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怎样才能得到安全,存银行的钱家里东西无缘无故不见的盗刷不见了

揭银行卡盗刷黑色产业链:银行卡在身上钱却没了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调查
原标题:揭银行卡盗刷黑色产业链:银行卡在身上钱却没了
  &卡在身上,钱莫名其妙地被转走了&,很多人会说这不可能。广州的吴先生原本也认为这不可能,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就在他身上发生了。  据爆料人透露,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记者在爆料人的帮助下,对这个黑市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调查,一步步揭开了这个黑色产业链中隐藏的秘密,也正是很多受害者最疑惑的地方&&我的钱究竟是怎么没的?  受害者  不用网银、支付宝银行卡在身上,存款却没了  去年12月,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图片。  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吴先生便没太在意。可一个星期之后,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钱了。  吴先生查询发现,在这一个星期里,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他一条也没接到。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短信功能才恢复。  60岁的吴先生平常就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所以手机中没有网银、支付宝等客户端,所以即便手机中毒,银行密码也不会泄露。而银行卡也一直在他自己身上,密码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吴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银行卡里的钱,到底是怎么没的呢?  爆料者  这种盗刷是小菜一碟网上有庞大黑色产业链  就在吴先生案发不久,记者接到了一位自称老徐的爆料人的举报。老徐说,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吴先生匪夷所思的遭遇,在他看来只是小菜一碟。&像老吴这种信息在黑市里很容易搞到,我用5分钟就能搞到1000个这种信息,包括卡主的姓名、卡号、身份证、电话号码,还有他的银行密码,只要5分钟1000个没有问题。&  为了验证自己所言不虚,老徐打开了几个QQ群,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发给了记者一份长达33页的文件。这份文件里记录了1000多条银行卡信息,每条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密码。记者在文件中随机选取了七十个不同省份的信息进行验证。其中,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全部正确,除了5个银行密码错误,其余65个银行卡密码全都正确。  爆料人&老徐&提供的资料让记者看到了这个地下&黑市&的存在。那么,这个黑市中这么多隐秘的银行信息究竟是哪儿来的呢?在老徐的帮助下,记者对这个黑市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调查,一步步看到了这个黑色产业链中隐藏的秘密。  记者调查  盗取银行卡信息三大方法  改装POS机提取的信息卖价高  在&老徐&的帮助下,记者进入了这类QQ群,在群里犯罪分子将银行卡信息称为&料&,搜集银行卡信息的人叫做&下料人&,而把银行卡的钱往外转的人叫做&洗料人&。从&下料人&手里买&料&是整个犯罪的第一步。那么,&料&是怎么来的呢?  方法一:伪基站发送钓鱼短信  记者采访了数十位盗取银行卡的受害者,发现其中很多人都有过相同的遭遇,就是收到了类似1等所谓的电信运营商或银行发来的短信,登录后被要求输入密码。  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指出,这些都是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包装&后发送给用户的含有钓鱼网站的短信。在这些钓鱼网站的虚假网页上,用户登录后就会被要求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而一旦填写了这些信息,骗子就可以把用户的钱骗走了。  方法二:免费WIFI窃取个人信息  除了使用钓鱼网站获取个人信息,记者发现犯罪分子还会利用免费WIFI窃取个人信息。裴智勇介绍,一个WIFI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它的架设者是谁,如果是骗子或者是黑客架设了一个免费WIFI,用户一旦接入,所有互联网的数据都可被黑客监听或窃取。  方法三:改装POS机提取银行卡信息  除了以上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发现黑市中的犯罪分子还有第三种方法&&那就是利用改装的POS机提取用户银行卡信息。  在黑市中,POS机提取的信息被称为&轨道料&,数量上要远远少于钓鱼网站上提取的信息。但是卖价却很高,余额较大的信息甚至可以卖到几千块钱一条。  而对于这些信息,犯罪分子通常会等半年以上才把信息出售,目的是让消费者积累大量POS机消费记录,这样警方就无法追查是哪台POS机提取了银行卡信息。  调查揭秘  受害者的钱是怎么没的拦截验证码有两种方法  把钱转出到&料主&指定的卡号里,从而获得30%到50%的提成,这就是&洗料人&,他们主要关注的是用户短信验证码。  方法一:让手机中毒拦截验证码盗取钱财  验证码是金融机构在用户进行诸如修改密码、转账等操作时,向用户预留手机号码中发送的一次性的密码,没有验证码则无法进行转账等操作。而要想获取验证码,犯罪分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向目标手机里发送木马。只要受害者点击木马程序,手机短信内容就会被犯罪分子拦截。犯罪分子通过事先掌握的银行卡主的个人信息将银行卡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把钱转走。  方法二:近距离干扰手机信号拦截验证码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特殊的改装设备对手机信号进行干扰,但这种方法设备必须处在目标手机一公里范围之内。那么,犯罪分子要怎么确定目标位置呢?&其实很简单,一般的手法就是给目标打电话,说自己是送快递的,你这个地址写得不是很清楚,让他把地址再说一遍,只要他说了,我们就能在一公里范围之内拦截他银行卡的验证码。&老徐说。  小贴士  银行卡被盗刷时应该这么做  冻结卡片,防止损失继续扩大&&拨打客服挂失或者通过手机银行自行操作。多数银行有&失卡保障&服务,在挂失前48或72小时发生的盗刷可赔付。  立即报案,立案回执要保存&&这样在向银行主张权利时才有据可查。  留取证据&&正确的做法是:立刻到附近银行取现,并打印凭证。这样可证明银行卡在你手中,其他地方发生的交易均为伪卡。(综合央视、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郝龙 UN654)
&&&&&&</div
未来10年中国将超法国成为世界第二核电大国。[]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银行卡不安全:卡在手中,钱却没了
作者:刘婷 何雄 卢涛
来源:娄底新闻网
钱被盗刷后 刘女士重新办理了一张安全系数较高的IC卡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刘婷&通讯员&何雄&卢涛)&3分钟内接连收到6条短信,上万元存款突然就没了,要不是自己反应快,估计剩下的9000多元也会被取走。&2月10日,娄底市民刘女士向记者爆料,称自己的银行卡与身份证都在手中,卡上的存款却在异地&蒸发&了。
1.2万元存款异地蒸发
2月6日凌晨1点16分,一阵急促的短信铃声把刘女士从睡梦中惊醒,刘女士拿起手机一看,信息这样写道:&您尾号XXX的储蓄卡账户&&ATM取款支出2000.00&。一开始刘女士以为是朋友的恶作剧或诈骗信息,但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刘女士又接连收到几条取款信息。感觉大事不妙的刘女士立刻起床打开电脑,将卡上剩下的9000元余额全部转入支付宝中,这样才幸免遭受更大损失。
据刘女士介绍,事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拨打了报警电话和工商银行95588客服热线。当时客服通过系统查询发现,银行卡在江西宜春某银行的ATM机上分6次取走12000元。可让刘女士感觉奇怪的是,银行卡和身份证都在手中,钱到底是如何被取走?
银行疑为信息遭泄露
根据刘女士反映的情况,银行方面表示可能是刘女士不小心将银行卡密码泄露,或者是在网上交易时遭遇&黑客&,电脑被植入木马程序,导致其网上银行的账号、密码、数字认证证书等私密信息泄露。得到信息后,不法分子再利用高科技手段复制了刘女士的银行卡,盗取卡内资金。而且从取款的情况来看,不法分子经验十分老道,作案时间选在午夜,等受害人睡觉后才实施盗窃。
&目前没有任何依据可证明是银行的责任导致刘女士的存款被盗取。&针对刘女士提出的索赔问题,银行负责人表示,刘女士可通过法律途径提请诉讼,银行将依照法院的判决结果作出赔偿。同时,银行也会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
正确使用银行卡&防止盗刷
记者在此提醒广大储户,平时要养成以下良好的习惯,防止银行卡被人盗刷。一:要严格保管好自己的存折、银行卡、账户信息和密码,避免用生日和手机号等简单的数字来作为银行卡密码,尽量选取无规律可循的数字,最好隔段时间,更换一次密码。二:在ATM机取款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是要确认取款机插卡口是否存在异常,尽量避免晚上取款,在消费刷卡的时候,也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以免卡被人复制。三:输入密码时,要用手进行遮掩,谨防被不法分子偷看。四:存取款单据要妥善保管或彻底销毁,不能随手乱扔。五:定制短信提醒服务,随时掌握银行卡存款&动态&。六:将手中的磁条卡尽快换为银联标准IC卡,IC卡保密性非常强,根本无法被复制,最大程度保障了卡的安全。
另外,在聊天软件、手机短信中不要传递银行卡卡号和密码。电脑软件、手机软件的漏洞、木马病毒等,很容易盗取聊天内容。不要滥用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在必须使用时,要认真核对网站地址,避免登录木马网站,泄露网银信息。(编辑/罗铮)
中共娄底市委 娄底市人民政府官方门户网站
主管:中共娄底市委宣传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娄底新闻网(红网娄底站)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Email:# (#→@)
法律顾问:欧阳旭东&&&新闻热线:021-
同是银行卡遭盗刷为何银行责任不同?教你保存证据
原标题:同是银行卡遭盗刷为何银行责任不同?教你保存证据
  同是银行卡遭盗刷,为何银行责任不同
  看看以下3个案例,你该学会判断并吸取教训
  编者按
  明明银行卡还在自己手上,却收到了被异地消费或取款的短信。近年来,类似这种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件在广西时有发生。曾经最安全的银行账户,借由银行卡复制器等高科技作案设备,被不法分子轻易“破解”。储户卡内的钱被第三人盗走,似乎都与银行无关。而今天本报报道的这3起个案,被盗刷的储户状告银行后,银行都难逃其咎,但所担责任不尽相同,这是咋回事呢?
  他的卡遭克隆盗刷3万元 银行免责举证不成立被判担责6成
  南宁市民张某在某银行办了张银行卡,到日,张某卡内的存款余款为3万多元。
  日上午10时许,张某忽然连续收到自己的银行卡被取款的短信。短信显示,张某的银行卡被人从外地的银行ATM机上,分8次共取走30550元。自己的银行卡在手上,这钱怎么会被取走?张某马上向银行客服询问,在得知卡里的钱确实被取走后,张某傻眼了。
  当天中午12时许,张某匆匆来到银行柜台存入该卡10元现金,并办理了挂失。随后,张某又向派出所报案,警方怀疑张某的银行卡遭人复制克隆。可该案一直未能侦破。
  为了追回自己的损失,2013年初,张某将开卡银行告上了南宁市兴宁区法院。张某认为,他在办理银行卡后,就与银行形成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银行应保障他的账户安全。可如今他的卡在手上,却遭人盗刷完卡内的资金,银行应赔偿他的损失。
  而某银行认为,取款人应该是凭银行卡密码取走了张某卡内的钱,可能是张某委托他人取走了款。退一步说,如果是被盗刷,也是张某自己对银行卡密码保管不善所致,银行没有任何过错。
  兴宁区法院认为,银行对发放给张某的银行卡存储交易,负有安全保障及谨慎审查银行储蓄卡的义务。而张某在办理存储时,也负有谨慎保护密码的义务。
  虽然张某卡中存款被支取的真实情况和原因尚未有结果,但银行作为发卡行,应提交相应证据,证明张某储蓄卡中的存款被支取是否为张某本人或其授权的其他人持合法有效的银行卡和输入正确有效的密码办理支取,即张某储蓄卡存款不是被他人支取。但银行却未能举证证明,而张某储蓄卡被支取款项过程的录像并不能证明,是张某本人或其授权的其他人持合法有效的储蓄卡和输入有效的密码办理支取。
  因此,张某卡中存款发生短缺的情形,应推定是被他人持伪造银行卡支取。对此后果,银行在负有安全保障及谨慎审查银行卡义务上有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去年8月,法院一审判处,由某银行承担60%的责任,即由银行赔偿张某损失18330元。某银行不服上诉,今年初,二审法院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他的卡被异地盗取10万
  银行承担安保审查责任被判赔7万
  张某遭遇银行卡被盗刷,相隔仅两个月,南宁市民周某也有了相同遭遇。
  2012年7月底的一天,周某也收到了短信,短信显示,他的银行卡被人从广州一ATM机上,分7次取走10万余元。周某随即通过银行客服电话进行口头挂失,并打110电话报警,然后又前往派出所报案。同时,周某向银行书面申请挂失,并打印了交易清单。
  周某认为,自己的银行卡在手上,卡内的钱被异地盗取。作为负责储户安全的银行,应该为此担责。可银行却以案件尚未侦破为由,拒绝赔偿。无奈,2013年4月,周某将某银行告上了南宁市青秀区法院,要求银行赔偿他被盗取的10万余元存款。
  庭审中,某银行说,在办卡时,他们申请表的“客户须知”上,有“请您务必牢记妥善保管、使用个人密、印,切勿将个人密、印泄露给他人,以防存款被他人冒领”等内容。现在该案未破,很难认定周某卡内的钱,是被人盗取,还是周某委托他人领取。这钱是被第三人取走,银行并没有错,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青秀区法院认为,依某银行与周某的储蓄合同,银行对发放给周某的银行卡的储蓄交易,负有安全保障及谨慎审查的义务,应保证银行卡的交易安全,杜绝不合理的业务风险。对周某存款被他人盗取,银行存在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而周某作为持卡人,也负有谨慎保管密码的义务,对其没有妥善保管密码亦应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依据双方的过错程度,一审法院判定某银行承担70%的责任,应赔偿周某存款损失的70%,也就是7万余元。某银行不服提出上诉。去年12月底,南宁市中级法院终审宣判,维持原判。
  卡被好友复制消费22.7万
  储户保管不善自担7成责任
  同样是银行卡被盗刷,柳州的阿强似乎没那么幸运。他的银行卡被克隆后,被人在南宁消费22.7万元,法院却认定,他要自己承担70%的责任。这是怎么回事呢?
  阿强是融安县某镇人,数年前,他在某银行柳州支行办了一张银行卡。日晚9时许,阿强的手机收到条短信,短信显示,他的银行卡在南宁市某商场消费22.7万元。因为此类诈骗短信不少,一开始,阿强还以为是诈骗短信。
  不过,阿强还是打通了某银行客服了解,在得知他的卡确实有此消费数额时,阿强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该银行卡一直在他手中,且该卡之前并未遗失过。于是,阿强马上报警。
  两个月后,警方侦破了此案。原来,阿强的卡被一伙人复制后,利用复制的卡在南宁某商场刷卡消费。这伙人中有一人还是阿强的朋友。这伙人被抓后,退赔了2.3万元给阿强。
  可阿强觉得,在此事件中,某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他将某银行告上了柳州市柳北区法院。
  日,该案在柳北区法院公开审理。阿强称,银行在发卡时,应保障其发放给储户的银行卡具有唯一性。而银行发给他的卡,轻易就被他人复制,从而导致他的损失,银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银行方面则辩称,阿强没有证据证明其存款被消费是银行的失误造成的,也没有证据证明银行存在违约行为。阿强的损失是犯罪分子的行为所致,他应向犯罪分子追索。
  柳北区法院认为,双方之间的储蓄存款合同成立,银行有保护阿强作为持卡人的合法利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的义务。为此,银行应当掌握卡的制作技术和加密技术,保证银行卡具有可识别性和唯一性。
  现作为双方之间储蓄合同凭证的银行卡在阿强持有的情况下,被犯罪分子复制,用伪卡在POS机上交易,银行对卡被复制伪造应当承担管理不善的责任。同时,阿强存在对其银行卡卡号及银行卡的密码保管不善的行为,阿强应承担主要责任。今年1月22日,法院一审判决阿强要自己承担70%的责任。扣除阿强已获得的赔偿,某银行还要赔偿阿强6.12万元。
  相关链接
  养成8个好习惯防银行卡被盗刷
  1. 预先观察银行柜员机的插卡处、出钞口以及柜员机顶部是否有可疑装置的习惯。不宜在晚上银行下班后取款。
  2. 在公共场所刷卡消费和输入密码时,用手或遮挡物遮盖保护密码的习惯。
  3. 把交易后各种金融单据妥善保管或者彻底销毁的习惯,不能随意简单处置。
  4. 每隔一段时间修改密码的习惯,尤其是在频繁刷卡阶段。一般每隔3个月或者半年更新一次密码比较合适。
  5. 不在聊天软件、手机短信中传递银行卡和密码的习惯。
  6. 定制银行短信提醒业务的习惯。
  7. 把所有现金分散在多张银行卡的方式。
  8. 将个人及家庭信息证件及复印件妥善保管的习惯,包括身份证、护照、户口簿、工作证、结婚证、驾驶证等。
  银行卡被盗刷
  如何保存证据?
  储户最好开通银行短信通知功能,一旦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请注意保存对自己有用的证据――
  1.得知被盗刷后第一时间的报警记录。
  2.能够证明取款等交易行为发生时,真卡(或存折)在持卡本人手中的证据。持卡人可以迅速到最近的银行柜台或ATM机、POS刷卡机进行一次存、取款或购物交易,并保留凭证。
  3.迅速向发卡银行提出止付要求。
  4.向涉案银行反映情况,并要求对监控录像进行提取和保留。
  同时,银行对相关事实的认定、银行的监控录像对相关事实的记录、公安机关的侦查结果或生效刑事判决对相关事实的认定等证据,储户也尽可能搜集保管。
  (本版撰稿:记者 王斯 通讯员 梁静如 梁渲晶 叶青)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团伙购买个人信息盗刷银行卡 涉案300多万(图)-中新网
团伙购买个人信息盗刷银行卡 涉案300多万(图)
日 14:43 来源:沈阳晚报  
  犯罪嫌疑人钟某某
  个人信息泄露有多严重?市民郑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他的银行卡一直放在身边,却莫名其妙地被多次盗刷,累计损失5000余元!近日,和平警方破获了这起案件,抓获犯罪团伙成员12人,涉案总价值300余万元。
  2月17日,郑先生向和平警方报警,称自己身边的两张银行卡无缘无故被刷走5000余元。郑先生很不解,自己没有登录过任何钓鱼网站,也没有点击过手机短信中的链接,银行卡怎么会被盗刷呢?
  民警查询了郑先生银行卡的消费情况,发现是通过充话费的方式被盗刷的。和平分局网安大队民警以此入手进行调查,发现嫌疑人是通过购买某网站泄露的个人信息,利用技术手段破解后作案的。嫌疑人破解账号后,与帮助充话费的代理商协商,利用手机银行充话费的方式进行套现。3月29日,和平警方分兵前往成都、重庆和长沙,将钟某某等12名嫌疑人抓捕归案。
  经审讯,钟某某等人交代了自今年2月以来,通过盗刷银行卡的方式,多次盗窃他人银行账户资金的犯罪事实。钟某某称,他在大学学习的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先前某大型网站数据泄露,市面上有不少人掌握用户的数据。“大家手里都有,所以不值钱。”对于破解网银密码的方式,钟某某称其为“暴力破解”。他介绍,利用姓名与生日做密码的情况很常见,他遇到的大概20%都是这样的。
  办案民警介绍,网民在设置密码时,应尽可能设置相对复杂的,如数字加字母。如果设置简单的密码,例如纯数字组成的,很容易被人试出。另外,建议网民不要将所有的密码都设成一致的。一旦一个账号密码被破解,其他的账号也面临着被破解的危险。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李庆海
  摄影记者 王大局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东莞两市民银行卡遭异地盗刷数万元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实习生 王艳翎
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案例时常见诸报端,银行卡明明在自己手里,里面的存款却在外地被盗刷,而维权存在举证难、法律规定不完善等问题,往往要消费者自己承担损失。近日,两位东莞市民就遭遇了银行卡被异地盗刷的情况。两人账面上分别少了近两万元和两万余元,在追回损失的道路上,两人均有碰壁经历。
据东莞厚街市民张先生讲述,5月29日晚10时许,他突然收到一条自己某一张银行卡开户银行发来的短信,通知其银行卡被转走接近两万元。令张先生莫名其妙的是,他并没有取钱,银行卡和身份证也在身边。后来经了解得知,这笔钱是在上海被另一银行转走的。张先生纳闷的说道:“这笔钱怎么瞬间就被盗了呢?银行卡和身份证都在身边,密码也没提供给别人。”
张先生告诉记者,被盗刷的银行卡是在东莞开设的,所幸当时卡里只有不到两万块钱,“要是再多,估计也被一并转走了。”随后,张先生就此事找到了开户银行和将钱转走的银行,并到厚街派出所报案。其开卡的银行柜台给张先生提供了一张对账单,并称钱是在网上由另一银行转走,不归他们管。然后,将张先生账内款项转走的银行称,“这是从开户银行转出的,你应该去找它”。至此,张先生如同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张先生说:“希望钱能够找回来,即使只有一半也行,毕竟现在赚钱也不容易。”
无独有偶,另一位市民袁女士也有类似遭遇。据其讲述,身在东莞的她,此前突然接到手机信息,被告知在东莞开通的信用卡在上海被消费了20000多元。随后,她找到该银行东莞信用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该部门工作人员只做了简单登记,但没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只是让袁女士回家等待消息。
无缘无故不见了两万多元,令袁女士坐立不安,她费解的说道:“都没去上海消费过,卡上的钱怎么突然就不翼而飞了?”这一次经历,让她产生了以后要不要再用该行信用卡的担忧。
银行卡被盗刷?
1.银行卡密码设置勿太过简单
东莞市公安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在日常使用银行卡时,应该设置密码且密码不要过于简单,如之类,或用手机号码的后几位数、生日的数字作为密码。因为犯罪嫌疑人掌握银行卡信息并了解持卡人的基本信息后,往往首先会试这些数字。
此外,密码不要写在银行卡上或将密码和银行卡放在一起。一旦发现银行卡被伪造并盗刷,要第一时间致电银行,同时到就近的ATM机修改密码,这一方面可以减少损失,同时也可证明银行卡在自己身上。
2.加强个人关键信息保护
东莞银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应加强个人关键信息的保护,如,在申办和保管银行卡时,要严防个人信息被泄露和盗用;开卡后,注意保管好银行卡及本人身份证,勿交予他人使用或保管;正确使用和保管密码,严防密码被盗;在日常刷卡消费或操作ATM时,注意提高警惕,严防卡被盗用或复制;在使用网银、第三方支付等新兴手段进行交易支付时,做好个人信息防护;另外,建议开通银行卡余额变动短信提醒,及时掌握余额变动情况。
盗刷后如何降低损失?
1.保存银行发送的短信提醒;
2.找最近的银行在最短的时间使用自己办理的银行卡进行存、取款操作,证明该银行卡在被盗刷时真卡在当事人手中;
3.进行完上述操作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这样在向银行提出权利时有据可查。
广东高院:
伪卡被盗刷,
银行担责八成以上
近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法检查专题汇报会,会上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带来了好消息:消费者遭遇伪卡盗刷,银行责任扩大了,至少要负80%责任,最高可以到100%。
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谭玲介绍,今年年初省法院规定加强对持卡人权益的保护,增加了银行对持卡人经济损失的承担比例,从之前的50%~70%提高为至少承担80%的责任。她强调“银行承担80%以上责任,甚至可判承担100%的责任,银行不能光是滥发卡,要更多的监管银行卡的安全,以此倒逼银行的安全监管。”
良好用卡环境
应由多方营造
对于“银行承担80%以上责任,甚至可判承担100%的责任”的做法,华夏银行东莞分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项规定能提高金融消费者、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和依赖度。工行东莞分行相关工作人员则认为,该规定体现了法院加强金融消费者用卡权益保护,银行必须不断提高银行卡的防伪功能,同时必须加强对客户用卡的安全教育和风险提示,帮助客户形成保护账户信息和密码的用卡习惯。
也有银行指出,曾有地区发生不法分子自己刷了卡,然后谎称卡被盗刷,所以其认为该项规定增加了道德风险;同时,因反正会判银行至少承担8成,甚至全责,从而降低了持卡人保护好自己的私人关键信息的风险意识。
对此,东莞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作出了比较客观的分析,基于持卡人是弱势群体,有倾斜是合理的,但建议也要看每个个案的不同情况,不建议一刀切。良好的用卡环境应是由发卡行、持卡人、收单方三方共同努力营造,应明白持卡人的伪卡损失,得益的是不法分子,银行也是受害者,所以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不法分子不能得逞。
促进发卡方
改进用卡安全
对于银行卡遭盗刷,银行承担责任加大的规定,市民张先生表示很欢迎。他认为此举能减少持卡人的损失,毕竟如果不是持卡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损失,银行是有一定责任的。
王女士认为这项规定实施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银行难保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去阻碍持卡人获得自己的损失,持卡人也会因此花更多的精力来证明不是他的责任,毕竟也有可能是由于持卡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被盗刷。
在某政府部门工作的市民麦先生表示,被盗刷这种情况必须找到是谁盗刷的才好,但加大处罚力度能促进发卡方改进用卡安全。
一位叫玲姐的市民说:“这跟三方面有关,一是银行内部漏洞,二是个人对卡信息的保管,三是网络购物等。现在银行正采取相关措施弥补一些漏洞,比如免费办理芯片卡,当然现在犯罪的手法越来越高明,总能找到一些漏洞,所以持卡人要更加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本文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卡盗刷案破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