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建设需要哪些部门

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状况分析【图】_中国产业信息网
欢迎来到中国产业信息网||||
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状况分析【图】
& &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新时期特有的现象,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发展定位不明确、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低、示范带动效果差,迫切需要进行引导、规范与宏观调控,其中发展定位和发展策略不明确是首要问题。& &&要明确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主攻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型时期,农业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数量增长向效益优先、由国内自产自用为主向逐步纳入全球经济循环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原有的一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政府管理方式、科技支持方式、社会服务方式、信息交流方式和市场营销方式乃至整个农业科技教育体系均受到了严峻挑战。现有的一切方式正在失去往日的威力,而且由于我国特定的农业资源极度稀缺和巨大的人口约束,难以照搬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迫切需要探索新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和有效途径。90年代中期51个工业园区的发展强化了各个方面进行农业科技园区探索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部分企业乃至农民组织也纷纷参与,形成了全国农业科技园区蓬勃发展的局面。&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其主攻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 &&1、农业科技园区应该成为新时期我国农业整体发展的先导型成功模式& &&农业科技园区不仅是单一的农业科技示范,而是新时期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信息交流、农业教育和培训、农业市场营销网络建设与成功运行的整体模式示范。概括起来就是要充分体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统一,体现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标准化、无害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企业化生产与经营管理。& &&2、典型的示范效应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及其有机结合应该成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各级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首先看重的是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效应,就是要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建立现代农业的样板,展示给广大农民、地方干部和公众,使其真正认识、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现代农业,而且这种模式能够真正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同时,农业科技园区在体制、机制和科技方面的先进性,最终要体现在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上述两个方面实际上要求农业科技园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高度统一,只求社会效益,将使农业科技园区失去生命力,只求园区本身的经济效益将很难实现对农业发展的整体推动。& &&3、农业科技园区应该对区域农业和主导产业发展产生强大的带动效应& &&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大多数自身难以为继,少数自我发展良好,而本身发展良好又对当地农业产生强力示范带动效应的十分罕见。特别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大部分农业科技园区,单纯为了园区而搞园区,未能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和市场要求,孤立地发展园区,因而步步被动。而少数经营管理成功的园区,无一例外地都是结合市场需要,针对当地农业的主要问题,发挥比较优势,适度超前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在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方面领先一步,不仅本身能够持续发展,而且对地方农业产生了强力的示范带动效应,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代表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方向。& &&4、农业科技园区应该成为指导新型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广阔舞台& &&当前,大多数农业科技园区贪大求洋,好高骛远,圈地盘、铺摊子、建机构,却没有把农民尤其是农村各种专业技术和经营能人吸收进来,建立起真正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这样的园区即使本身运转成功,也只能相当于地方上增加了一个成功的工业企业,而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甚微,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特殊条件所决定的。因为任何农业方面的成功,如果没有带来农民收益的提高和农民就业的增加,将使这种成功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抑制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5、农业科技园区应该成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器& &&新世纪我国农业能否再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根本上将取决于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能否迅速崛起,其中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科技园区的成败将取决于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形式虽有差异,但惟有按照企业化模式和经营机制运作,才能最终成功。农业科技园区经济增值功能的实现必须通过农业科技企业的成功求得最终实现,所以农业科技园区应该为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创造最佳环境条件,为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的成长创造最佳条件,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最佳条件。& &&6、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必须按照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主线进行系统设计&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当前在农业科研、教育、管理、生产、经营和服务与贸易方面仍然沿用着过时的专业划分、部门分割、地区限制等做法,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必须打破这种限制,按照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种养加一体化的新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农业科技产业体系,形成体制&机制&科技综合创新体系。& &&7、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要以&异军突起&为主& &&近10年来,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发展的历史证明,综合发展、四面出击的发展战略成效甚微,而找准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异军突起的成功典型举不胜举。许多农业科技园区全面发展,贪多求全,结果难以快见成效。所以农业科技园区要针对区域和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采取重点突破的战略,尽快形成有特色的技术经济优势,并进而产生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随着技术、经济和经验的积累,再逐步综合发展。& &&8、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要充分体现特色和创新& &&近5年来,在全国农业经济发展趋缓的情况下,山东、广东农业产业化仍然迅猛发展,并基本建立了外向型农业产业体系,关键是在产业上突出特色,经营方式上不断创新,如山东烟台果蔬国际博览会、寿光蔬菜国际博览会、金乡大蒜国际博览会的举办强力推动了整个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在这些地区相关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也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可见农业科技园区要有生命力,必须融于当地农业发展的主流中去,并且保持适度超前,这样才能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动力之源。& &&据介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 2001年启动,2014年全国各地园区数量达到 164个。据不完全统计,园区累计引进培育农作物新品种 3.82万个,推广新技术 1.6万项,建成新技术核心区 300 万亩,示范区 5000 万亩,技术扩散区 2 亿亩。园区农业科技贡献率约60%,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 70%。园区入驻涉农企业达 6376家,年产值 4827亿元。园区累计培训农民超 800 万人,2013 年园区吸纳农村就业人数达到 76.3 万人,园区平均农村纯收入高出周边地区30%以上。&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年我国现代农业园区数量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从行业分布来看,现在的农业科技园区大多以蔬菜种植和示范为主,尤其是设施园艺;其次是水果;畜牧业占有比重较小,国家级园区中只有内蒙古和林格尔农业科技园区以发展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加工业为主。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服务号
未来两年造船业或将面临生死考验。2016年全球新签订单量…
全国咨询热线:400-700-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10- 传真:010- 客服QQ: 客服电邮:
Copyright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运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
技术支持:关于浙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字号:T(14)|T(16)
核心提示:关于浙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 & & & & & &为学习借鉴浙江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建设中的先进经验,省农委组成的考察组,在胡继承副主任带领下,于11月13日-16日赴浙江开展学习考察。考察组深入到长兴县和平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吴兴区八里店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上虞市章镇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慈溪市逍林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慈溪市杭州湾现代农业开发区,实地考察综合区内的蔬菜、茶叶、水果、渔业、奶牛养殖等主导产业区和精品园,以及吴兴区新农村改革示范点、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慈溪市逍林镇标准气象站,与当地有关部门、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进行了广泛座谈。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有关人员的热情接待和支持,顺利完成考察任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浙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基本情况和特点
2010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按照设施装备优良、技术模式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到位的要求,在全省创建一批现代农业园区;作出将园区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主抓手、主平台和主战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立由省委常委、副省长任组长,相关省级职能部门组成的省园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出台《关于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0〕6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整合农口相关资源,健全工作机制,梳理工作思路,编制建设规划,出台扶持政策,明确工作职责,优化管理服务,凝聚建设合力,扎实推进园区建设。2010年 &搞规划、抓试点、探路子&、 2011年&抓落实、保质量、建机制&、2012年&聚合力、健体系、出成效&,3年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截止2012年11月,全省累计投入现代农业园区86.54多亿元;已公布确定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137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创建点394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921个;已基本建成现代农业综合区3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56个,特色农业精品园199个。园区建设总体呈现五大特点:
(一)建设理念明晰。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省政府连续3年召开现场会,农业园区建设理念、思路更加明晰。全省各级政府已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载体、主平台、主抓手来抓,以工业园区理念,按照农业现代化内涵要求,通过要素集聚融合,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机械化,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科学组织生产经营,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联动,积极发挥农业多功能作用,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与效率,推进全省农业园区化发展。
(二)合力不断增强。省级相关部门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省农业、林业、渔业、发改、财政、水利、科技、国土、交通、环保、电力等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全省各地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围绕早日把园区建成浙江现代农业先行区的要求,不断增强重要性、紧迫性认识,通过层层分解责任,明确创建责任主体,落实年度目标任务,具体到岗到人等,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抓园区的生动局面。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主导,社会工商资本广泛参与建设的良好局面,农民群众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高涨。
(三)科技支撑不断深化。目前,全省每个农业园区一般都有农技专家和责任农技员联系指导,&专家团队+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的农技推广机制基本建立;以农技推广、动植物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不断深化;农牧结合、林牧结合、农渔结合、生态循环养殖、农作物间作套种等农业新型生态循环模式,以及粮经轮作、稻田养鱼等新型农作制度,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等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全省农业园区累计新建各类大棚18.4万亩,新建喷滴灌设施29.7万亩,取得了良好效益。
(四)基础建设不断强化。目前,浙江省有近80个县(市、区)开展建设园区,已有一批现代农业综合区成园成型,50多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180多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已经或基本建成。现代农业园区累计建造蓄水池107.5万立方米,新建畜禽舍206.8万平方米,新建机耕路4640.7千米,新修沟渠4328.3千米,新建保鲜冷库23.7万立方米,培训农民68万人次。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累计新建和修复排灌渠道7644.32公里,机耕路4874.27公里,泵站3112座,农机下田坡60423处;组建粮食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2135家,开展水稻育供秧、机插、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面积568.48万亩,开展耕地流转面积42.78万亩。
(五)示范效益初步显现。园区内集聚土地、资金、科技、设施等要素,生产经营的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产业化不断推进,主导产业增效明显。如:建德现代农业园区内的水果、蔬菜等采用高效设施栽培,效益是普通栽培的3-10倍,其中草莓种苗和草莓果品种植亩产值达到3-5万元。常山现代农业园区内1100亩茶油产油量从原来的每亩十多斤增加到100多斤,亩效益从300多元增至3000多元。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3年来,浙江省各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园区建设的各项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层层推进建设任务,从编制规划、强化领导、统筹力量等方面入手,持续深化园区建设。
(一)科学编审规划。自园区建设启动伊始,省园区建设协调机构就结合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积极指导各地根据产业现状和资源禀赋,立足产业提升和区域布局,认真谋划好当地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和年度创建计划。省园区办还专门印发文件,明确建立了规划初审制度,提高园区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先进性、可操作性。各地按照省里的有关要求,抽调骨干力量成立规划编制小组或委托科研院所,精心选点、制定方案、科学布局,对规划编制任务进行落实,加强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衔接,确保园区用地在较长时间内不被征占用。全省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评审。
(二)强化组织领导。浙江省各地党委政府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完善园区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全省11个市都建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并建立园区建设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全省已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2011年、2012年,省政府连续两年专门成立由省政府督查室、农业、林业、渔业、发改、财政、水利、科技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赴各地开展园区建设情况督查,重点对园区年度计划、责任落实、资金到位、建设进度、质量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各市也加强对&两区&建设的考核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两区&建设步伐。
(三)加大政策扶持。根据&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以县为项目资金统筹平台,整合优化产业发展、中低产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等项目资金70%以上用于园区建设,农田水利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优先用于园区建设。2011年浙江省又制定了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以奖代补政策,进一步推动园区建设。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园区建设扶持政策。如:温州市每年统筹5000万元用于农业&两区&建设。绍兴市财政新增专项资金1亿元,重点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据统计,全省2010年-2012年累计投入现代农业园区86.54多亿元。
(四)创新建设机制。浙江省各地积极创新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积极构建园区建设、管理和经营新机制。一是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如:绍兴市建立了市领导联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制度,每位市领导分别联系1个现代农业园区(主导产业示范区)。二是建立科技服务联系制度。园区建设与&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强化科研院校与园区的协作,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如:湖州市形成&一个现代农业综合区、一位首席专家,一个主导产业示范区、一位农技指导员,一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一位责任农技员&的服务格局。三是设立专门机构,进行园区建设和经营。各地建立的一批现代农业综合区管委会或政府投资管理公司,全省累计建立现代农业综合区管委会(指挥部)15个,政府投资公司10个。衢江区、桐乡市、常山县还经编办批准安排了专职人员,开展具体建设管理工作。四是园区一些新型经营机制也在逐步酝酿发酵。如:湖州市积极推行以订单为纽带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嘉善县坚持走园区品牌化经营之路,推进品牌资源整合,打造&嘉善农业精品&区域品牌,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产品品牌&的&双品牌&。
(五)发挥示范带动。利用园区平台,培育了一批经营主体创业的典型,建成了一批生产条件优良、物质装备先进、科技应用领先、经营机制完善的样板。认真总结园区建设理念、产业开发、管理运行经验,扩大宣传示范。一是每年召开全省园区建设现场会,总结园区建设成效,交流园区建设经验,促进全省园区建设。二是组织汇编全省农业、林业、渔业等园区典型交流材料,收集汇编近3年来省政府、省级有关部门及省农业园区办出台的政策意见、办法标准等文件。三是认真总结各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编发园区建设简报、开展实地考察交流、组织记者开展专题报道等形式,加强典型宣传和带动。
(六)实行评价考查。组织制定《浙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区)考核验收办法》,在全省各地开展综合区创建点阶段性自评工作的基础上,分3个层次开展考核验收。目前,现代农业综合区已考核验收3个,即:吴兴区八里店、诸暨市东部山区、婺城区;主导产业示范区考核验收41个,精品园考核验收122个。
三、考察体会
经过几天的学习考察,我们认为浙江农业园区建设在思想观念、标准制定、整合力度、配套建设、服务能力等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一)思想观念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至今依然是千家万户的传统小农经济,与工商业相比,更需要发展方式的转变,更需要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浙江将工业的理念引入农业,用办工业园区的方法建设农业,按照农业现代化内涵要求,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将政策、服务、资金、人才、管理等资源加以集聚,把经营主体、物质装备、加工物流、科技服务、融资、保险、营销等要素加以组织融合,优化生产力布局,科学组织生产经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机械化,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联动,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作用,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与效率。其实质是运用大农业理念,拓展农业的内涵外延,发展农林牧副渔流通加工等业,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体现着理念的创新,为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二)标准要求高。园区采用创建制,省级制定省级创建标准。省级标准将园区建设分成3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精品园建设标准,包括:特色农业(林业)精品园建设标准和特色渔业精品园建设标准;由精品园发展到区成主导产业区,包括:畜牧类、蔬菜瓜果类、茶叶类、水果类、食用菌类、蚕桑类、中药材类、花卉苗木类、竹木类、经济林类、渔业类等11个主导产业区建设标准;3个左右主导产业区构成综合区,制定统一的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标准。园区创建必须由低级到高级,实行考核验收。先验收精品园,再验收主导产业区,最后验收综合区。逐步把园区打造成为全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精品农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的&五个&先行区,充分体现水平领先,示范带动。
(三)整合力度大。省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省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园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资金整合重点是规划引领。各地制定的综合区规划,经专家论证评审后,在联席会议上通过。规划作为资金整合的重要依据,省级职能部门涉农资金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有关产业发展、中低产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等项目资金的70%必须投入到园区建设上,用于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水利厅专门联合发文,指导各地以编制完成的园区建设规划为依据,突出资金扶持重点,统筹支农项目资金。2012年统筹现代农业发展资金4.39亿元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向园区内项目业主规范有序流转。如:湖州积极推行整村土地委托流转,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先股后转等土地流转形式,综合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1.66万亩,占规划总面积64.1%。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开展对接,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分行研究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与省供销社联合在全省6个市县开展供销社对接农业两区和开展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试点工作。
(四)配套建设齐。一是制度建设配套。自园区创建以来,从规划导则、创建标准、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各个环节,出台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使园区建设有章可循。二是园区实施主体配套。紧密结合园区农业主体培育,以市场化的手段,将企业的效益和集体、和农民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 同时围绕主体做大做强,在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农业人才不足等三方面着重开展工作。三是人才引进配套。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出台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意见。各地党委政府认真抓好落实,为园区建设主体的内培外引、人才的集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全省有已1000多名大学毕业生在园区内就业创业。四是服务体系建设配套。在园区建设中,建立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部分园区结合建设乡(镇)标准气象站建设,给力园区发展。五是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园区累计新建各类大棚18.4万亩,新建喷滴灌设施29.7万亩,建造畜水池107.5万立方米,新建畜禽舍206.8万平方米,新建机耕路4640.7千米,新修沟渠4328.3千米,新建保鲜冷库23.7万立方米。
(五)服务能力强。依托全省已构建的由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组成的共18262名成员的新型农技队伍,由责任农技人员联村包户、履行&班主任职责&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在每个农业园区开展农技专家和责任农技员联系指导,&专家团队+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的农技推广机制基本建立。把 &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园区上,完善&三农五方&机制,加强科研院校与园区的合作,提升科技支撑能力。针对农业园区建设需求,组织基层干部、责任农技员等进村入户,深入开展以&送政策、送订单、送农技、送农资、送资金&为主要内容的&五送&惠农服务活动。以 &农民信箱&为载体, 建立一个以信息化、品牌化为标志,以会展服务为平台的服务体系。&农民信箱&推进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解决了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拓展了农业信息的应用范围,促进了农民网上社会建设。目前,农民信箱已经拥有实名注册用户247万户,其中普通农民注册用户185万户,占了总用户的75%。利用该系统,农户累计发布农产品买卖信息127.4万条,达成农产品交易额66.5亿元;发送服务信息8509条,接到反馈信息38.9万余次;网上农博会设有摊位10202家,展示展销农产品3万多种;农民信箱实现用户实名制与手机短信充分结合,有效解决了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和网上诚信难题;开展网上培训,累计培训用户118万人次,通过农民信箱考试达96万人,占现有注册用户的39%。
四、对策建议
从国际经验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农业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和流动是不可逆转的,自有农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和资源的流动拓展成为两大命题。园区化建设既保证了现代农业的高效益,同时又保护了生态资源,为生产能力提升打下了基础。浙江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推进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园区的集聚性、先进性、示范性上下功夫,使园区建设成为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推动全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浙江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许多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发展思路和原则。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作为促进我省农业结构调整,推动特色优势产业上规模、上水平的重要抓手,作为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现有农业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和原料生产基地、新技术示范基地和标准园创建等为基础,在政府强力推动下,通过统筹城乡规划、改善基础设施、配套物质装备、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应用、创新经营管理、提升产业水平等途径,按照&资金集合、项目集中、要素集聚、效益集显&的要求,用3-5年时间,集中力量在全省创建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显著、示范作用明显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全省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推动全省山地现代农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在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力求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实行&一次性规划、分阶段实施、多类型并存、滚动式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导土地流转,着力引进信用好、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企业和客商,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机制;坚持效益优先,引领示范。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在设施装备、科学技术、经营机制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特征,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坚持规模连片,特色明显。相对集中连片建设,突出主导产业,并实现种、养、加和观光休闲的合理配置;坚持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整合各种资源,集成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动释放园区建设。
(二)切实加强领导。把园区建设列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省级建立以省领导为召集人、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审定、批准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研究和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统筹和整合各类资源,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明确部门职责、细化目标任务、严格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到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在省农委,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各地也相应建立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机构,做好园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基础建设、项目推进等工作,确保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扎实有效推进。要制定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考核办法,把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之中,由各级工作机构牵头组织实施。对当年完成任务、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
(三)出台配套政策。出台我省《关于大力推进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意见》,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从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建设重点、政策措施等方面对示范区建设进行统筹设计和综合谋划,重点是明确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推动示范区建设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关于园区建设的配套政策文件,特别是资金保障、人员保障、技术保障、土地流传政策保障、舆论宣传等,为园区建设提供有利的、宽松的环境保障和优惠措施。
(四)实行规划引领。省制定园区规划导则、出台创建标准,确定园区类型,组织各地编制园区规划。园区规划必须由具有资质的单位编写,由县政府组织本县园区规划编制工作,经市(州)初审遴选,报省园区管理部门。省级园区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报联席会议审定。经审定的园区规划作为涉农资金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每年保证产业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新农村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资金70%以上用于园区建设。
(五)加大资金投入。根据各示范园区规划明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按照&目标一致、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原则,整合财政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财政专项扶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等各项涉农资金,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同时,省级安排一定的专门资金,以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市州和县也要相应安排专门资金,加强本级财政资金整合,配套投入示范区建设。同时,要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创新示范区融资方式,引导工商资本和其他各项社会资本进入园区发展,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推进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
(六)完善配套建设。一是配套建设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服务半径,合理布局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站,按照农技推广重点服务园区的要求,建立技术人员定点服务制度,确保园区实施主体技术服务到位。二是将园区建设与气象部门的乡镇标准气象服务站建设有机结合,配套建设乡镇标准气象服务站。三是依托农经网,配套建设乡村信息服务室,为实施主体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四是开展农科教结合,把园区作为科研院校的联系点、试验田,明确学科带头人、专家联系1-2个园区,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推广应用。五是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其他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园区建设。六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发挥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与带动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开发差异化信贷产品,提高服务农业项目的质量与水平。支持龙头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
(七)发挥示范带动。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核心,是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辐射带动能力更加明显,带动农户范围更广、数量更多,使农民与龙头企业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互利共赢。应进一步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采取多种形式与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对接,引导合作社的专业大户入股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联合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形成新型的利益联结关系。支持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为基地农户服务的专门机构,为农户提供购销、农资、技术、信息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共同出资,联合建立风险基金、信用担保公司,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和行业自律,建立龙头企业协会,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维护企业和农户的权益。同时,以园区为依托,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活动,以点带面带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借助园区的先进设施和经营能力,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农业投入品供应、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营销(储藏、保鲜、运输)等服务,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页面功能:
[责任编辑:]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匿名发表
验证码: &&&&nbsp
如果你对本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投诉建议反馈。【】
最新视频热门视频
媒体企业动态资讯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Copyright & 1998 - 2012 CAUE.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新兴产业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农业产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