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2017买房时机你们会选择投资项目选择还是会。等待经济时机下在做选择?

投资中最难的事:什么也不做 & 等待,是为了最好的机遇
投资中最难的事:什么也不做&&&等待,是为了最好的机遇&
&步步高加注:&
&&&&石头怎样才能变成传神的雕像?艺术家罗丹说:很简单,把不需要的统统砍掉。&&&&人生也一样,懂得删繁就简,才能活得精彩。许多身外之物来之不易,难以割舍是人之常情,但若变成负担,就会令人身心疲惫。适时卸下不需要的东西,轻松愉快的前行,简单才得自在轻松。&&&&投资,亦如此呵。&&&&投资是追求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平衡,也即:追求高盈亏比、高确定性的机会。&&&&舍小机会,抓大机会;舍似是而非、可做可不做的机会,抓高确定性的机会。&&&&舍得之道,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投资中最难的事:什么也不做
&&&&&&&&&&&&&&&&&&&&&&&&&&&&&&&&&&&&&&金枫股经
&&&&投资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每个投资者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难题与困惑。很多的关键性难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例如精确的估值、买卖的时点等,因为每个人认识的深浅而有了不同的答案。投资中最难的事情之一,不是寻找好标的、不是估值、不是时机的把握、不是坚定地持有和果断地卖出、更加不是很多经历过牛熊市的投资者经常说的战胜恐惧与贪婪。和那些真正的困难相比,上面提到这些都困难都容易到不值一提。这个真正的难题是很多人一辈子到死都没有思考过的,无论是炒股、投资还是生活工作,想清楚这个问题都很有必要。这第一个难题就是:了解自己是谁。也就是说要客观地认识自己,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没有标准答案但又真实的认知。这个问题难的原因是极少有人能做到不骗自己,知道自己是谁相当于很灰心地知道自己很多事不能干,完全不符合人性的本质,完全不符合屡战屡败坚持不息人定胜天的积极向上进取精神。所以,这个问题无解。&&&&当一个人客观地知道自己是谁后,会开始有兴趣了解身边的世界,会发现人性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在投资中一样,了解自己之后,才能客观地理解和观察市场。投资离不开交易,交易就会有对手盘。什么是市场?市场是由无数参与者的个人交易行为汇合而成的,相当于一种集体情绪。这种集体情绪格雷厄姆用了一个伟大的名词:“市场先生”。跟随市场先生也好、与市场先生逆向也好,都不是问题,关键的难题是:了解市场先生。正确判断市场是处于正常、偏激、极端还是癫狂是很难的,因为我们作为人类,在作出这些判断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先入为主地带着情绪了。所以,判断市场先生的行为,总是过犹不及。实际操作中,貌似理智的预测判断其实和实际发生的时点总是差之十万八千里。
&&&&例如创业板1800点时就很多格雷厄姆的追随者说创业板马上要爆炸,三个月后的今天创业板3619点。去年十二月时上证刚突破三千点时,也很多“价值投资者”离场,说是市场已经疯狂,其中还很多雪球的著名投资者。今天上证4911点了,很显然地,不是市场太疯狂,是这些价值投资者太“冷静”,冷静到过了头其实就是明显的误判。当然,这些最多粉丝的大神是不会认错的,所以,之前的第一条难题“认识自己”真的很难。认识自己首先要不骗自己,但要颠覆人性太难了,大部分人都是死不认错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自欺欺人中渡过,中国的自封股神们更加是如此,人的位置越高,越怕认错。中国名词叫“捧杀”。&&&&客观冷静地了解自己和客观冷静地了解市场先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了解自己才有可能准确地知道市场先生在干什么。现在追随巴菲特格雷厄姆变成了流行时髦行为,但追随就是追随而已,和邯郸学步一个道理。所有难题都有一个绕不过的终极大难题:自己是谁?世界上高端的知识无数人在努力地学习,不见得有几个真正学会。
&&&&这真不关你是不是坚定努力地在学在追随的事,不跳出这个概念永远也不会明白自己是谁,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极好的例子就是堂吉诃德了吧。自己和市场是两面镜子,投资者从了解自己引申开去观察市场,同时市场的反馈又进一步让投资者认识自己。这对投资者建立自信的交易体系和客观冷静的思维方式非常有帮助。&&&&最后,综合所有难题,有一个难题中的难题才是终极最难的,那就是:什么也不做。特别是看见貌似可以做而不去做,才最难。你看到了很多坏球,但也看到了很多安打的好球,你能安心地坚持等那个本垒打的球吗?
&&&&人的一生中看似有无数的投资机会,但真正值得出手的机会很少很少。这不单止是要了解自己能力圈、了解市场先生有没有发神经,最难的是,你甘愿错过吗?你会因为机会迟迟没有出现而妥协退而求次吗?这已经不是贪婪、恐惧与坚持的问题了,那是一种“不争”的平静心态。明白“什么也不做才是做得最漂亮”的人,波澜起伏的市场对于他们来说,就像白开水一样了。大有若无、举重若轻,哲学总是殊途同归。
&&&&越不怕错过什么的人才最不会错过什么,这句话是我说的。最后,转载一段日自己随手写的话来结束今天这篇忽然之间想写的记录。
&&&&&&&&&&&&&&&&&&&&&《等》
世上最难干的事情就是什么也不干,是明明看似可以去做但依然心平气和地去等。
找到目标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找到目标后一直等,等待最佳时机。
难的不是获得多少机会,而是拒绝其中的绝大部分机会。
知道该干什么不是最难的,难的是知道该何时干并且坚持等。
大部分时间其实是等待而不是寻找,找到目标就锁定,然后默默地等。
(来源:新资管)
&------------------------------
股灾反思录之一:等待,是为了遇见最好的你
原创&&格隆汇&毛崇才&&港股那点事
最近,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经历了一波可能一生中都难以遇到几回的大波动。恒指上周三单日一度大跌逾2000点后,周四、周五又迅速反弹,很多港A股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股价腰斩,随后又在周四周五两个交易日内,从低点反弹逾一倍。
用周星驰那句经典的台词说就是:人生大起大落来得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经历了这次股灾后,有位在我影响下去年开始做港股,但在最近的急跌中仓惶低位割肉出逃的朋友对我说:去年到现在,坐了一次过山车。港股这种涨法和跌法都太恐怖了,就像恐怖片。我还是老老实实回去玩A股了。
这对我触动挺大,也力劝他不要焦躁,忽略短期波动,耐心等待,坚信港股将迎来好时光——价值只会迟到,从不缺席。格隆汇的很多朋友其实都是两地作战的,从群里交流的信息看,有不少朋友在上周就把今年赚到的钱吐回去了,我想把自己这些年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等待——是为了最好的机遇
上帝有一天夜访一个股民,并问他有什么愿望。
“我想赚钱。”股民单刀直入地说。
上帝就掏出了一张中国A股的市盈率变化图(见下图)给他看:“赚钱其实很简单,看看这图,你在绿色区域买入,在红色区域卖出就稳赚了。”
股民追问:“如果绿色区域永远不出现,那该怎么办?”
“等待。”上帝答道。
A股历史平均市盈率走势图
上面这张图揭示的规律屡试不爽——当市场处于20倍市盈率以下,买入。接近50倍市盈率,卖出。
这幅简单的图表真正告诉了股民梦寐以求的如何才能简单真正地实现“低买高卖”:耐心等待价值低估的时候(一般也对应市场的低位区域),买入后不折腾,依旧是耐心等待估值泡沫的时候(也就对应市场的高位),并在疯狂中了结。
“在熊市中买资产,牛市中套现”。可惜很多股民都做反了。他们把股市当成了游乐场,频繁进进出出,这就是市场始终脱不了“一胜二平七输”铁律的原因,注定只有少数人能在市场中赚钱。
事实也证明,08年底,11年到14年的很长一段时间,市场都给了股民很多机会(见下图中的绿色部分),只是当A股跌破2000点的时候,有多少人愿意在这个历史性低点买进并耐心等待;同样,当13年创业板指数走出独立行情,不少垃圾股鸡犬飞升,涨幅笑傲蓝筹股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耐得住蓝筹股的寂寞?我记得13年年报公布密集期的时候,创业板整体估值已经盘上60倍高位,而银行、电力为代表的蓝筹股,股息率都达到惊人的7%+,但是许多朋友对此都是视而不见的。类似像中国平安这样的好公司,都无人问津。
2005年以来A股市盈率走势图(上证)
5100点时,多数人其实知道创业板有很大泡沫,但“赚钱不用排队等”的诱惑还是让很多人飞蛾扑火一样投身其中,哪怕知道这种火中取栗存在很大风险。在“过把瘾就死”和耐心等候的细水长流之间,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只有穿过时间的迷雾,才能沉淀价值的意义。市场有时候因为偏好不同,甚至救市发神经而短暂的偏离价值,有时候可能是几个月,当然,也可能是几年,但是价值终将回归——这就是等待的意义。
投资的所有回报,几乎都来自等待
前面一段时间无论A股,还是港股,都出现了股灾一样的暴跌,很多个股(比如港股市场中的很多港A股)短短几天就跌到了远离价值线以下。这种情况让很多人痛苦,但如果这种几年一遇的时候你是储备了一定的弹药,处于等待状态,短期收益会是怎样的可观?
投资的最高境界是“不投”。
在我们一生的投资过程中,我们真不需要每天都去做交易,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手持现金,耐心等待。由于市场交易群体的无理性,在不确定的时间段内,比如3至5年的周期里,总会等到一个或者一些完美的高安全边际的时刻。换句话说,市场的无效性总会带来价值低估的机会,此时就是你出手的时候。就如非洲草原的狮子,它在没有猎物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草丛中慢慢的等,很有耐心地观察周围情况,直到猎物进入伏击范围才迅疾出手。
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资产都是在频繁的交易中损耗掉的。因为他们怕踏空,怕错过每一个似是而非的机会。事实上,即使你所有时候都踏空了,你的收益还有0%。要知道这个市场90%以上的股民长期来看是亏损的,就凭0%的收益率,你就可以进入成功的前10%。
耐心等待正确的时机可以最大程度增加我们投资成功的可能性。你不用常常处于市场中。像埃德温·利沃默在他的经典著作《股票作手回忆录》中说的,“华尔街的傻瓜认为他必须在所有时间都交易。对于我而言,从来不是我的思考替我赚大钱,而是我的坐功。明白了吗?我一动不动地坐着。”
著名投资者吉姆·罗杰斯对做交易时的耐心做了更生动的描述:“我只管等,直到有钱躺在墙角。我所要做的全部就是走过去把它捡起来。”换句话说,除非他确定,交易看起来简单得就像捡起地上的钱一样,否则就什么也别做。
争即是不争,不争即是争。
选择的机会越多,失误的次数也就越多。学习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当对风险无把握时,什么也不做,只是等。这也是他连续多年保持400多亿美元现金在手的原因。
一生只需选对一个伴侣,只需选对一个企业,只需富一次,便已足够!
不需要等待的诱惑肯定是一粒毒药
在希腊神话中有段关于塞壬女妖的记载。传说中,塞壬是河神埃克罗厄斯的女儿,是从他的血液中诞生的美丽妖精。因与缪斯比赛音乐落败而被缪斯拔去双翅,使之无法飞翔。失去翅膀后的塞壬只好在小亚细亚(Asia Minor)和巴尔干半岛(Balkan Pen.)一带的海岸线附近游弋。塞壬用自己的歌喉使得过往的水手倾听失神,航船触礁沉没。也正是如此,塞壬居住的小岛那一带海域早已堆满了受害者的白骨。
在希腊神话中,只有两个人曾经抵受住了塞壬的诱惑,平安度过海域。一个是“太阳神”阿波罗之子俄尔普斯,擅长竖琴的他用自己的琴声压倒了塞壬的歌声,另外一个是“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奥德修斯。
英雄奥德修斯率领船队经过墨西拿海峡的时候事先得知塞壬那令凡人无法抗拒的致命歌声。奥德修斯遵循女神喀耳斯的忠告。为了对付塞壬姐妹,他采取了谨慎的防备措施。船只还没驶到能听到歌声的地方,奥德修斯就令人把他拴在桅杆上,并吩咐手下的水手们用蜡把的耳朵塞住。他还告诫他们通过死亡岛时不要理会他的命令和手势。
不久石岛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奥德修斯听到了迷人的歌声。歌声如此令人神往,他绝望地挣扎着要解除束缚,并向随从叫喊着要他们驶向正在繁花茂盛的草地上唱歌的海妖姐妹,但没人理他。海员们驾驶船只一直向前,直到最后再也听不到歌声。这时他们才给奥德修斯松绑,取出他们耳朵中的蜡。这次塞壬海妖们算是白唱了歌。三姐妹中的老大帕耳塞洛珀深深地爱慕着奥德修斯。当他的船只走过后,她就投海自尽了。
在牛市里,无论是垃圾股还是绩优股,都是鸡犬飞升的,大量伴着概念急速上涨的垃圾股涨幅可能远远超过那些看似平平淡淡的绩优股,他们就像是塞壬女妖勾魂的歌声,诱惑者每一个航海员,如果把持不住偏离了自己的方向,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是沦为女妖的腹中之餐。在这一轮牛市中,创业板公司就是经典的塞壬,2015年4月起,当创业板指达到2600点左右的时候,创业板指数PE就达到了90倍,后面的疯狂更是令人咋舌,创业板中一些基本面一般的公司接连创出了A股的天价股的记录,全通教育、安硕信息……部分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千倍,数百倍PE的公司比比皆是。这种随时加入,随时都能抢钱的赚钱方式不仅已与价值等待无关,而且是对时间、对价值、对等待最赤裸裸的羞辱与嘲讽。
尽管我也相信很多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基本面有了很大的改观,而且乘着资本的翅膀,也在造着更伟大的梦想,但是急速泡沫化,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除了兑现,你还真的以为一个美丽的泡泡能带着你飞向天堂?
创业板市盈率走势图
投资并不是只争朝夕的游戏。在证券投资领域,“勤劳”、“热情”、“奋发”、“拼博”、“进取”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往往不起作用。有时候,勤劳反而会加速破产,证券投资需要的不是激情和勤奋,需要的而是理性和耐心。不需要等待的诱惑肯定是一粒毒药,随时勾兑随时就能赴约和搞定的女人一定不是能给你带来幸福的妻子。
我是劝自己的朋友在创业板指2600点以后就完全不要参与了。尽管错失了很多机会,但是也在别的地方得到了更踏实的回报。
如果自己控制不了,那请让别人给你绑上双手吧。
港股——值得等待吗?
这话等同于:价值,值得等待吗?
下面这幅恒指历史市盈率的图,中间这条蓝色的线可以看作是恒指的价值尺度,近42年的平均水平就是15倍左右。恒指的估值总是在15XPE上下波动,去到20以上就有泡沫了,随后而来的往往就是泡沫的破裂,价格的迅速回落。如果去到10以下,那么就说明发生了股灾,价格往往在击穿了10以后急速上涨,回归价值。
下图清晰可见,在过往的42年里面,恒指击穿10的次数屈指可数,而每次等到这种时候,几乎都是最好的介入时机——等待获得回报,在港股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当下。经历了这一轮股灾,恒指现在的市盈率就堪堪10倍。
恒指历史市盈率图
目前,美股创出历史新高后高位横行,欧洲,日本股市都涨幅不小,A股的估值洼地在上半年已经被抬升很多,即使经过这次危机,比起年初仍有可观的涨幅。只有港股,比年初还便宜了。
资金是聪明的。
现在A股市场正在恢复正常,但暴跌的余悸犹在,对救市措施的狐疑犹存,希腊危机也告一段落,美联储加息的担忧也暂时推迟了,比便宜还便宜的港股极大可能迎来最好的一段时光。
而在港股等待的这段时光,市场大概率会用真金白银回报你。
-----------------------------
杨天南:投资的精髓就是在正确方向上忍耐
北京金石致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EO杨天南(@金石)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巴菲特理念的投资者之一。其1993年开始进入资本市场,1995年首次接触有关巴菲特的书籍,并早在2001年就前往奥马哈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曾被巴菲特称为“第一位来自北京的股东”。
杨先生目前的投资领域主要涉及中、港、美、加等市场。与很多一心“做大做强”的投资管理人不同,杨先生认为志同道合的人相遇相知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目前仅以管理圈内亲朋好友的资金为主,对于募集资金兴趣了了。他认为自己目前最大的成就感,是见到周围的人得益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藉此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杨先生认为,在伟大的机会来临时敢于下重仓,才有可能取得超额回报。在他20年的生涯中,回报率最高的一笔投资是十年前美国科技股泡沫崩溃时,买了搜狐、新浪(廖:2001年时,我在海通看到一位大户在买新浪和搜狐,其中一只只有1毛多,当时惊叹于美股为何如此便宜和离谱),回报大约40倍。但杨先生也坦诚,自己没能像段永平一样重仓以及拿住更久,错过了赚取更高回报的机会。&
由于经常以写文章的方式答复朋友的投资问题,杨天南从2007年5月始,受《钱经》杂志邀请撰写实证投资专栏,并成立专门账户,按照杂志月刊的限制条件,即每月只有一个交易日,进行投资操作。截止最近的2012年5月,其专栏账户5年的收益率为112.92%,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32.20%。
杨先生认为,投资的精髓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忍耐。但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往往事后才能确定。世界总存在不确定性,但等到什么都确定的话,我们都死了。
问:先说说您是怎么入行的吧?
答:我首次接触股票,是在1991年的海南。当年与很多热血青年一样,奔赴经济特区,与今日争相报考公务员的风气截然相反,那时的社会流行的是“下海”。第一次启蒙应该是听张志平讲股票,他当时是海南证券董事长,后来在中国证监会任职。当时印象深刻的第一本关于股票的书是水运宪写的《深圳股市大震荡》,但他似乎并不以财经文学闻名,很久以后才知道他的代表作有《乌龙山剿匪记》、《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
实际开始股票投资,应该是始于1993年,数来也有20年了。最初入行,实际的原因与所有人都一样,目标就是想赚些钱,而股票投资的“低门槛”让包括我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能没有阻碍地进入股市,不需要特权、不需要关系、不需要行贿。
很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明白,正是股市的“看似低门槛”害了很多人,并令许多人前赴后继、执迷不悟,在这个方面股市确有与赌场相似之处。
问:什么时候决定以投资作为职业的?
答:选择投资作为职业,实际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刚开始是因为不用找关系、不用求人,渐渐发现找不到业绩更好的投资管理人。如果既有选择的自由,又能养家糊口,这听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吧。尤其是在1995年接触到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问:您还记得您第一次接触到巴菲特价值投资思想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您目前的投资理念是怎么一步步形成的?
答:有幸在1995年首次读到有关巴菲特的书,在那之前整个社会都处于摸索阶段,如果今天阅读那些年的财经股票类的杂志,会发现除了数据之外,几无任何参考价值。
在1995年读到《巴菲特的道路》(又被翻译为《股王之道》),当时的感觉就像茫茫暗夜中的航船看到了指明方向的灯塔。他的“买股票实际上是买企业”、“好价格好企业”等投资理念,现在看来都太过平常,在当时都是闻所未闻,当时充斥的是庄家、内幕、图表派,他的巨大成功以及朴实平易深深影响了我。有幸在接下来的1996、1997年的大牛市中验证&这些理念,令我在20个月的时间取得十倍的回报,同期指数翻了一番多,算是奠定了一些人生的财务基础。这段时间投资的经历在1996、1997年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发表于《金融时报》上,以至于相隔十余年后还有人因此寻找我。
问:您当时在A股赚了第一笔金之后,当时为什么选择出国深造?在美加的经历对您后来的事业有哪些帮助?
答:经历了1996、1997年牛市的成功,令我萌发赴美留学的念头,因为美国是金融市场最为发达的国家,更想亲自见见巴菲特。可以说,我是用长虹的奖学金去美国上的MBA。前后在国外待了八年,一半在美国、一半在加拿大。国外金融市场多年积淀形成了巨大财富、丰厚的经验、完善乃至繁琐的法规,固然印象深刻,但我更认为是否能成为投资家,完全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与是否出国没有必然联系。况且过去的三十年,中国提供了比发达国家更多的致富机会,这种趋势相信在未来十五年依然存在。
巴菲特说:“迄今为止,没有什么投资秘密没有被写成文字的了。”但是中国的文化向来有欣赏演义的传统,以至于厚死薄生、厚远薄近,为此付出的代价十年之后或许更为明显。
问:您在90年代的时候为何选择长虹?技术更新换代快的家电行业,并不是传统的价值投资者喜欢的行业啊?
答:谁是传统的价值投资者?他们买茅台么?时变事宜、因时而化,才是根本。
按照格雷厄姆原教旨主义者的观点,巴菲特应该是一个价值投资的修正主义者,甚至是背叛者!但这种观点并不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原因是巴菲特藉由变化而取得了今天的巨大成就。
问:这么多年您一直在钱经上发表专栏,这是为什么?
答:我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原本每年写一个投资总结的传统。后来,亲朋好友问的多了,经常有许多问题重叠,没有时间一一答复,便以文字的方式统一作答,就形成了写文章的传统。即便如此,每年仅写个三、五篇,并不固定。直至2007年被《钱经》杂志邀请撰写专栏,每月一期,该专栏至今已经写了五年,打破了原先一年的写作计划。这令我有了额外的负担,因为每月找一个适合的话题,有内容且尽可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月复一月还是很具有挑战性的。
虽然专栏的模拟实盘投资部分在过去五年的大熊市里也实现了翻番,实际上由于杂志出版的日期等硬约束,比之我们现实中的运作还是为差。
在一定程度上,我视专栏的写作为公益活动,希望100个读者中有10个能有所启发,有1个能有所获益,就已经很不错了。一个人的精力、时间都有限,能有机会为那些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人做些有益的事,是令人愉快的经历。
读者中如果有人能因此达至财务自由的境界当然就更好了,但这是很难的。至于原因也分多种,茫茫人海,我们能否相遇?倘若相遇,能否相知?倘若相知,能否相信?倘若相信,能否有条件执行?倘若执行,能否坚守?倘若坚守,这坚守能有多久?
问:您认为投资的精髓是什么?
答:你若问什么最难,实际上哪一步都不易。成功需要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顺利,而失败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即可。一定要问的话,投资的精髓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忍耐。
实际上知道了这样的秘籍,与知道“低买高卖”的秘籍无甚区别,知道了也不代表投资能成功。首先,“正确的方向”往往在事后才能完全确定。而不确定性几乎是人们面临的永恒问题,所以当下最难。忍耐等待也是不易,等一年、两年,还是更久,例如当下的这次危机,人们已经等了四年多,还要等多久,没有人确切知道。
问:那您如何确定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的?尤其当市场长时间与您预期的方向不一致的情况下,您怎么安慰自己?
答:确定自己是否在“正确的方向”上实际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在投资环节上重要的一环。这种判断除了事先的信息搜集处理决断之外,更重要的时时更新对于企业的发展状况的观察,根据实际情况,从而修正、维持或改变态度。
当市场价格在较长期表现与预期不符时,这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这通常有两种可能:一是市场(客体)犯错;二是投资人(主体)犯错。对于前一种状态是忍耐等待,对于后一种状态是改正错误。
问:您说未来无法把握,那您认为投资中的确定性主要有哪些?如何寻找这些确定性?
答:当下最难。从现在到未来都充满着不确定性,不惟投资行业。反之,什么都确定了,人生也就没有精彩可言了。等什么都确定了,我们就死了。
要说确定性,肯定也是有的。例如,现在的2350点比6100点低,就是确定的;十年以后,中移动、工行不会倒闭就是确定的。人们能做的是从他人和自己的经历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确定的成分,以增加胜算的概率。但这并不能消灭风险。
问:您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一笔投资分别是什么?您从中学到了哪些东西?
答:回报率最高的一笔投资是十年前美国科技股泡沫崩溃时,买了搜狐、新浪,回报率40,00%,即大约40倍。可惜的是,没敢像段永平一样重仓,在这点上向段先生深表敬意。总结经验的话,当伟大机会来临时,需要全力以赴、重仓出击。
最糟糕的一次是2001年在A股市场上遭遇上市公司欺诈,股价连续十余个跌停,下跌75%。这种感觉实在太坏了,就像已经知道明天会死,但今天却只能坐以待毙地束手无策。虽然其高管事后身陷囹圄,但投资人损失惨重。这令人想起芒格说的:我们并不是要打败怪兽,而是要避开它。
问:您为什么对孩子的财富教育很有兴趣?
答:儿童财商教育历来是我们校园教育所缺乏的,我们这代人一路摸索过来,走了很多弯路,如果能早些能知道道理所在,现在应该过上更好的日子。金钱本无善恶,人对于钱的态度却有对错。与其避而不谈,不如直面。我主张投资要趁早,如果命中注定要有失败与挫折,最好失败也要趁早。
我周围朋友的小孩渐渐都到了可以学习的年级,于是就尝试着灌输一些财商知识,小有成效。自己的小孩两年前开始接受财商教育,并设立了一个港股投资账户,截止4月底正好两年。过去的24个月累计回报率63%,详见《小投资家培养ING》一文。六一到了,钱经杂志采访中,提到了这些细节。
趁早以及趁小开始的好处在于,第一,时间充裕,避免短期波动的压力;第二,资金占资产总值比例较小。这两点会降低心理压力,从而增大投资胜算的概率。儿童财商教育的好处还在于减少未来的啃老现象。但不用逼着孩子一定成为“炒”股能手、或投资家,只要他们知道在通常的“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的劳力收入道路之外,还有一条财产性收入的道路的存在,财商培养的目的就达到了。
问:中国市场不适合价值投资?
答:很多人认为A股是赌场、不规范、不适合投资,其原因是,这么多年以来,中国股市是熊长牛短,绝大多数参与者亏钱。这种声音在牛市中几乎听不见,但是熊市时间长于牛市,所以几乎成了定论。
另外,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大多没有海外市场的投资经历。记得十余年前,有人刚到美国开始“炒”股票,亏了钱后,大呼:不都说美国市场规范么,怎么也这么跌啊?!
问:您怎么看自己的能力圈?
答:我的能力圈取决于我可以学习的范围。我通常圈定在生活以及常识可以接触或理解的范围内,对于太过伟大的东西,我们已经过了点个火就上天的阶段。
问: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应该有哪些特质?
答: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应该具有比上市公司的CEO更长远的眼光,在喧嚣的时候需要冷静,在绝望的时候需要勇气,在低迷的时候需要忍耐,视跌宕如无物,闻毁誉于无声。哪一点都不是容易的。作为职业人士的原因是我还没有发现更为合适的事业。这与众多其他行业从业者,往往热衷于对股市指点江山、滔滔不绝的景象相反。
问:您目前的职业快感主要来源于哪些地方?
答:最大的成就感是见到周围的人受益于我的专业知识而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这些可能需要历经周期的努力,也可能源于一个主意、一个规划的执行。每个家庭都财务自由了,社会也就和谐了。如果人们更富裕些,通常他们会更幸福些,我所见到的事实就是这样。
我也喜欢看着钱增长,即便不是我的钱。
做喜欢的事情,与喜欢的人一起做事,人生的自由最终是选择的自由,感谢巴菲特,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忍耐,我终于有了一些选择生活自由的权利。
问:您这些年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答:最大的进步是终于认识到:顺应社会比改造社会更现实。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在于认识社会、顺应社会,以提高生命的效率。最大的感慨是:如巴菲特所言,现在是资金比主意多,四十年前我的主意比资金多。
问:那在您看来,顺应社会和拒绝被社会改变有什么不同?
答:在对于社会的态度上,我个人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确实有变化,从学生时代的欣赏荀子的“人定胜天”,到后来欣赏老庄的“顺天应人”。我认为改变社会和他人是很难的,应该是伟人们的工作范畴;作为凡人,更多的是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认知,自知自明,认识到自己的“可为”与“不可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也无意中暗合了巴菲特所谓“能力圈”的概念。在投资行业,人们能看到成功者,如巴菲特、芒格说:“我们的任务不是打败怪兽,而是避开。”&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失败的股市参与者却在天天琢磨着:如何战胜庄家,如何战胜机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证券市场的成功者多考虑如何避开“怪兽”,而失败的参与者多考虑如何战胜他人。
问:能不能具体说说您一般是如何做投资决策的?能否举些例子?
答:日常最多的工作是阅读,投资过程大体是搜集、研究、判断、执行、忍耐、修正,再重复的过程。我认为投资这行业,与很多行业强调团队精神不同,特立独行更重要。当大家看法都一致的话,事情就麻烦了,市场可能就要变了。
问:很多人最后发现,决定投资与否往往只要发现一个简单的逻辑就行了。您有没有类似的感悟?您是如何找到简单的投资逻辑的?
答:股票投资的简单逻辑就是“以合适的价格持有好企业”,但简单不代表容易,因为对于确定“什么是合适的价格、什么是好企业”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对于绝大对数人而言,知道与不知道秘籍没有太大区别。
问:为什么大部分人在股市里赚不到钱?
答:因为绝大部分的股市参与者都是在随便“玩一玩”。即便有认识我的人,他们也只是随便问一问,然后随便的不了了之,然后十数年或更久地坚持着这种随便。
很多人在知道我的专业身份后,喜欢问:“今年回报率多少?去年多少?”之类的问题,在回答了很多次之后,标准答案是:这行业我干了二十年,现在还在。
参考资料:个人简历
杨天南: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金融学博士,美国圣地亚哥大学金融MBA(工商管理硕士),加拿大专业金融规划师(PFP)。出身于金融世家,具有20年资本市场投资经验,长于资产管理,目前管理的投资覆盖中、港、美、加等资本市场,任北京金石致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EO。多年从事巴菲特投资理念的研究、实践与宣传,于多家报刊媒体发表财经文章数百篇,“中国投资理财第一刊”《钱经》杂志金牌专栏作家,上证巴菲特研究会专栏作家,传播财务健康理念,被誉为“财务健康的倡导者”、儿童财商教育专家。
――――――――――――――――――――――――――――――――――――――――
相关博文:&&&&&&真正的高手都善于等待和耐心持有&n…
&&&&&&&&&&&&&&&交易是一场等待游戏,耐心是重要技巧…
&&&&&&&&&&&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长沙买房时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