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三年分红回报规划投资就是分红么

分红才能实现双赢
来源:《证券时报》
  格雷厄姆说,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主要依据,就是两个:公司分红和市场价格。投资者需要根据上市公司的信息,尤其是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选择持有股票组合。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存在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应地对股价走势难以清晰判断,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在此条件下,公司的红利政策,可以向投资者传递公司当前和未来业绩的信号,进而可以作为投资者选择投资组合的依据。也可以说,分红是上市公司的试金石。如果公司拒绝分红,则投资者为公司的信心就要大打折扣,可能会放弃持有股票。  中国证监会多次出台相关文件,促进上市公司分红,这几年又特别强调现金分红。强调分红,是因为分红对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的作用。很多上市公司不分红,但高管的薪酬却是连创天价,同股不同利。这天价的薪酬,来源就是不分红的利润,这对中小投资者是不公正的,也是部分投资者远离股市的诱因。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证券市场稳定的重要基石,在这个意义上,鼓励分红就是保护中小投资者,也就是稳定证券市场。  虽然管理部门一再强调,中国上市公司的分红状况是很不理想的。最近3年,从不分红的“铁公鸡”上市公司就有600多家,有的公司自打上市起就没有分过1分钱的股利。2010年中国的股息率只有0.55%,而美国同期则是1.97%,日本是1.74%,英国是2.19%,马来西亚是2%等。从分红的连续性更说明问题。以连续三年(年)分红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看,中国是18%,美国是36%,日本是64%,英国47%,德国26%,韩国26%,差距相当明显。  分红本为双赢的举动,可是为什么这么多上市公司不愿意分红?自然,分红是有成本的,比如现金分红,要交所得税,也可能造成现金流的短缺;而转送股会影响公司下年度的股息分配和每股盈利数字。但这些成本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是必要的代价。所以,别的国家分红高,而中国分红低,一定还有另外的更重要的原因。  有人认为,中国投资者只对获得资本利得感兴趣,对分红不敏感,中国股市没有分红的文化。这是倒果为因的说法,其实,不是投资者只对炒作感兴趣,而是大部分上市公司不分红让投资者失望了。还有人认为,国外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也不热衷分红。情况确实如此。比如苹果公司,2012年才首次对股东分红。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进行分红的比例也很低。但从美国整个证券市场看,这只是个例。统计了一下,国外不分红的公司,多为科技类公司,他们本身的风险大,退市的概率也大。这些公司的投资者比一般投资者更容易承受风险。中国上市公司中真正的科技类公司是很少的,概念炒作居多,不具有可比性。我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分红低的根本原因,一是企业缺乏自觉。从很多上市公司的变现看,融资仍然是上市的主要目的和兴趣,企业做大做强,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几乎没有。二是监督机制不够以及惩罚力度不够。尽管有相关文件和规定,但对上市公司没有硬约束。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上市公司中也有做出分红表率的标杆:就是中国上市公司分红表现中的异类。自2003年上市以来,三一重工分两次,共计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9.90亿元。但与此同时,公司累计向投资者现金分红56.38亿元、派送红股57亿股、转增股本15亿股,仅分红和送股两项就向投资者分配利润高达113.38亿元,分配金额是募集资金的5.7倍。事实上,公司的分红与其经营业绩是互相印证的:三一重工上市10年,创造了千亿市值,创造了一家全球市值500强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  持续高比例分红还支持了三一股价的长期向上,体现了三一重长期投资价值。上市以来,三一重工的复权股价整体呈现微调中稳定上升的趋势,最高复权股价比新股发行价增长了49倍。如果有投资者在2003年公司上市之初买了其股票,现金分红收回两倍多现金,扩股30倍,如今全是赚的,为投资者带来了现金分红和资本利得的双重收益。  三一重工靠的是自觉和做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信心,但不能期望所有公司都能如此。强制性,对某些上上市公司来说还是必要的。三一重工的分红实践,为解决中国股市长期以来深层次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鼓励、规范上市公司分红,应该是中国股市的改进方向。  作者:王福重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分红对于普通投资者没有实际意义|王群航|基金分红|趋势投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分红对于普通投资者没有实际意义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2016新年伊始,基金公司的分红突然开始大幅度增多,整版整版的分红公告发布,其实,这些都是绝大多数基金公司、绝大多数基金一年一度的固定动作,并且都是在尽量按照最低的标准进行分红操作。
  与此同时,一些尴尬的故事也再次重复:某投资者刚刚申购了某基金;该基金分红,把该投资者的申购资金退了一部分回来,说那是“红利”;该投资者疑惑:我刚买基金的钱怎么没几天就变成了红利?基金公司为什么要减少我的投资额?之前多收的申购费退不退?
  一、基金公司越来越不愿意分红了
  日起施行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封闭式基金的收益分配,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封闭式基金年度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年度已实现收益的百分之九十。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应当约定每年基金收益分配的最多次数和基金收益分配的最低比例。”
  中国日发布、8月8日起新施行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封闭式基金的收益分配,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封闭式基金年度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年度可供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九十。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分配,由基金合同约定。”
  回顾分红法规演变,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开放式基金方面,是否分红、如何分红,决定权在基金公司。从一般意义上讲,由于分红会减少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因此,基金公司天然地缺乏分红意愿。至于投资者,尤其是普通个人投资者,理论上完全不必关注基金的分红。
  附表:开放式基金过去11年对于最低分红比例的约定情况
  附注:(1)数据来源: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2)约定最低分红比例高于10%,且不足一个整数的,按照就低的标准统计。例如,约定是15%的,算作10%,因为基金公司本来就没有多分红的意愿。
  在剔除了封闭式基金、ETF、货币市场基金、分级基金、短期理财债基这五种类型的基金之后,附表统计的是其它各类开放式新基金过去11年里对于最低分红比例的约定情况。因为2004版老法规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即分红的最高次数和最低比例,2014版新法规虽然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了,但估计很多基金公司还是在套用老版法律文本格式。不过,参看附表,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不再预设最低分红比例的基金数量正在快速增加。
  早期,基金公司都倾向于多分红,参看附表,例如,前四年,绝大多数基金对于最低分红比例的预设都是高于50%的。但是,从2009年开始,基金公司的分红意愿逐渐降低,对于分红最低比例的预设值逐渐降低,大量基金把预设的最低比例确定在10%、20%这两个标准上,分红几乎成为了一种点到即止、意思一下的行为。
  附图:过去11年开放式基金对于最低分红比例预设等于、低于50%的基金占比情况和高于50%的基金占比情况一览
  附注:(1)约定最低分红比例不足一个整数的,按照就低的标准统计。例如,约定是15%的,算作10%,因为基金公司本来就没有多分红的意愿。
  (2)对于最低分红比例的约定,有的基金契约中写的是“每次分红”,有的基金契约中写的是“年度分红”,这是执行方面的问题,最终结果都是一样。
  基金公司愿意把可供分配利润的一半分配出去吗?如果以50%作为一个分水岭,把预设最低分红比例等于和低于50%的基金作为一类,把预设最低分红比例高于50%的基金作为另一类,统计一下这两类基金占各自所在年份发行的相关基金数量的比重,就可以看到附图中那两根明显分道扬镳的曲线:预设分红比例低的基金占比越来越多,预设分红比例高的基金越来越少。早年,这两类基金的占比基本上是各自一半;现在,前者的占比超90%了,后者正在接近零。基金公司真的是越来越不愿意分红了。
  也许,有的基金公司会辩解:那些都是最低分红比例预设,理论上未来可以多分。逻辑上的确如此,但如果的确是愿意多分红,为什么不直接提高对于最低分红比例的契约规定呢?
  二、投资者应专心做好趋势投资
  对于很多机构投资者来说,分红会有特定的避税作用,因此,他们需要。
  但是,普通投资者则没有必要关注分红,因为分红会等量扣减最新净值,但大家的资产总量实际上没有发生变化。
  分红一说是从西方的投资市场中照搬过来的。从他们那里早期的投资情况来看,从他们过去实业投资的角度来看,从他们以往市场的流动性大不如今的角度来看,分红对于当时的投资者来说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但是,对于当前中国市场上流动性良好的开放式基金,非特殊情况,每个交易日都可以按照净值自由地申购、赎回,分红根本就没有必要,广大投资者要实现自己的收益,只要赎回所投资的基金就可以了。至于节省赎回费一说,事实情况是:哪有那么巧的事?投资者正好需要钱,基金公司就正好分红了,并且数额相近。
  基金公司为什么设计出那么多种类的基金产品,就是要让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去选择,在合适的时间里持有合适的基金。这种择时、择基的基本投基要求,也是与僵化的长期持有策略截然不同的。自从2015年中以来的三次股市行情大调整,权益类基金净值的大幅度波动,都一再很好地诠释出了择时与择基的重要性。
  就目前市场中的分红情况来看,主要有这样两个特点:第一,多数基金的分红比例不大,这就使得原本没有意义的分红,显现的更加没有意义。第二,以往,分红是基金公司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可是现在,由于分红少、新基金发行太多,无论是持续营销,还是新产品发行,老基金的分红宣传已经被基金公司自己淡化较长时间了。
  未来,投资者在选择基金进行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密切关注基金的业绩――净值增长率,以及该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的各种时间长度的排名,选择综合业绩表现好的基金作为自己的投资对象,来获取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投资收益。
  另外,对于分红,基金公司的观点是分红会影响基金的投资运作,尤其是高分红,会提高基金的交易成本,降低投资者收益,因为在分红之前,基金必须卖出足够的股票,以保证有足够的现金可供分配。根据笔者的调研统计,平均约有70%左右的投资者偏好“分红再投资”,这就是说,分红之后,大约有70%的红利资金又会迅速回到原基金的账户中,相关基金又有可能不得不买回才卖出的股票。
  由于分红会影响相关基金的业绩排名,基金经理普遍不愿意,投资者当然也都不愿意,因此,不分红对于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有利,不分红其实是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一种行为。从维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笔者也赞成少分红。甚至不分红,也可以。
  三、是否可以创新尝试发行不分红的开放式基金?
  目前,行业里对于分红处理方式是:第一,常规基金产品,能少分就尽量少分。第二,每年能推迟分就尽量推迟分,直至最后的截止时点,当前时点上分红的基金数量突然爆增,就是这个原因。
  “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分配,由基金合同约定。”鉴于新法规把分红的大权全面交给了基金公司,那么,在未来发行的新基金里,基金公司是否可以创新性地尝试发行不分红的基金呢?总体来看,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做法。
  第一,不分红是一项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力措施。由于不需要考虑分红,不需要为了应对分红而卖出股票,基金的股票二级是交易频度就会降低,随着非投资性交易的减少,交易成本将会同步减少。从影响开放式基金投资运作的客观因素来看,有日常的申购赎回、分红这样两种,如果不分红,就可以减少一项不利的因素。
  第二,不分红可以提高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尤其是在当前银行渠道等对于基金公司管理费的分成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不分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各个基金公司自然都会热烈欢迎,这对于基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当前,基金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很严峻,据媒体披露,有的基金公司支付给银行渠道的尾随佣金已经高达80%,已经把超过一半的公司收益让渡给了渠道。
  第三,不分红不会对于机构投资者的投基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为一方面,有些机构无法实现避税;另一方面,避税占他们收入结构中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能避则好,没有避不无大碍。同时,如果基金干脆都不分红,则可以让所有的机构投资者、让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大家共同地在一个起跑线上。
  第四,不分红有利于基础市场行情的平稳、有序发展。因为在分红中有明确的规定,基金的红利发放日与基金收益分配截止日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鉴于基金公司普遍存在着到最后的分红期限临近而不得不分红的时候才进行分配,那么,2016年初股票市场行情走势的下跌,一个隐性的原因,可能就是与基金的分红行为有一定的关联。今后,随着新基金的发行越来越多,这个影响还将有可能越来越大。而如果有一些基金能够不分红,则可以降低二级市场的兑现抛售压力。
  第五,不分红,让一些基金放心大胆地把净值做高,可以促进广大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基金理念,因为当年的份额拆分最终被叫停,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拆分有基金公司在顺应投资者错误投资理念的嫌疑。投资者拿出一笔资金申购基金,能够买到多少的基金份额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基金份额没有贵贱之分,正确的投资观念应该是:相关基金的投资盈利能力。在此前提下,很多净值高的基金,可能正好是投资管理能力好的基金。
  当前,除了货币市场基金以外,当红利已经实际上反映在基金的净值之中之后,分红便早已失去了它原始的内涵。因此说,发行不分红的基金,应该没有什么不可以。
  (本文作者介绍:济安金信副总经理、基金评价中心主任。原华泰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评价中心首席分析师,原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济安金信副总经理、基金评价中心主任。原华泰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评价中心首席分析师,原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巨人逆市分红引发猜想 未来投资或将多元化-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巨人逆市分红引发猜想 未来投资或将多元化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 14:42:51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本报记者 蒋毅
  日前,在中资概念股一片暴跌的大背景下,巨人网络宣布将每股分红3美元、共计7亿美元回馈投资者,而最大的股东史玉柱则借机套现5亿美元。此次分红引起了业内极大关注与各种猜想。
  巨人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近日,巨人网络发布了2011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净营收为4.362亿人民币,环比增长8.2%,同比增长35.6%。其中网络游戏收入环比增长10.4%。
  巨人网络董事会还通过每股3.00美元的特殊现金股利发放计划,除一次性预提所得税和非现金期权费用以外的每股收益超市场预期。
  巨人网络预期2011年第三季度其他收入将会有所减少。但鉴于《征途2》持续增长的趋势,预计公司在2011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会继续增长。
  巨人网络董事会主席兼CEO史玉柱表示,在2011年第二季度中,巨人继续实施市场细分策略,并不断投资于研发和市场推广,进一步扩大了用户基础,再一次实现了收入的环比增长。除去本季度宣布的支付特殊现金股利相关的一次性预提所得税带来的影响,Non-GAAP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均超出市场预期,表明了公司业务的基本面十分健康。
  史玉柱还谈及此次特殊现金股利发放计划,称“随着公司网络游戏的收入持续增长,游戏运营带来稳健的自由现金流,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将向股东们发放每股3.00美元的特殊现金股利,返还价值给股东们。在当今资本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愈加关注现金的透明度和使用情况,希望这项股利支付将再次让投资者们相信巨人业务的实力。”
  据了解,巨人近两年收到很多海外投资人反馈,希望能分红或回购。海外投资人反对开展非本业的投资业务,巨人尊重投资人的决定进行分红。
  史玉柱指出,此次特殊现金股利支付完后,巨人的资产负债表将依然维持充足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2.38亿美元,折合成每股1.00美元,且没有负债,足以支持该公司在网游、互联网相关领域的运营、投资等业务的开展。
  逆市分红引猜想
  就在整个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遇“猎杀”之际,巨人网络优异的业绩给了大家一剂强心针。巨人网络日前披露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将于三季度向所有股东派发股利,每股3美元,总计净额7.082亿美元。此次分红引起了业内极大关注。
  有业者认为,此次7亿美元分红也包含了对股东的“安抚”意味。根据巨人财报中披露的信息,此前董事会曾计划利用闲置资金投资9.588亿元人民币,参与某内资保险公司增资扩股,却遭到部分股东的激烈抵制。后者炮轰称,此项投资“不务正业”,与巨人主营业务无关,因而最终导致该计划取消。
  对于上述说法,巨人网络总裁刘伟承认了“投资其他领域存在法律风险且部分股东反对”的情况,但她强调,分红还处于基于三点考虑:一是现金储备比重不宜过高;二是目前互联网企业不宜大规模收购。此外,由于巨人网络此前已经回购3亿美元股份,但未见股价积极反应。“当前采取一次性大比例派现的方式,最符合广大股东利益。”
  刘伟还表示,这次分红后,巨人网络账面仍保留2.38亿美元现金储备,加上每季度净流入现金2亿多元人民币,完全能满足目前经营和投资的需求。
  有分析认为,史玉柱或还将通过其旗下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或巨人投资来进行。但对于是否用来投资保险公司,史玉柱以及巨人网络没有给出明确回应。但也有猜想史玉柱将继续增持银行股票。理由是从今年3月30日至今,史玉柱通过其上海健特公司已连续41次增持民生银行。投资人士认为,民生银行2011年半年报拟在8月17日发布,目前离史玉柱不能买卖民生银行A股只有4个交易日了,巨人网络近5亿美元的“红包”或能让史玉柱更有底气。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169;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香港友邦充裕未来储蓄分红保险计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香港友邦充裕未来储蓄分红保险计划
||文档简介
上海金融从业人员|
总评分3.6|
&&香港友邦充裕未来储蓄分红保险计划介绍解读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基金资讯
华商申艳丽:分红将成未来投资者重要收益
来源:证券时报 11:17:00
申艳丽一直认为,一名成熟的基金经理应具备社会学家的潜质。华商红利优选拟任基金经理申艳丽,是笔者采访过的女性基金经理中,正朝这个方向前行的人。申艳丽对投资脉络的解读非常清晰。在诸多话题中,她最愿意提及创新和消费,这与她多年的社会观察有关。她说自己长期看好消费和创新的一个重要发现来自于明治维新后日本城市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发展加速,大量人口从农村、小城市迁移到大城市。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带来了创新和消费方式的变化。目前,中国正在继续这一趋势。”创新时代的消费走向:供给创造需求申艳丽对消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认为创造需求可以更好地描述中国现阶段消费领域的特点。“乔布斯认为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对自己的需求并不清楚,他们大都局限在既有的需求里。而优秀的供应者则可创造需求,从而获得自己的市场份额,这一点在今年的传媒、文化及移动互联网等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国际市场的情况似乎也在验证这一事实。今年一季度,美国特斯拉这家全球电动汽车生产商宣布扭亏为盈。分析人士认为,这家被投资界称为“下一个苹果”的电动汽车公司正迅速成为科技创造利润的新代表,甚至有人认为,它会像苹果颠覆手机行业一样,颠覆汽车行业,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这种变化正呈现出一种新的可能。正如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电影爱好者很难设想,现在年轻人的很多观影体验是在互联网视频上获得的,而不再是以往的电视和大屏幕。申艳丽指出,在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背景下,“供给创造需求”这一规律不仅仅体现在新兴产业,在传统产业领域如化妆品、酱油等调味品行业,也同样适用。申艳丽认为,互联网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这将影响包括传统和新兴在内的一系列产业。而在产业变革期,投资者越来越难以从微观细节上把握一个公司的未来。“相比而言,管理层对产业趋势的把握和布局比以往更重要,正如腾讯这些年所做的事情。传统产业里,我最喜欢有渠道能力的公司,新兴产业里,我个人更喜欢信息消费领域平台型的公司,它们能增强客户黏性和资金周转效率,这是企业未来竞争的壁垒。相比之下,提供单一产品的公司如手游公司,价值有限。”申艳丽补充道,一个最新的现象是,以网站作为入口来吸引流量的年代正在成为过去。现阶段最大的流量入口可能是移动终端的某一个应用。以投资眼光看,门户的入口价值已远小于移动终端的入口价值。显然,由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消费转型正在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 分红将成未来 投资者重要收益每逢年报、半年报披露,高送转、现金分红等因素都会成为市场炒作热点。与以往分红基金主要投向传统产业与成熟期企业不同,作为华商红利优选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申艳丽将成长型企业作为新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申艳丽表示,随着中国市场正在从新兴市场走向成熟,现金分红越来越将成为未来投资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首先,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分红且比例不少。根据2012年年报显示,2012年A股2469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805家公司在中报或年报中分红,占比73%。2012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含年报预计分红方案)达6772.4亿元,较2011年增长11.6%,而这一现金分红规模也创出历史新高。此外,统计还显示,2012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占全年净利润34.7%,较2011年增长3个百分点,而2012年上市公司总体利润与2011年基本持平。其次,和以往不同,分红企业不仅分布在周期行业里也开始分布在成长行业中。最后,分红比例在逐渐增大。”申艳丽认为,红利投资受到追捧,离不开监管机构的政策支持。“总体而言,整个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属性越来越强,资源配置的效率在提高。在证券市场功能逐渐回归的背景下,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应该向产业投资者学习。”未来市场需甄别真伪成长具体到未来资本市场走势,申艳丽认为,未来一到两年,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各个行业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在整个行业变迁过程中,亟需甄别成长的真伪性。基金经理需要寻找那些具备确定性成长机会、成长空间以及可持续性的真正成长型企业。在具体操作上,她认为,结构性分化行情既需要自下而上选企业,更需要从宏观、中观判断企业的成长前景。“在一个产业刚起来时,真伪都有成长性,但由于一些企业战略布局有局限,很多公司的成长性几年就消失了。”谈到个人的投资理想,申艳丽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能把握社会群体心理的观察家。她认为,投资是社会群体的一种行为,做投资要看到市场趋势。“作为一名基金经理,保持客观态度非常重要。”尤其当一些被市场忽略的投资机会出现时,市场情绪和投资者行为和你的判断完全相反时,你能不能克服害怕情绪,通过对企业、行业及人心的把握,确定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这才是对基金经理的重要考验。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充裕未来分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