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资金管理怎么管理小资金

众所周知,巴菲特考虑收购一家公司的时候,他会严肃地考察公司管理者的品质。伯克希尔所购买的公司,都是由诚实和有能力的人进行管理的,经理职务则由巴菲特欣赏和信任的人担任。巴菲特苦苦寻求的公司管理者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管理者是理性的;第二,管理者应当对股东坦诚;第三,管理者应当能够拒绝潜规则。巴菲特给一个经理的最高口头评价是这位经理能像公司其他人一样行事和思考。意思是这位经理不但能一直紧盯公司的基本目标,即提高股东的资本报酬,还能理智地推进这一目标。巴菲特很欣赏这样的经理,他们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向股东彻底地、坦诚地汇报公司情况,并有勇气拒绝盲目地效仿同行。一、五种不称职的领导在担任领导之前,领导者首先应该问自己两个基本的问题:&激励我当领导的动力是什么?&和&我担任领导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权力、名望和金钱&,那么领导者最终很可能会因此而掉入&不称职&的陷阱。五种不称职的领导包括:第一种是那些缺乏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冒充者;第二种是那些偏离自己原有价值观的狡辩者;第三种是那些总是渴求赞美的名利狂;第四种是没能成功地建立自己的个人支持网络的孤独者;第五种是那些无法建立完整生活的流星人。1、冒充者冒充者们往往都是通过玩弄各种手段在自己的组织中平步青云的。他们深谙升官发财的秘诀,而且不允许任何人阻挡自己前进的道路。他们大都是马基雅维利的忠实信徒,总是不遗余力地挖空心思往上爬。他们是最高明的政治动物,可以轻松地挖出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然后逐个将其铲除。他们不喜欢自我反省,也很少会让自己变得更有自知之明。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考验一个人,那就给他绝对的权力。&在得到权力之后,这些冒充者们往往会感到缺乏足够的自信,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权力,因此会开始怀疑下属们在时刻瞄准自己的位置。可见,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内部争斗。由于内心总是充满疑虑,因而他们无法果断地做出决定。这种优柔寡断又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和竞争力,抵触来自公司内部的批评,堵塞言路。这样一来,能干的下属们开始与上司言和,开始闭上嘴巴,而那些继续留在组织中的人便会有一种毫无自主权的感觉。2、狡辩者在组织之外的人看来,能自圆其说的人似乎总能脱身事外。当形势的发展对自己不利时,他们就会归咎于外部原因或自己的下属,或者是找一些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案。这种人很少会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随着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他们就会把压力转移到下属身上。当这种做法仍然达不到效果的时候,他们便会削减投入到技术研究、企业发展计划或组织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以便在短期内达到预定的业绩标准。最终,他们所在的组织就会不得不为这些短视的做法付出代价。他们就会开始篡改财务数据,比如在季度销售额当中虚报未来的收入,或者用库存来填充客户的仓库。并振振有词地表示自己很快就能将其变为现实。近年来,狡辩者的这些做法正变得越来越明显,许多执行官们为了迎合投资者们的期待而不惜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正如沃伦&本尼斯所说的那样:&否认和预测是妨碍我们认清现实的大敌。&3、名利狂名利狂总是会用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来定义自己的价值。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他们把自己的目标定义为金钱、声誉、荣耀和权力。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似乎觉得自己的名字能否出现在&最有权势的商业领袖&名单当中比组织的长远价值还要重要。他们对名誉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渴望。可由于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人比他们更有钱、更出名、更有权势,所以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他们总是无法感到满足。在内心深处,这些人总是感觉非常空虚。4、孤独者孤独者会拒绝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或者拒绝建立任何支持网络。他们相信自己可以,而且必须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但与那些比较内向的人不同的是,孤独者经常会犯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当没有达成理想的结果、人们开始对他们的领导能力提出质疑时,他们就会严阵以待,想尽办法击退质疑者。他们只是在生硬地追求自己的个人目标,根本意识不到有时恰恰是自己的行为妨碍了自己的发展。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组织开始陷入崩溃。5、流星人流星人的生活完全是以工作为核心的。在旁观者看来,流星人就像是一部永动机,他们总是在转动,总是在不停地向前赶。他们很少会留出时间给自己的家人、朋友、社区,甚至是自己,为了工作宁可牺牲宝贵的睡眠和运动时间。随着流星人的步伐越跑越快,其压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流星人的事业发展极其迅速,以至于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从自己的错误当中学习。工作一两年后,当手头的工作还没有任何结果的时候,他们便会开始追逐下一个目标。而当看到自己引起的失误开始浮出水面时,他们的焦虑会逐渐增加,于是便迫切地希望转到一个新的岗位上。如果上司没有提拔他们,他们就会转而投向另外一家组织。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片问题的汪洋之中。而一旦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比如:的前任CEO菲利普&裴熙亮在担任首席执行官时,首要任务是将投资银行与证券经纪业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金融服务巨型航母。但是,他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却没有与真正为公司创造财富的人&&资金经理和交易商们沟通,也没有和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客户打交道。相反,他把主要精力都用于操纵董事会。裴熙亮开除了很多敢于向他的领导权威发出挑战而且十分有能力的执行官。有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在摩根士丹利,员工提升的标准已经从个人业绩转变为对裴熙亮的忠诚。就这样,大量的人才开始离开摩根士丹利。到了2005年,情况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以至于摩根士丹利的执行官们联手组成了一个著名的&八人帮&说服董事会驱赶裴熙亮。随着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以及来自华尔街的压力,董事会最终意识到,他们必须在&拯救裴熙亮&和&拯救公司&之间做出选择。他们最终选择了后者,裴熙亮被迫辞职。下面让我们深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领导者会在领导过程中迷失方向。前面描述的五种类型的领导者&&冒充者、狡辩者、名利狂、孤独者和流星人,都会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这种心态比较适合那些单枪匹马作战的音乐家、演员和运动员们。但对于一名领导者来说,这样的心态显然不行,因为通常情况下,想当英雄的人往往不懂得如何向自己的队友和下属授权。在领导团队作业时,领导者的角色并不是吸引其他人追随自己,而是要懂得如何授权其他人来进行领导。如果领导者只是一味地表现自己,他们就无法激励自己的团队做出最佳表现。最终,他们的以自我为中心会让其他人无法肩负起必要的领导责任。毕竟,如果整个团队都是在为了领导者的面子而工作的话,他们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呢?许多领导者都会问,一个人在迷失之后是否还能返回原来的轨道。答案是:一名领导者暂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只要他们能够意识到领导的真正目的是授权给别人,而不是只顾自己,他们就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轨道。授权是一个从&我&到&我们&的转变过程。宁高宁曾问杰克&韦尔奇:&你的成功已经成为一个神话。如果有人想重复你的成功,如何做到?&韦尔奇说:&一个首席执行官的任务就是一只手抓一把种子,另一只手拿一杯化肥,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你周围的人不断地成长、发展、不断地创新,而不是控制你身边的人。你要选择那些精力旺盛、能够用激情感染别人并且具有决断和执行力的人才。把公司的创始人当成一个皇帝,从长远来说,这个公司绝对不会成功的。因为它没有可持续性。&所以,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的内涵是提升别人。让你的下属更机敏、更成熟和更大胆,还要帮助每个成员增加自信,出色地完成任务。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品质就是有愿望和有能力释放别人的潜力。领导能力最终讲的是,帮助其他人实现他们认为实现不了的东西,就是为了帮助别人看到不同的可能性,看到自身的潜力。美国奥格威&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威指出: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一个好的公司固然是因为它有好的产品,好的硬件设施以及雄厚的财力作为支撑,但是,&只有敢用一流的人才,才能造就一流的公司&。其实,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不仅是肚量问题,也是信心与能力的问题。楚汉相争中,不会打仗的刘邦能得天下,是因为他有的谋略,萧何的内助,韩信的善战;卖草鞋的刘备能在三国鼎立中独占一席,是因为他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对一个企业领导者来说,即使不是一流人才,只要能知人善任,企业就不愁发展壮大。
24小时报不停
富士康再投广州610亿 郭台铭:不会离开大陆
iPhone 7卖不动了?媒体称下季度iPhone减产10%
通用研发无线充电技术 或2017年面市
申通上市:陈德军兄妹身家升至273亿,愿让一些股份给员工
珠海银隆股权结构曝光:董明珠持股7.5% 京东持股2.2%
消息称阿里巴巴将在孟买设立印度首个办公室
王思聪林更新合伙开公司 公司名“水晶荔枝”
凤凰新媒体将一点资讯2000万美元贷款转为优先股
支付宝版“小程序”蚂蚁应用曝光:体验比拼原生功能
珠海银隆股权结构曝光:董明珠持股7.5%,京东持股2%
美的宣布完成对德国库卡集团要约收购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小程序二维码,最多可生成一万个带参数二维码
高通宣布与魅族达成和解撤回诉讼,魅族最早明年底使用高通芯片
苹果已发布招聘公告,iPhone明年4月就能在印度造
网易门户内容部大调整,各频道被取消成立直播事业群
申通快递借壳上市首日开盘涨1.82%
北京网约车资格首考:约80人参加,“老司机”称不难
摩拜单车回应解锁故障:合作运营商网络问题所致
赵薇入股万家文化遭问询:钱从哪来?与阿里系有关系吗?巴菲特:小资金和大资金策略完全不同
要进化——小资金和大资金策略完全不同。
管理100万美元和现在我们管理伯克希尔的200亿到5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完全不同。如果我和芒格管理的是10万或100万美元,我们将会在很多小盘股中寻找投资机会。在某些情况上小盘股存在着投资机会,时不时甚至会出现非同一般的投资机会。但是我现在想都不会想投资小盘股,因为我们每年都会有120亿到140亿美元的资金进来,
我们不得不寻找很大规模的股票投资机会,我们不得不完全忘记我们很年轻时经常使用的投资方法。那时我们工作非常勤奋,在很多石头下面寻找。
点评: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公募或私募基金经理最初管理小基金时,业绩非常优秀,甚至是年度冠军,可是名声一大,资金就都来了,管理的基金规模大到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结果业绩却大幅下滑。正如巴菲特所说,管理几十亿的大资金和几百万的小基金的投资策略完全不同,规模变了,策略必须完全改变,否则肯定会失败。但是放弃过去让自己取得巨大成功的投资模式,重新学习掌握新的投资模式,对于基金经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自己革自己的命,很不容易。就像篮球巨星乔丹,拿了冠军之后还要练习更多的招数,要不然就无法对付那些已经把你过去的招数研究得很透拼命要抢走你冠军的对手,根本不可能连续拿到好几届联赛冠军。就像高尔夫球巨星老虎·伍兹,拿了很多冠军之后,还要改变自己的挥杆动作,重新练习,这才有现在的第二春,再次连续夺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巴菲特忠告3 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
全球行情:当前位置:→.→正文高 手 经 验巴菲特忠告3 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整理时间:
我们永远持有的3只股票资本城/美国广播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与华盛顿邮报的仓位仍然保持不变,同样不变的是我们对于这些公司管理层无与伦比的敬佩:资本城公司的汤姆?墨菲和丹?伯克、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比尔?斯奈德和卢?辛普森,还有华盛顿邮报的凯?格雷厄姆和迪克?西蒙斯,查理?芒格和我非常赞赏他们在公司管理中的出众能力与高尚品德。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他说,股票投资初看投资的是企业,其实更重要的应该是人,即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是否足够优秀,是你是否要投资该公司应该考虑的决定因素之一。
在这方面,巴菲特欣赏的公司管理层非常多,几乎可以说他所重点投资的每一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都是非常优秀的。因为他当初在决定是否投资该公司时,就已经把这看作是一项主要条件。
从这个角度看,巴菲特认为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其实不是上市公司本身,而是这家公司的管理层,也就顺理成章了。
巴菲特说,他最敬佩的公司管理层是资本城/美国广播公司的汤姆?墨菲、丹?伯克,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比尔?斯奈德、卢?辛普森,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凯瑟琳?格雷厄姆、迪克?西蒙斯,这也是伯克希尔公司希望能永久持有这3只股票的重要原因。
在每年伯克希尔公司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巴菲特都要不惜笔墨甚至有些肉麻地赞赏旗下公司的优秀管理层,不但欣赏他们的出众管理能力,更赞赏他们的高尚人品。
他说,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他经常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这3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相比之下,他们要比其他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表现卓越得多了。
例如,有些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明显无法胜任工作,可令人奇怪的是他们的位置却坐得很牢,一点也没有后顾之忧。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呢,必然会导致公司内在价值大幅度下降,甚至面临倒闭风险。
巴菲特说,究其原因在于,首席执行官的管理能力很难衡量。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如果有位秘书被应聘时要求达到的打字速度是每分钟80个字,可是上班后发现她的打字速度实际上只有每分钟50个字,那么毫无疑问她会被立刻解雇。同样的道理,如果销售人员在规定时间里没能完成销售任务,也同样可能会面临下岗甚至失业。
奇怪的是,一名不称职的首席执行官要么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要么是即使有标准也不是模糊不清就是难以执行,要么这种标准干脆就是被肆意歪曲、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在这种情况下结果是什么呢,一句话,首席执行官终能找到借口蒙混过关,通过&考核&。
巴菲特认为,在你重点投资的上市公司里,这种情形是不允许存在的,否则该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和内在价值就无从得到保证,你的投资也就很可能会打个水漂。
而事实上,许多上市公司中都存在着这种情形。究其原因在于:首席执行官缺乏有效监督。
虽然从道理上讲,公司董事会应当监督、考核管理层,而实际上公司董事会成员都希望能与首席执行官和睦相处,不愿意得罪公司管理层。即使公司到了破产边缘、最终被其他公司兼并了,那些作鸟兽散的董事会成员包括公司管理层,原本享受的优厚待遇也不会有多大损失,甚至还可能因祸得福,取得比原来更高的待遇。
所以巴菲特一再劝告投资者,一定要把资金投到公司管理层十分优秀的上市公司。如果你对这家公司管理层的管理才能和人品一无所知,那么且慢,还是等考察清楚了再作决策。他说,日常生活中你根本不可能把钱莫名其妙地交给陌生人打理,为什么在股票投资中就能这样盲目呢?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那么,巴菲特心目中的优秀管理层究竟有什么标准吗?
巴菲特说:&上述这些观点并非是对所有首席执行官或董事会的谴责,他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能干而且勤奋努力,有些人甚至十分出类拔萃。但是,查理和我见识过许多管理失误,使我们非常幸运能够与3只永远持股股票的公司管理人员一起合作。他们热爱自己的公司,像所有者那样思考,他们的所作所为表现出高尚的品德与出众的能力。&
从上不难看出,巴菲特对优秀公司管理层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是高尚的品德,二是出众的能力。前者主要是指公司管理层的为人应当值得投资者信赖,否则你就不会放心地把钱交给他打理;后者主要是指这个公司管理层有能力为股东创造良好收益,让投资者从中得到合理回报,&占着茅坑不拉屎&是不允许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买股票一定要选择公司管理层十分优秀的上市公司。他对优秀管理层的基本标准是:&他们热爱自己的公司,像所有者那样思考,他们的所作所为表现出高尚的品德与出众的能力。&
忠告3 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 公司管理层影响着内在价值
在约翰?威廉姆斯50年前所写的《投资价值理论》当中,老早便提出了计算价值的公式。我把它浓缩列示如下: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是企业的价值,都将取决于其未来年度剩余年限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以一个适当的利率加以折现后所得到的期望值。特别注意这个公式对于股票与债券皆一体适用,不过这里有一点很重要但却很难克服差异的差异,那就是债券有债票与到期日,可以清楚地定义未来的现金流入。但是就股票而言,投资者必须自己去分析未来可能得到的票息;更重要的是,管理阶层的品质对于债券的影响相当有限,顶多因为公司无能或是诚信明显不足而延迟债息的发放。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管理阶层的能力将大大影响未来票息发放的能力。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归根到底,公司管理层的能力大小将会大大影响该股票未来的分红派息能力,直接决定着该股票内在价值的高低。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2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在50年前约翰?威廉姆斯(JohnBurrWilliams)出版的一本《投资价值理论》著作中,作者提出了价值计算的数学公式,他把它精练地概括为&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是企业的价值,都将取决于其未来年度剩余年限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以一个适当的利率加以折现后所得到的期望值。&
他说,这个计算公式对股票和债券同样适用,所不同的是两者之间有一个很难对付的重要差别,那就是债券的回报受公司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影响很小,说穿了,只有当管理人员无能透顶或者不诚实,导致暂停支付债券利息时,这种影响才能显示出来,所以投资债券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未来现金流的大小;可是,股票投资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息票&,或者说,这种&息票&需要投资者自己估算出来,所以股票投资很容易受公司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的影响。
归根到底,公司管理层的能力和水平影响着该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从而决定着该公司未来内在价值的大小和发展方向。所以巴菲特说,&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非同一般的好公司,要比用非同一般的好价格买下一家一般的公司好得多。&
容易看出,巴菲特在这里特别看重公司管理层是否优秀。他认为,如果管理层足够优秀,那么即使买入这家公司的价格&一般&,也会比&用非同一般的好价格&买下一家普通公司好得多。说到底,优秀的公司管理层本身就是无价之宝。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举例说,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世界百科全书、科比吸尘器公司、斯科特?费策公司等都是拉尔夫(Ralph)一个人领导的,要知道,拉尔夫一个人就担任19个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即使如此,伯克希尔公司在1986年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后的业绩表现就出乎预料,1987年的业绩表现更是又上一层楼,税前利润提高了10%,可是成本却大大降低。
巴菲特提醒说,请大家想一想,一个人掌管19家公司是一个什么情形?毫无疑问,拉尔夫手下也有一帮明星经理人为他服务。可是对于伯克希尔公司来说,依然很乐意有更多的企业交给拉尔夫来打理。道理很简单,因为拉尔夫能够提高企业的内在价值。既然这样,把更多的企业交给他管理,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那么,拉尔夫又是如何来增强企业内在价值的呢?巴菲特举例说,斯科特?费策公司的业务范围过于庞大,有点说不清楚,可是如果换个角度看世界百科全书是怎样操作的,就同样能说明问题。
1987年末世界百科全书推出了1962年以来改版最多的新版本,全套图书中的彩色照片从原来的14000幅增加到24000幅,重新编写的文章超过6000篇,参与编写的作者有840位之多,可见其工程有多么庞大。
斯科特?费策公司从中获益良多。1987年是这套图书在美国地区连续第5年销售量上升,在美国以外地区的销售量和利润也有大幅度增加。把企业交给这样的明星经理人打理,企业内在价值哪里还有不增长的道理呢?
在伯克希尔公司,像拉尔夫这样的优秀管理层比比皆是,这是推动伯克希尔公司内在价值不断攀升的重要动力。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9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1989年收购波仙珠宝公司后,当年的营业额就有大幅度增加。更不用说,这是波仙珠宝公司在4年前搬到这个地方来营业时,营业额已经比过去增长1倍的基础上实现的;再向前推一步,该公司在搬到这里来以前的6年中业绩已经增长了1倍。这充分说明了波仙珠宝公司的艾克?弗里德曼(IkeFriedman)简直是一个天才,他完全有能力让手下的企业全速前进。
巴菲特说,读者如果没有去过波仙珠宝公司,完全无法想像会有这样的珠宝店:由于它的销售量非常大,所以你能在那里看到各式各样、各种价格的珠宝;与此同时,该公司的营业费用却只有同行平均水平的1/3。集团采购的低价格,再加上对费用的严格监控,使得它的商品价格要比同行低得多;而低价格又使得顾客盈门,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管理层对提高股票内在价值的作用至关重要。投资者如果购买债券不怎么在意公司管理层的话,在投资股票时就非常有必要关注这一点,拉尔夫和艾克?弗里德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忠告3 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 资本配置能力决定着公司存亡
许多股东权益回报率和总体增量资产回报率持续表现良好的股份公司,实际上将大部分的留存收益投入了毫无吸引力的甚至是灾难性的项目之中。公司强大的核心业务年复一年地持续增长,隐瞒了其他资本配置领域里一再重复的错误(通常是高价收购本质上平庸的企业)。犯下错误的经理们总是不断报告他们从最新的失败中吸取的教训,然后,再去寻找下一个新的教训。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他说,公司管理层是否优秀的表现之一,就是看他们能否从股东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局限于某种机构强制力的束缚。
他说,资本配置是公司管理层最主要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管理层的资本配置能力决定着公司存亡。遗憾的是,大多数公司管理层的资本配置能力并不强,只是因为公司业务不断增长掩盖了资本配置的错误决策。相反,明星经理人就会避免犯这种错误。
巴菲特说,最常见的这种错误决策是把业务增长所创造的一部分留存收益用于高价收购资产项目。这些资产项目表面上看还不错,可实际上毫无吸引力,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投资项目,谁投资谁倒霉。
正因如此,投资者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前面一个项目还没有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就紧接着投资另一个项目、要准备总结下一次失败的教训了。
巴菲特投资股票最注重公司内在价值。他认为,公司管理层只有充分发挥高超的资本配置能力,不断把资金投入到回报率高的投资项目中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长期盈利能力,进而显著提高内在价值、促进股价长期上涨。
不难看出,巴菲特的这一观点和目前资本市场上的普遍观点完全相反。后者认为,股票市场会高估公司短期收益、低估长期盈利能力。所以,上市公司如果削减资本支出和研究开发费用,会有助于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从而推动股价不断上涨。
而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从长期看还是从短期看。巴菲特着眼于长期投资,当然要注重公司内在价值和长期盈利能力的不断增长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当股价回归到与其内在价值相符时,方便投资者获取巨额回报。相反,如果从短期角度看,就会更在乎股价的一时波动。可是,如果削弱了资本支出尤其是研究开发费用,又怎么能保证公司具有长远发展的强大动力呢?恐怕连短期动力也保证不了。
研究表明,股市中存在着以下一种有趣现象:1985年,麦康奈尔、克里斯?J?穆斯卡雷洛通过研究投资活动和股价变动规律发现,对于美国股市中的大多数工业类股票而言,每当上市公司发布增加有计划的资本性支出公告后,股价就会大幅度上涨;相反,每当上市公司发布减少有计划的资本性支出公告后,股价就会大幅度下跌。
这实际上表明,即使从短期角度看,通过减少资本支出和研究开发费用,增加短期利润、推动股价上涨也是不成立的。
另一项针对几百家上市公司的战略性资本支出与投资决策的权威性调查发现,美国股市中凡是上市公司发布兼并、增加研究开发费用、开发新产品、增加资本性支出公告后,股价都会有显著上涨。
实践表明,真正能促使股价上涨并且保持这种长期趋势的,就是巴菲特所说的正确的资本配置。通过显著提高公司内在价值,为股东创造更高的价值回报,最终必然会导致股价报复性反弹。
巴菲特说,许多上市公司的公司管理层也很正派、能干、经验丰富,可是却无法进行理性的资本配置决策,这是为什么呢?
他在长期投资实践中发现,一家公司的发展总是喜欢沿着目前的方向,拒绝任何有利的改变。从这一点上看,好像这也是符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公司的投资项目和并购实践总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直到用光所有可以利用的资金才肯罢休。公司管理层无论是不是优秀,他们所作出的业务决策无论多么愚蠢和不明智,下属都会投其所好、推波助澜。更不用说,竞争对手的扩张、并购、管理层激励计划以及其他任何举动,都可能会被盲目照搬、模仿过来。所有这一切,都很容易把公司引入歧途。
巴菲特把这种现象和原因归结为机构强制力(theinstitutionalimperative)。他说,过去在商学院读书时,老师和教科书上从来就没有提到过这种强制力,他在进入商界后的一段时间里对这种现象也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这有点像中国人通常所说的&潜规则&—一你在这个位置上就得这么做,否则不是位子坐不牢就是别人不理解。
有鉴于此,巴菲特平时对伯克希尔公司所属控股公司的管理层,就非常注重减少他们受这种机构强制力的影响。他说,不仅如此,查理?芒格和他还尽力避免投资于那些公司管理层不够优秀,或者公司管理层虽然优秀、却无法摆脱机构强制力影响的上市公司。
归根到底一句话,目的就是为了让公司管理层能够从长远角度、从所有者角度考虑问题,决不要因为一时一地的短期收益而杀鸡取卵。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资本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兴衰存亡。为此优秀的公司管理层应当具备两点:一是高超的资本配置能力;二是要尽力从所有者角度考虑问题,尽力摆脱&潜规则&的影响。
忠告3 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 优秀管理层会善于渡过难关
当初在1962年,巴菲特有限公司控股的登普斯特公司经营上遇到了重大难题。在当时,我带着无法解决的问题去找查理?芒格,就像是现在一样,查理?芒格建议我,在加利福尼亚州他有一位朋友叫哈里瓶非常脚踏实地,或许可以帮得上忙。我在当年4月去洛杉矶拜访他。一个礼拜后,他就被请到内布拉斯加州来管理登普斯特公司,此后问题立刻获得解决。记得在1962年的年报中,我还特地将哈里瓶封为年度风云人物。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一个优秀的管理层能够在公司遇到困难时帮助渡过难关,从而不至于关门倒闭。不用说,每个企业都可能会遇到困境,所以这一点很重要。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的大部分大股东是1969年巴菲特有限公司关门时换取伯克希尔公司股份的。这些股东应该还记得,1962年巴菲特有限公司下面有一家名叫登普斯特(Dempster)的控股公司,经营上遇到了严重困难。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他去请教查理?芒格,查理?芒格告诉他说,他有一位朋友名叫哈里瓶(HarryBottle),或许能帮得上忙。后来,巴菲特专门聘请他掌管登普斯特公司,结果很快就走出困境。
巴菲特通过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有时候一位优秀的明星经理人能够挽救一个企业,这是普通公司管理层不具备的。如果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中有这样的明星经理人,关键时刻就能派上大用场。巴菲特很庆幸自己找到了哈里瓶,否则这家专门生产农机具的公司很可能就没救了。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同样的情形又发生在24年后的1986年。那是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K&W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自动机具,过去经营得很不错,只是到了年间,由于所订目标不切实际、放弃了原来的主导产品,结果一下子就陷入困境。
这时候,负责该公司管理监督职责的查理?芒格知道这种事情不必请教巴菲特自己就可以做主,所以直接去找时年已经68岁的哈里瓶,再次聘请他担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
说神奇就神奇,没过多久,仅仅是一年过后的1987年,K&W公司的获利就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不但比上一年度利润增长了3倍,并且该公司的应收款和库存还减少了20%。不但一举扭转了原来的困境,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巴菲特幽默地说,如果伯克希尔公司在今后的10年、20年中遇到同样的困境,大家就知道他会打电话找谁了。他的意思是说,他依然会请哈里瓶出马的,因为这样神奇的明星经理人真的很有一套。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如果他在收购某个企业时该企业拥有非常杰出的明星经理人,哪怕他放弃部分权力甚至不拥有控股权也非常乐意。他说,这种做法没有任何不妥。
例如根据美国保险业规定,伯克希尔公司以远远低于收购整个企业的价格来购买公司股份时,只能取得该公司的部分少数股权。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伯克希尔公司收购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就是这样的。巴菲特不能随意更换该公司的经营管理层,甚至无法对资金进行重新分配,但这些在他看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他认为,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及其明星经理人杰克?伯恩都是非常罕见的佼佼者,而现在他能以伙伴关系与他们进行合作,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没有控股权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在不具备控制权的股权投资中,最大的投资项目就是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伯克希尔公司一共持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33%的股权,合计720万股股票。根据规定,一般持股比例只要超过20%,在会计核算上就要采取权益法来核算,即要把每年根据比例所得到的投资分红纳入自己的会计报表内。
而伯克希尔公司的情况有所不同。当初伯克希尔公司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份时,有一部分是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购买的,规定这部分股票的投票权要交给一个公正的第三方进行管理。这就是说,伯克希尔公司对这部分股票不拥有投票权。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伯克希尔公司对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不具备实质性控制权了。不仅如此,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平克顿(Pinkerton)公司,也是这种情形。
虽然,不具备实质性控制权并不会影响到伯克希尔公司应该得到的业绩分红,但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对被控股企业公司管理层的权力结构,而在巴菲特看来,公司管理层是创造企业内在价值的主要动力之一。
不过巴菲特对此毫不在意,并且感到非常满意。他经常说,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是投资业界的最佳典范,它具有难以模仿的产业优势,而公司管理层又具有高超的资金管理技巧,今后如果发生经营困难,会有足够的能力带领企业渡过难关。所以,投资这样的企业完全可以高枕无忧。
巴菲特具体地说,仍然以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为例。伯克希尔公司在1976年、1980年两次购买该公司股权,总成本是4700万美元,而实际上每年可以从中得到的分红就有300万美元,实际价值更可以高达2000万美元。也就是说,伯克希尔公司从中得到的获利就相当于账面利润的40%左右。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明星经理人的高超管理才能和品格特征,能够带领陷入困境的企业起死回生,这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既难能可贵也非常重要。在他看来,哈里瓶和杰克?伯恩就都具有这样的神奇本领。
忠告3 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 他们会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1)
今年我们有两位明星经理人退休,分别是国家产险公司65岁的菲尔?利舍和美联社零售公司79岁的本?罗斯纳。这两个人都让身为伯克希尔公司的你更为富有,国家产险公司更是支持伯克希尔公司成长的重要力量。菲尔?利舍和他的继任者林沃特是该公司成功的主要推动者,而本?罗斯纳在1967年将美联社零售公司以现金卖给多元化零售公司后,原本仅承诺继续待到当年年底,结果在往后的15年仍持续表现杰出。他们两人皆为伯克希尔尽心尽力,管理公司就好像是他们100%拥有这家公司一样,不须用定额外的规则来强迫他们。这种态度早在伯克希尔加入前便已深植在他们的人格特质中,他们好的个性成就了我们更多的财富。如果我们能持续吸引到像本?罗斯纳和菲尔?利舍这样的人,你将可不必担心伯克希尔的未来。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优秀管理层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会把企业当作自己100%拥有的企业来看待。如果你投资的是这样一只股票,你就不用为它的将来担忧了。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2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年伯克希尔公司旗下有两位明星经理人要退休,一位是国家产险公司(NationalIndemnity)的菲尔?利舍(PhilLiesche),另一位是美联社零售公司(AssociatedRetail)的本?罗斯纳(BenRosner)。这两个人的最大特点,都是把企业当作自己100%拥有的公司那样尽心尽力,这种态度在伯克希尔公司收购这两家公司之前就具备了,这已经成为他们人格特质中的一部分。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因为他们而变得更富有。
举个例子来说,本?罗斯纳在1967年把美联社零售公司出售给多元化零售公司(DiversifiedRetailing)后,本来是准备到那年年末退休的,因为当时他已经64岁了,在家颐养晚年谁也不会有意见。
可是结果呢,他又在那里继续干了15年,这真是伯克希尔公司投资者的福气。伯克希尔公司对待这样的明星经理人同样会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尽心尽力,不需要通过任何额外条例来约束他们。
巴菲特感叹说,如果伯克希尔公司能够吸引到更多像菲尔?利舍、本?罗斯纳这样的明星经理人,公司的未来将会更美好。
伯克希尔公司收购企业时是这样的衡量标准,而伯克希尔公司本身也是这样的经营理念,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子&。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3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尽管伯克希尔公司的组织形式是公司,但他是把所有投资者当作合伙人、以合伙人心态来经营管理的。换句话说,他也是把伯克希尔公司当作所有投资者共同拥有的,他的搭档查理?芒格也这样认为。
巴菲特说,只是因为每一位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有多有少,他和查理?芒格才被推到了执行合伙人的岗位上,而又因为他的持股比例最高,所以才是最具有控制权的合伙人罢了。
在这里,巴菲特意思说得很明确,就是他们从来都是把伯克希尔公司看作是大家共同拥有、好好经营的一个平台。可以为此佐证的是,伯克希尔公司的所有董事都是公司大股东,5名董事中有4人的家族财产超过一半比重投资在伯克希尔公司。
忠告3 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 他们会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2)
无论巴菲特个人还是伯克希尔公司的所有董事,都是真正地把公司看作是自己100%拥有的那样去尽心尽力经营管理的,他们的长远经济目标,就是要实现公司每股内在价值的增长率达到最高,而不是伯克希尔公司的发展规模一定要有多大。虽然随着伯克希尔公司的规模不断增大,每股股票的内在价值年增长率将来一定会下滑,但至少不能低于一般美国大企业的平均增长率,这样才对得起所有股东。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明星经理人,如此这般地为投资者着想,迫使伯克希尔公司惜才如宝。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8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不会因为这些明星经理人到了一定年纪就让他们退休,或者辞退他们。无论是65岁还是多少,这些人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世珍宝。
他举例说,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的罗丝?布拉姆金夫人1988年时已经95岁高龄,依然每个星期工作7天,战斗在经营管理第一线。如果她不是把企业看成是自己100%拥有的,又何必如此操心呢?
巴菲特幽默地说,这些高龄老人就像是插满了蜡烛的蛋糕,你怎么舍得舍弃他们呢。相比之下,他对刚刚招聘来的MBA毕业生评价就没有这么高了。
巴菲特说,虽然这些MBA毕业生的学历看起来很吓人,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可是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往往不会全身心地投入。从这一点上看,他们和上面所提到的那些明星经理人差得很远。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9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可能是当时美国最聪明的生意人。由于她的全身心投入,这家美国规模最大的家具中心,除了地毯销售部门外,其他部门的营业额在过去3年中平均增长了24%。1989年第四季度该公司的地毯部门在奥玛哈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从上年同期的67.7%增长到75.3%,相当于排列第二位竞争者的6倍!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如果管理层能把企业看作自己100%拥有的那样去尽心尽力,就是投资者的福气了。他认为,正是菲尔?利舍、本?罗斯纳、罗丝?布拉姆金夫人等明星经理人,让公司股东们变得更富有。
★巴菲特购并时特别注重管理层
查理?芒格跟我平时主要只有两项工作,一个是吸引并维系优秀的经理人来经营我们的各种事业。这项工作并不太难,通常在我们买下一家企业时,其本来的经理人便早已在各种产业展现他们的长才,我们只要确定没有妨碍到他们即可。这点非常重要。如果我的工作是组织一支职业高尔夫球队,若尼克劳斯或阿诺帕玛愿意替我效力,我实在不必太费心去教他们如何挥杆。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巴菲特在购并企业时就特别注重原来的公司管理层是否非常优秀;或者说,企业收购下来后是不是有合适的管理层来负责经营。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么这项收购他宁可放弃。应该说,巴菲特这样做很明智,这再次诠释了&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他和查理?芒格平时的工作主要只有两项,其中之一就是吸引并维系明星经理人来经营各项事业。
巴菲特每年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都要刊登一小段收购企业的广告,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条件是具备优秀的管理阶层,并且声明,伯克希尔公司无法提供这样的公司管理层,如果不具备这项条件,伯克希尔公司就不会考虑这项购并事宜;相反,如果具备这样的优秀管理层,那么伯克希尔公司将为他们及其优秀企业提供一个理想的归属。
忠告3 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 他们会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3)
通常的情形是,伯克希尔公司在收购某家企业时,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早就已经在各行各业施展他们的才能了。所以,巴菲特做网罗人才的工作并不需要花太大力气,最关键的是只要不妨碍他们施展抱负就行了。这就像他要组织一支高尔夫球队,其中已经有两名明星球员了,这时候你就用不着去教他如何打球了。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明星经理人通常都已经相当富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为公司效力。究其原因在于,他们能从中享受到工作的乐趣,从而散发出冲天干劲。毫无疑问,这些公司管理层都能站在老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这正是巴菲特对他们的最高褒奖。
也就是说,如果巴菲特说某位经理人能够站在投资者角度考虑问题、时时刻刻为股东着想,这就是对这位经理人的最高评价了。
巴菲特非常赞赏奥美广告公司创始人大卫?奥美的一句名言:&如果我们雇用比我们矮小的人,那么我们会变成一群侏孺;相反地,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群比我们高大的人,我们就是一群巨人。&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胸襟和用人策略,伯克希尔公司的事业版图才能够一步步扩大。巴菲特说,许多企业规定,一名主管只能管辖一定数量的员工,可是这个规定对伯克希尔公司来说毫无意义。
他认为,如果你的手下有一群正直能干的人才帮助你管理,你完全可以同时管理一打(12个人)以上这样的人,或许还有空闲时间打个盹。相反,如果你的手下要存心欺骗你,或者虽然没有骗你可是不是能力不够就是没有热情,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够你操心的了。从这一点看,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为什么看上去平时悠闲自得,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因为他们的手下有的是精兵强将,用不着他们过多操心。
巴菲特认为,公司管理层的能力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公司能否长期保持竞争优势、能否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这是他在几十年的商业投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从现代管理学角度看,这一观点已经完全得到证实。
例如,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JimCollins)为了撰写《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这两本书,进行了长达14年的研究和采访。在回顾采访内容后他吃惊地发现,企业最高领导人最重大的决策不是解决&什么&问题,而是解决&谁&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如果要保持基业长青,最关键的角色不是&战略&,而是&人&。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从根本上说,未来的世界是不确定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要在许多不确定中作出战略,实际上就包含了许多不确定。相反,你只要搞定了人,一切就变得好办了。
这一观点与巴菲特重视公司优秀管理层可谓不谋而合。
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美国刮起一股银行业取消管制的冲击波。面对这股即将到来的冲击波,人人都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包括大型银行富国银行也是如此,不知道政府会怎么解除管制、采取哪种方式、对银行业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下一步该怎么办,等等。
当时的富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迪克?库利直截了当地说,实际上他也不知道富国银行要怎样做才能度过解除管制的难关,因为可能出现的情况太多太多,谁都无法预料将来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更不用说采取有效对策了。
不过有一点他很清楚,那就是:只要他手下有一支最能干的管理团队,到时候就一定会船到桥头自然直。也就是说,只要公司管理层精明能干,到时候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他都能应付自如的。
最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巴菲特后来之所以重点投资富国银行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团队。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只要公司管理层精明能干,将来就一定会办法总比困难多。为此他在收购企业时,经常把该公司管理层是否足够优秀看作是决定性的一票。
忠告3 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 回购股票可以看作是风向标
管理当局可透过买回自家股票来对外宣示其重视股东权益的心,而非一味地要扩张个人经营事业的版图。因为后者往往不但对股东没有帮助,甚至反而有害股东利益。如此一来,原有的股东与有兴趣的投资人将会对公司前景更具信心,而股价便会向上反应,与其本身价值更为接近。相对地,那些成天把维护股东权益的口号挂在嘴边,却对买回自家股票建议置之不理的人,很难说服大家他不是口是心非。久而久之,他便会被市场投资人所离弃。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普通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层是否优秀很难判别,但可以把该公司是否回购自己的股票看作是评判标志之一。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1984年伯克希尔公司有几个比较大的投资项目纷纷回购了自己的股票,从而导致作为投资者的伯克希尔公司能够从中得到两点好处:
一是通过回购股票,流通的总股本少了,相当于花1元钱就能得到原来2元钱的价值,因为每一股股票的内在价值大大提高了。与其花钱去投资别的公司,不如通过这种方式投资效果更好。
二是公司管理层通过回购股票,实际上对外表明了该公司是非常重视股东权益的。相对来说,有些公司管理层一味扩张经营规模,实际上企业规模的扩大不但对股东没有帮助,有时候甚至是有害的。而公司回购股票,则会使得该公司原有股东以及对该股票感兴趣的其他投资者更加充满信心。
巴菲特认为,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公司管理层对自己的公司经营情况最了解,公司回购股票,至少表明用这个价格投资该股票是值得的,否则它也没有必要这样做。由于公司回购股票,该股票的价格就会因此上扬,与其内在价值更接近。
相反,有些公司管理层整天把维护股东权益的口号挂在嘴上,却不肯回购自身股票,这很难说他们不是口是心非。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被投资者所抛弃。
巴菲特说,在上述两点好处中,第一点好处显而易见,可是第二点好处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实质上也很难衡量。不过要注意的是,时间越长,第二点好处就越容易显示出来。而巴菲特的这条经验,也正可以被广大读者所掌握。
巴菲特兴致勃勃地说,最近(1984年)伯克希尔公司依靠最大的3个投资项目即政府雇员保险公司、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Foods)、华盛顿邮报公司大量回购股票,狠狠地大赚了一笔。虽然伯克希尔公司的第四大投资项目埃克森石油公司也在回购股票,不过由于伯克希尔公司刚刚收购该企业,所以效果还不是太明显。
巴菲特说,总体来看,他对这些具有竞争优势、又真正注重股东权益的公司管理层感到相当满意。他说,发生在这种回购股票背后的故事相当有趣,他对此乐听不疲。
他举例说,1983年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与伯克希尔公司签订协议,从伯克希尔公司手中回购35万股自身股票,为此支付给伯克希尔公司2100万美元的现金。而伯克希尔公司呢,收到这些现金后,由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回购股票后的流通总股本减少了,所以伯克希尔公司出售这35万股股票后,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持股比例依然没有改变。
这项变动经请教律师后认为,实际上应当看作是减资。根据税法规定,伯克希尔公司只要交纳6.9%的集团企业之间的股利税就行了。这样一算,伯克希尔公司得到2100万美元现金要比过去认为没有列在会计账簿上的未分配利润少得多。这就是说,伯克希尔公司从实质上看,是把它作为股利分配来对待的。
巴菲特说,这种情形并不多见,更不用说这2100万美元的金额也不小,所以伯克希尔公司在当年年报和季报中单独列出一项,提请投资者注意。而这种做法,是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同意的。
巴菲特说,同样的情况1984年还出现在通用食品公司之上。不同的是,通用食品公司是从股票市场上回购股票的;相同的是,在进行回购交易之前,通用食品公司已经和伯克希尔公司签订协议,然后是每天卖一点,最终仍然维持8.75%的原持股比例不变。
巴菲特特别指出,在上述两家公司回购股票过程中,虽然伯克希尔公司出售股票给这两家公司从中得到了好处,可是对于其他没有卖出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效果是一样的。因为一家公司经营业绩良好、财务基础稳健,而股票价格又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时,回购股票是保障股东权益的最好办法。
不过巴菲特又指出,近年来有一些回购股票是不道德的、抱有不良企图的,这种情形又另当别论了。例如,有时候回购股票的交易双方私下签订有利于自己、不利于该上市公司的回购协议,就侵犯了股东权益。
通常的情况是,公司回购股票的出价过高,公司管理层则因为这个钱不是自己口袋里掏出来的就睁眼闭眼,最终是那些被蒙在鼓里的、不知情的公司股东被当了冤大头。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除了不道德的回购股票外,一般来说,该公司如果在陆续回购股票,投资者就可以简单地把它看作该股票在这个价位上是物有所值的,由此也可以简单地用来判断该公司管理层是否优秀。
忠告3 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 重点是管理才能和人格品质
人们常常问我,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到底有什么经营诀窍?而其实说穿了也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他们整个家族(1)对事业怀抱的热情与冲劲,会让富兰克林与贺拉旭?阿尔杰看起来像辍学生。(2)脚踏实地地去落实并果断地决定要做的事情。(3)不受外部对公司竞争力没有帮助的诱惑。(4)对待所有人皆能保持高尚的人格。我们对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家族的人格信任可从以下交易过程中看出来: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从来未找会计师查核,我们也从未对存货进行盘点,或核对应收账款或固定资产,我们便交给她一张5500万美元的支票,而她给我们的是一句口头承诺。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他认为,投资者应当重点考察公司管理层的管理才能和人格品质如何,这是所有素质中最重要的东西。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有人经常问他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的罗丝?布拉姆金夫人有什么经营秘诀?他说,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关键是她有一个高尚的人格,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伯克希尔公司当初购买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时,既没有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审核,也没有对库存进行盘点,就付给他们一张5500万美元的支票,这足以说明对她人格的信任了。
巴菲特几乎每年都要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对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和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大大赞赏一番。他在1984年的年报中说,报纸在报道当时91岁的她时形容说,她每天一工作完就回家吃饭然后睡觉,每天天不亮就第一个上班,一年到头全年无休,她一天所做的决策比大公司总裁一年内所作的决策还要多。
巴菲特说,过去他对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及其家族的工作业绩非常赞赏,而事实上他还低估了他们的管理才能和人格特质。
1984年5月,过去从来没有到学校上过一天课的罗丝?布拉姆金夫人,获得了纽约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而在此以前,能够获得这项荣誉博士学位的都是像埃克森石油公司总裁、花旗银行总裁、IBM公司总裁、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等企业界杰出人士。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罗丝?布拉姆金夫人一点也不逊于他们。
生物学告诉我们,任何生物习性和优良品质都是会遗传的。庆幸的是,罗丝?布拉姆金夫人的儿子们就都遗传到了她的个性,这让巴菲特感到非常赞赏。
巴菲特说,1984年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一个商店的营业额就增加了1000多万美元,达到1.1亿美元,是整个美国销售业绩最好的家具门市部。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优良成绩,和罗丝?布拉姆金夫人的管理才能和人格品质就不无关系。
例如,从1984年的财务报告上可以看出,美国最大的家具零售企业Levitz自夸自己的产品价格比当地所有同行要便宜许多,而事实上呢,它的毛利率高达44.4%。相比之下,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的毛利率只有前者的一半。
即使这样的低价策略,由于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的经营成本更低,所以取得了比前者更好的经营业绩。例如,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的员工工资、房屋租金、广告费用等成本只占销售额的16.5%,就可见一斑。
虽然Levitz公司的经营也非常出色,可是与之相比,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的经营表现更好。正是从1937年罗丝?布拉姆金夫人以500美元创业开始就打下了这样的基础,始终精打细算,通过大批量采购降低进货成本,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在为股东创造投资价值的同时,又为消费者节省了资金,从而使得它的客户群分布越来越广。
在巴菲特看来,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的经营业绩之所以如此好,很大程度上是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和他的几个儿子们高超的管理才能、高尚的人格品质所带来的。
在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明星经理人中,具有这种可贵品质的比比皆是,这是当初巴菲特在收购企业时精心考察、遴选的结果。
巴菲特比喻说,他自己在资本营运上所扮演的角色,可以用他孙女儿Emily的一则小故事来说明。在1990年秋天Emily的四岁生日宴会上,有一位魔术师为大家表演了一段魔术。
魔术师首先请小孙女配合,帮他拿着一支神奇的魔棒在宝贝箱上挥舞。没挥动几下,原来放在箱子里的绿手帕拿出来时就变成蓝色的了。然后又放进去一块手帕,小孙女又挥舞了几下魔棒,结果手帕拿出来时发现已经打了结。经过这样4个回合,表演一次比一次精彩,小孙女也越来越兴奋,情不自禁地说&我实在是太厉害了!&
巴菲特说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群拥有高超管理才能和人格品质的明星经理人,就像这位魔术师一样,有着无穷的创造力。而他自己就像他的小孙女一样,之所以感到自己&实在太厉害&的原因,还在于下面有一帮人为他尽力打拼。
所以他说,他要感谢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魔术师Blumkins家族、Friedman家族、MikeGoldberg、theHeldmans、ChuckHuggins、StanLipsey与RalphSchey等人,并要求大家为他们的精彩演出热烈鼓掌。
当然,这其中不乏巴菲特的自谦。试想,如果巴菲特自己不具备这样高超的管理才能和人格品质,下面这些人会投奔到他这里来吗?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考察公司管理层的侧重点应该放在管理才能和人格品质上。在他眼里,这样的明星经理人就像魔术师一样能创造出神奇的经营业绩来,而伯克希尔公司旗下就有相当一批这样的魔术师。
忠告3 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 管理层的优秀要靠业绩来证明
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凭借其高瞻远瞩与家族因素考量,终于决定于去年出售公司给我们。我对这个家族及其事业已欣赏了数十年,所以整个交易很快便敲定。但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并没有马上回家休息,如同她所说的&失去斗志&,相反地她仍继续担任公司负责人,每周7天都待在卖场,其中销售地毯更是她的擅长,一个人的业绩便足以打败所有其它零售业者。我们一共买下9成股权,剩下的1成由原有管理公司的家族成员拥有。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他说,公司管理层是否优秀,表现之一应该用业绩来说话。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3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1983年收购了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的9成股权,另外1成股权留给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家族成员,即该公司管理层。
他说,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管理层的优秀之处,可以从该公司的经营业绩上表现出来。即使在伯克希尔公司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后,罗丝?布拉姆金夫人仍然一个星期7天呆在公司里辛勤工作,她最擅长地毯销售,一个人的销售业绩就可以打败其他所有零售同行,让人肃然起敬。巴菲特对该公司及其管理层欣赏了几十年,所以在决策购买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时很快便敲定了。
巴菲特说,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管理层的管理才能和人格品质。投资者要善于抓住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优秀的公司管理层能够给股东创造更大的收益回报;另一方面,更大的收益回报又需要寄托在优秀的公司管理层身上才能实现。
巴菲特特别指出,这里的收益回报主要应当侧重于考核企业的内在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巴菲特把内在价值称之为&实质价值&。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会在固定时间公布每股股票的账面价值,但必须说明的是,它的用处并不大,唯一的好处是这个数字比较容易计算。相比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实质价值,虽然这个数字很难精确计算出来。
例如,巴菲特可以还明确地告诉大家,伯克希尔公司1964年每股股票的账面价值是19.46美元,可是与实质价值相比,它是明显高估的。也就是说,当时伯克希尔公司的实质价值不到这个数字,究其原因在于当时该公司的主要资产集中在纺织行业,而纺织行业在当时并不景气。
而现在(1994年),伯克希尔公司的情形正好颠倒了过来。巴菲特认为,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许多控股企业,其实质价值已经远远高于账面价值。而那些非控股企业如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等,实质价值实际上也是远远高于账面价值的,只不过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只能合并账面价值,所以其实质价值无法精确估计出来。
但在他看来,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等实质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增长速度还是非常接近的,以1994年为例,两家公司的账面价值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3.9%,可以简单地由此推断,这两家公司的实质价值增长速度大概也和它差不多。
读者容易看出,以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它们的公司管理层正是巴菲特一再称赞的。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优秀明星经理人和企业业绩之间的紧密关系。
巴菲特承认,虽然计算实质价值时会遇到困难,而且往往根本无法精确计算出来,但毫无疑问,实质价值要比账面价值重要得多。因为如果企业要进行清算,清算结果会与实质价值相接近,可是与账面价值却要差得远了。
巴菲特说,他所理解的实质价值,是指任何一家企业在其未来的生涯中能够产生多少现金流量表,这些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就是实质价值。可以看出,任何人在计算实质价值时,都必须依据该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和利率因素,并且要对它们进行调整。实质价值的依据是未来,账面价值的依据是过去,这两者之间有着截然不同。
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区别,巴菲特举例说,如果说一个人读到大学毕业,他过去所投入的教育成本是账面价值的话,那么他在大学毕业后的一生中通过工作所得到的收入,扣除他如果没有接受大学教育也可以通过工作得到多少收入,两者之间的差额,再用一个适当的利率来加以折现,折现到大学毕业当天的价值,这个数字就是这个人由于接受大学教育能够带来的实质经济价值。
如果计算得精确一点,在应当扣除的教育成本中还要包括因为读书而放弃工作收入的机会成本在内。
经过这样一比较就可以发现,单纯从经济方面看,如果这个人接受大学教育所得到的实质经济价值大于0,即实质价值大于账面成本,那么他读大学就是明智的;相反,如果实质经济价值小于0,即实质价值小于账面成本,那么他就不应该去接受这样的大学教育。但无论如何,实质价值与账面价值两者之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公司管理层是否优秀要靠业绩来说话。这种业绩不是股票价格,也不是账面价值,而只能是企业内在价值即巴菲特所说的实质价值。虽然这种评估可能比较困难,但这是唯一合理的标准。
┃┃┃┃┃┃┃在线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起步资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