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集团和中信集团 华润集团哪个更菩

中国四大财阀初现雏形:中信、招商局、华润、保利
中信:鸟巢缔造者,国安球队背后财团;
招商局:鼻祖李鸿章,洋务运动唯一仅存硕果;
华润:万科最大单只股东,控股三九东阿;
保利:TZ党云集,解放军总参谋部为代表的军方背景深厚。
一、中信集团
邓小平先生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红色资本家荣氏家族荣毅仁创立
十大官倒公司之首
2008年中国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缔造者
北京国安球队背后支撑财团
63亿元竞得北京CBD核心地块Z15,刷新北京单幅地块出让价格新纪录
打造528米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定位中信集团总部和世界500强总部聚集地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前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英文为CITIC Group),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日创办的。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以63亿元人民币的报价竞得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核心地块,这个价格刷新了北京单幅地块出让价格的新纪录。中信集团在这个地块上打造的中国尊,计划建成后将是北京市最高的建筑。该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内编号为Z15地块正中心,西侧与北京目前最高的建筑国贸三期对望,建筑总高528米,未来将被规划为中信集团总部大楼。于日左右动工,2016年底封顶,预计总投资达240亿元。中信集团是一家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其中,金融业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基金、租赁等,经营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实业主要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与区域开发业务,工程承包业务,资源与能源业务,制造类业务、信息产业,商贸与服务业等领域。中信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企业集团,旗下拥有180多家子公司,国务院现在公布的89种行业中,中信已经涉足81种行业,并在进入行业中迅速成长为行业翘楚,跨行业深度经营背景优势无与伦比。截至2012年底,中信集团总资产35,657亿元,净资产2,35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98亿元,净利润301.6亿元。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2013年排名第172位。
二、招商局集团
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主张设立招商局,获同治皇帝批准
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也是中国洋务运动硕果仅存的产物
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
创办中国大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业经营体制改革起点招商局创立于日,日在上海正式开业,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缩影&。招商局现为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总部设于香港。主要经营活动分布于香港、内地、东南亚等地区。招商局集团是一家综合性的大型企业集团,三大核心产业为:交通运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与服务(港口、公路、能源运输及物流、修船及海洋工程)、金融投资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三大核心产业。截至2012年底,招商局集团拥有总资产3920.83亿元,管理总资产3.59万亿元。2012年,利润总额263.15&亿元,母公司净利润146.22亿元,集团利润总额在各央企中排名列第10位。招商局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亦被列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年招商局连续八年获国务院国资委评为A级中央企业。
三、华润集团
华润置地: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品牌Top10,地产航母万科集团最大的单只股东
雪花啤酒:全国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人大政协会议专用啤酒
华润电力:国内五大发电公司以外最大的发电公司,装机量超过国华
华润制药:999药业控股方,东阿阿胶最大股东
万家超市:中国最大的超市连锁运营品牌
华润怡宝:华润的怡宝矿泉水已经遍布各个超市,口感质量很好
华润燃气:中国燃气市场巨无霸华润集团前身是1938年中共为抗日战争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变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央企业。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9家一级利润中心,有实体企业2,300多家,在职员工40万人。华润在香港共有5家上市公司,在内地总有6家上市公司。旗下&蓝筹三杰&,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的恒生指数成份股。华润燃气、华润水泥位列香港的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和香港的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华润零售、华润雪花啤酒、华润燃气经营规模全国第一;华润电力在中国是业绩增长最快、运营成本最低、经营效率最好的独立发电企业;华润置地是中国内地综合地产开发商最具实力的企业之一;雪花啤酒、怡宝水、万家超市、万象城是享誉全国乃至国外的著名品牌。截至2012年末,总资产9370亿港元。2012年末,实现销售收入4057亿港元,股东应占净利润191亿港元。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各种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金融等。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和产业基础,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成为行业领先地位。日,《财富》杂志发布的全球500强排行榜,华润集团名列187位,首次进入200强,排名上升46位。
&四、保利集团
响应联合国&百万大裁军&的号召,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为背景成立保利集团
贺平: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总参装备部少将...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华润股份与中信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月14日上午,中信集团常振明董事长到访华润,集团傅育宁董事长会见了常振明董事长一行。&傅育宁董事长对常振明董事长的到访表示欢迎。双方就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形势进行了交流,对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和提升企业管理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表示,华润与中信的业务相近、契合点很多,希望未来在国际国内市场的业务拓展中,发挥好双方在实业和金融方面的各自优势,积极探讨和推进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实现共赢。&&会谈后,举行了华润股份与中信银行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双方领导共同见证签约。&&集团王印副董事长、魏斌总会计师,有关战略业务单元财务负责人,中信银行李庆萍行长、杨毓副行长,总行有关部门及深圳分行负责人陪同参加了活动。&&
相关新闻:冯唐:无论在华润还是中信都如履薄冰
作家冯唐得到新任命这天,恰逢新学期的开学日。
  9月1日,中信资本的一则任命公告,宣布鹏(即冯唐本名)出任中信资本PE部门高级董事总经理,主管医疗投资&这意味着这位曾经的华润医疗带头大哥重回医疗行业。
  在当天,赋闲了将近一年的冯唐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假期过去了,又该开学了。大医精诚,大德护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一年多前,冯唐因故离开华润。当时他曾非常正式地宣告:告别张海鹏。他只要做小说家冯唐,并正儿八经地在北京闹市区的一座寺院里租了一个厢房,作为书房,开始专心写作小说《圆觉经》。
  一位熟悉冯唐的医疗投资行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冯唐的此次回归,应该是怀着更大野心的:他意图筹建最大的健康产业基金,通过资本杠杆,创建一个甚至几个大型的医疗集团,颠覆中国医疗产业。
  事实证明,当初张海鹏的离开并不那么甘心,他始终是要回来重新证明自己的。只是从他的朋友圈可以看到,有了前车之鉴,现在即使他回来了,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眼看他楼塌了
  无论是在华润还是在中信,都是如履薄冰。
  2009年初,一架香港飞往北京的飞机的头等舱里,张海鹏遇到了宋林。后者对这位小说作家、医学博士、麦肯锡中国合伙人很感兴趣。
  不久,宋林邀请张海鹏到华润集团工作,出任战略管理部副总。几个月后,张海鹏为华润集团制定了在&十二五&期间进军医疗产业的战略。于是,&自己挖的坑自己跳&,随后张海鹏出任华润医疗CEO。
  华润进军医疗,最初的愿景是&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管理精益,医术领先的医院网络&,目标是到2016年建成或收购30家医院,2万个床位,医院投资总规模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在张海鹏的设想中,华润这个大型央企的优势是在全国各地的政商关系,而利用这层优势,他可以直接面对各地的政府高级官员,收购那些他意图夺取的&产能落后&的公立医院,并按照他的设想进行改造,&即使医生的医术只是三流,但注入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器械,将整体达到二流水平&。
  年四年间,张海鹏谈了不下40家大型公立医院,但最终谈成的只有5家。他逐渐发现,公立医院股份改制并非易事,其背后利益牵扯更是复杂得充满中国特色。例如在收购广东省高州医院上,一切已谈妥,收购协议签订之际,却因医院领导层遭到内部举报,职工的集体反对而告终。外界认为,过去两年多,华润医疗进展缓慢,收获寥寥。
  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因严重违法被中纪委调查。此时,便传出华润医疗将被并入华润医药,张海鹏将离职的消息。外界一直认为,失去了&伯乐&宋林,在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央企内部,张海鹏离职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7月2日,张海鹏从华润离职的消息得以坐实。在相关报道铺满了网络时,他发了一个声明:2009年7月到2014年7月,整整五年&&之后多点时间陪陪老父老母,狠狠读书,爱我的别担心,如果需要,我还可以卖艺为生,比如刻印,比如开个妇科诊所。声明里面还有一句:恨我的别得意。这是当时他对离职事件的唯一回应。
  而在当月底办完离职手续后,张海鹏便飞往湾区。那里有他的姐姐与父母。
  一年多后的2015年5月,张海鹏在接受某电视台采访时,才承认了当时的失落与不甘,并为自己作了辩解。他说,我会失落,因为没有看到战略的完成,特别是你知道它最难的那一部分已经过去了,已经做出了3个例子,根据地已经有了,也已经形成了模式。&例如,华润医疗昆明儿童医院,我们所做的全国第一例三甲医院股份改制,在这之前它在全国社会办医排名中列280多位,今年则排在80多位。&张海鹏说。
  而对于那个赏识他的宋林,他则感叹,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他说,幸好我保住了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底线,没有拿不该拿的钱,也没有进行利益输送,得以全身而退。
  而大约也是那个时候,张海鹏已经开始和中信资本进行接触。他说,&正在筹划中国最大的健康产业基金,差不多八九成会成功&。
责编:武帅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信集团和华润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