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全球人寿国芯定增方案“太疯狂” 巨额认购资金从哪儿来

融可诺大智网-同方国芯定增方案或存纰漏健坤集团巨额认购资金来源成谜
> 同方国芯定增方案或存纰漏健坤集团巨额认购资金来源成谜
同方国芯定增方案或存纰漏健坤集团巨额认购资金来源成谜
次定增募投的存储芯片工厂、收购台湾力成25%股权和对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的收购等3个项目,总投资1132.43亿元,除了定增再融资的800亿元,尚需自筹332.43亿元。而截至今年三季末,同方国芯的总资产和净资产仅分别为39亿元与28亿元,资产负债比率为28.52%。  “本次非公开发行不是公司主导的,是大股东紫光集团在运作。”11月9日,同方国芯有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引起关注的还在于,同方国芯在推出定增预案之前的停牌期间,其董事长陆致成和董事、总裁赵维健同时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而公司将补选本次定增主要认购方赵伟国为董事。  “赵伟国将补选成为公司董事长,是否兼任总裁目前还没有议案。”上述人士说。  定增预案或存纰漏  同方国芯本次推出定增再融资800亿元预案令市场倍感突然。  今年4月21日,同方国芯公告称,拟以32.05元/股非公开发行万股,募资25.3亿元用于智能卡芯片技术升级及配套测试产业化等3个项目,并在6月3日取得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9月18日还向证监会报送了反馈意见的回复。  11月2日,同方股份将其持有的同方国芯36.39%股权出售给紫光集团全资子公司西藏紫光春华,紫光集团成了同方国芯的间接控股股东,但实际控制人依然是教育部。而在紫光集团入主抛出800亿元定增再融资预案的同时,已在证监会走流程的25.3亿元再融资被决定申请撤回。  虽然控股股东变更未导致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但同方国芯本次27.04元/股的定增价,与上次的32.05元/股相比,下降了5.01元/股。  同方国芯公告显示,其本次非公开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11月6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但10月28日公开消息称,当日监管层在北京召开保代培训会议,会上对再融资审核政策做出相关调整,从当日起,长期停牌的的,要求复牌后至少20个交易日后再确定非公开基准日和底价,并鼓励以发行期首日为定价基准日。  而同方国芯自10月12日开市起停牌至11月6日复牌,停牌时间刚好为19个交易日,并且截至11月9日收盘,其复牌的两个交易日皆“一字”涨停,收盘价已达到39.56元/股。  “应该是跟这个有关系。”前述同方国芯有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但在同方国芯披露的有关定增预案中或存在些许纰漏。  据同方国芯定增预案称,此次其还将以37.98亿元收购台湾力成25%股权。但预案同时表明,台湾力成截至日的固定资产合计为万元新台币,而其同期总资产仅为6867826万元新台币,前者竟然是后者的5.35倍。  “总资产是包括固定资产的,固定资产是总资产中的一部分,怎么可能固定资产总额比总资产还大?”会计专家马靖昊认为,“即使是固定资产没有减去折旧,其原值也不应该比总资产大这么多,有可能是填错了。”  不过上述同方国芯有关人士亦称,公司定于11月23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只是补选董事和修改公司章程,没有审议表决非公开发行的议案,“非公开发行可能还要开董事会会议,预案可能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要修改。”  健坤集团460亿元认购资金来源成谜  同方国芯本次800亿元定增再融资拟发行29.59亿股,不仅是其现有总股本的4.88倍,也是上次拟定增股份数量的37.48倍,而其本次再融资规模更是其现有净资产的28.57倍。  值得注意的是,将担任同方国芯董事长的赵伟国,也是公司本次定增再融资的生力军。  按照同方国芯定增再融资预案,健坤集团全资持有的西藏健坤中芯拟出资认购69.99亿元;紫光集团全资持有的西藏紫光东岳、西藏紫光西岳、西藏紫光树人、西藏紫光博翊和西藏紫光神彩,拟分别出资认购149.99亿元、149.99亿元、46.99亿元、46.99亿元与99.99亿元;紫光集团与健坤集团分持51%和49%的西藏紫光国芯拟认购199.99亿元。  同方国芯公告显示,赵伟国、李义和李禄媛分别持有健坤集团70%、15%与15%股权,健坤集团则持有紫光集团49%股权。  从上述认购金额和股权比例计算可知,赵伟国控制的健坤集团约需出资460亿元认购同方国芯定增再融资,约占同方国芯本次再融资总额的57.5%。  那么,问题来了,2014年总资产、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净利润仅分别为106798万元、36896.94万元、31087.88万元的健坤集团,如何承担如此巨额的认购资金?  “他们告诉我们是以现金认购,但没有说资金怎么来,今后要看有关规定需不需要披露资金来源。”前述同方国芯有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紫光股份工作人员则表示,这件事没有以紫光股份的名义参与,他的资金怎么来并不清楚。“目前没有听说相关股东有计划减持或转让公司股份,如果有的话我们会公告。”资料表明,赵伟国系紫光股份和紫光集团董事长。  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的健坤集团,成立于日。工商资料显示,其投资设立或购买股权的企业有19家,分处北京、天津、内蒙古、新疆、福建、江苏等地,其中3家均冠名为“紫光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据同方股份早前公告,健坤集团的主要业务是对房地产、能源等基础产业类行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管理及整合,公司依托丰富的产业投资经验和资本市场研究实力,以合资合作经营、兼并收购等方式加快发展。  现年48岁的赵伟国,毕业于清华大学,彭博估计他的身家约20亿美元。11月3日,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2004年他带着100万元去新疆,回来的时候已经赚到45亿元,“当时进入房地产产业就像抢钱一样”。  但这仍然无法完全说明健坤集团认购460亿元同方国芯定增再融资的资金来源问题,截至发稿,记者未能联系到健坤集团及赵伟国等人对此进行回应。  “我们一般不负责他们资金怎么来,到时候他们有资金来认购就行了。”上述同方国芯有关人士称,“他们肯定是有实力的,不然也不敢把定增预案做这么大。”  作者:张望由/question/939172.html整理rwlzuckhs发布 qelaudsjbyuf推荐阅读
同方国芯定增方案或存纰漏健坤集团巨额认购资金来源成谜的相关文档
其它信息系统文档
Copyright& 大智网 浙江ICP备号 Email: 客服QQ: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同方国芯 长江电力齐抛巨额定增方案_公司新闻_股票频道_全景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继同方国芯(002049,收盘价43.52元)高达800亿元的巨额定增之后,第二笔大体量的再融资又一次在A股市场现身。长江电力(600900,前收盘价14.35元)日前也宣布巨额定增募资计划。  在市场转暖之际,连续两起" />
同方国芯 长江电力齐抛巨额定增方案
  继同方国芯(002049,收盘价43.52元)高达800亿元的巨额定增之后,第二笔大体量的再融资又一次在A股市场现身。长江电力(600900,前收盘价14.35元)日前也宣布巨额定增募资计划。
  在市场转暖之际,连续两起大额定增募资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同方国芯连续3日涨停
  同方国芯11月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拟以每股27.04元的价格,向实际控制人清华控股下属公司及公司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等9名交易对象发行29.59亿股,募资80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存储芯片工厂、收购台湾力成25%股权以及收购芯片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收购人西藏紫光国芯投资有限公司及其6位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78.18%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西藏紫光国芯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同方国芯发布上述定增预案后,成为资本市场焦点。有投资者认为,同方国芯的净资产不到30亿元,市值约200亿元,却要定向募资800亿元,有圈钱嫌疑。
  尽管市场出现质疑声,同方国芯复牌后却连续三个交易日(11月6日、11月9日、11月10日)涨停,市场买单意愿强烈。
  长江电力抛巨额收购计划
  继同方国芯后不久,长江电力也抛出巨额定增募资计划。
  11月7日,长江电力发布的重组预案显示,此次电力重组将以“定增+现金对价”的方式,收购川云水电100%股权。为此,长江电力将合计发行35亿股股份,用于支付重组部分对价,剩余的则全部以现金支付。
  根据长江电力的重组预案,长江电力拟以12.08元/股的价格发行35亿股,另外支付现金374亿元,合计出资797亿元购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合计100%股权。同时,承接川云公司原有债务合计1297亿元,债务将由长江电力所属的川云公司继续承担。此外,长江电力计划推出高比例分红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风云变幻,定增项目能否实现预期目标,也面临很大不确定性风险。
  11月10日,长江电力则表示,将召开重大资产重组投资者说明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A股定增频现,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超过20起;而从数量上来看,10月两市就有123家上市公司公告定增预案。
  对此,一些市场分析指出,在当前的环境下,如此密集的大规模定增,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尽管当前市场情绪转暖,但投资者对此仍应该充分警惕。
注: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方正民族证券反目前传:“任性”的政泉控股
从政泉控股与北大方正“撮合”民族证券与方正证券合并到二者反目,最根本的原因是方正证券阻碍了政泉控股“任性”的资本运作路径。
屡次逼退对手
  在政泉控股与北大方正纠葛爆发前,市场上鲜有人了解政泉控股,但就是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却能屡次在资本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顺利实现自己的资本扩张路,但不幸的是这次被方正证券阻挡。
  政泉控股的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的北京政泉置业公司,掌门人是郭文贵。保利地产于2005年斥资8亿元收购政泉置业,后来政泉置业被原股东北京金浩投资、北京浩云生物医药科技公司于2007年回购,政泉置业由此脱离保利地产。
  随后的三年间,政泉控股的主业都是房地产,最为外界称道的作品是北京的盘古大观。该项目令政泉控股名声大噪,但其实际控制人郭文贵异常低调,据报道,当年盘古酒店开业时,酒店总经理特意嘱咐,任何人都不能给郭总拍照。
  尽管如此,郭文贵掌管的政泉控股在商业运作上从来不惧怕与大企业抗衡。该公司曾在金泉广场项目上挤走保利地产,在争夺民族证券股权时让东方集团、首都机场等企业让步。
  民族证券于2002年由中国民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转制而来,2007年1月31日,首都机场受让民族信托持有的35395.64万元股权后成为民族证券第一大股东,占股61.25%;石家庄市商业银行受让9500万元股后占股6.81%,为第四大股东;东方集团占股15%,为第二大股东。
  2009年12月,石家庄市商业银行挂牌出让其所持的6.81%股权,出让金额2.91亿元。按规定,民族证券的其他股东拥有优先受让权,但控股股东首都机场及东方集团等其他股东均未参与摘牌。2010年6月13日,证监会公告,由政泉置业持有6.81%民族证券的股权,政泉控股正式进入金融业。
  几乎与此同时,政泉控股还从民族证券第一大股东北京首都机场口中夺得61.25%的股份。
  由于北京首都机场2010年旗下拥有两家券商,分别为金元证券和民族证券,为了符合国务院关于“一参一控”政策限制,时任首都机场董事长张志忠决定对两家证券公司进行吸收合并,但该方案遭到股东大会否决。是年12月,首都机场宣布转让公司持有的民族证券61.25%的国有股权。外界普遍预计,第二大股东东方集团会成为接盘者,但最终被政泉控股摘得。
  2011年1月13日,首都机场持有民族证券61.25%的国有股权以16亿元的价格在北交所挂牌。据媒体当时的报道,这个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公允价格,理由是政泉控股在2009年受让石家庄商业银行6.81%股权时的市净率为2.75倍。以该市净率估算,民族证券61.25%的股权估值应为34亿元,与16亿相差18亿。
  此外,政泉控股也不满足此次转让的条件:即由三家以上国有独资企业组成的联合受让体;每家企业实收资本不低于500亿元;2009 年末净资产不低于2000 亿元。当时全国能满足此条件的央企也不足10家,但该股权最后却被不知名的政泉控股收于麾下。
  2011年6月13日,成功接盘后的政泉控股一跃成为民族证券第一大股东。加上其原来持有的6.81%,持股比例达68.07%。后来经过多次增资(见后文),截至与方正证券宣布收购事宜时,政泉控股共持有民族证券84.41%股权。
  除在民族证券的历次股权转让中强势逼退竞争对手外,政泉控股也曾让地产大佬潘石屹“后怕”。有报道称,一次潘石屹做客央视,观众问:“为何不在奥运村一带拿地?”潘石屹回答:“水太深。
与北大方正“共谋” 以小博大
  在成功控股民族证券后,政泉控股又将注意力转向了北大方正。由于民族证券与方正证券的合并对双方都有好处,所以两者一拍即合。
  2013年3月,郭文贵在家宴请李友吃包子,李友建议郭文贵把政泉控股资产证券化以实现变现,而民族证券是最有可能资产证券化的资产。
  为了获得更多民族证券的股权,政泉控股计划向民族证券注资42亿元,北京市证监局2013年5月通过了政泉控股等股东向民族证券增资的申请。注资完成后,政泉控股获得民族证券84.41%股权,付出的成本为60.91亿元。
  据李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为了缓解资金压力,郭文贵以金泉广场商场和其持有的民族证券股权做抵押,从方正集团融资49亿元,其中37亿资金用于注资民族证券。
  2013年9月27日,停牌一个月的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通过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对民族证券进行吸收合并:方正证券通过向民族证券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股份,换股收购后者100%股权。经过重组,方正集团对方正证券的持股比例由41.22%降至30.55%,政泉控股成为仅次于方正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21.86%。
  并购完成后,政泉控股持有方正证券17.9959亿股股份,若按照今年1月14日12.91元的收盘价计算,政泉控股持有市值已达232.33亿元,获得了3.81倍的收益。
  从整个并购过程来看,北大方正帮助政泉控股融资,提高其在民族证券的持股股份,然后再由方正证券收购,政泉控股获得数倍于初始投资额的收益,北大方正与政泉控股的默契令人费解。
利益无法调和
  去年8月13日,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方正证券并购民族证券完美收官。“收购民族证券之后,业务基础进一步夯实。”方正证券董事长雷杰当时说。
  合并完成后,方正证券启动了一轮非公开定向股权增发,规模为120亿元,若方正证券120亿元增资完成,政泉控股由于资金紧张无法跟进增资,持股将可能下降到10%左右,有再次沦为小股东的可能。这成为双方后来反目的直接导火索。
  据政泉控股后来陆续爆出的材料显示,民族证券董事长赵大建向郭文贵建议,不能同意方正证券的股权增资计划。方正集团应该在改选董事会后,才能审议增资计划。
  据媒体报道,2014年9月14日,以方正集团董事长李友和方正证券董事长雷杰为代表的方正一方和以郭文贵,政泉控股常务副总吕涛、政泉控股财务总监杨英为首的政泉控股一方在香港谈判,谈判持续到深夜一两点。
  双方谈判的初步结果是,方正证券的董事会由9人或11人组成,两种方案政泉控股分别占3个或4人,该方案获得了李友的同意。但后来政泉控股提出要增强一个董事会人选,至5名候选人,这让方正集团十分不满,双方的分歧公开化。
  除争夺董事会席位外,记者梳理政泉控股与方正集团相互举报材料发现,加剧双方反目的事件还包括“方正东亚信托不续约事件”、“政泉控股实际控制人披露不实和出资有问题事件”等。
  2014年10月24日,政泉控股曾拆借方正东亚信托2.3亿元资金到期,政泉控股提前申请再续借一年,但遭到方正东亚信托拒绝。政泉控股认为是受李友的指示。
  另外一件事是2014年9月11日方正证券收到湖南证监局发函,称有人举报,政泉控股实际控制人披露不实和出资有问题。政泉控股认为,这是李友指派人员搞的举报,意图让湖南证监局来函阻止改选董事会进程。
  2014年10月22日,双方的矛盾公开化,政泉控股正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重庆市证监局举报,称其替北大资源代持北大医药股份,方正集团高管涉嫌内幕交易。
  双方经过长达三个月的缠斗,2015年1月4日,北大方正董事长魏新、CEO李友、总裁余丽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双方的纠葛才告一段落。
记者:马继鹏
记者往期作品
5亿元存货“不翼而飞”麻烦缠身的上海物贸将走向何方?
茂化实华“争斗”升级:“泰跃系”质疑6000多万资金审计结果
莱宝高科重组终告失败 投资者450个疑问待解
同方国芯定增方案“太疯狂” 巨额认购资金从哪儿来?
特力A的成妖之路:业绩低迷难挡股价涨7倍
企业债券违约现骨牌效应 雨润、中钢或难按期偿付
还原中信证券高层涉嫌内幕交易被调查始末
山水文化违规减持者武恒君:已经不炒ST股了!
泛亚危机乌龙:公告称正在重组
天狮首度回应:直销行业迎发展风口
扫一扫关注微信
联系邮箱:央广网财经官方微博:/cnrcj
从整个并购过程来看,北大方正帮助政泉控股融资,提高其在民族证券的持股股份,然后再由方正证券收购,政泉控股获得数倍于初始投资额的收益,北大方正与政泉控股的默契令人费解。同方国芯释疑800亿元定增资金来源
&&& 青年报资深记者 吴缵超
&&& 本报讯 同方国芯800亿元的超级定增规模,让市场为之振奋不已,但相较停牌时的200亿市值,如此巨额定增还是引起了市场各方热议。拥有800亿现金储备的的公司可以一跃成为行业巨头型公司。而能够一举拿出800亿元现金参与定增的公司也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兴趣。昨天,同方国芯披露了800亿元定增认购对象资金来源。
&&& 昨天午间,同方国芯发布公告,披露目前拟向9名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29.5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800亿元。关于此次定增认购对象的资金来源情况,公司称,本次认购对象中同方国芯2015员工持股计划将委托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专门的东吴-招行-同方国芯2015员工持股计划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进行管理,通过该资产管理计划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员工持股计划的参加对象为与同方国芯及其子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领取薪酬的员工。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为公司员工的合法薪酬和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取得的自筹资金,不存在结构化安排。
&&& 除同方国芯2015员工持股计划外,其他认购对象均为根据法律合法成立并有效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将以自有资金或依法筹措的资金来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对象正在统筹安排资金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向股东等资金方以借款等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各认购方同意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证监会核准后,在收到认股款缴纳通知时,以现金方式一次性将全部认购钱款划入指定账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木同方厂家直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