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利与利他为目的的谈判具有双方同意的均衡点,而以利他为目的的谈判则不存在能使双方都同意的均衡点。如何理

人本自私的经济学证明
我的图书馆
人本自私的经济学证明
1.概念之界定——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性
需要说明,自私是一个社会概念。鲁滨逊自己呆在一个岛上,无所谓自私,也无所谓善恶。鲁滨逊自私也不会伤害到谁,利他,也没有人需要。所以,所有人性,都是指人的社会性,而非人的自然属性。
& 2.自私和利他——保持一个种群存续的最小部落之内的利他,不是利他,而是自私。
自私,有两种表现。一,个体的;二,种群的。”伟大的母爱”—为了种群延续之利他行为,实为自私,而非利他。章鱼妈妈生了小章鱼,生命即宣告终结;小章鱼生下来,就把章鱼妈当了美餐。但是,我们不能说章鱼妈妈的行为,是利他的。”无后为大”,种族延续是物种的第一要务。因此,血缘范围内的所有利他行为,我们将其视为自私。
&3.证明方法——反证法。假设,人不是自私的,而是利他的。
人人向往“利他主义”的君子国,现实世界没有,人们就编一个。君子国,就是人人以获利为耻、以吃亏为乐。清朝文学家李汝珍有一本《镜花缘》,第11回讲了一个衙门里的小兵,在市场买东西的经历。地点,君子国。
&请看君子之间是如何交易的:
& 小兵对卖货人说:“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
& 卖货人也君子风度,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
& 小兵又说:“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哪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
& 这样谦来谦去,小兵最后恼了,照数付钱,拿了一半货物要走,卖货人哪里肯依,一口咬定“价多货小”,把人拦住。最后,路边来了两个老头儿,一阵折腾,让小兵拿了八折货物走了。
& 茅于轼先生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中,敏锐地指出:以自利为目的的谈判,具有双方同意的均衡点,反之,以利他为目的的谈判,则不存在能使双方都同意的均衡点。看看,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供需曲线(如图)和君子国之需求曲线,可知,茅于轼先生之所见,多么睿智。
卖货人为供给者,在以利他为己任的君子国,卖货人的选择是,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大。且不说,他有没有可持续供给的能力;小兵是购买者,他也是君子,其选择是价格越高,购买量越大,且不说他那么阔气、那么多钱是哪儿来的。如此,君子国的供需曲线,与教科书中完全相反。
这不奇怪。因为,西方经济学的假设是:人,是理性经济人。所谓理性,就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君子国则不同,君子国的每一个人,都是利他的,是以他人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君子国和真实世界,互为镜像。
& 图中,小兵之购买曲线,自左下而右上;卖货人,自左上而右下。南辕北辙,根本没有交点,也就没有达成交易的可能性。另外,在道德上,君子国的每一个人,都会陷于一种焦虑:如何使他人在交易中获利,可是,因为,你并不知道对方的获利点在哪儿,获利是多少,也不知道对方是否满意其获利。所以,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因得利而产生的强烈负罪感,较优的策略选择,是不交易。于是,君子国的人际景象,如一座座相距遥远的孤岛,至死不相往来。
& 相反,“自私自利”的现实世界,无论供给和需求曲线如何漂移,却始终存在一个交叉点。现实世界,也是一幅“鱼和熊掌兼得”的繁华世界。为什么?因为,有交易。
& 这就是君子国之滑稽,听起来好,实际上,却是无法达成交易的、原子式“社会”。“社会”非社会,如果,人际之间没有经济往来,每一个人各行其是、自给自足,那就不是社会,而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集合。这种“社会”,有没有?有。很多生活在高山森林中的原始部落,就是这种形态,如亚马逊流域的众多部落、台湾山地各部落以及印度尼西亚热带密林中的原始部族。这种“社会”,不是社会,因为,社会是非血缘的。
& 回到《镜花缘》——要是没有路旁的老头儿,交易是不可能实现的。换句话说,《镜花缘》之结局,不合逻辑。老头儿在君子国,必也是君子。既如此,他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强迫小兵和卖货人达成交易。强迫达成交易,一方面,违背了交易双方利他的意愿,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君子国吃亏是福、利他是乐的假设。老头儿强迫他人,还是君子国国民吗?还是利他吗?不是。中国历史上欠缺逻辑,《镜花缘》出现这种自相矛盾的低级错误,也不稀奇。
没有自私,就达不成交易;没有交易,就没有社会。一个可以成立的、正常社会,不是要求人“大公无私”,而是要求人为谋取私利而努力。如斯密所言:个人并没有将社会福利当作目标,但是,他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促进了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
& 自私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对人性的必然要求。中国人自古至今羞于提及的“自私”,乃社会成立的基本法则,天经地义。什么“天下为公”、什么“大公无私”,什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耻谎言和骗人的鬼话,早该让它们随风而去,随风而逝。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解释清朝李汝珍所写的《镜花缘》一书中,描写了“好让不争”的君子国.在热闹喧哗的市场上,买者手中拿着货物,高叫价格太便宜了,非要卖者加价不可.卖者却觉得价格太高,已经很过意不去了.争执许久,卖者坚决不肯提高价格,买者只得按原价付钱,但只取走了一半货物.买者刚要举步,被卖者一把拉住,说是“价高货少”,死活不肯放手.路旁走过两个老翁主持公道,让买者照价拿了八折货物,方才使一场风波平息下来.两百多年来,“君子国”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李氏杜撰出来的理想王国,纯属子虚乌有,甚至作者本人也借书中人物唐敖之口说是“罕见”.讨论:造成以上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你问的这个问题,给你个非常Perfect的答案,来自茅以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我觉得挺好的,  小说中关于君子国的描写,提供给我们两点思考.  第一,双方让利和争利都会引起争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争都是由各方偏袒自己的利益引起的.因此,我们常常错误的认为,如果关心别人的利益胜过关心自己的利益,争论就不会发生.而君子国里发生的事情,说明了以别人的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原则同样会引起争论,结果我们仍然得不到一个和谐的,协调的社会.  进一步的观察还可以发现,在现实世界的商业往来中,虽然双方都以牟利为目的,通过讨价还价却都可以达成协议,而无私的君子国里的讨价还价则不可能.小说里不得不借助于两个路过的老翁,用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矛盾.这里包含着一个极深奥而且非常重要的道理:以自利为目的谈判具有双方同意的均衡点,而以利他为目的谈判则不存在能使双方都同意的均衡点.所以利己是可以达到和谐的,而利他却不可能达到一致意见,其结果是一个纠纷不断的社会.这确实大大地出乎人们的意料.由于君子国内不能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均衡,从动态变化来看,它最终必定成“小人国”.因为君子国是最适宜于专门利己,毫不顾人的“小人”们生长繁殖的环境.当“君子”们吵得不可开交时,“小人”跑来使君子吃亏自己得利的办法解决了矛盾.长此以往,君子国将消亡,被“小人”国代替.  从这一点来看,人是自利的生物实在是人类社会的大幸.由此,人类才有了最终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如果人是利他的,则任何理想都不可能建立起来.  第二,君子国里每个人的动机是什么?首先要问的是人们为什么要交易?不论是原始的以货易货,或是现代社会的用货币换取商品,交换的动机都是改善自己的处境,使自己的生活更方便些,更舒适些.如果没有这一点动机,人们为何不辞辛劳的参加交换呢?我们每个人所得到各种物质享受,从针头线到冰箱彩电,都是通过交换才得到的.如果绝对避免交换,每个人就只能到农村去种粮种棉花,用土坯房子,向土地索取自己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品了,当然这样也可以勉强生存下来,我们的祖先曾经一这种方式生存了几万年.但他们绝对不可能享受任何现代文明所提供的最起码的成果.  君子国里的人已经有了国家,又有了市场,这就说明了他们已经摈弃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选择了通过交换来改善自己物质生活的道路.既然如此,他们又何以要在交换的时候拒绝考虑自己的利益呢/当然,如果交换一开始就是为了减少自己的利益增进他人的利益,“君子”们的行为或许还可能发生.可是每一个参与过交换,有过交换经验的人都知道,交换双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参加交换,另一方面在交换进行的过程中却反对自己的利益,这种前后不一贯的动机是矛盾的.”  虽然我也知道,很多人鄙视这个观点~但是,在此特别说明的是,我个人对茅老并没有特别的偏爱或是反对,即便有的话也认为在学术问题上不应该以个人感情去评价某些人的观点~其实日本有非常多经济学家的个性都不是很kind那种,但是大牛就是大牛,没必要以为人或是个性来评价他们的学术价值,我比较不欣赏那种偏激地将个人性格特点与学术论点相联系的人吧~不过提供上述分析也只是让你参考一下而已~其实亚当斯密他们所提倡的理性人假说,个人追求自身利益能够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此处的利益并非是狭义的金钱~就像今天的CSR研究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所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使自身整体绩效提升,因此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私人的利他行为可能正是利己的需要~所以应当拓展对经济人自利这一概念的理解~我觉得上述的观点还是i有一定道理的,值得参考看看.  至于楼上说的,有一点不认同的就是:之所以说其“罕见”,是因为这个市场没有达到均衡的状态,也就是说不够稳定.其实我觉得这句话本身就不太对~经济中的均衡才是罕见的,而不稳定才是常态~所谓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才是常态,而均衡只是存在于平均数当中.这就是为什么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国富论读书笔记_读国富论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_读国富论读书笔记
学习啦【读书笔记】 编辑:乐平2
  《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交换时的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人性的现象。大家读后都有哪些感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国富论,欢迎参阅。
  国富论读书笔记篇一
  打开《国富论》的时候,我的心中是一片茫然,看着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字,总感觉读起来会使我变得晕头转向。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读了下来,也深有感触。亚当斯密是18世纪的家,因此在看他的国富论时当然要从他的时代出发。无论他说的是对还是从谁的角度出发,对于今天的我看来,了解到当时的很多经济因素和状况,使我看待今天的经济时联想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应当说亚当斯密是伟大的,他提出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和社会分工,使我们直观的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史。就这一点我们不能用批判的眼光看亚当斯密。应当说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知识之上,亚当斯密的观点也不例外。然而让我想到了今天的有些学者,不是为了提出观点而是为了整理观点而努力,一点点成果没有经过考证便自认为水平高就急不可待的发表。我佩服亚当斯密的精神。亚当斯密一生中为什么只有这一个成果,并不是亚当斯密写完这本书之后就没有精力了,而是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肃,当亚当斯密处于弥留之际时让别人将除《国富伦》其外的其他手稿一概毁掉,为了不让半生不熟的观点公布于世。
  整篇文章通读下来,使我不由得对作者独特的见解和高深的学问敬佩不已,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像斯密这样的伟人,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传承和发扬下去呢?
  国富论读书笔记篇二
  斯密《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他采用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综合了人性论、与理论及经济思想理论的分析视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由于《国富论》蕴涵了诸多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分析方法,并提出了经济学原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政策实施意义,本文仅对自身感或自认为有特别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部分理论进行表述和评点。为避免打破原书的结构和思想脉络,本文以《国富论》(谢祖钧、孟晋、盛之译,国富论----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所列章节目录为序作以择要。
  (1)斯密认为,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必须随每一个国家的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长。而没有后者的增加,就不可能有前者的增长。而收入和资本的增长就是国家财富的增长。没有国家财富的增长,也就不可能有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第一篇,第八章,P56)在那个以农业为主导的时代,资本的增加引起社会资本总量的增加这一过程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得以不断提高,使得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在整体上大为增加。然而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这种国家财富增长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甚至还有减小的趋势。同时,在我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国民经济持续高涨的同时(这里仅从数字可以说明,至于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和可靠度则另当别论,但还是能够得出经济快速发展的结论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尽管有劳动力需求的大量增加,但国内的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失业人数逐年增加。当然,这其中有人口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量、劳动力素质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至少也说明斯密的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到诸多的外生变量,需作进一步的改进,以使其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
  (2)斯密认为,资本在农村的利率总要比城市的高,这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规模不经济、借贷成本高、资金市场供不应求等因素引起的。(第一篇,第九章)资本在农业方面虽然对社会贡献最大(现在已不能绝对地说是最大,用比较大的说法也许更合适),但利润比较小,因此对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总是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也就出现了农村发展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缺口趋于扩大,一方面却是各种金融机构不愿意在农村从事放贷业务。以斯密的思维,可以通过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限制来发展农村业务,通过围绕时常利率进行自由浮动的适度高利率来弥补各种借贷成本,最后通过竞争者对市场的争夺逐渐回归到利率的正常水平,这不失为当前解决建设新农村资金筹集困难的有效途径,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利率的适度高的水平,不然可能会因为高的利率带来新的高风险,就适得其反了。另外,也可通过引导和规范而不是限制和取缔各种非正规民间金融、加大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等来解决农村市场的金融抑制。
  (3)斯密认为,当一个人的资财,只能维持他几天或几个星期的生活时,他会很少考虑从这笔资材中获取收入。他会尽可能地节约消费,希望依靠自身的劳动,能获得一些收入来增补这笔资财。他的资财完全来自他的劳动收入。各国的穷苦劳动者大多过的这种生活。(第二篇,第一章,P187)斯密通过分析资财的额度和可支配期限将其界定为生产性和生活性支出两部分,又将生活性支出按来源和用途细划为三种类型。这样,使我们对收入的认识逐步深化,更利于支配和使用不同类型的资财,为后来人们树立了观念和收支计划提供了依据。
  (4)斯密认为,一个为了消费而借贷的人很快就会破产,而借钱给他的人通常也会后悔自己的愚蠢。因此,为了这样一个目的不论是借款还是贷款不管什么场合高利盘剥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双方均将不利。(第二篇,第四章,P233)既然借贷的人多为穷人,放贷的人会提高利率(如高利贷)来弥补这部分风险,但利率提高的同时又增加了还贷的风险。这样就存在了一个悖论:不管是借贷者还是放贷者,双方都存在利益的流失和各种风险,高利贷却依然能够生存下来。我认为原因是高利贷的存在包含了诸多不正当的经济和社会行为,比如洗黑钱、黑势力介入、借款者被迫从事违法犯罪现象等。
  由于当前我主要涉足的领域是农村的金融问题,所以对《国富论》中与此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拜读和分析。第一篇和第二篇做了有选择的精读,第三篇是概要地阅读,第四篇和第五篇仅作大致浏览,尽管殖民地部分斯密做了最为详尽和精彩的论述,然而限于时间和篇幅,在此一一略过。上面的一些认识和观点纯属我个人的,希望老师和学者能够点出其中理解偏颇和谬误之处,以期更好解这本经济学的典范巨著。
  国富论读书笔记篇三
  老子曾经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种放任无为的政治,最好的政府(统治者)应是一个无为的政府,老百姓知道他的存在就可以了。好政府是很少发号施令的,但又能&功成事遂&。
  今天说的并不是老子,而是有经济学之父誉称的亚当﹒斯密,他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理论学家,他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准确的数字,确实做到了&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的治学态度,而这种治学态度正是大多数学家所缺少的态度。所以,熊彼得说亚当﹒斯密注重实际,将各种不同的数字与因素一并考虑,对以后作为的理论奠立了基础。
  《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交换时的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人性的自然现象。茅于轼先生曾举《镜花园》里君子国里的加以说明人的利己行为,小说第十一回里描写了君子国里一名隶卒买物的情况:隶卒﹒﹒﹒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
  卖货人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己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
  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道。试问哪个腹中无盘算,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谈了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讨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哪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路过两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
  茅于轼先生讲完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两点思考。第一,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都是各方偏袒自己利益引起的。因此,我们常常地错误认为,如果关心别人的利益胜过自己的利益,争论就不会发生。而君子国里发生的事情,恰恰说明了把关心别人利益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同样会有争论。我们同样得不到一个和谐的社会。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的商业交换中,买方和卖方通过讨价还价,最终会达成协议。而在君子国这个人人为他的社会里,讨价还价根本不可能存在。小说不得不借助两个过路老翁来调解矛盾。这里包含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道理:以自利为目的谈判双方同意的均衡点,而以利他为目的的谈判则不存在能使双方同意的均衡点。所以利己是可以达到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利他则是一个纠纷不断的社会。从动态的变化来看,它最终必定转变为&小人国&。因为君子国是最适合于专门利己﹑毫不顾人的&小人&们生长繁殖的环境。当君子们吵得不可开交时,&小人&跑来用使君子吃亏自己得利的解决了矛盾。长此以往,君子国将消失,被&小人&国替代。从这一点看,人是利己的实在是人类社会的大幸。
  第二,只要是交换都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使自己活得更舒服体面,如果没有这点动机我们为何要交换?我们有过交换的人都知道,交换的双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产生了交换,而君子国有了市场,而通过市场的交换却是&利他&行为,这种动机显然是矛盾的。
  借用茅于轼先生有趣的例子,我们明白了亚当﹒斯密的理论为何是建立在人性自利的基础之上了,只有人人自利,交易双方才能有均衡点,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国富论》全书共分为五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篇1﹑2章,讲合作分工优点。斯密举了个制针工厂的例子,把制针这个职业分成大约18种不同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由专门人才从事。因此,一个10人的小工厂每天能制造48000枚针。如果他们独立工作,不专门从事一种工序,他们谁都不会每天制造20枚针,也许连一枚都知道不出来。所以,凡是能采用分工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便能相应地增加劳动生产力。(《国富论》第八页)
  第一篇5章,讲的是的劳动价值论。斯密说,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因为金和银像其它商品一样,价值是变动的。任何金银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数量,或所交换到的其它商品数量。取决于已知金银矿藏的丰富程度或稀缺程度﹒﹒﹒﹒作为衡量尺度,自身价值不断变化的商品,决不能成为其它商品价值的精确尺度。而同等数量的劳动,在所有时间和地点,可以说和劳动者具有同等价值。按照劳动者的身体情况和技能熟练程度,他必然总是牺牲相同份额的安逸﹑自由和幸福。无论他得到回报的数量如何,他所支付的价格必然是相同的。诚然,这种劳动所买到的物品的数量有时多些,有时少些;然而,变动的是这些物品的价值,而不是用来购买它们的老动价值。在任何地方,稀缺或是耗费许多劳动的物品价格就昂贵,反之则低廉。因此,只有本身价值绝对不变的劳动,才是最终而真实的标准,一切商品的价值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可以用劳动来衡量和比较。(《国富》26页)
  第二篇1章,讲的是资产的性质。斯密认为一个人的资产足够维持他生活几个月或几年,他自然希望用这笔资产中的大部分来获得收入。保留适当的部分维持生活外,可以将资产划分为两部分:他所希望用来创造收入的部分被称为资本;另一部分被用来消费。
  资本又有两种:第一,资本可被用来生产﹑制造或购买产品,然后将产品销售出去,取得利润﹒﹒﹒﹒﹒﹒此种资本被称为流动资本;第二,资本可以被用来改良土地,购买生产用的机器或工具,也就是来购买不需要改变所有者,或不需要再次流通,就可以创造利润的东西。这种资本被称为固定资本。(《国富》205页)
  第二篇3章,主要是论资本的积累。斯密说,有一种劳动投入到劳动对象上,能增加此物品的价值;另一种劳动却不能。前者因为可以生产价值,所以称为生产性劳动。后者称为非生产性劳动。但有些非生产性劳动者又非常必要,例如:军队﹑律师﹑医生﹑牧师,等等。如果要缺少这些非生产性人士,社会将不稳定﹒﹒﹒﹒与穷国比较,富国雇佣生产性劳动的基金当然要大的多﹒﹒﹒(《国富》242-246页)
  斯密认为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而不是勤劳。诚然,没有节俭以前必须先有勤劳,节俭所需的东西都是由勤劳得来。但只有勤劳,而没有节俭,有所得而无所留,资本则不能增加。
  第三篇1章,论财富的自然增长。也是体现了合作分工精神。斯密认为城市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实话实说,斯密这点可能有问题,但驴又不敢确定)。所以,乡村向城市提供生活资料和加工原料,城市向乡村居民返回一部分加工产品作为回报﹒﹒﹒﹒两者的收益是共同和相互的,这里的劳动分工也和在其它场合一样,对从事分工中不同行业的所有不同人都有利﹒﹒﹒﹒城市为乡村的剩余产品提供市场;乡村用剩余产品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城市居民收入和人数越多,为乡村居民提供的市场也就越大;这种市场越大,对大多数人的好处越大。斯密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分工合作,然后交换,这样双方的财富都有所增加,这也就是他所谓的财富自然增长。
  第三篇4章,斯密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建立了秩序和良好的政府,进而在乡村居民中建立了个人自由和安全。因为,在一个没有商业与制造业的国家里,大地主的剩余产物没什么可以交换,他就会将其全部用在款待宾客上。斯密说,如果这种剩余产物足以维持一百或一千人之外,没有其它的用途。因此会被许多人依附与围绕,只能靠地主的恩惠来生活,就必然服从他,如同士兵服从支付响银的君主一样﹒﹒﹒﹒因此,导致贵族势力的强大,上弱下强,国王无法约束大贵族的暴力行为﹒﹒﹒最终会导致一幅暴力﹑抢劫和混乱的画面。
  但是,封建制度的所有强制力量绝对办不到的事情(阻止贵族势力与战争),却由对外商业和制造业做到了。它们渐渐为大地主提供了可以用自己剩余产物来交换的东西,他们自己可以消费这些东西,不必与其它人分享,一切都归自己所有,这在世界的每个时代似乎都是人类主子们的卑鄙格言﹒﹒﹒﹒因此,他就不再和他人分享了,自然而然地依附于地主生活的人员就会脱离他们,地主的势力也会被消弱,最终暴力﹑混乱也会停止。(《国富》297-299页)
  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这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篇。斯密在第二篇说道,社会每一个人﹒﹒﹒﹒通常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而他管理产业的目的在于使其产品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所想到的也只有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他去尽力达到一个他并不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利益。(《国富》327页 )
  关于把资本用在哪里能够生产出最有价值的产品这一问题,斯密认为,显然一个身临其境的人能做出比政治家或立法家更好的判断;
  斯密在贸易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商业上的垄断与限制(包括退税与出口奖金).斯密认为,享有这种国内市场垄断权的各种产业,往往受到极大鼓励,并且使社会较大部分的劳动和资本转到这些产业上来。但这样做能否增进社会总产业,并引导其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也许并不十分明显。
  由于垄断提高了商业利润率,从而妨碍了土地的改良。土地改良的利润,取决于土地的现实产量和投入一定资本后可能产量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一差额提供的利润,大于等量资本从任何商业取得的利润,土地改良就能从商业抽取资本。反之,商业从土地改良业抽取资本。无论什么原因提高了商业利润,都会减少土地改良相对高的利润。所以,垄断阻碍了土地改良﹒﹒﹒﹒﹒﹒
  垄断确实提高了商业利润率,从而略微增加了商人的所得。但是由于阻止了资本的自然增加,不会增加国民资本利润总额,而是减少了这一总额。因为大资本小利润(薄利多销)比小资本大利润能提供更多的收入,垄断虽然提高了利润率,但肯定比没有垄断时候少。由于垄断,所有收入的来源﹑劳动力的工资﹑土地的利润,都不如没有垄断时候那样充裕。所以,垄断是为了一个小阶层的利益,而伤害了其它所有阶层的利益。(《国富》442页)
  所以,任何一种学说,如果试图通过特别的鼓励,违反自然趋势将更多的社会资本吸引到某一特定产业,或试图通过特别限制,将本来有可能投入某一特定产业的资本抽走,实际上都有悖于他要促进的主要目的。这将阻碍而不是加速社会真正富强的进程;降低而不是增加其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真正价值。
  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第一章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斯密认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主要分为四个不同的种类:1﹒是国防开支。君主的首要职责在于保护社会不受其它独立的社会侵犯。只有依靠军队才能完成这一职责。2﹒是司法开支。君主的第二个职责是尽可能保护社会成员不受其他成员的欺侮与压迫,即设立严正的司法机构。3﹒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的开支。斯密认为,建立和维护某些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而这类机构和工程的属性在于,如果由少数人办理,他所得利润绝不能偿还其所支出费用,所以,这种事业要由政府建立和维护,这也是政府的义务。(斯密的意思是,政府所办的项事业和公共工程应是非赢利性项目)
本文已影响 人
[国富论读书笔记_读国富论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81166人看了觉得好
1179人看了觉得好
675人看了觉得好
【读书笔记】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自私自利的姓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