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阳投资不退款怎么办人怎么办

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的投资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的投资人?
上传于||文档简介
1.一个懂行的投资人才是真正的投资人
我们常常听说,某某“朋友”有闲置资金,想做投资。但是面对这样的一个“朋友”,创业者可以接受这次投资么?我的观点是否定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早期创业项目是极度不稳定的,它最怕的不是没钱,反而是一笔错误的钱。一笔错误的钱不仅并不足以支撑一个产品做到成熟阶段,更严重的是由于其不懂而去对你过多影响,这将造成比没钱更为严重的灾难。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我的位置:
怎样拿到投资人的钱?创业者看过来
什么样的创业者能从投资人那里拿到钱?投资人如何甄别创业项目是否徒有其表?创业者关心的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天气乍暖还寒,可暖洋洋的春天终究会让人们脱下厚厚的外套。但在创业者期待的资本市场,从去年开始的资本寒流什么时候能过去呢?
“其实,我们一直没有停止投资。”近日,飞马旅联合创始人袁岳、峰瑞资本合伙人李丰、丰实资本合伙人任剑琼、伯藜创投管理合伙人秦志勇、盛维创投董事总经理龚彦炎等投资人共同出现在上海的“第四届321中国创业节”上,详细解读了今年投资人最喜欢的创业者和创业方向。
创业者,要能“修炼成精”
几位投资人都认为,“人”是在创业早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投资人对项目的投资决定,往往取决于创业者和他团队的品质。
袁岳对“人”的阐述更有意思,直接拿《西游记》说事:创业者要能“修炼成精”。他说,很多人觉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很厉害,但其实那些妖精也很不容易,要修炼几百上千年,才能修成人形、说人话、还有功夫,甚至与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创业相当于修炼,连动物都能修炼成精,一个大活人怎么不行?”所以,他觉得创业者要有点茶饭不思、一心修炼的意识,这样才能梦想成真。
另一方面,创业者一旦踏上创业之旅,就好比赛车开上赛道,不能再退缩。袁岳说:“你今天创业拿了投资人的钱,不仅拿了一轮还拿了两轮,想退根本不行。你退还有啥脸呢?就是因为退无可退,最后你能发现,虽然创业蜕了两层皮,但能成‘人精’了。”
李丰对“人”的选择更加具体一些,他认为成长得好的企业家都比较有远见卓识:“他讲的一些事情从角度、深度以及方向上,让你觉得从没听过、也从没想过。”同时,创业者要有好的执行力,“也可以把这叫做比较强的控制欲,创业者有控制欲带来的问题是不容易形成庞大的高管团队,但好处是执行力非常强,在上一阶段发展得比较好的项目都具有这样的团队特点。”
龚彦炎则表示,投资人在投资项目时其实是在投资一个梦想,所以创业者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能坚持下去:“当创业者站在一些关口,能否做出真正符合理想的决定,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创业者需要毅力、决心和热情。
秦志勇说,虽然他们主要做A轮投资,考察的企业大多初具规模,但对于人的判断仍占很高比重:“比如,消费服务是我们的一个投资维度,想要做好服务业,必须有服务意识和服务心态,所以我希望能找到一些看起来靠谱的人。”他还拿自己投资的车能贷作例子:“我们投资车能贷,第一点就觉得干总(编者注:车能贷CEO干建君)靠谱,他以前是公务员,但身上没有官气,反而很有服务意识。”
再好看的数字,也得先符合商业逻辑
“数字”是很多创业者最喜欢拿给投资人看的内容之一。App下载数量、浏览数量、新增用户数量、成交数据,诸如此类,似乎能够最直观地展现出一个项目、一个团队的发展势头。
但投资人说,他们并不会被数字所迷惑,因为“烧钱”也能烧出好看的数字,而真正有价值的数字来自于符合商业逻辑的商业模式。
任剑琼一针见血的支出,即使是一个错误的创业点子,如果有足够多的钱,也能 “烧出”一些数字。所以,对投资人来说,首先看的不是数字,而是创业团队的商业逻辑:“我们会调动自己的行业积淀和从业经历,评判相关项目是否符合商业逻辑,以及是否真正具备内生性成长的动力。”她还进一步解释:“如果创业团队在比较有限的资源里能靠自己的想法或内生性力量让项目跑出一个小循环,那么这个时候有资源或资金进入,才会成为项目孵化和发展的助力。”此外,投资人除了给钱还会看重项目所专注的领域,以及能否通过投资人的牵线搭桥,帮助项目进入到商业通道。“所以,每家投资机构也有专注的领域,对于不太熟悉的领域即使觉得项目可能产生很大价值,投资机构也会放弃。”
那么,好的商业逻辑在哪里?袁岳则给出自己的建议:“我们认为一个年轻人应当通过服务社会去增加社会阅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比较好地发现社会需求,从而创造出符合商业逻辑的创业创意。”
papi酱融了1200万,网红和内容产业会火吗?
papi酱获得逻辑思维1200万元融资,是近期热门的投资事件。业界关于网红和内容产业的关注度直线上升,那么投资人到底愿不愿意为此花钱呢?
李丰认为,网红和内容产业的受追捧,说明网络电商出现了新的消费现象,即先有品牌再有产品,这跟以前的消费逻辑不一样。同时,大家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花在信息工具上的时间非常长,社交网络也带来了极其高效传播效率:“从这个趋势来看,在信息极其高效传播和传播内容大量占用时间的维度上,高质量的内容会变得越来越重要。”papi酱等网红的出现就是迎合了大家高质量内容消费的需求,他预计这个需求将越来越强烈。“至于这个事件本身是否代表一个长期、中期还是短期的趋势,那么每个投资人的看法是不同的。”
任剑琼也认为,不能因为papi酱与罗振宇合作,就认定网红和内容产业一定会红火,因为到达率不等于好感度,也不等于转化率:“papi酱与罗振宇的合作后,到达率肯定是有的,但是不是能够转化成实际利益,还有待观察。大家能记住他俩之间的‘化学反应’,但对于他们推的产品能否产生好感或能否实现消费转化,则仍旧需要考虑。”
“内容产业不是有了网红才出现的。”龚彦炎说:“对于考察罗振宇和papi酱的合作,无非是看粉丝的聚集率及最后变成内容产业的互换程度。”他还举例说,这就像诚品书店一样,最终带来赢利的不一定是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邮箱;sh_)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二届微电影大赛
创意设计产业信息
文创领军人物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站长统计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人参与 | 时间:日 11:26
作者:冯大辉假定你厌倦了,决心自己,组建了团队,还没有跟投资圈的人接触过;或是你的团队虽规模不大,但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有了一些新想法,想跟天使投资人或是 VC 们接个头,但你以前就的确没这方面经验,那么怎么接触他们呢? 怎么跟他们打交道比较合适呢? 今天分享一些我的建议,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是我的真实想法,希望对你有用。有人说你一个写「小道消息」的有什么资格讲这个话题,你创过几次业? 见过几个投资人? 你懂个屁? 没错,这样的质疑也有道理,但我不是告诉你如何「成功」的谈成投资,我只是给大家说一点建议而已。因为和朋友们交流的时候总说类似的事情,耳濡目染,了解了一点。对于一个说书人来说不必跟他较真有没有资格的问题。言归正传。首先要强调一点的是,从开头你就应该明确你和投资方之间的关系。投资人给你钱,是希望能通过你的项目能赚到钱;你拿到钱,把你的创业项目继续做大,被收购或者上市,实现你和团队的价值,创业者获利,投资人获利。双方是个互惠共赢的关系。也就是说,实际上你们是平等的。必须从开始就明确这一点。你不是拿了他的钱给他打工,投资方也不是投了你的钱就是爷。想象一下,一个人步入职场之后一次接到猎头电话什么心情? 你创业之后收到第一个投资人见面邀请的心情和这个也差不多,但结果也…基本差不多,都是空激动。正因如此,所以我不建议创业者一收到投资人见面邀请就屁颠屁颠的天南海北跑过去。原因简单,太浪费时间和精力。记住你是个创业者,你的资源有限,尤其是时间资源。即使是一家机构真的相中了你的项目,从见投资人第一天到最后结束,你可能要见这家投资机构的一堆人,从分析师到投资经理到 VP 到基金合伙人,不知道要几关,你如果每次都这样折腾,你也就没精力做别的事情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在见到真正有决定权的投资人之前,你能省点时间就省点,尽量以最经济的方式进行沟通。很多投资圈的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到处跑看项目,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所以别觉得不好意思,大家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了,让他们跑来跟你见面,或者顺路的话大家见个面。如果是见天使投资人,相对简单一些,没那么多条条框框,一般都是一次见面,成就成,不成就拉倒。如果一个天使投资人跟你见面八次还决定不下来投还是不投,你还是离这样的人远点。尽管你可能听过一个投资机构里面都有哪些人才有决定权,但你最好平等对待每一个级别的人,无论是分析师还是投资经理,任何时候他们的经验都很重要。另外,谁也保不定他们将来就是另外一个投资大腕。或许十年之后你还会创业,那么你当年和他的一次会面留下的印象就会很重要。见面最好还是安静一点的咖啡馆,如果是安排在餐厅里,你也别买单,理由也充分,你是创业者嘛。如果你打算买单,别跑非常贵的地方,别怕丢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给投资人一个交代,其他形式上的东西,都不重要。对于一些喜欢摆谱的投资人,比如给你打电话让你去机场接的,遇上这种人千万别理他,一般都是不靠谱的,真正牛的大佬也会有脾气,但还不至于这点屁事都来使唤人,除非有特别情况。如果你是个好客之人,上面这条你就当没听到,接下来说说见面聊点什么。一般投资人都会让你简单介绍一下你的项目。有一大部分投资人见面之前不会做功课,但是有一部分又会把你的行业你的背景你的项目摸得很透。你就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清楚自己的项目是什么就差不多了。记住的一点是别夸大你所在行业的前景,你做的项目所在行业的是否有前景和「钱景」,不是你多说两嘴就能定性的,能不说就不说。有的人会挑战你的「想法」或者是「愿景」,比如「腾讯如果做你的事情你怎么办?」「你做这个东西怎么赚钱?」,这类狗屁又弱智的问题永远没有正确答案,沉着应对,如果沉着不了或者说不明白就告诉他们你没答案,不丢人。记住,他们也不过是随口问问而已,有的问题他们也不知道,投资人如果都那么睿智就不会投那么多失败的项目,真正要做事情的人是你。在沟通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诚实,不要夸大你的业绩或是数据,最好以你能给新闻披露的数据为限度。我前面说投资人虽然都不那么睿智,但投资人几乎都是聪明人,人精,精英,大大滴狡猾,这一点毫无疑问。很多人觉得,不夸大说一点好像容易被人误以为团队不给力,别这样干。你如果编造了假的数据早晚会露馅。再狡猾的狐狸能骗过老猎人么? 还不如就老老实实说。对于你能披露的东西,需要做适度的权衡,不要被人家问个底朝天什么都说出去。适可而止。要知道,有的时候人家约你谈谈没准儿是要投你的竞争对手,不到最后一刻你都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初期的沟通最多只是跟你聊聊,了解你的团队,不会深入到特别细节的东西,而且也没必要。提醒一句:一些业界大佬为了让融资的过程有故事性,往往会编造出一些扯淡的戏剧效果,但这事儿就当个故事听就行了,千万别跟着学。什么马云在厕所六分钟搞定孙正义,陈一舟在厕所只用了五分钟就从孙正义拿到投资之类的,你要是听信这些段子也跟着投资人去厕所…那没准儿就有别的故事了,肯定不是和投资有关的。有的投资人会同时看几个类似的团队,然后通过几个团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对缝」,比如,先看另一个团队,比如 A,让他们评价一下你们团队的短处,然后跟你见面的时候问你,你们团队在某某点做得为什么不如另一家? 然后再问问你,你觉得 A 团队的缺点是什么? 你们哪一点比他们做得好? 然后他转过头去问 A 团队…别笑,很多投资圈的人都这么干,信息对缝,让你觉得他们特别了不起,什么都知道,问题还尖锐,尖锐个屁,不过是信息掌握得比你多一点而已。如果恰好你也同时接触几个投资方,建议你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应对他们,问问另外的投资方你比较疑惑的问题,回过头来应对他们。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怎么让投资人知道你? 你可以通过创业类媒体报道曝光,或者通过会议宣讲你的项目,或是通过朋友介绍,或是通过社交媒体宣传你的产品,甚至通过小道消息来给你曝光,这样都会引起一些投资人的注意。一般通过可靠的朋友帮你背书替你介绍效果最好,但是前提是你有这样的朋友。比较低效的一个方式是写个商业计划书群发给投资人,或是到线下的会议上跟人交换名片,这种方式一般得不到回应,他们每天收到的垃圾邮件或是在各种会议上见到的人太多了。如果你联系人家一次,人家没回应,别像神经病一样骚扰个没完,只会徒增反感,或许只是时机还不到而已。即使再神的投资人,也没办法通过收到的邮件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有必要跟进。有人问,去各种电视创业节目露个脸是否可行?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电视台里面没有亲戚的话,还是别去费这个力气了,除非你当年曾经阻止过别人偷井盖。找投资人未必要看着名气去,有些网络上名气大的投资人,其实很黑,还有的喜欢抽创业者耳光;有些低调的投资人,却是相当有实力。也别看人家基金的规模如何,最好一视同仁。规模大的投资机构如果没有相中你,不会投一分钱给你,规模一般的机构如果相中你,也会给你全力的支持。重要的是是否认可你做的事情,是否认可你团队的价值。硅谷创业教父保罗·格雷厄姆说过一句话「竞争对手不过是一拳打在你的下巴上,而投资人则是抓着你的下体来控制你」,如果你没练过金钟罩铁布衫,最好从你开始寻找投资的时候开始练,我估计还来得及。故事才刚刚开始。题图: 不知道这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 我觉得跟今天的主题挺契合的,慢慢体会.顶: 19踩: 0 来源:,欢迎分享,(QQ/微信:)
1楼&& 21:32:18 谢谢分享,很受用,我有个好想法好项目,可我对创业一窍不通,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楼&& 15:28:48 吊丝有真爱不懂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楼&& 11:37:30 都洗洗上班吧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楼&& 09:18:25 吊丝有真爱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楼&& 12:55:08 哈哈,内牛满面啊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6楼&& 04:28:04 还是第一次听说屌丝这个词呀,立马百度了下,转载至微博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7楼&& 16:18:32 怎么最近屌丝成了“悲剧”的代名词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8楼&& 15:12:07 要点理解能力才能读懂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9楼&& 10:44:28 今天明白黑木耳什么意思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0楼&& 22:38:24 前排~~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1楼&& 17:03:58 不懂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2楼&& 15:59:14 此篇文章要表达的啥子意思?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3楼&& 11:21:06 还是平等对待,才是正常心。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4楼&& 06:57:18 这真是令人窒息的心痛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5楼&& 20:55:52 一直想了解的内容,谢谢分享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6楼&& 20:51:06 这图配的很强悍啊可见商场上有多无奈啊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7楼&& 22:55:18 这图配得如此的生动啊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8楼&& 09:41:33 现在创业不好办 啊~得吸取经验啊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9楼&& 01:02:43 现在创业是投资人看创业者的脸色···? 是吗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0楼&& 15:05:26 现在创业是投资人看创业者的脸色···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1楼&& 12:52:36 投资人以为自己是大爷,别把它当人看给自己长长脸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相关文章阅读更多:&&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98769',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点赞最多 31622447146312781046968
最近活动 攻略通知喜讯跑路后被抓的人坐牢了,投资人的钱怎么办?能追回吗?-新手交流-网贷天眼投资人十问十答教你如何找钱,没废话版本
从写BP、投放BP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人,再到如何与投资人谈判,融资节奏的把握,到融资规划方案,10个细节帮助创业者与投资人的沟通成本,尽快拿到融资。
& & & &除了创业者自己,投资人应该是最了解创业者艰辛和孤独的人了。创业目前在风口上,但创业本身并没有变得更容易。从战略计划到业务拓展到融资到招人,事无巨细都要管。
  效率是整个人类社会永恒追求的方向,希过这十问十答能够帮助一些创业者,让投融资变得更有效率。
  NO.01 BP怎么写?
  BP应该是创业谈融资的第一步了,一份优秀的BP可能给你带来更多路演的机会,但是BP绝不是投融资成交率的因子,所以就算是一份酷毙了的BP也无法决定你的投融资命运。
  潜台词是BP简洁清楚即可,不用花太多时间在花哨的UI上,当然如果你的创业项目需要你展示一下严谨的态度与UI的实力,那请便吧。
  BP的格式:PDF only。如果你还是在用word写BP你成功获得融资的概率无限趋近零(仅限非传统行业创业)。当然还有PPT、Excel、脑图等,最后希望大家都把他转成PDF再发给投资人。
  BP的内容:原则上BP可以写的非常详细(可以参看上市公司招股书目录),但是既然是在互联网时代创业,基本的用户思维还是要有的。BP的受众是一群看上去比总理还忙的投资人,你认为他们有时间去看一份超过20页的BP吗?你这是在侮辱他无所事事!所以内容要精简。
  初步筛选之后BP的内容可以有如下九部分:
  概述、市场、产品、模式、竞品、数据、预测、团队、融资
  这样确实已经足够精简了,但我觉得还不够极致。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创业方向,展示给投资人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把这些核心点直接的展示表达。然后把那些普世性的内容留给那群高智投资人自己去YY即可,给予投资人想象的空间。
  举栗:
  1.O2O创业,差异化集中在细分市场差异化、模式差异化和团队差异化。
  所以原则上BP介绍细分市场和用户(更多的是介绍特性,不用介绍市场容量),模式,团队加上一页总体的融资情况介绍就可以了。所谓的市场空间、产品、预测等可以不提或者一页带过。
  2.社交创业,差异化的点集中在产品上。
  基本上创业团队对社交的理解都可以在产品上呈现出来,所以产品、团队、融资是必须清楚展示的,其他可以留着路演的时候展现一下口才。
  可能很多人会说数据、竞品都是核心啊,怎么能不介绍呢?
  我觉得假如初创公司有数据当然可以介绍,如果你觉得你的数据已经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或者是佐证你的商业逻辑(我相信大多数没意义)。
  至于竞品分析,当下我看到的竞品分析基本上都是别人都是叉我都是勾,所以你写与不写对投资人来说结果是一样,列个竞品名单基本就可以了。投资人的脑袋绝对不是为了显高,所以这些「我们就是比对手牛逼」的论调对投资人来说意义不大,关键还是看实力。
  当然不同的创业方向其实BP的核心都不一样,如何抓住重点写出一个简单精炼又让人心情愉悦的BP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NO.02 BP怎么投才能快速得到回复?
  任何一个优秀的产品都需要一个好的销售渠道和好的运营手段,BP也一样。
  写了一个好BP,也要知道如何高效投递。
  几个偏激的要点:
  1.减少陌生投递
  陌生投递成交概率之低令人发指,原因是投资人特别是早期投资,对于创始团队的要求比较高,投资人更乐于去投资相对可以快速了解的创业团队,换句话说投资人人脉可以交叉了解到得团队更容易成交。
  2.3F原则
  优先寻找周围的投资人脉,越熟悉越好,不仅可以给你很多中肯的意见,也可以作为你的背书人。
  3.正确认识FA
  这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也是一个高效率约见投资人的通路,好的FA将会给予你足够的背书。当然收费是一个早期创业企业的痛点,毕竟天使投资可以获得的现金也不是很多,给股权也是一种远期的高额成本。
  4.社交软件投递
  你可以先去连续买一个月的双色球,如果连一个小奖都没有中,可以去尝试一下。
  前两个问题无论你的BP写的多好,投得多有技巧,其实都在增加现场路演的机会,真正的成交还是要看团队和项目。
  酒香不怕巷子深,投资人都是嗜血的鲨鱼,绝不会放过带着血腥味的美味,除非你压根就不是美味。
  NO.03 投资人怎么选?(仅指泛互联网投资领域)
  这是很多创业公司和投资人都在琢磨的事情,创业公司希望找到最适合的投资人,投资人希望忽悠项目认为自己是最适合的。所以综合来看不会有标准答案。
  作为投资人的一员,我决定给一些冒险的意见。
  1.优先级
  一线投资机构(不作内外资区分)&二线投资机构&传统投资机构/战略投资&传统企业投资&个人投资(除大佬)&股权众筹
  2.优先级是怎么评估的?
  一线投资机构:有背书能力的人民币或美元基金(如果不知道,去科技媒体上去看看投资公司排名即可)。特点是对项目要求高,速度慢(有部分机构现在也转型的比较快),投后C端服务弱(因为投得项目多大佬们不大能关心到项目,最多是投资经理跟),投后B端服务强(投资机构的投后服务相对健全,包括招聘、PR等可能会由机构提供一些帮助),背书强。
  二线投资机构:新锐投资机构(本土机构居多)。特点:项目要求较高(不同机构有不同喜好),速度快,投后C端服务强,投后B端服务弱,背书能力中(可以押宝投资机构未来变得很牛逼)。
  传统机构:原PE转型或者投资传统行业机构转型。特点:项目要求中(看项目维度可能与之前的也不一样),速度慢,投后专业化的服务强(法务、财务等),背书能力不详(很多机构在二级市场有很强号召力)。
  战略投资:中大型互联网公司。特点:业务排他、股权排他、各种排他,速度慢,投后服务巨强无比(资源导入),背书能力双刃剑。
  传统企业投资:传统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项目要求不详(你永远搞不清楚他们的想法),速度不详(时而挥金如土,时而胆小如鼠),投后服务弱(只有一样:收购你),背书能力收购你。
  个人投资:除大佬外,我猜是亲戚?要么朋友?要么煤老板?要么房地产老板?要么偷税高手?自己看看靠不靠谱!
  股权众筹:骗老百姓的钱我建议是去二级市场,你自己上不了市还想提前骗老百姓的钱,这样的项目,差评!
  关于投资人的选择另外要嘱咐各位创业者的一点是:天使阶段看速度,A轮阶段看背书,B轮阶段看资源,C轮阶段看资本市场能力,D轮看资金实力,E轮看资金实力,F轮看资金实力……上市前那一轮看忽悠能力。
  NO.04 融资节奏怎么把控?
  这是很多创业公司会问到的问题,也是特别希望投资人可以帮忙解答的问题。
  我在这里尝试做一些回答:
  1.一次到位对创业公司来说不合理
  很多创业者在做融资计划的时候是预估18个月的钱,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不能做一次买卖,来一个客户就狠宰一刀。一般融资节奏遵循小步快跑的原则,一来可以加快融资决策,二来可以让估值合理上升,不至于在早期估值低得时候失去太多股权。
  2.小步快跑才是良性循环
  一般资金计划在6-9个月,资金计划与业务计划、产品计划、运营计划等相关项目计划绑定,明确Pre-A轮的业务指标,保证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项目计划开展Pre-A融资。
  3.现金流的重要性
  在考虑融资计划的时候,作为创业者的你一定要考虑一种情况就是拿不到钱怎么办。
  这时候需要看看你的现金流,在planB执行之前,是否可以在现有商业逻辑下实现盈利模式,产生的稳定的现金流支撑公司继续稳定前进。
  毕竟活着很重要,机会只留给活着的人。
  4.项目和投资人匹配
  当你把项目发展的节奏想清楚了,然后匹配上融资计划,往前提两个月开始准备融资资料和见投资人。
  要给投资人留下充足做判断的时间,因为时间充足也会给你足够的甲方心态,不至于不拿钱就要死,跪舔投资人。
  创业者应该清楚投资人还是喜欢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是雷锋做的事情。
  5.要有合理的融资规划
  找一个好的天使或者FA都可以省下不少时间来考虑这些问题。
  欢迎来骚扰我!
  NO.05 融资技巧
  这是很多熟悉的朋友会问我的问题,其实这一点应该让FA来解答最好,毕竟他们整天都在关注成交率。我这里就少说一些,FA伙伴能来补充的话当然最好了。
  1.买涨不买跌
  这是一个底层的投资心态。所有公司都会有一个公允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和低于公允价值都是不理想状态。只有市场最终给予的公允价值才是最适合公司发展的,但是假设创业公司报了一个天价,没人投再降,然后没人投的时候再降这样不符合投资心态。
  不考虑项目优劣的话,投资人也更乐意去买涨,毕竟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价格下行投资人会有所担心在不对称的信息中是否有影响自己决策判断的因素。
  2.风向与时点
  市场总是最好的推手,不同时的时点融资的难易完全不一样。
  不一样的点不在于说公司的好坏,而是投资机构的决策效率高低,在风口行业投资机构自然决策效率高。所以创业者关心投融资数据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时候要密切关注同行业标杆企业的融资事件和进度,方便更好地调整和抓住融资节点。
  3.key man
  关键人物很重要。
  并不是说直接去见合伙人就是好,虽然效率高,但也有风险,如果合伙人不看好之后挽回的余地就很少了。所以我觉得特别是大机构有一个投资经理帮忙推案子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投资经理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创业者的项目,另一方面投资经理的推动也给是否能通过决策会有了更多的冗余空间。所以找到看好你项目的人,无论他是投资经理还是合伙人。
  4.甲方心态
  不要等到山穷水尽再去融资,这和谈恋爱结婚一样的道理,要在你最美丽的时候把自己嫁了。
  很多创业公司说自己账上有多少钱,不需要融资或者几个月后启动,其实应该综合考虑,在发展最好的时候拿更多的钱然后让企业变得更好岂不是更棒!
  NO.06 估值的方法
  这是我每次和创业公司都会谈到的话题。
  估值是投资中非常核心的一个因子,如何合理的确定估值是创业公司和投资机构都想做的事情。但是估值的这个事情被之前所谓的“天使估值方法——拍脑袋法”给玩坏了。
  细想怎么可能!投资人都是一群高智商的玩家,心里没杆称敢出来卖钱吗?
  站在创业公司角度,我觉得估值只是一个结果,不需要care。
  核心需要了解的是两部分:
  一是我到底需要多少钱在这个融资区间内;
  二是我稀释股权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
  其中稀释股权的节奏不同公司应该不一样,有一些行业是资本红利期很长的行业,例如O2O,这样的行业前期要少稀释,因为假设你做的很好有可能会有很多轮融资当然A/B股等控制手段很多,都是技术问题)。那如果你是工具型创业或者现金流很好的行业,其实早期你可以相对释放更多的股权,因为可能你融个两轮就不在需要融资了,要么上市登上人生巅峰,要么被收购变成神话。
  所以把需要的钱确定,把可以释放的股权确定,这就是你的心里价格。站在投资机构的角度,其实投多少钱是我的风险,占多少股是我的收益。
  投资机构作为一个盈利机构总是希望一方面降低风险,一方面扩大收益。当然对于我来说可能更在乎风险,所以在估值上当然还会考虑更多的维度,包括:团队溢价、产品迭代溢价、战略溢价等等配上需求资金,很容易折算出投资机构的心理价位。
  站两方面一看这样就有交叉点出现了。那个点应该就是创业公司的市场公允价格。
  NO.07 流程上问题
  每家投资机构的风格都不一样,投资的流程也不一样。但是更多的是顺序不一样,步骤基本上都大同小异。
  初次见面、二次见面、合伙人见面、TS、决策委员会见面、DD、SA、工商变更。
  所以在第二次见面之后其实说明投资人对创业者的项目还是有初步好感的,这时候创业者应该具体问一下投资机构的投资流程风格,方便后面的推进。
  在流程上关注的点:
  1.保密协议:签保密协议原则上可以告诉一些初步的业务数字和财务数字;
  2.TS:签TS之后意味着核心条款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TS上有法律效应的只有两个条款,一是保密条款,二是排他条款。意味着投融双方都是有机会修改所有的投资核心条款的,包括否决投资。但签了TS之后可以开放详细的业务数字和财务数字给投资机构。
  3.SA:
  签正式协议是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我会在后面的谈判中详细说一下。要注意的是创业者已经离成功融资很近了,但也只是很近。因为虽然SA将会有法律效应,也
  会明示违约责任,但在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投资款面前投资机构每一秒都在精打细算,随时都有变化的可能,只是大小问题。
  4.到账:恭喜你你已经拉着一群疯狂的人上了你的船,现在心无旁骛的开工吧。别干出格的事情,因为投资机构保护自己是有一套的。但是只要你是一个专业的创业者投资机构一定会坚定的支持你、配合你到永远。是不是很有爱!
  NO.08 谈判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于双方来说都很痛苦。
  因为成功的谈判就是双方都不舒服的谈判,有任何一方很舒服,另一方一定会有意见。所以虽然牵手之后双方就在一个战壕里了,但也要经历黎明前的黑暗。
  在谈判过程中创业者首先要明白,第一不可能什么都要(除非你是纯甲方,投资机构跪舔你),第二自己要什么,第三给谈判留下空间。
  创业者要什么我觉得有三点:其一是估值,其二是经营自主权,其三是尽量少的进攻性条款。
  估值很好理解,守住自己要多少钱;经营自主权,主要会在条款里面的股东会/董事会条款涉及部分,可以注意并且争取删除;进攻性条款比如完全棘轮、对赌、拖售等可作为让步的筹码争取。
  当然有一些投资人的底线也不需要去碰,比如说期权池的设立,股份的成熟,各种优先条款,还有凡是涉及到股权变动的一票否决权。这些都是底线没必要去触碰。
  还有就是给谈判留下空间。
  很多创业者很诚恳一来就报个实价死守,但是即便这个价格真的是你心里的底价,但也不代表是市场的价格啊,所以多留点谈判的空间,不至于把谈判谈崩。
  其实谈判的时候都是在约束极端情况,有时候谈判会有很诡异的气氛,我经历过多次,当双方都在互相做有罪推定的时候,感觉基础信任都没有了。
  我想说的是要成熟的看待谈判,一个好的协议可以为长久的合作保驾护航,双方约束行为才不容易出轨。
  NO.09 PR
  PR是现在风口浪尖的话题,媒体的双刃剑我想很多公司都已经领教过了。我一直对PR的认识是:PR从来都不是一件独立事件,而是一件系统的活。
  PR的作用:
  1、给同行看,施加压力;
  2、给投资人看,获得关注;
  3、给用户看,辅助业务;
  4、文化输出,招募人才;
  5、造神运动,打造核心人物影响力。
  以上五点都需要在PR中体现,未必是一次PR而是在系统性PR的过程中把这五点都涵盖了。可以计划先后和事件。当然还有些原则我个人比较欣赏,比如:敢说实话的创业者;应变能力强于计划能力;海陆空立体的PR能力等。
  总之PR是双刃剑,学会理解媒体,善待媒体,利用媒体才是优秀创业者。
  NO.10 变化是常态,以变化应万变
  创业是在解一道未知数无数多的方程,影响未来发展的因子太多,没有人可以预测,所以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算是创业者的基础能力。
  看了很多项目见了很多创业者一个共识性的看法是创业者都是打不死的小强,韧性很高。学会与变化共舞可能就是成功的钥匙。
  补充一点,很多创业者会让我给一个明确的答复投或者不投,我想说我说不出口,如果我没有继续跟项目,你其实应该懂了。
  不是因为我想耗着你,而是因为变化太多谁也不知道谁会成为第二个。佛家有云: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我想给大家都留下空间,彼此保持下次合作的可能不是更好吗?不然又会像《airbnb创始人爆5封拒信,看投资人如何自己打脸》一样。
  我们不想让自己难堪,也希望创业者可以变得很牛逼,保证我们随时上车的可能,这也是一种共赢。
  最后,祝福所有创业者好运!
TOPS3736゜12805゜22007゜31491゜4526゜5521゜6504゜7491゜8477゜9417゜1012207゜19978゜27890゜37436゜46016゜53810゜63736゜73554゜83536゜93508゜10
A轮 2000万人民币 融资Pre-A 1000万人民币 融资Pre-A 金额未透露 融资A轮 40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京ICP证100902京公网安备3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汇阳投资不退款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