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会计要素,会计财务报表要素结构,会计财务报表要素项目,一级科目,明细科目之间的关系

您的位置: >
什么是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关系
来源:中国会计网
  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账户是根据在账簿开设的记账单元。
  二者的相同点是它们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
  二者的区别:
  (1)会计科目仅仅是指账户的名称,而账户除了有名称(会计科目)外,它还具有一定的格式、结构、具体表现为若干帐页,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
  (2)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前,事先确定的对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账户是经济业务发生之后,进行分类、连续登记的一种手段。
  会计科目一简称&科目&。
  会计工作中为归集、记录、监督各种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所作进一步的分类。如将资产分设&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原材料&、&产成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科目;负债分设代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应付税金&、&长期借款&等科目;所有者权益分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科目,等等。
  会计科目是设置帐户的依据。有一级科目(又称总帐科目)、二级科目(又称子目或类目)和明细科目,分别据以开设总分类帐户、二级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
  在我国,为使各个行业基层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便于综合和分析利用,一级科目由部统一规定,上面所列的会计科目,都是一级科目。二级科目是介于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之间的会计科目。二级科目核算的资料,比一级科目为详细,比明细科目为概括。
  如在&其他应收款&一级科目下,可分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垫付款&等二级科目。在二级科目下,再按债务人设置明细科目。在我国会计中,常把帐户称为会计科目。
  同时由于帐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的,并须标明有关的会计科目作为帐户的名称,因此,会计科目也常将它理解为帐户的名称。
[责任编辑:白雪]
会计科目表延伸阅读
会计科目表推荐阅读
会计科目表热点文章
中国会计社区 | 版块推荐
服务中国会计行业 广告合作:010-
E-mail:.cn
Copyright &免费试听_第05讲_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三)_东奥会计在线浙江2012年《会计基础》考前考点串讲讲义-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掌握会计最基础知识至关重要的一章,本章的考试题型覆盖了单选、多选和判断等全部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12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2.分类: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收入-费用=利润)。
  【考点提示】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①是某一日期(时点)的要素;②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称为静态会计要素;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④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⑤是会计上的第一等式。
  2.收入-费用=利润
  ①是某一时期的要素;②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称为动态会计要素;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④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⑤是会计上的第二等式。
  3.资产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2)特征
  a.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
  b.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c.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资产最重要的特征。
  (3)条件
  a.与该资源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b.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4)分类: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两类。
  a.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一个会计年度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b.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4.负债
  (1)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由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得确认为负债。
  (2)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
  5.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通常划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
  (3)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主要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也就是“资本(或股本)溢价”部分,此外,还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6.收入
  (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一般而言,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2)根据企业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的内容,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根据重要性要求,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如工业企业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实现的收入。
  7.费用
  (1)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2)费用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
  (3)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以及销售商品等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资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8.利润
  (1)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得和损失等。
  (2)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和投资收益(减损失)后的金额。营业收入是企业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3)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其中: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发生的应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应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等。
  (4)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1.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2.重置成本又称为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举例:某企业生产电脑,已经生产的半成品账面价值为4000元,预计进一步加工需要花800元,销售出去还要开支相关税费400元,经过调查发现该电脑市场售价为5000元。
  该半成品的历史成本=4000元,可变现净值==3800元
  4.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举例:日有存款10万,年利率为10%,这笔钱在日值多少钱?
  日值多少钱就是现值=100000/(1+10%)=90909.09
  5.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6.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历年考题
  一、单选题
  1.(2006年)下列各资产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存货 C.预付账款 D.无形资产
  『正确答案』D
  2.(2010年)下列不属于企业经济利益总流入的是( )。
  A.销售收入 B.租金收入 C.为第三方客户代收的款项 D.股利收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为第三方客户代收的款项,是需要支付给第三方客户的,所以此时企业只是作为一个中介,这并不属于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入。
  3.(2011年)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也称为动态会计要素,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下列不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是( )。
  A.收入 B.成本 C.费用 D.利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收入-费用=利润等式中的三要素都属于动态的会计要素。
  4.(2011年)下列不属于非流动负债的是( )。
  A.应付票据 B.应付债券 C.长期借款 D.长期应付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付票据属于流动负债,其他三项属于非流动负债。
  二、多选题
  1.(2009年)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 )。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费用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会计六大要素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2.(2009年)下列各项中,应确认为企业资产的有( )。
  A.购入的无形资产  
  B.已霉烂变质无使用价值的存货
  C.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D.计划下个月购入的材料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选项B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题意;选项D属于企业将来的交易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3.(2010年)有关会计要素变动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取得了收入,会表现为资产和收入同时增加
  B.发生了费用,会表现为费用的增加和资产的减少
  C.取得了收入,会表现为增加收入的同时减少负债
  D.发生了费用,会表现为增加费用的同时增加负债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取得收入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所以选项AC正确;费用的发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所以选项BD正确。
  4.(2011年)以下属于收入类要素的包括( )。
  A.营业外收入   B.商品销售收入
  C.提供劳务收入  D.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属于利得。
  5.(2011年)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
  A.库存现金  B.存货
  C.银行存款  D.交易性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一个会计年度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三、判断题
  1.(2009年)企业所有的利得和损失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企业的利得和损失除了有计入当期损益的,还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
  2.(2010年)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
  『正确答案』√
  3.(2011年)企业发生的与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如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应作为“其他业务收入”。(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各项利得如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应作为“营业外收入”。
  4.(2011年)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
  『正确答案』√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三者的关系极为密切。会计对象抽象概括为企业的资金运动;会计要素则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科目又是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3.分类
  (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资产类、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的关系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4.设置原则: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二、常用会计科目
  1.资产类
  (1)钱: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应收: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坏账准备、预付账款
  (3)物: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
  (4)其他:待处理财产损溢、无形资产、累计摊销、交易性金融资产、商誉、商品进销差价
  2.负债类
  (1)借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2)应付: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付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应付债券
  3.共同类
  4.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5.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6.损益类
  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历年考题
  一、单选题
  1.(2008年)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损益类账户的是( )。
  A.“制造费用”账户 B.“销售费用”账户
  C.“投资收益”账户 D.“其他业务成本”账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
  2.(2008年)下列关于会计科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B.会计科目按照其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七大类科目
  C.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
  D.设置会计科目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实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会计科目按照其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科目。
  3.(2011年)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分类,可以分为( )。
  A.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
  B.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C.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
  D.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为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二级及二级以上科目)。
  4.(2011年)下列不属于总账科目的是( )。
  A.原材料 B.甲材料 C.应付账款 D.应收账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材料不是总账科目,可以在原材料科目下设甲材料科目。
  二、多选题
  1.(2009年)会计科目按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的不同,可分为( )。
  A.总分类科目  B.明细类科目  C.资产类科目 D.权益类科目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会计科目按期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三、判断题
  1.(2008年)“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累计折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均属于资产类科目。( )
  『正确答案』√
  2.(2010年)为了适应企业管理精细化的要求,每一个总账科目下都应设置明细科目。(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企业设置明细科目是为了管理工作的需要,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总账科目都要设置明细科目。比如库存现金一般就只设置总账科目。
第三节 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用来记录会计科目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工具,它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以会计科目作为名称,同时它又具备自己一定的格式,即结构。
  二、账户的分类
  (1)根据其所提供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账反映总括情况;明细账反映具体详细情况。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总账统驭和控制明细账,是明细账的统驭账户。明细账户从属于总账,是总账的从属账户。
  (2)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将其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
  (3)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账户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资产负债表账户是指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资料的账户。资产负债表账户包括资产类账户、负债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利润表账户是指为利润表的编制提供资料的账户,包括收入类账户与费用类账户。
  三、账户的结构
  1.账户的结构划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所记录的经济业务。
  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增加减少额
  3.账户的内容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3)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余额;
  (4)凭证号数(说明账户记录的依据)。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
  1.联系
  (1)会计科目和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都是体现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
  (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则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2.区别
  (1)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会计科目仅反映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反映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的工具。
  (2)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制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财务报表所运用。
  3.在实际工作中,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已不加区别,往往相互通用。
  历年考题
  一、单选题
  1.(2005年)下列关于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口径一致, 性质不同
  B.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 , 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C.账户是会计科目的载体和具体运用
  D.没有账户, 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正确答案』A
  2.(2010年)关于会计账户的设置,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账户的设置以会计科目为依据,并要服从于会计报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B.账户的设置以会计报表为依据,并服从于会计报表对总账和明细账的要求
  C.账户的设置以会计主体为依据,并服从于会计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D.账户的设置以会计假设为依据,并服从于会计核算对货币计量的要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账户的设置是以会计科目为依据的,同时要服从于会计报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3.(2011年)会计科目与账户间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两者口径一致,但性质不同
  B.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C.没有会计科目,账户就失去了设置依据
  D.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往往不加以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会计科目与账户两者的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二、多选题
  (2008年)在实际工作中,账户要依附于账簿开设账页,账页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 )。
  A.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B.日期和摘要
  C.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余额
  D.凭证号数(说明账户记录的依据)
  『正确答案』 ABCD
  三、判断题
  (2007年)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利润类账户。(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没有收入类和利润类,只有损益类。
更多相关文章搜索
[责任编辑:kjcy8]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报表科目明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