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青年基金模板研究内容就写两点,是不是太少

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青年基金研究内容就写两点,是不是太少?
一个是对问题特性、规律的研究;一个是对解决方法的研究。是不是太少诶?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青年基金研究内容几条合适?
我写了两条, 一评审人说我研究内容太少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这样写基金申请书,可以提高命中率
我的图书馆
这样写基金申请书,可以提高命中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写作经验  春节前后不断有朋友和部分单位邀请去帮看基金申请书,拜读了各种形式的本子。  记得2010年底自己开始写国家基金项目的申请,写啥?如何写?心中完全没底。拜读他人已经获得资助的申请书,听单位举办的交流会,学习网上各自交流经验等等,边听、边学、边做笔记,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那年自己为主写了一个面上项目,和他人合作写了一个地区项目。记得基金发榜的那天,好像是周五晚上,刚好有事在外吃饭,合作者电话,她单位科研处通知她,她申请的地区基金项目中了。心中一阵狂喜,祝贺她!随后,我担忧自己的项目,打电话问单位科研处,处长大人很热心,立马去查,两小时后告诉我,我的面上项目也中了。  这几年来,自己、本实验室其他人、(指导)外单位朋友等都陆陆续续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资助,包括从青年基金、地区基金、面上基金到重点项目等;同时,也参与了国家和省内一些项目的评审,还有帮一些单位去指点修改申请书等,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和特色吧!在此就来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希望对入门者有帮助,能提高命中率。高手就不要在此浪费你的宝贵时间!  第一,要明白,你为啥要申请国家基金?  不可否认,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驱动力有千万种:我等研究单位的人本身就要靠它生存,有为了上职称,单位必须要求申报的,同事报了我不能落后的………..不管如何,既然决定要申报,申报前就要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否则,就此打住,你不需要继续往下读。  既然要申请,熟读每年国家基金委的申报指南是首要的、必要的!这几年国家基金申报政策每年都有一些小的变化,申报前要好好的读!避免犯一些形式审查的错误,如签名、身份证、限项、提交方式等等,总有人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耽误了一年的申请。  第二,准备申报基金前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1)写啥?(2)怎么写?  写啥是战略问题,怎么写是战术问题。知己知彼,才能避免“出师未捷身先死”!  写啥既包括了申请哪一类基金,是申请青年、面上、重点,还是其它?也包括了对应的是自己的哪方面研究工作适合这些类别的基金。  如果你的背景很好,有多篇文章发表,包括在超一流杂志上发表,你考虑申请面上、甚至重点项目。目前,重点项目竞争太激烈!有这样好背景的初申请者可以考虑先申请面上项目,那样你的命中率会很高。  如果你的背景一般,特别是博士毕业不久,有几篇文章发表,但发表在一般杂志上,考虑先申请青年基金,或者西部地区可以申请地区基金项目。  如果你背景特一般,又没有文章发表,还没有很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建议不要浪费自己时间写申请书!到一些单位帮看申请书,总碰上在读研究生或者硕士刚毕业,没有包括中文期刊的文章发表,也没有前期研究工作,查一些文献、资料,写来一个本子。精神可嘉!但是否必要?  总之,对入门者来说,找到合适自己的基金类别,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获得资助是王道!  第三,根据自身的条件定好了要申请的基金类别,接下来就是考虑申请书要写啥。  写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偏重基础,注重创新!因此,一定要把握这两点!你要申请的研究项目或者回答该领域中的某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或者目前的前期工作已有新的发现,或者材料新颖和技术创新等等。总之,要让评委觉得你的项目至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就高!当然,这些创新是立足在科学实验(你的实验结果或者他人的结果)上,而不是缺乏科学证据的奇思怪想。  写啥?听起来像手中握着很多可写的内容。我个人的理解是,无论你已经独立了,还是刚刚研究生毕业,或者依附于一个团队,基金应该是帮助你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你申请项目,就是你打算组建一个团队,当“老板”,带领这个团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不管你现在的情况如何,既然自己要申请基金,你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背景,也应该积累了一些工作基础。也碰上自己明显没有科研背景,更没有相应的文章发表,但基金本子中且列出了一些前期工作基础。一看就是他人的工作,可能是“被安排”来牵头申请。当然,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研究者是另外一回事!  是的,你一定要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无论是你自己单独开展的研究工作,还是做研究生、博后时的研究工作(只要你导师同意你用它来申请),只要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都可以考虑作为基金申请的研究项目。如果一个研究项目工作按100%来分的话,你已经有30-50%的前期工作基础,而且有新的发现,那么,选这样的研究工作来申请基金是适合的。一个申请书中,如果一个图、表(前期工作)都没有,很难想象这样的申请书会被资助。  选好了要申请的基金类别,确定了研究项目,那么你就考虑怎么写好基金本子了。  第四,怎么写好基金本子有很多交流经验,这儿的一些建议可能也是大同小异。我还是按照申请书要求格式来谈吧。  1,题目。题目是基金项目的核心,就像论文题目一样,应该高度概括要研究的内容,突出你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如果还能体现创新更好。切忌题目超大或者太过细。题目太大,感觉你一个本子把整个领域的问题都有解决,你做得到吗?题目太小、太细,感觉你的项目是某一个具体的实验。  2,摘要。无论是评审基金,还是论文,看题目、摘要后就可以给本子打分了,继续看后面的内容往往是加强评审人的判断。就像一个面试一样,从你进门到和面试官面谈的前几分钟,也基本决定了你是否有机会获得那个职位,后面再多的话往往是面试官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判断而已。如果题目很好,摘要写的非常清楚,评审人很容易看懂你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如何解决、以及套话的重要性等,那么,相信你的整个本子写的都不错。那要拒绝你的本子是非常难的!绝大部分情况下,摘要写的好,整个本子都写的好;相反,摘要写不清楚,整个本子也是模糊的。  我觉得,无论是基金项目的摘要,还是文章的摘要,都是一种“八股文”的写作。你完全可以在有限的400字内阐述清楚你的项目。我个人的经验可以简单的把摘要分为5句话。开头第一句是,简要讲清楚你的研究项目涉及的疾病及其危害、或者某种自然现象,让评审人知道你的研究项目和啥有关系;第二句过渡到这个领域中存在的一个科学问题,即告诉评审人你的项目就是要解决这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第三句告诉针对这样的科学问题你已经取得的发现或者初步结果,这些前期工作基础是支持你进一步来解决该科学问题;第四句告诉评审人你将提出下面3-4点研究内容来解决该科学问题;你可以列出这3-4点精炼的研究内容;第五句纯粹是客套话,就是解决的该科学问题带来的科学和社会意义或者价值。  缺少基金和论文写作经验的初入门者,往往太多关注自己的实验结果。写作本子和论文时,应该提升到根据前人和自己的研究进展,提出问题(假说),用实验去验证、解决科学问题。  3,立项依据。立项依据简单地说就是告诉评审人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研究项目。立项依据基本是你本子摘要内容(5句话)的有的放矢、弹性伸缩而已。简要的说,你也可以用5段话约2000字左右来写。(下面以某因子在脂肪肝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为例)  第一段,简要介绍你研究内容相关的某一自然现象、人类重大疾病及其危害,让评审专家能够看懂并了解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如脂肪肝,可以精炼地讲脂肪肝的临床特征、病症、病程、危害等。  第二段,采用精炼的方式告诉评审专家这个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如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可以适当多阐述一些和你未来项目研究有关的相关研究进展,其它方面,可以通过概念性的介绍就行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本段结束时,要能明确地指出一个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即你的项目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如,导致脂肪肝的原因简要的有那些,其中某因子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的研究发现该因子是如何如何作用的,但该因子和脂肪肝的某科学问题不清楚。毫无疑问,这个科学问题的确要有新意!能让即使是有些跨专业的评审专家都觉得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那么你申请书的创新和重要性就有了。  提醒:前面这两段内容,忌讳简单的把你领域的研究进展罗列下来!那样会给人感觉你只是读了几篇综述文章,简单的摘抄、拼凑!这是写申请书,不是写综述文章!而且,好的综述文章也是边谈研究进展,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这部分内容的写作是考验你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不仅需要你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要让评审专家觉得你不但能很好的把握该领域的历史、进展、核心问题,而且写下来的文字内容是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让他/她涨知识!  第三段,由于有了上面的重要科学问题,为了回答或者解决该科学问题,你相应的就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这些前期研究工作结果应该是支持你有希望和潜力去解决这个科学问题,也是你说服评审专家你的研究的确能推动该领域发展。  第四段,该段可以是第三段的延伸,可以指出你前期的研究发现解决了你提出的科学问题的那个重要部分,但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探索!进一步,你的项目申请书提出通过下面几点去深入解决你的科学问题。  第五段,这部分是戴个“帽子”。无非告诉评审人,如果通过上面的研究内容,解决了这个领域中的这个重要科学问题,将在理论和应用上对你的研究小领域,乃至大的领域带来如何如何重要的影响!文字写作实事求是,点到为止,避免夸大其词!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我用Endnote管理,各人都有自己的格式,但我喜欢采用“作者 年份”,在最近的文字内容旁添加。有作者名和年份的方式可能会让同行评审专家读你本子时,马上就知道你引用了那些重要的文献,而且是文献的把握是否有年代的跨度(最新和很早的文献是否具有,这个领域中重要的工作是否点到等等。  5,研究内容。有人喜欢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几乎是合并起来写,研究内容谈做什么,而研究方案谈具体的实验步骤,给出具体的实验protocol。如果你的研究不是去解决实验方法和技术问题的话,建议不必要这样写。  我喜欢在研究内容谈要做的科学问题,即本项目要解决的一个大的科学问题可以分为3-4个小的科学问题。这些小的科学问题是非常相关的,环环相扣,是解决大的科学问题必要的。在写作上,提出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小科学问题,即相应的研究内容,并简要的说打算如何去解决这个小科学问题。每一块研究内容的文字尽量在200-300字内。  6,研究目标。当然,大的目标就是解决你提出的科学问题!你在这儿也可以把2-4个小科学问题中最重要的1-2个解决掉。  7,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这儿涉及两块:一是研究方案,二是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我的策略是,研究方案是研究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你前面研究内容部分是提出几个(3-4)小的科学问题,那么在研究方案部分,你应该对应的去设计那些实验去解决这些问题。写作上,你要给出设计这些实验的理由是啥,接着简单的讲你如何去做这些实验(切忌不要写具体的实验protocol),预期的实验结果会说明什么;如果结果不是你所期待的,alternatively,又说明啥问题,你又如何设计其它实验进一步开展新的研究。  注意:在这一块,如果不讲开展某个实验的科学依据,和可能的预期结果,以及结果分析等等;相反,整个实验方案就是简单的罗列各种实验protocol,一看就是非常初级,还没有入门了。  技术路线。我不喜欢技术路线写实验步骤1、2、3。技术路线最好是研究思路路线,大的科学问题,如何合理的分成几个相互依存的小科学问题,或者更小的科学问题,画出这些科学问题的相互关系,把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穿插其中。  评审专家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细读你的实验方案;或者由于专业的差别,评审专家很难知道该用啥正确的实验去解决你的科学问题。但是,研究思路路线会让一个即使是大同行的评审专家也清晰的知道你要做啥,这些研究内容(小科学问题)相互关系的逻辑性是否合理等,也节省他评价你项目的时间。摘要写的非常清晰,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清晰的本子总体上各方面都写的很好,是好的本子;相反,这些部分写不好,思路不清晰,不要指望评审专家给你好评议!  8,可行性。这部分可以包括3个小部分:第一是科学研究的可行性。即科学问题是否合理、重要,前期工作是否支持你本子提出的进一步研究内容;或者本研究中最核心研究工作是否可行等。第二,研究方法、实验条件等是否可行;第三,研究团队力量等。  9,项目特色和创新性。  不要写太多,太多点就没有创新了!写1-2个特色和创新点,可以是新的科学问题、新方法、新材料等等,但要有明确的科学证据支持你说那是特色和创新!  10,预期结果。无非是:一,解决了那个科学问题;二,发表如何NB的文章,获得专利等;三,培养人才;四,其它可以考核的东东。  11,研究进展计划。按年度写,面上项目4年期,第2-3年应该有撰写和发表文章计划。有的人写第四年才总结、撰写文章,真担忧如何完成项目。  12,实验条件。你单位实验条件、合作方的实验条件。个人觉得一些面向公共开放的实验条件也可以写,只是要写明为何你需要这样的公共实验条件,付费试用还是其它方式。  13,前期工作基础。前期工作基础对项目申请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搞实验研究的项目,如果没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是很难获得认可的。正如前面所言,如果我们把一个项目的整个研究内容划作100%,前期工作基础应该要完成了30-50%。记得一位同事谈申请书写作经验时,采用了玛丽莲.梦露短裙被风吹起的图片,形象的比喻如何展示前期工作基础。  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很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并恰当的展示能“诱惑”评审专家给你好的评价,让他觉得有这么好的工作基础,不给你打高分或者合理的分值会“愧疚”!当然,如果80%以上的工作都展示了,那又让评审专家觉得你的项目都完成了差不多了,还需要资助吗?  相反,前期工作极少,特别是支持你立项、解答你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的实验结果都没有,如何让评审专家觉得你的项目是可行的呢?一般来说,在整个申请书中,如果你能有4-5个图表展示和项目直接相关的研究工作,这样的前期工作基础应该是够的。另外,你还可以适当的展示你以往已经发表的和该项目有关的数据(图表)。  14,申请者及主要参加者。写作上,这部分内容按国家基金表格实事求是的填写。需要注意的是申请者和参加者人数、学术背景、工作时间等。毫无疑问,申请者的背景对项目获得资助非常重要,前面已经谈过申请者和申请类别等,在此就不累赘了。主要参加者的研究背景应该和项目中承担的研究工作基本吻合,充分体现出每一位参与者在本项目中是必要的。有单位把能参与国家基金项目也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出现人员在你我的申请书中互相“挂名”,且不说项目申请有限项要求,这样的团队只能让人感觉是乱拼凑!  还有,整个项目中大部分参加人员是高职人员,只有1位,甚至没有研究生参加。研究生是完成项目的主要人员,研究生的培养也需要项目来支持。研究生没有或者参加研究生人员太少,很担忧那些高职人员如何有时间去完成具体的实验。当然,也许有的单位没有培养研究生资质,没研究生参加可以理解,但考虑适当的中青年研究人员比例。人员总数可以和申请的项目类别、经费等适当相配。对面上项目来说,5-7人(包括申请者)的团队可能差不多。  还有工作时间。参与项目的工作时间应该按该人参加的研究内容需要来确定,比如说项目中有一定的病理切片工作(需要做某个器官、组织的病理切片),但不饱和,负责该工作的参与者每年工作3-6个月左右也许可以说合理、足够。但一个申请书中,所有人员的参与时间都一样,是否合理,自有判断!  15,经费预算。经费预算要严格按基金委要求、结合国家的财务政策去做。如差旅费,国家有明确规定不同人员到不同地区的出差补贴、乘坐交通工具要求等,必须按这些政策去做。动物购买费用、饲养费、试剂、耗材等等,应该参照市场价做合理预算。如常规的一抗抗体一般在3000元左右,不可能写5000元以上。当然,特殊情况你可以特殊说明,如果理由充分,应该可以。  16,其它注意事项。申请书写好了,和科学研究相关的都考虑了,最后就是文字功夫了。一定要做到句子通顺,逻辑清晰,避免有错别字等等,能让评审专家读了一段还想继续读下去,你的本子的写作就是好的。还有排版格式,好的排版让人感觉整个本子美观大方,赏心悦目。建议本子写好,一切准备好时,再请外行人单独读文字,看本子格式等,给你在这些方面把关!虽然国家基金是“小同行”评审,但评审专家也不一定非常了解你的研究,在写作上,如果你的本子写的深入浅出、有点通俗易懂,很容易让评审专家读懂,那一定是一个好本子。即使是一个好的研究项目,但写的晦涩难懂,估计很难得到高的评价。  上面是一些个人的经验总结。不一定都适合你,但希望有所帮助!  在基金申请上,做好研究工作,积累很好的前期工作基础,这是根本!写好本子,是让你的研究锦上添花!呵呵,好马配好鞍!“好马”就是研究工作,“好鞍”就是本子写作!如果说美女是“三分长相,七分打扮”,那基金申请书是相反的,即“七分工作,三分写作”!  不管成功与否,对待基金申请的心态,套用一句俗话:基金虐我千百遍,我待基金如初恋!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没有CNS牛文章&|&我凭什么能同时申请到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
写在前面的话:日,得知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均获资助的消息,感到些许意外,但是也觉得算是天道酬勤吧。作为一个刚从美国三年博后回来的土博,没有CNS的牛文章,在学术界属于彻底的“圈外人”,申请过程中没有找任何关系,能同时获得可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运气和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1残酷的现实很多人认为美国RO1基金竞争残酷(中标率仅为10%),但是在美国同类型基金的申请每年往往有两次机会。不仅如此,有很多渠道可以申请到基金,比如NIH,NSF以及各种慈善组织的研究基金等,这些基金的经费其实都还不少。比如针对新faculty的KO1或者K99就有近百万美元,慈善组织(如美国心脏协会)针对faculty的研究经费也有50万到100万之间。在国内,863、973等大grant基本是大boss们争夺的目标,而地方性的基金(省、市、区级别)太靠关系并且经费太少,基本也做不了什么研究。总的看来,我等junior faculty只能将目光投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的申请成功率在20%左右,每年仅有一次机会,竞争还是挺残酷的,所以我们不管再苦再累,一定要好好抓住这次机会反复写反复改,一定要坚持到基金投出去为止。现在很多新近老师入职就是高级职称(副教授或教授)了,所以按照规定是可以同时申请两项国家基金并参与一项的。为增加自己中的概率,我们可以同时申请两项,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要申请不同学部的,基本不会被和谐掉,这也是我们申请的优势。但是,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是下定决心同时申请两项,就要早做准备,并且下至少两倍于别人的努力来写申请书。我的两份申请书写作和修改大概花了3个多月,这三个多月仅大年三十休息了一天,其他时间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因为有篇文章要补动物实验,所以基本上是白天做实验,晚上写本子,到家就半夜了。这样透支的结果是修回的文章接收和国家基金投出去就大病了一场。所谓的成功也算是建立在血腥的付出上吧!2Publication毫无疑问,文章是基金申请的垫脚石。也许在10年前申请基金还可以以SCI的数量取胜,但是现在已不同往日。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投入的加大,发布SCI已经不是什么难事。现在最为关键的是发布专业top的文章,否则很难让人认可你的科研实力。比如申请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或者优秀青年基金,没有几篇顶级的文章,即使有再强的人脉,基本也无望。我在美国的博后三年,每周基本只休息一天,打印出来精读的文献足足塞满了三个纸箱,仅发表了4篇文章,其中3篇发表在相关领域排名第一的杂志上,剩下的一篇是打酱油的小文章。我觉得这些文章为成功申请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将目光专注于top期刊,将研究中的边角料数据写成小文章来满足学校的科研考核就可以了。要是将目光集中于小文章,那就一辈子只能有小文章了。3研究方向的选择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个犹太人到了一个新地方,开了一个杂货店;又去了一个犹太人,开了一家餐馆;后来去的开了一个银行。另外一个地方,去了一个中国人,开了一家餐馆,生意很好;又去了一个中国人,还是去开餐馆,生意勉强度日;后来又去了中国人,仍然是开餐馆,最后大家都破产了。这个故事是说我们中国人有很强的跟风心理。在基金申请中,我们一方面需要靠近研究热点,另一方面我们还须有自己独有的研究特色,至少在国内无人或者极少有人研究的方向。否则,很容易在同领域的申请书中被大牛们PK掉。4基金写作的着重点着重点事先要看申请书投的学部和方向。对于生物材料领域而言,如果要投到材料学部,大部分的研究和创新点需要针对材料来展开,生物方面的评价点到为止;如果要投向医学学部,那就要弱化材料方面,将重点放在生物医学的评价上。我的青年基金投向材料学部,三个评审人都提到了两个问题,一是生物评价太多,二是工作量太大。因为我将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的工作量写得差不多了。当时没有注意到,青年基金是针对起步青年学者,期限是三年;而面上基金是针对有较长研究经历的学者,期限是四年。除了工作量上需要注意外,还有一点是创新点。青年基金是属于人才基金,主要用于培育起步阶段人才的,所以申请书不需要很强的创新,应该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稳中求生的小创新。小木虫上有人说自己背景如何厉害,本子如何的创新,但是申请青年基金却失败了,我觉得估计是因为太过于创新了,要是用这个本子申请面上项目估计比较合适。对于面上基金而言,就需要大创新,同时,有相关领域多篇专业top杂志作为研究基础来加以支撑就更好了。5&细节决定成败将本子写完只完成了申请的第一步,接下来不厌其烦的反复修改才是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以前我申请美国心脏协会博士后基金时,一位华人教授告诉我,写申请书就是要从各方面感动别人,首先你得让自己感动,你要是连自己都感动不了,何以感动他人?所以,我后来在博后基金申请书初稿的基础上又花了整个圣诞假期闭关加以修改,结果在和无数美国本土牛校博士的PK中,我这个中国土博的申请书评分居然排到前9%(该基金中标率低于20%)。同样,对于国家基金申请书,不仅要请有申请经验的老教授们提建议和疑问,还需要请学生仔细反复的修改语句等细节,这样从大的方向和小的细节上做到无懈可击才行。最近有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我受邀为一本IF大于15的专业top1 杂志审稿,发现这篇文章创新和数据都还不错,但是语言、语法和标点符号等有无数小毛病。本来可以给它大修的,但是一想到让我读得如此头疼,而且觉得一个连这些细节都不注意的团队,估计科研也严谨不到哪里去,最后直接拒稿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细节,别被别人抓住拒稿的把柄了。最后要说的话,中了基金只能算是前一阶段的收获吧,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高质量的完成申请书中的研究任务,毕竟要做到“行胜于言”还是蛮难的。同时还需要为下一次的申请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然后面就要“断粮”了!来源:科学网肖波博客,综合整理自中国科学报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学术猫立场学术猫 -- 一个关于学术信息检索、以及论文写作与投稿的集中答疑平台。微信ID:ACACAT长按二维码 扫描关注
15人赞过此文
浏览器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1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警告! 警告!前方高能!一大批考试正在来袭!!!一月份2016年1月开始······
Hi,看起来你很喜欢这些内容,但是你还没有登录!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收藏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年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