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全国南京2017房价趋势会呈什么趋势

全国房价会呈什么趋势发展?_前景财富
当前位置: >
全国房价会呈什么趋势发展?
字体大小:
房价现象,无非是货币现象和国内政策现象的一种集合体现,要预测房价是涨是跌,必须弄懂两点:1.国内的货币现象是什么样的;2.政府的意图是什么样的。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分别分析一下。& & 国内货币大环境& & M1(货币)=M0(流通中现金)+单位活期存款;M2(货币与准货币)=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img src=&/b57aff17ef8493b3aad5b4_b.pn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9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b57aff17ef8493b3aad5b4_r.png&&外汇储备2015年6月份见顶,随后一直下行,对比M2的增长率,可以很明确的发现,从2015年6月开始,M2增长率脱离一个指数增长函数开始走平,外汇储备是人民币之锚,外储的下降直接导致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M2增速下降。&img src=&/63f74c897dcb662fdc877b_b.png& data-rawwidth=&1534& data-rawheight=&12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4& data-original=&/63f74c897dcb662fdc877b_r.png&&进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只不过进口减少的幅度比出口减少的幅度更大,所以顺差有时候反而还会增加,这叫衰退式顺差进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只不过进口减少的幅度比出口减少的幅度更大,所以顺差有时候反而还会增加,这叫衰退式顺差&img src=&/c876e0bd922e3e320e79fd79e71ec563_b.png& data-rawwidth=&1528& data-rawheight=&11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28& data-original=&/c876e0bd922e3e320e79fd79e71ec563_r.png&&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的不断走低,贬值的预期又会导致国内资金向国外抽离,使得外汇储备进一步走低,进而使得国内的基础货币进一步减少。而国内目前的货币乘数实际上已经到达历史高点,通过提高货币乘数来增加流通货币的供应量空间不大,所以就大的国内货币环境来看的话,是通缩。有人可能会说,可以通过无锚印钞的方式,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然而这并不可持续,原因有二:1.无锚印钞,会使人民币贬值预期更加强烈,会进一步促使资金外流,从而使得外汇储备进一步减少;2.不利于供给侧改革,会使得过剩企业进一步苟延残喘,企业债务进一步堆积,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债务问题。所以,无锚印钞无异于饮鸩止渴,ZF不会持续做出这种行为。进一步分析5月经济数据,看看近几个月的国内货币相关数据&img src=&/e066f6a547f8bf2cccccc257_b.png& data-rawwidth=&990& data-rawheight=&7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0& data-original=&/e066f6a547f8bf2cccccc257_r.png&&近几个月M1大幅上行,M2增长却下降,近期,M1和M2的剪刀差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企业活期存款的大幅增加,但是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作为活期存款存在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中,资金空转。那为什么企业的活期存款会大大增加呢?企业活期存款增加,无非两种途径:1.定期转活期;2.新获得大量的活期存款。通过数据得知,企业定期活期存款是同时增加的,可以看看下图,而且企业并没有把定期转活期的动力&img src=&/bbb08db45c1bf37578f9_b.png& data-rawwidth=&1204& data-rawheight=&5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4& data-original=&/bbb08db45c1bf37578f9_r.png&&那么,主要原因就是2了,新获得大量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哪里来?政府&个人加杠杆,政府加杠杆,数据可以直接从财政部公布的财政支出数据获得,搜中国财政部,可以看到每月的财政支出数据,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财政支出增速大幅增长。而个人加杠杆,主要是把钱拿出来去买房,可以看看下图。&img src=&/e7a96ff7df33a457fcde_b.png& data-rawwidth=&1208& data-rawheight=&5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8& data-original=&/e7a96ff7df33a457fcde_r.png&&蓝色的线代表个人储蓄存款余额,从2015年底开始,大幅下降,主要是拿钱去买房了,居民储蓄转移到企业,成为企业的活期存款。蓝色的线代表个人储蓄存款余额,从2015年底开始,大幅下降,主要是拿钱去买房了,居民储蓄转移到企业,成为企业的活期存款。综上,国内的货币状况是,大方向朝着通缩的方向在发展,ZF加财政杠杆,居民加个人杠杆,现金大量转移到企业活期账户上,然而企业没有强烈的投资意愿,大量资金流在银行空转。ZF意图要想读懂ZF意图,必须知道一些经济周期的基础,下面先解释一下首先看一幅图,下图为美国的GDP走势图,时间周期拉倒这100年来看,可以明显看到,这一百年,美国每单位资本产生的真实GDP的增长平均保持在略低于2%左右,并且没有波动太大。然而具体细分到每年,我们可以发现,其GDP走势,是在一条直线上下不停的窜动,有时候波动大,有时候波动小。背离趋势线的波动最主要是由于信贷的扩张以及收缩,也就是信贷周期:1)长债务周期(50-75年)(the long wave cycles)2)短债务周期(5-8年),又叫商业/市场周期。&img src=&/e03192deb49870acb30c_b.png& data-rawwidth=&1208&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8& data-original=&/e03192deb49870acb30c_r.p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国 GDP走势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国 GDP走势图短期债务周期与长期债务周期&img src=&/4a57bb711f7e808e624de773baeed1c6_b.png& data-rawwidth=&1844& data-rawheight=&11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4& data-original=&/4a57bb711f7e808e624de773baeed1c6_r.p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衰退与萧条那中国是怎么玩的?上面是典型的西方经济模式,而中国不这么玩,由于中国有强大的ZF,敢做美国政府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就出现了过去十几年的神奇中国模式。在中国模式中,有一个蓄水池的概念,这个蓄水池吸纳流通货币和信贷;使过多的货币和信贷不会流入民生领域而造成严重的物价上升,通过这种方式逆短期债务周期,使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过去十几年,这个蓄水池主要是房地产,然而作为超发货币和天量信贷的蓄水池,房地产业十几年来持续的资金流入,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造成了其严重的产能过剩,跨入了长期债务周期中的萧条期。由于房地产长期作为蓄水池以阻止短期债务周期造成的经济衰退,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钢铁、有色、水泥等)持续扩张,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当房地产行业持续向好,正向反馈能掩盖很大一部分问题。但现在,房地产行业已经触及天花板,严重的库存已经远超需求,当需求反转,房地产行业常年累积的问题就会爆发。现在我们经常谈到的两个词,去库存,去杠杆,去什么库存?房地产库存;去什么杠杆?很大一部分是房地产上下游产业的杠杆。现在的现状是,由于需求的反转,很多房地产上下游行业每年产生的新增负债已经大于其收益和货币的增长,这事实上已经属于行业的萧条了,由于涉及的行业主要属于房地产上下游行业,所以我给一个词:局部经济萧条。&img src=&/ad4d105cba730d3bfb6b5_b.png& data-rawwidth=&976& data-rawheight=&7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6& data-original=&/ad4d105cba730d3bfb6b5_r.png&&结合一二月份信贷数据,不难验证。简单以一月份信贷数据说明一月信贷规模:天量的2.5万亿。其中企业长期信贷规模最大,为10600亿。这笔钱去哪了?不用思考,肯定是大型国企或者央企,这是中国特色的贷款模式(银行主要放贷给粗大笨的国有企业,而对广大的、为中国创造巨大活力的中小企业严重惜贷),按照猜测,这笔钱应该主要去了供给侧改革相关国企、央企。知道这些还不够,还必须读懂近期发布的一些政策,才能去猜测ZF意图。首先看一下ZF近期几个大的动作:供给侧改革、信贷放水、房地产降首付、鼓励农民工买房、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其实这些政策,是针对中国目前的局部萧条局面打出的一套组合拳,我想称这套拳为债务转移拳,为什么这么称呼,我们来慢慢探讨下。供给侧改革,其目的主要是降低过剩行业杠杆,重组合并其债务信贷放水:增加过剩行业货币增长,但如此大规模的放水政策,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货币流入民生行业,全民吃通胀,将过剩行业的债务转移到居民身上房地产政策:稳住过剩行业收益率。降首付,维持房地产行业火爆,让居民用未来的财富维持过剩行业的利润,将其债务转移到购房者身上。当然房地产同时也继续作为蓄水池吸纳超发货币,控制通胀《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 :让普通民众投资银行间债务综上政策,看得很明白了,这就是一场针对局部萧条行业的债务转移运动。ZF通过增加自身财物杠杆以及居民个人杠杆的模式试图转移企业债务,将企业债务转移到国家以及个人身上,希望企业能在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后,出去投资,从而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帮助国家走出经济困境。然而,结果却是,企业拿到了钱,不肯在国内投资,为什么不肯去投资?很简单,投资不赚钱,现在国内的经济状况确实差,赚钱的项目少得可怜。倒是有不少企业,出国投资,如果关注经济的话,最近可以经常听到说很多大企业收购了某某外国公司多少多少股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会使得国家的外汇储备进一步被消耗,贬值预期会更加强烈,所以最近政策又开始转向。结论分析完国内的货币情况和ZF意图,得知在大的环境下,国内信用是处于由扩张转为收缩的中间阶段,国内货币供应会逐步趋紧,那么房地产作为国内资产,下跌一定是主旋律。然而由于前一段时间,由于ZF试图通过增加自身财政杠杆和居民个人杠杆来缓解企业的债务问题,进行政策的干预,希望将企业债务转移到国家和个人身上,导致过去的大半年房价的疯狂。但是现在,ZF发现此举并没有按照期望的路径发展,那么政策会如何演变?最最希望的,当然是能在国内挖掘新的投资热点,并能引导企业进行投资,重新激活国内经济,而这些投资热点也就是之前一直提到的战略新兴产业,新兴服务业。但是短期想要激活,基本不可能。ZF也不可能主动去刺破房地产这个大泡沫,因为这个就是一颗核弹,爆炸后的结果,谁也不知道会有多严重,1998年的海南房地产试验,就是一个很好的先例,20年过去了,海南三亚的房价也没有回到那时的水平。所以,增加财政杠杆和居民杠杆的行为会继续,但是不会向过去大半年那么疯狂,在大的通缩环境压制下,会维持高位缓慢上行or横在高位,这能解决问题吗?当然不能,但现在确实没有办法,只能拖,拖到什么时候,拖到新的经济热点出现重新激活国内经济或者别的国家(比如美国)出现大的金融危机,跟随金融危机一起刺破房地产泡沫,然后以低价的国内资产迎接国际资本逃往中国,重新构筑起经济的繁荣。所以,对于房地产,几年内可能出现的状况有:1.新的经济热点出现,重新激活经济,房地产继续繁荣,房价继续上升-----可能性微乎其微2.别的大国,经济出现严重问题,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房地产泡沫跟随着一起被刺破--可能性很大3.国内顶不住通缩压力,被动刺破房地产泡沫,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有可能,但没2大所以,要我选择,我宁可等待,买房投资的话,风险太大,这个生意不合适,自住的非得买的话,能买一线的,不买二线的,能买市中心的,不买边缘地区的,一起以房子的流动性为第一考虑要素。当然,我绝对不会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会像日本一样断崖似的下跌,跌幅也不会像日本那么大,特别是一线城市,原因有三。一.中国ZF手上的调控政策更多,权利更大,不会任由房价大幅下跌;二.中国城市化还没有完成;三.中国经济潜力依然巨大,中国是个大市场,经济虽然暂时遇到困难,但绝不会因此停滞,科技创新,虽然不如美国,但现在已经紧跟上美国脚步,中国的服务业也将会成为超越美国的存在。所以与其说房价的崩溃,我更愿意说是周期性回调,回调周期可能会长达好几年,一旦中国走出通缩,找到新的经济爆发点,房地产也会随之回暖,现阶段的中国跟1997年-2000年的中国状况很像,有兴趣的可以去研究一下当时的情况。(夏可)
价格与国际接近
公开报价透明交易
工行、建行等9大银行
监管 存取放心
高收益空间
12.5-40倍高杠杆
小资金撬动大收益
行业领导者
4大交易所权威认证
投资金银信心首选
第三方托管银行匿名用户:2017年全国房价会呈什么趋势?
2017年全国房价会呈什么趋势?
一、三大泡沫之资产泡沫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模式一直都是以政府主导投资驱动为引擎的经济模式,在以投资、出口、消费三架马车的模型中,如今能主要关注的只有投资了,谈投资,主要的也就只有房地产经济了,所以,当下在中国谈资产价格,主要就是指房价。北京近10年的房价变化:深圳近10年的房价变化:再来看近8年合肥房价变化:可以看出,在近几年,房价涨幅加快,这是中国资产价格的基本面。中国房价TOP10城市和全球典型城市房价对比:显然,如果你说中国的房价还不够高,我就无语了。对于中国房价的泡沫问题,已经根本不需要去争论,这已经是危害到了国计民生的问题,已经是全球公认的问题。如果政府要去除资产泡沫,会发生什么负能量的事情?1、去资产泡沫,直接说就是要降房价2、降房价,则触动的是地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银行四方的核心利益3、房价降20%,首付20%的购房者则可能抛弃已购房产4、房价降,土地价格就要降,地方政府的贷款、融资平台、地方债务怎么办?5、房价降,对于买涨不买跌的中国大众来说,房地产市场会立即降温,开发商欠银行的钱怎么办?6、房价跌,势必会引发债务产业链上的大面积债务违约,购房者不还贷、开发商还不上钱、地方政府卖不了地还不了钱,最终,银行坏账大面积产生。7、中国特色的维权开始,购房者堵售楼部要求退房,处理不好就是群体事件。8、这个问题,动摇的可就是国家稳定的根基。如果政府要去除资产泡沫,会发生什么正能量的事情?1、楼市降温,钱去哪里?会不会倒逼入实体经济?2、如果政府能给企业家信心,一个中长期的信心,在中长周期内是坚决的去除资产泡沫,扶持实体经济的话,大量资金会转向实体经济。3、只有民营经济的心转向了实体经济、只有钱流向了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才有未来和希望,才能彻底解决当下的大多数经济问题。4、理论上,这是最好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当然,阵痛是必须要有的,而且很痛,要为以前的不理性付出代价,这也是日本模式。地产经济不死,实体经济必然难活,因为在现在的中国,地产就是金融,金融就是地产,这个现状不改变,金融就起不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如果继续保资产,让资产泡沫继续,会发生什么?1、对中国实体经济是致命摧毁,中国仅有的一点实体经济也会被摧毁。2、对民众信心的严重伤害,虽然房价高涨不跌,但百姓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不合理,全国恐慌情绪会蔓延。3、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周期继续后延,中国经济进一步下滑。4、像董潘所说,未来北京房价80万/平,这也是有可能的。二、三大泡沫之货币泡沫什么是M2、GDP、通货膨胀、CPI?M0就是社会上的现金,M1就是M0+企业的活期存款,M2就是M1+全国的定期存款。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超市,M2的增长也就是货币总量的增长,GDP的增长可以简单看作是整个超市内货物数量增长。货物的增长速度跟不上钱的增长速度,货少钱多,货就会涨价。货涨价的幅度就是CPI的涨幅。M2是最能体现信贷情况、判断经济基本面的一个数据。中国15年以来的M2变化:我们的M2数据在过去15年膨胀了10倍!中国与美国M2变化:可以看出,美国M2数据在过去十多年是平稳上升,没有剧烈变化,但中国的M2自2008年开始加速上升,在2009年超过美国,并继续保持高昂的姿态在上升,截止2015年底,中国的M2数值已经是美国的1.813倍!中国与美国M2同比增速比较:如图,我们的M2扩张数据在过去10多年间,一直远超美国!中国与世界四大经济体的M2与GDP数据比较: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货币可以出去买下整个美国和多半个欧盟,到2016年底,我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和整个欧盟了,可笑不?中国目前的M2增速是13%左右,全球M2增速是7%左右,照此速度不变、人民币不贬值的话,不出10年,中国可以买下全世界!当然,这是理论上,你问问你自己,这可能吗?这背后的问题有多大?如果你是上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所以,人民币贬值,已经是全球公认的事实,只是贬值速度、何时贬值的问题。如果人民币直接大幅贬值,会发生什么负能量的事情?1、国内的资金恐慌,争相跑出中国寻求安全的庇护所,中国外汇储备必将很快耗干,人民币贬值就变得不可遏制。2、如果中国强行管制,违背的就是全球经济公约和一系列合作协议要求,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直接停止,国际指责如何应对?3、主权债务问题也会发生,主权评级也会下调,对中国在国际形象影响较大。4、人民币贬值后,我们大量对外依存的进口商品(如大豆、石油、矿石、农产品、精密仪器、药品 等)将成本大大提升,势必加重国内人民负担,提高国内生活成本,造成输入性的通货膨胀!5、人民币贬值,出国旅游、海外投资就降温了,影响的是企业或有钱人。6、人民币贬值,外汇出逃时,通常政府都会加息来对冲,反过来,加息会加重危机中的国内经济,加重企业负担和债务负担,处理不当,也会引发连锁危机。如果人民币直接大幅贬值,会发生什么正能量的事情?1、人民币贬值影响最多的是有钱人,是老板,是外企,是外资,是热钱,这些人毕竟是少数。2、基本上,老百姓不会闹事,因为,对于没有大多数没有存款的老百姓来说,只要房价不跌,抱着房子睡觉最安心,那怕人民币贬值80%呢,和百姓没啥关系。3、对出口企业利好,可以改变近几年出口贸易一直不振的现状。4、对国家和政府最好的是,基本上不会有群体事件发生。如果保人民币,不贬值,会发生什么?1、在全球公认的估值过高之下,大多数的钱会选择趁高位离开中国,要不出去购买资产,要不出去寻求安全。2、在钱逐步离开中国之时,外汇耗干之时,人民币不想贬值也要贬值。三、3大泡沫之债务泡沫不容忽视的债务数据:1、中国企业债务已经占到了GDP的1.9倍2、地方政府债务已经占到了GDP的50%,达30多万亿3、法兴银行在一份研报中称,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贷款率达15%左右4、企业债务(包括国企)违约状况已经接连到来如图,信贷在扩张,但增速在下降:20年以来,我们一直得以生存的投资式经济发展模式,突然行不通了!突然走不动了!信贷在扩张,经济却没有增长,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从去年的股灾、今年的房灾、以及中间发生的螺纹钢事件,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农产品动荡事件,都与此有关,因为,M2在扩张,钱太多,却无处可去,就流向可炒作的资源,所到之处,无不造成重大动荡和伤害。深层次影响的就是整个中国企业界的投资信心:我们看到,从2016年初开始,民间投资信心锐减,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为什么不再投资?是对未来没有信心,或者说,是已经对政策没有信心,再严重一点,是对政府没有信心。这个情绪的蔓延,很可怕,最终导致的就是大面积的债务违约,就是经济危机。一张100元的钞票,我相信你,这就是100块钱,我不再相信你时,这就是一张废纸。债务泡沫根本上还是资产泡沫的延伸:1、过去10年以来的房价上涨,就是一直靠债务扩张来维持的,房价涨、地价涨、信贷扩张、债务扩大。2、债务泡沫破裂会影响并刺破资产泡沫,资产泡沫破裂也会影响并刺破债务泡沫,两者是相互依存的骨肉兄弟。3、而债务大面积违约,最终会导致,经济危机,会形成群体事件,这是国家和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四、为什么房价和汇率不可兼得?如果想保房价?就是让所有人都认为房价还要上涨,于是购房者继续买、开发商继续拿地,不管是因为恐慌还是因为期待,反正就是认为房价还要涨,怎么玩?就只能靠继续信贷扩张、继续增加M2投放、给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继续加杠杆、继续借新还旧维持房价上涨,钱越来越多,钱继续往房地产市场上涌,泡沫继续拱,大家争相购买,房价自然就降不下来,地价也是一路涨,资产价格一路升,如同你在2016年上半年看到的一样。在此情况之下,国内实体经济肯定是继续下滑,消费也是不振的,国内的钱会越来越多,M2余额越来越大,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的人对未来充满恐慌,人民币预期估值肯定就会再被下调,加重人民币贬值压力。如果想保汇率?想保汇率,就要遏制资金外流,如何不让资金外流?就是让钱自己知道,出不出去差别不大,比如国内资产已经贬值了,钱出去还不如在中国呢,反正国内资产已经贬值这么低了,出去再回来也赚不到钱,还不如在国内呆着看那个企业顶不住资产贬值带来的压力要破产,抄底收购优质资产更重要,其实就是要增加钱呆在国内的预期,减小钱出去之后的预期。钱不再外流了,汇率自然也就保住了。所以,保房价、保汇率是两条不一样的经济思路,不可兼得,不可同行!政府只能选择一条路去走!五、政府会怎么做?政府会怎么做,也就是选择东京泡沫破裂模式还是莫斯科泡沫破裂模式的区别。1、日本模式:刺破资产泡沫日本房地产也是在经历了疯狂的泡沫式增长,最终,日本选择的是去除资产泡沫的解决方式,日本房价下降50%,但日元和美元汇率变化不大,最终,也教育了整个日本,从此20多年,日本房价再也没有起来过,所有的企业都在乖乖的从事着以前的实体制造业。当然,那次经济危机也给日本经济造成了重伤,房价下跌下的债务危机全面爆发,购房者跳楼、开发商破产、企业破产、银行破产。那些在高位接盘的购房者不得不面对现实,用余生来偿还高额的房贷。而,很多日本企业,又不得不出售很多的国外资产,回国救灾。好的是,伤害了日本人民,也最终挽救了日本经济。2、莫斯科模式:保资产、弃汇率缘于乌克兰事件,2014年,世界原油价格开始暴跌,从年初的100美元跌至年底的53美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并且不断加码,严重干扰了俄罗斯的金融形势乃至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中断了俄罗斯在西方的融资通道,而且还促使俄罗斯国内资本(包括外来投资和境内资本)大量外逃,外汇需求猛增,卢布遭遇集中抛售。2014年上半年1美元还可以兑换35卢布,到12月中旬的时候不但腰斩过半,还曾下探1美元兑换80卢布的历史低位,贬值幅度超过50%。日卢布曾一夜暴跌13%,创近16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为应对外汇锐减,数次加息后,基准利率从5.5%提高到17%,提高幅度高达惊人的209%。如此频繁地调整基准利率,并且提高幅度如此之大,利率绝对值如此之高,均为同期世界各经济体所罕见,也是俄罗斯本国自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次。货币贬值通常与通货膨胀伴随而行。据俄官方公布的数据,俄罗斯2015年1月通胀率达到15%,创7年新高。2015年俄罗斯食品价格涨幅达14.3%,通胀率达12.9%,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第三位。卢布贬值》加息》国内严重通胀,这是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发展轨迹,而在莫斯科,以卢布计价的房价,没有跌。3、中国会怎么选择?1、国家稳定是最大的根本,所以,从理性上分析,因为80%以上的人除了房子就没有存款,也没有什么国际视野和全球视野,只要房子不贬值,搂着房价就不闹事,管你人民币在国际上贬不贬呢,关我毛事?而我也不买进口东西也不出国旅游,贬就贬呗,于我何干?而维护社会稳定是最大的原则,所以,会选择国内保资产不贬值,在国际上牺牲人民币,让人民币贬值。2、这是我们的判断,但让人民币贬值牺牲的是金字塔上层精英阶会的利益,而目前的绝大多数权力又还在他们手上,他们会愿意选择牺牲自己利益吗?这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3、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我想,大势不可违。中国要选择的,俄罗斯模式是大概率事件。4、在保资产价格、弃汇率的大趋势面前,人民币国内贬值也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北京房价涨到15万/平以上也是大概率事件,未来郑州涨到1.5-2万/平以上也是大概率事件,我知道很多人不愿意听到这句话,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其实我也一样,但这就是现实,不得不面对的现实。5、在弃外汇的政策前提之下,不会走目前这样温水煮青蛙的慢跌模式,这样会增加恐慌情绪、加速资金外流,让问题累积加重,政府可能会选择快速贬值、然后企稳的模式,比如:在某一天突然政策性贬值10-20%,然后通过媒体、政策集中释放信息,告诉大家:贬值到位了,都不用跑了,跑也没啥意思了,目前的中国更安全。六、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我们的预判准确,我们该怎么应对?建议如下:1、在海外有账户的,可以把部分存款兑换成美元汇到海外,这是最佳的选择,只要到了海外就是自由了,然后想买房、买土地就随便了,但首先是要汇出去,而且要快。而且时间已经不多了,管制会越来越严格。以后待事态稳定,再汇回来也不晚。2、在海外没有账户的,也可以考虑在国内兑换一部分美金,但也不建议买太多,因为只能是持有,不能增值,也不能作别的投资。换成现金放家里也不是个事儿,把美元存在银行也还会受到管制,不让你用你也没办法。3、可以考虑在国内购买人民币黄金资产,比如人民币黄金ETF等,记得,一定是人民币黄金,当人民币贬值时,人民币黄金一定会涨,但现在人民币黄金已经在涨的路上了,最好的入场时机(2015年下半年)已经过去了,但为时还不算太晚。4、不懂外汇、也不懂黄金的,建议在核心城市、成熟区域购买房子,不要去购买郊区房,但这一条只能算是中下策吧,虽然我们判断房价不会跌,核心城市房价还要继续涨,政府会在国内保资产,在国际上牺牲人民币,但毕竟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到时控制不好,国内恐慌时,也不好说,但整体上,这是相对安全靠谱的。5、没有了。适当的核心城市成熟区域房产持有+适当的人民币黄金持有+适当的家庭资产海外储备=是当下最佳的对冲选择!记住要多元化配置,不要把资产都放一个蓝子里!【延伸阅读】福布斯:今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达112万日,北京——全球知名财经媒体《福布斯》中文版和享有“亚洲保障专家”美誉的友邦保险首次联合发布《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寿险市场白皮书》。该白皮书是首份关于中国高净值人群寿险市场的权威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国大陆地区此领域研究的空白。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掌握的私人可投资资产不断膨胀。预计到2015年底,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1千万人民币(6.6707, -0.%)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将达到112万人,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达到114.5万亿元。而中国大陆的高净值人群相对于海外成熟市场,年龄更轻,对未来财富增长的预期更好、他们大多数人为企业主。与此同时,他们的财富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在实现财富保值和增值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开始考虑“财富保全”与“财富传承”。而保险在这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身价保障、资债隔离、定向传承、尊贵医疗、品质养老等,为高净值人群所关注。友邦中国首席执行官蔡强表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深切了解到中国大陆高净值客户在寿险方面的需求。友邦保险很看好未来中国大陆高净值市场的发展,我们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的本土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财富管理方案,因此,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做好这个市场。《福布斯》中文版调研总监史国伟表示:中国大陆地区目前缺乏针对高净值人群寿险市场的研究,此项目对勾画中国高净值人群概况、寿险需求、寿险购买体验及寿险品牌认知图景很有帮助。”此报告基于大量的一手调研和严谨的统计学模型,对中国高净值客户人群概况、财富目标、风险识别、寿险需求、寿险购买体验以及品牌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白皮书的数据主要基于两部分,一是《福布斯》中文版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分布模型,二是中国高净值人群寿险调查。《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寿险市场白皮书》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部分:中国高净值人群增长迅速,中青年渐成主力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快速增长。2014年底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约为106.2万亿元,与2011年相比,三年间可投资资产总额增加了33.1万亿元,平均年增长率13.3%。2014年除现金、存款以外的金融资产增幅明显,同比增长了32.0%,其中主要由股票、基金、债券等增长所带动。预计2015年底,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达到114.5万亿元。中国高净值人群快速扩大。中国高净值人群在最近几年内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2011年的51万人到2014年的91万人,以每年超过10万人的数量递增,且增长速度在加快,预计到2015年底将达到112万人。性别差异不大,中青年是绝对主力。随机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高净值群体中,男女占比分别为53.2%和46.8%,总体趋于平衡。创造财富的高净值人群平均年龄为43岁,且有超过半数集中在30-49岁这个年龄段,可见中青年已成为财富阶层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改变着中国财富的流动方向。企业家是主体,金融贸易行业最热门。企业主占有最高的比例,其次是企业管理层和企业一般职员,前三者总占比超过85%。金融和贸易稳居高净值人群所处行业的前两位,总占比超过40%。以TMT(Technology/ Media/ Telecom,即科技、媒体和通信)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带动私人财富的转移。第二部分:在财富积累之余、高净值人士关注财富保全及传承创业是超高净值人士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工作与事业是人们获取并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高净值人群亦是如此,但其中超高净值人群相对较多的以创办实业来获得财富。财富保全增值手段多样化,寿险工具受重视。现金及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占据着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工具的第一梯队;传统股票及房地产投资紧随其后,同样也得到了高净值人群的青睐;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查中有33.9%的受访高净值人群已运用寿险作为其财富管理工具,远远超过信托、黄金等贵金属风险投资工具。财富传承进入视野,寿险是财富传承中使用最多的工具。此外,现金及存款、投资性房产也是高净值人群普遍使用的财富传承工具。第三部分:具有风险识别,最关注意外风险稳中求进是中国高净值人士应对经济发展趋缓的策略。中国高净值人群仍呈现出稳健的风险偏好,超过9成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为获取巨额收益而承担高风险。高净值人群最为担心“意外风险”。“意外风险”、“个人健康风险”、“家人健康风险”是高净值人群最为关注的三个方面,而对于“企业生存和经营风险”、“政策及法律法规变动带来的风险”、“事业传承风险”、“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等,高净值人群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担心。第四部分:寿险覆盖率仍需提升寿险的覆盖率尚有提升空间。在此次调查中,超过6成的受访人群已经购买了相应的寿险。对寿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心是高净值人士尚未购买寿险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寿险需求多样,境内购买是主流“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保障利益最好”和“保险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成为购买寿险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多数家庭持有多张寿险保单,人寿保单购买途径多样化。有将近一半的家庭拥有3-5张保单。从整体上看,营销员与银行是两大最主要的寿险购买途径,比例均超过4成,第三方理财顾问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转载自大丰基金公众号文章,侵删!
扫描二维码下载读读日报
发现更多新奇领域在读读日报,还有上万个主编与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2017房价涨跌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