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地铁城市排名2017营地行业排名

经历了上一年的变革与迭代 2017年中国住宿行业将如何重生?
中国旅游报 
张润钢   
对于中国住宿业来说,2016年绝对是一个波涛汹涌、深刻变革的一年,在经历了行业的重塑与迭代之后,2017年,行业将会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重生?
盘点中国住宿业在即将过去的2016年的发展和变化,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值得梳理,也引人思考。一、&行业乍暖还寒,明显冷热不均2016年带给我们最大的欣喜是标准住宿业态整体上有所回暖,业绩明显回升。这给一直处于寒冬中的酒店人带来了些许温暖,也让大家看到了行业走出低谷的曙光。一方面,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发达地区星级酒店房价和入住率双双大幅上涨,市场回暖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东、中、西部酒店市场差异明显,冷暖明显不均。以酒店为主营业务的几大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业绩统计也完全支撑上述判断。总部和主要业务领域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公司,前三季度不论是营业收入还是经营利润都比去年同期出现了显著增长。而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仍处于下降通道之中。中、西部地区的酒店整体业绩在2016年仍无起色,主、客观原因皆存。客观原因是非政务类消费比重相对弱小,行业对政务活动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此类消费的多寡直接左右着酒店的业绩;主观原因是这种依赖性所导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三年多来尽管市场剧烈变化,但这些定式总体上却还未充分调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东部地区回暖的本质并不是政务活动的简单回归,而是倚仗高度市场化的商旅活动所致,这一点在上海表现得尤为突出。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市今年入境人数同比增长近7%,迪士尼平均每天入园人数在3.5万人次左右,加上连续不断的会展活动,上海平均每天商旅客人比去年日均增长近5万人次的估计并非虚言。以上海为代表的星级酒店业绩的快速回暖,正是浴火重生后的酒店市场结构重塑的缩影,也代表了住宿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市场的回暖,也终止了星级饭店存量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2013年全国星级饭店存量为13293家,2014年下降到12803家,2015年继续下降至12327家。而2016年年底,这一数字又回升到了12608家。星级酒店存量回升给人的感觉是喜忧参半,对此,将在后面对2017年进行展望时再做论述。二、并购重组,一浪高过一浪2016年,中国酒店市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并购浪潮,而且一浪高过一浪。锦江在法国收购卢浮集团,在国内先后收购了铂涛和维也纳集团;首旅酒店集团在收购了宁波南苑集团后又马不停蹄地实施了与如家集团的重组;海航集团先后收购了卡尔森集团和希尔顿25%的股权。三大集团的上述收购除动用了约合800亿元人民币的巨量资金外,也进行了十分复杂的资本运作设计,这种大手笔、高难度的收购在若干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系列收购活动显示中国一些酒店巨头的资本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确实今非昔比,同时也在中国酒店品牌发展和资本运作史书上留下了系列案例。此外,境外的万豪集团大手笔收购了喜达屋集团,这两家集团的众多品牌在中国管理着为数不少的豪华酒店,也难免会对中国酒店的市场格局产生影响。当然,收购行为并不局限于标准住宿业。2016年途家先后收购了蚂蚁短租以及携程、去哪儿网旗下的民宿业务,此举使得非标住宿业态也没有缺席这场资本运作的大戏。上述收购行为势必对中国住宿业的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的集中度空前强化,锦江集团以超过6800多家酒店和近70万间客房的规模成为雄踞全球第五位的饭店集团,首旅酒店集团也以超过3000家的规模与位居其后的国内饭店集团拉开了距离。本土酒店集团更加分化,规模的差距也更加明显,其他酒店集团或许会最终放弃在规模上追赶锦江、首旅的努力。二是中国资本从未如此大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仅仅让国际同行们刮目相看,甚至使其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惊恐,不知道中国资本在未来将对国际酒店格局进行怎样的颠覆。而铂涛、如家先后从纳斯达克退市并回归A股,也引发了酒店界和资本界人士的关注和议论。三是锦江、首旅的收购案例中都是国有资本成为主导力量,非公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成为被收购的对象,加之经济型酒店已过市场巅峰时期,于是业内业外也不乏对国进民退以及收购价格与价值的各种评论,褒贬皆有,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酒店集团如此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无疑是2016年中国酒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三、&变革深化,住宿业革命步入新阶段2016年,非标准住宿业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非标准住宿(民宿、客栈、精品酒店、房车、游艇、亲子、养老、健康等)与传统的标准住宿(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共同形成了一个结构更加完整、业态更加丰富的中国住宿产业,中国住宿业革命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说,住宿业革命是以非标准住宿的崛起为标志的,而在非标准住宿业中,民宿毫无疑问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细分业态。作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业态创新,民俗不仅补充和丰富了旅游住宿产品系列,也引领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引导了更加时尚的消费潮流,开创了全新的消费领域,提升了游客的消费体验;在助力旅游发展的同时,民宿还发挥着显著的社会效应,其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领域的作用已经得到彰显,而且还在不断深化;民宿还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实践,是跨界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互联网特征,共享经济、粉丝经济也在民宿业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民宿还是城市文明与乡村资源对接的平台,城市精英饱含激情,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乡村开发和运营民宿,在情怀和商业的碰撞中,民俗也在悄然推动了逆城市化的进程。2016年,民宿在全国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一改前些年个人投资、微型企业投资的模式,出现了政府推动、大型企业介入的新的发展方式。今年秋季,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及精品酒店分会正式成立,标志着这一全新业态的发展成果已经得到了市场和行业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房车及房车营地、游艇等更加前卫的旅游住宿业态也在悄然间萌芽。四、消费者迭代,技术进步导致认知改变住宿业需求变化是由于消费者迭代而引发的,如今成为消费主力的一代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商家仍旧按照既定的思维和模式来提供传统的食宿产品,更不屑于接受陈旧的饭店规则和服务流程,而是在热烈地追捧那些突破陈规的、极具个性化和体验感十足的创新产品。对新一代消费群体来说,住宿单位似乎已不再只是一个单纯提供食宿的场所,而应该是一个场景。在这一场景中,经营者是在为满足用户对适合自身特有的生活方式而提供便利条件和周到服务,这就是2016年出现的对住宿业概念的最具颠覆性的认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酒店行业的营销模式,于是就出现了酒店所谓的“线上业务”。对此,很多酒店人不仅不够熟悉,甚至至今仍无意识。对于传统的酒店人来说,酒店业务就是抓好硬件和软件,这种认知一直是行业内公认的真理,根深蒂固。可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过去构成酒店业务全部的硬件加软件萎缩成为今天酒店业务的局部,既线下业务,而酒店业务线下部分和线上部分的组合才是如今互联网时代酒店业务的全部。这也就意味着一些长期从事酒店管理的经验型领导者在互联网时代一下子变成了“半瓶子醋”和“二把刀”,而这种经验型高管在行业里人数不少。由市场和技术所引发的认知颠覆,构成了2016年住宿业(特别是星级酒店业态)独特的景色。对一个业态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势必会导致采用不同方式去实施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于是一批企业浴火重生、生机勃勃,另一批企业惨淡经营甚至难以为继。对于中国住宿业来说,那个一切都按部就班、平铺直叙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波涛汹涌、深刻变革的特殊时代。在这一时代,对产业,特别是对市场的正确理解和再认知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在缺乏正确解读基础上的行动,往往事倍功半,再者就是劳而无功,甚至南辕北辙。经历了波涛汹涌的2016年之后,新的一年里,住宿业将会有哪些主要看点呢?一、消化、调整,防故态重生&所谓“消化”,是指前面提到的2016年发生的几个重大重组,都要在新的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进行磨合和消化。对此,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旅游发展峰会上也提到:“重组并购自然实现了财务数字和规模数字的叠加放大,但显而易见的是,各大集团无疑都还志存高远。要真正实现1+1大于2的结果,则必须实现系统的整合、机制的整合乃至文化的整合。如果我们把重组并购后财务数字和规模数字的放大比作物理反应的话,系统、机制、文化层面的整合则可视为化学反应,而后一种反应恰恰是重组并购所应达到的更高层级的目标。”2017年,业内同行们一定会十分关注资产重组之后“化学反应”的效果以及相关收益的变化,而市场和消费者的期待则十分简单,就是盼望着优于重组之前的服务产品问世,这些既是战略重组的最终目标,也是衡量重组是否有价值的终极标准。所谓“调整”,是指像民宿业在经历超常规发展之后,要认真审视和检讨“高速”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和服务趋同现象开始蔓延;违背住宿服务规律的过度和不当设计频繁出现;不成熟的盈利模式使一批项目难以实现利润;大企业大资本的进入与民宿小微企业投资本质的矛盾;民俗个性化的特征与连锁化发展的权衡;政府推动与民宿自我发展规律的关系以及土地、消防、安全等政策、法规的滞后制约民宿发展的现实……这些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民宿发展或将成为昙花一现。所谓防止故态重生,是指星级饭店市场回暖之后,要高度警惕又有可能引发一些地方政府新的投资冲动。随着市场开始部分回暖,一些地方政府推动星级酒店开发建设的热情又一次被激发。颇具讽刺意义的是,业绩回升主要在东部,但投资冲动却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三、四线城市。一些城市已开始制订建成多家五星级酒店的规划,而且还要国际品牌管理。在此,再次呼吁一些地方政府要认真研究产业的供求关系和住宿业(特别是高星级酒店)的发展规律,不可在扭曲的政绩观驱使下,又让行业雪上加霜。二、创新、创新,再创新&就服务产品层面而言,一段时间以来,住宿业中传统星级酒店的服务质量持续下滑,众多引发客人投诉的事件都是酒店管理中最为基本的ABC之类的问题,单体酒店是这样,品牌酒店也是这样;本土酒店是这样,国际知名品牌管理的酒店也是这样。住噪声嘈杂的客房、接受毫无温度的服务,面对粗制滥造、甚至变质的食物等在星级酒店内已经难说是新闻,很多客人也已见怪不怪,因为这几乎已经成为常态。星级酒店服务质量下降趋势需要得到扭转,但这种努力却不应基于对过往服务品质概念的认识,也不是去简单再现以前的服务模式。中国住宿业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时尚消费替代了权贵消费,个人支出覆盖了公款支出,最为关键的是年轻一代接替了年长一代。因此,必须从几十年形成的模式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所谓“惯例”和“SOP(标准操作流程)”最终能否给客人带来真正良好的体验。产品创新应该以提升客人的体验为核心目标,对既有的规则和程序做出果断取舍,并创造性地更新模式,使新一代的服务产品真正成为客人所期盼的,而不是停留在我所习惯提供的。对此,可以借鉴互联网企业设立“产品经理”的经验。就酒店资产层面而言:在短缺时期和计划经济年代开发建设的酒店,几乎无一例外地配置了在今天看来已经严重过量的“配套设施”,在每家酒店中,都形成了大量的低效甚至是无效建筑面积。社会可替代产品的极大丰富,特别是吃喝风气的骤然转变,则进一步加剧了星级酒店的窘境。过去的一年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酒店意识到了盘活低效面积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也出现了这方面的实践案例。实际上,相对于经营性收益,这本是一条快速提升酒店业绩的捷径,对于众多国有酒店而言,在这一领域的努力远比压缩人工成本和建立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更少体制性障碍,更具操作性。据了解,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为盘活酒店低效面积提供解决方案的机构,我们有理由期待,这项工程在2017年取得长足进展。三、政策法规标准的修订需符合住宿业发展状况住宿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使得政府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现有的政策、法规、标准等规制建设开始面对全新的问题。就标准住宿业而言,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星级标准的修订及其评定工作的完善,但此次修订工作所处的背景显然与前几次不可同日而语。三年多来,行业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标准的修订也不可以再像以往一样简单地从技术环节入手,而是首先要在政策层面做出选择,这些选择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自上一次标准修订以来,星级饭店即饭店业的认识已经彻底颠覆,形成了星级饭店、经济型饭店和非标准住宿三大板块,修订后的标准是仍然继续坚守传统星级阵地、还是要适度扩大覆盖范围,这是政策选择之一。过去一段时间内,众多的地方政府强力推动五星级酒店的建设,为数不少的项目完全脱离当地的市场发育程度,出现了一批从品质到价格都极为勉强的五星级酒店,这一现象一直被业内业外、方方面面所诟病。现在大环境变了,未来是要净化五星级群体、还是要继续着眼于鼓励各方面投身高档酒店的热情,这是政策选择之二。从2013年起行业持续亏损,尽管2016年有了一定缓解,但整体上尚未彻底摆脱经营困境。未来标准在设备设施投入方面的导向性该如何既顾及这一现实,同时又能坚持标准自身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也是需要做出的一项政策安排。在纯技术层面,需要充分认识并预测到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的发展使得标准中不少天经地义的条目和内容都面临挑战。例如,酒店前台的许多功能正在不断萎缩,并有可能逐步消失;不再提供点菜菜单,甚至根本不备餐具的餐厅也开始出现。对此类现象,修改标准前应如何做好研判、梳理,新的标准又该如何表述并适度引领……诸如此类问题,都是前几次修标的过程中不曾碰到的,因此就特别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确定适当的政策,以期修标工作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在标准修订的同时,还应同步考虑评定(认证)工作的改进,使得“星级”这块牌子始终闪闪发光。在非标板块,与民宿业态紧密相关的诸如消防、治安、食品卫生、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以及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要么是针对城市标准住宿、而非农村民宿的规制,要么则是空白。目前,几乎所有的民宿都不能达到政府在消防设施方面的规定,民宿运营的现行流程也基本做不到公安部门对特行的相关要求,类似的情况在食品卫生方面也同样存在。不少地方政府为了鼓励民宿发展,基本上是网开一面,在执法的过程中有所照顾,但隐患也由此埋下:对客人来讲是购买了存在诸多风险的住宿产品;对商家来讲,一把违规甚至是违法经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高悬在头顶;对政府来讲,则存在执法缺位之嫌。另外,在民宿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的关系,也成为不容忽视的课题。了解民宿发展状况的同行们还关注着另外一个热点问题,即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目前,农村土地的性质较为复杂,大体上可分为:宅基地、耕地、林地、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等。但无论哪一种性质,都无法成为商业用地,这可能成为制约民宿未来发展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在民宿经过爆发式发展、达到庞大产业规模的今天,抓紧做好与民宿产业相关的法规建设已成为保证其健康、规范发展的迫切任务,政府和立法机关应有所行动。四、人力资源困境应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一个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讲都是人的问题。中国酒店业经过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繁荣后,现在出现了严重的人才危机。究其原因,一是新兴行业(如互联网、金融等)对年轻一代产生了更强的吸引力;二是酒店行业高管知识老化、人员老化,存在着故步自封、不求变革的陋习;三是职业教育与产业严重脱节,无法为行业提供质优量足的从业人才。人力资源的困境在住宿业(主要是星级酒店业)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劳动力极度短缺,二是中、高端管理人员的素质整体上越来越不能有效应对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一个行业人力资源的水准最容易受到两个集群的左右,一个是作为用人方的企业,另一个则是作为供人方的院校。住宿业产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与这两个群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这两者之间却往往习惯于相互指责,少有自我反思。目前,存在于企业的突出问题是人事工作普遍被视为事务性工作,而非战略性工作。尽管很多酒店都早已把人事部更名为人力资源部,但却是名换事不换,依旧沿袭着老套路,从事招聘、签合同、发工资、上保险等事务性工作,鲜有与企业发展战略配套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经典案例。较为科学的酒店组织架构是由总经理统筹战略性部门,如市场、人力资源、财务等,而饭店经理负责运营部门,如客务、餐饮、工程、保安等。但行业现状却是总经理们习惯把主要精力放到运营上,或干脆将直接指挥部门的工作交给副手,自己只是做协调各位副职的工作。这种格局很容易造成战略性部门事务性运转的局面,如会推销,但不知什么是市场;知晓人事工作的内容和流程,但不会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有会计,但没有财务管理。其实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只是均属于隐蔽性的,不像服务质量出现问题那样容易引起关注。但这些战略性问题(可以习惯地称之为“后台问题”)对酒店及其行业的伤害却潜移默化、更深刻、更长远,也就更加难以解决,同时也是服务质量和业绩下滑等问题的根本性原因。这些问题也与酒店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密切相关。不久前,中瑞酒店管理学院进行了一次针对中国境内知名度较高的10余家国际、国内饭店集团旗下的300余家星级饭店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中两条信息引人注目:一是有将近一半的饭店总经理不具备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二是年龄在45岁以上的总经理所占比例高达近五成。年龄和知识老化既是中国酒店业人才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行业暮气太重难以创新的重要原因。要知道,这些数字还仅仅来源于代表着中国较高水平的300余家饭店,放眼整个酒店业,情况只会更加严峻。在当今时代,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学历不足所产生的危害一定是致命的。学历不足导致的是学习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形成的是因循守旧和靠老经验办事的作风。其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30多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们陆续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仅2015年,全国就有2600多名专修酒店管理的大学生毕业。但相关统计数字却显示,30年来,数以万计的学习酒店管理的大学生中的90%以上都先后流失掉了,甚至有人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进入到行业中来。面对学了酒店、不干酒店甚至厌恶酒店的窘境,旅游院校也需要有所反思。我国酒店高等教育与行业脱节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且一直没有什么改善。在开设酒店专业的高校中,课程设置的盲目性持续存在,大量课程其实与酒店管理实战关联性很弱。如果把国内酒店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瑞士洛桑等国际知名院校的课程做一比较,差距则可以一览无余。在教材方面,问题焦点并不在于理论多一点还是实践多一点。随着产业的发展,国际知名院校在教学中也加大了理论课比重,问题的要害是我国现行教材中传授的理论往往并不是行业最新实践结果的总结、提炼和梳理,而是大量抽象的概念和一些远离酒店实战似是而非的说教。在教师方面,国际上100多年酒店管理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没有一批具有丰富运营管理经验的酒店人参与的教学是难以想象的。学生未来的职业应该是酒店运营的操盘手,而不是酒店概念的宣讲人。现在,酒店管理类院校的师资队伍中并不缺少概念的传授者,却极度缺乏能够把酒店实际工作经验条理性地传授给学生的合格教师。酒店教育除了要遵从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外,还有其特殊规律,这就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对于学生走入行业后的初期阶段是极端重要的。即使瑞士洛桑这样的世界级名校的学生也不可能毕业后就立即进入酒店的管理层,而是需要从一个具体的岗位开始职业生涯。在这一特定的初始时期,四年寒窗所学的内容基本得不到应用,而此时最为有用的是其表现出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这些职业素养的养成会助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向上的跃升,只有跃升到一定的管理岗位,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才有用武之地,而一朝成了酒店的最高领导,所学的内容便都有了发挥的空间。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具备实现快速跃升的能力,这是酒店职业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的实现途径就是基于对酒店职业规律深入了解后所实施的校园管理,它包括符合酒店职业要求的行为规范、礼节礼貌、仪容仪表、谈吐举止以及一系列职业训练。说到这里,就不难解释在现行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纷纷离开行业的现象了,原因就在于没有遵从酒店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今天,中国住宿业的进步亟须以人力资源供给的改进为先导,实施这一重大工程则必须以创新为起点。通过创新,企业要在既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套路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找到适应90后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新模式,旅游教育界则需要真正树立以企业需求为培养人的导向的教育理念,实施全面改革,以从根本上扭转人力资源供给上的困难局面。
众信旅游0000.000.0%
中国国旅0000.000.0%
锦江股份0000.000.0%
大连圣亚0000.000.0%
宋城演艺0000.000.0%
北京文化0000.000.0%
黄山旅游0000.000.0%
三特索道0000.000.0%
首旅酒店0000.000.0%
携程0000.000.0%
去哪儿0000.000.0%
如家0000.000.0%
华住0000.000.0%
艺龙0000.000.0%
途牛0000.000.0%
凯联酒店0000.000.0%
美丽华酒店0000.000.0%
香港大酒店0000.000.0%
锦江酒店0000.000.0%
港中旅0000.000.0%
信和酒店0000.000.0%
海昌公园0000.000.0%
帝盛酒店0000.000.0%
英皇酒店0000.000.0%
泛海酒店0000.000.0%
关注“新旅界”微信公众号您所在的位置:>>
政务公开 &&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日作者:来源:浏览数:516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日在黄州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胡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克难攻坚、砥砺作为,推进“双强双兴”,实施“一港三区”战略,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较好地完成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五首”黄州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黄州大地发生巨大变化,中心城焕发了新的活力。
  这五年,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研究把握黄州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定位,争取市委、市政府建立了支持黄州区加快发展现场办公会议制度,探索形成了提高首位度、建设都市区,坚持“双强双兴”、“四大行动”,推进改革创新和“五个一体”发展等战略思路,制度红利逐步释放,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创新创业蔚然成风,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找准黄州发展的跑道,提振了信心,蓝图伟业,令人鼓舞。
  这五年,我们勇于担当、负重前行。始终把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作为头版头条,坚持市区一体发展,以主人翁姿态全力参与服务市区大开发、大建设、大治理,投入1亿余元全域全员创卫攻坚,全身心开展“四大行动”、征迁安置、棚户区改造、查违控违、城管会战、“雷霆行动”、防汛抗灾、精准扶贫,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开辟了与武汉同城发展新纪元,城市的规模、功能和品质大幅提升,展现了黄州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苦干实干,感人至深。
  这五年,我们凝心聚力、只争朝夕。千方百计加快黄州自身发展,与武汉经开区、东湖高新区共建产业园,晨鸣、恒天、万达、LNG、海吉星等重大项目落户并开工建设,建成全长25.77公里的城东公路,投入10多亿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成同济黄州医院、思源实验学校,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建立城乡环卫保洁新机制,争取市政府出台了原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政策,累计解决1.2万名被征地农民参保,实施“阳光行动”持续解决2000余户、3000多名特困群众困难,实现19022名贫困人口、14个贫困村脱贫,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为黄州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积蓄了能量,成绩斐然,引人注目。
  这五年,我们锲而不舍、争创一流。市区一体共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和试点示范资格30多个,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城、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科技创新先进区、金融信用区、“三万”活动先进区、阳光计生示范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健康促进示范区、“十佳书香县市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有望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入选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区、水生态文明试点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夺得了一面又一面奖牌,黄州的发展起点更高了、影响力更大了,对标升级,催人奋进。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第一要务,经济实力持续提升。预计201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9.7亿元,是2011年的2.12倍,按可比价格年均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50745元,是2011年的1.94倍,年均增长1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3亿元,是2011年的1.98倍,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5亿元,是2011年的3.09倍,年均增长2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4亿元,是2011年的2.12倍,年均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92元,是2011年的1.66倍,年均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67元,是2011年的1.84倍,年均增长1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占比上升6个百分点。黄州工业园(含禹王片区)、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新投产试产企业32家,农产品加工园区被纳入全省“四个一批”工程。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32家,食品和农产品加工、能源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不断壮大。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到105家,黄商集团入选中国服务业500强、省百强企业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名列全省零售企业第4位。建成1公里高桩泊位岸线,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建成东方园林、千叶湖、春阳、杨凌港、福耕、地之蓝等示范园区,苗木花卉产业园入选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改造提升了陈潭秋故居、李四光纪念馆、宝塔公园等景区,A级以上景区达到9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5家。伊利、中粮、黄商等3家企业销售收入过20亿元。赤壁、南湖街道进入全市“二十强”,涌现长江、桐梓岗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典型。
  (二)强化“双轮驱动”,发展基础持续夯实。强化投资驱动。市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多亿元,是前五年的4倍以上。2013年以来实施“双百”在建项目102个。向上争取项目512个,到位资金15.6亿元。市区共引进项目252个,协议总投资1409亿元,建成投产84个。强化创新驱动。实施大别山金融工程,金融服务体系趋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3家企业在“新三板”、10家企业在“四板”挂牌。推进区校合作,建立21所高校联络分站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引进大学生实习实训2400余名、创业团队24个,校企共建科研平台21个。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分别达到34家、42家,新南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颁发首届黄州质量奖。组织“1+X”、“百名领导干部进百企解百难”等服务企业行动。新增市场主体连年排名全市第一。
  (三)坚持统筹协调,城市功能持续完善。重点功能区建设顺利推进,城镇化率达到76.3%。谋划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44个,实施11个,到位棚改资金9.1亿元,建成胜利新街,完成夏家湾(一期)、六福湾(一期)、三泰、宝塔公园等片区棚改和35个老旧小区改造、131个居住小区规范管理。亮化小街小巷112条。解决3000多户城市家庭住房困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600余户。投入近3亿元实施集镇风貌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堵城镇被纳入国家重点镇,陈策楼镇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镇,9个村被授予全省“宜居村庄”和“生态示范村”,王福湾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一桥三路”建成通车,拉开城东路东部大外环,完成汽南路改造,建成陈潭秋故居旅游路,所有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村通硬化路。完成水利投资近4亿元,建成唐家渡提水泵站等工程,遗爱湖、青砖湖等得到有效治理。完成电网建设投资6.3亿元,建成禹王220千伏变电站。启动道仁湖湿地公园建设,完成106国道、江北公路北段、城东公路西段等通道和节点绿化,打造了甄家仓、蛤蟆湾等村庄绿化亮点,17个村被评为全省绿色示范乡村。开展“雷霆行动”,中心城区水域和化工园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巴河全面禁采和禁止网箱养殖,整治排污口12个,取缔非法码头5个,启动禹王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区全面“禁鞭”。
  (四)深化各项改革,动力活力持续激发。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精简37%,率先完成区级行政权责清单编制并上网运行。“12345”城乡一体政务服务平台建成运行。争取市政府以“土地覆盖”等方式支持了城东公路、思源实验学校建设。先后实施了“三证合一”和“五证合一”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实施新预算法。加强了国有资产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组建国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黄州产权交易中心。完成卫生计生、食药、文化体育等部门整合工作。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引进同济医院托管区人民医院,组建3个医疗联合体。调整优化了学校布局,部分学校推行教师竞争上岗、合同管理,加强了教师和校长交流,建立市区一体化招生体制。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了一批急需专业技术人才。
  (五)立足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新增城镇就业2.9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实施区直“三无”企业职工社保补助政策,全面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乡低保医疗报销比例提高到70%。实施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89个。实施卫生计生项目56个,市中医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并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医疗机构,创建“四化”卫生院4个、“五化”村卫生室64个、国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国省级重点专科(学科)6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并与城镇居民医保实现整合,完善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血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区疾控中心被评为全国疾控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不断规范,全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实施了豆制品集中加工等食品放心工程,实现城区活禽集中屠宰和白条禽上市,改造规范小餐饮近千家。实施教育项目256个,新建改扩建校舍25.1万平方米,完善了乡镇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和学校运动场。公办幼儿园发展到25所。落实“以区为主”教育管理体制,财政保障性支出翻番,补充教师320余人。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智能广播“村村响”、数字农家书屋全覆盖。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扎实开展,“社区文化大家乐”、农民画等品牌不断彰显,歌曲《宋词黄州》、广场舞《黄州俏大妈》等在国省级展演与评比中获奖,举办全区首届运动会,区业余体校被授予湖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基地(举重)。成立黄州历史文化学会,创办《文峰黄州》期刊,出版《黄州区志》,举办了纪念陈潭秋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东坡禅学研讨会、刘子通学术研讨会。
  (六)提升治理能力,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建议108件、政协提案265件。突出服务导向,集中力量分期分批解决了一些突出民生问题。健全责任机制,构建落实链条,促进了政府工作提速提效。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守纪律规矩,严控“三公”经费,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建成黄州廉政教育馆,组织开展专项清理、巡视整改落实、履职尽责督促检查,支持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政风行风显著好转。实施社区服务再造工程,“三社联动”机制初步形成,赤壁街道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务合一”和网格化管理、视频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法治黄州、平安黄州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一感两度两率”全市排名靠前。文明创建蓬勃开展,评比表彰了黄州好人、道德模范。统计、审计、档案、保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征途充满艰辛,奋斗铸就辉煌。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直各部门的支持帮助,得益于历届区委、区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鼎力支持,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市直各部门,向驻黄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黄州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园区和项目建设推进不快,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支柱产业规模不大,经济首位度亟待提升;创新人才缺乏,创新发展能力不足,体制机制性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发展的平台和手段比较欠缺,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释放生产力还有很大空间;产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建设,人口聚集缓慢,乡村功能不够完备,区域特色不够鲜明,知名度、美誉度不高;基本公共服务规划性不强,供给不优,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还有很多欠账,尤其是解决被征地农民和特困人群困难方面还需加大力度;政府自身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工作人员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精神不够强。我们将正视矛盾,直面问题,克难攻坚,弥补短板,让全区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
  未来五年,是黄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提升首位度、建设都市区的关键时期。从外部环境看,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武汉城市圈和湖北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组合叠加,黄州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世界经济仍在进行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没有缓解,必须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从现实基础看,黄州是全省主体功能区的重点开发区域、武汉城市圈组团城区、黄冈都市区核心区,黄冈其他县市难以比拟;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产城城乡融合步伐加快,百亿基础设施建设、百亿城市棚户区改造、百亿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相继实施,经济格局将全面重塑;市委、市政府支持黄州区加快发展,市区一体深化拓展,黄团浠协同发展实质起步,改革红利加快释放。从发展趋势看,我们正处在积能蓄势、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随着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市区发展将步入快车道,五至十年时间建成黄冈首位城市、奠定都市区格局的目标有望实现。只要我们适应新常态,把握大逻辑,谋在先,干在前,就一定能将黄州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根据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兴城,坚持人才强区,坚持融合发展,奋力推进市区一体、武州一体、城乡一体、产城一体、黄团浠一体发展,推进大别山振兴发展,打造“双强双兴”升级版,构建“四大行动”新格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强富美善都市区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工业产值实现倍增,全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市区生产总值全市第一,建成经济上的首位黄州。各类人才大量增加,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城市品质显著增强。都市区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服务功能齐全,城市治理卓有成效,力争常住人口达到50万,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健康城市。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市区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区域协同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综合产权制度改革等取得重大突破,若干领域居省市前列。
  ──人民生活全面小康。全面提升城市价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保持全市领先。全面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基本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解决城乡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基本保险及大病医疗、残障保险全覆盖。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
  ──治理水平全面提升。依法治区和以德治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城市治理体系不断优化,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求真务实开放创新,坚持推进市区一体发展与加快黄州发展统筹抓,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区第五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实力强、群众富、环境美、治理善的都市区,进一步突出“双强双兴”,着力打造“四个升级版”。
  (一)打造黄州经济升级版,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产业新体系,实现经济规模质量同步大提升。一是强化工业主体地位。实施总量倍增工程,力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市区工业经济总量进入全市前列;实施龙头崛起工程,力争建成至少1家上市公司,2家产值过百亿、3家产值过50亿元企业;实施企业“壮腰”工程,力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50家,一批企业产值过5亿元;实施产业“合纵”工程,壮大支柱产业,引进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食品和农产品加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等产业,培育1—2个百亿产业集群;实施园区“连横”工程,服务和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全面对接武汉的支柱产业和前沿产业,构建武汉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的延伸、协同、配套基地和服务武汉高端产业功能区。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区域性金融、商贸物流、基础教育、优质医疗、科技创新、休闲旅游中心。服务推进大别山金融中心建设,发展金融街区,促进金融机构集聚和金融服务体系升级。依托武汉、对接鄂州,推进公铁水陆空地联运,打造大别山物流枢纽。依托黄冈教育优势,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做强黄州基础教育。推进区校合作和科技创新,打造大别山科创中心。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产业。支持黄商集团做大做强。三是筑牢夯实镇(街道)村(社区)经济。支持各街道建设专业街区,发展城市经济。支持南湖、路口依托白潭湖片区加快发展。支持堵城、陶店、陈策楼等地推进商贸服务、都市农业、休闲旅游经济联动发展。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预留用地等政策落实,用好用足棚户区改造政策,发展地产物业、服务业经济。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一批蔬菜村、水果村、苗木村、休闲旅游村。力争乡镇街道可用财力大幅增长,2-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过千万元,一批村(社区)过百万元,半数以上城(镇)中村、园区周边村达到30万元,其它村(社区)向10万元迈进。四是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推进精准招商,立足招大引强引优,瞄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围绕支柱产业补链、重大项目配套、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平台引进,密切跟踪产业转移动态和企业投资布局,精心策划和组织招商活动。推进市区一体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化专业招商和全员安商,做好项目落地跟踪服务和管理工作,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引进项目协议投资总额年均200亿元以上。推进服务提质,研究制定激励政策,深化服务企业行动,着力营造审批最少、程序最简、收费最低、办理最快、服务最优的投资发展环境。五是扎实做好争资立项工作。加大项目策划争取和财政性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补助资金争取力度,组织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推进建设融入大武汉、对接黄团浠、服务大黄冈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五年内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以上。服务推进京九客专、武安杭高铁、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沿江快速通道、陶巴一级公路建设,延伸城东公路,构建区内30分钟快速通道,升级农村公路。加快唐家渡、张家湾港区及疏港公路、铁路专用线、专用管线建设,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3600万吨。规划新建4座110千伏变电站,扩容2座110千伏变电站,改造中低压配电网。完善城乡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推进“三网融合”。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投资力度。六是建设人才强区。实施创新创业黄州人才计划和顶尖人才引领、领军人才聚集、紧缺人才倍增、企业家人才提升、技能人才支撑、青年人才储备六大工程。制定激励政策,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环境,促进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有贡献。
  (二)打造黄州民生升级版,全面提升人民福祉。高度重视和加快改善民生,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努力在共享发展上走在省市前列。一是大力促进创业就业。支持各乡镇街道依托园区新区和自主开发建设众创空间。实施各类创新创业计划,健全政策支持和服务机制,促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草根”经济蓬勃发展。培育村级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统筹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和产业基地建设,引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美丽产业。鼓励更多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群体落户。二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推进面向市民和市场主体的公共服务智慧应用系统建设。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学生差异化发展、师资专业化培养,促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建设教育名城。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创建健康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联合体制度,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保护开发黄州文化资源,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实施文艺创作、文化惠民、以文化人工程,擦靓文峰黄州品牌。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保基本、促公平、提质量,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持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出台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深入实施“阳光行动”。五年内解决2.3万名原被征地农民享受养老保险补偿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扶“零就业”家庭和被征地农民就业。坚持救助与开发、扶贫与扶志、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完善巩固精准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三)打造黄州城市升级版,全面提升环境质量。以都市理念、绿色思维、现代文明指导推进发展,内外兼修提升城市颜值和品质,打造生态、宜居、文旅之都。一是完善城市发展格局。推进全域规划、多规合一,构建“一主一副一组团”全域城市空间布局。贯通老城区、白潭湖片区、南湖片区、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中国光谷黄冈科技园,服务做强中心城区;依托黄州火车站和城铁黄冈东站,以火车站经济开发区为载体,连通陈策楼、陶店集镇区,做大黄州副中心城区;建好黄州北大门,做优堵城组团区。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滨江高尚社区和景观带,五年内改造房屋300万平方米以上、投入棚改资金百亿元以上。推进产城一体发展,服务四大园区建成城市新区。建成万达商业地标、宝塔公园文峰黄州地标、陈潭秋故居景区红色文化地标、李四光纪念馆地质人文地标,打造赤壁大道现代服务业街区和赤壁、文庙、安国寺等历史文化街区。推进乡镇开发,打造堵城园林小镇、陶店田园小镇、陈策楼红色旅游小镇。依托小集镇、中心村、新社区、重点农文旅项目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建设20个左右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二是推进美丽黄州建设。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和全域景区建设,加快发展历史人文游、休闲观光游、红色旅游、文化创意游、教育研学游,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坡文旅之都、武汉城市圈休闲旅游目的地。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开发旅游商品,多层次策划举办旅游节会活动。健全以生态红线规划、管控办法、补偿政策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体系。保护国土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严守耕地红线。开展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出口通道脏乱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沿路沿河沿湖乱搭乱建五个专项整治。实施江河湖库连通工程,推进重点水域自然养殖、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推进全域绿化,抓好湿地修复、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深入开展“雷霆行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三是锻造城市人文特质。综合采取大量吸纳外来及返乡创业就业人口、周边县市转移居住人口、大武汉休闲旅游、度假式养老和研学人口等措施,做大黄州人口总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和弘扬追求卓越的首位文化、合作共赢的开放文化、尊重自然的绿色文化、崇文重教的传统文化、精致典雅的质量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培育黄州精神,助力城市发展。
  (四)打造黄州治理升级版,全面提升治理能力。推进依法治区,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完善治理体系,着力构建民主法治、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善治之区。一是坚持依法治理。将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引导政府工作人员带头学法守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依法治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全面履行社会管理责任。深化法治黄州建设,全面普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引导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履行公民义务,维护社会正义。二是推进创新治理。落实市委、市政府支持黄州区加快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推进完善市区体制机制。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改革试验和振兴发展各项工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商事、科技等改革。探索建立融资担保体系和贷款增长激励、风险分担、风险投资引导等机制。健全项目资金整合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清理盘活国有资产和农村集体“三资”。发展壮大区乡投资运营平台公司,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性事业投资运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稳妥解决党政机关混编混岗问题,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三是完善社会治理。推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和市区街社四级联动、各方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挥城乡一体政务服务平台作用,推进“云上黄州”客户端建设。推进平安黄州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构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与社会共治相结合的社区服务管理新体系。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普遍建立小区业主委员会。抓好社区服务阵地建设,加快构建“民心联系”、“群团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安全保障”等服务网络,推进市区服务管理资源下沉社区网格,让人民群众需求触手可及、顺心满意。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实现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面达标。
  三、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017年是全面建设强富美善都市区的开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年,宏观经济环境仍然严峻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我们必须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依靠实干不断提升发展指数和人民幸福指数。
  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指标。
  围绕以上目标,突出抓好八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深化市区一体发展,服务推进园区、新区及市区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二是深入推进“双百项目”、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创新创业“四大行动”,全面深化各项改革。三是全面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深化“四城联创”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四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大力发展镇(街道)村(社区)经济。五是完善城乡重大基础设施,推进黄团浠区域协同发展和武州一体发展。六是抓好精准脱贫、特困群众救助和被征地农民就业、进保等重大民生工程,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七是推进水生态文明示范区、林业生态示范区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建设,深化“雷霆行动”。八是创新社会治理,推进依法治理,提升市民素质,加强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服务,推进法治黄州、平安黄州建设。具体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产业强区,在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上实现突破。以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务,做大增量,优化存量,推进产业向中高端、集群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实力。一是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引领区。力促城区工业园区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依托中粮、伊利、晨鸣等龙头企业,构建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产业新优势。服务推动总投资135亿元的长江循环经济产业园落地开工,伊利酸奶、科峰传动、兴和电力、和越机器人、中船重工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三泰纺织退城进园、正茂等企业扩规改造。二是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服务和抓好投资50亿元的万达城市综合体及联通导航基地、农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大别山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等项目。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支持黄商建成区内“O2O”便民店300家以上。推进钟家湾、临港新城、禹杰、晨鸣等物流码头项目建设。三是加快建设都市农业示范区。以叶路洲国家农业公园、江北公路和城东公路沿线为重点,布局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加强项目整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完善农业科技产业链,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是加快建设休闲旅游新兴区。服务推进恒天嗨派蛙主题乐园顺利开园。实施宝塔公园景区和陈潭秋故居景区提升工程,力争当年完成投资8000万元以上。大力推进巴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旅游名村、民宿街区、研学旅游教育基地、自驾车营地。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老年度假旅游和高端养老服务业。
  (二)加快转型升级,在增强区域发展新动能上实现突破。坚持投资、创新“双轮”驱动,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制度链“五链统筹”,开展“四大行动”提升年活动,增强发展活力。一是深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紧盯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大型国企,突出重大项目,兼顾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绿色中小微项目,力争市区一体引进重点项目35个,协议投资总额20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项目20个,建成投产10个。支持本土企业新上项目,引进更多市场主体投资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参与创业园区、专业街区、特色小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行全程安商服务,同时加大对不良招商项目的管理清退力度。研究对接重大规划和投资政策,深入做好大别山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工业化预制构件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策划、入库和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更多预算内投资及专项建设基金。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努力在引进实施道仁湖湿地公园等PPP项目、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引导项目、债券资金项目上取得突破。二是加快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出台深化区校合作推进创新创业和激发人才活力的政策措施,设立科技和人才基金,建立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大力培养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实施“黄州工匠”培养计划。探索建立科技金融平台,争取引进1—2家创(风)投基金。深化区校合作,扎实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推进千企联百校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质量强区和商标品牌建设,启动全省质量强区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三是统筹抓好大众创业和基层组织创业工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力争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000家,新增“四上”企业分别达到10家、10家、10家和5家以上。推进创新创业园区、街区、基地建设,支持新南创业园争创省级众创空间。依法加大村(社区)集体“三资”和承包合同清理管理力度,推进村(社区)集体资产合作化、股份化改造及公司化运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突破用地等发展瓶颈,支持村(社区)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四是协调推进服务企业行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重点在降成本、补短板上下功夫。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僵尸企业。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推动房地产去库存。深入实施大别山金融工程,用活用好用足政策性基金,健全政银企合作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服务,支持企业上市“上柜”。努力提供精准优质服务,切实解决好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五是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改革试验和振兴发展规划,全面抓对接,全力争项目(政策),全局促提升。在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议基础上,积极争取市直部门支持黄州区加快发展。做实做强国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工作,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推进江河湖库确权划界,启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新预算法,深化教育和财政改革。
  (三)注重品质提升,在优化城市发展新格局上实现突破。加快新型城镇化、全域城市化进程,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参与和推进市区重大设施建设。配合实施三台河大桥拆除重建、黄州大道延伸、白潭湖及长河治理、城市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工程。启动投资5000万元的省道207砂子岗至霸城山二级公路新建工程,完成李堵线改造和南四路修复工程,启动路夹线、路祠线建设,升级建设50公里通村公路,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投资3.16亿元,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南湖220千伏变电站配套工程建设,规划扩建黄州城北110千伏变电站。二是服务推进园区新区建设与城市管理。服务推进工业园区、白潭湖片区及城铁站区、遗爱湖景区建设。抓好查违控违、“城管会战”、“四城联创”,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迎检工作,参与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是有序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坚持为民、依法、科学改造,统筹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功能完善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扎实推进已启动的1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申报落实12个项目约60亿元棚户区改造贷款资金,力争当年完成改造投资50亿元以上。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快各类规划编制(修编)工作,抓好规划对接。全面启动火车站黄州副中心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和堵城、陶店、陈策楼三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建成首批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鼓励开展美丽乡村试点示范。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完成阳枫线供水管网改线,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五是推进黄团浠区域协同发展和武州一体发展。按照“五个一体化”要求,合力构建黄团浠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都市区的基本框架。完成全长8.33公里阳枫线一级公路拓宽改造,启动总投资6.38亿元的陶巴一级公路及巴河特大桥建设,推进市区公交线路延伸、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片建设、巴河长河水系综合整治,构建三地名人名居名馆体系,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及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加快武州一体发展,服务推进武安杭高铁黄冈至黄梅段、武汉新港江北铁路及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中国光谷黄冈科技园建设,加强与武汉市全方位多层次联系沟通,深化港区共建和区校、医疗合作,拓展旅游、养老、文化等合作。
  (四)加强民生保障,在创造全面小康新生活上实现突破。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一是继续抓好精准脱贫和灾后重建。对贫困人口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全面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阳光行动”,突出做好重特大疾病、救急难等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因灾倒房户2017年春节前搬进新居。推动灾后重建项目加快实施。二是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促进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力争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0人。完成国有改制企业职工置换安置及移交社区工作,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完成全民参保登记,解决8000名原被征地农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70%以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做好被征迁居民回迁安置工作。三是推进健康黄州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机制和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快智慧卫生计生建设,实现卫生计生服务“一卡通”。推动区妇幼保健院迁建等项目开工建设。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关怀关爱政策。深化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四是加快打造教育高地文峰黄州。推动中小学特色化发展,加快普惠性公益性幼儿园建设,完成西湖中学教学楼等项目建设。创新教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中小学校经费保障水平。推进校车营运改革。将原赤壁影剧院改造建成黄州百姓剧场和文化科技创新基地。新建20家村(社区)文化广场“百姓舞台”。继续推进总投资3亿元的“四个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加快农民画动漫等非遗文化衍生品开发,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五)坚持生态优先,在建设绿色宜居新家园上实现突破。更大力度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构建林环水绕的田园城市和城市田园。一是继续推进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整合资金2.2亿元,以江咀军岭崩岸治理、小农水重点县、泵站建设、叶路洲圩堤加固、土地整治、农业开发等项目为重点,推进实施三江流域(叶路洲)综合治理工程。对全区主要水系进行清淤。完成长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争取实施投资5000万元的巴河白潭湖水系连通工程。谋划建设总投资2亿元的南湖、万福排涝泵站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二是持续推进林业生态示范区建设。推进城东公路、江北公路南段等道路连接线及节点绿化、乡村通道绿化,重点扶持10个绿色示范乡村建设。推进道仁湖国家湿地公园、滨江森林公园和苗木花卉园区(基地)建设。完成工程造林8000亩。三是加快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建设。鼓励工业项目进园区集聚发展,支持小微企业通过利用存量土地、租赁标准厂房等途径解决生产经营场所。依法开展土地利用清理,对长期闲置、抛荒、利用率不高的土地实行退出机制。四是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深化“雷霆行动”,抓好水域保护、园区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违规库砂占地清理、江河湖库网箱禁养、淘汰落后产能、秸秆禁烧等工作。服务禹王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启动陈策楼镇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启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离任责任审计工作。
  (六)致力先行示范,在开辟社会治理新境界上实现突破。坚持文化引领,加强依法治理,推进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发挥主体作用,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治理新机制。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匡正社会风气。建立区信用信息汇集系统并与省信用平台联网运行,推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二是推进社区服务提档升级。完善“三社联动”、“一引双培”等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社区公益创投活动。加强社区服务阵地和智慧社区建设。协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大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力度,构建“三方联动”工作机制,提高物业管理覆盖率。三是创新城市基层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推动各级管理服务力量重心下沉、城市资源和财力向基层和群众倾斜。组建区城乡综合执法局和物业管理局,发挥乡镇规建所作用。探索推进标准化、精细化、长效化治理。四是推进法治黄州平安黄州建设。加强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培育法治信仰,倡导契约精神,树立规则意识,弘扬公序良俗。扎实开展“法治细胞”、“平安细胞”创建活动。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提升“一率三度”和“一感两度两率”。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构建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体系,坚决整改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启动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确保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和统计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保密、地方志、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抓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支持军队改革,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七)恪守忠诚担当,在展现履职尽责新作为上实现突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和忠诚、干净、担当,着力建设担当型、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建设担当型政府。坚持以上率下,自觉增强“四个意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传导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查处违纪案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生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问题导向,敢于攻坚克难,千方百计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牢记民生第一目的,保持公仆情怀,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完善政府激励约束制度,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推进干事创业。二是建设法治型政府。严格执行区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重大事项主动与区政协协商,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建立专家人才库,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遵循行政决策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行政争议调解,加强行政应诉工作。三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和改进政务服务,不断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坚持联系基层、联系群众、联系项目、联系企业等制度。加强公职人员管理,实施公职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快智慧政务建设,更多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方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构建严密的责任落实链条,言出必践、行必有果,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四是建设廉洁型政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三严三实”,坚决纠正“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认真贯彻各项《准则》、《条例》。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落实行政问责,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发展最重要、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各位代表,建设都市区的光荣使命,激励我们砥砺奋进;人民的信任与重托,鞭策我们勇往直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求真务实,开放创新,为建设强富美善都市区,谱写黄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附注:
  名 词 解 释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双强双兴”:强工兴城、强农兴文。
  “五个一体”:市区、武州、城乡、产城和黄团浠一体。
  “四个一批”工程:一批有带动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加工大县。
  “四大行动”:“双百”项目、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和创新创业行动。
  “五证合一”:在原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的基础上,增加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将这五证合为一证办理。
  “一桥三路”:黄冈长江大桥、武冈城际铁路、黄鄂高速公路、黄冈大道。
  “三资”: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
  “四化”卫生院:建设标准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运行信息化。
  “五化”村卫生室:产权公有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三社联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联动。
  “五务合一”:强化党务、规范村(居)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合一。
  “一感两度两率”: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平安创建公众知晓率、参与率。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
  “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权”: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投融资模式。
  “O2O”:英文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和资质以上建安房地产企业。
  “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和运营好农村公路。
  “四城联创”: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
  “五个一体化”:规划布局、区域交通、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一体化。
  “四个社会事业项目”:图书馆、档案馆、党校、司法业务用房等四个项目。
  “一引双培”:引进专业社区工作团队和培育社会组织、培训本土专业社工。
  “三方联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动。
  “一率三度”:法治宣传和法治创建普及率,人民群众对依法行政满意度、对公正司法满意度和企业对法治环境满意度。
  “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行业前景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