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怎样才能做到国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
摘要:宁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特依山面海的地理条件和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条件优越。近年来宁德市旅游总收入快速增长,但总体规模偏小,宁德应抓住时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力促旅游产业因时应势发展。关键词:旅游业;宁德;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二)壮大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一是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推动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产业化,建设生产销售基地和中心,开拓文化市场。引进高新技术创新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大型游乐园、影视娱乐等新兴产业。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大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园区,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一批
  摘要:宁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特依山面海的地理条件和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条件优越。近年来宁德市旅游总收入快速增长,但总体规模偏小,宁德应抓住时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力促旅游产业因时应势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宁德;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X(0-02
  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朝阳产业。宁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特依山面海的地理条件和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条件优越。2014年,宁德市旅游总收入快速增长,但总体规模偏小,占全市GDP的比重为9.3%,低于全省11.3%的平均比重水平,宁德市旅游业发展仍有上升的空间。宁德应抓住时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力促旅游产业因时应势发展。本文针对宁德旅游业发展情况和短板进行分析,并为宁德旅游业做大做强做深提出若干建议。
  一、闽东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主要指标增势良好
  201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601.03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增幅位列全省第三;实现旅游总收入127.49亿元,同比增长22.5%,增幅位列全省第二。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598.74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6.76亿元,同比增长22.6%。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30万人次,同比增长22.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0.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6%。预计2015年度全市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将达到1833万人次,增长14.5%,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52亿元,增长19.5%。
  (二)景区建设持续推进
  推进2个集散中心建设,福鼎市旅游集散中心完成主体工程进入装修阶段,古田县旅游集散中心投入试运营;建设99个旅游厕所(新建83座,改扩建16座),计划总投资2792.1万元,已于12月中旬全面完工。推进9条最后一公里旅游公路建设,列入省里“最后一公里”建设计划的2条公路中,蕉城飞鸾互通口至七斗尾桥公路已于7月动工,计划年内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福鼎杜家至霞浦龙亭公路已全面完工通车;开通了福安白云山景区直通车、福鼎动车站至太姥山景区旅游专线,完善了高速公路八尺门等旅游交通标识;推进了鸳鸯草场等8个露营地、太姥山旅游餐饮购物街等7条特色街区建设。
  (三)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各县(市、区)掀起了“百镇千村”创建工作热潮,与市住建等部门联合推进了美丽乡村一日游线路建设,推进福安穆云乡等3个乡镇创建旅游休闲集镇、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等15个村创建乡村旅游特色村工作;其中古田县以“两增收一美丽”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扶贫要求,采取“一月一现场会”的形式,建设1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今年以来,福鼎赤溪村等6个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福安天湖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蕉城绿友生态农庄等一批企业获得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福鼎赤溪村获得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称号。
  (四)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
  2015年成功举办第五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各县结合当地习俗,举办陈婧姑文化旅游节、第三届中国·柘荣马仙信俗文化旅游节、“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桃花节”“杨梅节”“芋王节”等节庆活动;以及“清新福建骑游八闽”福安白云山杯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第二届霍童溪山地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
  二、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短板
  (一)旅游业处于竞争劣势
  从主要指标上看,2014年度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601.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7.49亿元,两项主要指标均排名全省末尾,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占全省的6.8%和4.7%,而旅游产业成熟发达的厦门,2014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均占全省近1/3。宁德旅游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旅游业主要指标总量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一个产业短板将制约旅游业整体的发展。例如,屏南县拥有国家级5A景区白水洋·鸳鸯溪景区,虽今年来游客逐年增加,但由于开发较晚,“吃、住、娱、购”等相关产业较为薄弱,双溪镇作为景区依托乡镇,整个乡镇各类宾馆的床位总数不足500张,不少游客在白水洋游玩后,选择乘车到蕉城、福安等地住宿。柘荣是马仙文化的发祥地,每年的“迎仙”信俗活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马仙信众参与,但柘荣没有形成一批能够生产体现马仙健康平安内涵和柘荣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保健食品等旅游商品的企业。配套产业发展的滞后制约了当地的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文化资源开发不足
  一是文化旅游产品欠缺。太姥山岳风景区已达到5A级景区标准,但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仅限于观光型的初级产品。如太姥山潋城村拥有唐朝灵峰古刹、宋朝朱熹讲学遗址石湖书院和明朝抗倭古城堡等旅游资源,但还处于初步开发的阶段,知名度不高。二是文化产业发展滞后。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品牌文化产品难于批量涌现。全市形成一定竞争力的只有部分工艺美术业,如福安、蕉城传统畲族金银饰品珍华堂、盈盛号,福鼎盈浩工艺等企业,但更多的工艺美术行业,如古田油画、根雕工艺等行业未能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对旅游业促进作用有限。
  (四)游客来源地覆盖面局限
  向莆、厦深、京福铁路的开通,使宁德的旅游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也激活了宁德的旅游市场,但目前宁德游客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本地、福州、泉州、厦门和浙江等单一的周边地区,境外游客更是少之甚少,旅游景区知名度较低,游客市场仍未全面打开。
  三、对策和建议
  (一)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结合宁德市旅游工作实际,重新梳理、筛选、包装、整合一批旅游项目,推进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推进旅游景区品牌打造,并力争国家、省对宁德市旅游项目政策、资金的支持。完善景区配套设施,优先建设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国家公路网及景区交通设施,加快航道整治和旅游码头建设,构建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快速通道。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呼叫中心、公共厕所、停车场、公共电话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自驾车营地、汽车旅馆等自助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清新指数检测系统,引导游客生态出游、绿色消费,提升“清新福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壮大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一是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推动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产业化,建设生产销售基地和中心,开拓文化市场。引进高新技术创新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大型游乐园、影视娱乐等新兴产业。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大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园区,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入驻。鼓励民间资本在旅游、宗教、民俗等文化资源上的投资。三是充分利用畲族文化、宗教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知名度,积极开发、培植、打造一批具有闽东特色的旅游精品,培育一批具有闽东特色的高知名度品牌。同时扶持一批已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能力的文化产业集团。
  (三)加强宣传力度,开拓客源市场
  一是采取“联合推介、捆绑宣传”的方式,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旅游宣传。利用电视、报纸、动车、网络等媒介进行全面宣传,尤其是要利用动车客流量大、纵横地域广的特点,在厦深、向莆、京福等铁路段列车上投放视频、广播、杂志等宣传广告,以拓展市场空间。二是创新宣传方式,多层推进“知名度”,开展网络营销、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利用微博、微信和微电影等新兴网络平台和方式宣传宁德旅游;开展旅游标识征集活动,支持民间办好传统文化活动,扩大影响力。三是精确投向目标客源市场,巩固省内和江浙周边市场,拓展珠三角、中原、西部、华北客源市场,开拓港澳台、东亚和欧美境外市场,实现我市旅游市场从单一的周边市场向多元化市场转变。
  (四)促进文化体育等新型旅游发展
  推动文化元素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博物馆和纪念馆等人文资源;深度挖掘畲族文化、民间信俗文化、茶文化和滩涂摄影文化等文化资源;努力实现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将网络动漫等概念引入旅游,打造创意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开发各类文化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景区品位和魅力。要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旅游,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以山水休闲为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出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独具优势和特色的山水运动旅游景区。同时,大力推进旅游与农业、海洋、林业、水利、工业、商业、地质、环保、金融、医疗等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成克武,周晓芳,李建阳.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28).
  [3]王仕龙.生态旅游与南漳生态旅游发展研究[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
  作者简介:王 颖(1984-),籍贯福建古田,学历本科,单位国家统计局宁德调查队,研究方向:统计调查与研究,职称中级统计师。
订购流程说明
付款和发票猜你感兴趣
&热门其他范文评论 (0条)
抢沙发,第一个发表评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类型:旅游论文 时间:日
业是当今各国大力发展的产业,是可持续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一篇探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论文范文,希望对你的有帮助。
旅游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点,并结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构建了一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等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措施.
关键词: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我国旅游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并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经济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旅游对整个社会经济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日益突出,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中国旅游业的实力已位居世界第五,并将在未来20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今世界最科学、最广为人们接受的发展理论,研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的是旅游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的系统总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层面的目标体系,其已涉及众多的风景区的开发与活动.但从执行情核心是要保证在从事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同时不损况来看,效果似乎并不是很好.规划中的安排和规定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的旅游开发的可能对开发者的约束力低,保护资源的力度弱,已成为一性,将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和满足旅游区居民的需求个普遍的事实[1].
但是我国现在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盲目利用,以及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景区整体不协调,处于滥开发状态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国许多旅游景区都或多或少存在盲目开发利用的情况,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尚缺乏科学的理解,"旅游业是无烟的工业"这种观念,目前还较为流行,人们只强调到大自然中去旅游,只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破坏,只是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而缺少保护.
许多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旅游开发时缺乏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往往急功近利,盲目进行粗放式掠夺式的开发.而且在旅游开发时往往只重开发而轻保护,造成许多珍贵的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例如,许多旅游景区在自己的核心景区内修建起现代索道,有的甚至一修就是几条,而作为世界遗产的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内更是建起了和景观极不配套的天梯,导致了景观和生态的大大破坏.又如,近些年来古村古镇游逐渐兴起,但遗憾的是许多古村镇不深入挖掘自身的潜在价值,全都牵强附会地大造楼、塔、园等假古董.
2.旅游景区破坏污染严重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且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造成旅游景区水体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许多河流由于污染严重成为了"黑河""臭河",而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污染.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入长江口处终年采砂船云集使得原本清澈的湖水开始泛黄.而国内各大知名旅游景区如黄山、庐山也是垃圾随处可见,饮料瓶、塑料袋随意丢弃,景区破坏污染严重[2].
3.旅游景区的超负荷接待
许多热点旅游景区往往超规模超负荷接待游客,尤其是到了旅游旺季,双休日及"十一"黄金周时景区内更是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到处排队,交通堵塞,用餐住宿困难等等.旅游景区的超负荷接待将会使景区内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景区的旅游功能丧失,甚至还造成许多安全隐患和事故.大量游人进入景区使景区内土地踏实造成土壤板结,游客在山地爬山蹬踏,破坏了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裸露、成片山草倒伏.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巨大的威胁.
1.1.2对我国旅游业产生这些问题的分析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首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使得旅游景区丧失了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也使游客的游览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其次,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生产方式破坏旅游景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的砍伐、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奇山秀水遭到破坏.另外,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景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又如在我国五岳之首的泰山,因为泰山石在国人心目中的独特性,可以避邪、镇宅,人们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在景区内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几十家石料厂进行非法开山毁林采石,对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2.旅游活动本身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旅游论文范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