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送现金比送实物好补助比实物补助带来更大的效用

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前六章)资料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1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1) 将需求函数 Q d= 50-5P 和供给函数 Q s =- 10+5P 代入均衡条件 Q d=Q s,有 50-5P =- 10+5P得P e=6 将均衡价格 P e=6 代入需求函数 Q d= 50-5P ,得 Q e= 50-5×6= 20 或者,将均衡价格 P e=6 代入供给函数 Q s =- 10+5P ,得 Q e =- 10+5×6= 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P e=6,Q e= 20。如图 2-1 图2—1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 Q d= 60-5P 和原供给函数 Q s =- 10+5P 代入均衡条件 Q d=Q s ,有 60-5P =- 10+5P得P e=7 将均衡价格 P e=7 代入 Q d= 60-5P ,得 Q e= 60-5×7= 25 或者,将均衡价格 P e=7 代入 Q s =- 10+5P ,得 Q e =- 10+5×7= 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P e=7,Q e= 25 。如图 2—2 所示。图2—2 (3) 将原需求函数 Q d=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 Q s =- 5+5P 代入均衡条件 Q d=Q s ,有 50-5P =- 5+5P得P e= 5.5 将均衡价格 P e= 5.5 代入 Q d= 50-5P ,得 Q e= 50-5× 5.5 = 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 P e= 5.5 代入 Q s =- 5+5P ,得 Q e =- 5+5× 5.5 = 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P e= 5.5 ,Q e= 22.5 。如图 2—3 所示。图2—3 (4) 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 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 为例, 在图 2—1中, 均衡点 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 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 Q s =- 10+5P 和需求函数 Q d= 50-5P 表示,均衡点 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 P e=6 ,且当 P e=6时, 有Q d=Q s=Q e= 20; 同时, 均衡数量 Q e= 20, 且当 Q e= 20时,有P d=P s=P e=6。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 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中的参数(50 ,- 5) 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 10,5) 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 P e=6和Q e = 20。依此类推,以上所描述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 及图 2—2和(3) 及图 2—3 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 E i(i = 1,2) 上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 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 为例加以说明。在图 2—2中, 由均衡点 E 1 变动到均衡点 E 2 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 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 E 1和E 2 可以看到: 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 最后使得均衡价格由 6 上升为 7, 同时, 均衡数量由 20 增加为 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 50 增加为 60 ,从而使 2 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 6 上升为 7 ,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 20 增加为 25。类似地,利用(3) 及图 2—3 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点。(5) 由(1) 和(2) 可见, 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 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 均衡价格提高了, 均衡数量增加了。由(1) 和(3) 可见, 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 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 均衡价格下降了, 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 一般地, 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2. (1) 根据中点公式, 有e d= 200 2 ·( 2+42 / 300 + 100 2 )= 1.5 (2) 由于当 P=2 时, Q d= 500 - 100 ×2= 300 ,所以,有 e d =- dQdP · PQ =- (- 100) · 2 300 = 23 (3) 根据图 2—4 ,在 a 点即 P=2 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 e d= GB OG = 200 300 = 23 或e d= FO AF = 23 图2—4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 P=2 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 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 e d = 23 。 3. (1) 根据中点公式有e s= 42 ·( 3+52 / 4+82 )= 43 (2) 由于当 P=3 时, Q s =- 2+2×3=4 ,所以, e s= dQdP · PQ =2· 34 = 1.5 (3) 根据图 2—5 ,在 a 点即 P=3 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 e s= AB OB = 64 = 1.5 图2—5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 P=3 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 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 e s = 1.5 。 4. (1) 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 a、b、c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 e d= FO AF (2) 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 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 分别处于三条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 a、e、f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有 e ad&e fd&e ed 。其理由在于在a 点有: e ad= GB OG 在f 点有: e fd= GC OG 在e 点有: e ed= GD OG 在以上三式中,由于 GB& GC& GD ,所以, e ad&e fd&e ed。 5.3 (1) 因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为 e d =- dQdP · PQ ,此公式的- dQdP 项是需求曲线某一点斜率的绝对值的倒数,又因为在图(a) 中,线性需求曲线 D 1 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线性需求曲线 D 2 的斜率的绝对值,即需求曲线 D 1 的- dQdP 值大于需求曲线 D 2 的- dQdP 值, 所以, 在两条线性需求曲线 D 1和D 2 的交点 a,在P和Q 给定的前提下, 需求曲线 D 1 的弹性大于需求曲线1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前六章)资料.doc
文档介绍:
1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1) 将需求函数 Q d= 50-5P 和供给函数 Q s =- 10+5P 代入均衡条件 Q d=Q s,有 50-5P =- 10+5P得P e=6 将均衡价格 P e=6 代入需求函数 Q d= 50-5P ,得 Q e= 50-5×6= 20 或者,将均衡价格 P e=6 代入供给函数 Q s =- 10+5P ,得 Q e =- 10+5×6= 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P e=6,Q e= 20。如图 2-1 图2—1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 Q d= 60-5P 和原供给函数 Q s =- 10+5P 代入均衡条件 Q d=Q s ,有 60-5P =- 10+5P得P e=7 将均衡价格 P e=7 代入 Q d= 60-5P ,得 Q e= 60-5×7= 25 或者,将均衡价格 P e=7 代入 Q s =- 10+5P ,得 Q e =- 10+5×7= 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P e=7,Q e= 25 。如图 2—2 所示。图2—2 (3) 将原需求函数 Q d=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 Q s =- 5+5P 代入均衡条件 Q d=Q s ,有 50-5P =- 5+5P得P e= 5.5 将均衡价格 P e= 5.5 代入 Q d= 50-5P ,得 Q e= 50-5× 5.5 = 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 P e= 5.5 代入 Q s =- 5+5P ,得 Q e =- 5+5× 5.5 = 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P e= 5.5 ,Q e= 22.5 。如图 ...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关于补贴,你要面包还是现金?_雪落小辑_新浪博客
关于补贴,你要面包还是现金?
  今天看到一则报道,“6月26日起,上海正式终止70岁以上沪籍老人持敬老卡免费乘公交制度,改为按年龄发放津贴。该制度实施后,公交车及地铁上的老年乘客大幅减少”(摘自《环球人物》)。这不禁让我联想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广州政府推出了“亚运期间地铁免费”的惠民政策,仅仅四天后,因实行该政策后地铁人满为患,不得不改发补贴的“往事”。这两件事,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在公共政策的效果上,现金往往比面包更有效。
  ​为什么现金往往比面包更有效呢?我们这里假设有王二这样一位穷人(致敬《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借用书中主人公的名号),他的收入极低,连饭都吃不起。政府现在为了接济穷人,提出了要为王二这样的穷人解决温饱问题的补贴方法。补贴方法有两种,王二们可以任选一种。第一种补贴方法是,政府每顿饭给像王二一样的穷人们都发放一个面包,价值30块;而另一种补贴方法是,政府按每顿饭30块的标准,给像王二一样的穷人们现金,让他们自己去买东西吃。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是王二的话,政府的这项补贴,你要面包还是现金呢?
  我想,如果我是王二的话,我会选择现金的。这是为什么呢?首先,面包实在是太单一的选择。万一王二喜欢吃的是包子而不是面包呢,王三喜欢吃煎饼而不是面包呢,那么政府给的每顿补贴面包的做法根本不能满足像王二、王三一样不喜欢面包的低收入群体。换句话说,实物补贴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问题。其次,如果王二选择的是现金30块,那么我可以选择买小一点的面包,比如20块的,而把另外的10块存起来。或者王三可以选择买个25块的面包,再买5块的牛奶,从而使这顿饭吃得更丰富。也就是说,现金补贴往往比实物补贴能够带来更大的效用。第三,面包实在是不太好保存,这顿发下来了,最多也就是这顿不吃留到下顿。如果王二想把面包留到明天呢,也许面包就变质了。也就是说,实物补贴存在强加性的缺陷。而如果是现金呢,王二可以选择这顿饿下肚子,反正穷人嘛,也没必要一顿三餐按时吃,然后把30块留到下顿,就可以凑个60块买更好的食物吃了。
  回到开始讨论的公交免费的问题,上海实行的70岁以上沪籍老人公交免费制度,以及广州亚运会期间的地铁免费政策,其实质都是政府发放的一种“面包补贴”。​这种“面包补贴”,就像上文所分析的那样,往往没有现金补贴有效率。首先就是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问题,像上海老年人的出行,他可以选择坐公交,也可以打车,而公交免费制度实质上就引导了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坐公交,会让公交承受更多的出行需求。而且,公交免费制度一旦执行,客观上会引导那些“可坐可不坐”的老年人以及亚运期间的广州市民都选择公交或地铁出行,实际上造成了公交或地铁的人满为患。另外,从效用上来说,如果是发放津贴的话,上海的老年人或者亚运期间的广州市民,可以选择公交、地铁、打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不一定局限于一种,而应是比较各种出行方式的利弊后做出理性的选择。最后,公交或地铁免费制度有种强加性,而且是,只有坐了公交或地铁的人才享受到了这种优惠,而没有选择公交或地铁的人享受不到,所以“公交免费”这项公共政策,从经济学的效率上说是低效的,不如现金补贴来得更好。遗憾的是,目前上海是将公交免费改为了发放津贴,但在国内实行老年人免费坐公交的还占大部分。比如,在尝了“亚运会期间地铁免费导致地铁几近瘫痪”后的广州,仍然在实行着老年人免费坐公交的制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不发面包,而改发现金呢?
  从公交免费,我又想到了国内的住房补贴制度。不论是经济适用房还是廉租房,还是公共租赁用房,其实质上都是一种“面包补贴”的方式。实际上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早就论证过,给予买不起住房的家庭以现金补贴,例如购房券等,是要比直接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或者公共租赁用房等补贴来得更有效率的。且不论政府需要一砖一瓦去盖经济适用房的投入产出效率低下,还有经济适用房既不能满足住房需求者的多样化需求,效用也比直接拿到现金补贴要更低。只不过,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且公共政策的粘性特点决定了,住房实物补贴政策,短期内还不太可能让位于现金补贴政策。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3,899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西方经济学复习题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6:54:1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
官方公共微信一道西方经济学的题目,如下所示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哪一种补助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零界点0056
楼主应该了解无差异曲线吧,画不了图,用文字表述.比如100块钱买到50斤苹果或者50斤梨,a君更喜欢苹果,b君更喜欢梨.对于a君来说,100块、50苹果、50梨带来的效用分别是5、5、3(数字仅代表顺序,非绝对值)对于b君来说,100块、50苹果、50梨带来的效用分别是5、3、5所以,如果都补贴100块,a和b都得到5的效用,共10如果都补贴苹果,a得到5的效用,b得到3的效用,共8.补贴梨的话总效用也是8,所以给钱更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金置换实物出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