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经管金融专硕业的老师如何?是各大企业的领导还是做学术的?哪个辅导班好?

x名校考研辅导咨询
专业课辅导
公共课辅导
复试保录班
名校定向保录
大学生士兵
免费咨询电话
当前位置: &&
院系研讯 && 考研复试
&  复试英文的自我介绍其实和中文部分主题一样,简单说明就是把汉语翻译过来就可以。
&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复试自我介绍有几点要注意:
  1、英文毕竟不是母语,不要刻意求华丽,以防一上场紧张全忘记了,简单自然最好。
  2、不要太过于滚瓜烂熟,有背稿之嫌。
  3、切记不要太长,太长容易出错。三分钟以内就可以。语速不要太快,正常语速就可以,讲的太快容易使自己紧张。
&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复试的英语部分一般是由学校的公共英语或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研老师来考核。好一些的学校,参与面试的导师几乎都是海归,在国外多年,他们是可以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做学术报告的。如果你进去之后能够把标准流利的英语脱口而出,那么,成功就在眼前了。
  同样,英语部分也是一样分清条理,抓住重点。
  开场白
&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复试做自我介绍时,最好不要用:let me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 /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you等句子,重复、拢艺庋档耐Ш芏啵脊偬嗔耍疵馓住
  开头可以只用一句话引入:Dear professors, I feel so glad to meet all of you
here.然后就可以进入主题,介绍姓名、年龄等等。
  Good morning. I am very glad to be here for this interview. My name is
xuhaobo, and my English name is Jacky Lee. I've finished m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Xidian University, Majoring i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college of Technical Physics.
  性格,爱好,特点,经历
  你的个性对你报考的专业有何积极的作用。如果报考的是学术性的专业,可以说自己细心(carefully,detail-oriented)、条理分明(logical)、踏实(steady)等;如果是研究性、应用性更强一点的专业,可以说自己负责(responsible)、可靠(dependable)、有效率(efficient)等。
  除了强调你对学习的重视,同时也要避免给考官一种&书呆子&的感觉。一般可以从体育、音乐、电影等方面来说,同时要简单说明这些爱好对你的积极意义(build
my body, relax myself, open my mind&)
  I am open-minded and have broad interests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reading
and especially in engineering such as software programming, website design,
hardware design. For example, during the past four years, I have accomplished
two websites: one is the website of our school, and the other is the website of
the doctor forum of china 2007. Furthermore, I am interested in C plus plus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have written some application programs. In July in the
last year,I finished my graduate project with flying colors,which was a software
application about Image Process . In addition, I have also finished some
projects about embedded system by using MCU when I was a junior.
  为什么想读研,将来愿意从事的方向,读研时的打算
  好多同学都因为工作原因选择考研,但真正表达时,最好说对这个专业的喜爱,愿意去研究,愿意去学习,再表明自己在读研时的态度,就可以了。
  Although I have broad interests in many aspects and grasp the essential
knowledge of the major, but I think at present, I can do many things in a
superficial level, but not be competent to do things professionally owing to
lack of ample knowledge and ability. So I think furthering study is still urgent
for me to realize self-value. The major that I hope pursue for my further
education is IC design. Because I find integrated circuits are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modern society. And nowadays in China, with the
recognition by the government, our domestic integrated circuits industry is
growing rapidly and that may provide a lot of chances to us. I plan to
concentrate on study and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n my graduate time. And I hope
I can form a systematic view of micro electronics and IC design technology and
mak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profession after three years study here.
  结束语 (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礼貌客气就好)。
  OK, that&s all. Thank you very much.或Well, that&s who I am.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英语除了范文外,大家最好还要多背几篇,每个学校侧重点都不一样,如果同学们能事先找到相关院校相关学长学姐,问清每年的面试情况,是最好不过的了,但这对好多同学来说,都有点难。最好的办法,还是多背几篇。网上范文都很多,同学可以按专业特色自行搜索背诵几篇,但是一定要先把范文改成自己的,确认语法无误后,再背诵。
&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复试自我介绍的要点:
  自我介绍体现的就是学员的应变及反应能力。也是一种说服的手段与艺术。同学们要按研究生学业的要求与测试重点而组织自我介绍的内容,
与面试无关的内容,既使是你引以为荣的优点和长处,你也要忍痛舍弃,以突出重点。
  自我介绍要有充分的信心。要想让考官们欣赏你,你必须明确地告诉考官们你具有必需的能力与素质,而只有你对此有信心并表现出这种信心后,你才证明了自己。同学们在谈自己的优点的一个明智的办法是就在谈到自己的优点时,保持低调。也就是轻描淡写、语气平静。
  启道教育考试辅导班,专注大学硕博考试辅导,直播+录播反复巩固,考点重点快速精讲,知识框架快速复习,多目标通关保障,短期快速提分。更多信息来自启道考研网,联系方式:400-902-9633,我们的公众微信号为上研色shang-yan-se,大家赶紧来分享自己的考研经验!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吧!
  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
考研复试辅导课程清华经管学院30周年院庆学术论坛_财经频道_新浪网
成立于1984年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为使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并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而努力。
专题摘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0周年院庆活动于3月12日至4月27日举行。围绕大数据、金融体制改革等话题的“思想?引领”系列学术论坛于23日至27日展开。
   化解产能过剩,不应该由市场该简单的优胜劣汰恶性竞争,要通过大企业的整合进行集中度的提高。希望管理教育帮助企业建设竞争有序,价格稳定充满活力健康运行的市场。
  武大经管院院长谢丹阳预测,到了2040年,中国GDP将占全球的25%,要达到这个水平,依靠自主创新,中国只需要年均4.8%的增速就足够。
  中国三十五年的改革主要靠民营经济的发展,创新和驱动靠国企改革行不通,历史上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计划经济都是失败的。
管理学院院长论坛
我们应对MBA和EMBA教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充满信心。这是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发展联系最紧密,受益最直接的研究生教育项目。管理教育受益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改革态势也向管理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产能问题如何解决,要依靠市场,要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市场不应该简单的优胜劣汰恶性竞争,要通过大企业的整合进行集中度的提高。让过剩产能退出,退而有序,同时把企业的机构实现转型升级。管理教育应帮助企业建设竞争有序,健康运行的市场。
论坛一:管理教育创新:如何培养最具竞争力的人才
论坛二:管理学院未来新焦点
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论坛一: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新阶段
论坛二:中国深化经济改革的难点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经济学院执行院长陈宪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
论坛三:中国深化改革形势下的企业发展之路
“思想?引领”系列学术论坛:激荡年代的产业变局与战略创新
现在房地产商不怕房价跌,因为他知道泡沫会慢慢的挤,最怕的是地价跌,因为地价跌马上就崩盘了。与西方不同,我们的泡沫的背后更多的是政府原因,一旦交给市场后会开始挤。
现在中国的创新基本上是美国企业的汉化,这部分需要变革,怎么寻求伟大的梦想,这是很重要的转型。这两年连续获得世界五百强之首是壳牌,我们现在创新如果是小改革很难获得很大的发展。
现在是全球化,网络化,个性化,民主化,技术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大环境有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化的压力。产业要升级,战略需领先,如果你有了好的战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把新能源列为战略新兴产业,导致各方拼命投入。政府这种干预,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很重大的错误。政府行为和市场力量如果是互补的,在繁盛的时候有可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如果是矛盾的,在衰退的时候是有力的竞争,但是不可持续发展。
“思想?引领”系列学术论坛:胜任?优秀?卓越――清华经管学院企业高端人才开发论坛
联想提出一种“复盘”的管理方法,复盘是下围棋的一种学习方法,指的是下完一盘棋之后,要重新摆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的不好,对好和不好进行分析和推演。
相变实际是物理学的概念,物体从固态到液态的临界,我今天可能报告最主要的议题,就是我们当今正处在一个所谓市场相变的时代,可能说这个市场巨变的临界点。
企业面临的挑战非常多,包括我们的政府治理能力,我们的法制环境,我们的市场规则,我们的知识等等。我总结无非是外部和内部,外部是环境,内部是能力。
领导力就是把自己思想装入别人脑的能力,如果他脑袋里运行你的思想,他的行为才和你一致。什么叫领悟力呢?就是把别人的思想变成自己思想的能力。
中国的企业家像王健林、宗庆后那样把小孩送到国外去学习,到国外读什么?只能读理性的知识,那是理论、原理、公式、模型,这是理知,但是我们知道也有一些感性的知识,有一些小孩在国外习惯用刀叉,在中国用筷子不一定习惯了。
对话讨论:中国企业高端人才开发优秀经验与模式探究
“思想?引领”系列学术论坛: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很通俗的来讲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让数据来说话,在我今后的营销和管理决策过程中间,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主观经验的干扰,让数据说话,数据代表市场和消费者特征的方式来说话。
相变实际是物理学的概念,物体从固态到液态的临界,我今天可能报告最主要的议题,就是我们当今正处在一个所谓市场相变的时代,可能说这个市场巨变的临界点。
一个向价值共创为核心的按需定制的模式转型,这是一个方向。第二个在互联网时代营销模式的转型就是以提升客户体验为核心的全渠道零售模式转型。
谈精准营销的时候,过去一定是要把你的客户群体做一个分群,最简单的客户属性是年龄、收入、职业、性别。精准营销的实质意味着所有人的行为都会暴露。
我们搜索耐克的时候看哪些词大家最容易跟着去搜,搜索耐克到底干吗呢,我们看到除了官方网站和耐克网之外,其实比较大的就是辨别真伪,假货太多了。
首届清华大学金融体制改革论坛
圆桌讨论一
20年前中国人均GDP还不到400美元,现在已经是6000美元。20年前中国的财政收入刚刚超过3000亿元,去年中国国家财政收入是13万亿元人民币(。20年前中国官方外汇储备是将近200亿美元,现在中国外汇储备已经快达到4万亿美元。
经济的脆弱性是来自于金融领域,如果金融领域是非常稳健的,对于这个国家来说会很容易渡过这个危机。如果说不稳健的话肯定会出问题。
我认为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实际上是整个国民经济被房地产绑架。所以,从银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实际上都是跟房地产有关系。政府融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跟房地产有关系的。
中国在过去35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0%,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是当时的30倍了,确实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在人类经济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
目前我们公共和私人部门债务总额占GDP比例接近230%,这个增长主要发生在2009年到目前这段时期。目前我们这样一个债务水平大概高于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就是金砖四国以及一些大的国家。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0周年院庆活动于3月12日至4月27日举行。两场围绕大数据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引领”系列学术论坛将于23日展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在主持《金融体制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论坛。
圆桌讨论二
“培育?成长”―― 职业发展论坛
建院30周年系列活动预告
3月12日 大数据时代的商务与管理变革
3月16日 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
3月23日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3月23日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论坛
3月23日 变与不变――全球化时代的会计变革与管理创新
3月26日 胜任?优秀?卓越――清华经管学院企业高端人才开发论坛
3月27日 激荡年代的产业变局与战略创新
3月29日 纪念朱院长1994年院庆10周年讲话座谈会
3月30日 经管学院本科生校友会成立
3月31日 致敬1984:改革与创新――中国企业与清华经管学院创立30周年论坛
4月1/2日 CEMS战略委员会年会
4月13日 经济学院院长论坛及《经济学报》正式创刊及出版发行
4月15/16日 EMBA Council 亚太年会
4月18/19日 管理学院院长论坛
4月25日 本科学院院长论坛
4月25日 企业家论坛+《清华管理评论》三周年发刊纪念
4月25日 “而立放歌”校园歌手演唱会
4月26日 院庆纪念大会
4月26日 新楼奠基仪式
4月26日 经典怀旧菜
4月26日 校友班级聚会
4月27日 美国前国务卿Condoleezza Rice 讲座
3月23日 9:00-12:00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主题介绍:
  海量数据,谓之大;定向分析,谓之精;颠覆传统,谓之新。
  近期万众瞩目的《纸牌屋》系列通过对海量用户数据的分析,选取受众群重合的演员和导演,成就了这一剧集的辉煌,引领了影视剧制作的新方向,也让大数据分析进入了大众视野,越来越多人开始问:究竟何为大数据?他有什么独特之处?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
  大数据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我的生活:网页角落里的产品推荐恰好是正在寻觅的商品;餐馆服务员了解你的口味喜好进餐习惯;翻阅商场提供的优惠信息,正是当前所需。
  你我的选择已经左右多行业的决策:影视剧开始根据受众喜好选择演员,而不是导演投资人;公司开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做出决策,而不是领导掌握大权。海量数据,样本多样性和高频率三大特点成就了大数据超越传统调查的精确度,精准和高效带来了企业和用户的双赢:大数据的应用让营销将好产品带给最需要的人。
  大数据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
地点:清华经管学院舜德楼418
主办:市场营销系
论坛议程:
? 大数据时代的消费行为分析与增值服务
  姜旭平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
? 认知计算与精准营销
  毛春景 IBM大中华区电子商务部 战略总监
? 大数据与全球互联时代的商业创新
  陈煜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
? 大数据在搜索营销中的实践
  戎文晋 百度 商务搜索部 高级产品经理
?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转型
  胡左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
3月23日 9:30-12:00 首届清华大学金融体制改革论坛
主题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及金融体制对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发挥其财政供给、资金筹措功能上,对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育却日显滞后,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与我国经济步入国际经济轨道的发展趋势极不相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资本全球流动加快。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所要求的健全的金融体制,并对当前金融体制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有效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思想引导变革!
  为此,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邀国内外研究机构、公司企业和国际组织具有影响力和战略眼光的学术精英、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就相关问题和热点话题共同探讨,碰撞思想的火花,分析问题的脉络,提出相应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
地点: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
主办: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清华经管学院校友办公室、
清华经管苏世民学者项目
论坛议程:09:30-09:35:钱院长致辞
     09:35-10:55:主旨演讲
      09:35-09:50:李稻葵演讲:主题待定
      09:55-10:10:宋逢明演讲:金融机构(银行)的效率提升
      10:15-10:30:祁斌演讲:证皇谐
      10:35-10:50:李灿林演讲:利率市场化
     10:55-11:55:圆桌讨论
参与嘉宾:殷 勇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主任
     洪 婧
高瓴资本董事总经理
     朱武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
     祁 斌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李灿林
美联储高级经济师
3月26日 13:30-17:00
胜任?优秀?卓越
――清华经管学院企业高端人才开发论坛
主题介绍:
中国企业高端人才的培训与开发,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过去30年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为使命,为企业培训了大批高端管理人才和企业领袖,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和清华风格的高端人才培训开发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有效的开发模式。  
为隆重庆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30周年,并为中国大学商学院高端人才培训与开发搭建交流平台,特举办本次论坛。经管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的优秀教师将探讨高管人才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前沿与学术思想,多家卓越企业的高培负责人将分享高端人才开发的最佳实践,优秀管理学院高管培训中心将交流商学院高管培训的热点问题。  
论坛的内容包括领导力开发模式、管理学院高端培训设计、学习技术的发展、学习方式的变革、组织学习与创新、高端人才核心素质、以及如何构建管理学院的合作模式以开拓更多的潜在机会等。
地点: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
主办: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
高管培训中心
论坛议程:开场致辞:朱岩,清华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一、清华经管学院高管培训中心优秀合作伙伴授牌仪式
二、主题演讲:
陈国权 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教授
       吴维库 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教授
       郑晓明 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副教授
       杨百寅 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中远讲席教授
       薛 镭 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心主任
三、对话讨论:中国企业高端人才开发优秀经验与模式探究
主持人:王雪莉 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副教授
拟邀嘉宾:
白银战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范立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处长
     刘大伟 宜信公司总裁助理
     马永武 腾讯网人力资源总监、腾讯学院院长
     潘华刚 阳光保险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孙 方 交通银行培训中心副主任
     吴 曼 北京云基地执行董事
     张宝成 神华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3月27日 13:30-16:20
激荡年代的产业变局与战略创新
主题介绍:
  过去的十年,产业界竞争格局动荡不已: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导致全球价值链重构;信息技术变化导致企业的基本经营范式开始转型;新兴市场企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同时,也试图重塑全球商业的价值版图。其结果是,商业社会创新和颠覆无处不在,竞争格局动荡成为常态。
  在中国本土市场,中产阶级的兴起和本地需求的逐渐升级,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新一轮的改革深化会释放企业创新的活力。新时代的企业经营,在战略上仅仅依赖于资源获取不足以获得先机、保持竞争优势;唯有对产业格局的动态把握,主动创新才是在动荡年代应对无处不在的颠覆、保持领先的关键。
  本论坛聚焦于新阶段新起点的产业格局和战略创新,邀请清华经管学院四位资深教授与您纵论产业格局的变化之势,分享新阶段、新格局下的战略创新之道。
地点: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
主办: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
主持:谢伟 清华经管学院教授、创新创业与战略系主任
论坛议程:13:30-14:25 魏 杰 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清华同方讲席教授:中国      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
14:25-15:00 金占明 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产业升级与竞争战略
15:00-15:10 休息
15:10-15:45 陈 劲 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竞合时代的创新战略
15:45-16:20 张 帏 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全球创业战略与本地      生态体系: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
3月29日 14:30-16:30 “培育?成长”- 职业发展圆桌论坛:从学生到职业人、从人才到领袖、从能力到品格
主题介绍:
  清华经管学院以“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为使命,并致力于成为思想的引领者。在学院成立三十年之际,职业发展中心借此契机特别邀请我们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的雇主代表,以及毕业的知名校友和学院资深教授,举办以“培育?成长”为主题的职业发展圆桌论坛。围绕“从学生到职业人、从人才到领袖、从能力到品格”等议题,进行思想的碰撞,思路的探讨。
  通过雇主和校友的反馈意见发现项目的优势和不足,结合过去三十年经管学院在“培育领袖”这一使命上里程碑式的发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近年来学院对各个项目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措施,提出学院对全面培育学生素质的应对与思考。同时结合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请雇主就所在行业分享其战略应对模式,展望未来对人才的定义和需求,共同研讨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大势、树立能够适应新的增长环境的职业观、人生观,实现从“人才到领袖”的长远发展。商学院的教育不但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塑造品格,这才是完整的教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这十六个字代表的是清华品格中最根本的部分。我们将邀请校友结合各自的发展,分享如何感知和体会清华品格在人生中的意义。
【地点】清华经管学院 舜德楼418室
【主办】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主持】王琨 清华经管学院会计系副教授、院长助理
白文杰 摩根士丹利
贲金锋 工银国际融通资本
董事总经理/首席运营官
陈 军 艾默生电气集团-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
大中华区业务总监
兰 曦 联想控股
人力资源部/管理学院总监
李中禹 中冶海外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会秘书
束珏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王建庆 君联资本
董事总经理/首席管理顾问
王子剑 强生中国
徐 莉 麦肯锡中国
Asia Pacific Regional Manager of People Initiatives
赵洁华 GE航空集团大中华区
高级人力资源经理
竺丰平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招聘与用工管理主管
4月13日 14:30-17:20
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论坛议程:
14:30-14:45
钱颖一院长致辞
14:45-14:50
《经济学报》发刊仪式
14:50-15:40
论坛一: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新阶段
主持人:钱颖一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宾:任保平教授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田国强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王广谦教授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
    王稼琼教授
首都经贸大学校长
    谢丹阳教授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张宗益教授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15:40-16:30
论坛二:中国深化经济改革的难点
主持人:白重恩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执行院长
    赖德胜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林桂军教授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
    孙祁祥教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王俊豪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
    袁志刚教授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朱孟楠教授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16:30-17:20
论坛三:中国深化改革形势下的企业发展之路
主持人:杨瑞龙教授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黄继忠教授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李俊江教授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梁琪教授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沈坤荣教授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史晋川教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徐信忠教授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
专题内搜索过来人总结各校金融学考研难度排行-海达范文网
过来人总结各校金融学考研难度排行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转] 金融考研学校的分析与选择——所有想考研金融的人都该踏踏实实、耐耐心心地看完
[转] 金融考研学校的分析与选择——所有想考研金融的人都该踏踏实实、耐耐心心地看完 23:14 | (分类:金融)
帖子中有一些网络链接,点击之后就能看到某些学校官方的就业统计。由于链接随时有可能失效,北网通、南电信的网络划分,不能保证一定能看到,希望各位谅解!我尽力给出官方连接以使得本帖子中的内容具有说服力,但由于有些内容时间久远或者是论坛上的消息(我尽可能选择可信度高的消息),无法全部给出,希望各位谅解!此外一些考研论坛上有一些学校历年金融硕士毕业去向(私人统计,信息不一定正确),里面有就业公司名称、留学学校名称,非常详细,用百度搜索一下就能得到一堆。
多说一句,对于很多学校,尤其是名牌大学,读经济学硕士与读金融学硕士的就业水平差不多,这是很多应届考生不知道的!去挤热门的金融专业,还不如挑个同所学校经济学专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等等)
最近有传闻,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原本要求有三年工作经验才能报名的MBA,从09年起可以接收无工作经验的学生调剂(经济、管理类考生),所以我猜测应该从2010年考研(就是今年),应届考生或许可以直接报考,有兴趣的考生可以关注一下(MBA硕士的招生数量往往数倍于金融、经济硕士),毕竟MBA硕士学位对就业有非常大的帮助,不然怎么会有人,宁愿花十几万的学费也一定要读MBA!(有些人对MBA有些误解,但不可否认的是MBA学位对薪水大幅度提高的作用,有兴趣可以参考《微观经济学》六版平狄克人民大学出版社,557页专栏“你应该去读商学院吗?”)
说到学校的选择,就一定要问你自己考研的目的,根据自己考研的目的,合理选择学校。归纳金融考研目的,一般有三个:
一、出国留学、二、找份好工作、三、做学术研究
下面主要讨论前两个:
一、出国留学
说到金融硕士出国留学,那么最佳选择就是清华、北大了,这两所学校占了大部分名额。名校毕业的学生容易得到国外高校的认可并分派到更多公派出国留学名额,这是一般的学校无法比的,不信你可以查查自己所在学校每年分派的出国名额(即使是一些985工程学校)?而自费出国,动辄四、五十万人民币总费用,是大部分学生无法承受的。申请海外读博,即使是金融专业学生也往往只能申请到经济学博士,而非金融学博士,主要是国外金融专业招生少,而经济专业招生多。即使你已经拥有中国某个名牌大学硕士学位,去外国读博士,照样要读5年才能毕业哦!
二、读个硕士,找份好工作
我相信这是绝大多数考生考研的目的,这里要重点分析,归纳分为四个档次:
1、投资银行
说到金融考研,就不能不说到投资银行,这是令所有金融专业学生为之疯狂的地方,“百万年薪”的光环(其实也就四、五十万,根本不可能全球统一薪酬,无非是想降低企业成本,不然来中国招聘干什么?),让无数考研人去搏“北大、清华、复旦、上交”这四根“独木桥”(实际上某些学校的金融硕士实验班也是可以的),即使是令人抓狂的“1:50”的录取比例,也要踩着前人
尸首,勇往直前,直至倒下为之!(我就是其中一个,后悔啊!)金融危机还没一个月,贝尔斯登被收购、雷曼兄弟的倒下、美林被出售、摩根斯坦利与高盛向商业银行的转型,美国五大“纯”投行无一幸存,使得无数人的“投行梦”破碎。作为过来人,衷心的劝各位学弟学妹们一句:别一时冲动,为了这个去考研!原因有以下几点:1、进了北清复交并不等于就一定可以进投行。这几个学校每年也就是那最“牛”的几个毕业生可以被录取,更多的人是根本无缘面试的!(录取的大多是名校本科背景、保送生等)2、投资银行并不只招收金融专业学生。经济专业、会计专业甚至是MBA毕业生都是有资格去投行的。3、投资银行有限的招聘名额是对名校本科、硕士都开放的,并不是只招收硕士生(可以参考北大光华的本科就业统计,人大、上财的本科生也是可以的!)。有兴趣同学还可以参考以下连接:/thread-.html
2、咨询公司
把咨询排在第二位,并不是说咨询就比投行差。名校毕业生每年也就是最“牛”的几个人可以被录取,也是属于那种“僧多粥少”。
3、基金、证券公司
这是所有考金融的人都必须重点关注的!绝大部分金融硕士都是去这里,即使是北大光华、复旦、人大这种名校!(可以参考复旦大学的就业统计,多数还是基金、证券公司)相信很多人眼中的金融机构也就是基金、证券这两种。所以,与其挤破头去考那种1:50录取率的学校,幸运的被录取后也照样被投行、咨询鄙视的一塌糊涂,不如考个容易点的学校,切忌,切忌、切忌!
4、商业银行
其实金融硕士毕业后进入商业银行有点“大财小用”的感觉。按照外国的标准,金融应该属于投资、证券、公司理财这种东西,在中国应该叫做“微观金融学”。国外商业银行普遍从事投资、理财、衍生品等业务,而中国的银行往往还是处在储蓄、放贷这种层次上,说白了就是还处于“货币银行学”这个东西上。如果一个金融硕士没有被上面三个招收,那么一般都会选择各种商业银行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金融硕士进入商业银行工作占有很大的比例(具体可以参考复旦、上交、上海财经的就业统计),所以商业银行方面的工作信息也是各位要关注的地方。
金融硕士一般拿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垫底”,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多说几句:可能很多人都看到过那种“批判”中国金融专业的帖子,说“外国人的眼中,金融专业是研究投资、理财、金融衍生品等,在中国俗称“微观金融”,而目前中国的金融专业还属于宏观经济学范围(国际金融、货币银行),没几个真正从事微观金融研究的人”。这是事实,这是由中国经济现状所决定的。长期以来中国金融行业不发达,当然大学教授、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点会放在诸如人民币汇率、国际贸易状况这种宏观经济学范围,即使是股票市场,在中国也不过才20余年的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展都超过了百年历史,中国当然不能与他们相比。除了看到中国金融专业落后的一面,我们还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金融专业人才,巨大的需求必然提升金融专业人才的价值,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1、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考研难度:10分
优点:1、依托清华大学这个牌子,就业水平是数一数二的。
2、出国人数与申请学校质量也是数一数二的。
3、老师很多都是海归派,采用西方教学模式,对英语要求高。
4、清华金融数理化要求较高,金融工程水平较高。
缺点:1、大部分名额都给了保送生(刷新一次页面),金融专业每年也就1个名额,甚至是不招生。保送的学生几乎都是清华、北大、人大的本科生(让人感觉高考太重要了!)。1:50的录取比例。
2、所有专业都是考数学一。数学不是很好的就别想了。
3、考清华经管,所有科目都必须得高分,总分也一定要过390分,不然肯定没戏(别看清华官方的分数线,那个分数线比实际分数线低很多)。
4、经济学专业学术实力一般。清华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管理是最好的,中国大陆管理教育排名是第二名,仅次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类专业水平实在不敢恭维,难怪很多大学排名上,清华经济学专业进不了前十名(考博参考书竟然还是中级微观、宏观经济学)。
5、考研及入学读研对数理要求高,适合理工类背景的考生。
2、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
考研难度:9分
CCER论坛:http://forum./
优点:1、就业水平非常好。看看CCER的毕业生去向 、2008,你就知道了!
2、老师都是海归派,学术实力很强,大部分学生都是出国读博,最近几年CCER正在加强博士生教育,培养中国人自己的国际水平博士生。总之,无论是出国人数、就业质量还是学术水平,都是最棒的!
缺点:1、考试难度较高,尤其是专业课,题目变化大,不好掌握,每年专业课过线人数很少。
2、由于CCER的名气,每年都有大量名校学生考CCER,甚至是二战、三战CCER。如果你是应届生,要做好心里准备哦!别以为1:20的录取比就感觉容易考。
3、CCER大多数老师都是研究经济学方向的,金融方向只有一个老师。招生时候是不分专业的,分数高的学经济,分数低的学金融(验证了我那就句:名校经济与金融就业没区别!)
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考研难度:9分
光华人论坛:http://www.gsmer.net/
优点:1、学术水平高。光华管理学院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大陆知名商学院的一面旗帜了。
2、光华的金融硕士面向就业,所以就业非常好。2007年、2008年
3、师资力量雄厚。光华老师很多是海归派,其中很多老师是研究金融课题,这点和CCER不同。
缺点:1、专业课难度高。这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微观经济学部分,甚至都会出高级微观经济学的题目。所以每年专业课及格人数很少(这是北大的特点,专业课刷人),大约1:30录取比。
2、参考书多,参考书难度高。光华金融初试“微观+金融学”或者“微观+统计”两种组合,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组合。光华不提供历年考题,网上只有考生回忆版本,由于统计题目的特殊性(统计题目怎么记得住?都是数据哦),所以历年回忆真题只有“微观 + 金融学”这种组合,大多数考生都是采用“微观+金融学”这种组合,而金融学参考书就有5本,涉及货币银行学、公司理财、金融衍生品、投资学等内容。尤其是那本《期货、期权及其他衍生品》更是难,我连降低数理化内容的《期货与期权市场导论》都感觉难懂!
3、学费高。2年7.6万人民币的学费让有些人无法承受。
4、每年考光华的人中有很多是二战、三战。应届生要注意了!
4、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考研难度:8分
优点:1、复试公平。由于复试是采用笔试,而非面试,提高了面试公平程度。
2、学术水平高,依然是偏重经济学领域。经济学院是北大老牌子,实力绝对不可小看。
缺点:1、没有官方参考书。只能从历年考生的经验帖子中获取复习信息。
2、考试范围太多。包含了微观、宏观、财政、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国际金融、金融、会计等等。
5、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这个学院在深圳市,去年汇丰银行出资1.5亿人民币冠名,改名汇丰商学院,成立有5年了。由于知名度不高,前些年都是从光华、CCER、经济学院调剂。不过从去年开始,保送、报考人数之火让汇丰商学院一下子出了名(说实话确实是个好学校!)
汇丰商学院论坛(信息交流----考研咨询):http://hsb./bbs/ 优点:1、相比北大本校三大院,汇丰商学院初试较容易。
2、三年毕业后拿北大经济学硕士 +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双硕士。
3、经济学课程是北大老师教,金融学课程是香港大学老师教。
4、深圳市政府对学院的重视,使得在深圳地区就业有优势。希望在深圳工作人可以考虑。
缺点:1、英语复试,并且录取时候必须提交托福成绩,全英文教学。总之这个学院对英语水平要求很高,对英语没信心的人就不用考虑了。
2、学费高。三年学费12万人民币。
3、如果你认为考北大就必须是北京的那个北大,有未名湖的北大才是真正的北大,那么就不用考虑汇丰商学院了。
4、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比如宏观经济学,一般的学校都是用10至14周教授完毕,而汇丰商学院由于在深圳,老师来到深圳之后集中上课,4至5周教授完毕,之后就回北京了。所以有人会戏称是“函授”(呵呵,戏称而已!)
5、学习内容太多。由于要读两个学位,三年必须学够70学分(其他学校都是35学分),但对于喜欢学习的人来说,这反而是优点!
6、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参加金融联考
考入难度:8分
优点:1、参加金融联考。(复习不是太好就改报上海财经呗!参加过联考的人都知道,呵呵)
2、保送比例低。保送比例控制在40%(对比清华、北大、上交的保送比例!),而复旦本科学生就业水平较好,参加考研的人数少,因此考入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外校,甚至只是普通学校的学生,而且所有学生都是公费哦!
3、金融专业学术水平高,就业水平高。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是全国重点专业,老师很多都是海归派(基本上都是欧洲留学),尤其是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很强。
缺点:1、考入难度高。由于金融联考吸引了一大批考金融专业的学生,而复旦又是金融联考中最好的学校,因此复旦的录取比例一直高于1:30。
2、四门课程都必须拿高分。近几年的分数线一直在400分左右,所以考复旦就不能偏科(别和清华联系上了,清华是数学一,而金融联考是数学四)。
3、不能在学院里面调剂。经济学院其他专业都是考经济学综合,只有金融专业考金融联考,如果你复试被刷,就没机会调剂到经济学院其他冷门专业。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以前世界经济专业招生少,竞争激烈。从去年开始,复旦和巴黎一大合作,开始招生双硕士项目,招生人数一下子多出30个(并不是考入就可以参加这个项目)。学制两年,第一年是在巴黎一大,第二年是在复旦,毕业后拿两个硕士学位。缺点是费用太高,两年16万左右。不用担心这个专业和金融专业就业有区别,就业是没区别的!篇二:2015年金融学考研院校排行及优劣分析
2015年金融学考研院校排行及优劣分析
1.人民大学
全国重点,在大学里,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从早年的黄达到现在的周升业都是金融学的有名人物;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不论是货币银行,证券投资还是国际金融都有一手.地区优势明显,学生素质高。
2.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人民银行的嫡系,这一点优势无与伦比,学生水平高,基础条件好(费用也高)注重实际,容易找到工作。
3.西南财经大学 (原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第一高校)
优势:全国重点,金融学中的货币银行学在全国最强,从他的硕士招生规模就可以看出来,校园环境好,清净。同学多,金融系统里校友多,以后有好处。
4上海财经大学(原财政部直属第一高校)
优势:全国重点,证券学好,货币银行,国际金融一般,保险也可以,区位优势明显。
5.北京大学
优势: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不用别的,只要是北大,出来就不愁。地方好,学校景色建设好。
6.厦门大学
985全国重点,货币银行,金融工程好,学校环境优美,有好的老师(张亦春)学生素质比较高。
7.复旦大学
优势:985全国重点,全国仅次与人大的金融综合性大学,在各方面都比较强,尤其是国际金融,货币银行。接受西方知识比较新,学校氛围也好,有几个好老师(姜波克)。
8.对外经贸大学(原对外经贸部直属第一高校)
优势:全国重点,国际金融强,十分注重抓英语,注重实用能力,区位优势明显
9..南开大学
优势:985全国重点,从解放开始就树立了自己在国际金融学的首席地位,保险精算也是全国最好,学校好,学生素质高
10.中央财经大学(原隶属于财政部)
优势:区位优势,有好的学校条件,学生素质一流。
11.东北财经大学(原隶属于财政部) 优势:环境好,上学可以当疗养院,学生素质好
12.西安交通大学(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优势:名牌大学,货币银行学比较好,原来人民银行直属学校(陕西财经学院),有几个好老师
13.湖南大学(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优势:985全国重点大学,全国最早引如保险精算的学校,保险不错,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湖南财经学院)货币银行也不错。
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隶属财政部)
优势:合并后,比较重视金融学 。
15.清华大学
优势: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学校建设好,理工科强,金融工程微观金融以走在中国最前列。
16.武汉大学
优势:985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校园风景好,金融学最近记几年比较重视,有好老师,黄宪好象是博导吧,金融工程也不错。
17.辽宁大学
优势:地方重点大学,地方重视,有好老师,金融学白钦先,孔祥毅博导比较有名。
18.中山大学
优势:校园风景好,广州地方也不错,金融系在岭南学院,学生素质比较高,毕业在南方比较吃香。毕业领两个学位证,好象岭南学院还发毕业证的。
实力强和就业是两个概念。就业是具有地域性质的。
就业第一档次【全国通行】:北大光华、五道口、清华、复旦、人大、
第二档次【区域通行】:南开、对外经贸、厦大、上财、央财、西财、
第三档次【部分区域通行】:中南财、东财、西交、武大、辽大、中山、湖南。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人大在中国的金融界历来被视为老大哥,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土鳖和海龟。是全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货币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是人大前校长,中国金融学会前会长,也是中国金融学会历任会长中唯一一位学者会长(其余都是由在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
考试:从专业课试题上来看,比联考难度要大得多。如果要考上,主要是两个障碍:一个是专业课,可以分数不高,但一定要过线,还有一个是数学,是重中之重。
就业:人大金融的就业前景非常只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其就业形势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北大清华相比。(进入查看该校在职研究生简章)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学校里的导师大多是奋斗在金融前线的高官,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如果想在银行或国内证券公司就业,这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最近几年招生人数都稳定在7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公费。
考试:专业课考试内容广泛,是所有院校中考试范围最广的,也是唯一不指定任何考试参考书目的院所。从分数线来看,没有380分以上是很难被录取的。所以对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没有130分以上,除非其它几门考试成绩有竞争力,否则是很难被录取的。
就业:以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国内金融系统,包括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等。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不错。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实力:有厉以宁,张维迎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坐镇,虽然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导师应该是曹凤岐教授。今年来一大批海归的加盟,实力提升更快。
考试:专业课考试难度比较大,侧重一定的数学能力,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还有就是考试范围要广,整体上看,北大光华的金融学考研录取分数线至少需要370分以上,当然,专业课的难度比较大。如果不下大功夫,还是不要尝试了。另外,与其它院校不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要求考数学三,难度大大增加。
就业:北大的金融学虽然还不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但牌子在这摆着,所以就业形势也非常不错,而且有很多的出国机会。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导师主要有两个有名的,一个是中国金融工程学会会长宋逢明教授,还有一个是研究公司金融的朱武祥教授。
考试:非常重视金融学中的数理分析,不过有时候给人感觉是过分的迂腐在数学模型之中,对实际问题重视程度有所不够。由于偏好理工科学生,复试的时候还得考计量经济学,所以报考者基本上是跨专业,考取难度很大。它是全国唯一一个要求考数学一的学校,这一点,基本上堵死了经济类本专业读的可能性。
总之,清华大学的金融学比起北大和人大还是比较弱的。不过金融工程还是比较强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国际金融的实力很强,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绝对的一流。和人大同为全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学科。应该说,南开大学的国际金融和保险学水平还是排名全国第一。在教育部的评估中,其国际金融的科研实力甚至超过了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排名全国第一。钱荣堃教授是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泰山北斗,是中国的MBA之父,不过其现在已经过世。现在的学术带头人是马君潞教授,在国内很有名。据说南开大学培养的硕士全部都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保险学是传统优势。刘茂山教授非常有名。保险精算专业全国第一,中国保险精算师老师委员会就设在南开大学。由于联考难度不大,对跨专业的考生是一件好事。学生素质比较高,但是就业不如人大和复旦。这一点主要是在与天津的城市环境不好。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全国第四个国家重点学科。绝对的名牌。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张军、刘红忠这样的青年学者(主要是海龟),致力于金融学最前沿的研究。
考试:06年录取线达到了惊人的422分。复旦大学是联考的领头学校,大部分试题是复旦大学出的。联考的范围比较广,但是难度不大。专业课成绩普遍很高,130分以上的人很多。推荐跨专业的学生报考。英语要求一直都是60分以上,数学没有130分基本不可能考上。总之,考研难度很大,风险很高。录取比例远远超过了20:1。
就业:学科底蕴虽不如人大,但毕竟是名校,而且有着一批海归,所以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而且有很多出国的机会。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原先是人民银行直属学校。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拥有像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是全国第5个国家重点学科。再加上招生规模与日俱增,几乎有些过于饱和了。像前年,金融学参加复试的居然有260个人。另外,西南财大的保险精算专业考数学四,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的。像南开大学,考数学三。还有一些学校考数学
一。不过,考试难度不大,如果数学不好,可以考这里试一试。就业形势一般,很多毕业生都去了南方。总体上就业不如北京和上海的高校。这一点是考试难度比较低的最大原因。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04年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重点学科。参加联考比较公平,可能可以调剂招生规模不大。总分只要能在370以上基本就可以被录取了。但是据说专业课判卷尺度比较严。
优势:货币银行学和保险学实力比较强,学校环境优美,有好的老师(如张亦春、江曙霞、郑振龙、林宝清等)学生素质比较高。还有,厦门大学的经济管理学科整体上很强,如财政学,会计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所以学校也很重视。所以学生的知识面和资源享受方面有一定优势。
劣势:就业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区优势。整体上一般。不过,在南方,还是很不错的。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金融学实力本来一般,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有一些比较好的老师,如戴国强。前年聘请了美国著名学者,美国康乃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黄明教授担任院长。不过这点与整个专业实力的提高不一定有太大关系。但是上海财经大学地处上海,也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的加入,就业形势较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证券投资专业。相反,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专业的毕业情况就要差一些。考取难度比复旦小很多,也是参加联考,推荐跨专业学生报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每年的招生简章上写的是招120人左右,但实际上每年都会扩招很多。
金融学报考指南(18所重点金融学专业大学研究生和金融学各个方向分析)
18所大学简况和报考难易比较
1.中国人民大学
考研难度:难(公平,招生规模不大)
优势:全国重点,在大学里,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从早年的黄达到现在的周升业都是金融学的有名人物;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不论是货币银行,证券投资还是国际金融都有一手.地区优势明显,学生素质高。
劣势:官场气息浓厚,守旧,老师因为在北京,无心教学,只想出名,常在中央台抛头露面,学校在北京好象算比较破.
2.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考研难度:难(公平 招生规模60人左右)
优势:人民银行的嫡系,这一点优势无与伦比,学生水平高,基础条件好(费用也高)注重实际,容易找到工作。
劣势:学校太小,没有大学的气氛,官僚思想严重。没有固定的老师。
3.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难度:较难(比较公平,招生规模大:250人左右 )
优势:全国重点,金融学中的货币银行学在全国最强,从他的硕士招生规模就可以看出来,校园环境好,清净。同学多,金融系统里校友多,以后有好处。
劣势:不注重数学,思想保守,区位没有优势,近些年走下坡路。
4.上海财经大学
考研难度:难(比较公平参加联考 招生规模100人左右)
优势:全国重点,证券学好,货币银行,国际金融一般,保险也可以,区位优势明显。
劣势:金融学历史短,原来隶属财政部,没有金融学传统,老师水平一般(有一两个还行,比如戴国强)
5.北京大学
考研难度:难(有传言说在北京每年都有漏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两个院招金融学硕士,招生规模一般,不大。)
优势: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不用别的,只要是北大,出来就不愁。地方好,学校景色建设好。
劣势:金融学一般,没有什么高人,经济学家一群,但在金融学方面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什么建树。
6.厦门大学
考研难度:较难(比较公平,可能可以调剂招生规模75人左右)
优势:985全国重点,货币银行,金融工程好,学校环境优美,有好的老师(张亦春)学生素质比较高。
劣势: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区优势。
7.复旦大学篇三:人大金融学院考研历年难度大的部分总结
人大金融学院考研历年难度大的部分总
不论你在什麽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後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麽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後就不要悔恨。凯程金融硕士老师给大家系统。
一、人大金融硕士考研难不难?
中国人民大学仅有财政金融学院(北京本部)和国际学院(苏州分院)开设金融专硕项目。2014年之前,二者统一招生,统一教学,例如在2013年北京复试79人,录取36人,调剂苏州16人,剩余淘汰27人,另部分落榜学硕亦调剂至苏州;而自2014年起,北京财金院和苏州国际院分开招生,分开复试,再没有北京考生调剂苏州的福利了。
2016人大金融硕士考研难度分析2016人大金融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此表格摘自网络,经凯程教育老师核对无误,可以参考)
(一)关于2014的扩招:2013年9月人大公布简章,其中北京统考名额20人,苏州统考名额30人,最终分别录取91人与46人。
清晰可见,北京院扩招比率极大,据我们分析,这应该是因为a苏州学院完全独立招生,北京的导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初简章上50人的非全日制项目被放弃,提供多余名额(非全日制金融硕士项目之前央财试行过,效果不好,估计人大老师吸取教训,中途放弃了)。
(二)关于报录比:2013年的人大简章中北京统考10人、苏州统考60人,初试时北京报名547人、苏州报名442人,最终北京录取36人,苏州录取62人。分析得知,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大约是15比1。未来预计,人大金融硕士竞争会上升。
(三)关于复试线:自2011年以来,金融硕士复试线水涨船高,从340窜到360,可以预估2015年的分数更会上涨。所以有志于2015年人大金硕的同学务必抓紧时间复习,提高初试分数。
(四)关于复试比率:人大一般喜欢以比较高的人数进入复试,一般是1比1.5或者1比2,所以复试的重要性就特别突出了。
(五)关于调剂:2014年起北京与苏州分别独立招生,不能享受调剂苏州的福利了,但速度快点的话应该还是有校内的调剂名额,应届生不妨考虑调剂回本科学校,希望是非常大的。
二、人大金融硕士参考书有哪些?
人大金融硕士专业课150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很多同学因为专业课分数不够高而导致总分不够名落孙山!从考察范围上看,431综合由90分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和60分的公司理财组成,这里特别说明的是,人大金融硕士不指定参考书,这是根据凯程与人大教授一起根据考试命题规律总结的,经过2年多实践检验,100%可靠。
必备参考书籍分别是:
(1)黄达老先生的《金融学第2版》(貌似已经出了第三版) 黄老先生的书很厚很强大,跨专业的考生估计要1个月才能完整阅读一遍。内容十分广泛,涵盖431考试大纲上所有内容,但是讲解的很泛泛,用来理解尚行,但无法用来答题。跟着凯程人大金融硕士集训营课程系统学习。
(2)罗斯的《公司理财第9版》,神坛之作,所有考431综合院校的公认用书。60分的考点在前1-18章,投资决策方法(5、6章)、收益风险模型(11章马克维茨均值方差模
型、capm模型,12章APT模型、风险衡量(13章贝塔值的确定)、有效市场理论(14章)和资本结构(极为重要,15章MM理论、18章杠杆企业估值)。建议跟着凯程人大金融硕士集训营课程系统学习。
(3)人大431金融学综合的历年真题。
如果你以上书目学习的比较透彻了,请看以下书目:
(1)陈雨露的《国际金融第四版》,补充黄老先生书中的国际金融部分。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也可以。
(2)易纲的《货币银行学》,补充黄老先生书中的宏观经济模型和金融压抑金融深化部分。人大不看重模型,但是有涉及模型移动的选择、判断题,需要理解下来。
(3)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9版》,补充黄老先生书中对于利率决定理论和金融危机部分,这两部分常考,米什金的讲解有助理解
(4)罗斯《公司理财第9版》
(5)罗斯《公司理财第9版.英语版》习题,到网上下载打印。罗斯第9版的英文习题布置与中文第9版完全不同,分为basic、intermediate、challenge三个级别,每章都有20-40道习题,完全覆盖人大431的计算题,做英文题目时自己训练列出所有已知条件的习惯,仿照答案写出规范的答题步骤,必须做掉上文提到的关键章节的计算题
三、人大金融硕士辅导班的选择?
市面上考研辅导班众多,但是真正懂人大金融硕士的机构寥寥无几,让学生无法辨别,您不妨问一句,人大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有哪些?很多机构的人就哑口无言了,这就是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他们是不是真的对人大金融硕士有辅导,有没有人大金融硕士考研辅导经验的积累。
在业内,凯程的金融硕士非常权威,基本是考清华北大人大中财贸大金融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尤其是业内赫赫有名的五道口金融学院,50%以上的学员都来自凯程教育的辅导,更何况比五道口难度稍易的人大金融硕士和中财金融硕士,贸大金融硕士。凯程有系统的《人大金融硕士讲义》《人大金融硕士题库》《金融硕士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培训班,及对人大金融硕士深入的理解,在人大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四、人大金融硕士就业怎么样?
人大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浓厚的学术氛围、卓越的出国深造机会吸引着无数的考研学子。而作为人大重镇的财政金融学院更是被众多金融研友所热爱追求。自2010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便将金融专硕改革委员会设在人大财金,其对人大金融硕士的重视程度可见一般。去年夏天,第一批人大进入硕士毕业,良好的就业更是印证了人大金硕的高价值。毫无疑问,值得选择。就我认识的几个曾经是凯程学员,去向有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行,就业是处于一级水平,年薪在10-25万之间。虽然比不上五道口金融学院,但是已经属于佼佼者了。
五、人大金融硕士学费是多少?
人大金融硕士学费5.4万每年,学制2年。学费与其他学校北大清华基本持平。为什么是学费高,我问过人大财政金融学院的王教授,核心意思是金融硕士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学科,需要聘请一流的教授,一流的金融人才授课,学费自然不低。例如五道口金融学院原来是学费全免,现在也改为12.8万学费2年。
人大金融硕士复试
初试总分:100分政治+100分英语+150分396综合+150分431综合=500分
复试总分:50分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50分外语笔试+100分专业课笔试+150分专业课面试=350分
专业课面试一般是下午2点开始在明德商学院楼专业课面试,共4-5组,每组5-6个老师,两个辅助记录的学生,每组20+个学生。(2014完整的专硕复试有4组,剩下10个跟税务专硕一起复试,基本是按照初试成绩排序,2点复试,4点半左右结束)
一般流程是进去后先在辅助记录的学生手里的信封分别抽取英文中文两道题目,然后自我介绍(中文,3min左右吧,学校、专业、籍贯、工作经验),老师听到感兴趣的地方会打断你。然后念出中文题目并作答,再念出英文题目并作答。
面试组别里,得看你的运气好不好,有的组是死亡之组,答不出就请出去;有的组老师比较和善,会给你提示。面试抽题目是关键,抽到难题基本是很尴尬的,比如有的同学抽到中文题目是“金融房地产中的XX曲线效应”当时就傻了。实在不会可以换题,扣10分。英文题不可以用中文作答。建议同学们早点做复试准备。
先简要给大家介绍这些复试的内容,还有人大金融硕士复试流程,复试英语听力训练等凯程都有系统训练。
同学们,考研中会遇到问题,也会陷入困境,考研就是一个学生走向成熟的过程,逐渐向理想的自己靠拢。最后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更加勇敢坚定,为理想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篇四:作为一个多年金融考研的过来人.罗列一些学校的难度
今天特意写一文,献给2013考金融的同学们,可能写的比较长,所以也就随意写,可能会比较乱,哦,还有一个,我今天写的都是比较好的学校
一,自我介绍 08年本科985工科毕业,86年出生,考了4年金融。08年大四第一年考,参加金融联考,花了3个月(专业课从零开始),考上了全国排30左右的大学,放弃了。 二,考金融,你是否都想好了。金融现在很热,我当时考,原因有三:1自己确实喜欢,觉得金融可以经世救国2,觉得自己适合这个,自己属于风险偏好的,喜欢博奕3,收入好,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我觉得大家要是就是为了出来找个好工作,那其实名校的金融和别的经济学专业就业都差不多的,经济学相对好考很多,大家可以考虑的,如果是别的原因例如兴趣,那我觉得还是选金融,毕竟课程还是有区别的。接下来想说的,就是,客观看待网上所谓的金融行业的待遇,有跨张的也有真实的,金融是个精英行业,个人之间差别很大,有的收入说的太夸张了,前阵子不是有个申银万国的研究员(工作了五年)搞股指亏了几十万就跳楼了,申银万国在证券业也是数一数二的,要网上说的这种公司的研究员都年薪至少二三十万是真的,我觉得他也不会亏了这么点就跳楼了。还有就是你有没有想好万一考不上,你是不是有退路,有人雄心壮志,说一定能考上,我何尝不是呢,但是有时候不是有信心就一定能上的,我成绩一直很好,而且
基本不怎么花时间看书就可以成绩名列前茅,自认为水平数一数二,最后还不是悲剧,搞的现在不伦不类,没考上,工作也没,工作经验也少,找工作都没人要,毕竟,金融考研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大多数人去考名校都是做炮灰的,我考了几年数学都是140以上,可惜文学功底差了点
三,如果你都准备好了,即使没有退路,你也要上,那我们就进入正题,我考了四年,虽然没考上,一些信息和经验还是有的,我下面开始讲各个名校的难度:
2011金融改革,开了专业硕士,学硕缩水,但是大家都缩水,相对难度还是一样的,我先讲学硕:
第一梯队,
1北大CCER,光华,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个绝对的牛人才上的了,数学满分满天飞,我没考过
2复旦公费,2011我考的复旦基金,和公费的一张卷子,公费今年400分复试线,有人说貌似比以前复试分数线低了点,那你就错了,今年复旦自己命题,试卷难,评分严,所以400分完全的绝对的高复试线,这个我会等会讲。顺便说一下,复旦管院也招金融的硕士,全公费,2年制,发复旦的学位证,毕业证和一个国外大学的学位证,数学一,专业课初试考一门(微观经济学),题目超级简单,都是绿皮书上的原题,报的人才几十个,性价比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下 3道口,这个我也不说了,复试线也是400+,考的书很多,
都是论述简答题,2012并如清华了,觉得怎么招生我就不知道了
4上交安泰,高金,评价就是招的人少,复试刷人厉害,名校情节严重,个人感觉超过北清复的情节
1浙大,这个网上大家都可以看的,每个考生的分数都查的到,这个非常好。专业课相对简单,初试考的书少
2南大,南大分也非常高,专业课相对简单,初试考的书少 3复旦基金,有人会说基金才375的分数,怎么和上面两个学校比,那你就错了,分数是一方面,专业课难度也是关键,我今年考的就是基金,复旦初试指定考6门专业课,给了9本书,你想想有多少,结果就考了8个大题,考的我非常郁闷,政经2个题占了45分,货币银行学为指定考试科目,结果一个题都没出,批卷也严,公费加基金一共报了1800左右,专业课过120的就个位数,大多进复试的都90几,100零几,考到110以上的就是大牛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专业课不及格,我对比过浙大的分数,复旦基金的公共课分数和浙大学硕的公共课分数都差不多,所以说难度差不多,更何况基金还要复习这么多书,不过好象2012基金变成专硕了,这个反正也和我无关了
4北大汇丰,难度现在其实也蛮大的,学费贵,要求有托福成绩,不过就业很好
5其他的就是人大,上财,厦大,南开,难度都差不多,不过每个学校的专业课风格都不一样,大家如果没有一定要考哪个学校可以选择专业课适合自己的,我10年考过上财,裸考的,专业课那年压分很严重,这个大家网上都这么说,确实是。当然不是每年都压分数的
接着讲专硕,专业第一年招生,分数普遍比较低,这也很正常,国家这种改革也是学别人,香港就是研究生分研究型(相当于国内的学硕)和授课型(相当于专硕),不过以后分数肯定涨的,毋庸质疑。专硕我了解的不全,只讲几个我了解的学校
1清华,这个大家肯定议论的很多,复试340,但是我要讲,清华专硕绝对是全国金融专硕中最难的考的,340这个分是没有参考价值的,最后录取的基本都是380以上的,不象复旦,360复试,基本都要了,清华2010年11月才出消息说专业课要考什么科目,然后又是不指定参考书,也没说考试范围,你说要是科班的可能还好一点,一个非科班的真的是一头雾水,所以要考380也不是容易的,而且清华复试从来不按教育部的1:1.2来,经常1比2,1比3,金融专硕就是1比3复试的,2012年肯定会涨,而且个人认为是大涨。至于清华专硕的什么在深圳读,学费贵,老师有差别什么的,我就不做评价了,每个人的看法貌似都不一样
2复旦,复旦复试360,还调剂了点人过去,具体的情况复
旦经院都有,今年真是破天荒,经院招生的信息写的超级详细,当然复旦基金的情况在经济发展部看,不过360也不算低,因为同样的,卷子难,评分严,卷子题目虽然和学硕的不一样,但是风格都是差不多的,2012肯定会涨,不过好象基金也变专硕了,不知道怎么个招生发。
3上财,上财今年分数不高,因为基本金融全变专硕士了,试卷比较简单,和联考一个模式,好象是60分选择,60分计算,30分分析题,而且学费低,个人觉得这个性价比最高,上财的就业还是非常好的,除了北清复交道口,基本下来的就业就是上财人大了
4另外什么人大,上交等的不是很了解,但是肯定不想传说中的那么好考,个人觉得也就是比同一个学校的学硕稍微好考点,要说这些学校的专硕没有普通学校的学硕好考,我觉得那是一个笑话
基本上金融考研这个“市场”还是信息比较完全的和对称的,不存在特别被高估和低估的学校,考试难度很就业情况成正比。我要说的是,上面都是我自己的体会,可能会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但大家回帖的时候不要太激动,“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
敲了半天,正题就先到这了,想想我也是可怜啊,搞的现在工作都没,要是谁有什么问题可以发我消息,我反正也没事,篇五: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考研历年难度大的部分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考研历年难度大
的部分总结
不论你在什麽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後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麽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後就不要悔恨。凯程金融硕士老师给大家系统介绍。
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难不难?
中国人民大学仅有财政金融学院(北京本部)和国际学院(苏州分院)开设金融专硕项目。2014年之前,二者统一招生,统一教学,例如在2013年北京复试79人,录取36人,调剂苏州16人,剩余淘汰27人,另部分落榜学硕亦调剂至苏州;而自2014年起,北京财金院和苏州国际院分开招生,分开复试,再没有北京考生调剂苏州的福利了。
2016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难度分析2016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此表格摘自网络,经凯程教育老师核对无误,可以参考)
(一)关于2014的扩招:2013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布简章,其中北京统考名额20人,苏州统考名额30人,最终分别录取91人与46人。
清晰可见,北京院扩招比率极大,据我们分析,这应该是因为a苏州学院完全独立招生,北京的导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初简章上50人的非全日制项目被放弃,提供多余名额(非全日制金融硕士项目之前央财试行过,效果不好,估计中国人民大学老师吸取教训,中途放弃了)。
(二)关于报录比:2013年的中国人民大学简章中北京统考10人、苏州统考60人,初试时北京报名547人、苏州报名442人,最终北京录取36人,苏州录取62人。分析得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保录班大约是15比1。未来预计,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竞争会上升。
(三)关于复试线:自2011年以来,金融硕士复试线水涨船高,从340窜到360,可以预估2015年的分数更会上涨。所以有志于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金硕的同学务必抓紧时间复习,提高初试分数。
(四)关于复试比率:中国人民大学一般喜欢以比较高的人数进入复试,一般是1比
1.5或者1比2,所以复试的重要性就特别突出了。
(五)关于调剂:2014年起北京与苏州分别独立招生,不能享受调剂苏州的福利了,但速度快点的话应该还是有校内的调剂名额,应届生不妨考虑调剂回本科学校,希望是非常大的。
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参考书有哪些?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专业课150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很多同学因为专业课分数不够高而导致总分不够名落孙山!从考察范围上看,431综合由90分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和60分的公司理财组成,这里特别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不指定参考书,这是根据凯程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一起根据考试命题规律总结的,经过2年多实践检验,100%可靠。
必备参考书籍分别是:
(1)黄达老先生的《金融学第2版》(貌似已经出了第三版) 黄老先生的书很厚很强大,跨专业的考生估计要1个月才能完整阅读一遍。内容十分广泛,涵盖431考试大纲上所有内容,但是讲解的很泛泛,用来理解尚行,但无法用来答题。建议跟着凯程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硕士集训营课程系统学习。
(2)罗斯的《公司理财第9版》,神坛之作,所有考431综合院校的公认用书。60分的考点在前1-18章,投资决策方法(5、6章)、收益风险模型(11章马克维茨均值方差模型、capm模型,12章APT模型、风险衡量(13章贝塔值的确定)、有效市场理论(14章)和资本结构(极为重要,15章MM理论、18章杠杆企业估值)。建议跟着凯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集训营课程系统学习。
(3)中国人民大学431金融学综合的历年真题。
如果你以上书目学习的比较透彻了,请看以下书目:
(1)陈雨露的《国际金融第四版》,补充黄老先生书中的国际金融部分。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也可以。
(2)易纲的《货币银行学》,补充黄老先生书中的宏观经济模型和金融压抑金融深化部分。中国人民大学不看重模型,但是有涉及模型移动的选择、判断题,需要理解下来。
(3)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9版》,补充黄老先生书中对于利率决定理论和金融危机部分,这两部分常考,米什金的讲解有助理解
(4)罗斯《公司理财第9版》
(5)罗斯《公司理财第9版.英语版》习题,到网上下载打印。罗斯第9版的英文习题布置与中文第9版完全不同,分为basic、intermediate、challenge三个级别,每章都有20-40道习题,完全覆盖中国人民大学431的计算题,做英文题目时自己训练列出所有已知条件的习惯,仿照答案写出规范的答题步骤,必须做掉上文提到的关键章节的计算题
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辅导班的选择?
市面上考研辅导班众多,但是真正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的机构寥寥无几,让学生无法辨别,您不妨问一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有哪些?很多机构的人就哑口无言了,这就是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他们是不是真的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有辅导,有没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辅导经验的积累。
在业内,凯程的金融硕士非常权威,基本是考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中财贸大金融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尤其是业内赫赫有名的五道口金融学院,50%以上的学员都来自凯程教育的辅导,更何况比五道口难度稍易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和中财金融硕士,贸大金融硕士。凯程有系统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讲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题库》《金融硕士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培训班,及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深入的理解,在中国人民大学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四、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就业怎么样?
中国人民大学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浓厚的学术氛围、卓越的出国深造机会吸引着无数的考研学子。而作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镇的财政金融学院更是被众多金融研友所热爱追求。自2010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便将金融专硕改革委员会设在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其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的重视程度可见一般。去年夏天,第一批中国人民大学进入硕士毕业,良好的就业更是印证了中国人民大学金硕的高价值。毫无疑问,值得选择。就我认识的几个曾经是凯程学员,去向有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行,就业是处于一级水平,年薪在10-25万之间。虽然比不上五道口金融学院,但是已经属于佼佼者了。
五、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学费是多少?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学费5.4万每年,学制2年。学费与其他学校北大清华基本持平。为什么是学费高,我问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王教授,核心意思是金融硕士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学科,需要聘请一流的教授,一流的金融人才授课,学费自然不低。例如五道口金融学院原来是学费全免,现在也改为12.8万学费2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复试
初试总分:100分政治+100分英语+150分396综合+150分431综合=500分
复试总分:50分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50分外语笔试+100分专业课笔试+150分专业课面试=350分
专业课面试一般是下午2点开始在明德商学院楼专业课面试,共4-5组,每组5-6个老师,两个辅助记录的学生,每组20+个学生。(2014完整的专硕复试有4组,剩下10个跟税务专硕一起复试,基本是按照初试成绩排序,2点复试,4点半左右结束)
一般流程是进去后先在辅助记录的学生手里的信封分别抽取英文中文两道题目,然后(中文,3min左右吧,学校、专业、籍贯、工作经验),老师听到感兴趣的地方会打断你。然后念出中文题目并作答,再念出英文题目并作答。
组别里,得看你的运气好不好,有的组是死亡之组,答不出就请出去;有的组老师比较和善,会给你提示。面试抽题目是关键,抽到难题基本是很尴尬的,比如有的同学抽到中文题目是“金融房地产中的XX曲线效应”当时就傻了。实在不会可以换题,扣10分。英文题不可以用中文作答。建议同学们早点做复试准备。
先简要给大家介绍这些复试的内容,还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复试流程,复试英语听力训练等凯程都有系统训练。
同学们,考研中会遇到问题,也会陷入困境,考研就是一个学生走向成熟的过程,逐渐向理想的自己靠拢。最后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更加勇敢坚定,为理想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转载于: 海 达 范 文网:过来人总结各校金融学考研难度排行)
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华经管金融专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