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率

工行行长: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属较低水平
原标题:工行行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属较低水平
中新社博鳌3月28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28日在海南博鳌表示,尽管最近两三年,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1%左右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属于较低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姜建清是在当天召开的2015年分论坛——“下一次金融危机”上作如是表述的。就商业银行的风险而言,姜建清坦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都是下降的,但最近一两年开始上升。
所谓不良贷款,按照中国国内的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关注类贷款指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贷款五级分类的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往往意味着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借款。
根据中国银监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426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年初增加2506亿元,该数据已连续十三个季度上升;同期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25%,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亦创近四年新高。
但姜建清认为,上述风险总体可控,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商业银行1%左右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属于较低水平,特别是考虑到全世界25个最大的银行,去掉中国的几家银行之外,平均不良率3.96%;此外,商业银行贷款200%的拨备水平大大高于世界其他的大银行,能有效防范不良贷款出现呆坏账的情况。
姜建清进一步指出,要认识、防范金融危机,不能简单从金融体系内去寻找,而要从经济结构的大格局去看。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从过去的高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一阶段对很多企业来说确实是很大挑战,银行业也不例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完全没有金融风险”,姜建清强调,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信用风险,不仅在商业银行体系内,也应关注影子银行体系内,防止形成区域性风险。“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的平稳增长,中国的金融风险就能处于可控水平。”(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2015年我国五大银行新增不良贷款2393亿
  (原标题:五大银行去年新增不良贷款2393亿元,西部地区猛增!)
  3月31日,中国农业银行公布2015年报,至此,五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交)业绩已经全部出炉,各家银行利润增速全面下滑,不良贷款则持续攀升。
  国有五大行中,农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为2.39%,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1.43%、1.58%、1.51%,分别较上年末增加0.85、0.37、0.25、0.39、0.26个百分点。
  从不良贷款新增净额看,2015年,工、农、中、建、交分别新增不良贷款550亿元、878.97亿元、304.03亿元、528.09亿元、131.89亿元(五大行累计增加2393亿元) 。由此,2015年末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95亿元、农行2129亿元、中行1309亿元、建行1660亿元、交行562.06亿元。
银行不良贷款剧增
  此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良贷款增长势头可能比上述直接数字更惊人:其一,农行披露2015年全年就清收化解核销不良贷款600余亿元,各大银行均在大举消化不良贷款,与之对应的则是用于覆盖贷款损失的拨备覆盖率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关注类贷款也在大幅增加,根据农行2015年年报,该行关注类贷款余额37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3亿元;关注类贷款为4.2%,同比上升0.36个百分点。工行关注类贷款余额5205亿元,占比4.36%,比上年末上升1.46个百分点。
  从不良贷款区域结构看,中行和交行并未在2015年报中公布按区域划分的不良贷款结构。从工行、农行和建行来看,长三角、西部以及环渤海地区依然是不良贷款的重灾区,尤其是农行,除了东北和境外地区,农行其他地区不良率均突破2%,西部地区甚至达到3.23%,占到其不良贷款余额三成。
  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毫无疑问是最突出的。
  农行年报显示,其西部地区不良贷款余额639.21亿元,同比增长110.7%;建行西部地区不良贷款余额246.68亿元,同比89.2%;工行西部地区不良贷款余额324.72亿元,增长56.9%。
  相比之下,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增速&相对正常&,增速基本相仿。
  农行年报显示,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余额416.84亿元,增长58.8%,环渤海地区不良贷款余额400.05亿元,49.7%。工行,长三角不良贷款增速49.9%,环渤海地区不良贷款增速48.5%。
  建行的不良贷款中,环渤海地区增速最高,达到111%至229.41亿元;长三角不良贷款增速&较慢&,同比增长25.2%至492.23亿元。
  对于长三角、西部和环渤海地区不良贷款增速明显,工行给出了解释。
  工行在年报中称,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不良贷款增加主要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贷款违约增加所致;西部地区不良贷款增加除受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外还因煤炭等价格下跌影响,资源型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出现贷款违约。
第一农经网推荐
[专题汇总]PHOTO
【人参果专题】人参果种植技术
【蔷薇专题】蔷薇花的养殖方法
【芥菜专题】芥菜种植栽培技术
【水仙花专题】水仙花的养殖方法
厦门思明软件园二期-全讯
am9:00-pm18:00
|||||四大行不良贷款日增5亿 工行中行破红线--百度百家
四大行不良贷款日增5亿 工行中行破红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银行业2015年的坏消息还没有消化完,2016年的又来了。
近期,上市银行2016年一季报基本发布完毕。截止一季末,四大行不良贷款总额合计7385.35亿,较2015年底增加492.73亿,平均每天新增超过5亿不良贷款。而工行与中行两家,不良贷款拨备率在3月底更是突破了150%的监管红线。
&每天增加5.41亿,四大行不良贷款攀升&
面包财经翻查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2016年一季报发现,截止3月底四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7385.35亿元,较三月前增加492.73亿元。按照一季度91天计算,平均每天新增约5.41亿元不良贷款。
下表是面包财经根据财报整理的四大行2015年底与2016年3月末不良贷款余额数据。
2016年一季度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超过251亿元,增幅在四大行中居首。仅工行一家2016年前三个月,每日新增的不良贷款余额就超过2.75亿元。农行则以超过2216亿元的不良总额,继续夺冠四大行。四大行的不良率也持续了2015年的上升态势,农行更是突破2%,达到2.39%。
&上市银行不良贷款首破万亿 招行“优生”变“差生” &
不良贷款余额攀升的不仅仅是四大行,已经公布一季报的上市银行普遍不乐观。
面包财经整理了2016年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发现,已经公布一季末不良贷款余额的14上市银行,总额达到9984亿。16家A股上市银行合计的不良贷款总额,首度突破万亿。这还不包括只在香港H股上市的一些中小银行。各家银行详细的不良贷款和其他关键数据可以在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上输入“银行2016”调阅。
列入统计的14家上市银行2015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合计约9293亿,在一季度新增了690.82亿,折合每天增加7.65亿。
股份制银行中不良贷款增加最多的是招商银行,增长超过56亿,总额更是达到474.1亿。招商银行的不良率也从1.68%增加到1.81%,在16家银行中位居第二,仅优于农行。而在2013年,招商银行的贷款质量还在上市银行中处于优秀行列,是三家不良率最低的银行之一。短短三年间,招商银行已经从优等生变为“垫底”。
&拨备率下降 工行中行破监管红线&
在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不良率攀升的同时,一些银行的拨备率也亮起红灯。
截止3月底,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41.21%,中行为149.07%。根据银监会2011年44号文的规定,商业银行需要按照拨贷比和拨备覆盖率两个平行指标建立贷款损失准备,其中拨备覆盖率不得低于150%。工行和中行的拨备覆盖率实际上已经低于监管红线。
工行和中行的拨备覆盖率下降不是今年才有的情况,下滑已经持续三年。下图是面包财经根据财报数据整理的中行与工行近年拨备覆盖率变动趋势。更多银行业数据可以在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上调阅。
2013年底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还超过257%,2014年底依然超过200%,2015年底迅速跌到156%,距离监管红线只有一步之遥。与此同时不良率节节攀升,工商银行的不良率从2013年底的0.94%上升到2016年一季度末的1.66%,升幅超过七成。中行与工行拨备覆盖率有着相似的走势,同样连续三年出现降低。
其他一些银行的拨备率尚未跌破150%的监管红线,不过也只有一步之遥。截止3月底,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仅有151.71%、151.24%和152.13%。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利润增速下滑、不良贷款攀升的消息,随着一份份财报的出炉早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但人们消化信息的速度,似乎还是赶不上“宇宙大行”们创造坏消息的速度。
三四个月之后的半年报中,上市银行又将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独家授权面包社发布。
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请勿根据本文内容作出任何投资决策。作者及面包社不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为面包财经原创 未经授权 不可转载
阅读:4398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4160
阅读:1371
热门文章HOT NEWS
通过一些色彩的转换就可以唤醒人们对iPhone的购买欲望吗?
手游那点事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您可以输入30字
中国工商银行公布2014年经营情况
  中国工商银行(股票代码SH:601398;HK:1398)今天正式公布了2014年度的经营情况。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4年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2763亿元,比上年增长5.1%。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0.78元,比上年增加0.03元。每股净资产增至4.33元,较上年增加0.7元,增长19.3%。
  根据董事会决议,工商银行2014年度预计现金分红金额为910.26亿元人民币,即每10股税前分红2.554元。上市以来,工商银行一直坚持长期稳定的现金分红机制,2006年至2014年为股东累计创造了5633.48亿元现金分红回报,2008年至2014年连续七年的现金分红率高于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全球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水平。
  在持续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的同时,工商银行的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市场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2014年,工商银行成功发行了200亿元二级资本工具和350亿元境外优先股,同时大力推动经营转型和资本节约型发展。2014年4月,银监会正式批准工行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按照新的资本管理办法计量,截至2014年末,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4.53%,比上年末提高了1.4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92%和12.19%,比上年末分别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和1.6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最好水平。2014年,工商银行获评英国《银行家》杂志年度“全球最佳银行”,是此奖项设立以来亚洲首家获评的商业银行。同时,在该杂志以一级资本排序的2014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工商银行蝉联全球银行首位。
  2014年,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挑战增多、金融改革持续深化的形势下,工商银行紧紧把握实体经济的需求与发展趋势,不断改善金融服务,持续推动改革创新和经营转型,着力加强风险防控,实现了新常态下的健康平稳发展。总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统筹信贷增量与存量、信贷融资与非信贷融资管理,以多元化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
  在信贷融资方面,2014年工商银行境内分行本外币贷款比年初增加9273亿元,同比多增349亿元,增幅为10.1%。累计发放贷款8.98万亿元,相当于新增量的9.6倍,同比多放2770亿元。全年收回移位再贷加上新增合计达3万亿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4年,工商银行积极改进信贷经营,不仅信贷结构和边际效益持续优化,也促进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增贷款和存量移位贷款主要投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以及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带。代表产业调整优化方向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贷款新增2718亿元,占境内公司贷款增量的67%。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类贷款余额超过4万亿元,占境内人民币贷款的比重已接近50%。
  在非信贷融资方面,工商银行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中企业直接投融资、产能整合、兼并重组等需求增多趋势,运用“商行+投行”“表内+表外”等方式,大力发展债券承销、银团贷款、并购顾问等业务。非金融企业债务承销金额4700亿元,同业排名第一;牵头筹组银团贷款签约总金额达467亿美元,位居亚太区银团贷款牵头行榜首;完成投行并购顾问项目319个,涉及交易金额1400多亿元,增长近60%,在亚太地区交易数量排名第一,超过了国际领先专业投行。
  二是资产质量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总体可控
  截至2014年末,工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13%,比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仍处于国际和国内可比同业的较优水平。拨备保持充足,覆盖率为206.9%,处于国际银行业先进水平。
  针对经济新常态下风险管控的新挑战,工商银行积极创新管理方式,增强风险防控的预见性和资产质量的稳定性。在总部组建了信用风险监控中心,将银行风险管理经验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加强了对风险的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2014年对全行5万多亿信贷资产进行了一遍风险排查,对发现的潜在风险融资及时进行了整改,切断不良贷款生成的源头。成立专业化团队,创新运用投资银行等手段,提高了不良贷款处置效率和效益。
  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产能过剩行业等市场关注的重点领域,工商银行的风险是可控的。截至2014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790多亿元,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至0.07%,现金流全部覆盖与基本覆盖贷款合计占比达98.7%。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减少了5.57亿元,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为0.64%。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和造船等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贷款余额下降89亿元。
  三是利润来源多样化、多点支撑的可持续盈利格局加快形成
  2014年,工商银行盈利增长的内涵与结构持续优化。在部分中间业务收入标准降低的情况下,依靠创新发展实现了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同比增长9%。在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的市场环境下,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净利息收益率(NIM)提升了9个BP。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额在同业中率先超过10万亿元,零售业务经营贡献占比达到40%。境外机构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增长35.6%,各综合化子公司实现净利润35亿元,增长29%,均大幅高于集团整体利润增速,实现了战略协同、风险分散、利润多元化的良好效应。
  新兴业务快速成长,成为利润增长的新动力。银行卡发卡量超过6亿张,消费额7.5万亿元,领先同业。其中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亿张,跻身全球前三大信用卡发卡行之列。私人银行客户数达到4万户,管理资产规模同比增长36%。理财产品余额突破1.9万亿元,为客户创造收益超过680亿元,巩固了境内最大资产管理银行地位。资产托管业务规模达到5.8万亿元,受托管理养老基金近700亿元,均保持同业第一。
  四是成功构建“e-ICBC”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互联网金融业务形成了规模效应和爆发式增长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商银行的e-ICBC战略已经取得良好开局,形成了规模效应和爆发式增长。其中,定位于“名商名品名店”的“融e购”电商平台,对外营业14个月时间,注册用户已达1600万人,累计交易金额突破1000亿元,交易量进入国内十大电商之列。具有小额、快捷特点的新型支付产品“工银e支付”,经过一年拓展,账户数超过5000万户,交易额650亿元,并发交易处理能力达到每秒1120万笔。基于客户线上线下直接消费的信用贷款产品“逸贷”余额超过1700亿元,去年累放2300亿元,与全国P2P网贷成交额之和基本相当。契合小微企业“短频急”融资需求的互联网贷款产品“网贷通”,已累计向6.9万客户发放贷款1.6万亿元,余额近2500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金额最大的网络融资产品。用于贵金属、原油等投资交易的“工银e投资”平台客户超过15万户,是目前国内银行业唯一面向个人投资者的产品交易平台。针对年轻客户群体推出了“大学生e服务”,针对商旅客户打造了“商友俱乐部”平台,契合不同客户群体需求的差异化服务得到较快发展。
  五是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对集团的价值贡献日益显现,“一带一路”战略带来发展新机遇
  2014年,工商银行境外机构实现净利润折合人民币151亿元,同比增长35.6%,拉动集团利润增长1.4个百分点。如果把工商银行境外机构看做是一家独立的银行,其规模效益已进入全球银行百强之列。截至2014年末,境外网络已经覆盖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分支机构达到338家,是目前全球网络覆盖最广的中资金融机构。通过参股南非标准银行间接延伸至20个非洲国家,形成了横跨亚、非、拉、欧、美、澳的全球服务网络。作为全球网络的重要补充,外资代理行总数突破1800家,遍布对华投资和贸易往来9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同时,境外及其他不良贷款率仅为0.41%,国际化战略价值优势逐步显现。
  跨境人民币业务全面铺开,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迅速搭建。工商银行已经在新加坡、卢森堡、多哈、曼谷和多伦多拥有五家中国央行指定的人民币清算行,成为首家拥有横跨亚、欧、美三大时区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的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覆盖76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全球7×24小时不间断人民币交易清算业务体系。2014年境外人民币清算业务量累计超过37万亿元,是2013年的13倍;跨境人民币业务总量达3.66万亿元。
  目前,工商银行已经构建了与“一带一路”战略所涉国家和区域高度重合的境内外经营网络布局,在沿线17个国家拥有70多家分支机构,金融服务辐射范围基本覆盖“一带一路”规划区域。工商银行在“一带一路”领域拥有丰富的业务资源,提前储备了一批商业前景较好的重大项目,截至2014年末已为73个“一带一路”境外项目提供了109亿美元的融资支持。
  综合化子公司快速发展,对集团的战略协同作用不断增强。工银租赁已形成“航空、航运、大型设备”三大租赁业务板块,经营及管理总资产达到2356亿元,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工银瑞信管理公募基金规模突破 2500亿元,跃居行业三甲;工银安盛实现保费收入154亿元,增幅接近50%,位列银行系保险公司前列。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中金财经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最新银行不良贷款率排名 哪些银行股更值得买?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上市银行一方面出现了盈利增速放缓的迹象,另一方面则普遍出现了不良贷款率提升所带来的资产质量压力问题。
  业绩报显示,在已披露的16家上市银行中,大部分银行2015年上半年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以下是已披露的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排名:
  银行股破净后有机会?
  9月1日,银行板块大涨4.51%。个股方面,工商银行自08年以来的第一次涨停、农业银行涨6.65%、建设银行涨5.34%、中国银行涨4.69%、民生银行涨4.15%、交通银行涨2.96%。
  银行为两市惟一整体破净板块,板块市净率为0.94倍,银行股的估值已经达到历史底部区域,破净股安全边际较高。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在16只银行股中,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等4只银行股处于破净的格局。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等个股市净率徘徊在破净边缘,上述银行股价值投资凸显。
  华泰证券表示,银行股的估值已经到了地板上,没有多少下跌空间。此外,大金融领域的利好源源不断,可以有持续上涨的资金来源和变革因素。多重利好叠加,银行股将走在股市回稳、经济改革的最前沿,银行股流动性强、估值存在较大安全边际、反弹空间极大,是优质的防守标的。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中金在线综合上交所、深交所、同花顺、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