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债务负担计算公式有多重:总债务占GDP比飙升至251

穆迪:中国债务占GDP比重升至280% 国企负债占四成_凤凰财经
穆迪:中国债务占GDP比重升至280% 国企负债占四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Moody\'s)表示,涵盖所有行业在内,中国债务已经增加至GDP的280%左右,可能需要重组的国有企业债务或相当于GDP的20-25%。
中国债务占GDP比重:加总(白色);企业债(黄色)、家庭债(玫粉)、政府(大红色) 北京时间周二(5月10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Moody's)表示,涵盖所有在内的中国债务已经增加至的280%左右。其中,国企负债佔GDP约115%,可能需要重组的国有企业债务或相当于GDP的20-25%,且中国面临或有债务上升的风险。 这是继3月2日,穆迪调降中国债信评级展望引起舆论哗然后再次率先发布中国债务数据评估信息。上次目的将中国债信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所提及的一个原因就是国有企业构成的风险。 穆迪强调,中国若不进行国企改革,其或有负债可能会继续上升。如果某些国企在偿债时遇到困难,政府可能需要承担其部分或有负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承担的成本可能变得高昂。 此前的3月2日,穆迪曾将中国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理由包括:中国政府债务上升、资本外流导致的下降和推进改革的不确定性。 更早前的2月中旬,另一家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声明称,因低利率和公司举债促使债务激增,中国债务与GDP占比已攀升至232%。中国面临系统性风险,评级面临潜在压力。 此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中国债务占GDP的249%,其中2016年第一季度整体债务占GDP的237%。 相关报道:官媒发文警告债务飙升风险 中国须直面不良贷款问题 人民日报整版刊登了对权威人士的采访报道,文章称,中国须勇于面对不良贷款风险,要不掩盖和拖延。 中共中央的主要党报发表文章表示债务堆积的风险引发担忧,中国需要直面国内的不良贷款。 《人民日报》周一在头版下半部和第二版整页刊登了对未具名权威人士的采访,表示&高杠杆是&原罪&&,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 报道援引该权威人士称,中国应当将去杠杆优先于短期增长,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的幻想。报道表示,中国需要主动应对处于上升趋势的银行坏账,不掩盖和拖延风险。 野村控股驻香港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赵扬表示,整体上,该报道表明未来政策放松可能更加谨慎,中国政府可能会加快改革步伐。赵扬在报告中表示,类似的评论文章在过去产生过重大影响。 中国债务的累积速度以及正在下降的单位信贷经济回报,都加剧了市场对中国将出现危机或日本式增速滑坡的担忧。 警钟敲响 国际清算银行(BIS)去年底警告表示,未来几年,中国面临的银行业危机风险上升。周五,里昂证券警告说中国不良贷款的真实水平可能至少是官方数据的9倍,暗示潜在损失或至少达1万亿。惠誉表示,官方数据显示的1.67%不良贷款率低估了实际水平,这是分析师的一个普遍看法。 《人民日报》采访的权威人士表示,&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 债务堆积 彭博行业研究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债务累积速度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快的。彭博行业研究预估,债务对之比已攀升至247%。 该评论文章指出,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反映出金融体系一定的脆弱性。 文章提及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之前提出的银行&债转股&以降低中国企业过多债务的问题。 评论文章指出,尽管一般来说要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文章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经济政策的重心;中国经济即使不刺激,增速也跌不到哪里去,但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炒股亏了怎么办?看这里,无论你炒A股、美股、黄金还是外汇,在这里能够获得最精准的投资情报。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尔街情报】(微信号:iMarkets) 交易累了怎么办?看这里,汇聚全球知名媒体头条,拓宽投资者交易视野。能赚钱的头条才是真头条。关注微信公众号【今日全球头条】(微信号:ifeng_igold)
[责任编辑:王雯思 PF035]
责任编辑:王雯思 PF03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461875
播放数:226766
播放数:21998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字号: 】 【】 【】
微刺激副作用:中国总债务与GDP之比升至251%
作者:来源:新浪财经
  中国总债务与GDP之比飙升至251% “微刺激”副作用?  中国总债务负担攀升至经济规模的2.5倍,凸显中国当局在不播下金融危机种子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的困境。  据渣打银行一项新的估计,中国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在6月底达到了251%,远高于2008年底的147%。  英国《金融时报》称,与债务总量相比,如此快速的债务增速更令人担忧,因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债务如此迅猛地增加,几乎总是会有金融风暴伴随而来。  尽管由于包含的信贷种类不同,这一比率的计算结果会有差异,然而该报援引的其他多名经济学家对渣打的这一数据表示认同。即使是那些计算结果略有不同的经济学家也表示,大趋势是明确的。  华尔街见闻网站上周也介绍过,在剔除了股票融资后,《经济学人》得出的中国总债务/GDP之比突破了200%。该杂志预计,未来中国信贷占GDP比例还会继续稳步上涨,并警告债务增长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就很难改回来了。  刺激,还是不刺激?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已警告多年,整体增长率不断放缓,而债务依赖不断增加,是不可持续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成功地恢复了急转直下的经济增长,但代价是中国经济更能摆脱对信贷的依赖了。  今时看来,这种依赖只是有增无减了。渣打的数据显示,总债务/GDP之比仅在过去6个月就攀升了17个百分点(从去年底的234%),而去年全年也只攀升了大约20个百分点。  7月15日,中国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报告显示,6月中国M2同比增长14.7%,与去年8月创纪录的最高增速持平。同期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97万亿元,是3月以来最高的月度数据,同比接近高出一倍;而且,增量部分大多来自于表外信贷的增长,可见影子银行又在蠢蠢欲动了。  对此,渣打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王志浩(Stephen Green)表示,“总体信贷增长继续超出经济中增加值的增长,这是不可持续的。”  野村证券认为,强劲的货币和信贷数据对于短期内的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表外信贷的强劲增长也引发了长期的担忧。如果6月是社会总融资规模新一轮大幅增长的开始,且主要动力是影子金融部门,那么长期看来经济出现更急剧放缓的风险就增加了。  北京大学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文章中提出了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有两个选择:  一是经受住新增信贷急速下滑的代价。这必然会带来的后果是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然而经济增长也会更为健康。  二是允许信贷高速增长,以避免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但如果大部分新增的信贷变成了不良贷款,那么情况就会失控,经济增长也将崩溃。  但是,在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转冷的北京下,中国政府担心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并没有遏制信贷。据《第一财经日报》周一报道,国务院今年二季度已经批复央行1万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用来支持国开行的住宅金融事业部。  佩蒂斯认为,中国的选择不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而是“长期着陆还是短期着陆(软着陆)”:  长期着陆”意味着经济增长将急速放缓,但在控制范围内,失业率可以保持在合理水平,但GDP增速会降到3%,甚至更低。“短期着陆(软着陆)”则意味着,6-7%的GDP增速还将保持几年,但随后经济增长就会崩塌式暴降,失业率也会飙升。  在佩蒂斯看来,所谓的软着陆,只是经济出现非常严重收缩和不稳定的前奏。“让经济实现软着陆,与其说是政府成功地适应了经济调整,不如说是中国明知道有些改革必须做但没有能力去实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软着陆甚至比硬着陆更可怕。  中国债务负担有多重?  渣打数据显示,美国在去年底的总债务与GDP之比达到大约260%,而英国的这一比率为277%,日本更是以415%的比率“领跑”世界。  此外,麦肯锡2011年的报告还显示,欧元区危机时,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债务占GDP比例非常高,从希腊的260%到爱尔兰的400%不等。  据《经济学人》,尽管中国债务该比例比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要低,但已是发展中国家里面最高水平了。而且,相比于渣打的估算,《经济学人》的数据已是保守的了。  更大的问题是,中国未富已先“负”。研究咨询公司Gavekal Dragonomics的中国经济学家陈龙告诉英国《金融时报》:  按新兴市场的标准衡量,中国目前的债务水平已经很高,少数几个债务比率较高的经济体全是高收入经济体。  换句话说,中国已经在富起来之前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我国总债务与GDP之比飙升至251%
_打印版_中国行业研究网_
您现在看到的是为方便打印而设计的网页,您可以点击查看文章详细介绍:
中国行业研究网 
                【】
    北京时间7月22日上午消息,据渣打,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在6月底达到251%,远高于2008年底的147%。FT称,相比之下,美国在去年底的总债务与GDP之比达到大约260%,按照渣打的计算,日本以415%的比率在这方面领衔世界。  渣打:中国总债务与GDP之比飙升至251%
  表面上看,中国债务与GDP之比并不糟糕,通常的看法是大部分是内债,而非外债,中国无需担忧。但担忧集中在2009年以来中国债务规模飙升。
  渣打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王志浩(Stephen Green)债务数据涵盖中国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额(TSF)”、跨境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以及官方财政部公布的公共债务。
  中国6月TSF由5月的1.4万亿元升至1.98万亿元,预期为1.42万亿元。彭博社经济学家Tom Orlik之后发tweet称,增长再次成为中国的头号优先事务。  去年,经济学家称,看空中国的主要观点是,规模更大的信贷刺激,也只会产生较以往更低的经济增速。 蓝线:总债务同比增幅;绿线:名义GDP年率
  王志浩的图表显示了总债务与名义GDP开始“背离”,他称:“显然,在绿线和蓝线交叉前,经济将继续杠杆化,市场将继续担忧。”
                                
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专业机构,拥有十余年的投资银行、企业IPO上市咨询一体化服务、行业调研、细分市场研究及募投项目运作经验。公司致力于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事业发展研究部门人员、风险投资机构、投行及咨询行业人士、投资专家等提供各行业丰富翔实的市场研究资料和商业竞争情报;为国内外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行业市场研究、商业分析、投资咨询、市场战略咨询等服务。目前,中研普华已经为上万家客户()包括政府机构、银行业、世界500强企业、研究所、行业协会、咨询公司、集团公司和各类投资公司在内的单位提供了专业的产业研究报告、项目投资咨询及竞争情报研究服务,并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为大量企业进行了上市导向战略规划,同时也为境内外上百家上市企业进行财务辅导、行业细分领域研究和募投方案的设计,并协助其顺利上市;协助多家证券公司开展IPO咨询业务。我们坚信中国的企业应该得到货真价实的、一流的资讯服务,在此中研普华研究中心郑重承诺,为您提供超值的服务!中研普华的管理咨询服务集合了行业内专家团队的智慧,磨合了多年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大碰撞的智慧结晶。我们的研究报告已经帮助了众多企业找到了真正的商业发展机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坚信您也将从我们的产品与服务中获得有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商业智慧!
中研普华咨询业务:  
        
当前页面网址:中国总债务占GDP比重达251% 专家:国债比例不高
央广网财经北京7月2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渣打银行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据渣打估算,截至2014年6月末,中国金融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已达到251%。我们认为,虽然这一比重接近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接近,高于发展中国家债务水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所有的信贷都来自于国内,中国不会受到外国融资条件变化的影响,中国的金融体系几乎没有贷款或其他资产的证券化,而中国国民储蓄率依旧很高,中国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据渣打估算,截至2014年6月末,中国金融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已达到251%。估算的依据数据,包括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社会融资总量数据、离岸跨境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以及财政部发布的债务数据所作的一些微调。对于251%这一数字统计口径是否准确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认为这个数字准确性无关紧要。马光远:当时在统计整体债务的时候,因为用的口径不一样,有些数字是需要估算的,这个数字本身有多准确没有太大意义。现在要讲这个数字本身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我们整体的负债率已经很高。要去纠缠数字的话,每个人的估算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口径都不一样,所以算出来的结果肯定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我认可这个数字本身,我认为它说明了目前情况下,包括国家债务、政府债务、企业债务这类我们整体的负债率,整个经济的杠杆率已经太高,这个数字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就可以了。经济之声:从2008年经济危机从2002年至今,中国信贷总量持续增加,信贷总量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不到150%上升到了2012年的超过200%,基本呈现单边上升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上升趋势?
马光远:我觉得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依赖,经济发展思路的依赖,对投资的依赖。多年来我们有一个大目标,就是GDP要增长多少,为了增长必须投资。但是为了解决债务问题,要把杠杆压低,结果一低,投资就下来了,投资一下来GDP就不增长了,不增长又开始投资,投资就得借钱,一借钱杠杆又上去了。所以我认为这反映我们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依赖,这是从投资角度来讲的。再从企业角度来讲,在扩张的时候它会借很多钱,但是它就要维持,因为资金链不能断。比如现在很多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样,2013年买了很多地,开了很多盘,现在要持续就要融资,融资很难,成本又很高,过去融资成本比较低,但现在的成本要高很多,所以杠杆是在加。这么多年,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去杠杆,而是不断的既想抑制杠杆,一旦经济增长出问题又会加杠杆,所以目前的杠杆率越来越高,而不是在往下走。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bitda 金融债务负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