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为了办信用卡,要我提供整治虚假违法广告总结收入证明,这样做违法吗

企业开虚假收入证明引火上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纸收入证明在许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比如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信用卡办理、房屋按揭贷款、消费信贷、司法救助、社会福利救济以及保险理赔等。但是,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在利益和机会的驱使下,想尽各种方法弄取一份与事实不符的收入证明。
  刘先生是一家企业的财务主管,近段时间,几个员工接连找到他,要求出具收入证明。他们有的要求开具明显高于实际收入的证明,有的则要求开具明显低于实际收入的证明。他们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说要办理信用卡,有的说是申请房屋按揭贷款,有的说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中要用,有的则说正在申请政策性住房。更有甚者,一些非本单位的员工托人找关系,也要求他出具一份相应标准的收入证明&&刘先生该怎么办呢?是同意为他们出具还是拒绝呢?
  这时,需要提醒开虚假收入证明的人和企业:出具虚假收入证明是要承担法律风险的。
  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据调查显示,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多是中小企业或者人员流动大的企业。
  中小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体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到位,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对自己的行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缺乏认识,甚至抱着“小事一桩”的态度,对出具虚假收入证明“有恃无恐”,部分企业还以此赚取所谓的“手续费”。而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为了维系与员工的关系,留住员工,认为出具虚假证明也“无关大雅”,碍于情面,一般都会给员工开具满足其要求的证明。
  部分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法律风险及成本。开虚假收入证明,导致虚假收入证明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严重扰乱了社会和法律秩序。同时,也会导致出具证明的单位自身利益受损,比如,遭受恶意透支的银行将出具收入证明的单位告上法庭;员工以单位出具的高收入证明为依据,向单位主张工资差额,等。
  情形一:虚假收入证明被用于办理信用卡单位可能构成侵权
  刚参加工作的小王是一个典型的“月光族”,加上新近交了女朋友,手头更加拮据。听说某银行的信用金卡一次能透支上万元,小王也准备办一张,过一把超前消费的瘾。他找到单位的财务主管刘经理,要求出具一份月收入为6000元的证明。单位出于留住年青人才的考虑,爽快地就出具了一份证明。后来,小王与女友分手,觉得自己做人十分失败,带着悲伤离开了这座城市,身后却欠着银行上万元的透支款。银行一时间找不到小王的下落,将小王的原单位告上了法庭。
  银行认为小王的单位在明知其每月只有3000元收入的情况下,为其出具了每月收入6000元的收入证明,是一种协助小王骗领信用卡的行为,应与小王一起承担信用卡透支金额的连带还款责任。虽然最终法院采纳了单位的意见,认为小王的单位虽然出具了收入证明,但和银行签订银行卡服务合同并透支的是小王个人,银行对收入证明负有核查的义务,收入证明也只是银行授信的参考,由于银行没有履行稽核的义务,其无权要求单位还款。
  但如果单位出具的证明确实夸大了员工的真实收入,或者为非本单位员工出具收入证明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讲,有违民法诚信原则。同时,单位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行为,也不排除“恶意串谋”的嫌疑,因为单位出具虚假证明在主观上是明知或者故意的,侵害了银行的利益,有可能构成侵权,而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这样做也会给单位带来潜在的信用危机。一些银行内部的合规经营手册都规定:对于出具虚假收入证明并已被查实的单位,本行不得再采信其证明。如果单位进了银行的“黑名单”,对于单位以后的项目贷款和融资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情形二:虚假收入证明被用于主张劳动者权益可能引发劳动争议
  张先生是某公司职员。一天上班的途中,被一辆小汽车给撞倒了,导致大腿骨折。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中,他找到公司,要求公司给其开具一份误工证明和高于其本人实际收入的收入证明。公司看张先生也是公司的老职员了,抹不开面子,按其要求给出具了证明,使张先生在诉讼中顺利地获得了较高的误工费赔偿。
  再后来,张先生因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被单位开除了。张先生一气之下,以该证明为依据,要求单位支付其自入职以来的工资差额和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赔偿金。
  正是由于该公司出具的误工和收入证明,导致法院在认定事实方面存在重大障碍。公司前后不相一致的陈述,使其主张先前出具的证明系虚假的的陈述缺乏证据佐证。张先生持有公司的证明,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相反并有效的证据证明误工和收入证明是虚假的,证据的法律效力难以被否定,收入证明就有可能会成为认定工资标准的证据。
  虽然单位可以提供与张先生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工资约定或者要求张先生提供其银行工资卡明细来反驳,但大部分劳动合同中要么只约定基本工资数额,要么只是约定工资的构成。银行工资卡明细也只能反映每月单位给张先生实际支付多少工资,并不能说明每月都足额支付了。因此,单位很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
  情形三:虚假收入证明被用于诉讼可能遭到法律制裁
  孙大爷在超市购物摔倒,造成右侧髋骨骨折,花费医疗费8000多元,卧床休养了3个月。由于有医疗保险,除去报销的部分,其向法院主张要求超市赔偿其医药费800多元、护理误工费30000元。他称在卧床休息的3个月里,其儿子对其进行了护理,儿子每月的收入在1万元,并提交了儿子公司出具的误工收入证明。超市对这份误工收入证明不予认可,认为超过2000元的,应当提交完税证明。后,经调查核实,孙大爷儿子的收入仅在2200元左右。因该份误工收入证明系该案的主要证据,直接影响了案件的审理,法院最终对出具孙大爷儿子的收入证明的公司的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对单位存在上述行为的,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出具一纸收入证明,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可是,单位作出不诚信的行为,开出虚假收入证明,最终可能“引火上身”。单位一定要增强法律风险意识,防止“好心办坏事”,最终将得不偿失。即使最终单位没有面临上述的风险,也要提醒单位一声:请为社会诚信开出一份合格证明。
11-09-19·
11-09-13·
11-08-28·
11-07-10·
11-06-29·
11-06-08·
11-05-08·
11-04-11·
10-06-16·
10-07-02·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热线:6690002
&>&&>&正文
办理建行信用卡一定要收入证明吗
来源:胶东在线
编辑:姚帅
时间: 14:29:00
  胶东在线消息 近日,问题编号为364572的网民咨询:办建设银行的信用卡一定要收入证明吗,今天去贵行问说是没有收入证明免谈,本人有大额存款,和其它行的信用金卡,还有房本都不可以吗?
  市建设银行回复:办理建行信用卡有很多途径,像你这种情况,在我行有大额存款的客户,可在我行系统中打印相关证明材料即可,凭借系统打印的相关证明材料可以直接办理,不需在提供收入证明。如果有70平米以上的住房,也可凭房产证(房产证发票)和身份证办理。
欢迎批评指正 联系电话: 责任编辑:孙伶姿 宋君
&| &&| &&| &&| &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为社会出具一份诚信收入证明|信用卡|消费信贷_凤凰娱乐
为社会出具一份诚信收入证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纸收入证明意义重大。单位为员工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行为,会产生严重道德风险问题,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导致各种虚假信息泛滥,也严重侵蚀着社会公信,负面影响极大。如要杜绝单位出具虚假收入行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市场主体的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的制约机制,通过经济手段、道德手段和法律手段形成综合措施,进一步增强经济行为中的道德理性与社会责任感,强化信用奖惩机制,加强社会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失信行为的力度,让单位不愿、不敢也不能出具虚假收入证明。
最近,我在银行的朋友说,现在有些单位给员工出具的收入证明远远高于其实际收入,无形中可能给银行造成损害。朋友的话我也深有同感,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也常常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虚假收入证明,真是让人防不胜防、烦不胜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纸收入证明在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办理银行信用卡、申请政策性住房、举证误工损失、消费信贷、司法救助、人身损害赔偿、社会福利救济等都需要单位为其出具收入证明。有的单位由于缺乏社会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没有意识到出具虚假证明的法律风险,任意出具虚假收入证明,导致虚假收入证明在社会上比比皆是、大行其道,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同时也可能引火上身,给单位自身惹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最终得不偿失。一纸收入证明意义重大。单位为员工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行为,会产生严重道德风险问题,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导致各种虚假信息泛滥,也严重侵蚀着社会公信,负面影响极大。如要杜绝单位出具虚假收入行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市场主体的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的制约机制,通过经济手段、道德手段和法律手段形成综合措施,进一步增强经济行为中的道德理性与社会责任感,强化信用奖惩机制,加强社会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失信行为的力度,让单位不愿、不敢也不能出具虚假收入证明。徐小飞(北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播放数:778462
播放数:368673
播放数:242681
播放数:252991
48小时点击排行虚假收入证明 银行买单_新闻中心_新浪网
虚假收入证明 银行买单
  贷款人入不敷出欠贷不还致纠纷案件攀升引发新问题――
  核心提示
  职员透支信用卡几千甚至数万元不还。为了追讨欠款,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将出具收入证明的十余家单位告到法院,要求他们为其“出证”行为承担责任。近日,法院做出裁决,14起案件被驳回。这些案件为何被驳回?到底谁应该为不实的收入证明买单?近日,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事件追访
  14起银行追责案被驳回
  职员透支不还款单位被告
  不少职员凭借着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申请了信用卡,尔后便透支几千元甚至数万元不还。为了追讨欠款,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将“出证”的十余家单位告到西城区法院,要求他们为其“出证”行为承担责任。近日,西城区法院陆续对14起案件做出裁决,涉案单位有14家,所有职员信用卡累积透支64万余元。
  记者注意到,14家单位多被指为员工开具虚假收入证明用以申请信用卡,涉案的所有员工每人信用卡透支金额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事发后,涉案员工多数都找不到了,银行拨打他们留下的联系方式仍未果。其中,一家影视策划公司于2005年以集团客户的形式为员工何某办理了信用卡,收入证明证明何某年薪10万元。但截至去年7月,何某累计透支近14000元。
  部分银行告单位案“私了”
  法院认定这些单位虽然出具了收入证明,但和银行签订银行卡服务合同并透支的都是职员个人,银行无权要求单位还款。“除了这14起案件外,还有一些银行告单位的案件是以原、被告和解而告终的。”西城区法院的魏法官告诉记者,被告单位之所以与银行达成和解,是因为自己“理亏”。这些单位为职员开具的收入证明含有虚假成分。据了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有过错一方会对另一方的损失予以适当的补偿。
  原告律师:单位应为过错担责
  作为交通银行的代理人,陈延军律师告诉记者,这次银行以开具虚假收入为由直接状告单位,是一个“创举”。据陈延军律师介绍,这些单位开具收入证明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有的单位出具收入证明上写明的“职员”,并不是本单位内部的员工;第二,有的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有夸大的成分,例如,将一名月薪1000多元的职员,夸大为月薪近万,高出近十倍;第三,有的单位使用了职员的身份证办理个人信用卡,这些“职员”的收入证明显然是虚假的。
  除了有14起案件被法院驳回,还有部分此类案件因被告单位自愿和解而终结。陈延军认为,单位虽然不是信用卡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但是,他们提供虚假收入证明提交给银行,是存在过错的,应当为自己的“过错”承担民事责任。
  记者问:“今后,银行方面遇到此类情况,还会采用直接状告‘出证’单位的方式吗?”“不太好说。”陈延军律师说,没准儿会选择将职员和单位作为共同被告提出起诉,这样应该不会被法院驳回了。
  被告单位多数回避采访
  记者采访被告单位时,大多数被告单位以不愿意再提及此事,拒绝了回答记者关于开具收入证明的提问。一家数码科技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刘女士对记者说,该公司员工叶某准备向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单位为其出具了收入证明,不久,叶某离开了该公司,交行找到单位说明叶某使用信用卡透支不还的情况,单位曾与叶某联系希望他能尽快还款,叶某只说“单位不用管了,我自己会处理”。最终,交行将这家数码科技公司告到法院,该公司觉得“特冤”。
  “收入证明不等于贷款担保”
  出具收入证明,就被银行告上法庭,这是许多单位没想到的,而这份看似平常的证明对银行却很重要。交通银行一名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持卡人在该行申请办理信用卡时,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是必须提供的材料。银行方面将据此判断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判断是否发放信用卡以及透支额度。如果职员提供不出收入证明,将很难获得银行批准。
  对于收入证明的作用,魏法官认为,单位收入证明不等同于贷款担保,它只能证明办卡人当时的收入情况,如果是真实的收入证明,单位不用担责任。但如果出具的是虚假的证明,则要担责任了。
  单位出假证“总会露马脚”
  据魏法官介绍,单位开具含有虚假成分的收入证明,在案件审理中总会露出马脚的。有的单位在庭审中坚持自己开出的收入证明没有任何问题,却提供不出涉案员工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更拿不出为涉案员工交纳的“三险”凭证,其谎言便不攻自破。还有的单位死咬着自己“没责任”,而员工本人则坚决表示“从没办过信用卡”,此时进行笔迹核对就可以发现真相――信用卡及办卡人申请表签名并非员工亲笔所为。
  记者专访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主任赵小鲁律师:
  单位出假收入证明涉嫌侵权
  “不实出证”不仅出现在信用卡贷款之中,而且隐藏于房屋贷款过程中。那么,单位为员工出具不真实的收入证明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呢?虚假收入证明存在怎样的潜在风险呢?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主任赵小鲁律师。
  一些单位忽视法律风险
  赵小鲁律师告诉记者,目前一些单位为了帮助职工购买房屋、申请信用卡,有时为职工出具不真实的收入证明。银行对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通常不进行实质性审查。但是,一旦职工还不起房贷、或者拖欠信用卡透支款项,就会产生法律后果。而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单位对此普遍缺乏风险意识,甚至认为自己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正是基于忽视法律风险,才使一些单位开具虚假收入证明变得“有恃无恐”。
  出假证明涉嫌侵权责任
  单位出具虚假收入证明涉嫌侵权责任。赵小鲁律师说,如果单位将虚假收入证明提交给银行,银行根据这些收入证明为申请人发放信用卡或者批准房贷造成了损失,单位将有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因为单位这样做在主观上是明知和故意的,不排除单位与员工“恶意通谋”,构成侵权。银行可能会以侵权之诉追究单位的民事责任。
  赵小鲁律师认为,根据民法中的诚信原则和公平原则,法官完全可能通过个案的自由裁量权处理银行的侵权之诉,判定单位为开具虚假收入证明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银行可将条款写进合同
  “银行可以把单位出具收入证明的条款写进合同,给交易加上一道‘保险’。”赵小鲁律师说。目前,有些银行在与申请人签订信用卡合同或者房屋贷款合同时,将申请人提供由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作为合同权利义务的组成部分。一旦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有不实之处,不仅员工(申请人)个人面临被银行起诉的风险,而且失信的单位也有可能被银行以“利害关系人”的理由追加为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
  虚假证明潜在风险巨大
  “如果房屋贷款在萌芽阶段就建立在不实收入证明之上,一旦作为抵押品的房屋出现价格大幅下跌,这个金融链条就可能引发危机。”赵小鲁律师特别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已经开始波及世界很多国家,但在我国,还仅仅局限于理论界的少数人在关注和研究。
  其实,美国次贷危机,本质上是金融信用危机,已经反映出金融产品的信用链条过长,商业道德缺失,金融监管不力等发人深省的问题。我国的金融部门需要增加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国家有关部门更应该加强金融监管力度。防范和监管,首先应从制止单位为员工出具“不实收入证明”开始。
  为经适房出“假证”违法
  赵小鲁律师最后说,职员向有关部门提出购买经济适用房申请时,要提供个人家庭的成员状况、住房、家庭资产、年收入等材料。只有职员的收入等情况符合政府特定的条件,才能够获得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职员要证明自己的收入情况,就需要单位出具收入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单位的收入证明成为购房合同的必备条件之一。单位为了使职员满足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有可能应职员要求出具虚低的收入证明。“这种不实收入证明违反了政府有关规定,侵害了其他申请购房人的利益,肯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记者调查
  人员流动快企业易陷“贷款门”
  在数家单位的调查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因给员工开具收入证明,而后遭银行“追债”的单位并不少,尤其集中在规模比较小,人员流动比较快的企业单位中。
  潘女士是一家私营企业的办公室主任,说起为员工开收入证明,她就皱起了眉头。据她介绍说,从公司开办以来,经常有员工要求她开具收入证明,“要么是买房子贷款,要么是买车贷款,要么是办信用卡,类似这样的事就没断过。大家还都希望多开,能挣3000的要开5000,能挣5000的要开8000。”她说。
  她表示,为了维系与员工的关系,他们都是满足数额上的要求,但因此发生的银行“追债”也是有的。2007年的一天,潘女士就接到了某银行打来的电话,要求及时催促单位的一名员工缴纳拖欠了三个月的贷款,否则将不再批准以单位名义申请的贷款。
  “这个员工的确是我们单位的,因为要贷款买房,让我们开收入证明,我们后来才知道,他要每月还贷款2800元,可他的收入只有每月2000多一点,基本没有能力还贷款,后来我们赶紧找到他,做他的工作,最后他把房子卖了,把银行的贷款全部还上了,这才完事。”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单位负责人也介绍,曾经为朋友的孩子出具虚假的收入证明,导致单位资金链出现问题,错过一单重要的生意。他介绍说:“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因为要买房,要我帮他这个忙,碍于面子,我就给他还在上学的孩子开了证明,还写的是年收入8万元。当初就是想帮他一把,只要他按时还贷款也就无所谓了,可谁知道后来他用这个证明到银行办贷款的时候,被人发现了破绽,不仅他的贷款没办成,单位还上了‘黑名单’,耽误公司的项目贷款,错过一单非常重要的生意,直接损失了20多万,这样的忙以后真不能再帮了。”
  七成受访人希望“高开”证明
  随后,记者在西单一繁华路段对20多位路人进行了随机采访,最终得出的结论是:70%的人希望单位开出的收入证明比自己真实收入高;30%的人认为无所谓;没有一个人希望收入证明上书写的数额比真实收入低。
  一位选择“高开”的年轻人说:“之所以找单位开收入证明,目的就是为了在办理银行的贷款业务时给银行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证明,说明自己有偿还能力,证明上写的多点就能多贷些钱出来,相反,写的少就贷不出更多的钱,而之所以选择贷款就是因为自己没钱,那为什么不多写点贷出更多的钱呢?否则就失去了贷款的意义了。”
  乍一听起来,说的有些道理,但这样的理论却禁不住推敲。高额的贷款相应的就是高额的还款,如果利用虚假的收入证明贷款,一旦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就会没钱还贷款,不仅个人信用受到损失,也会给开具证明的单位带来信用危机,而这种利用虚假收入证明获得贷款的行为,无疑也是一种欺骗行为。
  支招:银行可制定格式化证明
  一位银行的内部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曾经遇到过依靠虚假收入证明办理信用卡业务的客户,结果就是直接被取消了办理资格,而且如果客户连续逾期还款,还有可能登上个人信贷的“黑名单”,而“黑名单”是数家银行内部共享的,以后在其他银行办起类似的业务时,审核也比没有“污点”的客户困难些。
  他还补充说,在股份制的银行内,审查过程比较灵活,而在国有银行内,审查就相对比较严格,鉴别是否是虚假证明,主要是银行的审核部门,如果顺利通过审查,以后就很难发现了。银行的审核部门主要依靠客户年龄、工作单位、工作职位、工作年限等一系列重要指标来判断客户的还贷能力,以确保银行不出现呆账坏账的情况。
  有业内人士建议说,银行方面可以制定一种格式化的“收入证明”,要求单位填写这种收入证明载明的内容,如申请办卡或房贷职员的姓名、年收入(或月收入)数额、职位等固定内容,盖上单位的公章,此外,还要加上“特别提醒”,要求单位保证上述内容是真实的。这样相当于银行与单位就出证建立了协议。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武新 张硕
  专家说法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业研究室主任曾刚:
  收入证明不可靠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业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虚假收入证明的存在反映了银行业存有风险管理漏洞,但是,如果各家银行投入人力对收入证明一一进行核实,将会变得十分困难,同时还要付出高额的成本,从而降低了银行的效率。
  现在,央行已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个人办理购房贷款逾期不还或者使用信用卡透支逾期不归还的,将被记录在个人征信系统之上。曾刚认为,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只能证明职员暂时的收入情况,是不可靠的,从长远来看,个人征信系统才能更为全面的反映个人资信情况,而个人资信情况比单位的收入证明更有证明力。
  相关链接
  一项调查显示:
  收入证明仅三成真实
  在真正的买房过程中,有多少人开的收入证明是真实的呢?如果您买过商品房,您提供给开发商的收入证明是否完全真实呢?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曾通过新浪网进行了相关调查,一共有2800多人参与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真实的只有33%,也就是三分之一。即实际上大多数人开的收入证明都是不真实的,这个数字可以说出乎意料。
  也就是说,在买房贷款的时候,很多人提供的收入证明可能是低于自己的收入,或者高于自己的收入,为什么不开真实的收入证明呢?我们来看,您没有提供真实收入证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是采取从低到高原因排列的,我没有单位,不知道怎么开,占到了12%。找自己的单位开太麻烦,占到了15%。找别人办省事,收入是个人隐私不愿意实话实说,这个比例突然上升,占到了将近三分之一。单位不给开,真实收入低于贷款要求占到了36%,排名第一。
  归纳总结一下实际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省事,找个地方开,符合银行要求就行了。还有一种,估计是他的真实收入超过了他要开出的证明,但是单位又开不出这么高的证明,所以他就找别人开。而最多的一种情况是,单位不给开真实收入证明,真实收入低于贷款要求,所以就找别人来开一个假收入证明,以证明自己有这样的收入能力来进行还款。
  看涨心理支撑冒风险
  如果真实收入低于贷款要求,为什么还要买房子呢?调查结果表明:担心房价涨更买不起,占到了第一位52%,超过了半数。先买再说,都这么干,占到22%。相信自己以后的事业发展,占到了20%。
  把原因统一分析一下,可以说就是一个心态,看涨。不光是看房价涨,房价涨,将来收入跟不上的话,可能买房更难。还有一个看自己涨,将来自己的工资收入更高,充满自信,觉得将来有能力还贷。
  如果真实收入低于贷款要求,你会担心自己的贷款能力吗?《东方时空》进行了更大范围的调查,调查结果为:不担心的占到了52%,担心的占到43%,说不清的占到5%,那就是绝大多数还是不担心的。不担心应该是源于对于风险的模糊,对于风险没有明确的预期。
】【】【】信用卡发行量猛增卡奴频现 无需收入证明也可办卡
&这张卡额度是9000元;这张是1.5万元;这张我申请了临时额度,一共可以透支3.5万元&&&刚出校门不到两年的武汉小伙小郑展示他五颜六色的时,记者着实吃了一惊&他一共有7张信用卡,总额度大约为10万元。他坦言,除消费之外会套现进行股票投资,而他目前的月薪仅5000多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有不少年轻人和小郑一样持有多张信用卡。《2013年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仅2013年一年,我国信用卡新增发卡量6100万张,比上年增长了18%。去年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251.92亿元,较2012年增幅高达71.86%。可见,信用卡的发行数量仍在较快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沦为&&。
办理门槛过低
无需收入证明也可办卡
在网上填写申请材料,之后一个星期接到了银行打来的核实信息的电话,一个月之后信用卡就寄到了单位。记者近日体验了某银行信用卡网上申请,过程十分流畅,仅在申请时自主填写了年薪数额,不用提供任何和工资流水,额度为3500元。
据记者了解,目前有多家银行受理信用卡申请时不要求申请者提供工资流水。&我们会根据您资料上的信息,如职业、学历、工作年限等来进行评估然后授予相应额度。额度的调整则需结合您日后的用卡情况再评估。&某银行客服人员称。
某银行工作人员称,银行会在审批时查询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如果没有逾期还款等不良记录,即便申请人已经拥有不止一张信用卡也不会影响信用卡的再次申请。
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很多银行针对年轻人推出分期付款便捷、网购方便和高额度取现等特点的信用卡,甚至有些银行专门推出&young卡&以吸引年轻用卡人。在武昌某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小哲已经累计透支将近10万元,债台高筑。&年中有好几笔大额消费,现在三张信用卡每个月要还6000多元,还了钱我连交房租都不够了。&
卡奴大量出现
银行过度授信管控不力
信用卡再次成了&夺命毒药&。今年6月,上海一家三口因信用卡透支50多万元,无力偿还而自杀。近日,上海银监局针对此事,对涉事的7家商业银行处以240万元的罚款,事由为银行有未依法审查申请人资料真实性、过度授信与对异常交易管控不力等违规行为。
&卡奴的大量出现,与商业银行追求发卡巨大短期利益密切相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吕勇斌认为,银行在发卡前要了解申请者的还款能力,而发卡之后要及时提醒持卡人规范用卡。
&消费者逾期还款应该被罚,银行过度授信更应该被罚,特别是那些为了抢占市场,不顾风险故意过度授信的行为。&吕勇斌表示。
今年10月,《银行卡业务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指引》发布,要求严控一人多卡、过度授信的情况。此外,银行还要遵循&刚性扣减&原则,银行在给信用卡持卡人授信额度时,必须扣除他在其他银行已经获得的额度。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很多银行并未执行&刚性扣减&政策。
【作者:陈玉洁】 (编辑:xunannan)
本文来源:财经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假销售合同违法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