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州最多厂的工业区哪里最多?

“没有工业就没有中国经济,制造业不等于中国工业”
|财经|经济|公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没有工业就没有中国经济,制造业不等于中国工业”
  访全国人大代表、TCL董事长李东生
  孙聪颖
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环境的恶化,坚守实业的企业家愈发减少。作为中国老牌家电企业,走过了34年的历程。2014年TCL集团整体营收额触碰千亿红线。除了家电等传统业务板块,TCL集团开始将触角延伸至金融、创投等热门领域。TCL集团正在逐步从一家制造企业向综合性工业产业集团转型。作为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对中国工业前景的看法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经营报》:中国工业企业未来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李东生:中国工业竞争力一定是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没有工业,就没有中国经济振兴,国家经济战略对这一点非常重视并反复强调。中国政府去年底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第一次以国家层面组建一个产业基金,以市场化的方式来支持相对薄弱产业的发展,这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 
一提到中国的发展,不少人就会联系到制造业的发展。我更愿意用中国工业前景的提法。因为一提中国制造业大家会理解为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然而无论是华为,还是联想,还是TCL,还是海尔,都不把自己定位为制造业。我们是全球工业领导企业之一,并且还在不断努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工业未来发展前景依然是非常好的。
《中国经营报》:工业4.0概念正在席卷欧洲,中国企业也逐步推进这一进程,请以TCL为例,你认为中国制造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李东生:工业4.0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提高工业的效率、工业能力的一个方式。工业能力建立在三个方面:一是效率。通过各种方式让劳动力生产率提高,比如改善设备、流程,改善工艺;二是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才会高,工业企业做低端产品,永远没有出路;三是工业不等于制造业。工业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渠道和服务能力,中国工业企业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品牌、渠道、服务能力要一并提高,要像苹果那样的企业学习。
《中国经营报》:现在制造业吸引投资的能力变弱,很多企业把钱投到房地产、炒股,你怎么评价这个现状?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意见或者建议,怎样改变这个问题?
李东生:希望政府能够为工业发展再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条件,通过政策导向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到工业领域来。目前工业资产回报率比较低,这是一个事实。如果是国家对工业的发展能够给予更实质的支持,它的回报率就能够提高,就有更多的社会资金愿意投到这里来。
对于如何评价投资,我始终相信经济规律不可违背,高回报一定对应高风险。做实业会比较稳定,收入虽然不是很高,风险也不是很高的,只要扎扎实实把应该做的事情做了,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先者,就会有比较好的收益。
《中国经营报》:提高工业竞争力主要是依靠企业还是依靠政府?
李东生:加强中国工业的竞争力主要责任在企业,企业自身要能够意识到市场环境的变化,针对这样的变化要有转型战略,给政府相关部门提出这个建议,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对企业来讲,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提升全球经营能力、国际化的品牌拉动力是当务之急。谁能够适应市场环境、产业环境的变化谁就能从中抢得更大的份额。
《中国经营报》:目前各大企业都在跃跃欲试国际化。作为国际化的急先锋,TCL集团在全球性经营方面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产品和企业管理本土化遇到了什么挑战?
李东生:本土化是国际化企业在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十年前TCL集团两个大的跨国并购,今天来看其中之一的手机阿尔卡特并购更为成功,去年此板块业绩增长明显。2003年TCL并购阿尔卡特后,核心团队人员保留下来。过去十几年还在海外招聘了大量的优秀的管理人员,这是我们成功的保证。人员本地化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此外,作为一个国际化企业的董事长,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用人要信任本地人才,另外要有更多文化的包容,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除了推行企业的理念和文化,你还得尊重本地文化。不要试图在文化上改造一个当地员工。而是要在整个框架之下允许采用更多的适合当地的方式来管理。
《中国经营报》:中国工业会在短期内被其他新兴国家赶超吗?
李东生:中国有很好的工业基础能力,这是印度等国家短时间内很难企及的。国际上,特别是美国希望看到印度取代中国,但从现实来看,我认为中国形成的工业基础能力,这些国家短时间内很难超越。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很强,中国有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有全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中国互联网环境仅次于美国,这些基础能力的形成是需要巨大的投资才能建成的,不是哪个国家想实现就能实现的。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工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非常强大。如今我和我的同事到国外,非常有底气,敢于面对外国人,我们一点不觉得面对他们低人一等。这是十年前、二十年前很难想象的。我们越来越饱满的底气,就是整个中国工业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提升的标志。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走出去来建立自己全球的竞争力,强化自己的全球竞争力。
现在来看,中国工业企业依然会在全球工业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先是家电,后来是黑电、电子信息产品,跟着下来是汽车,再就是中国的芯片产业,未来不会比外国差。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当前位置 & &
& 中国制造:距离世界顶级还差30年!却要跑
中国制造:距离世界顶级还差30年!却要跑
21:44:10&&出处:&&
编辑:上方文Q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12-22][12-22][12-22][12-22][12-22][12-22][12-22][12-22][12-22][12-22]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中国工业落后英德有多少?100年差距并不冤|中国工业|英德_凤凰科技
中国工业落后英德有多少?100年差距并不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工业落后英德有多少 6月6日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发布,报告完成世界131个国家1970年至2010年的工业现代化定量评价。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工业水平比
原标题:中国工业落后英德有多少 6月6日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发布,报告完成世界131个国家1970年至2010年的工业现代化定量评价。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工业水平比德国、英国大约落后100多年,比日本落后约60多年。
英国产武汉最老水管 中国工业比德、英发达国家落后约100年的结论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争议,或许,这个结论对于所有工业领域而言,未必成立,但在有些领域而言,恐怕是成立的。 举个例子,今年6月5日,深埋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地底的武汉最老水管部分出土,这段约200米长的老水管管道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宣统元年(1909年)通水,已在地下运行了106年,至今没有过一次爆管。当时这些管道都是从英国进口。 这个事实首先也证明,在工业产品的材料方面,英国的确比中国领先了约100年。这个比较是从自来水管道后来的维修更换得出的。武汉的供水系统在清末修建之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进入第二次发展建设期,用的供水管主要是铸铁管,到了90年代,用的主要是水泥管。这些管材强度不够,在长时间地面车辆碾压、管内高压情况下,经常爆裂。进入21世纪,改用高强度钢管、球墨铸铁管后,管道爆裂现象才大大减少。但是,这段老管道运行了106年,竟然一次爆管都没发生过,只是偶尔发生管道接口处渗漏。 除了坚固之外,这段供水管供水水质也很好。按照国家自来水水质要求,水质达到1度以内就能达标。而这段老管道输送的自来水水质一直稳定在0.5度左右,说明管道内部情况非常好,没有发生严重锈蚀等情况。 现有的分析发现,这类英制管道材质为生铁,其管壁比国内制造的铸铁管和球墨铸铁管要厚,整个管道厚实耐用,因此能服役时间超长,而且没有发生爆管。 中国工业落后于发达国家100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和不承认这种差距。当然,更重要的是,不愿意找出差距的原因并学习他人的长处,从材料、技术、制度和创新等各方面迎头赶上。 □张田勘(学者)
[责任编辑:李大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243085
播放数:757316
播放数:200400
播放数:1097250
48小时点击排行关于工业4.0,90%的中国人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要老拿德国说事情,那太遥远了,我更关心的是中国离工业4.0还有多远?我这一辈子还能亲眼所见吗?的确,我们不能只关心前瞻的问题,未来虽然美好,但要是遥不可及,它同神话有什么区别?这样的话,无论多么伟大的工业4.0,我们也只能敬而远之。而实际上,这就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对待工业4.0的态度。但是,水木然可以非常自信的告诉大家:中国正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一步步实现工业4.0,而且很有可能就在前方弯道超车,读完此文你就心里有数了。工业4.0,德国并非十全十美大家之所以对中国工业4.0的前景没有太大信心,就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基础太差。面对工业4.0,德国有优秀的制造业做基础,美国有强大的信息产业做后盾,而下面就是中国工业的现状:1、中国大量的科研单位形同虚设,大量的科研人才名不副实;2、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使中国的制造业釜底抽薪;3、中国企业的根本目标是暴力致富,讲究更快、更多、更大,偏爱跟风、模仿和收购。4、中国制造业粗犷式发展,规模很大,含金量很低,集中在中低端;5、中国的生产设备跟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一些精密模具等要求高的设备,还需要大量进口。6、中国制造业的一线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只适合流水线生产。一直需要依赖国外技术人员。7、中国制造业的主体还是初级加工,甚至还没实现自动生产的前提——精加工。而“工业4.0”要求的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要求比精加工还高一个层次。8、中国周边的形式导致中国能与邻邦在科研、管理、人才方面的交流十分有限。……等等。一方面中国制造业没有核心技术,只能停留在低利润的代加工阶段。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急功近利,做大做强。比如2005年联想收购IBMPC业务,结果其美国市场份额由2005年的9.2%至2012年跌倒8.7%,后来又收购摩托罗拉,29亿美元只拿了2000个移动核心专利;TCL收购汤姆森,豪言十八个月扭亏为盈,结果2006年累计亏损20亿人民币,2007年申请破产清算;再看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2012年沃尔沃全年亏损4.46亿人民币。水木然点评:如果用传统工业的角度来衡量中国工业化的水平,中国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工业4.0的本质是工业化+信息化,由“传统工业”步入工业4.0,那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是德国的道路,而如果由“工业化+信息化”进行切入,这就是中国的弯道超车!请大家回想一下:中国传统企业近些年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互联网、是电子商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证明中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之凶猛!如果抛开移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去谈工业4.0,只能说还不能了解工业4.0的本质。我们都知道工业4.0的概念发源于德国,虽然德国制造业也很发达,但是那么德国在工业4.0方面也有很大担心,他们担心的是因为错过了工业3.0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最好机遇,从而造成了工业4.0的信息产业基础不足。如今,德国企业的数据由美国硅谷的四大科技把持,正是因为把持了跟消费者的接口,GE、思科、IBM、AT&T英特尔等80多家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准备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并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前瞻性布局,企图阻截德国的工业4.0进程!工业4.0,中国借“电子商务”弯道超车!大家看明白了没?工业4.0不仅是制造业的问题,它是一个更加全面的布局,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定制化产品的工厂很重要。但是,能跟消费者直接对接,掌握消费数据并向工厂下单的平台更重要!谁最有可能成为这些平台呢?大家肯定想到了淘宝、天猫、京东等等。这就归功于中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它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销售额今年有望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十年内有望占到中国总零售额的一半。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中国电子商务市场2020年将达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电商市场规模的总和。日,阿里巴巴的上市创造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223年来最大规模的IPO,融资25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Facebook的160亿美元,成为目前为止美国最大规模的IPO个案。目前阿里市值比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amazon和eBay两个公司市值的总和还多。在阿里上市前4个月,中国最大的b2c电商京东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总融资额超过30亿美元,目前市值超过300亿美元。聚美优品的市值也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料。同时,58同城、去哪儿网、500彩票网等中小电商企业相继完成了自己的IPO,再次掀起中国电商赴美上市热潮。在国内,酒仙网和美团等B2C电商密谋上市成风……同时,在中国的电商领域,农村电商、跨境电商、众筹、微商、020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收购事例也越来越多,比如百度和万达,这足以显现出这个层面的活跃性。2014年,4G时代使得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驶入“快车道”,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又将打破传统互联网所形成的规则,重新建立商业格局,移动电商时代人手一机,消费需求开始多元化、直达化,这又向工业4.0时代迈向了重要的一步!中国工业4.0的萌芽但是工业4.0跟传统电子商务又有很大区别,马云曾明确提出,在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文明中,大规模标准化的制造将遭到摒弃,制造者将以消费者的意志为标准进行定制化的生产,这句话就是工业4.0的前瞻。传统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模式是B2C,这种模式正在被瓦解。未来的一切将会扭转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局面,将会出现C2B和C2M(客户到制造商)。在C2M模式下,消费者在制造企业自己的营销平台上直接下单,在基于工业4.0的信息系统支持下,工厂接收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订单,企业根据需求设计、采购、生产、发货。省去了流通环节,比淘宝更省钱,据预测可以节省40%。就在传统服装品牌还只能一个季度发布一次新品的时候,淘宝上的一部分店主已经开始为消费者“生产”定制化产品。很多领先的淘宝店的服装产品能够在7天内实现从按单下料、设计生产和物流发货的全过程。在这7天内,网店、设计师、生产厂家、物流企业能够通过电商和其他互联网工具,比如QQ,实现无缝合作,完成信息流和物流的集成交换,这就是工业4.0的雏形。如果说淘宝店主的定制化业务仅仅是个体企业无意识的需求驱动事件,那阿里集团推出的C2B业务则是有意识的战略驱动的商业模式革命,在2012年9月,聚划算联合海尔发起“双节买家电,定制最划算”活动,8天就有100多万消费者针对电视尺寸、边框、清晰度、能耗、色彩、接口六大定制点投票,由海尔根据投票结果安排生产,最终成交32寸定制彩电8322台。之后不久,阿里集团聚划算事业群就宣布,启动C2B(消费者驱动)战略,针对家电、家居、旅游、电信等市场,推出大规模消费者定制平台――聚定制。2014年4月底,美的、九阳、苏泊尔等10个品牌家电企业联合天猫宣布,旗下的12条生产线以C2B方式生产“独家型号”产品,包含电饭煲、电压力锅、微波炉、豆浆机、吸尘器等。几天以后,首批产品正式亮相天猫平台和聚划算。并且与以往不同的是,天猫此次的定制化尝试比以往走的更远,消费者定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都依据来自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更具有代表性,效率也更高。从这些事例可以窥知,电商平台和大数据业务可以在工业4.0中发挥很大作用,建立消费者同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是工业4.0里最重要的环节。中国工业4.0的两个障碍然后,这里又有两个现实的问题:第一:这种C2B业务之所以还未被普及,最主要原因是传统供应链和生产制造技术不能支持他们的快速反应,尤其是机械和电气产品,中国虽然是号称制造业大国,但是很多企业找不到好的供应商可以满足他们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的生产能力,大部分的制造厂家更愿意去做单产几十万的单子,但是却做不了一款几千单甚至几百单的定制化产品,一方面他们缺乏实这种柔性的生产能力(这正是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他们不肯牺牲眼前的利益(传统的大单)第二:中国电商的发展也是有缺陷的,比如无论是在淘宝、天猫还是京东,商家想取得销量就需要靠低价和促销,需要购买广告位获取访问量,需要做优化和排名等等,需要刷单做销量等等……这就是大一统的平台导致的结果。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将解决这一问题,那些星罗棋布的小商家才是未来,他们才能可以实现定制化、分享性,这也更符合工业4.0的精神。所以,马云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出,阿里集团的使命就是促进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阿里集团的企业愿景就是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而且,马云对阿里发展目标的定义就是供应链实时协同平台,马云的意识一直很具前瞻性和超前意识,这也代表了中国电商的高度。水木然点评:电子商务也是工业4.0的一部分,其实“制造业”和“电子商务”分别是工业4.0的后端和前端。而中国和德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中国和德国在工业4.0方面是最亲密的伙伴。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柏林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双方还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这也是工业4.0的一大特征,那就是一边协作一边竞争。中国企业该怎么办?而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如此超前,中国完全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实现工业4.0道路上的超车!对于中国的传统企业来说,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利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好机会,谋求第一时间跟消费者建立起来“连接”,跟消费者建立互动关系。但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并不是说我们去开个网店就可以打开大门迎接工业4.0了,问题的关键是两点:第一:你将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或者平台,能够取得通消费者建立关系的机会?第二:利用这个平台和渠道,你怎么做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如果你是个人,可以想一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有作用就有存在价值。现在你还认为工业4.0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吗?以前我们常常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现在我们应该说:梦想一定要有的,而且肯定可以实现!最好,送给各位同胞一句话:脚踏实地,志存高远!
【关于商道】派代商道定位为中小创业者的决策参考,内容集合电商业界评论、热点解读、高效资讯,聚焦创新创业、经营之道。电商大爷——全网电商精选内容,电商人必备APP,即刻扫码下载!
 感谢分享,工业的确还需要进步,大部分还是做代加工的。高仿.造假.层出不穷.
 不错,精辟
 未来的一切将会扭转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局面
 第一:你将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或者平台,能够取得通消费者建立关系的机会?
第二:利用这个平台和渠道,你怎么做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楼主不错
 未来的一切将会扭转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局面
 在这个模糊的界限下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工业4.0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实你具有前瞻性的思维 也可能会死在奋斗的路途中现在我们的创业环境不能和马云时代相比较了我们有更多的挑战性互联网的普及 还有好多未知的世界让我们很多人
都找不到未来的出路电商与制造业的结合还有科技的完美升级 让我们迫在眉睫我们总想抓住互联网的浪潮 牛逼一把 可究竟怎么做谁也不知道电商4.0是怎么定义的?仅仅就是按需定制,数据化生产吗。自建商城与移动端的结合,o2o模式下的按需所造。也许这个实现就在明天时间真的过的很快没有等到 我们赶下这次变革下一次的互联网浪潮就向我们 迎面扑来我们选择未来 拥抱改革电商的工业4.0如花期待着你
 点赞32个
 呵呵,不知又是哪帮人在炒工业4.0的概念
 渠道有了 东西你做不出来有什么用。。。渠道发展快 还是 制造业的升级快?
 中国根本没资格跟德国比工业,那都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没的比。
@你关注的人或派友
亲,先登录哦!
【线下加油站】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对方邮件地址:
您的反馈对我们至关重要!中国企业离“中国制造2025”到底有多远?
推动投资也许很有助于中国的后进企业奋起直追。但在看到商业利益之前,企业可能并不具备投资的动力,“你不能催着公司投资。如果不合理的话,它们就不会做。”
对于许多刚完成了自动化的制造业企业而言,智能制造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愿景。 东方IC 资料从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跃升至制造业强国需要多久?按照今年5月印发的《》所勾勒的战略蓝图与升级时间表,只需十年。在这份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的文件中,中国将力争在十年内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并在建国百年时跻身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如今,这一文件落地数月,但对于许多刚完成了自动化的制造业企业而言,智能制造还只是一个愿景,道阻且长。兴趣强烈,却理解不足“感兴趣的客户很多,他们有这个需求也有预算,但现在的问题是客户对自己的需求认识并不清晰,我们需要花很长时间帮助他们诊断,现状如何、有哪些问题、发展智慧工厂应该从哪儿入手,这是个复杂的过程。”在近日举行的2015上海国际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及材料展上,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鑫对澎湃新闻坦言,相比于德国企业清晰的升级目标,国内很多企业对工业4.0与智能制造虽然很感兴趣,但往往并不确切理解这些词的深刻涵义,“像一汽大众这类企业,可以明确罗列出需求。但很多客户不仅需求不清,连某种需求能不能实现都还是个问号。”正如“中国制造2025”常被视作以“德国工业4.0”为镜一样,在国内方兴未艾的智慧工厂概念同样源自欧美工业界,典型案例便是德国工业界领头羊在本土建立的安贝格电子工厂,以及在四川成都的安贝格姊妹工厂。在德国“工业4.0”战略报告中,智能工厂意味着人类、机器和资源能够实现互相通信,就像社交网络中一样自然。智能产品“知道”它们如何被制造出来的细节,也知道它们的用途。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张鑫曾赴德国“传统理工三强”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留学,毕业后进入德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留德五年后于1990年代初回国创业。他领导下的这家企业从研制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起家,目前正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慧工厂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从西门子数字化工厂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上便可看出国内企业对智能工厂极高的兴致。和张鑫一样看好这门生意的,并不在少数。智能制造、工业4.0是他们介绍资料中共有的关键词,而其对智慧工厂的理念拆解,也与西门子等德企十分相似。据张鑫介绍,上市公司、大型国企或行业领军企业往往对智能制造欲望更强。“但其中有许多传统企业,可能还在2.0和3.0之间,现在说要去做4.0,跨度还比较大。”投资动力何来?博世力士乐是除西门子之外另一个德国工业4.0计划的积极参与者。在博世力士乐中国工厂自动化业务部门销售副总裁刘天鹏看来,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覆盖范围并不一致,前者的外延更广。“德国工业4.0注重整个产业链的设计与提升,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只是工业4.0的环节之一——工厂环节的智能制造。”“之前我去见客户,很多人会混淆自动化和工业4.0,其实这是两个概念。中国制造2025不代表高度自动化,工业4.0是在有一定自动化制造业基础上,整合流程、降低成本。”刘天鹏说,“怎么把人更好地融入到生产线才是关键,这也是工业4.0的关键。核心是人,而不是机器。对于那些还在制造业2.0徘徊的企业,可能要花3-5年去改变思维,再花3-5年的时间升级设备。”认为还处于消化智能制造理念过程中的,还有来自德国的林德曼。“中国客户目前并没有对我们提出关于德国工业4.0的产品要求。我觉得这个理念还停留在企业管理层的阶段,未来五年,才会从管理层慢慢延伸到产品生产环节。”通快(中国)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林德曼(Markus Lindemann)在前述展会上对澎湃新闻称。该企业的母公司德国通快激光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激光企业,林德曼被派驻上海开拓中国市场长达五年时间。在谈及在华五年的经历时,林德曼说:“我觉得其实中国的客户没有变,变的是德国。比如,中国客户非常看重价格,有时在比较两个竞争者时,他们并不仔细研究机器的配置和先进程度。看到两个价格,就会挑更便宜的那个。在中国积累了几年销售经验后,德国企业的思路也有所变动,既然你看重价格,我们也可以给你提供最便宜的价格,但是这个价格对应的是最基础的配置。这个策略迎合了中国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也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对于这点,张鑫感同身受:“中德企业家在理念上相差很大。中国企业家可能把产值、利润看得更重一点。两国的人才教育理念也差异极大。”看重利润的另一面,是对升级成本的高度敏感。对智能制造理解的模糊、对转型成本的敏感,都会阻滞中国部分制造企业继续升级的脚步,尤其对于那些刚刚完成自动化的企业而言,或许并不具备太多动力去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者。《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发了一篇题为《依旧中国制造》的文章,该文援引咨询公司贝恩(Bain)的戴加辉(Stephen Dyer)的评价称,《中国制造2025》中那些更适度的目标可能会成功。该计划的近期目标是提高质量、生产率和数字化,并扩大数控机床的使用。戴加辉指出,所有这些已经在其他国家的世界一流制造企业里广泛使用。推动投资也许很有助于中国的后进企业奋起直追。但在看到商业利益之前,企业可能并不具备投资的动力,“你不能催着公司投资。如果不合理的话,它们就不会做。”
【相关报道】对很多跨国高科技制造商来说,将工厂迁离中国可能行不通。但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同样不可行。2014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即企业研发投入总量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为1.1%,而美国的这个数值是4%、日本3.4%。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杨漾 王心馨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哪里的人贩子最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