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016年不良贷款余额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2016的银行业危机重重 中国经济将走L型
  据路透报道称,中国2015年新增不良贷款约为2014年的2倍多。据官方统计数据,2014年银行业新增不良贷款257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这表示,2015年银行业新增不良贷款在5000亿元以上。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最新的发言中称,截至2015年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17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连续10季度上升;银行业全年利润增速从2011年的39.3%大幅下降至2.3%。不良贷款从2011年的1.05万亿元上升至1.95万亿元。同期,中国经济增速下降2.5个百分点至7%左右。  (,)业不良贷款率问题起源于2011年,浮现于2015年,闯祸于。。。。。。银行也的不良率问题是现在困扰各大商业银行的主要问题。虽然政府做过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承诺。但是,2015年也同样诞生了存款条例,允许商业银行破产倒闭。所以,银行业除了五大国有银行外已经不再是大而不能倒的行业。各大商业银行在2016年均有破产倒闭风险。  2015年,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此前对11家中国上市银行的半年业绩分析指出,部分逾期至少90天的贷款并未被纳入坏账范畴,因此中国银行业的坏账水平可能被低估。而另一家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曾表示,由于部分不良贷款被展期或挪至表外,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很难评估。此外,据东方资产管理公司2015年11月发布的《2015: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有近94%的受访者认为,商业银行账面风险与真实风险相比存在低估。其中,43.55%的受访者认为真实不良贷款率在2.5%-3.5%之间。  2016年,银行业将面临更大挑战。  首先,中国经济将陷入长期低迷状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副主任表示,因为政府关注去产能和削减企业债务,中国经济增速尚未触底,不要指望经济增速呈现U型或V型的快速反弹,要对“长期”的L型复苏做好心理准备。很明显,如今政府也不再避讳中国经济发展困难这个问题。虽然,这个结论令人难以接受,但是从官方终于肯直面现实这一点看,还是有进步的。至少,已经愿意承认问题、面对问题,而不再是掩盖、欺骗。经济低迷会进一步扩大银行不良贷款数量,本身资金链就不够完善的银行将承受巨大压力。  其次,政府调控政策将促使银行部分应收账款变为不良账款。2016年政府调控重点在于去产能、去库存,对于僵尸企业坚决舍弃。钢铁、煤炭这些被点名的行业将出现洗牌浪潮。其中所涉银行贷款部分可能回款无望。行业在2015年初因为佳兆业风波掀起了房地产行业的信贷违约浪潮。在房地产去库存的压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中小企业申请破产,随之而来的就又是一波波信贷坏账。  再次,投资渠道拓宽增加银行吸纳存款难度。目前,央行公布额一年期定存利率是1.75%。虽然各大银行可以以此为基础不设利率上限自由决定定存利率。但目前市面上竞争性产品繁多。仅P2P行业年化收益率高于10%的就数不胜数。保本型基金产品收益率也高于4%,至于那些风险性产品,收益率更是在15%左右。可以说,银行已经不再是民众投资唯一的选择。在此情况下,银行只能被动的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存款,其结果就是提高自身的运营成本,增加风险。
(责任编辑: HN666)
黄金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馆藏&6010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银行不良率持续上升 不良资产转让将在2016年爆发
(原标题:银行不良率持续上升 不良资产转让将在2016年爆发)
四大行形式更为严峻,其中工行、中行 2015 年 3 季度末的拨备覆盖率已经降至158%和53%,逼近150%的监管底线。
【财经网讯】随着经济增速的下行,商业银行率持续上升,管理迎来投资机会。日前,发布研究报告:作为最主要的不良资产提供者,银行业2016年不良资产将迎来大爆发。
预计2016年的不良贷款拍卖市场将达到6000亿。
报告指出,银行业改革还在进行,随着的完成,经营效率低下、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的银行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近期,银行破产制度将会相继推出,并且破产将成为银行业的一种常态。未来小银行可能面临着问题,重组机会、破产等可能性。
根据银监会数据,2015 年 3 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升至 1.59%,较年初大幅上升 34,不良贷款余额 1.19 万亿,较年初大幅增长 41%。报告指出,关注类贷款攀升速度快于不良贷款,一旦经济继续下滑,关注类贷款极有可能转为实际的不良贷款。
为了应对资产质量的持续下降,商业银行逐步加大了贷款拨备的计提力度和不良贷款的核销出让力度。截止 2015 年 3 季度末,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降至 190.79%。而从结构看,四大行形式更为严峻,其中工行、中行 2015 年 3 季度末的拨备覆盖率已经降至158%和53%,逼近150%的监管底线。
在 150%拨备覆盖率监管底线和新不良贷款生成率未见拐点的前提下,银行为了保证名义不良贷款率上升不至于过快和利润增速下滑不至于过快的目标,必须加大不良贷款的出售和核销。值得注意的是,不良贷款新生成集中在最近两年,还难以满足苛刻的核销条件,打包出售成为银行业不得不选择的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方式。
2015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新增3437亿。兴业证券推测商业银行通过清收核销和出让等手段消化不良贷款约4000亿,实际不良贷款生成高达7500亿,不良贷款毛生成率为 1.34%(年化)。2016 年宏观经济将继续下探,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生成率难见拐点。预计2016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新生成会达到 1.13 万亿。不良贷款率将升至2.79%。
考虑到不良贷款增量以最近两年为主,难以满足核销标准,商业银行为了降低名义不良率,将以对外出售为主要的处臵手段。兴业证券判断2016年的不良贷款拍卖市场将达到 6000 亿。
【作者:王旭】 (编辑:wangxu)
本文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齐栋梁_NF2865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16年银行业发展预测趋势
2016年银行业发展预测趋势
  小编整理了多家银行业机构和业内人士对明年银行业发展形势的预测。
  1、步入净利增速&零时代&
  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影子银行重新萎缩,实体贷款需求不振,中间业务收入渠道枯竭,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因素无一不在迫使中国银行业从2016年开始进入利润零增长时代。
  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五大国有银行的业绩不够亮丽,2015年前3季度,五大行净利润总和超7000亿元。
  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最多,达到2217.61亿元;
  建设银行以1915.57亿元净利润紧随其后;
  农业银行的净利润为1532.10亿元;
  中国银行的净利润1378.74亿元;
  五大行中,净利增速超过1%的为交通银行,其余四大行均跌破1%,国有银行净利增速&零时代&正在逼近。
  而以往业绩增长较快的中小银行,也表现乏力。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以13.04%的净利增幅居首,成为惟一一家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股份行。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近日曾在公开场合预测称,2015年银行业可能出现约3%的账面利润增速,&之后2&3年中银行业的大致格局是,整体利润零增速,业绩分化加剧,不良资产双升,资本补充困难,行业并购重组提速,银行控股渐成主流。&钟伟表示,如果说产能过剩行业大多属于政府干预下在次贷危机后三年扩张过快的行业,那么符合政府干预和急剧扩张的银行,主要是中小城商行。
  分析师毛军华认为,盈利的巨大差异表现在地方性城商行生息资产增速维持在20%以上,大行则停留在个位数;股份行、城商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速高达30%以上,而国有大行仅为个位增幅,甚至出现负增长。
  2、城商行上市潮来袭
  受经济&三期叠加&影响,商业银行目前普遍处于收入结构调整、不良资产激增的情况,对于体量较小、业务模式单一的城商行而言,资本补充压力更是不言而喻,种种迹象表明,2016年,选择IPO成为城商行补充资本的首选。
  实际上,2015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城商行陆续公布了A股上市意图。江苏银行首发申请在7月获得通过,已经登陆H股的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也重新计划A股上市。随着IPO的重启,城商行上市潮也再次汹涌来袭。
  证监会此前公开发行的股票信息披露系统显示,除江苏银行外,目前有包括徽商银行、贵阳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和盛京银行6家城商行,常熟农商行、江阴农商行、吴江农商行、张家港农商行和无锡农商行5家农商行都在排队等IPO上市。
  而谋求A股上市的银行还远不止这些。除近期宣布谋求IPO的西安银行,河北银行在2015年8月的股东大会上宣布,将2015年3月制定的H股上市计划转为A股上市。
  证监会于2015年5月底发布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发行上市的指导,被看做是城商行IPO的&窗口指导&。此后的7月1日,江苏银行首发申请获得通过,成为8年来最接近登陆A股的城商行。
  城商行都在集体谋求通过IPO缓解资本压力,并希望借助上市来度过资产质量加速下行的&寒冬&。一位券商投行人士此前接受北京一媒体采访时就表示,随着IPO发行新规的调整与注册制改革的推进,2016年或将成为城商行集中冲刺A股的一年。
  不过也有专家坦言,地方银行上市很紧迫,但是这么多银行都指望上市救急也是不现实的,目前的行情下,排队的城商行还需要做&持久战&的准备。
  利润增速下滑、资产质量恶化,已是银行业不可避免的趋势,由此带来城商行上市后的估值自然很难提升。以在港股上市的重庆银行、哈尔滨银行、徽商银行为例,3家银行H股截至11月16日收盘价分别为5.7港元、2.34港元和3.41港元,分别破发5%、19%和3.7%。其中重庆银行上市后便破发,一度跌至4.65港元。
  3、银行或收紧信用卡业务
  2016年,各银行信用卡跑马圈地时代成为历史,将逐渐步入提升&服务和质量&的良性发展阶段。
  2015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国内经济形势持续下行,截至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破7,仅为6.9%。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各行各业自然受到牵连,银行业也不例外。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累积的风险正逐渐凸显。银监会披露的前三季度监管数据显示,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第9个季度&攀升至 1.59%。其实,一些银行的不良数据比发布的数据要高得多,出于自身排名、监管、评级考虑,银行通过表外资金投资等方式把不良贷款从表内转到表外去。
  央行发布的&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环比增长13.93%。由于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持续恶化,为了防范风险,商业银行必定加大监管力度狠抓风控。有金融网站就预测,接下来的一年,各银行将提高发卡门槛和降低授信额度来收紧信用卡业务,完成信用卡发卡&由量到质&的转变。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有些信用卡发行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大银行,在布局信用卡业务时就较之前更理性了,有的银行甚至从2013年开始,就紧缩信用卡的发卡力度,并通过降低额度或者停卡等方式,清理不良资产客户。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2016年银行业发展预测趋势相关推荐
[2016年银行业发展预测趋势]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253424" data-title="2016年银行业发展预测趋势" data-im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银行业不良贷款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