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长银:年薪12万个税计算器怎么发最省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纳税群体――大部分工薪阶层都实行“月薪制”,即按月领取工资并按领取数额计算交纳个人所得税。若某月领取多月甚至一定时期的劳动报酬――比如季度奖、半年销售提成等,数额就比较大,适用税率就会“虚高”,就会“不公平”地增加纳税负担,甚至多达50%。笔者呼吁,为减少工薪阶层这个诚实纳税群体的负担,公平个税主要纳税群体的税负,在我国推广“年薪制”计税。
  “年薪制”是一种薪酬制度,同时也是一种计税制度,即按上一年度的月平均收入来申报纳税,可以把税率降到最低的一档。比如某单位2015年实行“年薪制”,某员工2014年全部收入为96000元,那他2015年1月个税申报数是8000元(96000元除12个月),当月纳税345元,全年共纳税为4140元(为方便计算我们均不考虑社保等费用)。实际上,因为各种原因,这一年的年薪与上年度的年薪不可能一样,那么到2015年12月再对全年收入计税,当年应交的个税减去各月已按8000元交纳的个税,就是12月份应交的个税。
  还以这位员工为例。如果按照通常的“月薪制”计税,假设这位员工单月收入5000元,双月收入11000元,年薪还是96000元。那么他单月纳税45元,双月纳税945元,全年纳税5940元。比“年薪制”多纳税1800元,税负增加43.49%。这还算相对规律的发放方式,若每月发放工资的差额太大,税负会增加更多,超过50%大有人在。
  再以笔者所在的行业为例。这个行业是高校。高校教师的工资具有“季节性”特点――教学期收入与假期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每年有三个月的假期,也是“淡季”,教师收入普遍较低;教学期是“旺季”,教师收入普遍高于“淡季”。但在“旺季”每个月发放到教师手里的报酬也不均衡,计税忽高忽低。例如某位老师1月份(属于旺季,全年的奖金、学期的课酬都在这月发放)应税所得高达29885元,纳税5591.25元;可3月份(是淡季)的应税所得才4285元,纳税23.55元。两个月工资相差7倍,纳税则相差237倍。这显然有失公平,违背税法“公平纳税”的法理。
  按照现在的“月薪制”计算,这位教师两个月的纳税总额为5614.8元。如果实行“年薪制”的话,把这两个月的收入平均后计税,该教师纳税总额为4782.5元,节税832.3元。
  高校教师的收入还具有“不固定性”特点――这也是由老师收入的多样性决定的。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教师除了基本工资、职称工资等固定收入外,还有课时补助、课题提成、年终奖金以及各种成果奖励等等,但这些收入并不都是固定收入,比如课题提成,只有拿到课题的教师才有;尤其是成果奖励,有成果的教师才能获得此类奖励,并且是多少年才享受一次。例如某教师的一本教材,2005年出版,2012年获奖,学校给了10000元奖金,打进教师当月的工资卡,合并纳税超过3000元,这就不太公平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个税主要纳税群体来说,“年薪制”比“月薪制”益处多多。其实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法早已明确:“收入不均衡或不固定”的行业可以采取“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年薪制”计税。但这优惠政策仅限于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享受。这就意味着,更多工薪阶层所在的高提成、高奖励的销售行业,即使明显地存在每月收入不均衡现象,也无法享受“年薪制”计税的优惠政策,这显然有失公平。
  纳税有失公平,纳税人就有可能不服气,进而采取一些非法动作逃税,这势必会加大税收的监管成本。为此,给每月“收入不均衡”的纳税人一个合法的“出口”就十分必要,也很迫切。“年薪制”计税就是一个合法的“出口”。
  为此笔者建议: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即“年薪制”计税的规定,在我国“收入不均衡”行业或单位推广“年薪制”计税,据实减轻主要纳税群体“因计算不当而添加”的税负,体现税法公平纳税的精神,促进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进程。这不但符合为纳税主体减负的时代精神,也可为我国进一步实现“家庭制”计税垫个台阶。
  (作者葛长银,和讯专栏作者,我国财税领域专家,崇尚“为生民立命”的治学传统,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治学方法,致力于向社会普及财税专业知识。现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全文共1868字节&&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任
何组织未经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
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
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 V8.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大连龙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站所有资料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申报系统全国免费技术支持热线:8()
客户服务中心热线:()
投诉邮箱:采用年薪制的员工怎么发工资和计算个人所得税?请举个例子谢谢
采用年薪制的员工怎么发工资和计算个人所得税?请举个例子谢谢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转过路角忽然发现,3岁的儿子已在路口等着自己回来。
在0℃的江苏无锡街头,环卫工用双手疏通下水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国务院发文明确
  实施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行动,实施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行动;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规收入渠道,发挥收入调节功能。
  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意见同时要求,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堵塞非正规收入渠道。
  上述《意见》发布后,有媒体称,个税改革将分三步走,高收入阶层未来多元化的劳动所得将作为增量因素考虑纳入综合所得,并由此统计个人所得税。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被称为高收入群体,在个税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标阶段,这类人群是重点调节的人群。
  而其中,“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被称为高收入群体”被很多媒体误读。
  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专家表示,网络上所说的“年收入12万元是高收入人群”纯属谣言!
  近期个税改革再度成为热点,针对有观点称“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多位熟知个税改革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专家24日对新华社记者回应说,这一观点是误读,纯属谣言,12万元不是划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自行申报早在2006年就开始执行了,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任何加税的意思。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培林声称,目前中国官方并没有明确的收入划分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表示,年收入12万元在大城市里连中产阶级都不一定算得上,当然这个收入标准各地情况会有差别。
  那么,抛开“12万元”的界限不谈,本次《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到底给我们透露了哪些信息呢?
  国务院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城镇就业规模逐步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继续提高;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共建共享的格局初步形成。
  《意见》表示,要拓宽居民财产投资渠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直接融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向居民提供多元化的理财产品,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意见》提出,要加强对财产性收入的法治保障。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和透明度建设,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财务管理和分红制度,切实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在拆迁、征地、征用公民财产过程中,依法保护公民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意见》提到,合理调节财产性收入。平衡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税负水平,着力促进机会公平,鼓励更多群体通过勤劳和发挥才智致富。完善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征管机制。
  《意见》强调,规范现金管理。推行非现金结算。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堵塞非正规收入渠道。继续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意见》指出,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
  《意见》明确,扩大基本保障覆盖范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将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纳入缴费基数统计口径范围,形成合理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避免对低收入群体的制度性挤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加大国有资本收益补贴社会保障力度,化解社会保险基金缺口等长期风险。积极发展慈善事业。
  《意见》中所提到的个税改革,其实我们已经经历了四次,而即将出台实施的是第五次个人改革方案。
  截止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所得实行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
  而对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此外,从2006年起,每年的1月1日~3月31日,年所得超过12万元个人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
  至于即将到来的第五次个税改革,具体方案尚未出台。
最后再次划重点
“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
这是误读,纯属谣言
via央视财经、新华社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1453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薪12万个税申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