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指引制度有哪些

日10:30&&&&&&&&
姜喜运 吕雅君&&&&&&&&来源:金融时报
  现代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在企业文化的竞争上,风险管理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银行风险管理受制于风险管理文化,而风险管理文化又将驱动银行风险管理机制逐渐趋于成熟。未来的商业银行将是一个带有浓厚文化氛围的金融实体,风险管理越来越受风险管理文化的强大制约。加强和不断推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已势在必行,是实现银行风险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集商业银行经营理念、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和风险道德标准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主要由知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所组成。知识层面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具体来说,它包括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开发运用的技术能力等。制度层面是商业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精神层面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这种观念的继承可以超越制度本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要寻求行为及组织上的制度,而且要寻求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文化。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一)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活动中凝聚并通过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为广大干部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念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这种融合商业银行发展要求和风险要素的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平台,也是培养员工使命感、责任感和塑造凝聚力的基础,更是培养危机意识和大局观的土壤。
  (二)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基础。风险管理文化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也是商业银行“软实力”的本质表现,决定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风险管理文化具有渗透性、一致性、激励性和延续性等特性,深刻影响着银行员工的风险态度、风险反应、行为模式,从而影响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营与绩效。可以说,如果没有为所有员工广泛认可并愿意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文化,那么,商业银行的一切风险管理技术无论是多么先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多么完善,都将是徒劳无功的。
  (三)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一家银行倡导什么样的文化,决定了这家银行在市场上能够走多远。国际先进银行一贯重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控制和利润创造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强调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使风险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中上升为一种文化,成为银行从业人员自觉的意识和行为。成熟的文化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中国银行业来讲,风险管理文化的成熟、升华、锤炼,对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着力点
  (一)完善内控制度,构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需要全面、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持。只有把风险管理文化转化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并加以落实,才能构建全面、全员、全过程的风险控制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商业银行要坚持业务发展制度建设优先的原则,使每一项业务的操作流程、每一岗位的岗位责任制都要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最大程度地消除制度盲区,做到环环紧扣、有依有据,形成上下联动一体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体系,使每一位员工在每一个操作环节上都能有章可循。同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在执行上打折扣,制度的权威性不能严格保证,再好的制度也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因此,要坚持热炉法则,发挥好热炉法则的四性原则。即警示性原则,炉火烧得很旺,不用真正碰到都知道会造成烫伤,即发挥规章制度应有的震慑作用;一致性原则,如果碰到炉子,肯定会被烫伤,即只要触犯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及时性原则,如果碰到炉子,立即会被烫伤,即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后应及时处罚,决不拖延姑息,以达到及时纠正错误行为的目的;公平性原则,即组织内任何人碰到炉子都会被烫伤,绝无例外,即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超越制度的个体存在。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大大小小的风险,经营银行天然的就是经营风险。风险是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管理好、驾驭好了,就可以盈利,驾驭不好,银行就会毁掉。银行既不能过度控制风险,影响业务的适度快速发展,也不能片面强调高速发展,忽视对风险的高效管理,导致过高风险的出现。而是应该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到二者利益结合的均衡点。风险管理就是通过事前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事中的风险控制,来有目的地达到降低风险的管理过程。因此,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发展与管理的关系,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股东利益、客户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关系,以此来对风险事件进行有效控制,在规避、降低风险的同时创造收益,这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真正目的和精髓所在。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全员风险管理意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我们永远不应忽视,不管技术如何进步,管理系统如何复杂,银行管理的基础始终是银行管理人员的知识与判断”。商业银行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要靠管理层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来具体执行和操作,更离不开全行所有员工的配合与支持。因此,要在全行所有员工中营造一种“风险处处存在,防范人人有责”的风险管理文化。通过自上而下的推行和自下而上的反馈来不断丰富全员风险管理文化。首先,应当增强各级管理者和员工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自觉性,有效引导员工不断改进风险控制技术。其次要把银行的整体风险、收益量化到每个人身上,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感觉到银行经营好坏、风险防范效果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当正确的风险管理文化为全体员工认同,并自觉地付诸行动,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营才会真正得到保障,银行业务才能得到良性发展。
  (四)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夯实风险管理物质基础。在风险管理技术上,要借鉴国际上先进风险管理方法,积极探索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风险控制技术和工具。在信用风险方面,可借鉴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贷款定价方法和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经验,建立及时、准确收集经营数据的风险管理数据基础平台,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集成与共享,为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稳健经营提供必要的技术准备,并进一步解决未来发展中的经营策略、市场定位、风险偏好和风险报酬等问题。
  (第一作者为恒丰银行董事长)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中国工商银行具有国内领先的风险控制能力。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实行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在内, 贯穿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处置、...
对西北能源的立项
铜川王石凹立井、西安热电站、乌鲁木齐热电站、酃县热电站、兰州热电站、成都热电站、重庆电站、个旧电站;有色金属项目有:云南锡业公司、白银有色金...
党的十八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阐述了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是新一届中央...
“当前央行已经放开了存款利率的下限,有银行说我现在可不可以往下调整一下存款利率,但银行降息损害了存款人的利益,产生的影响是很多银行不敢担待的,还有银行之间的竞争...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日是中国工商银行二十周年华诞。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步入质量效益和...
大家还关注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
【摘要】: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
国宏观经济运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风险控制是银行管理和稳健运行
的关键,由于商业银行具有风险内生性和较大的外部性,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给
世人敲响了警钟。因此,世界各国都对商业银行实施较一般工商企业更为严格的管理。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曾经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本身也固化了
计划经济的一系列特征。虽然在资产规模、人员素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积累了
诸如巨额不良资产之类的包袱。随着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
境趋于恶化。因此,认真研究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根源,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从风险产生的角度看,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是制度性风险。所谓制度性
风险是指由于我国政府、国有企业和银行的职能错位而导致的银行风险。这种制度性风险
是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经济参与者在综合平衡风险和收益之后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
因此制度性风险具有可预见性和不可控制性(这里所说的不可控制是指如果不改变既有的
制度安排,单单依靠银行自身改善管理是不能解决的)。
作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积累了如此巨大的不良资产,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
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对银行的认识不清,没有把国有商业银行当作真正的银行,只
重视其筹集资金、服务国家建设的功能,忽视银行优化资源配置和银行自身的风险控制。
政府仍然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视为国有企业经营(包括解困)的资金提供者,国有商业银
行的信贷资金配置就不是完全根据市场原则;其次,国有商业银行单一的产权结构和不合
理的管理体制,也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低效率。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单一的国有产权
结构,使得它本身也具有一般国有企业的弊病(比如缺乏内在预算约束、人浮于事、衙门
作风等)。国家担心失去国有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害怕其改革失败的巨大负效应,不敢
或者不愿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造成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大量的不良资产不断产生;
再次,国有企业在提供就业、上缴税收、稳定社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国有企业在
整个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国有企业的生存就不能完全根据市场原则,否则大量经营不善的
国有企业的集中倒闭将导致社会动荡,不符合政府的效用函数。亏损企业的生存需要政府
的财政补贴,在国家财政紧张的约束下,国家具有强烈的动机对银行实施控制,行政干预
银行的信贷分配。这是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产生的制度根源。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政府(包括政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国有企业
和银行之间在既定制度安排(或者说外在约束)下多方博弈的结果,单单依靠国有商业银
行自身的内部改革根本不可能杜绝这种政策性不良资产的产生。事实上,商业银行内部的
改革己经进行了几年,但收效甚微。内部改革的不成功证明了作者的判断是正确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问题,必须走出银行自身改革的局限,从政
府、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这一三角关系入手,重新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政府应该把
自身应该管好的事情作好(比如提供公共物品和良好的法治环境),国有企业的经营领域
应该限制在非国有资本不愿意或者不能够进入的领域,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并不应仅仅通过
建立国有企业来实现。从经济学常识看,国有企业的建立既有可能为国家创造一定的利润,
也可能因经营亏损形成财政负担,而后者往往是实践中的常态,世界各国概莫能外。离开
我国经济转轨不谈,不论是从经济学原理看,还是从世界其他国家市场经济的实践看,都
不能够找到国家控制商业银行的依据。因此,从长远看,国家应该放弃对商业银行的所有
权控制(国家可以对商业银行实施其他政策导向来体现政府意图)。商业银行不论是国有
的、股份制的、还是外资的,都应无一例外的接受市场的考验,按照市场原则行事,市场
面前人人平等。国有商业银行能否生存和发展,应该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市场竟争力,而不
能依靠国家的行政保护。
在理论上最理想的、最好的目标并不一定是现实中最好的选择。一个好的目标如果不
能实现或者无法实现,就失去了现实的意义。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各种制度、
政策和措施都不配套,特别是市场经济运行所要求的法治体系尚不完善,几千年形成的封
建思想也需要时间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因此,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将是一个长期的、
痛苦的过程。
虽然市场经济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同样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由于历史传
统、文化和道德等因素的差异,其具体的经济体制并不完全一致。但只要实行市场经济,
就必须按照等价、平等、自主的交换原则,市场主体必须按照利润最大化目标来安排其经
营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应该更多地重视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做法,不要强调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1【分类号】:F832.33【目录】:
绪 论10-11
一、 本文主题与选题意图11-16
二、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16-19
三、 框架结构与观点综述19-28
四、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28-30
第一章 国家、企业和国有银行制度安排30-41
第一节 制度结构与国家角色30-32
第二节 国家效用函数分析32-36
第三节 国家、企业与国有银行制度安排36-41
第二章 国有企业制度及其演变41-68
第一节 赶超战略与国有企业的诞生41-45
第二节 企业与企业制度45-49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分析与经营绩效的实证考察49-57
第四节 国有企业效率的国际考察57-60
第五节 产权制度的比较60-68
第三章 转轨时期的国有商业银行制度68-96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出现及其经济功能68-76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内在脆弱性76-83
第三节 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性风险83-90
第四节 发展直接融资的局限性90-96
第四章 转轨时期银企关系分析96-122
第一节 银企合约安排与行为绩效96-102
第二节 美、德、日银企和约效率考察102-114
第三节 我国银企合约失败的体制思考114-122
第五章 转轨时期政银关系分析122-153
第一节 渐进改革中的金融补贴与银行风险122-131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状况、形成与结构131-140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时间模型140-145
第四节 国家对银行控制的国际考察145-153
第六章 转轨时期国有商业与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设计153-187
第一节 改革政府: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153-160
第二节 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建立有限责任制160-169
第三节 不良资产的化解、风险控制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169-182
第四节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182-187
参考文献187-19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霞;[D];天津大学;2010年
申晓翠;[D];山东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密;金治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陈林;吴天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官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项勇,陶学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杨岑;彭盈;陈玉水;;[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项勇;任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杨太华;郑庆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阳霞;周文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邓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涛;魏建;;[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黎秀蓉;;[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李怀;赵万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张震;;[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付才辉;;[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王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时红秀;张亦工;;[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李五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李春;;[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吕家毅;;[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敬;[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王岩;[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杨世木;[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章于芳;[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丁宇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晋入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江翔宇;[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李平英;[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马晓丽;[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沈红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阮晓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杜国宏;[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杨依凡;[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吴正刚;[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朱汉明;[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闵劲华;[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徐平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吴明锋;[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雍新琴;[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朋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欧永生;;[J];北方经济;2007年03期
沈燕;;[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0期
汤敏;;[J];银行家;2007年02期
刘伦;;[J];银行家;2007年02期
姜文瑞;王冬梅;;[J];金融论坛;2007年01期
肖艺;李海文;李彦;;[J];金融论坛;2009年06期
胡传军;[J];城市金融论坛;1997年03期
于良春;王冠;;[J];当代财经;2007年07期
石丹林;;[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葛方柱;;[J];经营管理者;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友琪;[N];安徽经济报;2000年
李中;[N];中国保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大能;[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张福荣;[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薛峰;[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赵旭;[D];浙江大学;2001年
彭江平;[D];中南大学;2001年
赵其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吉可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张东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安翔;[D];浙江大学;2004年
董晓林;[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妍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杜歧昭;[D];湖南大学;2001年
吴思铭;[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孙建星;[D];郑州大学;2004年
徐云飞;[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温树海;[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黄庆华;[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张岿然;[D];山东大学;2007年
吴冰;[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张晓燕;[D];吉林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素馨;叶蜀君;;[J];经济论坛;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玉凤;[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王春燕;[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任婧;[D];西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利亚;[J];决策探索;2001年11期
韩曙光;[J];济南金融;2002年10期
邓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年03期
张汀;;[J];现代商业;2009年12期
庄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8期
路阳;;[J];中国西部科技;2013年09期
戴政;[J];江南论坛;2003年02期
苏涛;[J];中国金融电脑;2005年05期
罗霄;[J];经济师;2005年02期
赵荣周;;[J];金融经济;2008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光;;[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李晓光;;[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本报记者  王丽娜;[N];上海证券报;2006年
陈晓刚;[N];中国证券报;2008年
谢丽佳;[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金立新;[N];金融时报;2012年
李娟;[N];中国经营报;2009年
高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姜瑜;[N];上海金融报;2009年
韩婷婷;[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曹红丽;[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文革;[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李洪江;[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小玲;[D];内蒙古大学;2014年
张梅;[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武晓达;[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于宁;[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吴庆田;[D];中南大学;2003年
张吟;[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唐秋锦;[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邹洋;[D];吉林大学;2015年
张思;[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林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