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用上年度项目结余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的会计科目怎么做

|||||||||||
您的位置:&&&> 正文
行政单位结余如何核算?
10:48  【
】【】【】
&&&&结余即年终结余,是行政单位全年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行政单位的结余核算,设置“结余”科目和“结余”账户进行。有专项资金的行政单位,应将结余分为经常性结余和专项结余进行明细核算。经常性结余是经常性收入与经常性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年终进行经常性结余核算时,将“拨入经费——经常性经费”(不含预拨下年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其他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结余——经常性结余”科目的贷方,借记“拨入经费——经常性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其他收入”科目,贷记“结余——经常性结余”科目。并同时将“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不含预拨下年经费)、“拨出经费——经常性经费”、“结转自筹基建”科目的余额转入“结余——经常性结余”科目的借方,借方“结余——经常性结余”科目,贷记“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拨出经费——经常性经费”、“结转自筹基建”科目。年终“结余——经常性结余”科目若存在借方余额,表明超支;若存在贷方余额,则表明结余;本年结余数加年初结余数为滚存结余。根据制度规定,行政单位的结余不提取,全额结转下年使用。
      
      
      
      
      
      
           
      
      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成本后再进行调。
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资产价值。(正确)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仍需计提折旧。(错误)
营改增试点实施办法所称应税服务中的交通运输业服务是指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正确)
应付账款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因购买物资或服务、工程建设等而应付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不含1年)的款项。错误)
应付政府补贴款核算负责发放政府补贴的行政单位按照规定应当支付给政府补贴接受者的各种政府补贴款。(正确)
应付职工薪酬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年度终了时,该科目一般应无余额。(正确)
应付职工薪酬应当在规定应付职工薪酬的时间确认。(正确)
应缴税费应当在产生缴纳税费义务时确认。(正确
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使用的修理设备、工具器具、车辆等动产,作为行政单位的公共基础设施核算。(错误)
预付账款应当在已支付款项但尚未收到物资或服务时确认。(正确)
预算编制过程中只需要考虑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应支出需求而不必考虑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错误)
月度终了结转成本时,企业应当根据本月销售的各种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的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正确)
在以旧换新销售方式,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销售退回商品处理。(错误)
政府储备物资应当在其到达存放地点并验收时确认。(正确
政府集中采购固定资产的款项,一般由财政直接支付。(正确)
置换换入的存货,其成本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确定。(错误)
专用基金应当遵循先用后提、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错误)
资产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体系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应按照资产类别分别制定管理办法,
同时也要突出重点,比如对固定资产则要制定三级管理制度等。(正确)
自行繁育的动植物,其成本包括在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正确)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建造该项资产至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正确)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核算向所属单位拨出的非同级财政拨款资金的会计科目是(拨出经费
反映行政单位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不能作为以后支出的资金来源的会计科目是(
资产基金’
反映行政单位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不能作为以后支出的资金来源的会计科目是(资产基金
核算反映因发生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而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金额的会计科目是(待偿债净资产
关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修订基本原则的表述,下列错误的是(有利于行政单位会计国际化趋同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行政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可以根据业绩需要提前或者延后进行会计核算
关于会计要素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行政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实际成本进行计量,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应具有的特征的是(资产的形态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无形的,但不可以是其他权利
关于运用会计科目的相关规定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均是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的
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是指(支出
行政单位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发生支出时,应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国家物资储备局及所属行政单位管理的储备物资的会计核算,按照《国家物资储备资金会计制度》规定执行。正确
行政单位发生外币业务的需要按照业务发生当日或上期期末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记账,并登记外币金额和汇率。错误
年末,“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余额应结转下年。错误
行政事业单位对无法查明的现金溢余或短缺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计入相关科目。正确
行政单位根据合同规定支付订金应通过“预付账款”科目核算。错误
新制度下,行政单位应当对很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错误
新制度下,行政单位应当对很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错误
单位发生预付账款退回无论是当年还是以前年度退回,都应当借记资产基金,贷记预付账款。正确
行政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等,可以在购进时直接列作支出,不通过存货科目核算。正确
行政单位接受委托人指定受赠人的转赠物资,应当通过存货科目核算。错误
委托加工的存货,其成本按照未加工存货的成本加往返运输费进行确定。错误
存货应当在其到达存放地点并验收时确认。正确
置换换入的存货,其成本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确定。错误
购入固定资产分期付款的,按照已实际支付的价款借方记待偿债净资产,贷方记应付账款。错误
能够分清支付价款中的房屋及构筑物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错误
境外行政单位购买具有所有权的土地,作为固定资产。正确\
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成本后再进行调整。正确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适用不同折旧率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正确
自行繁育的动植物,其成本包括在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正确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建造该项资产至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正确
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因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原因而提高使用效能或延长使用年限的,应当按照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成本以及重新确定的折旧年限,重新计算折旧额。(正确
行政单位摊销无形资产时,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按规定摊销,从下月起不再摊销错误
对软件的漏洞修补、技术维护等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支出且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错误
对工程项目完工交付使用时扣留质量保证金的,按照扣留的质量保证金金额,借记“待偿债净资产”,贷记“长期应付款”正确
行政单位应当自无形资产取得当月起按月计提摊销,无形资产减少的当月不再计提摊销。正确
“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且已交付完工的各种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和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的实际成本。错误
行政单位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正确
为工程项目配套而建成的、产权不归属本单位的专用设施,将工程产权移交其他单位时,需要在本单位做固定资产账务处理。错误
对工程项目完工交付使用时扣留质量保证金的,按照扣留的质量保证金金额,借记“待偿债净资产”,贷记“长期应付款”正确
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使用的修理设备、工具器具、车辆等动产,作为行政单位的公共基础设施核算。错误
政府储备物资应当在其到达存放地点并验收时确认正确
应缴税费应当在产生缴纳税费义务时确认。正确
受托代理负债应当在行政单位收到受托代理资产时确认。错误
行政单位按照国家税法等有关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费,通过“应缴财政款”科目核算。错误
应付账款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因购买物资或服务、工程建设等而应付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不含1年)的款项。错误
应付政府补贴款核算负责发放政府补贴的行政单位按照规定应当支付给政府补贴接受者的各种政府补贴款。正确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科目转账后,本科目除“剩余结转结余”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正确
行政单位内部调剂结余资金时的会计处理,不会引起“财政拨款结余”科目总金额的变动。错误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科目中的“存货”科目在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科目及补充规定会计科目中属于“结余”科目正确
拨款结余”科
年末转账后,本
上缴”明细
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误
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年末行政单位应对财政拨款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将符合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财政拨款结余”科目。正确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科目转账后,本科目除“剩余结转结余”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正确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科目中的“政府储备物资”科目,在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科目及补充规定会计科目中属于“固定基金”科目错误)
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在进行净资产业务会计处理时有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财政拨款的行政单位,还应当按照财政拨款种类分别进行明细核算正确
行政单位用非项目资金补充项目资金时的会计处理中,不会引起“其他资金结转结余”科目总金额的变动。正确
行政单位编制的报表附注应当包括或有负债情况的说明、1年以上到期负债预计偿还时间和数量的说明。正确
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固定资产”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科目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正确 行政单位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财政拨款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的报表。正确
行政单位报表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正确
行政单位编制收入支出表时,“其他资金结转结余调整及变动”项目,根据“其他资金结转结余”科目下的“年初余额调整”“结余调剂”明细科目的本期贷方发 生额合计数减去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的差额填列。正确
行政单位编制报表附注时,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有关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错误
行政单位编制的报表附注应当包括或有负债情况的说明、1年以上到期负债预计偿还时间和数量的说明正确
行政单位编制月度收入支出表时,“年初各项资金结转结余”、“年末各项资金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仍需填列错误
行政单位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正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
来源:荆楚理工学院财务处 作者:荆楚理工学院财务处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20542
[1996]818201241
二一二年二月七日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则。  一、全国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在新形势下需要一部新规则来规范  1989年以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当时事业单位执行的一些财务制度或标准制度是融合在行政单位财务制度之中或者是依照或参照行政单位相关制度执行。  财政部颁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标志着我国真正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独立、统一、完整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  修订充分体现财政改革的相关成果  财政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政府收支科目改革等,这次修订充分体现了这些年财政改革取得的相关成果。  新规则规定,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收入与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实行“一个单位一本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更加全面完整。其中,单位的支出将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对基本支出预算采取定员定额的方法编制,对项目支出预算按照项目管理的规定编制;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预算,使预算编制细化到具体项目上。  突出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严格限定对外投资经营活动。  这次修订规则突出了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性质。  新规则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同时,新规则不但对原来的管理条款进行必要修订,还大幅增加了新的管理方面的内容与规定。比如,新规则强调,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  突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二、与原《规则》相比,新《规则》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  答:此次修订,在基本维持原《规则》结构的基础上,增设了“财务监督”一章,增加了二十一条,共分十二章六十八条。具体包括:  一是进一步明确《规则》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同时,为适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在附则中规定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公益服务性组织和社会团体对于本规则的适用问题。  二是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办法,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并明确事业单位决算管理的有关要求。  三是规范事业单位收入管理。修改完善财政补助收入的定义,并进一步明确事业收入的范围,增加收入管理的有关要求。  四是规范事业单位支出管理。修改完善支出的分类和事业支出的定义,并根据财政改革的有关要求,全面强化支出管理要求。  五是完善事业单位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分别界定了结转和结余概念,在此基础上,将结转和结余划分为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两部分,并分别作了原则性规定。  六是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根据改革实践,进一步完善资产的分类和定义,规范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以及对外投资管理,建立资产的共享共用制度。  七是加强事业单位负债管理。明确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八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增设“财务监督”一章,具体规定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监督机制和内外部监督制度。此外,《规则》还根据需要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专用基金管理、财务分析指标等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三、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  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是事业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物质保证,也是国家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无偿供给。  2、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3、经营收支不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   4、要正确确定管理目标   5、财务管理要体现特殊性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一、事业单位的分类呢  行政型事业单位  公益型事业单位  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纯公益类、准公益类两类。  企业型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的分级: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拨关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主管会计单位(简称“主管单位”),即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也就是说,主管会计单位直接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有所属会计单位并向其所属会计单位转拨经费。  二级会计单位(简称“二级单位”),即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也就是说,二级会计单位不直接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而是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有所属会计单位并向其所属会计单位转拨经费。  三级会计单位(也称“基层会计单位”)。即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视同基层会计单位。也就是说,不论是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还是与主管会计单位或二级会计单位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只要没有所属会计单位的就是或者视同是基层会计单位。  第三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一、逐条解释:  1.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严格执行这一原则,对提高事业单位依法办事意识,规范单位财务行为,保证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事业单位制定财务管理规定,出台财务管理措施和开展其他活动,都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2.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事业单位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厉行节约,反对和杜绝花钱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又要大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注重革新挖潜,提高事业成果质量和事业规模效益,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   3.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应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1)要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应的关系。这就是说,事业单位既要考虑事业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财力的可能,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各项资金。   (2)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事业单位以生产精神产品和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为主,事业单位的一切活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有很大一部分要进人市场,在财务管理中就必须讲求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少的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成果。因此,事业单位在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3)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按照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同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  第四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一、逐条解释:  1.要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应当按照量人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2.要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事业单位除了依法取得国家财政补助外,还应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挖掘潜力,广开门路,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筹集资金,促进事业的更快发展。在依法组织收入的同时,必须注意节约支出。加强支出管理,既是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发展事业的需要,也是贯彻执行勤俭办一切事业方针的需要。   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财务工作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经济核算,尽可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使单位的国有资产严格管理,合理使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5.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事业单位必须认真做好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真实、准确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还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各种财务管理的方法,对单位的业务活动以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保证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健康、顺利地开展。    二、绩效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共同配合的管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一项制度,是政府加强财政资金宏观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提高财政公共支出效果的重要措施。  1.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法律、法规保障和制度保证。  2.缺乏科学、规范、合理的评价方法。  3.缺乏完整的评价标准。  4.缺乏明确的管理部门。  2.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思路  (1)要确立绩效评价工作的层次。  (2)要确立绩效评价标准。  (3)要确立绩效评价的原则。  3.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想  4.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把握好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  (2)作到综合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  (3)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  (4)处理好人大、审计、财政及主管部门的关系。  (5)运用好绩效评价的结果。  案例:某省某医院绩效薪酬改革案例  一、案例背景某医院为某市卫生局直属市级医院。医院现有在职职工500余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65人,中级技术职称108人,医药护技师135,硕士研究生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3人。医院编制床位400张,设有临床、医技一级科室18个,二级科室15个,涵盖医疗各专科。   二、现状存在问题  三、绩效改革方案   (一)绩效改革的方向   (二)绩效管理组织机构   (三)绩效指标设定   四、绩效与薪酬的衔接  五、绩效变革的步骤   三、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风险: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概念  2.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因素   (1)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2)部门的责权利不十分明确。  (3)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4)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3.要降低或减少财务风险就要做好内部控制管理:  (1)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面临的问题  (2)加强内部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案例:某事业单位设计内控制度的思路及做法  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2.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   3.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4.预算控制薄弱,执行力低下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1.增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   2.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3.加强会计系统控制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5.做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第五条 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六条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事业单位预算:  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它反映了事业单位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收支的规模。  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支出预算包括: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结转自筹基建。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二)预算编制内容不准确。  (三)预算管理执行不力。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预算认识、提高编制水平。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预算体系。  (三)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四)加强预算监督,深化预算管理。    三、改革现行预算管理体制的对策   第七条 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结合事业特点、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事业单位收支及资产状况等确定。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可以为零。  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以实行收入上缴办法。具体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财政补助政策及补助基数核定方法  (一)分类核定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   (二)经费补助核定方法。  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第八条事业单位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  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收入预算编制的方法和要求是:财政补助收入数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定额和补助标准编列;事业收入根据上年完成情况及本年增收因素编列,其中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后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可参照上年上缴数、核拨数和留用数编列。经营收入按本年经营业务计划及产品销售情况编列。支出预算编制的方法和要求是:事业支出中的人员支出按有关标准和编制人数或在编的实有人数等计算编列,公用支出有定额的按定额计算编列,没有定额的根据实际情况测算编列;经营支出可按定额成本、上年成本和有关“增减建议数”测算编列。  收支预算编列的程序是:单位提出建议数;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事业单位依据预算控制数编报正式预算;财政部门正式批复预算 。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  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事业单位预算编报和审批程序一般也应采用 “二上、二下 ”方法确定。单位根据年度事业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核定;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事业单位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但是,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者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事业单位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非财政补助收入部分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第九条事业单位根据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及预算编制的规定,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一级预算单位直接报财政部门,下同)。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    一、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原则  二、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  单位预算的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其具体做法是:  首先,摸清家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所有可供使用的资源进行清理和计算,产生本年度的收入和可供使用的资源预算。其次,对部门和单位的本年度人员机构和所有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排队,然后,根据轻重缓急,确定本年度本部门本单位必须做的几项工作,同时计算每项工作的实际成本,确定每项工作完成后所达到的最终效果,最后核定每项工作所需经费,并且在预算编制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要考核每项工作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也就是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追踪问效制度(就是根据总的工作计划中的每项活动所需的费用编制整个工作预算,同时既要考核资金使用的最终效果,又要考核为取得上述效果所开展的工作活动情况)。    三、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的具体步骤  单位预算编制的具体操作过程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建立预算编审小组。  第二步: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步:编制收入预算。  第四步:编制支出预算。  第五步:上报财政部门。  第六步:财政部门进行审核,下达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控制数。  第七步: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建议数进行调整,编制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上报财政部门。  第八步:财政部门根据人代会批准的预算及时下达到各部门各单位。  四、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执行  (一)分解落实预算指标。  (二)制定实施预算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三)单位的非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收入,要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第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预算执行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者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事业单位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部分的预算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一、预算的执行:  对于上述问题,审计建议:1、严格按照《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认真细致的做好预算的编制和批复工作,科学安排项目预算,细化项目支出,提高对政策性、临时性因素的预见性,将各项资金“全口径 ”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使用,强化预算的约束。 2、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管理,按照“量入为出 ”原则,控制单位业务性支出,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3、是将行政、工勤和全额拨款的事业人员纳入单位财务收支账户进行管理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4、杜绝无预算对下辖单位拨款现象的发生,确实需要对下辖单位拨款,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以维护《预算法》的严肃性。    二、预算调整:  所谓预算调整 ,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实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改变原预算安排的行为 。预算管理部门在进行预算调整时,所要遵循的法律程序与预算编制程序基本相同。   预算调整的类型  按调整的幅度不同,预算调整分为局部调整(小调整)和全面调整(大调整) 。   1、局部调整。它是对预算收支某些项目的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它是经常发生的。主要有四种措施:  (1)动用预算后备基金  (2)预算追加追减   (3)预算留用  (4)预算划转  2、全面调整。是在国家对原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做出较大调整时,财政预算相应进行的大调整,它实际上是重编预算。   2012年某集团所属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2012年,某集团所属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支出总额为5,16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预算3,468万元。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中,基本支出1,777万元;项目支出1,691万元。财政拨款支出主要内容如下:  1.“教育”科目3,203万元,主要用于基本支出1530万元;项目支出主要为:教学楼重建及学生宿舍改建793.83万元;校区日常设施及校区环境维护253.08万元;实训室建设219.9万元等。  2.“社会保障和就业”科目97万元,主要用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充养老金支出93万元;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活动经费4万元。  3.“医疗卫生”科目97万元,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医疗保险支出97万元。  4.“住房保障支出”科目57万元,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支出57万元。  5.“粮油物资储备事务”科目14万元,主要用于在校学生副食品价格补贴14万元。
2012集团所属事业单位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34,680,000
49,031,564
34,680,000
16,200,000
51,680,000
51,680,000
2012集团所属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32,031,564
15,300,099
16,731,465
32,031,564
15,300,099
16,731,465
32,031,564
15,300,099
16,731,465
34,680,000
17,765,535
16,914,465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决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规范决算管理工作。    一、事业单位的决算工作  单位的决算工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决算前的准备,编制决算草案,编写决算说明书。具体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决算前的准备;    (二)编制决算草案;    (三)编写决算说明书;    (四)决算的批复。
200812“”A13345“”61234
“”“”“”
1. 2. 3. 4.12312345“”
1 21 2 3 4 5
“”2011311612630003/49004000“”“”520%5“”51231505
10%90%2820% 80%40%60% 10%90%8280%20%40%60% 10%90%8280%20%40%60% 10%90%8280% 20%40%60% 8280% 20%40%60% 8.51.585%15%40%60% 10%90%40%60% “”
“”“”“”“”“” “” 20111130%1. 2.3.1.2.3.4.1.2.3.4.1.2.3.4.5.6.7.“”8.1.2.3.4.5.1.2.3.4.5.
201140.97%
1.2.3.4.5.6.7.8.9.10.11.12.“”“” 1.
4. ――“” “” “” “”40%“”
. 1.2.1.122.12,,,,,,,,,
“”3―5. 1234
1 200:00:003 4
82012456020114060812%2012201220122011201220112012201269005.473.14%86.72%72980.823.33%11019.170.5%25968.941.18%5%2895.440.13%2012201244.27%54.68%22974.941.04%1000.01%20122012201286.72%2012201120.89%201220111.2012365.7520115.461.47%20112.20121129201122625.03%1201252011220121124201144665.78%3201220112202012 3.20128520114.2012201131.18%5.20121294.612011574.22%20116.20127653.3120111765.3318.74%120124134.44201122012815.542011320122703.3320111765.3339.5%20117.20122045.21201120.691%120121651.04201112.920.78%201122012394.1720117.771.93%20118.201220031.5920111393.697.48%120121379620112800.9225.47%220125268.5920111385.2320.82%2011320129672011222.22%20119.2012201126265.0310.201210000020112721921.4%11.2012201125.51%2350002000012.20122011900013.2012201183514.201254740201120086.5357.96%1201250180201116026.5346.93%22012456020114060812%2012201220126804000
“”2010930
1. 2. 3.1 1 2 3
30030050050080080080015→→→ 427201211
××××××××××××××××××××××××××××××;××××××××××××××××××××××××××××××……×××××××××××××××××××××××××××××××××××××××××××××××××××××××××××××××××××××××××××××××××××××××××××××× ×× %;×××× ××;×× ×××××× ××%××××××××××××××××××××××××××……××××××××××××××××……×× ××××××××××××××××××……××××××××××××××××××××××
12 3 41 2 .12312345xxxx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1. ××××××××× ××××××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3. ×××××××××××××××××××××………………………… --- 1. 2. 3. 4.
×× &&&xxxxxx
2012411.÷±×100%÷±×100%2.÷×100%÷×100%3.-÷4.÷×10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font color="#16-11-21 13:44:58
<font color="#16-09-21 13:42:40
<font color="#16-05-21 13:41:23
<font color="#15-11-02 16:40:13
<font color="#15-10-11 16:40:52
<font color="#15-06-02 09:41:48
<font color="#15-06-01 10:44:26
<font color="#14-03-27 14:45:55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地址:湖北省荆门市象山大道33号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荆楚理工学院财务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营结余科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