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有意思的现象中NDP是什么意思

经济学中的 NDP,NI,GDP,GNP,PI,PDI 是什么英文单词?
宁静ccET58
国内生产净值(NDP)\x0d国内生产总值(GDP)\x0d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外要素净收入\x0d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专升本复习资料涵盖全部考点_百度文库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专升本复习资料涵盖全部考点
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
A.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名词解释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其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
B.GDP 统计注意事项:
第一,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第二,GD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第三、GDP 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包括过去生产的,当前重复交易的产品。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是指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 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特定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存量是流量的积累;流量则是存量的改变量。
GDP 度量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出价值量,所以是一个流量指标。
第五、GDP 按国土原则(常住生产单位)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
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的GDP。
第六、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二.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支出法
1.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X-M
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 X=出口 M=进口
2.收入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 收入代表供给,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
收入法计算公式
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
+企业转移支付
三.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1.国内生产净值:NDP
公式: NDP=GDP-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
NDP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净成果。折旧占GDP的比例一般相对稳定,
用GDP,还是NDP,表示经济总量变动,没有本质差别。
国内外,一般都更习惯采用GDP。
2.国民收入:NI 广义:泛指GDP、NDP等经济总量。或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
狭义: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
公式 :NI =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国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DP。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虽然不记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为要素收入。
3.个人收入: PI
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
-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和支付利息等)。
4.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DP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个人收入DPI用来消费C和储蓄S。
从长期看: DPI = GDP - Z - T 以Z代表折旧基金收入,以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
第1 / 13页
贡献者:精彩1989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1618人阅读谢国忠:用NDP考核地方官_经济学人_财经纵横_新浪网
谢国忠:用NDP考核地方官
.cn 日&09:38 《财经时报》
  地方政府对GDP 的简单追逐,带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房地产泡沫、环境破坏以及忽视劳工安全等系列问题。中国应用NDP代替GDP来衡量地方政绩,以唤起地方的成本意识
  最近的一些环境灾难表明,中国需要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对GDP的盲目追求,导致人们忽略了增长质量问题。我认为中国应该转变它对经济产出的核算方式,使所有成本都得到体现,从而刺激地方政府注重成本。
  中国在衡量经济产出的时候,应该加入三个方面的成本。首先应该从GDP中减掉石油、土地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其次应该从GDP中减去因工带来的人员死伤成本。再次中国国家环保局应该把环境成本分摊到各省,以便各省在计算GDP的时候扣除分摊到的这部分环境成本。在抽掉这三部分成本之后,剩下的就是国内生产净值(NDP:Net Domestic Prudoct)。我认为,用NDP来衡量地方政绩,可以提高中国效益。
  如果去除自然资源成本和土地成本,那么中国的经济产出值可能要降低6-7%。另外还有6-7%可以作为环境成本和因工死伤成本从经济产出值中扣除。此外,有些经济活动带来的呆账也应该扣除。上一轮商业周期中,呆账总额高达40%。要估计本轮周期中的呆账还为时尚早。
  哈尔滨水污染事件的教训
  两周前的(
)厂爆炸事件,使大量苯流入位于中国东北的松花江。哈尔滨被迫停水四天。未来几天,污水还可能进入俄罗斯一些沿海省份。这次事故提供了一个具体例子,说明中国的工业化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工业化过程不可避免会带来环境恶化。但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环境恶化加以限制。所谓“发展中国家可以先污染后治理”的流行说法,并不适用于中国。虽然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500美元,但是在全世界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占了8个。“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会给中国带来大规模的健康危机。
  最近几年,环境相关的成本渐渐凸显。中国70-80%的江河和湖泊遭到污染。尽管城市居民可以饮用净化水,但占总人口约60%的农村地区人口却只能依靠这些未经净化的水源。当前的经济繁荣并没有给农村人口带来多少收入的增长,相反他们却承受了不成比例的污染后果。这不利于社会稳定。
  现在,环境治理应该也可能要成为首要任务了。总的治理成本难以预测。当务之急是净化水资源和改善空气质量。我推测,总的治理成本会在2000亿美元左右。这个数量看起来很大,但是比较一下今年1万亿美元的固定投资额,这个数额应该是支付得起的。
  中国1万亿美元的固定投资里边,相当一部分是一种浪费。空置的楼房和利用率过低的公路到处可见。若将这些固定投资中的有些部分用于环境治理,收效会大得多。
  用NDP激励地方政府
  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分散,主要由各地政府主导。对各地政府的激励方式,决定了的整体表现。目前中央政府在衡量地方政府业绩时,唯一可以量化的考核指标就是GDP.这导致地方政府单线追求固定投资,并漠视环境成本、劳工条件,以及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们认为,如果不改变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方式,中国经济将很难取得良好发展。必须要用可以量化的目标来激励地方政府。中国如此之大,中央政府如果采用一些模糊目标,很难对地方政府进行有效管理。GDP这个考核指标,可以平行计量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
  对GDP指标加以改进,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个更有效的考核指标。比如说,资源消耗是很容易计算的。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把自然资源和土地的价值从GDP中扣除。这些资源都是有市场价格的。
  中国应该将因工带来的人员死伤标准化,以便核算成本。各个省份都应该公布这方面的成本,并将它们从GDP中扣除。
  环境成本很难估算。但还是有可能召集环保总局的国际专家,把环境成本分摊到每个城市,这样每个城市在计算GDP时,可以把分摊到的环境成本从GDP中扣除。
  GDP扣除了自然资源、土地、劳工死伤以及环境成本之后,实际上就是一国经济的净附加值。可以把这个净值称作国内生产净值。中央政府应该用NDP取代GDP,来对各地政府进行考核。
  由于NDP是一个净附加值的概念,它可以减少低效行为。举例来说,中国煤炭储量有限,因此对中国而言,更为有效的做法是,保留本国煤炭存量以备后用,同时从国外进口煤炭。但是在以GDP作为考核指标的情况下,政府挖煤越多,对它越有好处。若是以NDP来考核,就可以减少这种反向刺激。
  另一个例子是乱卖土地的问题。为了给固定投资集资,各地政府加紧卖土地圈钱。我认为采用NDP指标也可以使这种行为得到控制。
  环保和低能耗技术面临商机
  投资的低回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极度恶化、过多的劳工死伤……种种迹象都表明,中国数量驱动型发展政策必须尽快改变。如果真的转变过来,那么有些投资机会将减少,而其他一些投资机会则会增加。
  首先,环保能力在中国将会成为很大的商业优势。一些擅长净化水源和空气的企业,在未来几年中可能拥有更多商机。一些注重环保的产品,比如更高效的机动车引擎,可能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其次,一些污染性产业需要付出更高的环境成本。化工厂今后将受到更严格的环保标准限制,它们的投资和运作成本将大幅上升。钢铁等重工业也将不得不支付更多与环境相关的费用。一个可能的后果是重工业的合并,而迄今为止,地方政府一直抵制对重工业的合并。
  举例来说,炼焦煤的价格可能会提高。炼焦煤在中国这么廉价,就是因为它对环境的破坏没有被计入价格。炼焦煤价格的提高,可能会给钢铁生产商带来边际利润压力。
  此外,中国可能会鼓励提高效率。“十一五”规划有一个很重要的量化指标,就是要使每单元GDP的能耗降低20%。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技术可能会占据很大的优势。这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年的一个主要投资机会。
  总之,中国的发展政策必须要由数量驱动型转变为质量驱动型。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依靠低成本发展的那些污染性产业将受到影响。我相信,那些环保技术以及有效利用能源的技术将得到大力发展。(徐寒梅 译)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11、8017
网址订阅:
相关网页共约篇。
【】【】【】【】【
】【】【】【】
 相关链接
 谢国忠其他文章
电话:010-4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doc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框架。2、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GDP、NDP、NI、PI、DPI之间的关系。(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GDP中扣除了折旧后的产值。(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的概念)国民收入(N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的各种生产洋提供者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货币价值之和。个人收入(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全部收入之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最后归个人所有并能直接支配和使用的全部收入。(2)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GDP-折旧(资本消耗)=NDPNDP-企业间接税=N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红利=PIPI-个人所得税=DPI3、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那些?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是指由于资本家普遍对未来存在信心不足,从而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指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而使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产生偏好。4、凯恩斯理论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何时达到均衡?如何调整以实现均衡?(1)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当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什么是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什么是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09-12-08 &匿名提问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通常所说的绿色GDP核算,包括资源核算和环境核算,旨在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编辑本段]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背景  为了树立和全面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实现环境保护的“三个转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3月联合启动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GDP核算)研究》项目,并于2005年开展了全国十个省市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污染损失调查评估试点工作,最终提交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所谓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自然资源核算与环境核算,其中环境核算又包括环境污染核算和生态破坏核算。[编辑本段]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术语解释  1.实物量核算   就环境主题来说,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实物量核算,一是价值量核算。所谓实物量核算,是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基础上,运用实物单位(物理量单位)建立不同层次的实物量账户,描述与经济活动对应的各类污染物的产生量、去除量(处理量)、排放量等。   2.价值量核算   价值量核算是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估算各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货币价值损失。对于环境污染价值量核算而言,价值量核算包括污染物虚拟治理成本核算和环境退化成本核算,分别采用治理成本法和污染损失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各地区的水污染价值量核算、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价值量核算、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价值量核算和污染事故经济损失核算;各部门的水污染价值量核算、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价值量核算和污染事故经济损失核算。   3.治理成本法   污染治理成本法与污染损失法是计算环境价值量的两种方法。在SEEA框架中,治理成本法主要是指基于成本的估价方法,从“防护”的角度,计算为避免环境污染所支付的成本。   污染治理成本法核算虚拟治理成本的思路很简单,即如果所有污染物都得到治理,则环境退化不会发生,因此,已经发生的环境退化的经济价值应为治理所有污染物所需的成本。   污染治理成本法的特点在于其价值核算过程的简洁、容易理解和核算基础(以污染实物量为基础,乘以单位污染物的治理成本)的客观性,因此,更容易为环保部门和统计部门所操作使用。污染治理成本法核算的环境价值包括两部分,一是环境污染实际治理成本,二是环境污染虚拟治理成本。   4.污染损失法   在SEEA框架中,污染损失法是指基于损害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这种方法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污染损失调查,计算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种种损害,如:对农产品产量、人体健康、生态服务功能等的影响,采用一定的定价技术,进行污染经济损失评估。目前定价方法主要有人力资本法、旅行费用法、支付意愿法等。与治理成本法相比,基于损害的估价方法(污染损失法)更具合理性,体现了污染的危害性。   5.实际治理成本   污染实际治理成本是指目前已经发生的治理成本,包括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药剂费、人工费、电费等运行费用。   6.虚拟治理成本   虚拟治理成本是指目前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虚拟治理成本不同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是当年环境保护支出(运行费用)的概念,可以从GDP中扣减。采用治理成本法计算获得。   7.环境退化成本   通过污染损失法核算的环境退化价值称为环境退化成本,它是指在目前的治理水平下,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功能、人体健康、作物产量等造成的种种损害。环境退化成本又被称为污染损失成本。   8.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通常所说的绿色GDP核算,包括资源核算和环境核算,旨在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   9.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所谓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是关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整套理论方法。   为了把环境因素并入经济分析,联合国在SNA-1993中心框架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Integrated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简称SEEA)作为SNA的附属账户(又称卫星账户),1993年公布了SEEA临时版本,2000年公布了SEEA操作手册,目前SEEA-2003版本也已正式公布。   SEEA-2003是在SEEA-1993基础上修订完成的,也是对SEEA-1993实践应用的经验总结。SEEA-2003对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详细说明了将资源耗减、环境保护和环境退化等问题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方法、分类和基本准则,构建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其宗旨在于以环境调整的国民财富、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净产出和资本积累等宏观经济指标支持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决策,是衡量可持续发展、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信息支持的基本手段。   10.环境污染核算   环境污染核算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部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自然资源核算与环境核算,其中环境核算又包括环境污染核算和生态破坏核算。环境污染核算,主要包括废水及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污染的实物量核算与价值量核算。   11.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   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客观上需要开发出功能上类似GDP的指标,即绿色GDP。所以,经环境调整的GDP核算,就是把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包括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并进行调整,从而得出一组以“经环境调整的国内产出”(Environmentally Adjusted Domestic Product,EDP)为中心的综合性指标。   对于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两个部门正在开展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试点工作来说,从科学的意义上讲,最后核算出来的“经环境污染调整后的绿色GDP”,是一个局部的、有诸多限制条件的绿色GDP,是一个仅考虑环境污染扣减的GDP,用虚拟治理成本去调整的GDP,不包括生态破坏治理成本的扣减。完全意义上的绿色GDP只能由国家统计局组织有关资源部门和环保部门经过长期的努力核算得到,是一个理想化的核算目标。   12.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13.绿色GDP   绿色GDP概念的正式提出,可以追溯到1993年联合国统计署正式出版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该手册首次正式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根据联合国统计署提出的绿色GDP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在理论上,绿色GDP与GDP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绿色GDP=GDP-固定资产折旧-资源环境成本=NDP-资源环境成本。其中,NDP是国内生产净值。从上式可看出,绿色GDP是与NDP相对应,而不是与GDP相对应。   在本研究中,考虑到在实际应用方面,国内生产总值远比国内生产净值更为普及,因此采用了绿色GDP与GDP相对应的总值概念,而没有采用净值的概念,即绿色GDP=GDP-环境成本-资源消耗成本。   绿色GDP是一种大众性的提法,它是与传统GDP的概念相对应的,比较适合被政府官员、公众和媒体接受。简单地说,绿色GDP就是传统GDP扣减掉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以后的GDP。正如传统GDP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样,绿色GDP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指标,或者说是一个被公众广泛接受的指标。[编辑本段]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需要五大支撑体系  近年来,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热度不断升温,逐渐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一些省市纷纷开展试点工作,甚至个别县也积极酝酿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积极开展、推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本身是一件好事情,它至少说明资源环境问题已渐渐深入人心,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热”不等于成熟,不等于可操作性,崇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思想值得警惕。稳固的支撑体系是顺利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那么,全面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需要哪些条件支撑呢?笔者认为,至少需要有以下比较完善的支撑体系。  (1)完善的绿色统计支撑体系  从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来看,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但通常以统计核算为主,因此,有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同于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可见,统计体系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程度。绿色统计体系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现行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不能适应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需求,必须在现有的国民经济统计基础上,对统计指标进行重新补充和完善。我们以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自然资源统计为例加以说明。现在国民经济统计中专门设计了自然资源核算表,只包括了土地资源统计、森林资源统计、草地资源统计、矿产资源统计和水资源统计,而且指标很简略,如水资源统计中只包括了水域资源总量和水力资源统计(包括理论水力资源、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水力有效利用量和水力有效利用系数),一些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密切有关的指标基本上没有包括,如污染损失指标体系、资源折损指标、资源功能变异指标等等,必须设计一种新的指标体系,才能满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需要。  (2)世界通用的支撑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应该与世界各国国民经济核算步伐保持一定的协同关系。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世界范围内国民经济核算正方兴未艾,理论与方法正在不断深入之中,跟踪和超越这种水平,不仅是理论的需要,也是我国对世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贡献,率先搞出一个世界上完整的、独特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世界其他各国具有示范借鉴意义,是很有意义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世界没有通用之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国际国民经济发展的比较的问题。在没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时,只要衡量一下GDP,各国就可以进行比较了,但如果你进行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而别的国家没有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则国家之间的相互比较的口径不一致,没有可比性,所以,即使进行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在世界各国没有通用的情况下,还必须进行正常的国民经济核算,两套数据并行一段或者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不可避免的。  研究、开发和利用世界通用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国际上比较重视,联合国等不断完善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SEEA2003》是一个指引性手册,是我们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有效的参考工具。遗憾的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搞出公认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进。世界通用的支撑体系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顺利进行推动剂。  (3)完善的理论支撑体系  完善的理论支撑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实事求是地说,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体系是完善的,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因为“绿色”的介入,导致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发生变化,出现了理论上的纷争。如在基本理论上论争在中国一直没有停止,是利用西方的效用价值论还是采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为核算的基本理论一直在争论之中,现实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更务实的态度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另一个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中经常遇到的价值定量问题,我们以森林资源核算为例简要说明,目前在森林价值进行核算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森林的功能进行分解,如分解为经济上的林木、林地等经济功能和森林涵养水源、纳碳吐氧、调节气候、水土保持、保育土壤、吸收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等多个生态功能,对生态价值分别采用替代等诸多方法进行估算,最后将这些价值进行叠加求算出森林总的价值,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替代的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是一种价值,功能价值不等于经济价值,价值的叠加可能扩大森林本身价值等,这些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匆忙地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产生的后果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详细论述请参阅姜文来著《资源资产论》和《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端时间内不能回避的问题。  (4)技术支撑体系  在硬件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技术支撑体系与普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他们的主要差别是在软件上。基本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确立合理的绿色指标体系,对统计的每一个绿色指标意义明确,通过报表、调查或者计算能够得到。资源环境指标相互之间相对独立,尽可能不重叠,通过最简单的指标反映最复杂的实际问题,这是指标设计基本也是最终的追求目标。  其次,资源环境核算之间相互协调,不能各自算各自的帐,否则,存在叠加问题。如环境核算时考虑水资源污染带来的损失,水资源核算时水资源污染也要进行核算,如果不从更高的层次把握设计资源核算问题,就存在相互叠加问题,导致污染损失累计重复,最终使核算结果不符合实际,叠加的结果是扩大或者缩小资源环境作用。目前,我们进行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在独立进行,相互之间沟通不足,如环境核算和森林核算分别在进行,两者缺乏合理的沟通,更谈不上更高层次的核算的把握和设计。  第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确定合理的核算范围,采用什么层次的核算需要认真的研究,如果核算的范围太小,在此基础上叠加的核算脱离实际。因此,核算的范围是要认真研究确定,作者认为,资源环境核算应该在国家和省级别层次上核算是恰当的,在县市级别的层次核算是不合适的。  第四,核算的时间长度也很重要。国民经济核算每年进行一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由于受数据采集和统计等原因的限制,每年一次核算是困难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三年、五年或者间隔几年,要根据综合情况进行而定。  (5)绿色核算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是成就大业的根本,没有绿色核算人才的支撑实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困难的。综观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成分性质更大,在此舞台上唱主角的主要是科研人员和具有科研性质的统计人员。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成熟以后,科研人员将由现在的唱主角而退后,实际上操盘的是大批统计核算及其相关人员。目前,我国的统计系统很完善,人才很多。但也必须承认,缺乏支撑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顺利进行的绿色核算人才体系,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及其相关人员不经过系统的培训是难以承担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重任的。必须对现有的人才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素质。值得注意的是,培训的不仅仅是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统计人员,也包括相关的人员,如资源环境部门和企业统计人员等。  培养绿色核算人才支撑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者认为,在大众中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科普教育是绿色核算人才支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课程开设中,渗透相关的内容,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基础,在高校中,开设相关课程或者相关的专业,培养专门的高级人才是不可缺少的。  目前,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已经开展20多年了,并且在一些局部地区开展了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上述的五个支撑体系,现在开展的所谓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不完善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开展了局部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而没有进行全部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全面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条件尚不成熟,我们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建立起支撑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五大支撑体系,让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持续地开展下去,为民造福,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贡献力量。[编辑本段]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任重道远  首先,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仅从与绿色核算密切相关的的核算范畴就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方面,自然资源又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空气资源等等众多的资源。本成果只对环境污染进行了初步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其它所涉及的众多问题还没有进行核算。所以,目前我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只是针对一些急需解决、民众迫切需要了解的重大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了核算,对于众多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内容有的还没有开展研究,有的研究还极其粗化,不能适应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需求。  其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在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过程中,由于存在过多的不确定性,导致核算的结果受到更多的质疑。如环境污染可能到导致身体健康受损,这是大家普遍认可的一个事实,但如何通过价值量的方式进行表征就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身体健康受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地理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气候因素等等,并不是仅仅由环境污染而引起的。由于环境污染和各种损失之间缺乏准确的一一对应关系,众多的不确定性导致核算结果的不准确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和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还不能完全满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要求,所用的核算数据是将一个点上的研究结果推算到整体层面上,这是核算数据受到质疑最大原因之一。  第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还不十分成熟。尽管有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但从整体上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用估算的环境损失对现有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调整,由于是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相互进行叠加是不科学的。GDP体系是已经发生的现实的市场价格体系,而环境损失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估算的非现实价格体系,而且环境损失的滞后性、长期性和积累性存在,也很难断定出具体年份的环境损失量,用其进行调整后的绿色GDP含义就很难以明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什么是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你好,楼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通常所说的绿色GDP核算,包括资源核算和环境核算,旨在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CPI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假如通货膨胀率受到控制而下跌,利率亦同时趋于回落,反而会利淡该地区的货币了。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会导致&龙舌兰酒效应&,这是拉美国家常见的现象。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标既包括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价格,也包括多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价格,如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费用,可以全面反映多种市场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对居民实际生活的影响程度。
   该价格指数为分析和制定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居民消费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工资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科学依据,也是四大宏观调控指标之一。国际上通常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CPI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人们对CPI的统计方法和制度认识不一样,有时也引起过一些争论和分歧。  一、CPI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情况的总体趋势,往往与人们实际感受不一致。  有人说,我国政府公布CPI数据,往往与人们对物价的实际感受很不一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事实上,首先,CPI是一个总量指标,它反映的是全国居民消费品和居民服务项目的价格总水平,与各个地区甚至每个居民的感受可能不一样;其次,CPI是度量一组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化情况,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内容分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根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并参照抽样调查原理选中的近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数据,并结合其它相关资料,选取了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规格品种,作为经常性调查项目。但是这些住户和调查项目无论怎么有代表性,也不可能是每个人消费的全部真实反映,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消费商品和服务的品种和权重不可能与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的商品和服务的品种和权重一致,如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占比大一些,城市居民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类项目消费占比大一些,因此,个人对价格的感受与CPI指数肯定有一定差异;第三,每个人的收入水平不一样,对物价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这也造成了居民对价格的变化感受不一样。一样的东西,有人觉得贵,也有人觉得很便宜。因此,CP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情况,是一种总体趋势。  二、为便于指标的可比性,当前我国统计制度没有将商品房价格列于CPI范围,这是合理的。  当前,对CPI争议最大的恐怕就是商品房价格是否应统计在CPI之内。从统计制度上来说,由于商品房购买在统计分组上归于投资范畴,不包含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内,但反映居住价格变动的房租、建筑材料、房屋贷款利率和物业费等则包括在内。不少专家对这种分组持有疑义,由于近年来商品房价格上涨较快,从工资房价比看,超出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对居民生活和消费形成了较大压力,但这种商品房价格又没有统计在CPI之中,因此,不少人认为低估了CPI的上涨幅度。众所周知,商品房是一种一次投资,多年消费的商品,从国际上看,商品房一般也不包含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内,为便于指标的可比性,当前我国统计制度也没有商品房价格列于CPI范围,这是合理的。投资房产与投资股票一样,我们不能把股价波动也统计在CPI之内吧?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我国的情况与国外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我国过去长期把住房归于职工福利范畴,扭曲了住房价格,后来主张“居者有其屋”,千方百计让每个人都拥有住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拥有一套住房都是居民终生奋斗的目标,不少人少吃省用一辈子,就是为了获得一套住房,这导致了商品房买卖市场很发达,而商品房租赁市场不景气。另外,由于户籍等多种原因,我国人口流动性还是不大,也影响了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所以,在我国,房屋租赁和房屋买卖对居民居住类商品消费的影响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还有人认为,购买商品房究竟是消费还是投资,主要看购买商品房的用途,是消费就是消费,是投资就是投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确实需要认真研究。  如何理解PPI(生产价格指数)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当前也有不同的看法。近年来,PPI上涨一直居高不下,而CPI是启而不动,始终在低位徘徊,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现象,从理论上说,生产和消费是经济运行链条上的两个端点,产生价格指数主要反映生产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即源头和中间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中上游;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反映消费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即最终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下游和终端。上游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将会逐渐传导到下游商品的价格变动。根据过去20年的经验数据分析,这种传导的时滞大约在一年半左右。但从现实情况看,这种价格传导远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直接和直观。某些上游商品价格上涨能否传导到下游,主要取决于该类商品的供求状况、供求弹性和产业链条的长短。近年来上、下游商品间的价格传导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表现为传导时滞延长,传导效应减弱,有的甚至出现了传导“梗阻”等。另外,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经济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趋势在加强,在价格传导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溢出效应”,即企业通过薄利多销,扩大出口等方式消化掉了。如近两年,钢铁价格猛涨,但以钢铁为主要原料的汽车、家电价格不涨反跌,这说明,在目前的买方市场中,决定价格不是成本而是供需。  三、GDP缩减指数代替CPI存在局限性,其范围过于广泛,时效性和敏感性差。  由于CPI的变化似乎与人们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有人建议用GDP缩减指数来取代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数。GDP缩减指数是衡量一国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数,是用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对比计算出来的。由于该指数所包括的商品和服务的范围最为广泛,不仅包括全部物质产品和涵盖计入GDP的全部服务产品,也包括进出口商品,理论上是最全面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指标。目前GDP缩减指数明显高于CPI,似乎更接近人们的真实感受,因此,有人提议应把GDP缩减指数取代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但事实上,GDP缩减指数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它范围过于广泛,它包含有投资和出口商品的价格,而这些商品与消费者是不直接相关的,还包括了那些不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的估算,主要是对政府的劳务。另外,编制这一指数需要收集大量资料,实际GDP是用各行业的价格指数推算的,只能近似反映各行业价格水平变动的价格总指数,一年公布一次,时效性和敏感性差。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内容涵盖了居民日常消费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可以全面反映多种市场因素变动影响到居民消费价格波动及其对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程度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一般规则,具有较好的国际可比性。  四、CPI分析预测中“翘尾因素”不可忽视。  在CPI的分析预测中,“翘尾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人们用以上年同期价格为对比基期的同比价格指数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程度。这个同比指数并不是全部反映实际涨价幅度,它包含着“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两部分。所谓“翘尾因素”是指上年价格上涨对本年的滞后影响程度。如果上年价格呈前低后高走势,那么“翘尾因素”就为正影响,反之则为负影响。如2003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呈前低后高走势,其对2004年的“翘尾”影响高达2.2个百分点,占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涨幅的56.4%。而2004年的价格呈两头低中间高的走势,其对2005年的“翘尾”影响仅为0.8个百分点。因此,在2005年价格总水平中,“新涨价因素”将起决定性作用,这也是我们分析预测价格走势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CPI已成为我们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CPI又是一个经常变化的指标,CPI的变化性与政策的稳定性有一定矛盾,CPI变化多少政策才需要调整?这需要深入研究,以下附表是国外的一些经验数据。  从附表可以看出,对于长期的通货膨胀目标,发达国家一般在1%-3%,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般稍高于此。这取决于本国经济结构及其发展程度,以及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我国目标区间是多少,国家没有公布。有专家认为是1-5%。前不久,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在北京大学作了一场关于经济周期的演讲,他特别申明他的理论对中国暂时还不适应,说明中国的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我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还需要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  注:1、由于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日本一直没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管理。随着近年经济形势的好转,日本国内有关方面也建议采用0.5%-2.5%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  2、美国未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区间制,但通常将CPI上涨2.0%作为类似的管理目标。 
收藏,赶快收藏起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通常所说的绿色GDP核算,包括资源核算和环境核算,旨在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编辑本段]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背景  为了树立和全面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实现环境保护的“三个转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3月联合启动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GDP核算)研究》项目,并于2005年开展了全国十个省市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污染损失调查评估试点工作,最终提交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所谓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自然资源核算与环境核算,其中环境核算又包括环境污染核算和生态破坏核算。[编辑本段]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术语解释  1.实物量核算   就环境主题来说,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实物量核算,一是价值量核算。所谓实物量核算,是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基础上,运用实物单位(物理量单位)建立不同层次的实物量账户,描述与经济活动对应的各类污染物的产生量、去除量(处理量)、排放量等。   2.价值量核算   价值量核算是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估算各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货币价值损失。对于环境污染价值量核算而言,价值量核算包括污染物虚拟治理成本核算和环境退化成本核算,分别采用治理成本法和污染损失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各地区的水污染价值量核算、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价值量核算、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价值量核算和污染事故经济损失核算;各部门的水污染价值量核算、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价值量核算和污染事故经济损失核算。   3.治理成本法   污染治理成本法与污染损失法是计算环境价值量的两种方法。在SEEA框架中,治理成本法主要是指基于成本的估价方法,从“防护”的角度,计算为避免环境污染所支付的成本。   污染治理成本法核算虚拟治理成本的思路很简单,即如果所有污染物都得到治理,则环境退化不会发生,因此,已经发生的环境退化的经济价值应为治理所有污染物所需的成本。   污染治理成本法的特点在于其价值核算过程的简洁、容易理解和核算基础(以污染实物量为基础,乘以单位污染物的治理成本)的客观性,因此,更容易为环保部门和统计部门所操作使用。污染治理成本法核算的环境价值包括两部分,一是环境污染实际治理成本,二是环境污染虚拟治理成本。   4.污染损失法   在SEEA框架中,污染损失法是指基于损害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这种方法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污染损失调查,计算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种种损害,如:对农产品产量、人体健康、生态服务功能等的影响,采用一定的定价技术,进行污染经济损失评估。目前定价方法主要有人力资本法、旅行费用法、支付意愿法等。与治理成本法相比,基于损害的估价方法(污染损失法)更具合理性,体现了污染的危害性。   5.实际治理成本   污染实际治理成本是指目前已经发生的治理成本,包括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药剂费、人工费、电费等运行费用。   6.虚拟治理成本   虚拟治理成本是指目前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虚拟治理成本不同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是当年环境保护支出(运行费用)的概念,可以从GDP中扣减。采用治理成本法计算获得。   7.环境退化成本   通过污染损失法核算的环境退化价值称为环境退化成本,它是指在目前的治理水平下,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功能、人体健康、作物产量等造成的种种损害。环境退化成本又被称为污染损失成本。   8.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通常所说的绿色GDP核算,包括资源核算和环境核算,旨在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   9.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所谓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是关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整套理论方法。   为了把环境因素并入经济分析,联合国在SNA-1993中心框架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Integrated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简称SEEA)作为SNA的附属账户(又称卫星账户),1993年公布了SEEA临时版本,2000年公布了SEEA操作手册,目前SEEA-2003版本也已正式公布。   SEEA-2003是在SEEA-1993基础上修订完成的,也是对SEEA-1993实践应用的经验总结。SEEA-2003对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详细说明了将资源耗减、环境保护和环境退化等问题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方法、分类和基本准则,构建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其宗旨在于以环境调整的国民财富、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净产出和资本积累等宏观经济指标支持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决策,是衡量可持续发展、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信息支持的基本手段。   10.环境污染核算   环境污染核算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部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自然资源核算与环境核算,其中环境核算又包括环境污染核算和生态破坏核算。环境污染核算,主要包括废水及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污染的实物量核算与价值量核算。   11.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   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客观上需要开发出功能上类似GDP的指标,即绿色GDP。所以,经环境调整的GDP核算,就是把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包括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并进行调整,从而得出一组以“经环境调整的国内产出”(Environmentally Adjusted Domestic Product,EDP)为中心的综合性指标。   对于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两个部门正在开展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试点工作来说,从科学的意义上讲,最后核算出来的“经环境污染调整后的绿色GDP”,是一个局部的、有诸多限制条件的绿色GDP,是一个仅考虑环境污染扣减的GDP,用虚拟治理成本去调整的GDP,不包括生态破坏治理成本的扣减。完全意义上的绿色GDP只能由国家统计局组织有关资源部门和环保部门经过长期的努力核算得到,是一个理想化的核算目标。   12.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13.绿色GDP   绿色GDP概念的正式提出,可以追溯到1993年联合国统计署正式出版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该手册首次正式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根据联合国统计署提出的绿色GDP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在理论上,绿色GDP与GDP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绿色GDP=GDP-固定资产折旧-资源环境成本=NDP-资源环境成本。其中,NDP是国内生产净值。从上式可看出,绿色GDP是与NDP相对应,而不是与GDP相对应。   在本研究中,考虑到在实际应用方面,国内生产总值远比国内生产净值更为普及,因此采用了绿色GDP与GDP相对应的总值概念,而没有采用净值的概念,即绿色GDP=GDP-环境成本-资源消耗成本。   绿色GDP是一种大众性的提法,它是与传统GDP的概念相对应的,比较适合被政府官员、公众和媒体接受。简单地说,绿色GDP就是传统GDP扣减掉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以后的GDP。正如传统GDP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样,绿色GDP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指标,或者说是一个被公众广泛接受的指标。[编辑本段]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需要五大支撑体系  近年来,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热度不断升温,逐渐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一些省市纷纷开展试点工作,甚至个别县也积极酝酿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积极开展、推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本身是一件好事情,它至少说明资源环境问题已渐渐深入人心,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热”不等于成熟,不等于可操作性,崇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思想值得警惕。稳固的支撑体系是顺利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那么,全面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需要哪些条件支撑呢?笔者认为,至少需要有以下比较完善的支撑体系。  (1)完善的绿色统计支撑体系  从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来看,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但通常以统计核算为主,因此,有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同于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可见,统计体系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程度。绿色统计体系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现行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不能适应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需求,必须在现有的国民经济统计基础上,对统计指标进行重新补充和完善。我们以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自然资源统计为例加以说明。现在国民经济统计中专门设计了自然资源核算表,只包括了土地资源统计、森林资源统计、草地资源统计、矿产资源统计和水资源统计,而且指标很简略,如水资源统计中只包括了水域资源总量和水力资源统计(包括理论水力资源、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水力有效利用量和水力有效利用系数),一些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密切有关的指标基本上没有包括,如污染损失指标体系、资源折损指标、资源功能变异指标等等,必须设计一种新的指标体系,才能满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需要。  (2)世界通用的支撑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应该与世界各国国民经济核算步伐保持一定的协同关系。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世界范围内国民经济核算正方兴未艾,理论与方法正在不断深入之中,跟踪和超越这种水平,不仅是理论的需要,也是我国对世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贡献,率先搞出一个世界上完整的、独特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世界其他各国具有示范借鉴意义,是很有意义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世界没有通用之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国际国民经济发展的比较的问题。在没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时,只要衡量一下GDP,各国就可以进行比较了,但如果你进行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而别的国家没有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则国家之间的相互比较的口径不一致,没有可比性,所以,即使进行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在世界各国没有通用的情况下,还必须进行正常的国民经济核算,两套数据并行一段或者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不可避免的。  研究、开发和利用世界通用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国际上比较重视,联合国等不断完善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SEEA2003》是一个指引性手册,是我们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有效的参考工具。遗憾的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搞出公认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进。世界通用的支撑体系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顺利进行推动剂。  (3)完善的理论支撑体系  完善的理论支撑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实事求是地说,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体系是完善的,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因为“绿色”的介入,导致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发生变化,出现了理论上的纷争。如在基本理论上论争在中国一直没有停止,是利用西方的效用价值论还是采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为核算的基本理论一直在争论之中,现实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更务实的态度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另一个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中经常遇到的价值定量问题,我们以森林资源核算为例简要说明,目前在森林价值进行核算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森林的功能进行分解,如分解为经济上的林木、林地等经济功能和森林涵养水源、纳碳吐氧、调节气候、水土保持、保育土壤、吸收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等多个生态功能,对生态价值分别采用替代等诸多方法进行估算,最后将这些价值进行叠加求算出森林总的价值,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替代的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是一种价值,功能价值不等于经济价值,价值的叠加可能扩大森林本身价值等,这些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匆忙地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产生的后果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详细论述请参阅姜文来著《资源资产论》和《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端时间内不能回避的问题。  (4)技术支撑体系  在硬件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技术支撑体系与普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他们的主要差别是在软件上。基本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确立合理的绿色指标体系,对统计的每一个绿色指标意义明确,通过报表、调查或者计算能够得到。资源环境指标相互之间相对独立,尽可能不重叠,通过最简单的指标反映最复杂的实际问题,这是指标设计基本也是最终的追求目标。  其次,资源环境核算之间相互协调,不能各自算各自的帐,否则,存在叠加问题。如环境核算时考虑水资源污染带来的损失,水资源核算时水资源污染也要进行核算,如果不从更高的层次把握设计资源核算问题,就存在相互叠加问题,导致污染损失累计重复,最终使核算结果不符合实际,叠加的结果是扩大或者缩小资源环境作用。目前,我们进行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在独立进行,相互之间沟通不足,如环境核算和森林核算分别在进行,两者缺乏合理的沟通,更谈不上更高层次的核算的把握和设计。  第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确定合理的核算范围,采用什么层次的核算需要认真的研究,如果核算的范围太小,在此基础上叠加的核算脱离实际。因此,核算的范围是要认真研究确定,作者认为,资源环境核算应该在国家和省级别层次上核算是恰当的,在县市级别的层次核算是不合适的。  第四,核算的时间长度也很重要。国民经济核算每年进行一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由于受数据采集和统计等原因的限制,每年一次核算是困难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三年、五年或者间隔几年,要根据综合情况进行而定。  (5)绿色核算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是成就大业的根本,没有绿色核算人才的支撑实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困难的。综观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成分性质更大,在此舞台上唱主角的主要是科研人员和具有科研性质的统计人员。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成熟以后,科研人员将由现在的唱主角而退后,实际上操盘的是大批统计核算及其相关人员。目前,我国的统计系统很完善,人才很多。但也必须承认,缺乏支撑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顺利进行的绿色核算人才体系,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及其相关人员不经过系统的培训是难以承担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重任的。必须对现有的人才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素质。值得注意的是,培训的不仅仅是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统计人员,也包括相关的人员,如资源环境部门和企业统计人员等。  培养绿色核算人才支撑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者认为,在大众中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科普教育是绿色核算人才支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课程开设中,渗透相关的内容,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基础,在高校中,开设相关课程或者相关的专业,培养专门的高级人才是不可缺少的。  目前,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已经开展20多年了,并且在一些局部地区开展了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上述的五个支撑体系,现在开展的所谓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不完善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开展了局部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而没有进行全部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全面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条件尚不成熟,我们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建立起支撑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五大支撑体系,让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持续地开展下去,为民造福,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贡献力量。[编辑本段]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任重道远  首先,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仅从与绿色核算密切相关的的核算范畴就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方面,自然资源又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空气资源等等众多的资源。本成果只对环境污染进行了初步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其它所涉及的众多问题还没有进行核算。所以,目前我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只是针对一些急需解决、民众迫切需要了解的重大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了核算,对于众多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内容有的还没有开展研究,有的研究还极其粗化,不能适应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需求。  其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在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过程中,由于存在过多的不确定性,导致核算的结果受到更多的质疑。如环境污染可能到导致身体健康受损,这是大家普遍认可的一个事实,但如何通过价值量的方式进行表征就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身体健康受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地理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气候因素等等,并不是仅仅由环境污染而引起的。由于环境污染和各种损失之间缺乏准确的一一对应关系,众多的不确定性导致核算结果的不准确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和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还不能完全满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要求,所用的核算数据是将一个点上的研究结果推算到整体层面上,这是核算数据受到质疑最大原因之一。  第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还不十分成熟。尽管有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但从整体上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用估算的环境损失对现有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调整,由于是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相互进行叠加是不科学的。GDP体系是已经发生的现实的市场价格体系,而环境损失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估算的非现实价格体系,而且环境损失的滞后性、长期性和积累性存在,也很难断定出具体年份的环境损失量,用其进行调整后的绿色GDP含义就很难以明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tr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