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2015年院线票房排名今年票房大跌时收购可见完美有多烂

完美世界14亿收购今典三公司 院线整合趋势加剧
在游戏资产回归A股后,(002624.SZ)的第一次停牌大手笔收购交易金额正式出炉,这也是国内院线规模最大的一起收购。完美世界9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拟采用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今典院线、今典影城、今典文化100%股权及交易对方,以及其关联方对标的公司和其控制的下属公司持有的目标债权,交易金额合计13.53亿元。本次收购包括影院和院线两大核心资产,其中今典影城主营电影院的开发、投资、建设、影院放映以及卖品销售、广告发布等衍生业务,今典院线是国内主流院线之一,包括今典影城86家自营影院在内,今典院线旗下共拥有217家影院。2014年,完美世界影视业务借壳金磊股份登陆A股市场,后与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之一的美国环球影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2016年注入大股东优质游戏资产,推出“影游联动”战略。此番收购无疑使完美世界直接获得优质院线和影院资源,进一步向产业链下游纵伸。而对于泛娱乐行业来说,此次收购或将进一步掀起院线收购热潮。泛娱乐全产业链布局完美世界CEO萧泓9月14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完美世界一直以来的影视业务主要集中在影视剧制作、发行,收入获取集中在上游的影视剧制作和发行收入。通过本次交易,公司打通了电影业务从内容生产、发行、院线排片、放映的全产业链条,加大了对影片发行和放映的控制力。在完美世界营收较为薄弱的电影领域,此次收购不仅能够为其带来电影制作和发行收入,还能获取影片放映和发行分账收入,并从衍生品销售、电影整合营销、广告等多方面丰富盈利增长点。完美世界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电视剧营收为1.6亿元,电影收入仅为3987万元。萧泓还表示,交易完成后,完美世界会集合影视、游戏内容资源和院线、影院的渠道优势,结合影院所在区域的消费者偏好和多种前沿体验技术,营造多种形式的体验场景,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娱乐服务。“国内早期的影院表现为单厅大会场,后来为了提高消费者观影便利性,演化为现代多厅影院。但无论是单厅大会场还是现代多厅影院,都没有扩展影院的文化功能,影院仍然只是电影播映场所。”萧泓表示,公司将影院定义为“身边的泛娱乐体验空间”,计划以影院为核心载体,引入运营思维,整合电影、电视剧、综艺、游戏业务,并引入电竞、VR、动漫,构建不同的内容场景,将不同的娱乐功能进行空间上的重新组合与排列。近年来,完美世界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横跨游戏、影视、动画、漫画、文学、媒体、教育的文化娱乐产业集群。此前宣布与旗下文学业务展开合作,共同开发网络文学IP,对百度文学注资并控股。电影板块方面,今年2月与好莱坞环球影业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未来五年参与环球影业出品的50部电影,总金额达到2.5亿美元。8月23日上映的《谍影重重5》是第一部带有“完美世界”厂标出现的好莱坞大片。中投顾问文化娱乐产业研究员蔡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内容到渠道的全布局,是泛娱乐企业的大势所趋,当前具有资金实力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基本都走这条路,不但有利于吸引投资者眼球,还能使公司产生协同效应,增强影响力。院线整合将至公开资料显示,今典院线和今典文化的直接控股股东为时代今典,今典影城的直接控股股东是时代今典的子公司时代今典影院投资有限公司,而他们都是今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电影资产。今典集团背后是打造了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的地产背景出身的张宝全。根据2015中国电影市场报告,年,今典院线的票房收入分别为5.00亿元、6.80亿元、9.98亿元。2016年上半年,今典院线的票房收入为5.88亿元,观影人次为1895.68万人次。尽管其2015年在全国48家城市院线中票房收入排名第15位,但根据艺恩智库数据,时代华夏今典院线上座率、票价、场均人次排名不佳,运营状态并不理想。艺恩资本合伙人肖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大规模的院线整合可能将出现在今年年底左右。一方面影院和室内娱乐由于资产和收益稳定,符合消费升级,能为商业地产带来导流,因此深受内容巨头、上市公司以及地产商的青睐,构成了买方动力;另一方面,今年是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小年,前几年大量进入影院的游资到今年发现回报率偏低,在偷票房难度加剧的情况下,这些游资则构成了卖方动力。2015年上市,带头开启了行业整合。当年6月其宣布斥资22.5亿收购澳洲第二大连锁影院,随后以10亿元收购世茂影院旗下15家影院100%股份。万达院线2016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票房40亿元,同比增长40.6%,其中国内实现票房33.6亿元,澳洲实现票房6.4亿元。蔡灵也表示,当前国内院线数量较多,全国城市院线近50条,而反观美国院线,数量较少,只有10条左右,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影视市场不断成熟,院线市场集中度势必会进一步提高。今后中小型、小型院线被整合的速度将会加快,呈现几大巨头争霸的局面。欢迎定制腾讯新闻客户端“股票”频道,重要资讯,一网打尽!许家印、王石...这些地产业响的领军人,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跟他们面对面交流呢?快来腾讯证券官号(qqzixuangu)约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slashzh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内地电影票房急剧下跌 今年无望称霸全球
您当前的位置 :
  美媒:中国电影票房增速下滑或掀起影院并购潮
  参考消息网10月8日报道美媒称,中国电影票房火热的增长势头或许正在冷却,但另一个趋势可能正在抬头:合并。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6日报道,视频游戏开发和运营商完美世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个月宣布,计划以人民币13.5亿元(约2亿美元)收购陷入困境的中型院线今典集团。完美世界首席执行长萧泓将收购今典旗下的217家影院视为打造大型院线的第一步。
  萧泓表示,在影院领域,合并是不可避免的。他表示,完美世界希望能够成为市场上最后剩下的少数参与者之一。
  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与美国相比,中国影院市场是分散化的,31,600块屏幕分属48家院线。而在美国,少数几家院线掌控着大部分影院。
  中国最大院线是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从母分司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拆而出,在中国的电影票房中所占份额不到14%。其次是中影星美院线,所占份额为8.7%,由国有企业中国电影集团控股。
  今年前八个月,中国票房收入增长12%,至人民币327亿元,但增速仍显著低于近年的增长水平。比如,中国2015年票房收入同比增长30%。
  票房增速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影院通过减少优惠和折扣的方式实际上提高了价格,另一个原因是缺乏卖座、必看的影片。不论原因是什么,这都意味着,中国明年将无法如外界长久以来预期的那样,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
  光大证券首席传媒分析师王铮称,上述降温趋势也可能为整合提供另一动力,一些小型影院或因市场逐步成熟和利润率下降而产生出售自身的想法。
  一些大型参与者也在进军影视业,可能是在为未来的收购交易试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电影制作公司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有限公司5月份以1.52亿美元买入广东大地影院4.76%的股份。以票房排名,大地影院为中国第三大影院连锁企业。
  阿里影业副总裁杨磊磊在一份书面回应中称,该公司对电影业务高度重视,并将继续投资于现有影院和修建新影院。他表示,该公司现正与几家影院运营商进行商谈,重点将关注沿海城市的影院。
  中国娱乐业巨头万达集团也希望通过合并和新建影院来巩固该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大影院运营商的地位。
  从万达集团分拆出来的万达电影院线近期宣布,计划在未来六年新增150家IMAX影院。该公司还在旗下购物中心和娱乐主题公园内开设新影院,但未透露具体数量。
  总部位于北京的博纳国际影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预计,未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参与者数量将减少。该公司在博纳影业集团旗下拥有35家影院。
  博纳国际总经理黄巍称,合并将带来大型品牌体系和规范的管理,这是一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基础。他表示,合并还有助于服务的标准化,并避免低层次竞争,是该行业跃升到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
  资料图片:北京市的一家万达影院外景。新华社发(万象摄)
本网各平台二维码,扫一扫新闻更精彩当前位置: >
> 这是今年最倒霉的综艺改编大电影,总票房只有可怜的183万!这是今年最倒霉的综艺改编大电影,总票房只有可怜的183万!来源:编辑时间:个Ta是这若干何年综艺节目改编顺利的大电影,可惜票房扑街少有人问津。《舌尖上的新年》,日上映。导演: 陈磊 / 邓洁 / 李勇 影片讲授:李立宏(如今国人听到他的声音,没有不流口水的吧)影片主题:“重回过去的世界”、“寻找我们的年味儿”。简介:叙述了多个新年家庭中发生的故事,颠末进程中国大地上逢年过节所要做的美食,鲜活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慢慢带着每一逐个名不雅观众,去享受旧时的那种习俗和舌尖上的美味享受。一波美图如下(你不流口水,你来揍我吧):这部影戏虽然赶到了年关这个好时机,然而市场不看好并没有给出若干许排片量,最终收入了仅仅一百多万的总票房,而那些只请若干何个人气演员或者者明星离开场的片子,就会收入千万或者者过亿的影戏来说,与之相比票房切实是九牛一毫。还记得前几多年那些人气爆棚的综艺节目改编大电影吗?《爸爸去哪儿》以7亿票房完美收官,第二部虽人气大跌也仍然有超过2亿元的票房。《疾驰吧兄弟》大电影,最终以4.31亿票房收官,同样乐坏了节目组。直到起先者《极限挑战》综艺大片子上线,观不雅观众开始越来越不看好综艺改编的了,但票房最终也是过亿。而这些都是口碑低乃至极差的,幸运的是他们赶上了一个创新(让人气综艺改编成影戏在海内是首例)期间,良多不雅观众抱着陈腐好奇的心态进去看,出来后都纷纷扬扬感觉“上圈套啦!”而《舌尖上的新年》,总票房只要183万,悲乎哀哉!这部片子票房不佳,也并不尽是因为赶不上综艺改编电影的盈余期(毕竟极限挑战是在日上映),主要因为这是一部电影记载片,这一向都是片子院里的“弱势群体”。在上映这方面本身就不会被电影院和投资人看好,排片量以致都不敷3%,加上当时的宣传不够(没有搞好营销方式),以及这部电影的主演没有啥人气演员撑腰。这方面可以参考《我们诞生在中国》,周迅主演、陆川执导,最终收录了6650万的票房。只能说,国人的观不雅影水平尚有待提高!如今人们去片子院看电影(包含我),与朋友去一般都是冲着爆米花类的大电影,因为我想看的好片子难以投其所好,一团体又不愿意去看,所以会退而求其次,看大片如《长城》欣赏下特效就好了,搞笑影戏搞笑下也就好了。这方面只能说,国人对于于于片子的谋求还真有待前进,当国外在谋求剧情曾经经不大注重看腻了的特效时,我们还像是一群“乡巴佬”在追求着特效功效有多好。而记录片都是对照愁闷的剧情,没有跌宕起伏的热潮亲睦的剧情首尾,难以吸引人呼朋唤友一起去看。但我想说,《舌尖上的新年》真的极度得当在影戏院,安安静静的欣赏那些美味,是一种好的享受。《舌尖上的新年》这是一部口碑好票房低的片子(没人气反差即是大啊)。豆瓣评分8.4,外网IMDB也有7.8的高分。好评也是一大片(不过我信任良多人都是在网上找资源看的……)。没看过有空看看吧,尤其是吃货们,快过年了。异域的年味还记得吗?看记载片去重温下,暖暖的。
  《这是今年最倒霉的综艺改编大电影,总票房只有可怜的183万!》由:
编辑发布相关电影:《》相关资讯:上一篇: 下一篇:近期推荐影片:最新资讯推荐资讯热门资讯影院发展的下一步 兼并收购是必然?
作者:来源:中国文化报
  国庆小长假已告一段落,纵观今年国庆档,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5.8亿元,较2015年创纪录的18.5亿元票房减少约2.7亿元,下降幅度为14.6%,这也是近10年来国内国庆档首次出现电影票房负增长。
  与半年多来电影市场一直不温不火甚至有点“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关于影院的并购整合行为却在逐渐增多。这不禁引发行业内外对于电影市场发展趋势的另一种猜想――影院市场是否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并购整合热潮?
  票房增长趋于放缓
  今年电影国庆档,7天时间共有10余部国产电影上映,类型虽涵盖魔幻、青春、现实、动画等,也不乏票房“黑马”,但并无“现象级”影片,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然而从2008年至今,国庆档这一黄金档期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特别是从2013年至2015年,分别产出票房6.17亿元、10.91亿元、18.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55%、76%、69%,均高于当年全年票房增速――对比最近的降幅14.6%,今年国产电影颓势可见一斑。
  事实上,今年中国电影市场降温并非国庆档独有。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资金办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总票房124亿元,较去年同期票房可谓是“原地踏步”;今年中秋档电影票房总收入为5.0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05亿元相比,下滑15.87%……这对于习惯了井喷式增长势头发展的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来说,2016年遇到了一连串的猝不及防。
  对比近3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一年一个台阶”的高增速,近期国产电影票房大幅度缩水也引发了行业内外的普遍关注。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电影已面临“拐点”,在经历了十余年平均每年30%左右的高速增长之后,可能面临一段时间的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期,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态势下的一次必然调整。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看来,虽然从表面上看票房有所下降,但今年的数据更加真实。去年大量票补以及买票房的市场乱象在今年得到遏制,挤出了票房市场中的泡沫和水分。同时,饶曙光认为,票房下滑并非坏事,国内电影到了从数量性增长变成质量性增长的阶段,随着电影结构的改善,中国电影生态将更为优化。当市场回归电影创作本身,影片的质量、结构、资本都得到重整提升,国内电影市场将会呈现更为良性的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业内专家指出,票房市场增速放缓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影院的潜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有关。一部影片的影院票房产出依然是收回投资的关键,对于其他回收渠道有明确的示范效应。目前很多院线和影院在影片的宣传方面没有太多创新,直接影响到票房收入。如何进一步挖掘影院潜力,解决院线与影院经营缺乏差异性的问题,也成为当下影院经营者关注的焦点。
  影院并购重组动作频繁
  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屡屡创造的“神话”让业内外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巨大的潜力,然而从今年以来出现的票房下滑现象,开始令业界担忧: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还能持续多久?
  快速的影院建设,大量的银幕堆砌,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的纵向扩张,这些都无法阻止因佳片缺乏而导致的观影人次与平均票价双双下降的现象。对此,首席传媒分析师王铮分析认为,当前的种种现象都在向业界传递出同一个信息:通过快速扩张银幕数来拉动票房的时代已经逐步过去,影院的经营管理必须要提升到新的高度。尤其是当市场经过持续几年的泡沫之后,小的院线没有竞争优势、没有品牌优势,最终的命运就是被并购重组。
  对比北美院线从扩张到同质化发展后的并购整合发展轨迹,从国内近期一些院线并购案例来看,这一趋势也初见端倪。记者注意到,步入今年以来,各路资本纷纷涌入院线产业并大肆扩张,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目前,、阿里影业等院线巨头和资本玩家都在强势整合院线资源。万达电影院线近期宣布,计划在未来6年新增150家IMAX影院,该公司还将在旗下购物中心和娱乐主题公园内开设新影院。
  今年5月,阿里影业则通过旗下子公司认购了大地影院10亿元。根据认购协议,在约定期限内,阿里影业可将债券本金转为对大地影院的股权投资;今年8月,阿里影业又以总价1亿元收购杭州星际80%的股权。而杭州星际主要从事杭州星际影城经营与管理、电影放映及其他相关业务。阿里影业副总裁杨磊磊在一份书面回应中表示,公司将继续投资现有影院和修建新影院。
  9月13日,发表公告,计划以13.5亿元收购中型院线今典集团。完美世界将收购今典旗下的217家影院视为打造大型院线的第一步。对此,完美世界CEO萧泓表示,在影院领域,合并已不可避免。
  在王铮看来,近期国产电影票房市场上的降温趋势也可能为影院整合提供一定的动力,一些小型影院或因市场逐步成熟和利润率下降而产生出售自身的想法。
  影院发展下一步:兼并收购是必然?
  虽然这几年中国影院建设热火朝天,但在王铮看来,国内院线集中度偏低,3.16万块银幕分属48家院线。前十大院线市场占比在66%,前四大院线占比仅44%左右。而在北美市场前四大院线占比约60%,少数几家院线掌控着大部分影院;在韩国,前三大院线市场占比高达96%;在澳大利亚,前两大院线占比近50%。
  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目前国内影城和票房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据统计,国内28%的影城贡献了73%左右的票房,40%的影城占据了90%的票房。就影片来讲,票房1亿元以下的占到87%,这87%的电影只占了总票房的11%。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影院市场发展的方向也将逐步走向并购和整合。然而,在大多数影院经营者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传经典影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芳芳看来,近期出现的并购案例不过是市场上的正常投资行为。之前因电影市场过于火热,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而近期并购行为的出现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影院市场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董芳芳对记者表示,虽然今年票房整体增速放缓,但作为新兴影院的经营者,依然对市场充满信心。“通过提升影院的放映质量和服务质量,目前我们在市场中仍处于上升趋势。”
  鑫苑星空院线的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作为一家新兴院线,依然看好市场未来发展,希望通过差异化竞争求生存。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更具有可开发的市场增值空间。正是洞察到这一市场趋势,星空院线努力避开与众多品牌在一线城市的正面交锋,全面布局未来更有潜力的二三线城市市场。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影院合并将为行业发展提供良机。博纳影业集团副总裁兼影院投资公司总经理黄巍在中国影院投资发展论坛上针对影院合并趋势谈到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合并将为行业整体带来大型品牌体系和规范的管理,这是影院行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合并还有助于服务的标准化,并避免低层次竞争,是该行业跃升到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new Date().getHour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院线票房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