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绿色贸易壁垒外文文献壁垒?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它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什么是绿色贸易壁垒?
  今天突然感觉我的同学的毕业论文中,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的很多.今日有兴致了也想谈谈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的事.首先我想说明什么是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并不是从壁垒的颜色上来定义的.而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是产品若要进入某个国家或地区销售,必须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欧洲最先使用以环境技术为内容的法规,提出其市场准入有环境要求的地区,这便产生了“绿色贸易壁垒”。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缓管理付益严格的社会情况下而产生和逐渐发展,以保护环境为理由,通过颁布严格的各种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设立门类繁多的环境标志及复杂的评定程序,从审议圆眼贸易受到阻碍,它是技术壁垒的一种新形式.
有关绿色贸易的条款有:&&WTO法律框架之下,有关绿色贸易的条款主要散见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以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农产品贸易协定》、(《农产品贸易协定》直接涉及环境保护的是国内扶持部分,它提出了“绿色补贴”的概念,主张生态环境计划及农场主的直接绿色补贴等国内扶持措施,不在协定规定的消减之列,以降低现代农业对环境的危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鼓励各国更多地进行环境技术的研究、创新、转让和使用。)等规则中,主要体现在:
(一)GATT1994第二十条
&&&&GATT第二十条(GATT第20条总款(general
clause)规定:“本协定的任何规定不得被解释为禁止缔约国采取或加强以下措施,条件是,对条件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任意的或不合理的歧视,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第20条接着在1到10项中开列了十种此类措施,其中GATT20(b)规定了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GATT20(g)规定了与保护可用尽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如此类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一般例外”的规定为,在如下措施不以构成相同情况下对不同成员方不合理的歧视的方式或者不以构成对国际贸易造成隐蔽的限制的方式实施的前提下,本协议不应禁止任何缔约方采取或者实施下列措施:……(b)保护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的必要措施……。这就意味着允许成员国采取“保护人类与动物健康和生命的措施”“基于养护可用尽的天然资源保护”为目的,可以背离WTO的基本原则和承诺。该“环保例外权”不明确,是导致绿色壁垒在WTO体制内泛滥的总根源。
(二)GATS第十四条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14条规定“一般例外”条款,规定了“环保例外权”,但是与GATT不同的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一般例外不包括为有效保护可能用尽的天然资源采取的有关措施,因为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已经做出《关于服务贸易与环境的部长会议决议》,WTO将成立专门工作组组织成员国就这一问题进行谈判,力争达成协议。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允许成员方采取以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和健康的必要技术措施,可以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因此,各国可以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高技术标准。同时,TBT2.2条规定如下:成员方应确保技术法规的草拟、通过及适用在目的和效果上均不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就此而言,技术法规造成的限制贸易的效果,不应超过实现合法目的的必要,且应将不能实现合法目的可能产生的风险考虑在内。(在评估上述风险时,应特别考虑以下相关因素,可得的科学和技术上的信息、相关的生产技术或者产品预计的最终用途。根据TBT协定2.2条的规定,一个具有贸易限制效果的技术法规,应符合以下条件,才具有正当性:其一,实现协定规定的合法目标;其二,技术法规造成的限制贸易的效果,不应超过实现合法目的的必要限度。)
(四)《补贴与反补贴协议》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将补贴分为禁止使用的补贴(prohibition
subsidies)、可申诉的补贴(actionable
subsidies)和不可申诉的补贴(non-actionable
subsidies)的三种,为绿色补贴提供了合法基础。但一些进口国以此为由,征收反补贴税,使受补贴产品价格扭曲。WTO没有规定哪些绿色补贴合法,哪些绿色补贴不合法,这导致进出口各国间贸易冲突的发生。
(五)《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规定有关卫生和动植物检疫领域的法律法规、检疫方法及检疫措施,要符合WTO的非歧视待遇和透明度原则,以国际标准为基础。但是,该协议又规定了“预防条款”,即在找不到检验的“科学依据”时,可以临时性地采取更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的大部分内容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协定规定:对动植物携带疾病的传播或者输入,对添加剂、污染物、毒素、食物、饮料、饲料中导致疾病的有害物的含量,缔约方有权选择它认为适合的程度来保护其辖区范围内的人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这为一些国家设立更为复杂苛刻的绿色检疫壁垒大开方便之门。
由此可见,环保浪潮对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产生了一定影响,在WTO的有关文件均涉及环境问题。但是,WTO在此问题上的态度不明朗,条文不具体。一方面,WTO原则上承认各个成员为了保护各自的公共秩序和防止环境污染,有权制定本国的环保政策并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则要求这些政策和措施不能妨碍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正常运行、使环保措施成为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然而,它没有为此做出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和说明,这不仅不能达到绿色国际贸易的要求,预防贸易保护主义的变相滥用,反而为其变相滥用提供了堂而皇之的理由。可以这么说,由于“环保例外权”的内容不明确,“环保例外权”的限制条件不具体,对发展中国家缺乏差别性待遇,WTO的环境贸易规则不自觉地为不正当性绿色壁垒开了“绿灯”。(参见那力、何志鹏编著:《WTO与环境保护》,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02页;赵春明主编:《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216页。)
&&&&就上述规则本身而言,绿色壁垒也对WTO的基本原则造成了冲击,主要体现为:首先,它背离了自由贸易原则。自由贸易是WTO要追求的目标,自由贸易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发达国家制定的高标准的环境标准、环境成本内化的要求,使发展中国家丧失比较优势,从而使WTO的自由贸易的目标也就失去了根基。其次,违反GATT第十一条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的规定。这是实现贸易自由的重要保证。虽然不像配额许可证那样明显,但绿色壁垒所起的作用无疑是相同的。再次,它违反了非歧视原则。在国际贸易中,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是WTO的最基本原则,依该原则,是不允许歧视任何成员国的,各成员国之间是平等的。但是,复杂而苛刻的环保要求,会使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从而造成对发展中国家事实上的歧视,进而使差别与特殊待遇原则落空。为了实现实质上的贸易平等,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WTO规定了发展中国家享有差别于发达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发达国家统一实施环保标准,使WTO主张的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与特殊待遇无法体现,更无法实现。此外,国际上缺乏有效的机制制裁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发达国家就采取国内一整套环境法规来监管国际贸易,单边措施产生的“溢出效应”,使得绿色壁垒对WTO原则的背离愈为严重。
&&&&总之,WTO法律框架下,绿色壁垒规定的分散性、不确定性、不完善性,对国际贸易是极为不利的,会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得以出现、蔓延。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国际贸易试卷
关税,请运用有效保护理论简要回答,这一关税结构对我国石油产业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47、简述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流派。
48、外国某公司在我国广东某地投资办厂,生产出电子元件又返销国外,是否算作我国的出口贸易?
49、怎样根据提供曲线求出均衡贸易条件?
50、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要点。
51、新贸易保护主义有哪些特点?
52、对外贸易乘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实际意义又是什么?
53、A、B两国麦与布的国内交换比价分别为1:3和1:1,为什么说两国开展贸易后交换价格一定介于1:3与1:1之间?
54、何谓贫困化增长?其原因何在?(画图说明)
55、解释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56、为什么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57、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鼓励出口的措施。
58、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促进战略各有什么特点?
59、里昂惕夫之谜出现后,出现许多理论来试图解释它,请举出其中三个理论及期解释的要点。
62、比较利益理论有哪些假设前提?
63、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4、人力资本学说的要点是什么?
65、简述什么是“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66、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什么?
67、什么是外贸依赖程度?观察它的变化有什么意义?
68、举例说明什么是绿色壁垒?
69、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利益理论有什么内在联系?
70、罗勃津斯基定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71、重商主义有什么特点?
72、什么叫做“贫困化增长”?
73、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74、造成贫困化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75、应怎样对待三种形式的商品倾销,为什么?
76、最惠国待遇有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77、什么是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78、什么是重商主义?早,晚期重商主义有什么不同?
79、偏好相似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80、GATT中的非歧视原则和GSP中的非歧视原则有甚不同?
81、请简述出口补贴的主要形式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82、国际贸易间接利得表现在那些方面?
83、简述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84、什么是关税同盟理论?
85、简述垄断条件下征收反倾销税的经济效应。
87、H―O理论和H―O―S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8、画图说明,在边际机会成本递减情况下的一国贸易和分工利益?
89、什么叫经济的贫困化增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0、举例说明,什么叫做“产业内贸易理论”?
91、菲律宾国某商船在我国上海港停泊,该国某商人将船上的一批机电产品存放到上海海关保税仓库中。一个月后,菲商将这批产品的一半原封不动地运进上海市场;又将其中的另一半产品改换商标,继续由商船运往韩国销售。试分析,这两种活动是否算作我国的专门贸易?为什么?
92、新加坡一家公司在我国苏州市投资,生产出电子元件又向新加坡返销,是否算作我国的出口贸易?为什么?
93、要素禀赋理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94、比较利益理论与相互需求理论有何不同之处?
95、里昂惕夫之谜对要素禀赋理论有什么修正和影响?它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96、产业内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7、同类同质产品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
98、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99、产品贸易周期的各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100、如何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分析国际贸易的直接利得?
101、国际贸易间接利得表现在哪些方面?
102、试述国民收入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
103、国际贸易利得分配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04、各国制定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105、保护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有哪些?
106、简述李斯特贸易保护的原则和措施?
107、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08、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何重大缺陷?
109、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起因和特点是什么?
110、限制进口主要有哪几种措施?
111、进口贸易制裁会产生什么经济效应?
112、一国为什么要出口限制,出口限制的措施一般有哪几种?
113、从价税与从量税有何区别?
114、什么是进口替代战略?什么是出口促进战略?
115、外汇倾销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实际效力?
*116、本国货币贬值是否会增加出口贸易额?试作图分析。
*117、本国货币贬值是否会减小本国的进口额?试作图分析。
*118、贸易小国实行货币贬值,是否会改善贸易差额?为什么?
*119、用买方货币来确定价格,是否会改善贸易差额?为什么?
*120、货币贬值初期该国的贸易差额为什么会继续恶化?
*121、如何判断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122、简述我国人民币汇率所进行的几次大调整。
123、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迭起的原因是什么?
124、关税同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各是什么?
125、试比较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126、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有哪几种形式?其内容有何区别?
127、最惠国待遇有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适用于哪些范围?
128、国民待遇适用哪些范围?有些什么例外?
129、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130、世界贸易组织有些什么特点?
131、试述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的机制?
132、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有哪些?
133、你如何看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弊?
五、分析、论述、计算题
1、假设生产1单位布,A国要2人,B国要4人;生产1单位酒,A国需6人,B国需8人,根据比较利益,在各国现有人数不变情况下进行完全性国际分工,那么,A、B两国各应分工生产什么?分工后现有人数投入不变,两国各自生产多少单位的产品?两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交换比率是在什么范围?
2、假设一国只生产X、Y两种产品,其边际机会成本是递增的,该国原生产点为A,根据比较利益参与国际分工后,生产点转移到B点,国际价格线为P。试用图解法说明,该国只进行国际贸易、不参与国际分工的利益,以及既参与分工,又进行国际贸易的利益。此图解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有何论证意义?
3、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促进战略有什么不同,发展中国家应运用什么贸易发展战略?
4、已知:生产每单位X产品需投入2单位劳动力,6单位资本;生产每单位Y产品需投入4单位劳动力,2单位资本。
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10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20美元;B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6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试求:
(1)用H-O理论分析两国将如何分工?
(2)用比较利益论分析两国将如何分工?
(3)计算分工后,同样的投入可增加的产出。
5、已知一单位纺织品A的进口价为10美元,生产每单位纺织品A须投入价值3美元的棉纱和价值4美元的尼龙。当纺织品A、棉纱和尼龙的进口税分别是15%、5%、10%时,纺织品的有效关税是多少?
联系客服:cand57</56个民族的节日阿昌族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德昂族泼水节 农历四月十五日会街节 农历九月初十东乡族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泼水节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撒神 农历七月初一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尝新节 农历八月十…爱与责任心得体会良田 李应会教师要学会安贫乐教教师的爱与责任指出:“禁止在学生面前发牢骚、说怪话,流露消极人生观、庸俗处世哲学和低级趣味,严禁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变革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经济发展不平衡,又由于…作文教 学 中尝试提 高学 生的主体 参 与意识 河 北省 承德 县 实验小 学 杨 丽新 作 文教学是语 文教学 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 中必不 可少 的一个 组成部分 。为 了促进 学生 全面的 ,健康 的 ,充分 的发 展 ,使他们 …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一、 名词解释1、 净进口: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净出口:出口量大于进口量2、 出口部门: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3、 总贸易:总进口加上总出口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总贸易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主要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专门贸易: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就是一国的专门贸易额。专门贸易额只包括那些进口是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出口是由该国生产和制造的商品,主要反应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起的作用。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二、思考题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与国内贸易有什么区别?国际贸易量的计算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2)3)2、什么是贸易差额?它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1)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2)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境地。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好事。巨额顺差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的调控能力。3、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使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比重来表示。相对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它就是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各有优劣。集中有利于信息的交流、扩大出口国商品在进口国的影响,但无论对进口还是出口而言,一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过于集中,都会使该国容易受制于人,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境地。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分散则可以降低一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风险、避免进出口厂商之间恶性竞争,但其不利之处在于市场的分散可能加大交易成本。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垂直型分工:是指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原材料的国际分工水平型分工:是指各国在工业生产之间的专业化合作。前向联系:某个部门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后向联系:某个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间的联系。 1. 什么是国际分工?当代国际分工有什么新特点?答:国际分工是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新特点1、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2、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速发展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传统“垂直型分工”国际分工的主流地位已经让位于“水平型”的国际分工4、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渐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 2. 试述国际贸易对一国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国际贸易可以给参与各方带来诸多利益。从静态角度来考察,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可以在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通过贸易分工而实现福利的总体增长,但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会在国内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产生利益再分配。从理论上讲,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某种产品的出口会使国内出口集团受益,消费者受损;某种产品的进口会使国内进口竞争集团受损,消费者受益。因此,国内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国际贸易的态度往往不一致。 3. 试述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并谈谈一国如何创造条件,利用国际贸易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第一,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 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第三,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第四, 开展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第五, 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六,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章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绝对成本与绝对利益:绝对成本是指各国(或地区)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如自然资源、土质和民族素质,生产在成本上占绝对优势即低于别国的产品,并进行交换,对各国都有利。绝对利益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比较成本:所谓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比率:所谓要素禀赋比率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一般说来,在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要素密集度:所谓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认为,关税并不会改变贸易条件,其结果是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那么,商品国内相对价格的上涨(甚至不管这种上深究竟是起因于关税的升降还是其它一些原因)一定会提高该商品生产过程中相对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此定理假设:当商品相对价格上升时,会增加在生产这种商品时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回报率和收益率。因此,该国生产所用的稀缺要素的真是回报率会随着关税是而上升。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即H-O-S定理。按照赫-俄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 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故被称为H-O-S定理。国家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论有四个点A,要素条件:土地(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力,劳力教育水平,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等。这些要素条件,有些是自然因素,另一些则是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B,需求条件:国内市场是否足够大。多数公司首先的目标是着重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如果国内市场很小,公司很难开发出新产品。C,相关及支撑产业。波特聚类自然形成,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D,公司战略,结构及对抗表现:国内的竞争环境造就了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答: 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绝对成本理论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却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学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的片面看法,从而给自由贸易政策以理论上的支持。根据其理论,斯密主张取消对外贸易中的一切特权和限制,实行贸易的无限自由。他认为,只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适宜的国际分工体系才能建立,各国才能合理地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从事最有利的生产。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到现代也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闭关自守肯定落后;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只会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仍然是斯密的贸易分工理论留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 试评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的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称它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是在那些可以称作既正确且重要的社会科学原理中首屈一指的”。比较成本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如果说,绝对成本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那么,比较成本理论就进一步将贸易分工互利性原理一般化、普遍化了。也就是说,李嘉图的基于比较成本的分工原理比斯密的基于绝对成本的分工原理更具有一般性。比较成本理论表明,不论这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有可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的也可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中获得利益。从哲学高度看,比较成本理论揭示的是人类分工、协作、交换、互利的“大道理”。只有从这个角度看,才能深刻理解比较成本揭示的分工思想。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比较成本理论作了那些发展?答: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人们有时又把该理论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要素禀赋论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两个前提条件是: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配置不一样。从成本角度看,要素禀赋论实际上是比较成本理论的发展,将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扩大到资源与要素领域。 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西方经济学家对此做了哪些解释?答: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劳动熟练说、人力资本说、技术差距说、自然资源说、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需求偏好的逆转、贸易政策的扭曲 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答:产品生命周期,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任何产品都和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过程,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2)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分析判断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推测产品今后发展的趋势,正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寿命,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产品生命周期是可以延长的。(4)产品生命周期用以解释工业制成品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对解释国际贸易有重要参考作用。它引导人们通过产品的生命周期,了解和掌握出口的动态变化,为正确制定对外贸易的产品战略,市场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5)它揭示出比较优势是不断在转移的,每一国在进行产品创新、或模仿引进、或扩大生产是,都要把握时机。而进行跨国经营,就可以利用不同阶段的有利条件,长久保持比较优势。(6)它还反映出当代国际竞争的特点,即创新能力,模仿能力,是活的企业生存能力和优越地位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产业间贸易,另一种就是产业内贸易,也称作部门内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1)偏好相似论。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即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如果两个国家需求结构完全一样,一个国家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是另一个国家可能进口的商品,因而产生产业内贸易。(2)市场结构论。①外部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②内部规模经济、产品差别、需求差别与产业内贸易。(3)产业内贸易与公司优势。市场结构理论表明,在产业内贸易中,各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公司的特定竞争优势,而不像产业间贸易那样,首先表现为国家的竞争优势。 总之,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差别以及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合。 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哪些因素决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如何?答:波特认为国内四个基本变量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① 要素禀赋;② 需求状况;③ 相关产业相辅助产业;④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第一, 生产要素方面,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都强调生产要素在企业和产业创造竞争力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 第二,同业竞争方面,波特认为,激烈的同业竞争能够给企业提供足够的压力来增加对高级生产要素的投资和研究开发活动的投资,从而有利于推进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林毅夫等认为,对一个特定的行业来说,只有该行业符合经济的比较优势时,同业间的良性市场竞争才可能实现。第三, 需求条件方面,林毅夫等认为,需求条件包括多种内容,一些内容更多地属于外生性条件,不必进行深入的讨论。第四, 关于相关与支撑产业,竞争优势理论非常强调相关与支撑产业(或产业集群)对于企业和产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性。鉴于以上分析,林毅夫教授指出,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优势才可能形成。或者说,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与必要性条件。 第四章 世界市场 商品交易所:根据货样进行大宗批发交易的场所。交易所中通常没有商品,买卖时无需出示和验看商品,而是根据规定的标准和货样进行交易。成交是在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的。来料加工:是甲方国家按照乙方国家的要求,把乙方国家商人提供的原料、辅料加工后把成品交给乙方,收取加工费用。进料加工:是进口原谅进行加工,把成品销往国外。调拨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规定的购买商品的价格。 1、 世界市场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了哪些积极作用?答: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是性命攸关的大事。第一, 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不可缺少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来源。第二, 世界市场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有助于缓和资本主义各个社会生产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三, 世界市场是资本扩张的结果和条件。 2、 什么是世界市场价格?世界市场价格的决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世界市场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世界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价格。世界市场价格是衡量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消耗大小的标准。 影响因素:1、国际价值是世界价格变动的基础2、货币价值是影响世界价格的基本因素3、 世界市场供求对世界市场价格的直接影响4、 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与垄断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5、 国际经济周期、有关国家的经济贸易政策等 4、什么是“一种商品一种价格的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答:一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是指在统一的市场上,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同一种商品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格。条件:在统一市场的几个不同市场区域内,如果一种商品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格,那么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更多的卖者将被吸引到价格高的市场区域中去,而更多的买者将会把订单转移到价格低廉的市场区域去。从而形成一种商品一个价格。 5、试述跨国公司运用调拨价格的目的及其限制条件答: 跨国公司利用调拨价格的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用调拨价格达到避税目的;(二)用调拨价格来加强公司的竞争地位,或控制市场竞争;(三)利用较高的调拨价格把款项从一国调到其他国家;(四)当一国实行物价管制时,跨国公司通过操纵调拨价格,就可以达到逃避管制增加利润的目的;(五)在海外与当地资本合资经营企业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可以操纵调拨价格来压低这家企业饿利润水平和增加母公司的利润,也可以利用调拨价格把利润从这家海外企业转移到母国或其他国家,以减少工会要求提高工资的压力。此外,利用调拨价格,跨国公司还可以达到资源保全、回避政治风险等目的。其限制因素主要有:(一)子公司数目的限制;(二)子公司相对独立利益的限制;(三)费用的限制;(四)东道国的限制 8、试述加工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创造条件发挥加工贸易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答: 加工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促进作用。第一,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的优势;第二,开展加工贸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三,展加工贸易有利于积极利用外资。但发展中国家在从事加工贸易的过程中,也可能面临诸多不利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工贸易受外商制约较大,加工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第二,在加工贸易中,外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为其自身利益,他们往往不愿向加工方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第三,加工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有时对东道国不利;第四,加工贸易对一国产业结构升级、整体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受到东道国基础产业、中间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基于以上问题,发展中国家在从事加工贸易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发展基础产业和中间零部件产业,创造加工贸易带动产业机构升级和整体经济发展的条件。另外,要不断健全对加工贸易的管理制度,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第五章、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常用的贸易条件有3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所得。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最有意义,也最容易根据现有数据进行计算。罗伯津斯基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H-O模型建立在一国拥有的要素总量固定不变的基础上。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是指当一个国家(通常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出口产品(通常是初级产品)的供应量急剧增加时,它的国际市场价格趋于下跌,甚至跌倒使这个国家受到损害的地步。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把商品贸易条件与要素生产率结合起来考察的贸易条件指数。分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日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不仅要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比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得要快。在要素相对价格比率不变的情况下,将相对多用资本要素而少用劳动要素,结果是所给定的产量能够用更少单位的劳动和资本生产出来,但资本/劳动的比率提高了,既节约了劳动,又提高了产量。 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比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得要快。在要素相对价格比率不变的情况下,将相对多用劳动要素而少用资本要素,即生存中一部分资本将被劳动锁替代,每单位资本使用了更多的劳动,结果是所给定的产量能用更少单位的劳动和资本生产出来,但资本/劳动比率降低了。国际需求方程式:是指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两个国家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并相互交换,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例。 1、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理论上的贡献和局限性何在?答: 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点:①比较成本确定贸易条件的上下限;②相互需求状况决定具体的贸易条件;③相互需求强度影响贸易利益的分割;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强调需求因素在决定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上的重要作用,以比较利益为基础阐述了商品国际交换比率的确定过程,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李嘉图的交换价值理论。然而,它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首先,这个理论以贸易收支平衡为前提来论证贸易条件即国际交换比例,而国际交换比例又是又相互需求所决定的。另一方面,相互需求的数量又是由国际交换比例决定的。这显然陷入了某种循环论证。其次,相互需求原理只能运用于经济规模相当、双方的需求都能对市场价格产生显著影响的国家。再次,相互需求原理以物物交换为例来论证国际需求方程式,在一次交换活动中容易求得国际收支的平衡,但一国进行的所有交易活动要想同时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显然是不可能的。 2.试述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对他国贸易格局及贸易条件的影响。答: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将经济增长分为出口偏向型增长和进口偏向型增长,它们主要指经济增长对某个部门的偏向而非国家。他国经济增长对本国有利还是有害、本国参与国际贸易会增加还是减少国内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这些取决于经济增长的偏向性。其他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对本国贸易条件有利。因为其增加的产品出口如果恰是本国的进口产品,并且能影响进出口价格的话,一定导致本国进口价格下降。如果本国其他条件不变,则贸易条件改善。其他国家的进口偏向型增长对本国贸易条件不利。因为其国内进口竞争产品生产能力的增强将导致进口的减少,如果该种产品恰是本国对其出口的产品,将使本国对其出口相应减少。如果其进口的减少能够影响进出口价格的话,一定导致其进口价格,即本国出口价格下降。在本国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贸易条件恶化。可见,并非外国所有的经济增长对本国贸易条件都会产生影响,而是取决于其扩张方向。只有当其扩张方向恰好针对本国的进出口时,这种增长才会影响本国的贸易条件。3.技术进步有哪些类型?它们对贸易条件有什么影响?答:假定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两种商品,技术进步可分为三种类型:中性技术进步、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1)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产量的增加;(2)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会导致资本密集型产品产量的增加;(3)中性技术进步会使得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都会增加,对一国贸易条件的影响主要看何种要素密集型产品为出口产品,其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可以从上述两种情况加以具体推定。除了上面分析的因素外,还要受到该国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以及外国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影响,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作出判断。 4.试述关税政策对一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答:从理论上说,一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进出口价格的比率,从而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一国政府的关税政策甚至能直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我们知道,征收关税会引起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的变动,从而产生多方面的经济影响。但这种经济影响对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是不同的。假定征收关税的是一个贸易小国,该国的进口量变动不能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征收关税以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等于关税税率,关税全部由进口国消费者负担。关税虽会影响到该国的生产、贸易、消费、收入分配方面的变动,但不会对该国的贸易条件造成影响。如果进口国是一个贸易大国,该国进口量的调整就会影响到世界价格,征收关税会对该国的贸易条件发生影响。大国征收关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上涨,同时,国际市场价格下跌,价格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加在一起才等于关税税额;大国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支付的进口关税,不是全部由进口国的消费者负担的,而是由进口国的消费者和出口国的生产者(通过出口商)共同负担的。很清楚,由于征收关税使得大国的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如果该国出口价格不变,那就意味着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 5.试述“中心—外围论”的主要内容。80年代后期辛格又对其进一步作了哪些发展?
答:“中心—外围论”的主要内容: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由发达国家作为中心,控制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地带。唯有中心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发展,而外围地带只能顺应中心国家的发展而发展。这种依附关系在国际贸易方面则表现为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经常性的收支逆差。辛格发现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除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初级品对发达国家制成品的贸易中外,还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向:①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甚于发达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
②发展中国家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恶化甚于发达国家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恶化。辛格等科学家将此归咎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债务负担。他们将贸易条件恶化的范围从初级产品扩大到制成品,进一步强化了贫困化增长的概念。他们指出,将边缘地区(南方)的出口产品更多地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制成品并不能为相对于中心地区(北方)的贸易条件恶化提供一条真正的出路。 6.试述一国国内经济增长对贸易格局和贸易条件的影响。答:一、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㈠生产要素不平衡增长对生产格局的影响;㈡生产要素不平衡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㈢贫困化增长;㈣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对他国贸易条件的影响;二、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㈠技术进步的类型;㈡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三、商品结构与贸易条件四、贸易政策与贸易条件五、技术贸易与贸易条件六、国际收入转移与贸易条件 7.什么是贫困化增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答:贫困化增长是指当一个国家(通常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出口产品(通常是初级产品)的供应量急剧增加时,它的国际市场价格趋于下跌,甚至跌倒使这个国家受到损害的地步。 贫困化增长出现的原因:1.一国极端缺乏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以致新增资源只能进入出口部门2.外国对本国 所增长的出口产品的需求几乎无弹性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自由贸易政策:指政府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不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提供各种特权和优待,力图消除各种贸易障碍,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地输出和输入,在世界市场上实行自由竞争与合作。自由贸易政策实质上是“不干预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超贸易保护政策:是指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国内市场的垄断价格和夺取国外市场而采取的一种侵略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内容有:对进出口贸易实行许可证制及外汇管制;对进出口商品规定进口限额,征收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对出口商品予以补贴或关税减免。管理贸易制度:是一种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磋商为手段,政府对对外贸易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贸易制度。重商主义:15-17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者认定,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发展对外贸易,是增加一国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幼稚工业:是一国受到强有力竞争且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也就是那些尚不成熟,经不起外国竞争冲击的产业。新贸易保护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目的是想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战略性贸易政策: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 1.如何正确评价保护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在哪些方面它是合理的?答: 贸易带来的利益往往知识分散到无数消费个人和充满活力的生产行业中,甚至收益者不容易感受到这种利益。而由贸易所产生的代价和痛苦,虽然其总和小于贸易利益,但却集中在数量相对要少得多的人身上。这种利益和代价之间的不平衡使得进口竞争集团,尤其是其中的传统产业寻求政府保护。政府对此也不能不认真考虑。保护贸易手段,可以减缓进口竞争部门中有些行业或企业可能遭到的损害,同时又可以使政府发挥收入再分配的作用,给已经遭到损害的部门提供补偿。其他种种保护贸易政策的论据,诸如国防、国民健康等,虽然没有经济上的正当理由,但作为实际问题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不能一概认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口实”。
上面的分析证明,保护贸易政策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当然,对保护贸易政策也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分清正当的保护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果说“正当的”保护贸易政策有其合理的经济、非经济理由的话,那么,贸易保护主义就完全是一种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保护贸易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经济学上的合理性:(1)保护贸易政策的立足点在于保护和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发展生产力,以增强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2)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着眼于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考虑的是经济成长的长远利益;(3)为了保证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平稳性,维护本国经济运行的稳定而实行保护政策;(4)考虑到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贸易对各利益集团收入分配的影响而适当采取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当的、合理的。 2.试评述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答: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无边无际的世界注意经济学,它完全忽视了国家的存在,不考虑如何满足国家利益,而以所谓增进全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2)流行学派只考虑交换价值,即通过对外贸易增进财富,而没有考虑到国家的精神和政治利益,眼前和长远的利益以及国家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出发点。(3)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狭隘的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完全抹煞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4)保护贸易政策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李斯特明确提出,“国际贸易的自由和限制,对于国家的富强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是随着时期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一国采取何种贸易政策,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定。李斯特是第一个从理论上探讨在面临国际竞争的条件下,如何运用保护贸易的政策与措施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建立了具有完整体系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提出在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生产力,实行经济自卫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当代,我们对其需要批判地加以借鉴。考虑到经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当代发展中国家如果需要实行贸易保护,只能采取适度保护。所谓适度保护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保护对象的范围要适度;二是保护的水平要适度;三是保护的期限要适度。 3.什么是超贸易保护政策?它与一般的贸易保护政策有何不同?答: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国内市场的垄断价格和夺取国外市场而采取的一种侵略的对外贸易政策,又称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aggressive protective trade policy)。主要内容有:对进出口贸易实行许可证制及外汇管制;对进出口商品规定进口限额,征收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对出口商品予以补贴或关税减免。超保护贸易主义有以下特点: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超保护贸易不但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2.保护的目的变了。超保护贸易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保护转入进攻性。以前贸易保护主义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超保护贸易主义是要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4.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保护的措施不仅有关税,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的措施。6.组成货币集团,划分世界市场。1931年,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引起了统一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瓦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组成了排他性的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 4.试述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评论。答:主要思想: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因此,伊丽莎白一世不仅采取许多有利于贸易发展的措施,同时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晚期重商主义与早期不同的是,认为国家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不过他们要求,在对外贸易中谨守的原则是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总额,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因此,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对外贸易必须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以保持出超。评论:重商主义对金银输入的关注不是“幼稚的执迷”,而是对大量货币和较低利息率之间联系的一种直觉认识。而且“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储蓄倾向大于投资诱导是一个长期趋势”。5.试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答:特点:1 被保护的商品不断曾加2 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进一步转向非关税壁垒3 管理贸易日益合法化、系统化4 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5 加强了 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行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保护措施扭曲了贸易流向2 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3 贸易限制推动价格上涨4 进口限制未能有效地维持就业5 新贸易保护主义使发达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6 新贸易保护主义伤害了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6.什么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其如何加以正确认识和评价?答: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该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前提,以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和企业竞争理论为分析框架,突破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学说,强调了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从本质上说并不是关于战略性产业的贸易政策,但却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政府有效干预的对外贸易政策。评价:1、从理论渊源来看,颇有创意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以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它是上述理论在国际贸易政策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是其政策涵义的深化和拓展。2、各种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是从现实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中提炼出来的,它们试图设计出适宜于产业内贸易的干预政策,以改善受到扭曲的竞争环境,使市场运行处于次优(Second Best)境地,因而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3、西方学者在建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模型过程中,广泛借鉴和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在这方面还是收获颇丰的。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倾销与反倾销:倾销(Dumping)是一种价格歧视,即出口厂商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销售商品,对进口国的某些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是一种不正当的贸易行为。与反倾销相对称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补贴与反补贴:补贴是指政府为刺激出口,对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实行特殊政策,给予特殊的经济上或财政上的支持措施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有效保护率:一整套关税结构使受保护行业每单位最终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的百分比。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达国家以保护人身健康、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等为借口,广泛采用复杂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这些规定十分复杂,有的十分不合理,而且经常变化,以致使出口方难以很快适应,从而达到其限制进口的目的。综合经济特区:综合型的经济特区兼有贸易型经济特区和工业型经济特区两种特点和职能。它既像自由贸易区那样为转口、出口贸易提供许多优惠待遇,又提供了发展工业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基础设施,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体。 1.什么是替代国价格,为什么它有时是不公平的?答: 所谓替代国价格即在GATT/WTO规定的价格标准之外,采用“替代国或类比国的类似产品的价格作为正常价值”。由于替代国的选择和替代国价格的选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不公平、不合理、不科学、带有很强的歧视性,这直接影响这些“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商品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比较的基础,从而使之成为反倾销调查中确定倾销是否存在的核心问题。 2.试述进口关税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答:进口税中按差别待遇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关税和普遍优惠制关税。 附加税:对进口商品在征收正常关税外,再加征的额外关税,称为进口附加税。作用:1、应付国际收支逆差,维持进出口平衡2、防止外国商品的出口补贴和低价倾销3、对某个国家实行歧视或报复差价税: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照国内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就叫差价税。作用:很好的限制进口。特惠关税:指某一国家或者经济集团对某些国家的所有进口商品或一部分商品在关税方面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作用:促进互惠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普遍优惠制:发达工业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的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优惠制度。作用:1、扩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增强其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加外汇收入2、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以及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3.什么是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它有什么特点?答: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种种措施。非关税壁垒相对于关税壁垒而言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这表现在:(1)关税征收受关税法律制度的管理,世贸组织成员国关税率的变动(主要是提高)还要通过政府协商,因而比较稳定,不能轻易变动。而非关税措施由政府行政部门制定,灵活性较强;(2)关税的税率公开,便于国际比较。而非关税措施长变化,且因各国的特殊性,往往不便进行国际比较,隐蔽性强;(3)关税在世贸组织范围内要贯彻最惠国待遇原则,对不同国家的商品一视同仁。而非关税措施往往针对特定的商品和国家,更有针对性和歧视性。 4.什么是绿色壁垒?其主要内容有哪些?答: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剧,某些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人类环境意识、健康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关注的话题,这本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但在这种“绿色潮流”中,发达国家假借环保之名,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设置“绿色技术壁垒”,并逐步成为它们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主要技术壁垒。其内容包括:(1)绿色标准;(2)绿色环境标志;(3)绿色卫生检疫制度;(4)绿色补贴;(5)内在化要求。 5.什么是外汇倾销?其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倾销行为还可以通过汇率变动政策来实现,这就是所谓外汇倾销,即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来扩大出口。外汇倾销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①货币贬值迟早会引起国内价格的上涨,当国内价格上涨的程度赶上或超过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时,外汇倾销的条件也就不存在了;②如果其他国家也实行同幅度的货币贬值或采取提高关税等其他报复性的措施,外汇倾销的作用也将被抵消;③受出口商品供给和进口需求弹性的限制;④受出口生产结构的影响,如果出口生产中使用的进口原材料、中间部件比例较高,则外汇贬值会提高进口成本,会抵消外汇倾销的促进作用。这对进料加工影响较大,但对来料加工没有影响;⑤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6.如何确定进口关税对进口国最终产品国内生产者的实际保护程度? 第八章、从GATT到WTO 最惠国待遇: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国民待遇:所在国应给予外国人以内国公民享有的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 试述WTO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答:WTO的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①最惠国待遇原则②国民待遇原则2)关税保护原则3)取消数量限制原则4)透明度原则5)公平贸易原则6)互惠原则7)贸易争端磋商调解原则8)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优惠原则9)区域性贸易安排原则10)合理保障原则 第九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指投资者投资于国外的工商企业,直接参与或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国际间接投资:指发生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投资活动,包括国际信贷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前者是指一国政府、银行或者国际金融组织向第三国政府、银行、自然人或法人提供信贷资金;后者是指以购买国外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为内容,以实现货币增值为目标而进行的投资活动。经济一体化:在组成贸易集团的成员国间逐步取消所有歧视性贸易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阻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 1、 什么是国际直接投资,它有哪些主要特征?答:指投资者投资于国外的工商企业,直接参与或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相比,具有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的重要特点。具体表现在:(1)国际直接是长期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同于短期资本流动,它要求投资主体必须在国外拥有企业实体,直接从事各类经营活动。(2)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拥有经营权的资本国际流动两种形态,即有货币投资形式又有实物投资形式。(3)国际直接投资是取得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权,不同于间接投资,他通过参与、控制企业经营权获得利益。当代的国际直接投资又有以下几个特点:规模日益扩大、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日趋活跃、区域内相互投资日趋扩大、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的重大变化、跨国并购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形式等等。 2、按投资者动机划分,国际直接投资有哪些类型?答:按照投资者的经营动机,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 自然资源导向型,一般投向能源,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弥补母国自然资源匮乏,确保本国生产的正常进行。2、 生产要素导向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供应比较丰富的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3、 市场导向型,以扩大市场销售为目标的对外投资。4、 交易成本节约型,为了克服市场不完全性可能造成的风险而进行的直接投资。5、 研究开发型,50-70年代为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向技术先进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在哪里进行独资收购或合资经营高科技企业,以打破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和封锁,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80年代后,为研究开发的全球化。 3、什么是经济一体化?它有哪几种类型?答:在组成贸易集团的成员国间逐步取消所有歧视性贸易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阻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式:1、特惠贸易协定。特惠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比非成员国要低,少数有选择的商品也可能撤除所有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这是经济一体化最松散的形式。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限制。3、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或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缔结的同盟。同盟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4、共同市场。指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同盟内建立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完全的经济联盟。5、经济联盟。结成经济联盟的各成员国除了实行商品与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外,还包括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协调一致。6、完全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发展目标和最高级的形式。它要求其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一的银行机构,进而在经济、财政、货币、关税、贸易和市场等方面实现全面的经济一体化。 第十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什么是出口导向战略?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答:指通过扩大出口来带动本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发展加工工业,以生产一般消费品为主。第二阶段,当第一阶段出口商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累积一定的资本与技术要素,加以其中某些产品的市场容量已渐趋饱和或或生产与贸易条件已变得不利时,就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生产为主的出口工业。积极作用:1、刺激了整个工业经济效率的提高2、 出口导向型经济由于开放度高,竞争激烈,风险大,但信息灵通、反馈快,容易抓住发展机遇。3、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能克服发展中国家市场狭小的限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4、 在第一阶段,能吸收较多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消极影响:1、 发展出口型工业受技术,资金等影响,又受到发达国家高效产业的竞争,使得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的建立非常困难。2、 使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这类产品出口收到冲击3、 出口替代也会加剧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4、 有些国家出口部门是外国资本推动的结果。它们给国内提供的只是工人的工资,利润大部分落入外国投资者手中。 案例分析: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海龟纠纷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一、 名词解释1、 净进口: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净出口:出口量大于进口量2、 出口部门: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一国与进口产… 优秀党员个人材料 我叫张仲文,2007年10月被分配到涂乍乡文化站从事基层文化工作,2009年7月加入党组织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2010年7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2007年工作至今共担任了涂乍乡文化站长、团委书记、办公室秘书、主任、民政助理员职务,在…德育骨干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农九师一六九团中学 齐行舟 近20天的学习,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听了专家们对德育有关问题的精辟分析,感受甚多。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前言为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范运作,公司特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相关规范编写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图册》。此图册共分为总说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三个部分,体现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就爱阅读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色贸易壁垒文献综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