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明白退多少,保险真的平安保险是传销吗吗?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郎咸平关于人寿保险就是合法传销说法是错误的
[导读]: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节目中声称“保险就是传销”,引发保险业人士以博客、微博为阵地强烈反驳。昨日,该节目主持人王牧笛在微博上大晒保险销售误导案例,将论战带入第二波高潮。目前保险的市场虽然存在一些不良的因素,但是不能一概而论来引起人们的反感。而且保监会也就保险营销员商,如何在保险营销管理粗放、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等现状,改善保险营销职业形象付出自己的努力。
免费预约定制保险计划
获取3家保险公司方案对比
保险专家1对1条款解读
给谁投保:
出生年月: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暴利之说被批不成立
  证券时报消息,日前郎咸平在前述电视节目中表示,&我们的保险就是搞传销&。他举一个例子来证明保险和传销类似,且暴利惊人:某家中资公司招了一个全无经验的推销员,他的佣金是一个月880元,他的上一级主管可以分得2045元,如果找一个绩优业务员,如果每个月赚4000元,他的上线能赚到5340元,再上线能赚16860元&&
  这个算法马上引来保险业内人士的&板砖&。中国平安一位员工在博客中发表长文回应称,&新人如果赚880元的提成,其推荐人的增员奖应该为880*8%=70.4元,离郎先生所说的2045元还差几十倍。&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评价此事时称,&如上线分2045元,其手下至少有5个业务员,而不是郎教授说的只有1个!郎教授对保险缺少基本的概念。&
  &暴利&的算法在网上引来热闹围观。一位网民在微博中向郎咸平询问上述中资公司名称,并表示,如果真有这样的待遇,他立即跳槽到这家公司。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保险和传销存在本质区别,传销产品含有虚假成分,而保险则是实实在在的商品,尽管目前的制度确实存在问题。
  微博晒保险误导案例
  郎咸平的一句话虽然得罪了众多保险从业人员,但昨日他的微博上表现平静。反而是其搭档、《财经郎眼》节目主持人王牧笛在微博中征集保险欺骗的案例,将论战带入了第二波高潮。
  昨日,王牧笛发出微博征集令称,&诸位或诸位的好友亲朋,如果发生了被保险公司欺诈和坑骗的经历,都尽可能详细地写出来,我负责转发,一个接一个地转发!&&我会像罗永浩拿着大锤砸西门子冰箱那样揭开中国保险业的黑幕。&
  随后,王牧笛转发了几十条相关案例的微博,引发了不少人对保险销售误导、保险内部培训体制等问题的&吐槽&,也引来保险圈内人士的论战。
  深圳业务总监丁庆年昨日通过微博私信向王牧笛表达了个人观点,他认为节目中一些言论过激,但如果能引起大家关注保险营销员生存状态是件好事。
  另一位业界人士也认为,郎咸平只不过是把百姓对保险行业积累已久的民怨点燃了而已。中国保险业如果不能痛定思痛、完成自我革新,不以严刑峻法打击欺诈行为的话,未来将积重难返,那才是保险业的悲哀。
医疗费用-100元
实际床位费用
身故/残疾保障
本附加合同的保单账户价值与(已缴纳的保险费-领取的金额)取大者
特定轻症保障
基本保额*0.30元
身故/残疾保障
身故/残疾保障
身故/残疾保障
交通意外保障
基本保额*0.20元~基本保额*2
日额保险金×(实际住院天数-3)
以下显示均为向日葵已认证会员,其资料真实可靠。
以下显示均为向日葵已认证会员,其资料真实可靠。
更多精彩尽在人寿保险频道
的更多内容
本周精彩推荐
·2013年通辽上调企业退休人员
·2013年重庆企业退休养老金涨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应与
·自己交的养老保险不想再续保能否
·成都农民也能享受社会保障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保基金管理
·光大永明富贵双全保险理财计划
·杭州交的医保外地报销医药费5种
·生命人寿“富贵双至”多功能年金
·“小康之家·鸿运年年”两全保险
·福禄宝宝两全保险
·康赢年年C款年金险
·“福禄家族”新成员 “福禄金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时间不
·湖南长沙成立社保银行
·郎咸平称人寿保险像传销 靠投机赚钱
·郎咸平再度炮轰保险 剑指行业三大乱象
·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始终是工作的宗旨
·关于人寿保险的案例
·五类人寿保险各有优势 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保险
·寿险投保的一般流程是怎么样的?
·招商信诺保单查询是怎样的
·郎咸平传销说引发保险业人士争议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已收藏本页面
一句话不割。。。。。。。。身为保险公司的一员,我只想说保险公司就是骗子。
回102楼,看不懂就打该保险公司的全国电话问。国寿电话是95519。你哪不懂就问哪。电话录音的。不可能会误导你。收到合同后保险公司就会打电话回访你,问你清不清楚条款。从你收到合同起10天内退保一分钱不损失。另外,我妈是大学老师。看懂条款是小意思。
回楼上,工地上作业人员买卡折职业类别是超了的,要是在工地上出事的到时更没得赔。工地上只能买建工险。
回93楼,业务员介绍可不是这样的,说只要你公司员工在此工地施工期间出任何意外都赔,至于条款,试问有几个去仔细看的,还不都是业务员介绍的。现在公司只替工人单买意外险,100元一份每人倆份,不相信那个工程险了。
乐观说,保险本身是好东西,但是业务员为了提成故意误导很多。。。所以只要业务员讲清楚其实很不错。。。尤其是银行保险,储蓄性适合很多人。。。
汀女的“汀”可是长汀的“汀”????
只想问一句,你觉得一个国家会专门制定一部法律《保险法》来骗人吗?本人太平洋寿险代理业务员一枚,虽然业绩不好,但是真心觉得保险好,看你怎么利用!同时建议买保险的糗友一定要了解保险合同里面的条款,这关系到出事后的理赔。
不会骗人和不想骗人的业务员都不是好代理人…
1樓sb'說保險騙人的'基本都是沒房沒車的窮釣絲'有車的人'每年都自己去買保險的'不解釋
保险嘛,需要的就买,不需要的就不买,有需要才会有市场,觉得现在保险市场比较正规,特别是人保和平安,人保员工深有体会
神奇,这么多骂楼主的。我在人寿呆过几天,业务员层次不齐,某些险种提成吓人,天天洗脑式早会,各种使劲忽悠招人。另,我想说职业道德不是某些人坑蒙拐骗的挡箭牌,行业潜规则同样不是借口。也许你为了生存不得已,但请不要迷失,请保持必要的愧疚感。这年头,做坏事得行业太多了。许多人沉浸在所谓成功人士的光环里,一旦原罪被指出来,就七上八跳的。
同意116楼,车险,意外,大病,这些肯定必要的。那些分红一类的就不靠谱了吧!
我想问问骗你什么了?保险是保护未知的风险!你到底理解多少!
看什么职位了呵呵
保险在国内市场费率偏高。。。就保险功能来说是很重要的。。。中国一直都在走表象工作。。。就是在任务达成上做文章。。。。我也做保险,但我用心去传导思想理念。
92l,香港遗产税为50%,至于李嘉诚为什么买了巨额的人寿保险主要是规避遗产税,因为保险金不用缴税的。等于他如果不买保险那么他一半的资产都要送给香港政府了!
一句话戳中要点!
保险公司团险内勤一枚,就干给保户解释权益的事。说保险骗人的楼主,你真心知道什么是保险么?
没有吧…我上半年在泰康实习了三个月 只能说他们的激情太激情了…受不了那种打鸡血一般的气氛 所以就走人了 其他的 都还好吧 挺正规的 不过有些保险代理人 也就是最底层的业务员 素质确实很难保证 总之不要有偏见吧 讲起来跟银行差不多 买的时候要多看看
我妈妈也是卖平安保险得,楼主不了解而已,最近妈妈住院做手术,保险全部都理赔了,基本上没花钱,SB,你们只是不了解,就乱说!!!最后要买就到正规得保险公司,别自己SB,怪保险公司!!!
汗我妈就卖保险的,他们单位每次有好的就给我存点。存了14年,还能赚不少,不知道哪里不好
我弱弱得问一句,本人刚大学毕业,去人才市场找工作,为啥主动拉着你去面试的都是保险行业的,保险肿木了?为啥大家都不去?
不知道说泥马。
楼主是狗吧。 保险怎么骗了。
等需要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地球人都知道啊
保险么,就是使劲骗你们去买,平时基本没用,真有事情了,还是不错的
对于92L,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李嘉诚?没听过自己百度去
对于没有理解保险的真正含义的人真是不想对你说什么,你丫就是一废柴。。。你们到底知不知道银行保险证券是国家支持的三大金融行业?保险是跟银行一样重要的,只不过功能不一样,真心鄙视那些什么都不了解就说是骗人的人。。。
骗没骗大家心里清楚,空手套白狼,也就是耍嘴皮子的事。
补充一句 不是所有保险都是骗子 不过储蓄性质的保险绝对是骗子
看了才明白!谢谢啊
只希望楼主没买保险!被撞死没的赔!谢谢!我只能说楼主绝对不是卖保险的。
个人感觉保险本身的理念是很好的,有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觉,只是实施起来有很多问题
中国人寿一苦逼理赔工作人员路过。话说一些业务员确实坑爹,为了佣金什么都都敢乱宣传;现在好的业务员很难找,每个县支公司为了完成任务,召的业务员都参差不齐。而且现在国内保险行业服务水平的确有待提高。
那条保险说 你车被砸了会赔偿的??一种营销策略而已!
保险,本质是风险分担!至于具体险种肯定有一些利于保险公司,大家简单骂之是SB,内部人骂自己就是极品SB。具体不合理条款,要点明才有说服力!空谈误人误己误国!
看看被砸的日本车,就知道保险的本质了。
有好多楼层人员都是卖保险的嘛!
大部分的所谓保险,其实是理财产品却拿着保险的名义骗人,唉!
我去保险公司培训的时候就知道了
楼猪Sb不解释!!!!!
17L正解!!!!!!
顺便说下,我曾经发生过意外伤害,保险公司赔付了我4400多,基本全报销了!!!
喷楼主的都是保险内部员工吧
明显保险就是买个平安
77楼我给你说说,保险的合同都是律师写的,晦涩难懂,不信你问问你妈,看你妈能看懂几条。
商业保险,公司是肯定会赚钱的,但是也是积聚众人的力量,帮助小部分需要的人。现在很多人心态不正,觉得我买了保险是要去保险公司赚钱的,恨不得出1000,公司赔10万。保险本身没有任何骗人的地方,合同在那里,双方自愿。只是有少部分业务员确实存在虚假宣传,但是只要客户自己多看一下合同,还是可以避免的。
黑保险!连国家都在推行强制车险,你懂的保险的真正含义吗?真是找骂
有人说保险跟传销是一样的!没错,但是传销的钱都是宰熟来盈利的!而保险是通过跟银行一样的投资来获利的!本人中国人寿小职员一枚?敢问撸主有考取资格证吗?
想买保险,但不知道应该怎么买
我想说我支持楼主的说法,保险公司至少大部分都是骗子,我妈妈就被新华人寿的骗买了呢个保险,我可以发保单号的。劝大家最好做点正事不要去保险这么肮脏的行业。
交强险除外
表示本人电销保险,每一单成交录音都会有专门的质检员听,确定没用误导或引导客户,没有夸大其词,客户每个问题都明白告知才能打印合同,光大永明人寿
回75L,你说的是建工险.保险责任明确规定只限于工地内及固定住所.自己把条款看看,买之前也咨询一下好吧?
别给我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情,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还忽悠别人买良心何在?你们见过哪个实现财富自由的人还需要买保险。
说实话我讨厌那些推销保险的,总是一副你你不买它的就不罢休似的,
你对保险理解不深。不喜欢保险你还去做保险??或者你就是做乱说
LZSB,我作为一名保险员,我并不认为保险骗人,保险业务员是有个别没有职业道德,电话卖保险不一样,他毕竟是有录音的,什么不保什么要保你都可以在电话线上询问,他不能骗你。从你接电话的那一秒到你成交,你的录音会跟随你的保险合同一起放到公司存档,并且保监会还是有你的录音。
我不觉得,我正在考保险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感觉这是个新兴的市场,中国保险业体制尚不完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保险本身不是坏东西,保险公司业务员素质问题。
我做保险我自豪!
我来说句,国内保险我不知道,本人是澳洲做保险的,以前也觉得保险是骗人的,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发现澳洲的保险绝对是正宗的“保险”,不管是商业保险还是个人保险,只要证据充分,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去做,你的损失是肯定不会大的!特别是车保,澳洲有强制三方人身伤害险,司机要是意外撞死人了,自身根本没有很严重的后果,死者家属的要求保险公司全赔!申报过程简单快捷!不像国内撞死个人你就完了!由此,我觉得保险不是骗人的,只是国内的保险条款或者程序还没有发展完善!
不要侮辱保险行业,保险的出现绝对是现代社会的福音。只不过中国的保险业起步太晚,鱼龙混杂,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保险监管力度急待提升…在国外,保险是不可或缺的,不买保险的人是会被斥责为不负责任的,但要看到别人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中国保险才10年…
一个人卖保险,全家都是不要脸
说保险骗人的都先去学学保险法,看看国十条再来说话好么。保险从业人员有部分素质不高是事实,销售误导肯定存在。但保险是合同,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写着保险责任,该陪不该赔早就写清楚了。也不要说保险公司有霸王条款,因为每一款险种出来都是通过保监委审核的。自己有什么需求就买什么保险。不要以为买个保险了你出什么事保险公司都该赔。好比你买个电冰箱还能指望它给你煮饭么?
唉,没文化真可怕
说实话我最不信任的就是保险。本人做工程的,工地上替工人买有工程险。有一工人下班回去骑车摔断腿,保险公司说不在上班时间出的意外,一律不赔。草,一个工地好几万保险费喂狗了
还好吧,不出事的时候大家觉得不划算!真正等你出事了,保险公司就是你的救星
保险就是楼主这样的人做烂的。。。没办法。高不成低不就。
没错,骗子
保险跟传销有区别吗?
不敬业你有什么资格工作?我离开平安10年了,依旧忘怀不了大夏天领带偏偏脚步匆匆的日子!
这是符合糗百精神的帖子吗?审贴的同志当时在干什么?咱们能有点原则吗? 再有就是,怀疑楼主的人品!
这个行业确实比较混乱,道德低下的从业人员挺多的。
个人认为楼主就是个骗子,来骗评论的。还有就是,审贴的不能让这种帖子过,有意义吗?
保险不骗人,骗人的是某些卖保险的人,目测楼主属于后者,求顶起
有猪愿意买你还能拦住它?
有像你这样的想法在我们这里是很正常的,因为保险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发现成度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另外也与我们的保险意识淡薄有关。这个行业刚刚在最近十几年时间经历一个g潮。可能会有一些鱼目混珠的,给大家本来就反感的保险蒙上更大的阴影。刚刚入职平安的新人的一点点体会。
20楼,保险也属于金融行业,保险业的作用不仅仅卖保险,具体请百度!
我没在保险公司做过都知道他们都是骗子。
受不了,吃着人家的饭反过来说这说那。该你屌丝一直无法逆袭!
本人也保险公司的,请问楼主你工作于哪家公司?工作时间多长?什么职位?其实说的对,业务员有时侯为了利息,会欺骗客户的!但这属于个人行为,这样的人在保险公司不会长久,在面对最高达40%(有的没有,健康险种提成高)的提成,谁都受不了诱惑!这个行业现在比较混乱,做保险就是做人!
我不做保险,但 有买保险,不多为自己买个安心,万一真那么不幸也别太拖累家人,话说见过了才有这意识的,共三同学坐出租出车祸了,一同学加起来没花多少,另两个没买,花到差不多倾家荡产,找司机赔,?那司机都想一死求解脱了。说实话没觉得保险怎么骗人,个人观念问题,
说保险骗人,因为你不了解保险,作为保险公司员工,不了解自己从事的行业,不知道你有什么脸说自己从事这个行业。
lz绝对SB。不解释
保险就是类似传销的销售方式…
20楼全家不要脸,你以为现在销售保险还像90年代一样吗? 了解清楚再说,别侮辱现在保险销售人员。
真是SB,我一亲友得了大病,二十天内保险公司赔了十二万,除去吃住看病,还挣了呢
你考了保险代理资格证没?如果考了,我就纳闷你怎么考过得,如果没考,你连销售保险的资格都没有。
我也是保险业员工,平心而论保险是好东西有用处的,不过公司强迫员工自己买,发展思路就不对
平安保险公司就有六十多万人口了。
LZ赚评论的吧?不废话''''举例'敢问'车上全险出车祸和一毛没报出车祸一样么?人入死亡险死和一毛不报死一样么?
楼主2B,鉴定完毕,哪家保险公司的?居然培养出这么2的人才。
给宝宝买了三份,有两份是存多少年得多少的,不懂骗在哪里
20L小心你被人肉。保险业从业人员有多少你知道吗,你在骂多少人。
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保险公司是骗子
败类!骗也是你骗别人
保险用不到的时候都说骗,等出事了没保险就会恨自己怎么舍不得那几块钱了
15楼正解,楼主肯定是黑保险公司的!
樓主,同行啊,我中國人壽的
确实吗?我也觉得保险公司就是骗子。
真心觉得买保险前自己先干上一年 搞清内幕再掏践 否则将是窦娥一枚
放p,你自己搞不清楚合同就出去营销,
保险是规避风险的,不是只有你买就会有补偿,而是在风险发生时,补偿你的损失,记住,是补偿,而不是赔偿
很多东西,见人见智!!!
17楼亮点。
会骗保的人,觉得保险其实蛮好
平心而轮,楼主没有一点职业道德,我不是保险公司的喷不喷随便,任何行业都有水分。
保险这东用不到的时候说他是传销,要用的时候悔之以晚
鄙视把手指向别人的人
糗百这个平台不是用来给你抱怨自己工作压力的,这样真的会误导很多人,我只能说你连保险代理人的基本职业操守都没有。
本人也是保险业务员一枚,你自己的想法不要侮辱了保险这个职业!真不知保险行业怎么有你这样的败类
谈不上骗吧,我朋友读书的时候一直有买50元的意外保险,有次骑车摔了,还真的有报账赔付~
15L是保险公司领导吧。说业务员素质差,业务员是谁雇的?不用培训吗?上梁不正下梁歪,以业绩为先,并不以人为本,才是导至人们对保险的反感。好好检讨吧
楼主业务不行乱抱怨
中国的保险就是传销
楼上真理!
或许有的业务员素质不行,保险的名声就是被他们搞臭的!在财险的飘过
你的职业道德何在
5L是卖保险的!
保险公司就是老鼠会,传销组织
本人代理中国人寿保险
一条陪给你的理由,一百条不陪给你的道理,
原此行业高管
你这算不算吃里爬外?
啥保险公司?
真的假的? 最近一个人老缠着我叫我买保险...
那肯定。。
这叫空手套白狼啊!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卖保险其实是搞传销?
“买保险最不保险,我们的保险营销就是搞传销。”以敢言放炮著称的经济学家郎咸平近日在某电视节目中大肆炮轰中国保险业,一时引发大量关注。保险业专家则对记者表示,保险和传销两种模式虽然类似,但存在本质的不同,机械地将二者混为一谈,是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噱头。郎咸平:保险公司就像“老鼠会”“一家中资保险公司,招了一个没有经验的推销员,如果他的佣金是一个月880元,那么他的上级主管可以分到2045元,如果一个绩优业务员每月赚4000元,他的上线能赚5340元,再上线能赚16860元……”郎咸平表示,这种金字塔式的营销模式事实上就是传销的一种,表面是保险公司,其实却是“老鼠会”,“我们现在对传销嗤之以鼻,但万万没有想到,传销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业的业态,尤其是人寿保险。”除了炮轰卖保险就是搞传销外,郎咸平还将矛头指向保险业的“暴利”和难,称“买保险是最大的不保险”。郎咸平的说法在网络上得到了一些网友的支持,但大多数人并不认同。“按照郎咸平的说法,我国300多万保险代理人岂不都该被送进监狱”,有网友看到郎咸平的言论后在微博上发言,“郎咸平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不知道他读没读过保险法。”保险专家:不能机械混为一谈“保险销售传销说并非郎咸平首创,据我所知,这种说法早就有了,有一些业内人士也认同此观点。”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中心执行主任陈秉正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保险分销体系跟传销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不能机械地将二者混为一谈。”
陈秉正表示,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一般实行代理制销售,在一些单位,确实存在着老代理人带领团队,并按照团队总体销售保费的一定额度抽取管理津贴的做法,但事实上,消费者可以直接打电话从保险公司订购保险产品而绕过这一层,但传销模式却不能。此外,传销所销售的产品大多是非法不透明的,而保险产品则是合法透明的。“传销与保险营销存在本质不同, 传销说 只是吸引人们眼球的噱头而已”,北京某寿险公司法律部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保险与传销的不同在于:一是产品的合法性和透明度不同;二是传销将购买公司产品作为入职条件,是强制性的;三是,保险代理人可以自己干,也可以发展团队组员,而传销则必须发展下线。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销售模式也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但这种问题是可以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改善的,而据此将保险业一棒子打死肯定是不对的”。晨报记者&孙春祥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85567条
评论173426条
评论144038条
评论138004条
评论134127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热门推荐:
  在中国,金融行业有四大支柱:银行,保险,证券,信托。
  想必大家对银行业和证券业,应该是耳熟能详了吧。哪个人没有存过钱,接触过银行。哪个人的没有一个“老王”邻居,天天炒股炒成股东,接触过证券公司。至于信托业,作为一种高端的理财工具,我想看过我们之前文章的小伙伴,应该也略知一二。
  金融四大支柱之中,唯独保险。 用“熟悉的陌生人”来比喻,应该最最贴切不过了!
  为什么说“熟悉”?
  因为,恐怕没有谁,从来没有接到过这样的电话吧。“嗨,先生,您好,我们是XX保险公司的,XXXXX” (此处省略5000字,占用20分钟)。电话营销是保险业的最擅长的手法。所以,你没有收到过类似的电话,是不太正常的。
  为什么说“陌生”?
  因为,关于保险的一切,都是由十分严谨(又臭又长)的文字组成。一般的普通人,正常人就算是买了保险。把保险从头到尾看完的。应该只有10%。而从头到尾看完的,并且能看懂的。应该不超过5%,陌生感由此而来。
  额,回到今天的主题。“为什么,保险在中国被等同于传销”。
  这个是以个非常危险的命题。因为一旦论证得不够全面,不够系统,那么必然少不了热血的(脑残的)保险人员冲上来乱喷一顿。
  所以,我只想从一个小的侧面来说明一些已经存在的事实。至于对不对,大家自己思考。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报告各位保险老师,我只是转述而已)
  我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普通老百姓对保险,深恶痛绝。难道保险真的是那么不堪,那么辣鸡(垃圾)?以至于当身边有做保险的人时,看他的眼神就没有原先那么纯洁了。换句话说就是“异样的眼光”。
  当我逼着自己去看一些有关于保险的书籍时候。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我原来也对保险有成见,以至于一直不想了解有关保险的一切,所以这里用了“逼着”二字,来形容我学习时的心情)。
  答案“NO”
  我找到的答案竟然是,否定的。保险不是辣鸡,不是丑陋的,不堪的。
  那么第二问题紧接着出现了:“那么为什么老百姓都这么说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明白一个灰常灰常重要的概念。
  那就是, 保险公司同时有两个功能:
  1. 保障
  2. 理财(财富管理)
  保障功能,是保险公司的基础功能,核心功能。
  理财功能,则是附属功能。就是附带的功能。
  这就是,为什么会叫作“保险公司”,而不叫“理财公司”或是“财富公司”的原因。
  好了,了解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老百姓,痛恨保险,为什么说卖保险,不要脸。以及为什么,在中国,保险等同于传销”这一系列的问题了!
  原因就是
  在中国,保险人员多数避重就轻,过多的强调了保险的理财属性,而常常少谈,甚至不谈保险的基础属性――保障属性。
  现实的表现情况就是,保险人员在销售的时候,主要推荐“投连险,万能险,分红险”这类带有浓重理财属性的保险品种。而很少推荐“意外险,定期寿险”这类强调保障型的险种。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
  “理财型的保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十分赚钱,对于业务人员来说提成很高”相反“保障型的保险,强调的是保障。所以很实在。保险公司和业务人员毛利微弱,所以干脆少说少推荐”
  你们想想,保险公司最初是为了分散风险,为人们提供保障而出现。在中国,却被当成了一种的理财产品,赚钱的工具的吆喝。而且是极低的收益率的工具。(甚至可能低过定存利率)
  根据公开信息表示,在中国,理财型的保险规模占总规模接近9成。而其中分红式保险更是占到7成之多。
  你想想,真的有那么多人,喜欢用收益率只有2%左右的产品,作为理财工具?
  其中,原因大家应该都了解。
  这就是“保险业,在中国口碑极度不好,甚至人人喊打”的根源之所在。
  也许,到现在。有些朋友还不知道,保障型保险和理财型保险(投连险,万能险,分红险)有什么差别。那么我借用并简化一个网络小故事,来说明一下。
  故事一:小A是一家酒店服务生。日常工作是洗盘子。工作1年500元,若打碎一个盘子100元。(仅仅是假设)。小A和其他的同事都很小心。但是不管怎么小心都会或多或少的打破盘子。当老板,统计了10年的数据后,知道。平均一年会打破10个盘子。也就是1000元。但是谁都不愿意承担,打工一年到头,因为不小心打破盘子而赚不到钱,甚至倒贴钱的风险。所以都不愿意干。后来。老板想了一个办法。总共100个员工。每个人出10元(保费)。总共1000元(保险金)。那么若是这一年打破了盘子,都用这1000元来支付。若是没有打破。这1000元,也就上交给公司了。大家觉得不错,10元的付出,保障了490元的纯收入。因此欣然接受。
  涨知识:这就是【短期的保障型保险】。(因为保费不退回,故也叫做“消费型”的保险)
  故事二:过了一年,小A没有打破杯子,觉得少了10块钱。有些不爽,找到老板。老板想了想,说既然大家想在不打破盘子的情况下拿回10元(保费),也行。我这有一款年收益率10%的国债。可以帮大家赚到这1000元的总保费。那大家交一些钱,作为押金。每人100元,总共100人。一共10000元。我投资到10%固定收益的国债里。一年之后,变成11000元。若没有打破一个盘子,则每人返还原先所交100元。若中途打破了盘子,则钱不退。大伙听了,觉得自己会如上一年那么小心,不会打破盘子。所以接受了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涨知识:【两全险】出现了。这一险种有储蓄性质,故也俗称“储蓄型”保险
  故事三:故事继续,第三年,老板的国债收益上调变成了12%,多出来2%的钱,老板独自手下。小A和其他员工知道了老板赚钱能力不错,纷纷找老板。老板说,那你们再多交一些钱,150元吧。我帮你们打理,赚了我分你们70%,保证本金安全。
  涨知识:【分红险】出现了。
  故事四:有些员工说,我的余钱多,能不能多交一些钱。有些员工说,我过段时间可能要用钱,到时候想取一小部分走。老板说好。就这样一人150元,一人170元。
  涨知识:【万能险】出现了。可以改变,保费和保额的险种。
  故事五:过些日子,老板告诉员工,我这发现投资收益更高一些的方式。但是收益高,风险也较大。我不保证收益。你们想要多赚的,可以选。
  涨知识:【投连险】出现了。
  通过上边的小故事,大家应该对保险有了比较形象的认识。保险,保险,其最最根本的做种是保障风险。而理财只是它的衍生属性。
  在保障同样风险的情况下,短期保障型保险,费用只需10元。而储蓄型和理财型保险,需要100元以上。
  那么对于认清保险本质的人来说,无疑应该首要选择保障型的保险!
  最后,我冒着巨大的风险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分红式保险和万能险这类理财型保险,所能够保证的收益大多1%,最多2%
  投连险,更是不保证收益,也不保证本金安全。
  盈利与否,取决于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
  保险,本是好东西。可惜,入国已变味。
  福利送图“保险产品大纲”
  ▲更多视频、文章,可以 关注微信公众号:艾财爱家(←长按复制,粘贴微信搜索框即可) 资深金融人亲自撰稿,更有专业人士后台解答你的问题!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为您精心挑选每日热门资讯。
27308文章数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保险是传销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