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小个体企业,如何面对什么是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

关于“供给侧改革” 看完这十个问题你就懂了|供给侧改革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宏观分析师姜超、顾潇啸
  摘要:
  供给侧改革的前世与今生:
  “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究竟何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20 世纪70-80 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
  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是最为关键的4 个“歼灭战”, 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 条主线上推进。
  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具体路径有三条: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与未来:
  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经济结构?从生产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而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减税将导致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加速折旧和产能去化将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占比短期上升、长期趋降,降低成本和产能去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
  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杠杆率?产能去化意味着企业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户籍制度改革和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去化意味着居民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减税降费和财政支出提升意味着政府部门杠杆率将大幅上升,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意味着金融部门杠杆率将缓慢上升。
  总结而言,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当前蓝图已经铺开,未来前景令人期待!
  正文:
  1. 供给侧改革的前世与今生
  1.1 “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
  11 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 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两次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称,“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而中财办主任刘鹤、副主任杨伟民,以及国家部委领导人也均在不同场合强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 何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1.3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表象:需求不足。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从需求侧看,外需中,全球出口增速10 年见顶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中国较难独善其身,而低成本优势不再,令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不可避免。内需中,11 年人口结构出现拐点,12 年人口抚养比见底回升,13 年地产销量增速持续下行,工业化步入后期,投资增速持续下行。
  实质:供需错配。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15 年以来央行5 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 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而在消费领域中,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
  1.4 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
  来自供给学派的典型实践。纵观世界经济历史,美国曾在20 世纪70 年代陷入滞胀,英国也在20 世纪70-80 年代面临滞胀叠加结构性问题的窘境。作为供给学派的典型实践,“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和“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
  里根学派的核心是减税。以“里根经济学”为例,1981 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措施包括: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其中,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从70%降至28%,提高了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劳动供给意愿 ,也推动消费上行;而企业所得税率从46%降至33%,直接提高了企业盈利,也提高了企业投资意愿。里根经济学大获成功,令美国经济迎来“大稳健”时代,也为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认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而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其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
  2. 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2.1 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如何打赢这四个“歼灭战”?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 条主线上推进。
  2.2 供给侧改革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
  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中国过去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充足的劳动力。但2011 年中国人口结构出现拐点,2012 年开始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数和占比都出现了下降。同时,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明显,截至2014 年底,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 亿,占总人口的15.5%。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在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的同时,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补充人口红利。
  户籍制度改革,化解地产库存。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中国城镇化率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高。城镇现在约有7.5亿常住人口,其中2.5 亿左右的人没能在城镇落户,2.7 亿农民工,买房比例仅1%。早在14 年7 月,国务院就已出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但进展缓慢。当前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双管齐下,不仅有助于提供有效供给、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创造需求、消化地产库存。
  服务业大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压,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第三产业每增长1 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 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 万左右。而考察企业就业状况,07 年以来,服务业PMI 就业在绝大多数时期高于制造业PMI 就业指标,这意味着服务业就业状况好于制造业,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就业容纳器。
  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除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劳动力跨地区和跨部门流转外,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是贫困人口脱贫。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 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 元,2014 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 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 年末全国还有7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而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今年4 月初,中央深改小组召开第11 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并强调要“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而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陆续通过一揽子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并部署落实教育领域改革措施。
  2.3 供给侧改革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
  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农村土地流转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从而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同时,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农村、土地用地供给瓶颈将打开,也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降低四大成本,改善资本回报。资本要素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提高资本回报率,因而高成本是供给侧的最致命硬伤。以工业企业为例,2014 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营业务成本占比高达86%,各种税费占比9%,主营利润占比仅5%。持续收缩的需求叠加高企的成本、费用,令企业盈利雪上加霜。而在需求整体不佳的大背景下,未来唯有依靠降低成本来改善企业盈利、提升资本回报。
  我们预计,未来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降低企业显性成本: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资本要素改革另一个方向是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其目的也同样是改善企业盈利。而产能利用率和主营活动利润率高度相关。2011 年以来,中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企业盈利也同步恶化,反映资本使用效率低下。2013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产能去化就已开始,伴随去产能延续,未来企业盈利有望随产能利用率回升而得到改善。
  国企将是去产能的主要承担者。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以最高的资产负债率和最低的资产周转率、最低的主营收入利润率,实现了收入、利润的最大幅下滑。这意味着,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最为堪忧,产能过剩最为严重,未来也将是产能去化的主要承担者。但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将有可能造成大批国企员工下岗,因而发展服务业吸纳就业也将是必然的选择。
  2.4 供给侧改革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意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有赖于创新意愿的提升,而股权市场天然提供了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而以创新著称的美国,也正是依靠资本市场哺育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四个歼灭战”中,习主席对建设股票市场的论述最为详尽: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意味着,改革融资体制,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鼓励两众两创,提升创新转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样需要有便利的资源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创新者的存活率和创新产品的转化率。李克强总理在14 年9 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过去一年中,国务院及各部委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措施。预计未来以下三方面改革将同步推进:
  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二是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支持,譬如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三是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譬如研发费用抵税等。
  2.5 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
  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成本。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为,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改革力度有强到弱依次是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中国企业不仅面对来自原材料、税费、财务、人力等领域的显性成本,更面临来自上述领域的隐性成本。以反腐为例,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狠抓反腐,落马官员人数有增无减,预计未来也将在这三个领域进一步推进改革。
  推进国企改革,实现强强联合。其二是加速国企改革,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国企作为中坚力量,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3. 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与未来
  3.1 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经济结构?
  加速经济结构转型,重新分配经济蛋糕。从生产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激发消费倾向,导致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进一步上升,而第二产业中的传统工业部门占比将明显收缩。而从收入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减税将导致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加速折旧和产能去化将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占比短期上升、长期趋降,降低成本和产能去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
  3.2 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中国杠杆率?
  中国式转杠杆。供给侧改革同样将对中国杠杆率产生影响:产能去化意味着企业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户籍制度改革和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去化意味着居民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减税降费和财政支出提升意味着政府部门(主要是中央政府)的杠杆率将大幅上升,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意味着金融部门杠杆率将缓慢上升。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新常态不是避风港,“十三五”下如何推进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X集团为例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数量到质量深刻转变的新要求,更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新举措。文章以供给结构错配问题严重的文具行业的X集团为例,分析了文具行业存在的供需矛盾,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财务分析,从而得出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一定的财务基础,改革也将对其未来的财务状况带来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X集团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战略,包括进行自建互联网营销平台、向相关服务领域延伸、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和增强研发等在内的调整。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创新的重要作用,着力化解产能过剩,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对于文具行业等传统制造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 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
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金治理和基民利益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4JJD630007);2015年南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项目;2015年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南开大学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吴雪峰对本文有贡献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烟草企业带来……日来自:烟草在线 作者:魏洪海  烟草在线专稿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烟草行业从烟叶种植到生产加工再到商业流通呈现出“三位一体”的布局,计划经济模式在行业中体现明显。特别是当前烟草行业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社会消费空间正在逐步压缩,高速的经济增长持续性难以保持,产品结构与产量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将成为烟草行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必然举措,产品研发、结构调整、优化产能等应当实施重要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市场消费及需求变化,确保整个行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更好地化解供需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
  如果烟草企业只是单一地从消费侧入手,一味的依靠扩大卷烟消费来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达到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那么,必然会造成社会产品库存过大,卷烟积压、经济增长无法得以保持等问题的出现。短期来讲,这些问题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就行业的全局及长远发展来看是极为不利的。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因为消费与供给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彼此之间保持着极强的内在联系性,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两者之间的调控应当把握一个非常准确的尺度,绝不能重需求轻供给。
  目前,烟草行业卷烟生产与市场消费需求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供大于求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主要是因为供给与需求没有真正做到均衡化发展造成的,产品过剩、品牌结构不合理、品牌研发力度不强等制约和影响了市场消费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为确保整个行业经济实现良性发展,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切实提高较强的经济收入能力,企业必须根据消费需求新动向和新变化,从供给的层面对产品结构与研发方向进行有效的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使烟草企业经济增长更加稳健高效
  一直以来,烟草行业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态势,为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但是,从事物发展规律来看,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经济增长也不例外。其不可能始终保持着强势增长,在经济增长进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与调整。适度的经济指标回调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过于迟缓或者下降过多将会对整个社会与公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弥补通过投资、出口与消费等带动的经济高速增长出现的断档问题,做精、做细、做优产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企业绝不能偏离了市场消费和满足市场需求这条主线,从宏观的层面出发,找出产品生产与结构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紧紧围绕市场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更好地深入挖掘经济增长点,必须使得产品生产、产品结构等更能满足消费需求。从而,确保整个经济发展更为稳定、高效,经济增长速度更为稳健、均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烟草企业更高定位自身发展方向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烟草行业所属的众多企业能够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从宏观的层面来理性认识当前烟草行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重点思考产品供求、产品结构、品牌培育等方面的内容,既要重视市场消费需求环节出现的新变化,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烟草行业层面的压力与挑战,更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增强企业产品研发、结构调整以及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水平。着重解决当前卷烟生产不合理,产能过剩、结构不优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总结整个行业产品生产、品牌布局以及产品结构现状,全面研究各个层面面临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矛盾。摒弃不合理的产品生产模式,进一步在优化产品结构上下功夫,就今后一个时期烟草行业发展以及产品生产、结构调整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改革与创新。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能搞“一刀切”,适合当前卷烟零售市场运行需要和消费需求的好做法、好思路、好经验、好措施还要不断加以完善,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对行业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大家知道,烟草行业产品能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同和接受,关键还要看产品的质量和结构是否能够达到消费者的标准与要求。企业只有调整思路和转变观念,通过一流的品质、较高的定位、优质的模式、高效的管理、畅销的产品,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与评价,才能维系整个行业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推动行业稳步发展壮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要有一个细化与完善的发展过程
  应当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定义、内容、作用、产生的理论依据,以及实施的目的都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但是,就烟草行业宏观运行情况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于系统性的改革,绝不是某一个层面的改革,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能完善与推选,需要有一个较为复杂长期的推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烟草行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展开多领域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整个烟草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企业运行的现状,总体布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针对性的确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远规划与改革重点,提出行业实施改革的主要任务,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的主要内容、涉及层面、开展领域、实施方式、关键环节以及总体目标等内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烟草行业着重解决的两个难点问题
  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宏观层面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提出的,有其向纵深实施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但是,烟草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会影响到行业内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序开展。
  1、思想观念转变“预热慢”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烟草行业是垄断性强、管理体制单一的特殊行业,行业内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切实感受到当前行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思想观念过于落后和保守,害怕打破现有的局面,影响到切身利益,因而不愿意进行改革。这种思想认识应当说是片面的,对于行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行业应当在全面认识改革的同时,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以及改革宣传等手段,引导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改革的意义以及改革涉及的领域。从而,从思想的层面来为改革的实施创造条件。
  2、创新意识存在“薄弱点”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改革是涉及面较广、影响力较大的重要举措,可能会影响到某个环节或层面的利益,也可能会对人们的生活或者工作环境产生作用。从这个层面来说,改革需要具有极大的勇气和胆量,同时,改革还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人们的能力、素质和水平。烟草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一样,尽管其涉及到的产品结构等生产领域的改革,但是其也将对从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行业从业人员对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以极高的勇气和创新意识,着力解决生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化解由于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等引发的供需矛盾,从根本上把握改革的重点与关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烟草行业整个改革得以稳步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总而言之,改革孕育着希望,改革产生动力,烟草行业必须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增强行业改革创新精神,正视行业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产品结构,把握行业运行的关键点,着力化解改革存在的矛盾,着力提升行业发展原动力,确保整个烟草行业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选择你关注的省份!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需平衡性改革,要素配置,制度性供给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含义及其理论溯源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15日,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强调要“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18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再提“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对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及制度等生产要素进行结构性调整,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从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理论来源较为代表性的有国外的“供给学派”与国内的“新供给主义经济学”。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针对当时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供给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一味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强调降低税率,鼓励生产,从供给管理的角度解决问题,主张通过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才能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作为供给学派的典型实践,“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和“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分别采用减税和国有企业改革等措施帮助美国、英国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如“里根经济学”的核心是减税,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措施包括: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其中,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从70%降至28%,提高了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劳动供给意愿,也推动消费上行;而企业所得税率从46%降至33%,直接提高了企业盈利,也提高了企业投资意愿。这些措施为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内“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贾康(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滕泰(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等,该理论自2012年年底被提出后在国内产生的影响力持续发酵。滕泰在《新供给主义宣言》中提出,“淡化总需求管理,从供给侧推动改革”的宏观政策主张。贾康等在《新供给:经济学的中国创新》中将其思路表述为“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主要政策主张概括为以“双创双化双减”等展开的“八双五并重”,强调以供给侧发力破解中国发展中的矛盾凸显与瓶颈以对接现代化“中国梦”。
作为“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提出者,滕泰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交替误导了中国。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必须阶段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才能维持经济增长和就业,而货币主义则坚信一切通胀归根到底都是货币原因造成的。在两种思想的交替指导下,在保持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似乎走进了一个死循环――每当经济增速有所下滑,决策部门往往会选择凯恩斯主义,加大投资、放松信贷,拼命刺激,“踩油门”;每当通胀有所抬头,决策部门又会高举货币主义的大旗,通过减少投资、紧缩信贷的方式拼命紧缩“踩刹车”。在“踩油门”和“踩刹车”的交替中,中国经济越来越颠簸、经济周期也越来越短,投资猛增、货币超发、产能过剩与垄断加剧、高利贷泛滥、中小企业倒闭潮轮番上演。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错误的根源在于他们都是只看到硬币的一面――需求,而不去分析硬币的另一面――供给。“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刺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一)短期来看是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从需求侧看,外需中,全球出口增速10年见顶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中国较难独善其身,而低成本优势不再,令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不可避免。内需中,2011年人口结构出现拐点,2012年人口抚养比见底回升,2013年地产销量增速持续下行,工业化步入后期,投资增速持续下行。截止到2015年10月份,我国经济下行趋势还没有结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2014年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15.9%,2015年前10月这一增速降至10.2%。而消费总体保持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4月的10%上升到10月的11%,这个指标增长1个点是非常难的。从出口看,依然延续负增长。因此,紧靠需求侧刺激经济,效果不明显。
(二)长期来看则是为解决供需平衡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追求GDP规模扩张和高速度增长,主要通过需求侧改革和管理的思路来实现,即着重强调扩大由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构成的总需求来实现目标。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必要的,但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原来需求侧改革和管理的思路已不能产生以往的效果,2015年以来中央银行5次降息降准、国家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万亿元,但投资依然萎靡。而在消费领域中,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
一直以来,我国的供给体系存在诸多“硬伤”:第一,过去主要是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大家都看到的一个事实是,同一件产品出口的品质就高一些,卖给国内的品质就差一些,迫使很多中等收入群体出国买“中国造”。第二,过去供给体系能适应排浪式消费,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总量上产能没有问题,但结构上存在着花色、品种、规格、安全性等满足不了消费需求这样一些问题,所以有些消费流向了国外。第三,有些产业,产能已经达到了物理性的峰值,价格再怎么降,产品也很难卖得出去,再怎么扩大投资,需求也很难消化现有的产能。同时有些产业,达到了资源环境约束的承载能力峰值,如果以全球消费量为我们自己的产能峰值的话,我们就不得不忍受更加严重的雾霾。第四,我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一种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同时存在着结构性的有效供给不足,比如说平板玻璃严重过剩了,但电子用的平板玻璃、电视用的大平板等我们还是不能生产。风电设备总体过剩了,但控制系统和不少零部件还需要进口。第五,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有些方面的成本,不仅高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甚至高于高收入国家了,表现出某种未富先贵的现象,国民收入还是中等收入的,但生产经营成本却达到了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产能过剩,产品不好卖;另一方面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两头受压,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说高成本是供给侧最致命的硬伤。
因此,必须将目光锁定在供给与生产端,通过结构性改革助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建立“供需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三)适应创新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创新能力问题一直是个短板。据有关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核心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光学、运输、音像技术、医药技术、半导体、发动机关键技术领域,发达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仍保持优势。中国专利转化率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比重。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高端发动机都要依赖进口。我国制造业对外技术依赖度高达50%。唯有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才能在宝贵的“机会窗口期”有所作为。
三、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调整改革思路,从过去突出强调需求侧改革转变到供需平衡性改革上来。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既要有眼前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要考虑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宏观政策在需求侧还是在供给侧上做文章,不是非此即彼,只是有所侧重。
在以往经济政策的制定中,我们更注重从需求侧的角度进行经济调控,这次强调供给侧是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从产业、企业角度观察认识问题,更加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以后不再需要需求侧改革和管理。为了保障经济中高速增长、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等目标均衡实现,我们应当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双管齐下,统筹施策。
我们在重视供给侧创新转型的同时还要注重需求侧创新升级。从消费角度讲,今后以房、车、智能家电等为代表的耐用品消费,如私人专车、以房养老、家电共用的共享消费,精神文化和健康消费都会增加。从投资角度讲,投资者、消费者将进一步融合,小微企业投资比重将增加,传统的资源消耗、房地产、低端投资占比降低,中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投资将增加。出口方面,产品主导型出口转向投资项目、工程和服务外包带动出口,出口平台载体将转向网络化。这里,更要注意构建自动形成、自愿解放的需求形成机制和自调节机制,形成消费引领投资、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这给出了辩证看待“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全新视角。近日,《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两大文件下发,也体现了“两端发力”的重要导向。从供给端入手打造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机制,更强调“供给”与“需求”的有效配合,这必将释放中国经济社会更大的发展活力。
(二)优化供给侧劳动力要素配置。
1.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中国过去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充足的劳动力。但2011年中国人口结构出现拐点,2012年开始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数和占比都出现了下降。同时,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明显,截至2014年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在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的同时,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补充人口红利。
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化解地产库存。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中国城镇化率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高。城镇现在约有7.5亿常住人口,其中2.5亿左右的人没能在城镇落户,2.7亿农民工,买房比例仅1%。早在2014年7月,国务院就已出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但进展缓慢。当前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双管齐下,不仅有助于提供有效供给、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创造需求、消化地产库存。
3.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压,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而考察企业就业状况,自2007年以来,服务业PMI就业在绝大多数时期高于制造业PMI就业指标,这意味着服务业就业状况好于制造业,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就业容纳器。
4.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除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劳动力跨地区和跨部门流转外,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贫困人口脱贫。“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而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2015年4月初,中央深改小组召开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并强调要“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而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陆续通过一揽子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并部署落实教育领域改革措施。
(三)优化供给侧土地和资本要素配置。
1.改革土地制度,加速确权流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农村土地流转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从而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同时,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农村土地用地供给瓶颈将打开,也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2.改革资本要素。资本要素改革的方向之一是降低企业成本,改善资本回报。以工业企业为例,2014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营业务成本占比高达86%,各种税费占比9%,主营利润占比仅5%。持续收缩的需求加上高企的成本、费用,令企业盈利雪上加霜。因此未来必须降低企业成本来改善企业盈利、提升资本回报。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降低企业显性成本: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资本要素改革另一个方向是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其目的也同样是改善企业盈利。而产能利用率和主营活动利润率高度相关。2011年以来,中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企业盈利也同步恶化,反映资本使用效率低下。2013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产能去化就已开始,伴随去产能延续,未来企业盈利有望随产能利用率回升而得到改善。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以最高的资产负债率和最低的资产周转率、最低的主营收入利润率,实现了收入、利润的最大幅下滑。这意味着,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最为堪忧,产能过剩最为严重,未来也将是产能去化的主要承担者。但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将有可能造成大批国企员工下岗,因而发展服务业吸纳就业也将是必然的选择。
(四)加大供给侧创新力度。
1.改革融资体制,提升创新意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有赖于创新意愿的提升,而股权市场天然提供了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以创新著称的美国,也正是依靠资本市场哺育创新。为此,习总书记对建设我国股票市场的论述中特别强调: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意味着,改革融资体制,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2.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创新转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样需要有便利的资源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创新者的存活率和创新产品的转化率。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过去一年中,国务院及各部委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双创”活动。未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同步推进: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二是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支持,如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等;三是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如研发费用抵税等。
(五)从政府层面增加制度性供给。
增加政府制度性供给的核心是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成本。在“供给侧改革”中政府同样大有可为,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改革力度由强到弱依次是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我国企业不仅面对来自原材料、税费、财务、人力等领域的显性成本,更面临来自上述领域的隐性成本。以反腐为例,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狠抓反腐,落马官员人数有增无减,预计未来也将在这三个领域进一步推进改革。二是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国有企业作为中坚力量,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参考文献:
[1]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载于《全球化》2015年第3期。
[2]王青山:《从产业结构调整看供给侧改革》,载于《光明日报》2015年12月8日。
[3]许岩:《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幕拉开国务院24条措施推进新供给改革》,载于《证券时报》2015年11月24日。
[4]冯蕾、陈晨:《解开“供给侧改革”的三个问号》,载于《光明日报》2015年11月30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 ? ? ? ???????
? ? ??省地方志办???? ???
?? ????省招商服务中心????
? ? 无为县高沟镇 ? ? ?马鞍山塘南镇??? ? 天长铜城镇
? ? ? ? ? ? ???
? ? ? ? ?????
?? ????旌德县人民政府?
? ?雨山区人民政府 ?杜集区人民政府 ?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
??合肥市董铺大房郢水库管理处 ? ???
?马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铁总厂?安徽亚夏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无为高沟镇人民政府?安徽盛世天源有限公司?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221号省政府北楼423室 邮编:230001
技术支持:决策支持网络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