,少有人走的路|猪蹄帮:“翠微大爷”的酱香流年
|老头猪蹄为何好吃到让顾客不论严寒酷暑,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跋涉、等候?徐文堂说:“一是选料新鲜,二是不能偷懒糊弄人。”采访|褚宏辚摄影|张洋资料图片提供|猪蹄帮正月十五,北京城仍旧延续着春节期间的艳阳天,这天也是猪蹄帮节后第一天开门营业的日子。猪蹄帮是一家专卖酱猪蹄和酱肘子的门市店,其前身是在京城小有名气的“老头猪蹄”。每天上午,猪蹄帮门前排起长队中午11:30,小店门前已经排了将近二十个人,两位阿姨还聊着买肘子,猪蹄附送的酱汤回去可以炖白菜、豆腐,卤鸡蛋什么的……将近十二点,“四爷”准时将今天酱好的肘子、猪蹄运到店里,一同前来的还有四爷的父亲——名传京城的“翠微大爷”。每天中午十二点开始售卖,很快售罄家里人纷纷将肘子、猪蹄卸车,或分装好、或放到货柜中,开始售卖。不一会儿,排在第一位的夫妻俩双手拎着几袋子酱肘子、酱猪蹄,兴冲冲地走过来,往摩托车的储物箱里放。他们说:“一大早七点就从几公里外的家骑摩托车来这里排队了,为的是给今天过节的亲戚朋友都带上一些,就好这一口。站了一上午,脚都冻麻了。”还有一个姑娘第三次来这里买猪蹄,前两次都没买到,第一次是来晚了已售罄,第二次来是春节的时候没开门,这次特意早点儿来排队。这家小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因为这里卖的是翠微大爷的酱肘子和酱猪蹄,人们对于爱吃的东西总是富有极大的热情。“翠微大爷”、“老头猪蹄”都是民间赐号,一传十、十传百地就叫响了。传说中的翠微大爷通过老朋友“京城豆腐白”白常继师傅的引荐,翠微大爷和四爷在新春开业第一天就接受了本刊的采访。翠微大爷本名徐文堂,今年已经83岁了。现在这家店交给儿子徐殿军打理,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徐殿军为“四爷”、“老四”。采访前就听闻因卖酱猪蹄、酱肘子名满京城的翠微大爷其实大有来头,曾经为很多政界人物服务过。翠微大爷徐文堂徐文堂是山东人,17岁来到北京投奔亲戚,在前门外的天福楼入了厨行。当时的天福楼就是售卖各种卤制的肉制品的,现在猪蹄帮用的酱肘子、酱猪蹄的配方就是那时学习传承下来的。1954年,徐文堂进入北京301医院做烹饪工作,先后被单位派往西单德兴居、同和居学习鲁菜,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烹饪学校进行烹饪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学习,后在四川饭店学习川菜,1962年回到301医院南楼营养室后一直工作到退休。退休后,徐文堂仍旧闲不下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想起在天福楼学到的传统酱货,就依照记下的配方开始做酱肘子、酱猪蹄。徐文堂说:“那时候,家里有两个大钢锅,开始只做一锅卖给周围的邻居。”很快就供不应求了,但最多就能做两锅,一个锅里可以放七八个肘子,然后他推着三轮车在小区院子里卖,总是很快抢购一空,还吸引很多外面的人进来买。后来,因为进院来买酱肘子、酱猪蹄的人越来越多,他被建议到院外去卖。起初是每天下午3点出来,后来改为中午12点。因为所在地是西翠路三号院外,大家都亲切地称他“翠微大爷”,他卖的猪蹄被冠以“老头猪蹄”。那时候,徐文堂每天凌晨三点多起床,骑着三轮车到4公里外的岳各庄菜市场亲自挑选新鲜的肘子、猪蹄,回到家后进行清洗、去杂毛、焯水,下锅酱制时就到上午10点左右了,炖几个小时,准备好装车下楼,来到院外就差不多下午3点了。每天循环往复,老爷子感慨“那时候是真辛苦”。当年每天出摊售卖的老头猪蹄(资料图)为什么能一直坚持下来?更多的是因为有那么多执着于这一口儿的顾客。家中制作,推三轮车卖酱肘子、酱猪蹄,最多也就能出四大盆,但还是不够卖。要想顺利地买上酱肘子,顾客必须提前几个小时来排队。点评网站上有2014年一位顾客的留言说:“那天是10点左右到的,但前面已经排了11个人,我就权当在远郊等间隔比较大的公交车了,所以两个多小时不觉得什么。”天天有人在那里等老爷子出摊,风雨无阻,下雨的时候就打着伞排队,有几次赶上下暴雨,排队的人到附近躲一下,雨小了或停了,照样回来排队。有时候队伍排得很长,排在后面的人没买到还不走,就问老爷子怎么办,“只能明天来再说”。翠微大爷、老头猪蹄成了京城吃货江湖中的一个传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老头猪蹄的笨法真味老头猪蹄为何好吃到让顾客不论严寒酷暑,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跋涉、等候?徐文堂说:“一是选料新鲜,二是不能偷懒糊弄人。”|选料猪有老有嫩,烹饪功底深厚的他拿眼一搭就分辨得出,一般选用刚出栏的猪;整猪要就摸猪胸的部位,一摸就知道老嫩,老猪的毛孔舒张又大。冷冻的肘子、猪蹄也可以,但不能冷冻时间过长,冷冻时间长的肉的刀切部位颜色发暗。肘子要选猪前肘,因为前肘瘦肉多、筋多,而且大小均匀,一般两三斤一个。酱肘子酱猪蹄|酱制酱制前先去净细毛,洗净后焯水,撇净血沫。酱汤用的是老汤,除却每天附送出去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汤,每日再续上开水,加料包酱制肘子、猪蹄。料包是天福楼的配方,由十几种香料构成。过去要炒糖色,将黄酱放在棉袋中在汤锅里吊出酱味酱色,现在主要是用老抽、生抽调味、调色。将肘子、猪蹄放在一起酱制,肘子的油脂和猪蹄的胶原蛋白混合一起,出锅后,捞出来晾一会,肘子、猪蹄表面会凝结一层胶质油,相当于刷了一层明油,既香又亮。四爷徐殿军四爷是从2008年开始跟随父亲一起酱制猪蹄、肘子的,因为老爷子年纪越来越大,负荷不了这么重的劳作了。去年猪蹄帮成立后,四爷正式接下了老头猪蹄的担子,也承担下父亲过去所有的辛劳。除了猪蹄、肘子有固定的送货商,不用每天自己上货外,其他仍旧是身体力行,在做法上根据现在食材的特点和现代人的口味做了微调。家住望京的四爷每天凌晨三点多起床,开车到西四环的制作厨房,头天晚上已经先将肘子去毛、洗净、焯水后,放到老汤中浸制一夜,起到腌制入味的作用。当天四点多开火酱制,从开锅到成熟一般需要3小时至3.5小时,平均每天酱制三四百斤,根据工作日、周末、节假日的不同需求,凭借经验控制酱制的量,一般周一酱制的量最少。现在,四爷已经将所有工序、物料比例整理出一套标准,比如每天用多少老汤加入多少开水,放多少料包,酱制出多少肘子、猪蹄等。这样就保证了出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酱制出的肘子似脱骨非脱骨,入口即化,肥而不腻,香浓满口。猪蹄帮的新未来日,位于西四环蜂窝桥北的猪蹄帮正式开业,老头猪蹄从出摊售卖改为店铺售卖。选择这个时间点是因为老爷子从西翠路三号院搬家出来了,以后也不方便在院门口出摊,而且他也八十多岁了,身体上越来越难负荷。四爷希望让老头猪蹄再往前走一步,发扬光大,于是租下门面房经营,但注册时发现“老头猪蹄”、“翠微大爷”都被抢注了,最后用了这个“猪蹄帮”这个名字。这是原本在西翠路三号院好吃的一些朋友建的一个群名,“猪蹄帮又与猪蹄(髈)谐音,这样一来,猪蹄、肘子都有了,名字符合时代感,听着很有意思”。一家三代经营猪蹄帮如今,猪蹄帮还保持着老头猪蹄12点开卖、卖完即止的传统,全由家里人自己打理,成员最小的是老爷子的孙女小欧。但随着时代变迁,四爷也引入了互联网时代的售卖方式,即在平台网站上可以团购预定,可在预约好的那天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之间到门店提取。这部分的量已达到每天售卖量的三分之二。四爷希望把猪蹄帮继续发扬光大,将好吃的酱肘子、酱猪蹄传承下去。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得到顾客的认可,也希望在保证品质、口味的前提下,让越来越多喜欢这口儿的顾客吃到这酱香浓郁的味道。中国烹饪杂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餐饮杂志,创刊于1980年,发行遍及海内外。微信号:ChineseCuisine1980新浪微博:@中国烹饪杂志订阅方式请查看公众号页面的'如何订阅',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中国烹饪》发行部官方微店订阅杂志。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翠微路做饭服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