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需要怎样的企业制度创新环境

据群众举报,经缜密侦查,共查获嫌疑人数百名。
女子在郑州高速上被踹下车,哭诉一年被打二十次。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创新需要什么样的制度环境?
来源:经济学原理
  创新需要一种制度,最重要的是能够使企业家和投资者有长期稳定的预期。
  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怎么推动经济增长?第一,通过发现市场的不均衡来套利,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第二,通过创新打破原来均衡,推动生产可行性边界外移。这两个方面都非常重要,都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条件。最基本的制度条件就是自由、私有产权和法治。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创新对制度的要求更苛刻、更高。因为创新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个是高度不确定,不可预测,第二个是周期非常长。
  创新的不确定性。
  创新是充满一系列不确定的过程,这与科学上的发现非常类似,没有办法预测。
  人们经常把不确定与风险混淆,其实二者不一样。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就对此做了区分,简单地说,风险有统计规律可循,不确定性没有统计规律可循,因为是独一无二的。一项创新是否能够成功,事先没有办法预料,不仅因为这项创新本身难以预测,而且因为创新的价值依赖于后续的一系列创新是否出现。以计算机为例,1945年IBM发明计算机,但是当时它并没有真正的商业价值,所以IBM没有马上投入市场。为什么?因为当时计算机需要的是真空管,真空管不仅成本高,而且速度非常低,在经济上是没有效率的。直到十几年之后出现了晶体管,特别是集成电路技术,才使得计算机有了真正的商业价值,计算机因此才成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推动力量。不确定性意味着事先没有办法规划,很多人在创新,多数人失败了,也有一些人成功了,我们记住了成功的故事,很容易忘记还有很多失败的故事。
  创新周期特别长。最简单的就是瓦特发明蒸汽机,他从1764年草拟图案,五年后申请到专利,真正投入市场是1775年,也就是11年之后,公司开始盈利是1786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1903年,飞机第一次投入商业使用是在1936年,中间过了33年。甚至一些很简单的创新,比如儿童用的一次性尿布,宝洁公司从投入研发到投入市场用了整整10年。今天一些互联网公司很快可以拿到钱,但这钱是投资者的钱,不是客户的钱,离真正完成创新还有很长距离。
  创新周期为什么这么长?很多人误解,创新就是拿到专利。其实看一下历史,拿到专利只是创新的第一步,甚至可以说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创新和发明很不一样,拿到专利,就是一项发明,创新是要让专利变得有商业价值。从拿到专利到实现商业价值,要克服一系列障碍,因为要改进功能,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一直到市场可以接受,甚至,还要克服传统势力对创新的阻碍。很多公司并不是死在发明过程中,而是死在拿到发明后实现商业化的过程。瓦特1769年就拿到了蒸汽机的发明专利,但并没有能阻止他的投资人巴罗克1773年的破产
  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长周期决定了创新起初是不赚钱的。刚才谈到企业家的套利活动,套利一开始就赚钱,但是因为你赚钱,别人就会跟随,竞争使得利润越来越低,趋向经济学家叫的“均衡”。创新起初是亏损,到一定时间之后,证明你成功了,他才开始赚钱,然后赚越来越多的钱,但是随着你赚钱了,模仿者就来了,赚得钱就越来越少。简单的说,如果做一件事,一开始就赚钱,就说明这不是创新。而且,亏损的期间可能非常长。今天很多互联网公司做了十来年了,拿了几十亿投资,仍然不赚钱。
  上述两个特点决定了创新需要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使企业家和投资者有长期稳定的预期。套利时间比较短,甚至三天五天就完成,在金融市场套利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创新则需要数年,三年五年都不够,甚至十年、八年、二十年。追求很长时间才能见效的东西,如果社会对知识产权没有有效保护,没有相对健全的法治,创新活动很难出现。特别是金融体制,起初是亏损的,谁来买单?消费者不买单,只有投资者买单,所以创新对金融体制有非常高的要求。中国现在的制度,我认为总体来讲是适合套利,不适合创新。
  有研究证明,法律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不仅决定了创新的速度,而且决定着创新的方向。如果一个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很弱,即使有创新,创新也会主要集中在有替代性保护方案的领域,比如,靠商业秘密可以保护你,他就会去创新。当然,今天在场的法学家会更多地聚焦这方面,我就不多谈了。我下面集中谈谈阻碍创新的三个其他体制和政策,第一是政府监管,第二是反垄断法,第三是产业政策。
  首先,政府监管。从英国产业革命开始,政府监管一直是阻碍创新非常重要的因素。按照熊彼特的说法,创新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意味着用新的产品代替旧的产品,新的企业代替旧的企业,新的行业代替旧的行业,所以一定会触动现有产业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既得利益者通常保护自身利益的办法就是呼吁政府监管。政府监管名义上是要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本质上是保护既得利益。所以,就毫不奇怪,大量的监管措施,从英国产业革命到现在,都是在扼杀阻碍创新。
  举几个中国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邮电部明确禁止居民家庭个人使用传真机,如果发现会有高额罚款。广电部禁止居民个人安装和使用地面卫星接收设施。今天很多新媒体的创新也受到种种限制。特别是去年,交通部曾推出一个出租车改革征求意见稿,尽管最后没有真正实施,但反映的问题非常严重,网络约租车遇到传统既得利益者的抗拒,包括传统出租车行业,尤其是经营出租车的公司。
  第二,特别讲一下反垄断法对创新的阻碍。《反垄断法》其实应该叫《反竞争法》,因为反垄断法所反的那些措施正是市场中竞争的措施,尤其是通过创新来竞争的措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经济学家有责任!经济学家把垄断和竞争的定义完全搞错了。经济学教科书中讲的最好的竞争是什么?完全竞争!所谓完全竞争,就是众多厂家以相同的成本生产完全相同产品下的竞争。这样的完全竞争和创新是不相容的,只要有创新,竞争一定是不完全的,甚至导致所谓的“垄断”,因为你创新了,就做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市场份额其实是对创新最好的检验,越成功的创新能够吸引的客户越多。但按照传统经济学的定义,你的客户多了就限制了竞争。所以历史上很多最具创新的公司恰恰受到反垄断法的严格调查,甚至被解散。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美国历史上哪些公司最具创新力,其实哪也不要去,到美国商务部反垄断调查局看一下哪些公司受过反垄断法调查就可以了,他们就是最优秀的那一批。比如,早期的标准石油公司,美国铝业公司,后来的IBM公司、微软等等,都受过反垄断调查和处罚。
  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博尔顿的公司是独此一家的生产者,完全垄断,百分之百的市场。瓦特和博尔顿对蒸汽机的收费并不高,只收成本价,再加上由于使用蒸汽机节约的燃料费的三分之一,看起来是很合理的。但是,这也引起很多使用者的不满,他们发起了一个运动,请求英国议会取消瓦特的蒸汽机专利。瓦特本人怎么回应这个事?他说,他们控诉我们设立了一种垄断,但是,即使是一个垄断,这毕竟使他们的矿山比原来生产出了更多的产量。他们说因使用机器必须支付使用费对他们来说并不方便,但是如果我把我裤腰上的小钱袋纽扣扣好,对那些想偷我钱包的人来说也很方便。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强迫别人使用我们的机器,如果这些家伙向议会控诉,他完全可以不使用。瓦特是个发明家,谈不上是一个企业家,但是他对这个所谓的反垄断指控的认识,是很深刻的。
  滴滴打车和优步中国合并的例子中,因为优步中国亏损,卖给滴滴,商务部就要进行反垄断调查。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优步中国倒闭,宣布破产关门,而不是卖给滴滴,商务部要不要调查?估计不会。但其实效果是一样的,它之所以卖给滴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竞争不过滴滴,认为继续经营不划算,要退出市场。
  经济学家习惯于用一个行业的厂商数量或集中度判断垄断程度。从历史上看,一个市场的竞争程度,与市场上有多个企业关系不大。微信大家都在用,腾讯几乎独此一家,但是它得不断创新,因为总有人虎视眈眈。可以说,如果马化腾高枕无忧,认为自己现在垄断了,可以剥削消费者,我想用不了一两年他就会彻底完蛋。没有哪个企业能垄断一个市场,除非政府强加保护措施。如果政府有保护措施,有多个企业也不是充分竞争。中国的出版业有600多家企业,能说是一个自由市场吗?
  垄断要反,但真正最反的是政府用法律和政策施加的法定垄断和行政垄断,而不是市场竞争中形成的所谓垄断。如果反对市场上形成的所谓垄断,其实就是反创新,因为所有创新,按经济学家的定义都会形成垄断,而且越大的创新,越有商业价值的创新,垄断程度越高。如果你做了一个小的创新,也起不了大作用,颠覆性的创新,就会形成垄断,比如当年的铁路和汽车。
  第三,产业政策。我曾讲过,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和激励机制的扭曲,产业政策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政府不要实行产业政策。我这里特别讲一下产业政策如何阻碍创新,大体上有四个方面。
  首先,产业政策一定会导致寻租行为。如果政府有产业政策,会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进行歧视性对待,最擅长寻租的人就会与政府搞关系,拿到优惠的人通常是寻租高手,而不是创新能手。
  其次,产业政策使套利比创新更有利可图。创新很冒险,目前很多所谓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厂家,哪是在搞创新,只是通过政策性套利骗取政府补贴而已,这方面媒体已经披露很多。这不是新现象,从古至今,只要有政府的特殊对待,就会有这种问题。
  再次,产业政策会误导企业家投资选择。本来在市场中,企业家投资什么,或者创新于哪方面,要看市场前景,产品是不是未来有利可图,而现在不是看市场前景,而是看哪个领域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资助,就像一些教授申请课题一样。我曾经遇到一个教授在申请研究课题,我会问他,你对这个课题感兴趣吗?他说兴趣不是很大。我有问,你觉得这个课题的意义大吗?他说不大。那你为什么申请?他说因为这样的课题最容易申请到政府的钱。所以,大量国家科研经费,支持的不是有意义的研究,而是诱惑大家申请经费,其实没有做出像样的贡献。
  最后,产业政策特别容易导致不公平竞争,因为得到政府支持的企业处于优势地位,得不到政府支持的企业就处于劣势地位。即使后一类企业的产品更优,质量更高,成本更低,仍然竞争不过那些得到政府支持的企业。
  除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改革监管制度、改革反垄断法、废除产业政策,这些对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做出真正改革,中国创新的潜力不可能发挥出来。
  本文系作者在日由《比较》、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与创新论坛”上的发言,已经作者审阅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预见2016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产学研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创新要有好的制度环境
创新要有好的制度环境《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王全宝“创新不是教出来的,创新是人的本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说。在姚洋看来,要提高年轻人的创造力,就要完善目前的市场制度以及法律制度,营造好的创新的环境。&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中央政府要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姚洋: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代表了我国经济转型之大势。以前中国经济依靠外延式扩张,以后则要转向内涵式增长,技术进步将成为重要推动力量。创业只能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新,不创业”,创业必须结合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怎么去创新?“互联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现阶段中国的创新,还是要结合制造业。我们需要企业家转变思路,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齐心协力,来推动中国的创新,来推动中国的制造业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变成一个制造业的强国。把互联网运用到工业上,运用到有优势的地方去,用互联网来带动下一步工业的创新。当初,我们的经济依靠这种外延式发展模式就能打开国际市场,从2001年到2008年我们的出口翻了五番,可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在经济发展好的情况下,创新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尽管当时出口的是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2008年之后,整个世界爆发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开始下滑,市场也开始萎缩。再靠外延式的生产,显然是很难维持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制造业的份额也在逐渐下降,因而,越来越多的需求要从国内产生。要靠国内的需求拉动经济,这实际上难度很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经济增长呢?唯有创新。一方面创新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是提高需求的过程。比如,新出来一种药品,市场上就会有需求,有创新就会有需求,经济才会滚动发展起来。正是出于经济转型的需要,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新闻周刊:那么,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否阻碍了创新?姚洋:一说到创新,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埋怨我们的教育体系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给毁灭掉了。不可否认,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存在问题,让很多学生做了无用功。比如说,有的试题本来做一遍就可以,为了应付高考,学生要做好多遍,把孩子的天性都给磨灭了。其实,一个人是否有创新能力与教育关系不大,就像有些企业家的成功和受教育程度不成比例一样,比如,第一批富起来的乡镇企业家,他们受教育程度就比较低,但他们在做企业方面却比教育程度高的人成功。在创新这方面,大家以为美国的教育体系是最好的,但实际上他们的教育体系也有很大的问题。我刚到美国求学的时候,导师比我大不了几岁,他原先在很小的州立学校教学,学生基础差得要命,有的还怎么讲也讲不通。美国的教育鼓励创新,实际上那是为少数人、少数天才准备的。我不认为我们的教育体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现在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没有创造力,是因为整个市场制度和法制制度没有做好,没有一个造就和鼓励大家创新的环境。只要这个环境有了,我们的创新一定会有。所以我认为,创新能力是生而俱来的,和教育没有太大关系。我所说的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而不是一提到创新就是“高精尖”的东西。中国新闻周刊:那么创新的主要阻碍在哪里?姚洋:我认为创新的阻碍在于制度环境。美国之所以创新能力强,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首先,法律体系健全。在法制建设上,美国特别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方面,我们对待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对较弱。另外,我们对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不够,尽管规定了相关的激励措施,但是机制上不健全。以北京大学为例,北大有很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成生产力,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北大实验室做的东西就属于学校,教授不能拿出去自己生产。北大只出了方正、青鸟,没有更多的企业做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给这些老师激励。其次,金融支持。美国的金融体系发达,管制少。资金向高精尖项目流动。在硅谷,只要有好的创意,资金是不用愁的。资金追着创新跑,不用创意人四处找钱。第三,美国创新得益于移民政策,这也是其他发达国家追不上美国的原因之一。美国的高科技公司的员工,60%以上都是外来移民人员。有这种开放心态,才能吸引人才。因此,我们要进入创新社会,应该在这三方面同时改进。这三面如果不改进,创新是有难度的。 本文首发刊载于《中国新闻周刊》总第709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原标题:创新要有好的制度环境)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论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制度环境--《新学术》2007年03期
论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制度环境
【摘要】:本文讨论了制度在自主创新战略中的作用,从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对制度的需求,提出了促进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04【正文快照】:
面向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党和政府提出了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任务。这一战略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当今世界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增长不是以资源的消耗为特征,而是以科技投入为主导。科技资源、技术力量成为经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惠波,雷家骕,连建辉;[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7期
张凤,何传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向阳;刘松年;张太玲;;[J];学会;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胜洲;;[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壮;[D];吉林大学;2007年
刘毅;[D];西北大学;2006年
周辉;[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金福;[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郑春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王晰巍;[D];吉林大学;2006年
王越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慧涛;[D];重庆大学;2007年
朱庆;[D];重庆大学;2006年
韦春伊;[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文双;[J];内蒙古统计;2005年02期
仁者;方圆;;[J];广东经济;2005年12期
;[J];广东经济;2005年S1期
;[J];创新科技;2005年02期
李兴文;;[J];汽车工业研究;2006年02期
周正庆;;[J];瞭望;2006年11期
钟季岩;;[J];求是;2006年06期
谈剑平;孙中林;;[J];苏南科技开发;2006年02期
小亭;;[J];华东科技;2006年02期
孔欣欣;;[J];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田梅;[N];深圳商报;2001年
王景龙;[N];经济日报;2002年
石家明;[N];科技日报;2002年
本报评论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周天勇;[N];光明日报;2005年
孙广明;[N];光明日报;2005年
肖思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刘笑楠 谢惠芳;[N];科技日报;2008年
胡谋;[N];人民日报;2008年
张晓航;[N];中国质量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波;[D];北方工业大学;2002年
刘君;[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肖丽娟;[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构建创新性增长的制度环境
  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20个经济体最高领导人的聚会,作为我国第一次主办的G20峰会,这次会议在中国无疑引起了格外关注。而当此全球经济疲弱之际,本次G20峰会更是肩负艰巨使命。
  “创新增长方式”首次被列为G20峰会的重点议题,旨在推动全球议程朝前发展。从历史上看,为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G20峰会一贯对于货币和金融政策的协商与制定十分重视。不过,自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一直处于低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亟待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创新增长方式”这一议题,对于推动贸易和投资有重要作用。因此,绘制G20创新增长蓝图可谓意义重大。
  创新性增长是实现全球经济进一步可持续性复苏的重要途径。金融危机8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远未实质性复苏。如此旷日持久,不仅战后以来绝无仅有,在整个世界经济史上也少见。为使世界经济能够尽早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实现持续复苏,各国领袖多次聚首,也取得了一定共识。各国都认为世界经济处于模式转型和结构重塑期,但对如何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如何确定未来的国际经济规则,并未达成一致,也没有采取多少共同行动。某些国家甚至推出以邻为壑的排他性政策,试图为一己私利遏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排斥改革。这就使全球经济复苏一再拖延。G20成员作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创新潜力的群体,目前已经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和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G20讨论创新可谓恰逢其时,G20创新行动计划对于增强世界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无疑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尤其是新一代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带来的生产方式革命性变化,G20成员纷纷出台新的工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计划。我国政府为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也于2015年5月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此外,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业、万众创新,这些都是追求创新性增长的努力。
  G20国家情况各不相同,对我国来说,关键在于排除创新的主要障碍,构建呵护创新的制度环境。例如,创新依赖于体系健全,需要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此外,创新需要金融支持,而金融体系的生长需要自由开放的投资政策和严格高效的司法环境。而创新人才方面,正如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此前所言,当前我国高层次人才发展呈不可持续状态,仍然存在巨大的“人才赤字”和严重的人才流失,而客观存在的“人才壁垒”,也在妨碍一系列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从G20整体角度来说,同样需要共同构建呵护创新的制度环境,如打破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壁垒等。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增长与发展具有明显的联动性,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G20更要加强协调与合作,聚焦增长和创新,共同应对。固然,诞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中的G20峰会,本身具有应急机制的色彩,各国之间在价值观和战略取向层面不尽一致,经济发展水平和利益诉求也未必相同,故而G20峰会年年开,真正的成果尚不多。但这一论坛正在变为一个常设性论坛和机制,必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期待G20机制发挥更大作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构建创新性增长的制度环境》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制度创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