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对内创业型公司该不该入职信息透明

一同度过这个最寒冷的严冬:抄底港股,才是真正的为国接盘 : 经理人分享
格隆汇APP版已推出,欢迎下载使用!更多精彩欢迎登陆网站:
据美国国家气象局国家环境预测中心GFS计算预报显示,本周日,香港地区可能出现40年来首次的下雪天。上一次香港下雪是1975年。
天气如此,而近期的香港资本市场,亦是如此。
今天,各指数,尤其是香港方面,再次遭到洗劫。
至此,2016年的开年第三个星期三,恒生指数累计下跌13.82%,恒生国企指数下跌17.03%,上证指数下跌15.89%,创业板指数下跌18.14%。
如果说,A股开年的下跌,有熔断机制的助推作用和人民币加速贬值的强烈预期,那么香港市场出现这样的走势,并且下跌带量。从估值体系上已经讲不通了,此次下跌,最主要的原因,是外资的集体撤离,和07-08年一样。
港汇松动,外资集中撤离,毫不眨眼
这是近期港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从1月7日起,之前一直处于强方保证线状态的港币汇率,突然松动,紧接着,在后面的几天,港币出现大幅贬值,连创飙升纪录。截止刚刚,港汇已从7.75港元/美元的强方保证线,贬值至7.826港元/美元。
虽说港币和美元采用的是联系汇率制度,汇率波动处于7.75~7.85港元/美元之间,都属于正常波动。但是这次的港币贬值,速度之快是前所未见的,截止今天,12天贬值接近1%(联系汇率制度的总振幅才1.28%)。而且就目前的港汇水平,已经接近2007年次贷金融危机的水平。而此次的贬值速度,资金流出的速度,绝对超过当年。
随着外资的集中撤离,港汇承压,股市下跌,港元流动性趋紧,港元一个月期香港银行间利率Hibor和3个月期Hibor屡创新高。这不禁又让人联想起1998年索罗斯狙击港币的那场多空大战。很多人,开始猜测这是不是有预谋的对汇率进行攻击,或是某种特别的原因导致资金集中撤离。是否稳定汇率会造成利率升高,更进一步的使股市承压。
港府亮剑:有能力维护联汇制度
因为香港经历过以前的汇率战争,这次,金管局显然早已开始着手准备,近日,金管局在不断强调,香港并没有改变联系汇率制度的计划,并且决心捍卫联汇,相信已随时做好入市沽美元、接港元沽盘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金管局之前捍卫联汇的操作并不是等港汇跌近7.85防线时才出手,而是在港汇迫近7.83时出手截击。
目前,市场对香港外汇储备不足的担心完全是多虑的,格隆汇之前的文章《》有分析过。香港有近358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高达113%,在全球都处于高位,不仅高于主要经济体(中国大陆为GDP的38%),也明显高于储备高的小型经济体新加坡(85%)。香港外汇储备是基础货币的1.7倍。
按7.85弱方保证汇率,可兑付2.81658万亿港元。而同时,港元发行量仅为1.592784万亿港元。极端情况下,即使所有港元都向金管局提出要求,按7.85兑换成美元。金管局手里还有富余1559亿美元。外汇储备,非常充足。
有人担心金管局如果全力投入救助汇市,势必会引发股市进一步的压力。但如果与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香港目前的局势也并不算“危急”,且香港政府已经有成功应对的经验,会更稳妥的的处理汇市和股市的维稳工作。
当年出现的极端情况,一方面是索罗斯瞅准香港金管局外储并不充足,再加上当年前期应对策略并不完善,救汇市导致银行利率飙升,股市暴跌,但后来金管局改变策略,将买入的港元全部存入银行体系后,利率立马就稳定,股市也稳住了。所以,这次金管局显然是有备而来。
此外,内地与香港利益相连越来越密切,短期,内地也将会助力香港金管局稳定汇市。目前内地正处在稳定人民币汇率的过程之中,港币的波动加剧显然不利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本地的金融稳定,因此,内地外管局将会助力香港金管局稳定香港汇市。
抄底港股,才是真正的为国接盘
去年有人在股灾时期提出“侠之大者,为国接盘”。而真正意义上的为国接盘,用在当下的香港市场,那便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香港股市,因为历史原因,整个市场有40%的参与机构都是外资。随着沪港通的推行和中港基金互认的开通,内资进入香港股市的通道逐渐拓展,香港股市,慢慢变成中资和外资较量的角力场。而外资在此轮香港股市下跌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断的下调各大指标股(比如腾讯,港交所等)的目标价,做空国资概念股(比如光大等),借助讯息,顺势出货(比如复星系等)。撤退意图,明显且暴力,一方面对香港经济的不看好,另一方面,回美国市场或其他境外市场,补仓或救市。
而反过来看,中资近期在做什么?A股土豪,频频出手,来港收购。这个趋势刚刚开始,被低估的港股各种被A股大佬“临幸”,比如:
1)体育之窗收购联众28%的股份,溢价13%;
2)乐视认购TCL多媒体25%新股,溢价约50%;
3)广汇汽车收购宝信汽车不超过75%的股份,溢价44%;
4)中国宝安有条件全面要约收购国际精密全部股份,溢价36%;
5)中信国安收购耀科国际53%股份触发全面要约,三日大涨超150%。
。。。。。。
相信,目前仍有更多的公司,在被不断的被内地资金收购之中。
沪港通通道,连续两个月无休止的净流入,平均每天10亿左右,能如此稳健有度的接盘香港市场,足以让我们相信,尽管外资在撤,但是国家的资金,正在源源不断的流入,目的只有一个,接盘。而接盘香港股市,是为了之后接盘整个香港经济,而做出的铺垫。
截止目前,港股通的总额度,还剩1327亿未使用。近两个月就用去300多亿。
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沪港通只是各类通道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多渠道,多方式的接盘香港股市,正在进行时。为了稳住香港市场,也许,中资,才应该是所有港股交易者最应该感谢的人。
目前恒生国企指数6.1倍的PE,已经低于07年次贷危机的水平。看似危机重重,而机会在这时已经源源大于危了。
彼得o林奇在他的《战胜华尔街》一书中曾讲到:“当下次股市下跌的时候,一定要趁机逢低买入一些超跌的股票。但是做起来并不简单。因为每一次危机‘看起来’都好像要比上一次更严重。”
07-08年,外资也是集体撤离,但今年有些变化的是,外资撤离的同时,大陆资金在接盘。真正的为国接盘,就是抄底港股。
股市中一个最普遍的现象是,投资者变的越来越短视,这既与媒体过分关注投资结果有关,也与投资经理按年度盈利提成的追求有关,这些情绪反过来又传染给了普通投资人。当大部分的投资者过度关注短期的投资表现时,他们实际上是为更有远见的投资人创造了机会。
这个最寒冷的严冬,我们一同度过。
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加入格隆汇
欢迎投稿给格隆汇,或加入格隆汇微信群组,共同分享投资理念,探讨、挖掘投资机会。
申请入格隆汇交流群:添加管理员微信号:“guruclub_cs”,附上您的工作情况、行业研究经验及投资心得。
投稿邮箱:
联系电话:1
业务洽谈:
↓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与作者沟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涉及知识点
总有一天,你会感谢那些逼你买房的中介
关于特斯拉,你不知道的五个秘密
做出重大商业决策之前,需要谨记五个要诀
关注MBA联考,扫描下载联考神器回复: 20 | 浏览: 5673
| 字体: tT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精华0&帖子255&经验值165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23 &
地区:白云区街道:黄石街道帖子255&经验值165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你的另一个娘家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羊城大小事 尽在广州圈
| 字体大小: tT
我从上家公司离职有一年了,这一年都是在家全职带,年前也有找过工作,一直没有公司录用我,但是今天去面试,是一家创业型的公司,规模小,有双休,工资试用期3000,转正3500,这样的公司能去吗?我最担心的是工资拖欠现象,虽然老板跟我谈的时候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可是总觉得心里没底。求助各位美妈我该放弃还是坚持呢?
精华0&帖子425&经验值1717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56 &
地区:越秀区街道:中山纪念堂、应元路帖子425&经验值1717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创业型公司是指什么?投资咨询公司?
精华0&帖子15999&经验值102563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82464 &
地区:黄埔区街道:红山街道帖子15999&经验值102563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可以先去试下噶
Life is a do it yourself project!
精华0&帖子6428&经验值1165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15510 &
地区:街道:帖子6428&经验值1165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不了解,帮顶了
精华0&帖子7&经验值3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41 &
头像被屏蔽
地区:天河区街道:车陂街道帖子7&经验值3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精华0&帖子42&经验值22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385 &
地区:越秀区街道:北京街道帖子42&经验值22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精华0&帖子85&经验值489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402 &
地区:白云区街道:均禾街道帖子85&经验值489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如果公司前景好的,创业型更好
精华0&帖子64&经验值46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1017 &
地区:白云区街道:同和街道帖子64&经验值46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不了解。帮顶
精华0&帖子67&经验值35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563 &
地区:荔湾区街道:花地街道帖子67&经验值35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正在创业型公司上班嘀,样样都没完善,是有点不知怎么说,以后会更好吧!
精华1&帖子15963&经验值164736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149808 &
地区:白云区街道:帖子15963&经验值164736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刚好锻炼自己呀..
精华0&帖子1471&经验值8128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9357 &
地区:天河区街道:林和街道帖子1471&经验值8128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fwcdandan 发表于
我从上家公司离职有一年了,这一年都是在家全职带宝宝,年前也有找过工作,一直没有公司录用我,但是今天去 ...
不知道你的年龄、家境和性格,怎好说该不该?
这跟投资一样
去成熟公司风险小,回报小,公司不依赖你。
去创业公司风险大,回报大,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想想当初跟着马云打天下的“十八罗汉”吧,他们就是好的榜样。当然也有不少失败的榜样。
那么跟投资一样,你要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还要评估自己对盈利的渴望程度
精华0&帖子1837&经验值849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8836 &
地区:越秀区街道:帖子1837&经验值849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其实待遇也不错啦,我觉得创业型的公司工作未必不好啊,开始或者会难点,到以后起步了,会有升值的空间呢。
精华0&帖子1087&经验值3376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3904 &
地区:街道:帖子1087&经验值3376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只要路途不远,我觉得可以去看看啊。小公司也不一定会发不出工资的
精华2&帖子472&经验值2796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3079 &
地区:大沙街街道:大沙街帖子472&经验值2796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只要能按时发工资,也可以去试的。
&同意这个。公司起步阶段,如果你能帮上忙,我想老板以后会很感激的。就算以后觉得不好再走也不迟&
精华0&帖子4853&经验值28598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6973 &
地区:萝岗区街道:帖子4853&经验值28598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去试试啊.
精华0&帖子6&经验值3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53 &
头像被屏蔽
地区:天河区街道:帖子6&经验值3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精华0&帖子2123&经验值8899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7290 &
地区:白云区街道:帖子2123&经验值8899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 & 只要能按时发工资,也可以去试的。
同意这个。公司起步阶段,如果你能帮上忙,我想老板以后会很感激的。就算以后觉得不好再走也不迟
精华0&帖子460&经验值2807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941 &
蒜头漂江湖
地区:街道:帖子460&经验值2807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挺好的,尝试一下
精华0&帖子950&经验值243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1395 &
地区:越秀区街道:珠光街道帖子950&经验值243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先做着吧,如果不行的话再选择~~
精华0&帖子255&经验值165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23 &
地区:白云区街道:黄石街道帖子255&经验值165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关键还是路途远,上班坐车很困难,所以才会有这个顾虑。
该不该去创业型的公司上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羊城大小事 尽在广州圈
登录妈妈网
手机上妈网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随时随地记录宝宝可爱的瞬间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网安备案号:4公安机关备案号: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你选择的金额范畴属于普通装修,将会为你分派装修队,只提供平面设计图噢!
发布装修招标
装修零成本/免费提供服务;帮你找到最优秀的装修公司,让装修更健康,更放心
姓 &&&&&&名:
手机号码:
居住区域:
装修预算:编译/B12团队来源:TechCrunch“我们公司一切都很好;我们马上就要推出一个新的功能啦,就差了雇一个程序员去实现了;你们的工资很快就会发下来,还会涨一涨呢…”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们往往擅长煲出一锅锅的鸡汤,好让团队成员跟着他们一往无前,继续做「走上人生巅峰」的美梦。不过,在下面的这篇文章中,作者Danny Crichton手握锋利的剑,试图把这些虚妄的创业泡沫一个个戳破。创业公司一边大把大把地烧钱,一边又没有敲定投资机构的投资。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它就只能等死了。在危机出现几周之后,日子开始按天算,创始人的压力指数每天都会冲向一个新的峰值。 因为他必须不断向其他人推销自己的公司,不仅是向投资人和用户,还得向自己的员工或者潜在员工推销。创始人和创业公司从来都别无选择。“流水不错,资金在持续增长”,这往往只是一个假象,仅仅因为大家都不了解公司财政的真实状况。这也就是创始人必须要说的谎话:我们公司一切都很好;我们马上就要推出一个新的功能啦,就差了雇一个程序员去实现了;你们的工资很快就会发下来,还会涨一涨,虽然新一轮融资还没影儿呢。没办法,说谎简直就是创始人的日常工作之一,因为谎言是让公司正常运行的必需品。没人喜欢说谎,所以大家都会不自觉地用一些修辞,让说谎显得更有理有据,比如“赶紧的,不然来不及了”、“任何事情你自己没去试过就别当真!”其实说谎有一个委婉的说法——“信息控制”。创业公司要想成功,信息控制就是创始人的必备技能,不过这也不能说明创始人就是坏人。但是,时代变了,大家对初创公司那点小九九都越来越门清了。人们知道该问创业公司什么问题,也不怕知道答案,甚至要刨根问题去寻找那个答案。这意味着,一些创业神话可能要被戳破了。关于信息,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透明渠道。但我们也得明白,创业公司从来都与风险共存,而我们也必须接受那些不得不到来的谎言。看不见的泡沫现在的创业公司,普遍依靠着「无知的点石成金术」,以及「对痛苦的健忘症」运营和维系着。而事实上,大多数创业公司最终都会死掉。绝大多数的创业公司员工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兑现他们的期权,更不用说套现成为百万富豪了。从概率上讲,一个有才华的人想有更多钱的话,去一家大公司比去创业靠谱多了。不过,这事还是挺好玩的。硅谷作为一个全世界「超理性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遍地都是「屌丝逆袭,征服世界」的创业传奇。对,是真的有逆袭成功的,但是放眼望去,你创办的公司极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挂在了一个踌躇满志的决策上。不幸的是,失败的人都被媒体和公众集体选择性忽略了,全民瞩目的只有成功者——谁叫大家也都想这么风光一把呢。所以说呢,硅谷就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骗人在所难免。你看,几个创始人从那么几颗用户发展到了千万规模的用户——无中生有,谁信呢,但是还真的有人做成过。没有那么一些些的盲目自信或者打鸡血,我们今天说不定还在用着n年前的小灵通呢。不得不承认,打鸡血确实是把一家创业公司带上正轨的必备良药。但是吧,现在骗人没有以前那么好骗了。那种客户和员工都对创业公司的基金、地位一头雾水,任你随便喊价的好日子再也木有了。如今的销售满嘴都是关于公司融资轮次、公司稳定性和未来收益的刁钻问题,这就导致了创业者拼命想要通过快速和高额融资获得背书和认可。就像我的小伙伴Connie Loizos报道的那样,现在的员工加入一家公司之前都会先问一些关于「清算优先权」和「参与优先股」这类的问题,这就逼着创业者面对残酷而冰冷的现实:打鸡血已经撑不起一家公司了,没有钱,那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永远都是死循环。现在的人,都他妈等着看投资协议呢!!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个被忽略的巨大泡沫之中,这会把我们带进一大坨新麻烦和新挑战里。现在人们对一种事物越了解,就约挑剔,越苛求。但是,了解清算优先权的想法可能与「创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相背的:创业这件事情,本来不应该是一种对两个人、一台笔记本就能改变世界的信仰吗?成为创业公司的一员?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如果你在早年加入了一个初创公司,最后它在北湾卖了十亿美元。这笔钱可能不够你买一个岛来过退休生活,不过至少你可以放心地在南湾安一个美丽的家,剩下的钱如果够多的话也可以开始自己的事业。如今,这个创业退休后的美梦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些年,创业公司的估值早早飙升,这意味着员工得到他们的股票估值要远高于过去。当一个公司在早期就已经是一个独角兽时,它已经没有太多的额外增长空间来打造像谷歌和Facebook早期员工那样的百万富翁了。但是,情况远不止此,它正变得更糟。正如上周末,艾琳李在她更新的独角兽名单中指出的那样,初创公司的平均资本的效益在过去一年明显减少。这点对员工而言,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公司正通过不断提高工资水平的方式来避免直接对接公开市场,以此稀释员工股权。此外,清算优先权真的是个不小的障碍,它以一种体面但不公开的方式限制了员工的升迁。最后,即使员工拿到了公司的期权以及上涨的公司估值,他们常常会用一个“浮士德式”的交易,要求他们为期权那部分收入纳税,哪怕员工们可能无法拿到那部分现金。不少公司以硬性规定的方式向员工兜售期权,Uber只是其中之一。现在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们正在全力在市场上兜售这些东西。他们的一些朋友已经被初创公司搞垮,密集的专业网络使得“肮脏”的资金快速地在财务系统中流动。创业公司的财务状况被普遍忽略,但我们已经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了。我们正在尝试用冷静的、有逻辑的理性思维方式而不是愤世嫉俗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以透明重建信心我们不再生活在那个缺乏基本词汇去理解初创公司发展的世界。现在有太多的委员会、研讨会、活动以及会议,让大家看清创业公司是如何运转的。每一个创始人和投资人现在都要面对更加见多识广的人群,如果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更愿意打断谈判。提高透明度是唯一的出路。创始人不能指望瞒着那些询问投资条款清单以及清算优先权的员工。最好的初创公司不会担心将这些告知潜在的雇员,并且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是公司业务健康的写照。精明的员工也有权去了解这些——这是他们应得的权利。然而,打鸡血依然不可或缺。我们仍然需要通过「造梦」,然后实现梦想。每一个初创公司系统内的人员职责高度透明,才能让成员理解创始人在创业初期的困境。在初期,创业这种事本来就是一个「鸡与蛋」的问题。招聘一个工程师的举动可能只是为了得到下一轮融资或者确保初创公司接下来几个月的运营。我们可以理顺所有我们想要的初创公司,并且阅读市值表、参数及运营退出方案。但在一天结束时,我们都不得不坚信公司业务成功会成为现实。成功是建立的,不是模仿的。我们过去的失误常出于无知,但如今我们需要借助信仰自觉地去承担义务。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接受创始人的鸡血,即使数据还没有完全建立。如今我们可以比以往更好地察觉到谎言,但现在如果我们需要成功,可能还不得不干了这碗鸡汤。转自:互联网创业刊·END·专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O2O、电商、P2P领域。提供深入独到趋势分析、干货、观察。搜索公众账号“ hlwgcw ”关注互联网观察网(hlwgcw)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hlwgcw互联网观察网官方微信。聚焦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提供深入独到趋势分析、干货、微观察。【微信号:hlwgcw】【新浪微博:@互联网观察网】热门文章最新文章hlwgcw互联网观察网官方微信。聚焦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提供深入独到趋势分析、干货、微观察。【微信号:hlwgcw】【新浪微博:@互联网观察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创业板:信息透明监管严厉可避险
&&&作者:庞华玮
  迟到了10年的创业板千呼万唤即将推出,这成了今年中国金融界最热门的焦点话题。创业板的推出必将影响到、风投、企业,以及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赢周刊》自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各界人士包括律师、风投界、证券界人士、经济学者等关于创业板的各方面话题探讨。
  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我们请来中世律所联盟(SGLA)的来自不同律师事务所的三位著名律师为我们解答企业上创业板如何化解法律风险等问题。――编者
  风险也是一种教育
  赢周刊:企业在创业板,主要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答:创业板主要的法律风险来源于其定位――成长型创业企业,相应带来的法律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操纵股价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和诚信风险。
  赢周刊:中小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如何建立一套系统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使企业能够善于识别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和化解风险?
  答:中小企业在上创业板之前,首先是借助保荐机构、律师、会计师的力量,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其次是要制定规范的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决策等各项制度,并严格实施;
  第三是根据有关治理准则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引入独立董事并真正发挥其作用;
  最后要加强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等的培训、教育和引导。
  赢周刊: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注意哪些法律制度问题?
  答:对于准备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来说,有关信息披露应该更充分透明,尤其是关联交易、独立性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应该意识到证监会和交易所对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管的监管更严格了,所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很重要。
  纳斯达克是标杆
  赢周刊:除了美国纳斯达克以外,很多海外的创业板都不成功,比如说香港创业板GEM,中国创业板与海外创业板法律实操上与是否相同?您认为中国的创业板会不会成功?
  答:美国纳斯达克的奇迹首先应归功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从它的制度层面来说,主要有三个特色:
  首先是做市商制度。
  其次是严厉的监管制度,突出体现为2002年《萨班斯法案》。纳斯达克总裁在1999年曾表示:“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都在寻求对市场的信任。100多年前我们的市场是为内线人物的利益而操作的,很少有入愿意把存款拿到一个不公正的市场上冒险。今天千百万美国人都知道:联邦、州和证券业的监管机构在保护他们,所以他们肯投资。”
  最后是退出机制。退出机制是对上市公司最有效的约束也是净化纳斯达克市场的最佳手段。事实上,纳斯达克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上市公司遭到摘牌。
  而香港的创业板目前看来基本上是失败的,它的交投很不活跃,今年以来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也是凤毛麟角,香港创业板目前正面临改革。
  看看我们的创业板,有志者近万家企业,所以说,我们的创业板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这是最重要保障。另外,我们已完成了股市的全流通改革,市场繁荣,这也是创业板成功的重要保障。
  避免欺诈上市
  赢周刊:4年前开启上市之门,然而最早一批上市公司自上市伊始,便问题不断。而即将推出的创业板怎样才能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解决这个风险的关键是什么?
  答:中小板第一个被爆出丑闻的是(,)欺诈上市问题。江苏琼花(002002)是中小板第二家上市公司。可是上市不到20天,江苏琼花就发布,称公司在德隆旗下两家证券公司的委托并没有得到董事会的批准。当时是德隆系岌岌可危之际,委托理财资金拿不回来的比比皆是。按理说,这样的账目问题在上市之前就能被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获悉,但是问题到上市后才暴露出来。这个案例深刻反映了一个问题: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会被集体掩盖,因为如果公司不上市,保荐人、会计师、律师、上市公司组成的产业链条全部受损。
  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比较而言,中小企业板都是符合主板上市条件的;而创业板定位于成长型创业企业,刚刚开始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在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方面比较有特色。定位不同决定了投资创业板的风险更高。
  事实上,任何国家的股市都无法完全避免欺诈上市的问题。只要我们的法律系统能减少诚信问题产生的条件,并对发生诚信问题的上市公司和高管严加处理,诚信问题就不会危及股市的整体发展。
  反财务欺诈最关键的措施是制定严格的监管法律、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这一点,美国萨班斯法案可供借鉴。美国萨班斯法案号称美国历史上最严厉的会计和公司内控法,是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其出台源于2002年发生的“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欺诈丑闻案。美国萨班斯法案要求成立特别委员会监管执行上市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要求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个人对财务报告可靠性承担责任,其中404条款明确规定了管理层应承担设立和维持应有的内部控制结构的职责,被认为是《萨班斯法案》所有条款中最严厉、最昂贵的条款。另外,为提高上市公司及高管违规成本,还要不断完善证券欺诈索赔诉讼制度,为公众投资者维权提供便捷的途径。
  中介机构是关键
  赢周刊:拟上市创业板的公司多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家族式管理与上市公司应规范运作的冲突。比如创维集团老板黄宏生因挪用4800万元被起诉,对待这样的企业运营风险,能提前做些什么工作?
  答:对于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的完善,保荐机构、律师和会计师都负有责任。一旦上市公司出现治理丑闻,中介机构不仅可能面临处罚,也会遭受信誉危机。对于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中介机构在整个重组、改制、辅导期间都可以提出改善建议,并可通过对公司控股股东、董事和高管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意识到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的重要性,向其告知违规的风险和成本。
  征求意见稿要求保荐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自主创新能力作尽职调查和审慎判断,因此,公众对创业板上市企业风险的判断将主要依赖于保荐机构的判断能力。为了保障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质量,监管部门应当设计一套完善的创业板保荐规则和工作指引,并明确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人的惩罚机制。
  避免股价操纵
  赢周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利润操纵等问题是被指责较多的问题,这些亦是创业板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您认为解决风险的根本之道是什么?
  答:创业板风险防范的根本之道在于为创业板建立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更加严厉的监管制度,特别是要强化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的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
  赢周刊:股价操纵也是可能发生的重大法律风险问题。创业板企业实际控制人一旦利用信息优势、流通盘小的特点进行股价操纵该怎么办?
  答: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规模较小,市值较低,股价易被操纵从而可能大幅波动。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加大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违规成本!另外,还可效仿美国的做法,规定内幕交易的行为人对于在内幕交易行为发生时所买进或卖出证券的相对方具有民事赔偿责任;而且证监会可以将罚款中的一部分奖励给内幕交易的举报人,从而调动知情人检举内幕交易的积极性。这种做法有利于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内幕交易这种隐蔽性较强的违法行为,值得我国借鉴。
  赢周刊:如果投资者把投资的重点转到对创业板公司股价的炒作上,从而加剧市场的波动。如何解决这样的波动?
  答:目前中小企业板的波动确实很大,有的股票上市当天暴涨300%~400%,之后就暴跌。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股本更小,股价更容易被操纵,所以波幅会更大、对投资者风险也更大。对于创业板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监管层可酌情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在创业板开设初期,设置投资准入门槛,比如可以规定“20万元以上的资金方可入市”;另外,初期采取批量上市的方法提高股票供给,防止市场爆炒;此外,加强对创业板股票的交易监管,加大对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的打击力度;最后,还可以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广度、深度、频度,实行网站实时披露。
  总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和严厉的监管制度,是创业板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石。
  会客厅嘉宾:
  广东广大律师事务所证券专业律师 陈长洁
  深圳华商合伙人、证券专业律师 何贤波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证券专业律师 朱林海
(责任编辑:王海林)
[] [] [] [] []
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评论
04/24 07:3204/24 07:2904/24 03:5004/24 03:2404/24 01:3604/23 16:0404/23 12:39
看过此页的网友也看过了
读者正在看
script src="/track/track_xfh.js?v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该不该去创业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